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赵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赵氏论坛 >> 赵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赵氏新闻   赵氏源流   赵氏家谱   赵氏人物   赵氏企业   捐助留名   赵氏起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政声卓著的赵镗 已阅:4788 / 回复:0(楼主)

政声卓著的赵镗
郑孝飞
石门有一个神秘的村庄,此村三千余人口,有近二千八百人皆姓赵。该村赵氏后人均为宋太宗四子元份之后,可谓是一个“皇族村”。历代赵氏后裔中,若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代的赵镗。此村名曰泉塘。
元朝至元年间,赵友闻(行友三)以国亡,耻再仕,遂以儒医隐其身,以医隐见称于当时。初自江邑竹和(丰足地方)入赘清漾毛氏,卜居泉塘,遂为赵族之始祖。此地缘何称为泉塘,盖因此地多泉,虽久旱不涸,友闻公爱斯泉之喷涌长流,因住家于其上,以后子孙蕃盛,疏泉筑塘而益之。十有七塘皆泉,此村故名泉塘。其后世以仕宦显名,以及诰封爵荣者,则有乐濩如风、诗文绝佳的赵镗。
赵镗(1513年-1584年),生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月初七日,行厚三十八,字仲声,初号方泉,后更号留斋,为泉塘赵氏第七代裔孙(宋太宗第十九代裔孙),系江山历史名人,列入郡邑乡贤祠,清《康熙县志》、当代《江山市志》均有记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从此走上仕宦。赵镗历任南直隶提督学政、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任职期间,政声卓著,朝野称道。
赵镗自小能力非凡。赵镗少时是个神童,师从莆田林惕斋,传授《弟子规》等作业,诵辄能记。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考举人时有“悠然深思,穆然遐想”之句,主考官因此赞叹曰:没料到这当中有此奇作也。赵镗因此拔置高等。翌年考中进士后,朝廷要在年轻而才华出众的进士中选取庶吉士。由于位列三甲之内,赵镗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读中秘书。镗欲不赴,同年劝之,始就诏点入翰林院。赵镗博综群籍,通贯古今。两年后(1549年),授河南监察御史。负责完成长芦盐税,人谓先生儒者,未必能称,而先生寻究弊源,完成盐税令老吏所不能及,让人刮目相看。两年后(1551年),以功升应天府(今南京)巡按。次年(1552年),任南直隶提督学政,总理一方科举考试。
赵镗极善选贤任能。担任南直隶提督学政后,赵镗秉公选才,不徇私情。面对当朝权贵严嵩父子,或为子弟,或为他人,雪片般飞来诸多求情信,赵镗不为所动。相反,赵镗慧眼识才,任人唯贤,所选举人颇多名士,人谓督学官之得士,未有如赵镗之多者。清《康熙县志》载:“申时行相国、王锡爵相国、许国相国,皆出其门。”原赵氏祠联“廿载八荣升金花报叠,一门三相国玉筍班联”,即指此。在三位相国的心目中,赵镗是“大文宗”。故赵镗的墓志铭,皆是此三位阁学所撰。江山知名县令、后官至太仆寺卿的余一龙,也是赵镗之门生,是赵镗、毛恺到吏部要求而把余一龙点到江山的。所以余一龙对赵镗以恩师称之。
赵镗是个出名孝子。因朝中权贵谗言,嘉靖三十五(1556年),赵镗称病乞归养亲。越三年(1559年),赵镗再补为京畿刷卷。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顺天府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任大理寺少卿。及五月十五日父丧,晨夜驰还处理丧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守丧服满趋朝。适佥都御史缺,吏部报请以邹应龙为御史中丞,赵镗副之。嘉靖批示:“赵镗才不次,以赵镗为中丞,邹应龙副之。”是年赵镗提擢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中丞,莅任不数月即辞疾归。赵镗前后共出仕二十一载,历任八职。

作者:阿福 (2013/5/26 11:26:3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赵氏论坛  执行时间:5,287.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赵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