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网新闻】福禄岩赵氏“建祠、联宗、立派解读

    中华赵氏网 2014年1月21日 赵宗良


      四川省旺苍县高阳镇双伍村 福禄岩赵氏,为了联宗立派,于清同治三年(1804年)准备材料,开始修建赵氏祠堂,经过五年的艰辛努力,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就已建成。正如碑序中所述:“五易寒暑,已有有覌成之象。中堂五間,東西两楹,上为彩楼,下为奠室,前竖经搂一座,土木丹漆之用,工匠砖石之费,不下数千金”。新建的福禄岩赵氏祠堂,富丽堂皇,气势宏伟,在川北地区的所有宗祠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当时福禄岩赵氏家族的兴旺与辉煌是分不开的。

        在清同治初年,福禄岩赵氏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重视文化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仅祖碑记载:当时,福禄岩赵氏有湘潭右堂赵庆馀、同知赵万爵、怀远知县赵奠安、训导赵光国、文舉赵思成、武舉赵黌中。除此外,还有国学5人,文庠5人,武庠5人,文生23人,武生5人,貢生6人,廪生7人,监生9人,乡耆2人,吏員1人,职员18人。无论是官位、职位、学位及人数都是空前的。传说“读书门第”的顶儿客,就有9个,桅杆院子是武舉、武庠诞生地,这里审案的级别与当时广元县衙一样。

       福禄岩赵氏,集中显示了明、輝二公,祖籍广元的所有赵姓之辉煌,虽蒼溪、阆中、巴中、南江、通江、南部、剣州、順慶诸郡也有其后裔,但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教育程度远不及福禄岩赵氏。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凡祖籍广元的所有赵氏,无论他们的血缘始祖是谁,都因一个“赵”子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凝聚在一起,不约而同地与福禄岩赵氏萌发了“联宗立派”的愿望。

       从祖碑序言上可以看出,建立祠堂,联宗立派的目的:“一以耀前光,一以作宗谱,庶德其盛矣,灵爽式慿神不馁,而蒸嘗勿替,将见遐邇,子孫入廟,思敬率祖率親,展孝思於不匮,维昭维穆,知本支所自来,则箕山之后裔,信卜其保世而滋大也。”意思是说:建立祠堂,联宗立派,一是显示先祖的光德,二是把祠碑作为宗谱,贤德是很大的啊,凭仗神灵,精神不倒,祭祀是无法替代的,这是延续久远的事,子孙进入宗祠,想起先祖和故亲,倍生敬重和坦诚之心,不缺乏孝道和哀思的展示,保持光明美好和庄严肃穆,知道本支赵氏的由来,是伯益【伯益晚年辅政于夏,不受禹禅而隐于箕山(河南登封)】的后裔,相信神灵预测,可保佑世系不断繁衍壮大。

       祖碑序言,写得清楚明白:建立祠堂,把先祖的名讳,一代一代地镌刻在石碑上,注明他们的官位、学名、职位等,光耀先祖的才德,使后代子孙看后,顿生崇敬、仰慕之情和自豪之感。同时,祖碑亦可作宗谱,为后代子孙追根溯源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子孙后代,可以经常来祠堂祭拜先祖,凭借先祖的神灵,保佑自己财兴业旺、仕途顺畅、一生平安幸福。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无论世系延续多远,子孙们一进宗祠,就会想起远近故亡的列祖列宗,当他们虔诚祭拜时,心理像明镜似的。或在先祖面前忏悔自己所做的亏心事,或在先祖面前述说自己的善心善举,或在先祖面前默许自己的心愿。无论你是恶人还是善人,先祖的神灵都会保佑你,或逢凶化吉,或遇难成祥,或大富大贵。祭拜的同时,你会知道,我们赵氏族人都是伯益之后,伯益晚年辅佐夏的朝政,禹见他才德出众,诚心将皇位禅让于他,他却婉言谢绝了,隐居在河南登封的箕山,度过余生。只要我们这些后裔不忘血缘始祖的美德,并发扬光大,赵氏后人会越来越发达的。

        福禄岩赵氏祠堂,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当时还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了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福禄岩赵氏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

 

       福禄岩赵氏,建立祠堂,联宗立派,就当时而言,“耀前光”,也还不是主要目的。如果说福禄岩赵氏,当时没有显赫的名声和地位,想“耀前光”也不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经济实力,要有政治背景,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这三样东西,福禄岩赵氏祠堂是建不起来的。更不说联宗立派了。因此,与其说是“耀前光”,还不如说是“耀时光”,即充分展示当时福禄岩赵氏的财力、人气、名声和才志,有光宗耀祖,光耀明楣之意图。

       福禄岩赵氏的名气和声望,倾倒了当时各地的赵氏族人。他们都慕名而来,想借助建祠联宗立派,把所有的赵氏族人团结起来,发扬赵氏先祖的遗德,光复赵氏先祖的遗风,壮大赵氏族人的声望。

       这一初衷,本是美好的夙愿。但在联宗立派的问题上却有了异心。福禄岩赵氏字派议定了40个字:“聫宗永樹,克緖先聲,鴻基有自,典謨丕承,詩書道德,賢士修明,雲程汝步,  世澤維新,文章崋國,輔佐朝廷。”这是一首古风,四字诗,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按理说,既然联宗立派了,从此,无论是赵兴禹、赵兴福的后裔,还是赵忠泰、赵问道的后裔,都应该按字派取名,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可事实并非如此,赵忠泰的后裔,联宗后,又在赵家营建了祠堂,另立40字字派:“中元思子修,宏惇万年基,克绍廷贞厚,永怀光宗儒,道德开学士,文章定太先,兴隆荣生贵,均成一方天。”

