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王氏一族逝后改姓钱
- 中华钱氏网 2012年2月26日 扬州网
在宝应,有一支王氏族人,他们活着的时候,随王姓,死去了则改回钱姓,在当地被叫做“生王死钱”。昨天,宝应县射阳湖镇的高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姓氏趣闻。
高说,宝应有句俗语——“朱刘乔王四大家,新官上任先拜他”,这句话在宝应地区流传了数百年,说的是这个地方四个位贵权重的大家族。
“这说明王氏在明清年间,是宝应地区的旺族”,高建说,其主要族系有先是西安人,后移家扬州,再迁居宝应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状元王式丹家族,还有一支望族为吴越王钱鏐的后裔,这一支王氏,便是 “生王死钱”王氏。
高说,“此王氏,其实由钱姓入赘后改姓王”。据清光绪年间修的《王氏宗谱》记载,此支王氏迁往宝应的始祖为钱通,字达夫。钱达夫是五代时吴越国建立者吴越王钱鏐(公元852-932)的后裔。古居浙江杭州府临安县石埭乡。钱鏐的16世孙一支由浙江迁至苏州吴县三十六都黄渠镇。元末明初,钱达夫因避仇,孑然一身从苏州流离迁徙到宝应县县城。宝应王舜是当地有名的善士。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舜与钱达夫相识,赏识其才华,便招为女婿,视钱达夫为己出。
高介绍,落难中的钱达夫被王氏如此看重,深感大恩难报,实在不忍心违背王舜心意,便将子孙姓氏改为 “王”姓,然而又不敢自忘其祖钱氏,因而嘱其子孙生从王氏,死归钱宗,两全其美。“也正因为如此,此支王氏便尊钱达夫为钱氏迁宝应始祖,又称其为‘生王死钱’王氏之族祖。”至今,这支王氏仍延续着这一习惯。
高介绍,据族谱记载,“生王死钱”宗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世泽绵长,名儒杰士世代不乏人,其裔王允锡、王彬、王修木父子及王允锡从侄王榜等为代表的名贤,尤以积善修德,克己敬友为本,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分享按钮>>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侯瑱
>>钱氏历代进士名录(172)---钱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