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在介绍董其昌的文字里,提到过他抵毁人的事,对于赵孟頫这个名声显赫赞誉极高的前辈,他也总爱贬之以抬高自己。(傅山和他也有相同的观点,但出发点则完全不同,是从人品和艺术出发的)。到了晚年也许是因为老了而有所超脱吧,他评子昂的话也说得中肯了(同样傅山晚年也对松雪有认同的话),这些反映出历史上对赵孟頫评价的矛盾性。 我以前也不喜欢赵字的,觉得他墨守成规、不思创造,但现在客观并综合书坛现状来看,他太伟大了。以他的才情智慧,他是绝对可以写出自己风格的字的,但他清晰地知道他那个时代需要什么,于是毅然扛起复古的大旗,在书法、绘画、诗文上身体力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书法而论,他一辈子力学王羲之,以自身的影响力将正统的晋人书风彻底发扬,纠正了他此前日渐衰败靡弱的宋人书风。他的书法清新隽永,道丽丰韵,优秀作品如“与中峰和尚书”,格调极为纯正,技法也极为优秀;小楷“汲黯传”直逼晋唐,真是让人叹服。当然他的大行楷书碑则平沓乏韵,结构也松散,不足为学;小行书中那种线条粗细变化较大的如“洛神赋”等也稍显刺目。 他虽有不足,但“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他是足以当之的。 当代可有这样的人物?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