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孙文盛:10年历程见证30年辉煌

    中华孙氏网 2009年2月7日 国土资源部


10年历程见证30年辉煌——访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孙文盛

记者:您在国土资源部的10年,正是国土资源制度全面建设、完善的10年。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国土资源制度改革的?

孙文盛:改革开放30年,我在国土资源部工作了10个年头。这期间,作为诸多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参与者、亲历者,我有很多感受。

首先,我们应该说说什么是改革开放。所谓改革,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向前进一步,是一种完善和发展;所谓开放,就是向世界打开国门。近3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国土资源改革历程,就能有一个总体把握。

记者:可以说,国土资源制度变革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机构的变革是重点之一。您认为应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和国土资源系统机构变革的关系?

孙文盛:回顾建部10年来的历程,国土资源系统机构变革的许多事情、诸多情况都前所未有,可以说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从总体上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86年成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国土资源部1998年组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05年全国范围内省以下国土资源系统实行垂直管理,2006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正式成立,2008 年国土资源部正式设立调控司等都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地质工作方面。1999年7月,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年,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06年11月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地质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始。2007年9月,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揭牌成立,地勘基金有了规范的管理机构。

记者: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可以说是国土资源制度变革的亮点。您能否谈一下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

孙文盛:是的,不但机构的变化顺应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土地制度的变革与整个国家的改革方向也是一脉相承的。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土地管理法》,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土地管理无法可依和多头管理的局面,对城乡土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新修正的《宪法》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为适应《宪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1988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从法律上奠定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国有土地资源有偿使用的基础,成为新型土地使用制度的开端。

之后,1998年,针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乱占土地现象和强化保护耕地的需要,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进行第二次修正,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以用途管制取代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并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方法、强化土地执法监察;2004年8月,为应对现实中大量发生的征地补偿问题,按照新修正《宪法》的要求,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再次进行修正,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应当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管理制度一直是围绕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发展展开的。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严管土地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完善制度、规范秩序和加强调控,成为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主旋律。在制度建设上,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一系列行政法规。

2003年~2004年,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土资源部会同发改委、农业部等七部委,针对各类违法占地,在全国开展了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包括开发区清理、违法批地占地查处、耕地占补平衡、征地安置补偿等多项内容,有力地推进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实施,遏制了土地违法。

2003年前后,经济发展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资源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开始在宏观层面显现,中央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要求在强化规划制约和计划管理的同时,从严控制建设规模,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圈占土地,依法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与这些相适应,我部为法规的出台和出台后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记者:国土资源部建部以来,您认为在地质工作、矿产资源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和变化?

孙文盛:变化很大,进展很多。先说地质工作,具体说,地质工作方面,早在1994年8月原地质矿产部时期,国务院领导作出地勘队伍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队伍”的批示,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工作改革方向。1999年3月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此后地勘单位改革步伐加快。原煤炭、地矿、核工业、有色、冶金、建材、化工和轻工等国家部门管理的部分地勘队伍逐步移交地方,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改革。

当前,原地质矿产部的主要地勘队伍和石油部门以外原工业部门的大多数地勘队伍,已完成属地化管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央与地方分工协作的地质工作新体系初步建立,地质工作进入重大转变时期。

在原地矿部工作的良好基础上,我部继续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2003年开始,每年汛期由我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同年,国务院出台《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使地灾防治走上法制化轨道。为有效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我部不仅促成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而且促成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尤其是2006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适应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地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个《决定》,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地质工作的支持,反映出国家加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决心。

国土资源部在推动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同时,重视增强国家的资源保障能力,强调实现找矿重大突破。进入21世纪,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获得塔里木盆地克拉二气田、云南德钦羊拉铜矿等一批重大发现的基础上,陆续获得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四川盆地普光油田、渤海湾南堡油田等一批重大发现。近年来,在西藏雅江、西南三江、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油气、铁、铜、铝、铅、锌等重点矿种又获得了一批重要发现。

