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浦寻古
- 中华郑氏网 2012年5月16日 郑氏家族
半浦,姚江边的村落,古时称鹳浦,亦称灌浦、官浦,取灌溉农田之意,清代定名为半浦。不知为何改掉了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好在这儿有闻名天下的藏书楼二老阁,依然使它富有文化内涵。四十年前,我曾在半浦匆匆而过,没有寻访藏书楼的遗迹。现在,它虽然已经消失,但曾在那儿插队的同学仍邀我去半浦走走,我希望能找到二老阁的一鳞半爪。
二老阁由村人郑性所建,郑性之父郑梁仰慕师祖黄宗羲,一生勤耕于学术,并在死前叮嘱儿子郑性,一定要他修建一座阁楼来纪念黄宗羲和祖辈郑溱两位老人。这就是二老阁的由来。半浦郑氏从郑溱的父亲郑启开始就藏书,郑勋《二砚窝书目记》记载:“余家自先濮州公以文章显,代有传集,至宪副公积藏书二万卷。”全祖望的《二老阁藏书记》称:“太冲先生最喜收书,其搜罗大江以南诸家殆遍,所得最多者,前者澹生堂祁氏,后则传是楼徐氏,然未及编次为目也。垂老遭大水,卷轴尽坏,身后一火,失去大半。吾友郑丈南溪理而出之,其散乱者复整,其破损者复完,尚可得三万卷。”太冲是黄宗羲的字,也就是说黄宗羲的三万卷藏书在家乡黄竹浦,这是甬上文脉所系,郑性慨然亲赴黄竹浦,他要将南雷图书用船载运至半浦。
黄竹浦在什么地方?它在离余姚县城江南二十余里处。半浦也在姚江边上,是一水相通的。郑性将黄宗羲的书运回半浦,途中备尝艰辛,为此,他写了一首诗:“劫后残编四五千,辞黄归郑上江船。可怜手泽消逾半,敢道心香绍得全。往似今朝从我载,未知异日请谁传。中间做个邮亭卒,一站程挑一站肩。”三万卷书呀,足足能装一船,到了半浦是从什么地方上岸的?肯定是灌浦古渡。
渡口当然在江边,沿路走去,穿过一条小街,当地人称作渡头街。附近有三星阁,不过现已拆毁。清代当地人郑彦邦写有《登三星阁》诗:“杰阁登临晚,寒村古渡头。暗潮生极涌,落日送孤舟。水市鱼虾贱,江皋桔柚秋。暂归人如客,望远不胜愁。”从诗中可读出当年这一带的繁华。如今,除了古灯柱,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热闹景象了。好在渡头保存完好,两米多长条石横向排列,砌成斜坡伸入江中。俯看姚江,看不出水在流动,一想这是因为建造了姚江大闸的缘故。以前这儿潮涨潮落,因此渡头伸入江中,不论潮水高低都能靠船。黄竹浦遗藏搬到了半浦,从此学者若想访求南雷之学,便由黄竹浦转至半浦。
还得去寻二老阁遗址。二老阁两次火灾,还剩下什么?同学的舅舅是当地的业余文保员,由他俩陪同前去寻访。穿过民居,这位业余文保员指着屋间的一处空地说,就是这个地方。实在看不出藏书楼的痕迹了。再往前,总算看到了空地西侧还有一方水池,这是二老阁惟一的遗存了。与天一阁一样,藏书楼边也有水池,但二老阁终难免于火灾。郑性曾为二老阁藏书编目并整理黄宗羲遗稿。注视着满是水草的小池,我更愿意将它看作郑性蘸笔撰写二老阁书目的砚池,池水不涸,二老阁藏书传统还在半浦延续。
从二老阁出来,穿街走巷,业余文保员陪着来到了一个叫九房的地方,穿过墙门进了屋内。院落不大,中间厅堂,两边是房间,业余文保员指着东面的一间房间说,林则徐在这间房间喝过茶。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位民族英雄到这儿来过?可是当地村民言之凿凿,都说林则徐的夫人是半浦郑氏之后。查证了一下,林则徐夫人叫郑淑卿,确实姓郑呀。村民还说林夫人的祖上牌位就在梅汝湖旁郑氏的廉本祠堂中。半浦的郑氏祠堂多达五座,廉本祠堂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口碑无疑增加了这一传说的可信性。此外,《灌浦郑氏家谱》中,康熙晚期到乾隆初期郑氏十六世祖排行为“大”字辈,郑淑卿之父的排行也是大字。这难道是巧合?1841年6月10日,林则徐抵镇海,同年7月14日离开。到了镇海,林则徐在官员陪同下,四上招宝山,数出镇海口,察看形势,很难想像他在戎马倥偬之间能到半浦探望夫人的祖基。但道光二年林则徐曾在浙江任职,因此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穿过小巷,抬头仰视高耸的马头墙,翘角相迎,踏进房舍,砖雕的门楣、花样各异的木格窗、硕长的界沿石令人目不暇接。半浦村中众多的古宅如乐善堂、益丰门头、进士第、中书弟,一听这些宅所,耳中就充盈文化意味。一个村落,区级文物保护点竟有24个,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分享按钮>>生生不息郑义门
>>山东百川亨圆铜业一期项目投产仪式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