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槐茂”王家 转贴

    中华王氏网 2011年8月12日 田文阁


“日出三槐茂”王家

田文阁

  王姓人多谱杂,来源不一。小时听人说海曲有“七张八李十三王”,一直认为日照王氏有十三支。前些日子偶翻县志,才发现是个误解。“十三王”,原为“失散王”口传之讹。
                       【1】
  王姓,意指“王家之后”,或“帝王之裔”,中国五大姓之一,《百家姓》中排位第八,人多势众,支脉甚多。
  1.出自妫姓,上古帝虞舜之后,居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2.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废为庶民,迁居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一带),世代繁衍。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
  姬姓另一支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王姓。后世沿袭,渐成大姓。
  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另战国末年周考王之弟揭的后裔,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改姓王。
  3.出自子姓,成汤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改姓王氏。
  4.秦灭六国,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如:
  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灭,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出自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之后,避难泰山,至西汉入朝,封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5.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
  6.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7.西钳耳族有王氏。
  8.赐姓,如燕王丹的玄孙嘉,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被赐姓“王”。
  9.贵族王者之子孙,称王子,王孙,遂为氏。
  10.其他也有冒姓者,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王氏后裔分众多堂号,多以名人出生地或故居名之。如太原王、琅琊王、临川王、九院王等。
  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始祖是谁,历来众说纷坛,以日本学者的研究最为可信。太原王氏始祖的说法,据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研究,共有五种。其影响较大者,除周灵王太子晋外,又有周平王孙赤和周大夫王子成父两说。
  说太原王氏出周平王孙赤者,最早见于唐贞元年间(875-805)王颜所撰《王卓神道碑》。碑中列太原王氏东南以来世系,指斥“太子晋说”是“各为修谱,世务神奇”,不合史实,很有独到之处。但此说因王卓而起,王卓卒葬河东猗氏县(今山西省临猗县),子孙留居于此,人称河东王氏。故怀疑碑中所说太原王氏实指河东王氏。加之碑中所举的人多于史无考。所以,前人多不赞同此说。其后,这种说法便逐渐湮没。
  太原王氏出自王子成父说,最早见于三国魏《王基碑》,后又见北魏《勃海太守王偃基志》及唐韩愈《王仲舒神道碑》。墓志称:王偃字盘虎,太原晋阳人,其祖先是周代之后裔,在春秋时,王子城父从周到齐,打败了狄人,有大功,赐姓王氏。“丹东紫盖之贵,雄侠五都,调风渫鼎之豪,声华三辅”。
  《王仲舒神道碑》称:仲舒,太原祁人,穆宗时任江西观察使,其先出自王子成父。又说,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后世居太原。
  太原王氏始祖,最通行的说法还是周灵王太子晋。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谓太子晋“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后,太原、琅邪二望王姓大族皆主此说。唐宋以后,其例更多,一直流传到今天海内外各地。
  太原王氏既尊太子晋为始祖,又补充了太子晋以下各传说中祖先的世系。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周灵王废为庶人后,“周灵王太子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恢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颐生翦,秦大将军。翦生贲,字典,武陵侯。贲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
  根据这段记载,王霸是王氏居太原的第一人,所以后来被尊为太原王氏立祠开族的始祖。
  太原王氏是王姓最大的支派,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 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唐代又有“镂王家”之称。李肇《国史补》说:
  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