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后,通过探矿权、采矿权许可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体现了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重要原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2004年以来我部开始探索发挥矿产资源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优化矿产勘查开发布局。实行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强化集中管理。实施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控制煤炭勘查开采投资过热的势头。

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始终是我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98年,在山东烟台召开全面整顿矿产资源秩序现场会议。2001年,国务院把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工作列入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我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业权市场的通知》,作了总体部署,开展了督促检查,推进了整顿工作。特别是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坚持治乱、治散、治本相结合,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开发已基本实现了从无证到有证、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矿山数量大幅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所提高,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总之,我部成立的10年中,成绩显著。国土资源系统的体制机制完善也好,制度建设也好,包括我们开展的工作及方式方法都做出了很多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30年的改革开放之中,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记者:您认为国土资源部是如何取得这些改革和管理工作成就的?

孙文盛:与时俱进,进取创新,“连天接地”。

我部组建之初,外界不少人不了解我们是干什么的,不了解国土资源部职责是什么,我们自己也有不少人心里没有底。如今,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国土资源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大大提升。这个良好局面的形成,要归功于中央的正确领导指引,归功于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同时也归功于国土资源系统的共同努力。这当中,我以为经验可贵。

第一,也是体会最深的,最重要的是,我部一直注重武装思想、与时俱进。从国土资源部建部时周永康部长就提出政治建部,到今天徐绍史部长带领国土资源部顺利完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国土资源部一直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武装头脑,把准方向,调动大家的热情,推动全系统的工作。

第二,我部一直注重走在前头,进取创新。所谓走在前头,说的是党员的先进性,先进是走在前头,性就是一种品格,一种品位,一种道德。国土资源部从建部至今,部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着一种争先、争优、走在前头的精神状态。“三讲”教育时我部是试点单位,保持先进性教育我部是试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部又是试点——凡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都往前冲。这是中央对我部的重视,同时也是我们方向明确、工作努力打下了好的基础。在我部职责方面,成为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部门,也与我们的冲劲有关,有为才能有位。国土资源部门从上到下方方面面都有这股劲,我们的机关服务、我们的文娱活动、我们的报纸等许多日常工作,工会、青年团、妇女工作等都争得了先进和荣誉。

第三,我们一直注重“连天接地”,狠抓落实。我部建部至今一直都强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下情,一年分几批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这就是 “接地”;同时,主要领导注重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工作,这就是“连天”。“接地”是为了知道基层需要我们干什么,“连天”是直接了解领导要求我们部门干什么、怎么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天接地”就是狠抓落实。这些年来,国务院专门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下发的文件不少,同时国务院领导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指示讲话、批示也比较多,我们据此作出的工作部署,开展的检查、总结,都十分有效。

记者:作为国土资源部的主要领导,您这10年的工作中有哪些遗憾?您对今后有怎样的期望?

孙文盛: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都会有遗憾留下,我也不例外。

在任期间,我最遗憾的有三件事。其一就是关心、培养干部不够。这包括干部的培训和素质的提高,也包括干部的提拔任用。如果对一些干部再用点心,大家的积极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国土资源部门是个新组建部门,要真正跟上改革开放的形势,跟上宏观调控的步伐,需要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在“以人为本”这方面,我心里老觉得欠点什么。

其二是2006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做好。当时的想法是在规划修编中“堵后门,开前门”,但领会中央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精神还是不够深刻。发展是硬道理,抓住重要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是全国各地的共同愿望,我们当时提出的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与各地的迫切用地要求之间差距较大,国土资源部势必成为得罪人的一个部门。得罪人可能会对我们个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致,我并不后悔。

其三是国土资源系统、土地总督察的体制、机制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工作没能理清。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部10周年之际,我盼望并相信我部一定会一如既往继续走在前头。尽管已经退下来了,但我还是这个部门的成员,国土资源部越有权威、越有成绩,我越自豪、光荣!


分享按钮>>燕氏联谊会会长、主任等赴湖北仙桃寻亲并指导工作
>>孙传芳——国民党时期五省联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