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彦:有些“大流”随不得
- 中华李氏网 2012-7-18 10:56:15 人民网
李宗彦
不少人有随大流的心理,习惯跟着多数人说话行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容易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羊跟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这一民间俗语形象地揭示了随大流的“好处”。正因能带来利益,人们才在反复实践中愈发巩固了随大流的观念。
穿衣戴帽跟着时尚潮流走,这样的随大流无可厚非。紧跟知识经济的浪潮加强学习,追随志愿者的足迹服务社会,这样的“随大流”值得提倡。与这些相比,另一些盲目随大流的行为,弊端和危害却不容轻视。
有的地方看到人家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就不顾当地旅游资源和交通条件,急着把旅游业打造成本地的支柱产业。有的地方艳羡其他城市规划宏伟、建筑气派,就争相效仿,把市政建设搞成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这些不顾具体情况、违背实际的随大流,说穿了就是盲目跟风,到头来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得不偿失。
还有一种明知不对仍然为之的随大流。比如说建小产权房,上马小钢厂小火电等,明明主管部门三令五申限制乃至禁止,有些地方还是以“现在大家都这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也要上”,最后闹得骑虎难下,甚至因违规违纪受到处罚。细求究竟,其中不乏这种心思:大家都如此,出了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把自己和所谓的“多数”绑在一起,仿佛犯错的人多了,错误就没了。这类盲目相信“法不责众”的心理,影响恶劣,贻害深远。
盲目随大流束缚人们思想的翅膀,桎梏人们创新的热情。一事当前,先考虑别人会如何选择,总以他人的判断为选择依据,模糊了事物本身是非正误的标准,消解了“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长此以往,很容易患上思想软骨症,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借“从众”保护自己。如果人们都这样畏首畏尾,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整个社会将弥漫因循守旧的气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何谈起?
破除盲目随大流的思维惯性,需要积极倡导独立思考的意识,创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不仅如此,还需要打破“随大流、不吃亏”的利益设计,用制度鼓励人们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转型期的中国,问题纷繁复杂,既要从实际出发,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也要防止“简单的多数主义倾向”,笼统地让政策措施迁就某些群体,客观上为盲目随大流推波助澜。
“法不责众”,其实是对法律原则的侵蚀和消解。哪怕很多人违法违规,每个人也应付出相应代价;反之,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哪怕只是一个人,也要尽力维护。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破除盲目从众心理,打消那些法不责众的侥幸,建立起对法律、对规范、对真理的由衷信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