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赵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赵氏论坛 >> 赵氏源流 >> 浏览主题 版主
 
 赵氏新闻   赵氏源流   赵氏家谱   赵氏人物   赵氏企业   捐助留名   赵氏起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趙姓上古世系考(2) 已阅:2300 / 回复:0(楼主)

3世祖顓頊(約前2352—2250)姓姬,號高陽氏,共有傳世之子二十四人,名老童、伯服、中諞、驩頭、淑士、三面、季禺、魍魎、虐鬼、小兒鬼、窮鬼、梼杌、吳回、窮蟬、苗民、蒼舒、隤鼓、梼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等。居於帝五(今河南省濮陽附近)。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省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顓頊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顓頊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傳說共工氏和顓頊爭奪帝位,怒撞不周山。活到98歲,在位78年。葬於東郡濮陽頓丘城外廣陽裏(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死後又化為半人半魚的“魚婦”。他幼年曾去叔父的“少昊之國”遊玩,10歲時就幫助治理國政。20歲時當了首領。傳說活到98歲,在位78年。葬於東郡濮陽頓丘城外廣陽裏(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死後又化為半人半魚的“魚婦”。《春秋緯》中一本叫《命歷序》的書說顓頊部落共傳20世,350年,《易緯》中的《稽覽圖》說是500年。高陽氏生十一子。據《史記》中的《秦本紀》和《趙世家》,秦、趙的祖先傳說出自顓頊,這一點已有前些年鳳翔秦公大墓出土的石磬證明。
    4世祖庭堅,伯益出自庭堅氏,由此可知,庭堅既是顓頊之子,“八愷”之一,又是女修之父,臯陶之祖,伯益之曾祖也。
    5世祖女修,《史記,秦本紀》載:“大費(伯益)治水有功,舜賜嬴姓。”《秦本紀》世系,黃帝,昌意,顓頊,庭堅,女修,大業,大費,大廉;宋《百家姓考略》敘;甄,益兩姓均稱臯陶,伯益出自庭堅氏,由此可知,庭堅既是顓頊之子,“八愷”之一,又是女修之父,臯陶之祖,伯益之曾祖也。舜賜伯益嬴姓,禹封伯益於黃,其長子大廉受之是為黃國,其後以國為氏,其世系是:黃帝,昌意,顓頊,庭堅,女修,大業,大費,大廉。生大業。
    6世祖大業,女修子。舜時為大理寺值。公訓養了一只神鷲,破案神速。為堯舜兩朝大理寺值,受封臯陶。大業娶少典氏女華,生子,長伯益、次仲甄、封於偃。
    7世祖伯益,又號大費。生於帝舜44年(辛未)4月16日午時(公元前2270年)。公精通鳥語,常與鳥對話。帝舜命大禹、伯益、後稷共同治水13年。伯益制出第一張水利地圖。治水成功後,被帝舜賜封為贏姓,成為贏姓十四氏姓: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之血緣始祖。嬴氏十四姓包括了現在的李、趙、馬、秦、梁、江、贏、廉、黃、鐘、葛、徐、費、譚、阮、六、偃、英、谷、繆、瞿等姓氏均為其後裔,繼承了少嗥氏的嬴姓。三子大廉、若木、恩成.
    8世祖大廉 伯益長子,號東方。生於帝禹3年辛卯(公元前2250)年10月初6辰時。公從小喜鳥,精鳥語,為鳥實氏。夏帝啟在殺害伯益之後,為籠絡、安撫伯益部落及其後人,遂封伯益兩子——大廉、若木。大廉之孫季費、戴寧
封若木於徐(今淮河流域),建立徐國,其後人乃以徐為姓;封大廉於有黃之地的光州,即今河南潢川一帶,建立古黃國。從此。古老的黃國一直生存延續到公元前648年,後被楚國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稱黃氏。
    9世祖嬴武 即懷文。大廉之子,字紀。生於夏帝啟丙辰(公元前2225)年2月16日申時。娶塗山氏之女,生四子:峴、臠、曄、博采。
    10世祖季費 即曄,懷文三子,字漢柏。生於夏帝太康辛巳(公元前2200)年3月初6日酉時。娶金天氏之女,生子二:荷、上啟(秦趙之祖)
    11世祖上啟(秦 趙之祖)
    12世祖嬴弘
    13世祖嬴奎
    14世祖嬴遷
    15世祖嬴宣
    17世祖彥翔
    18世祖軒
    19世祖子能
    20世祖玉珍
    21世祖嬴昌
    22世祖贏興
    23世祖嬴捷
    24世祖大順(捷之子)
    25世祖茂榮

作者:9988 (2010/11/7 16:23:5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赵氏论坛  执行时间:1,275.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赵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