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下峧村:一个周姓家族的历史
- 中华周氏网 2011年11月8日 万家姓
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宗祠
掩藏在民居之中的宗祠正好位于村庄的中间,清清浅浅的小溪从祠堂前流过,这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宗祠,后经不同时期的修建,一路风风雨雨,终于走到今天,最后的一次整修也就是几年前的事了,新旧构件就这样交错着在祠堂中出现,那些属于祠堂的陈年往事也这样重叠着,隐藏于某一角落。
最后一次的毁坏发生在40年之前的文革,原先门前两旁门柱上两只狮子与两只仙鹿的木雕倒是栩栩如生,石柱上的对联:“人杰地灵独占幽岩秀气,云蒸霞蔚允称赤峤世家”也是难得的佳句,可惜的是这一切在破四旧时被毁坏了,雕梁上的吉祥动物与戏文人物至今还是残缺不全。数年前,当“周氏宗祠”的木匾重新被挂在祠堂中间的门楣上时,人们相信挂起的是祠堂的尊严,传承的是宗族的习俗。
周氏宗祠的门楼是最具特色的,七开间的门楼竟开了五对门,这午朝门的门式就暗示着其中必定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因为如此的门式只属于京城所有,这座江南山城中的小村又如何能承受得起这番的荣耀。于是,村中流传至今的有关赵构的故事说明着这座山村宗祠的特殊。
那是南宋时期的某个秋日,绵绵的秋雨没有给这一年的江南带来以往的诗意,秋雨中多的是一份凄凉,秋风中也多了一丝寒冷,一双零乱的脚印惊慌地从杭城通往山城天台,最后在下峧村的周氏宗祠前,才慢慢地站稳了,这双泥泞脚印的主人就是赵构。这位南宋第一位皇帝在其落难之时,不知不觉间逃入了下峧村,正巧在建的周氏祠堂正请一位半仙择日上梁的吉日时辰。半仙的幻觉为“帝王入基,鲤鱼上树”时为上梁的吉利时辰,正当村民为如此的良辰而发愁的时候,这位潦倒的赵构赤脚走进了这座宗祠,看到旁边的那堆火堆,饥寒交加的赵构,忙凑过去站在畚箕上烤火取暖,就在此时,一位村民将刚钓到的一条鲤鱼挂在树杈上看热闹,这一场景没能逃过半仙半开的眼睛,于是半仙不动声色地说道:“帝王入基(箕),鲤鱼上树,良辰吉时,上梁大利。”落难的赵构带给周氏祠堂的是一份吉祥,这份吉祥酿成了后来午朝门的气派,也昭示了周氏家族的兴旺。
宗祠内的戏台与门楼相连,穿过院子,戏台面对着的就是宗祠的正厅——复古堂,其左右为厢房,祠内建戏台足已说明它的规模。戏台现已整修一新了,藻井上八仙的彩绘,台前石柱上的石狮都让人记起旧时的那份热闹,每当节日来临,村民们就在祠堂内与祖先们一起分享戏台中的欢歌笑语与悲欢离合。每一个节日都是周氏家族的一次聚会,每一次看戏都是与祖先们心灵上的一次交融。
复古堂的魅力不但来自其外在的建筑结构,更来自暗藏其中的文化内涵,木柱与石柱支撑着这座宗祠,精巧的木雕与石雕,衬托出祠堂所特有的那种雄伟与凝重。“复古堂”的堂名也源自赵构在杭城的书斋名——“复古殿”,后梁上挂着的“宋高宗御题诗匾”就收录了赵构为周母所题的祝寿诗:“秋入幽岩桂影园,香沁日夕照林丹。应如王母瑶池晓,染得朝霞下广寒。”周氏家人将此诗视为至宝,将御笔题诗制成诗屏,至今珍藏于祠内,现挂于后梁上的自然是仿制品。复古堂后壁的两侧各建有谷仓,满仓的稻谷不但意味风调雨顺,同样让村民生活得踏实而顺心,中间是祖先的牌位,祖先们就是这样与后辈们一起守望着风调雨顺,守望着五谷丰登。
祠堂是一种标志,标志一个宗族从前的荣耀和流光碎影间的源远流长,祠堂是一种象征,象征一个宗族的一脉相承和众志成城。周氏家族是一个兴盛的家族,后门山的八坑坟就是祖先们安息之处。全国许多地方的周氏都从这座宗祠走出,千百年来,他们或聚或散,枝枝蔓蔓地生活在各自的家园,但根却深深地扎在下峧,无论是留守故土,还是漂泊远离,他们的心都始终如一地固守着祖先灵魂栖息的地方。尽管岁月风蚀,有些东西却是一成不变的记忆,村庄变老了,但祠堂总是温情脉脉地依存着。
每一次走进周氏宗祠,都如同走进了先辈们的内心,走进了宗族的历史,祠堂内的一砖一瓦都记载着先辈们的生活历程,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祠堂内的一草一木也都讲述着属于宗族的故事,或跌宕起伏,或平淡无奇,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先人们真实的生活,后人都将延续着这种世代的农耕生活。老人们时常聚在宗祠内,聊着昨天的故事,从他们苍老的容颜背后,我们似乎看见先人在曾经的繁华里坐着,注视着自己的后人,想念一种长期存在的骨肉亲情,或许这就是宗祠存在的意义。
■手记
一个家族的村庄
当人们说“我们是同一个祠堂的”,也就暗示着他们之间有着一种血缘关系。
维系这层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则是宗谱。下峧人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们总是认真地梳理着宗谱内的每一行文字,仔细地核对着每一位族人的信息。《周氏宗谱》就这样隆重地收藏在宗祠内的那套木柜之中,这让人感到收藏的是一个宗族的历史,凝聚的是一个宗族的力量。
宗谱是建在纸上的祠堂,而祠堂则是修在地上的宗谱,下峧村就是一个家族的村庄。
分享按钮>>宁波市领导昨日会见香港赵氏家族一行
>>“吴氏家族中国书画展”在联合国总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