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赵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赵氏论坛
>> 赵氏新闻 >> 浏览主题
版主
赵氏新闻
赵氏源流
赵氏家谱
赵氏人物
赵氏企业
捐助留名
赵氏起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赵氏阳东新洲紫罗山祭祖
已阅:4434 / 回复:3(楼主)
2009年4月12日,台山海宴和阳江北桂等赵氏子子孙孙后代近1000余人在阳东新洲紫罗山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祭祖活动。
紫罗山,又名烟萝山、瑞灵山,位于阳东县新洲镇东部,距镇中2公里远,海拔793米,为阳东县第二高山。山势雄伟,绵亘数十里,横跨阳江和江门两市,沿海高速公路如巨龙般于她身边穿过,如带缠腰。 据《舆地纪胜》记载:唐朝时期,紫罗山上有瑞光烛天,恩州守备上报朝庭,奉命开山发掘,于山上石中掘出一个石龛,内藏有大佛经,始知瑞光发自佛经,于是,置下碑记。碑侧有响水潭,水声沉雄如鼓似雷。清邑令庄大中有诗云:“烟梦最深处,光怪生林岩。名经秘真传,千载剖玉函。至今采樵径,云气浮穹嵚。”
紫罗山奇伟,记载着一段段远古历史,披上一层层浓厚的神秘色彩,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览胜。最近,偶尔间听说山上保存有一宋朝进士古墓,便有了再上山寻古的念头。踏上这条熟悉的阡陌,轻烟弥漫,山泉叮咚,林涛翻滚,古滕缠绕,林木葱郁,紫罗山,呈现在游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
“那座就是古墓!”刚到山脚下,向导猛然叫了起来。如梦初醒,循着他所指的方向远眺,只见半山脚下,出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白的景观。在山路上兜兜转转,时上时下,这座古墓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走近之,从外观上看,这座古墓比其他的墓穴大很多,拜台的石板印刻着它昔日的辉煌,沧桑中透出另一种厚重。站在古墓旁,向导有声有色地介绍,这座古墓的主人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匡义的长子汉王赵元佐的九世孙赵崇垓。古墓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了。
翻阅台山海宴、阳江北桂《赵氏族谱》得知:赵崇垓,为宋朝皇族裔孙,生于1186年,11岁那年,随父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南迁入广东,寓居于广州城西德星坊。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崇垓以南海县(南宋时,广州东属番禺,西属南海)户籍考上蒋重珍(该科的状元)那一榜的进士,昭封奉直大夫,授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将领。后来,调任广南东路,升领三州牧,管南恩州、古冈州、德庆府(古康州),故号三州,致仕而归。卸任后,崇垓首先迁居于北城大冈村。后来,几经展转,再迁居于南恩阳江乔马四图紫罗官山(今阳东县新洲镇旱地村委官山村一带),垦荒种田。晚年,崇垓大修族谱,建宗祠,以留后世。1267年,崇垓在南恩乔马四图官山病逝,寿享八十二岁。崇垓和妻子谭氏恭人合葬于乔马四图紫罗山,墓穴名曰:“翻山凤”,俗名“凤山”。 崇垓次子先于病逝,葬于“凤山”墓下约200米处,墓穴名曰“凤尾驼铃”,现仍可见其迹。
南宋末期,宋朝国势日衰。1279年,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山岛决一死战。崖门一战,宋军基本覆没,元军对宋朝君臣及其遗族开展了大规模的追捕,要把赵姓族人统统斩尽杀绝。为了生存,赵姓人只得改名换姓,匿居于山崖海角。崇垓四子必鎏与其子进元为逃避元军追杀,被迫迁居于乔马一图北桂村隐居。崇垓长子必锌迁居台山海宴。1290年必鎏其兄必锌病逝,他亲自前往海宴处理后事。1292年,必鎏也病逝于海宴,后人把他安葬在其兄必锌墓旁。必鎏之子百年归老后,葬于北桂,现可见其墓。
沧海桑田,王朝更迭,历史演进,饱受风雨,紫罗山上这座曾经辉煌过的南宋进士古墓曾遭受荒弃,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近几年来,秉承对先人的悼念和敬仰之情,赵氏海内外子孙对先人进行拜祭,准备对古墓开始重新修建,让后人永远铭记先人的事迹。
作者:赵国灿 (2009/4/22 10:18:22)
回复此贴
回复:赵氏阳东新洲紫罗山祭祖
第 1 楼
那天我也在阳东新洲紫罗山拜祭先人,场面实在隆重!
作者:121.12.23.* (2009/4/24 0:24:27)
回复此贴
回复:赵氏阳东新洲紫罗山祭祖
第 2 楼
作者你什么辈分呀,好像没有国字辈的。
作者:218.104.199.* (2009/5/9 15:14:39)
回复此贴
回复:赵氏阳东新洲紫罗山祭祖
第 3 楼
汝字辈........
作者:59.39.96.* (2009/5/11 9:35: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
1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3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赵氏论坛
执行时间:5,86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赵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