  由于其名声赫赫,世代久远,因而很多其他支系或一些由于年代久远而无法考察到自己支系祖先的王姓后代,便将自己的家谱归系到太原王氏之下,以至有“天下王姓出太原”之称。
                       【2】
  海曲王氏,与五莲县张仙庄王氏、沂水县前坡王氏、胶南市信阳王氏、诸城市大北杏村王氏、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村王氏、连云港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王氏,同属太原王分支“三槐堂”王之后。
  据北图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省浚县)县令,是七品地方官,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
  大名莘县王氏始兴于第二代王彻,鼎盛于第四代王旦兄弟,此后即以“三槐王氏”取代莘县王氏之名而著称于世。史载,大名莘县王氏开基始祖王言之子名叫王彻,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状元,官至左拾遗,追赠鲁国公。从此,大名莘县王氏日益兴旺繁昌。
  王彻之子祜,字景叔,生于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据赵孟所撰“王公纪略”记:王祜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后,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宋太祖代周建宋时,王祜任监察御史,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知制诰,乾德六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后出知潞州、襄州、潭州,不久代替符彦卿镇守故乡大名府。此前,有传说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宋太祖派王祜查处,并许诺事成回朝升宰相。王祜考察后回朝,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并进谏:“五代之君,各因猜忌杀无辜,致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没想到一语直言,道中皇帝心病,惹得宋太祖雷霆震怒,立即黜为护国军行军司马、华州安置,并从此见疏太祖。宋太宗即位,改任王祜为河中府知府,后调入朝,升任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不久改知开封府。王祜以公直被太祖疏远,没想到晚年又得宋太宗赏识,宋太宗曾称赞王祜“文章清节兼著”,雍熙四年(公元985年)特拜兵部侍郎。可惜未及施展才华,上任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当年王祜以才、德闻名,朝野有宰相之望,但王祜竟不为个人前途而以百口担保符彦卿,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王祜虽官职下降,但名声更振,世人交口称赞“王氏有阴德,后嗣必昌”。而王祜在以直道不容于世之时,也将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并亲手在庭中栽了三棵槐树。
  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当年王祜种三槐于庭,用意正是希望子孙,且其子王旦果真为相,辅佐宋真宗。期间,朝政清明,天下无事,为政一十八年,封魏国公。王旦之子王素,为左督御史参知政事,以直谏事仁宗三十余年,封懿敏公。王素之子王巩,德厚而有文,与大文豪苏轼是至交。
  苏轼并特为其家撰《三槐堂铭(并序)》(收入《古文观止》),赞曰: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势乃成。既相真宗,四方抵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唯德之符。
  王氏族人认为,其宗族的繁荣发达,都是拜这位传奇祖先的恩赐所致,为纪念王祜之功,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三槐堂”。
  可惜历经千年沧桑,如今这一著名殿堂已荡然无存。但由它而来的各种仿建三槐堂,不仅历代都有,而且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界,屹立海外。
                      【3】
  “三槐堂”王氏虽在赵宋前期“三公二相”,但自王巩后家境渐衰,后虽还出了几个人物,却都无法和先辈相比。
  有一个王总兵(姓名失考)镇守东海,其后裔住东海荡芦村,号“三槐堂”,耕读为业。宋、金、元、明相继之际,中原天灾人祸连年,王总兵后裔师、谷、昭、庆、传、乐、仙兄弟七人,从东海荡芦村携家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再往北移,至两城河南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兄弟七人抱头痛哭,最后只得各寻生路,长房、四房迁莒境,二房迁诸城,三房迁安丘,五房不知去向,六房迁沂州,惟七房(老七支)王仙又返回涛雒谋生。兄弟七人从此失散,音讯不通。故日照有“失散王”之说。
  原沂水县三中校长王立刚曾受村中族人所托,在山东、江苏两省实地寻根、访宗、联祖,曾至同宗的维坊市诸城市大北杏村,日照市五莲县张仙庄、岚山区王家庄,江苏省赣榆县大兴庄村,直到王氏始祖迁出地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基本解开了近七百年来代代传说的该支王氏始祖从海州当路村迁徙,有兄弟七人的“七袄岭”或“分袄岭”之说。
  王立刚先生在《寻当路王氏》中考:
