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實名︰東南在線 2006-07-24 15:40:09
漳浦縣趙家堡去年秋被“克隆”到台灣省桃園縣(本報2005年9月21日曾以《漳浦趙家堡“克隆”到台灣》報道過)。自2003年起,海峽兩岸的趙氏宗親聯手續修趙氏族譜,今年7月21日,厚重的《趙家堡族譜》出版,在閩台同時發行,並被收入台灣尋根網,續寫著兩岸人民血脈相連的佳話和源遠流長的篇章。 《趙家堡族譜》由漳浦趙家堡的趙和斌、趙水旺等人與台灣的趙氏宗親攜手合作修編完成,漳浦縣縣長蔡金海與原台灣政界人士趙守博分別為之作序。族譜的內容涉及祖源、宋代史料、古跡、人物、世系表等,收錄了台灣博物館館藏的宋朝十八位皇帝及皇後的彩像和相關文字資料,還收集了播衍台灣的趙氏族人的世系源流,讓人們清晰地看到漳台之間在地緣、血緣、文緣、商緣和法緣上一脈相承的親緣關系。
這本族譜的編修,得到彰化縣趙春錦、台北縣趙國棟等台灣宗親在資料、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趙國棟自2000年以來多次到漳浦趙家堡尋根謁祖,參照漳浦趙家堡的圖形,在桃園興建趙家堡方樓。此後,他又專程送來台灣的族譜資料,親自參加族譜的修訂與審稿工作,使族譜順利定稿印刷。
【人物心跡】趙國棟先生,趙氏赴台先祖趙若齊第六代裔孫,他回憶了自己的尋根經過,並回眸先祖赴台墾荒的艱辛歷程。趙國棟先生幼時每逢農歷八月初三,常隨父親回桃園祭祖。祭祀結束,宴席上端出大碗清水,父親便舀一勺讓他喝下。他好奇地詢問為何以清水為湯,得到的回答是“飲水思源”。從懂事開始,他就知道自己是宋朝皇室的後裔,先祖是從漳浦趙家堡遷台的,日後每每讀到相關文獻,心中總是激蕩不已。他說,先祖趙若齊于清朝乾、嘉年間隨漳州鄉人渡海來台,到三貂(即現在的貢寮鄉)墾荒,後娶平埔族陳姓女為妻,生有五子。趙若齊思鄉心切,老年時葉落歸根,只身返回大陸漳浦探親,後在故鄉病逝,其遺骸由兒孫迎回台灣安葬。作為趙若齊的第六代裔孫,趙國棟對這種跨越海峽、刻骨銘心的鄉愁不勝唏噓。他不忘祖訓,不忘根本,終于實現尋根的夢想,策劃主持台灣趙家堡的興建,又多方搜尋資料,完成兩岸譜系的接軌,為《趙家堡族譜》命名,感到十分欣慰。他說,兩岸同胞血濃于水,一定要交流融合,讓族人共享太平,兩岸經濟齊飛。(嚴利人)
〔來源︰閩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