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弟子陈世萍老师访问中华姓氏网
-
中华姓氏网 2012年3月3日 中华姓氏网
沉思悟大道,抬眼识天机
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弟子陈世萍老师访问中华姓氏网
中华姓氏网讯 2012年2月26日,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弟子、曾任福建陈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的香港 陈世萍老师,经由辽宁朝阳华政广告有限公司王淑华董事长引见,在从福建转道深圳回港之际,拜会了中华姓氏网(万家姓)总裁房恒贵先生,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3月2日,陈世萍老师再邀原亚洲卫视资深节目策划、曾红遍大江南北的武侠电视剧《霍元甲》主要策划人 吴伟荣老师同访中华姓氏网(万家姓)。此次会谈的重点为如何挖掘陈世萍先生传奇人生和丰富国学学识,将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的绝学心法整理出来、传承出去,裨益社会。
陈世萍先生在会面中,向中华姓氏网(万家姓)赠个人书法四幅"龙"、“剑”、“奋进”、“华夏雄风”,其寓意为:我们要在“龙”年,用中华姓氏网(万家姓)这把开了锋的文化之“剑”,加速鼓劲,为理想而“奋进”,并象暴风雨那样雄劲,让华夏姓氏文化所包含的文明精神席卷全球,重振“华夏雄风”,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由于房恒贵先生对“八骏”颇有研究及情有独钟,陈世萍老师并专门将自己收藏的画马名家吴祖略的一幅《八骏图》割爱转赠给房先生(画面的题款为“飕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庚辰年早春梅川 祖略并记”)。
陈世萍,字沸斋,号飞鹤,又号仙风道长,自然门下武术家,继承了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的部分武学心法,诗书词曲兼通,爱国尊师敬祖之意甚诚。
附:一代武学宗师万籁声简介
万籁声,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政协委员。他1903年出生于湖北,1926年毕业于北平国立农林大学,1942年入闽,1945年定居福州。他先后授徒3000名,培养出众多全国冠军和武林高手,1992年8月去世。万籁声一生从事武术事业,六十年不易其志。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武术工作大会期间,福建老人万籁声是位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在他的住室里,武术界、新闻界以及体育界的领导同志,来拜访的络绎不绝。当时报纸称他为武术工作大会的“新闻人物”。
个人经历:
著名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今鄂州市葛店镇牌楼街),原名万常青。13岁随叔父万廷献到北京读书,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赵鑫州是位彪形大汉,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武艺。
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六合之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他抱着好奇之心前往拜访,从头到脚将杜心五打量了一番,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满嘴疯话,行为放荡不羁,但两眼炯炯有神,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便要拜他为师。
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
万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
万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王芗斋、王荣标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万当时在读书和任教的八个寒暑里,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他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无不涉猎。
1927年初,万籁声第一次在武坛显露锋芒。《北京晨报》连续两个月发表了他的数篇武术论文,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注目。1928年,他又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并从此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
1928年10月11日在南京举行武术国考,各地高手云集。万籁声代表北京队前往南京比赛。临行前,师父杜心五对他说:“我们师徒之间的情缘就到这里吧!你这一走,将来我们见面之日也就很难了,我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你的,你就把这一尺长的短剑带在身上,它跟着我已经几十年了,你看到它就象见到我一样。”
万籁声捧着剑,含着热泪对师父说:“比赛一结束,我就会回来看你的。”于是拜别了老师南下,果然不出杜师父所料,万到南京之后,一举成名,再也没能回到师父身边。从此,万籁声带着这把短剑,走南闯北,每天睡觉的时候,总将它压在枕头下,这件珍品跟随他数十寒暑。
万籁声由于技艺高超,在这次比赛中被当时两广总指挥兼广东省主席李济琛先生看中,被选聘广州担任两广国术馆馆长,授少将级军衔,时年25岁。他到广州后,当地名手不服,纷纷前来要求比试一番,万籁声使出六合门和自然门的神打功夫,两手如绳索,五指似钢钩,来如疾风暴雨,去如奔洪汇江,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手,而令其折服。
声名鹊起:
从此,万籁声在两广的名声大震,各地名手云集而来。但人事沧桑,李济琛下野,两广国术馆解散。此后,万籁声又辗转南北,在上海、河南、武汉、广西等地从事武术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万籁声先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总教官、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部主任、永安体育师范学校校长,福建省等地学院体育教授等职。
万籁声丛书(5张)
万籁声的一些成就:
万籁声早年撰写的《武术汇宗》,据说是中国近代首部武术专著。《万籁声武术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万籁声历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福州市武术协会顾问组长,市武术馆名誉馆长,武当拳法研究会总顾问等。
转职医生:
解放后,万籁声改行当了伤科医生,和妻子张玉瑛在福州安家。但依旧习武练身,传授徒弟,并从事武术著述。万籁声早年撰写的《武术汇宗》,据说是中国近代首部武术专著。后又陆续著有《原式太极拳图解》、《国术教本》、《药功秘》、《自然拳法汇宗》、《国际武术体育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
