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网新闻】族谱的形式与内容(四)

    中华赵氏网 2013年2月14日 来源网络


三、族谱是选官和通婚的依据 

    古代选拔人才首先要查人才的出身门第,那么负责选拔的官吏,包括吏部官员和州郡中正,必须对全国和本州郡的士族的情况了如指掌,否则很可能因为把寒门列入上品或把高门贬为下品而犯错误。因此不熟悉族谱的人是不能当吏部尚书的。如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为吏部尚书,王晏反对说,鸾不熟悉族谱,恐不可居此官,齐武帝只好作罢。又如陈朝时,陆琼作吏部尚书,人们认为他很称职,就因为他“详练族谱”(《陈书》卷三〇陆琼传)。通婚的姻家如果不是通家之好,而是不熟悉的家族,也要先查族谱,以免“婚宦失类”。尤其是发生婚姻纠纷时,族谱就是解决纠纷的根据了。 

    四、合族与通谱之风盛行 

    人们的出身门第不同,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门第又主要是根据族谱来辨认的,所以有些庶族出身的官僚、富户,就企图通过权势和金钱,胁迫或买通士族中的某些人,与士族合为一族(首先得是同姓),将自己的家族上到士族的族谱中去,从而挤进士族的行列,这就是所谓的合族和通谱。这种采取非法手段合族、通谱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宋时刘延孙为彭城大士族,而宋皇帝刘氏虽自云出身彭城,但实为庶族,与刘延孙本不同宗。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与延孙合族,并让自己的儿子与刘延孙序亲。对于皇帝来与自己合族,刘延孙也只好接受。北魏太武帝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于邺。杜豹为魏郡庶姓,太武帝嫌不光彩,要在杜姓士族中找一人营护葬事,结果找到京兆杜铨。葬事营毕,杜铨遂与魏郡杜氏合族。这些是皇室、贵戚同士族合族的例子。 

    至于民间的合族通谱就更多了。皇室与士族合族,可以公开进行,而一般的庶族要与士族合族,除了要取得与之合族的士族的同意之外,还要买通撰修族谱的官员,否则就不能合法化。例如贾渊掌修撰族谱之职,有一定权力。有一个叫王宝泰的人,买通贾渊,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门琅玡王氏的谱中。事未成而被告发,按律贾渊当处死,由于其子向皇帝叩头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可见当时这种买谱、卖谱的事件也是有的。  

    族谱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族谱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族谱的谱学也消失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五、族谱衰绝的过程 

    唐代中叶,维系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族谱,还在不断地重修,谱学还相当兴盛,谱学家也不乏其人。可是,在唐中叶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这时族谱已经散亡,谱学已经衰绝,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族谱,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至于藏于私家的副本和单姓谱,或者毁于战火,或跟着它的主人及庄园一齐被消灭,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由于族谱在当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它的散亡人们已不怎么关心,也没有必要进行重修。族谱已没有什么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没有多大价值,谱学和谱学家自然也就跟着绝迹了。从北宋以后,许多学者曾经一再谈到过族谱衰绝的这个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亡,族谱就废绝了。 

    当族谱衰绝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历代皇室以至达官显宦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还有不少贫穷士子通过科举爬到高位,他们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数,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这种情况均见《宋史》本传)。他们都是靠中进士这条路爬上高位的,并非由于家族的荫庇。由于没有了族谱的记载,家族的世系脉络只能靠口耳相传,时间一久,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子孙,在世的人相互间是什么血缘关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笔糊涂账,即使那些确实出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的人们,也搞不清自己的来历了。 

    每个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组织,必有一部以至数部家谱。家谱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的家谱,同他们的祠堂一样,还分为通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宗谱、小宗谱等等。宋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发展家庭农场
>>【娄氏家谱源流】山东娄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