《处世之道》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之下

    中华姓氏网 2008年11月5日 处世

我们慢慢来看很有意思。多见阙殆,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了,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但听别人走的弯路,他经历的坎坷,那是间接经验,说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了。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它 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则寡尤。

怨天尤人,尤也是一种抱怨指责。他说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再有一条,叫多见阙殆。光是想,思而不学则怠,人不就迷惑了吗?你见得多了,这种迷惑就少了,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你还见识太少,如果是井底之蛙,就看见圆圆的一小片天,那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而天空呢?所认你就出去看看,多看,看得越多心中的迷惑越少,然后你做事要慎行其余,仍然要小心,这个小心在论语中被概括,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那种小心翼翼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要像走在薄冰之上一样小心翼翼,这叫慎行其余。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多见,但是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三思后行。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则寡悔。让你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后悔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所以他告诉 这个学生,说现在你还没做官呢,我告诉你出去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能做到 这些吗?做完以后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的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他就能成功了。 就这么简单。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啊,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跟家人经常 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个孩子拉在了他们家的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里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次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颗钉子,他就嚷嚷一通,梆,敲一颗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唉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按他父亲所说的做了。没有过多久,篱笆上就钉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个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然后这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的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地克制,觉得真难。但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 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了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地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你想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弥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画外音:

说话得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更重要的一点。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大的人,年纪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就一定要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着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你需要表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什么?叫弱势群体。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抱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伤痛,你要悄悄地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

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常)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啊,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 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决不和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的也挺 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啊?怎么可能?”

“你把自己修炼好,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了”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他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啦?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啊,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啊?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 嘛?所以老师跟他说:“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这件事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画外音: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

这就是“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止。”(论语.述而篇)

他说当我发奋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

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它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 与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