他在教学方面,贡献了毕生精力,去世前一年,还在福州开办了“万籁声武术馆”。其门徒弟子遍及海内外,名徒有罗开明、洪正福、吴明怀等。
万籁声历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福州市武术协会顾问组长,市武术馆名誉馆长,武当拳法研究会总顾问等。
称赞:
他的后人称赞万籁声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
网友赛贤斋主人曾赋诗赞万籁声先生曰: 人名叫常青,少时有威名。继承自然门,伤科甚精通。 文武集一人,武林汇宗成。一代奇才去,传世有秘功。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者——陈世萍
(原辽宁日报朝阳记者站站长梁诲喧 纪实报道 2011年7月20日)
八闽大地燕舞莺歌,白岩山下草木葱郁。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祖国的征程上,走来了一位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呕心沥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殚精竭虑,为人民的富庶安康而尽心尽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而奔走呼号••••••这位令人称道和景仰的文化使者就是现在居住在香港,祖籍福建省闽清县的时尚风流人物陈世萍先生。
依山傍水的闽清县是人杰地灵之地,鱼米之乡,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儒学大师陈祥道和陈旸两位先贤继承了儒学鼻祖孔夫子的衣钵,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十分欣赏“二陈”的才学命名为“八闽岳祖的白岩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夫子创建的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被后人一脉相承至今。而陈氏家族理学又是儒家文化中的精典。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的发展,不是单纯靠政治经济,而是靠这个民族的文化,文化才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 白岩山又称杜鹃山,草木繁茂,风景秀丽,苍翠欲滴 。抗日战争后的1946年,陈世萍先生就诞生在这里。世萍小时,家境贫寒又兄弟姐妹多,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文化根底浅并没有限制小世萍的成长进步。他天资聪颖,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喜欢读书和思考。在从事农家活动中,也不甘寂寞,深入社会,拜师会友,勤奋攻读,自学成才。在他的身上,陈氏家族的血脉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世萍自幼喜爱武术,得到高师(当代武林泰斗万籁声、李青山、吕瑞芳、王景春、费隐靖等恩师)精授,不仅将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还与文化融为一体。敬仰文人,吟诗作歌和舞棒打拳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的诗词、书法、武术等都有很深的功底和造诣,流传很广,他的诗词、歌赋和书法作品遍及海内外,被众多人士珍藏。
1984年,陈世萍加入香港籍。他人虽在香港,但爱祖国爱家乡的拳拳之心却不曾泯灭,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2001年,陈世萍先生发起,并带头捐献、集资,重修了先贤陈祥道、陈旸兄弟“二陈纪念堂”,该纪念堂宏伟、庄严、肃穆,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展厅内布展了“二陈”的生平事迹、研究成果着作及陈氏近千年来的发展历史。 “二陈”纪念堂的兴建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伟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纪念堂竣工后,成立了以陈绍建为会长、陈诸安为副会长,陈梅旺为秘书长的领导班子,负责纪念堂的管理,开展文化与经济活动。该纪念堂得到了国家文化和考古部门的高度评价和重视,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典籍”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1994年8月,陈世萍先生回乡祭祖。在寻访中,他看到了家乡经济发展的美景,但又电力不足的困难,家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没能很好开发利用的现实。因此,他决定建设“三港溪香江发电站”。他投资1000多万元,在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下,发电站很快建成并发电,为家乡 来了光明,为经济腾飞送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闽清的狮岚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奇峻,令人向往。山上有座古庙,名为“六君殿”,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重视而支持、福建省委而下文件的古庙,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陈世萍先生在他堂弟陈世晶先生、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下重修此庙,为家乡带来人气和神气。在他以终生供电为支撑的精神鼓励下,使“六君殿”迅速雄起,以崭新的容颜迎接天南海北八方游客,狮岚山成了旅游胜地。 白岩山秀美绚丽,闽江水长流不息••••••
陈世萍先生既是一位凡人,又是一位奇人。他虽已六十六岁的高龄,但魁梧雄壮,行走如飞,鹤发童颜,长须飘逸。初识陈世萍先生,他给人以仙风道骨,绿林英雄的感觉。坐下来,娓娓道来,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长者和善于与人交流,愿意与人结交为朋友的智者。他正直、坦诚、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为人忠厚,他目光长远,有胆大敢为,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他的丰功伟业受到家乡政府和人民的爱戴,他多次被选为闽清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他是家乡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使者,他的辉煌业绩将光照日月,彪炳千秋。以他的才智献出努力,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在美妙的乐曲中,去领略陈世萍先生的的辉煌人生。 近日他又毅然北上,亲自考察,以成为吉林晓东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使晓东米业走向全国,他与原辽宁日报记者梁海暄和朝阳华政广告有限公司王淑华董事长积极发展 “高铬” 高营养素大米及辽西小杂粮等业务. 以陈世萍的良好形象和高尚人品,改变糖尿病患者不吃大米的旧观念.是米不是药,一吃就见效. 为实现全人类 健康服务,振兴中华伟业而奋斗!