        且不说赵问道的后裔是谁?他们按没按字派取名?有没有寻祖问根的意识?单就赵兴福、赵兴禹的后裔,其字派就各有千秋。

        古殿坝是28个字:“怀(元)延(希)玉(单名)兰(登)家国保,文成锦秀启礼江,兴让宏杨先仁德,永守云汉世长泽。”

        赵家坝是20个字:“际升平盛世,文思光有德,子显应扬名,兴怀人之泽。”

        炉厂坝是32字:维汝克贤,鸿光世泽,自宗以谦,有常之德,诗书始学,文章华国,履中保太,永远必达。”

       秀海坪20字:“尔之维章元,三国子赵龙,文明輝宣世,华英美玉洪。”

        贾家沟先为8字:“维联元己,子廷铭德。”后改为24字:“玉兰家国保,文成锦秀汉云章,诗书芳泽永,富贵长发世代昌,”

       旺苍垣墙坝于咸丰三年建祠立派为20字:“万怀成继德,宗国绍先思,吉祥宗尚礼,崇道履清民。”后于1994年改为:“万怀成继德,吉光永朝宗,思学治世远,国兴文明宏。”

        南江双桂山原派为:应、友、彦、德(单名)”后改为20字:“儒世天心顺,文明定家邦,国治怀芳德,永远大吉昌。”于民国35年,又重议字派,从“明”字起改为:“忠厚生英俊,诗礼著宏勋,良材光宗泽,经论自学成。”

        其实,赵氏早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亲写御书,三派“玉牒”各立14字,以为排辈之分,《玉牒》有“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之训。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学。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后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珤(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今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按三派区分。

       “太祖派”今十四字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勖永循。

       “太宗派”今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今十四字为:生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字派是一部家族历史、是家族的文化瑰宝,是分清血缘尊卑、寻根访祖的依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字派的主要作用是别宗支、明世系、辨尊卑。仅就字派别宗支、辨尊卑而言, 联宗立派,就是为了明序,通喊叫,知礼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尊老爱幼,感恩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赵氏家族传承的美德。同是一个赵姓,住在一起了,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血缘始祖远近不同,但必须通喊叫,见了面,好称呼。联宗立派,简单地说,就是同宗族的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明确一下长幼叔伯,有一个合适的称谓。

       但是,福禄岩赵氏,联宗立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目的,就是要把当时川北地区所有赵氏族人都整合在福禄岩赵氏宗祠的名下。一是从祠堂的祖碑可以看出,四个明故始祖:赵兴禹、赵兴福、赵问道、赵忠泰。他们的后裔几乎包揽了整个川北地区的赵氏族人。在碑序中明确写道:“迄今若蒼、阆、巴、南、通、南、剣州、順慶诸郡,凡我趙氏所傳,祖籍廣元者,其本源,大抵從明、輝二公来也。”其实,赵忠泰并非明、輝二公之后裔。赵兴禹、赵兴福与赵忠泰要上溯到赵善应,才是同一祖先。赵问道是不是明公的后裔,不得而知。但他绝不是輝公的后裔。有人怀疑他是土著赵氏(即老命人。现在支溪长房岭赵氏的先祖),可没有证据。可见,四位明故始祖的后裔,所包含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碑序所述“明、輝二公”之后裔。二是从碑序中可以明显看到“立派”二字,其含义十分明确:就是要重新确立字派。意味着以前没有明确的字派,或者有字派,也很不成形,或者根本就没有字派,是想当然,乱取的。立派以后,凡我宗祠之赵氏,都必须按字派取名。三是字派的开头四字“联宗永树”,开宗明义,表明意图:“联宗”的目的就是为了“永树”。永树福禄岩赵氏的大旗,永树赵氏先祖之美德和遗风。先祖立派,也是为了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今日赵氏后裔建祠立派,也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历史事实证明:福禄岩赵氏建立祠堂,联宗立派的目的是好的,是伟大的,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事与愿违,按字派取名,只有居住在福禄岩附近的,很少一部分赵兴禹的后裔遵从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就连赵兴禹按字派取名的后裔,也不按字派取了。他们认为:按字派取是沿袭的陈规陋习,不按字派取,才具创新意识,才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俊杰,知时务。

       其实,老祖宗做的没错,按字派取名,好处多多,意义深远。其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只有明确同一家族世系才可使用同一字派,因字派明确分出了字序辈次,在不知你我辈次、血缘关系如何的情况下,字派是无法使用的。有了字派次序,就知你我前晚之尊卑,就知你我是否同宗同族、有无亲缘关系。特别是现今外流居住、工作、商务、旅行,偶尔同姓相遇,显得格外亲热,但不知是否同宗同支,前晚无法区分,也不好称呼。或是若干年后,远居天涯海外,知道字派,也许好寻根访祖、归宗入族。现今谱牒尚无,寻根者不都是以字派在寻访同宗同族吗?希望我们的赵氏后裔一定要将字派文化传承下去。这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不过,小范围的建祠立派已成历史,已是既定的事实。它是在斗争中,在实践中,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通过检验而传承下来的。应该说,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我们不必大范围的把所有赵氏都统一到某个字派之中,但可以就某个支系或几个支系统一一个字派。就已经不错了。我们应该这样想:就连宋朝的太祖皇帝发出《玉碟》之训,亲立三大派都没有永远传承下去,何况官职卑微和没有官职的赵氏族人呢?


分享按钮>>【鲍氏家谱源流】柏山鲍氏宗族考
>>【鲍氏家谱源流】鲍世行给苍南“陈氏宗祠”落成庆典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