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第一代君主—吴太伯
- 中华吴氏网 2011年9月28日 万家姓
太伯( tài bó,一作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姓,商末岐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号勾吴。
《史记·泰伯世家》中,记载了春秋时吴国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
吴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 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仲雍和一个同父异母弟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都素有贤名,季历母亲为太姒,是商朝贵族之女,周太王因此有立季历为储的想法。后来季历继位做了周季王,他的儿子昌就是周文王姬昌。太伯在荆自称“句吴”。到了周武王姬发灭了商后,就叫人找到了仲雍的后人(泰伯无子)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虞侯。 太伯与弟仲雍同避荆楚,最后定居在梅里(在今无锡梅村)。土著居民来归附者有千余家,奉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称吴太伯,自号“句吴”。 不过泰伯兄弟有没有到达江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将梅里定在无锡的,是南朝无锡令刘昭在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开始这一说法的。以前古籍所说的梅里究竟在哪里,至今一直难以确定。
代末年,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曰“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历史记载,在当地也无古城遗址,只是无锡今天有人这样推测。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但黄土高坡的人怎么会水利,刚到南方怎么能调动大量当地人力开河,这实在使人难以置信。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太伯无子,卒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之皇山(后名鸿山)南麓;其弟仲雍葬于常熟虞山东麓。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四月,腐败的桓帝见政权风雨飘摇,命吴郡太守麋豹监修太伯墓,并在吴郡郡城中建造太伯庙,供人们祭祀瞻仰,借此宣传泰伯的让国精神,希望能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资治通鉴》说一些不服邪马台国的倭人以他与他兄弟仲雍为始祖 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分享按钮>>周家的历史名人都晒晒吧
>>文明太后冯太后----中华千古第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