坎坷经历铸就铮铮铁汉,孝心柔肠合唱传奇人生
——《我的恩师万籁声----陈世萍回忆录》 感言
网友 青山碧水
读完拜师回忆以及他前半生的简述,吾掩面沉思:陈公自强不息;屡挫不馁;习武拜师访友,真是孝感天地,坎坷经历,实乃传奇人生。不禁仰面长啸,不觉泪流如雨。可谓感吾心动之至。
陈公,年幼体弱,几近死亡,经神师点化,身体康复。他拜师之路,令人不堪回首:克服经济压力,携妻子,带儿女,不顾山高高,路迢迢,去访友寻师拜师;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习武习书,追求梦想;面对悬崖深渊而不惧,苦练功夫用心习书。他先后拜了二十八位师傅,博采众长,苦练(五祖拳、罗汉拳 、永春拳、心意拳,自然拳中的 九宫步……)聚各家各派的精华于一身,武艺高强。然而,他没有利用武力去争强霸势,去敛财聚财。而是,将武术与文化融为一体用来健体强身,广纳门徒,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把老师的的武功、武德以及习武习书的精神发扬光大。
师傅!师傅,视师如父!拜师回忆录,字里行间参透了陈公的孝道之理。 生活无论多么艰辛,经济无论多么拮据,他时刻忘不了节衣缩食,孝敬师傅。他的眷眷之心,孝心柔肠,跃然纸上,脱贫其小学三年之文化洗礼,酬谢同仁共研,真乃天道酬勤也。
陈公懂科学,识玄学,攻心,相术,样样精通。他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让人耳目一新。他自幼习武,是习武天才。他虽习武,他的忠啃研书习法文笔颇佳,他写了许多关于养生健体,育人心灵,启人智慧的文章。他的书法,挥去之笔,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回峰之笔,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奔腾而来。每一横,每一竖,每一撇,每一捺,仔细品味:像山,像水,橡树,像花……任凭你去遐思……仿佛海市蜃楼,如诗如画!他尤其擅长写存头诗词。你随便说一句话,他能捕捉信息,一首首诗娓娓道来。他外刚内柔,刚柔并济,关心呵护弱者。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滚滚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陈公的坎坷经历,陈公的拜师旅程,陈公的事迹可仁下算传奇人生,蕴含着千百年来长江黄河灿烂的文化,闪耀着一种不屈不挠,永远进取的龙的精神,是承载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旅程碑!希望把他这种恒心毅力的精神,这种文化,这座丰碑,传承下去,作为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永远的精神食素扑之永恒!
画马名家吴祖略简介
吴祖略,1941年生于福建闽清。现为福建省美协会员,福建逸仙常务理事。福州市政协画院特聘画师,林则徐画院特聘画师。其笔下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风格特别,意境清奇,寄豪情于形骸之外,立新意于法度之中。尤其画马形神兼备,气势磅礴,久负盛名。
1994年,三幅骏马图被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1995年11月赴马来西亚举办个人展览。
1999年1月,他作为福建省文化代表出访台湾并举办联展,荣获阿里山文艺奖和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荣誉奖牌。
2002年福建电视台为其个人拍摄了专题报道。作品还远送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展出并被收藏。
近来,应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稿,编绘“马的千姿百态”,“鹰的千姿百态”和“钟馗”等三本书。
经文化部评估,吴老师作画的润格为6000元一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