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沿革

    中华李氏网 2012-12-4 14:59:55 兆森兆仁


教育的沿革

 

古代的乡村学塾是对儿童启蒙教育之场所,皆为私人出资设立,故又名为私塾或家塾。《礼记》早有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相传周朝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闾有巷,巷首门边设家塾,用以教育居民子弟。后称延师在家教授子弟的为家塾。
算子李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旧时在博平以文明享誉全县。自然学塾众多。其形式大体是:家庭内部“祖课孙”者。其教学内容多不一样,古来便是以“治家理财”为目的,则注重“治家格言”,“通财鬻货”、“日用杂字”等,教习些手笔算盘等实用知识;但也有以教子孙“公车晋京,金榜题名”为宗旨者,则熟读“圣贤之书”,习“周公之礼”“科应举试”。这些事例,在祖辈历史上不胜枚举。始祖第十六代孙李玉相,则是深受父母之教诲,人才文章颇好,擢升入朝,任职勤勉,功绩卓著,荣受恩封的。也有自家设馆授徒者,如李寿卿在自家院内,设馆招收学生,每年只收束脩金若干。村里也由公众集资聘师办学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算子李东排曾有一所村塾,据传聘请的教师是博平城东乡刘盆村人,忘其姓名,因他崇尚武术,常舞枪弄棍,村人都称他”刘大刀“。此老具有先进的思想,拥护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支持共和。所以学生也大都接收了这种“反对封建,崇尚进步”的思想,因而成就了一批“上进心、求知欲”双强而具有革命精神的一代新人。后来学生们写诗歌颂他:“刘老夫子爱拳脚,手捧“四书”剑挎腰。倘或召令赴疆场,敢与敌寇刀对刀。”誇他文武全才。
一九三五年前后,算子李成立了“博平县第四高级小学”。学校校长是于树三,吴家胡同人。这也是教育上的一场变革。私塾学生开始转入学堂读书,本村之小学学生也逐渐增多。四十年代初期设在家廟后院的学校30余人挤在一个屋内,班级不同(初年级、高年级);课程不同,新生念《百家姓》《三字经》。高年级则念《论语》和《孟子》(俗称“上论、下论”,“上孟、下孟” )。全由李兆良老师一人讲课,教起来十分吃力。傍晚临放学前,学生要放声朗读所学课文。古人有诗描述那场景是:“一阵乌鸦噪晚风,诸徒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千文字》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有个超群者,一目三行读《大》《中》。”每天最后还要过背书关,背得滚瓜烂熟的,老师自然赏识,但背不过的同学,自然是罚站、挨“戒尺”,说是好长记性。
前因1937年发大水和“七七事变”影响而停办的算子李高级小学,四十年代初又恢复开始招生,李庆辛任校长。设立两个班级,教员桑道一、李一崙各自担任五一、五二班级任。后因政见不同,矛盾重重,导致李一崙请辞,去博平县城办报。
后来高级小学搬迁至后场,校长被王葆萼取代,李庆辛、李德吉、慈学宓为教员。
总之,于树三、李庆辛、李兆良、李一崙、李兆恕等都为我村的教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博平解放后,算子李高级小学恢复,列名为博平县第三高级小学(简称三高)。县委派王炳阳任校长,聘桑士甫为教导主任,还有众多老师。
此时 “三高”很兴盛,但由于土地改革 “大参军”,学校多忙于开展宣传活动,支持“土地改革”,发动青年人“大参军”。学校之“筱筱剧团”,赶赴城乡各地演出古装和时装小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
此后不久,教师调动、转行、死亡等原因变化很大,但学校继续在办。1—6年级齐全,高小一直是两个班。先后由贾庆洪校长、任校长主持工作。比较重要的老师有韩金墀、谢可柱、孙鸿翊、于金元等。教初小的尚玉岺、辛碧老师是夫妻,曾在我村落户多年,村上许多人都曾是他们的学生。在1949年春,全县举行了一次五、六年级学生代表会考,就是在我村学校进行的。记得每班选两名学生参加,李心平、李兆仁分别代表六、五年级参考。
解放后,我村还办起夜校,如妇女识字班,数年间许多男女青年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在村的文化史上也应占据一页。

(文 兆森、兆仁)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