  山东沂水前坡王氏后裔,本支为“三槐堂”前坡王氏后裔,与海曲王氏同有“七袄岭”传说的先祖,本支还更为具体。相传明洪武二年为避倭寇之乱,王四等兄弟七人在“分袄岭”将母亲的一件棉袄拆开,各人分一份作为信念和后人认宗的信物,王四分得大襟,因此又称“大襟王”……王四卜居前坡村(当时名为前满堂坡村),不久又遇上移民任务,王四又带着一位始祖母(当时有三位始祖母,叫郑、史、孟),家中留下二位始祖母和二个未成年的弟弟……据谱,始祖王四是海州当路村人,又据王立刚亲去当路村调查,王四的兄长伯敬公名叫王悌,字伯敬,是当路54世孙,三槐王氏15世孙(王立刚是前坡16世,按此推算他应是当路王氏70世、三槐王氏31世)。当路始祖叫王熙,其7世孙王尊西汉时官拜河南京兆尹。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兴庄一王氏后人《回复王立刚先生》:
  本人是伯敬公第十七世孙……家族始祖伯敬公和其六个弟弟是于明洪武二年从海州当路出发,分散各地的。其中本人始祖伯敬公来到现在的江苏干于(笔者注:赣榆县)海头镇,创建了现在的兴庄村,到了现在,伯敬公子孙在干于县及其周围地区已经幡然成为大族。而其他的弟兄除了伯政公所居距伯敬公不远以外,其他弟兄由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等原因都已经失去了联络。八十年代当路修家谱,良政(良臣)公后人到当路路经干于兴庄,交谈之中竟得知各自始祖为嫡亲兄弟。但是问及伯敬公的其他兄弟,他们也不知道了。至于与当路三槐堂的关系,由于当路三槐堂家谱早已凌乱不堪,无从查找其先世的情况……此外,凡是伯敬公的后人自为“夜雨堂”王氏,不再称“三槐堂”。而伯政公和良臣(良政)公后人仍为“三槐堂”。
  胶南市信阳王东山《求证》:
  胶南信阳一村王姓……始祖自江苏海州当路村迁来,家传有同样的“七老岭”分家之传说,听老人讲,解放前后与诸城什么地方有宗亲往来。我们有自己的族谱,每年春节期间都祭祖,始祖名讳喆公,这一点与……所说七老名讳不符,难道喆公并非始祖,也是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吗?传到我辈已是21世,从喆公下排,2-8世失传,依次是:坤公、良山公、有全公、永公、坦公、嘉增公、怀公、元升公、进公公、增云公、锡银公(19世),锡银公是我的爷爷。我族19世以前的辈分,不知是怎么排的,但从19世为:锡、汝(泽)、东(怀)、熙、佃、金、清、相、焕、池。
  王均善先生在《海曲王氏溯源》中考:
  三槐堂王氏……王总兵(失考)镇守东海,其后裔……师、谷、昭、庆、传、乐、仙,嫡庶兄弟七人,为避红袄军之难……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从东海荡芦村“三槐堂”携带家眷,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想再北移,走到两城河南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难得兄弟七人抱头痛哭一场,最后只得各寻田庄谋生,长房、四房迁莒境,六房迁沂州,三房迁安丘,二房迁诸城,五房不知去向。惟七房(号称老七支)王仙又返回涛雒谋生。兄弟七人从此失散,互不通音讯。故日照有……“失散王”之说。
  日照市龙泉官庄有“洪武年间七兄弟为避红头苍蝇自当路出,至七袄岭分手”之说。
  江苏省赣榆县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
  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伯敬公居兴庄铺灶产,伯政公垒墩业庄田(离兴庄北近30里),明、亮、玉公良臣、义臣公各散居处山东青沂等处。
  王晓先生在《七老岭探源》中记:
  诸城巴山王系三槐王,迁自江苏连云港当路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王伯敬、王伯政等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
  综上所考,今鲁南、苏北王氏中一大支远祖乃太原王氏,地望“三槐王”,明初始迁地为东海当路村。
                        【4】
  海曲王氏之繁衍,虽轮廓分明,但仍存疑点待考。
  一是“七老岭”在何处?
  明初当路王氏七兄弟分手之处,或曰“失散王”之始,其后人有记为“七老岭”,有记为“七袄岭”,虽有一字之别,但其意相同,“七袄岭”为记实,“七老岭”乃尊称。但究为何地,说法不一。
  王均善先生在《海曲王氏溯源》中考:
  师、谷、昭、庆、传、乐、仙,嫡庶兄弟七人……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从东海荡芦村“三槐堂”携带家眷,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想再北移,走到两城河南岸……兄弟七人抱头痛哭一场,最后只得各寻田庄谋生。
  莒北小河王《王氏族谱》跋载:
  先世世居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至诸城南乡七老岭,兄弟七人自此分手。
  以上二说,有相近之处,因“两城河南岸”,明时虽名为日照县,辖权却归诸城,诚为“诸城南乡”。
  但王廷亮先生在《寻七袄岭传说后裔》中却记:
  海曲王氏,相传出自“三槐堂”,明初始祖弟兄七人自江苏东海出,至七袄岭撕破其母棉袄一件(一说在连云港市当路村北,另说在日照市奎山街道南),相约日后相见为凭,本支始祖居现南湖镇袁家庄,生五子,壬申大乱走失,长支居西湖镇圈村,五支居三庄镇龙泉官庄村,二、三、四支失传。
  二是王氏始迁至鲁南何因、何年?
  按目前鲁南、苏北“当路王”后裔之多数说法,时间为明洪武初年,约在洪武二年;始移原因为避倭冠之难或“红头苍蝇”之乱,如赣榆县海头镇“兴庄王”、诸城“巴山王”、沂水“前坡王”等,这两种说法内容是交叉、一致的(详见拙作《“红瘟”过后迁日照》)。
  但王均善先生却考为“为避红袄军之难……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原因由“避红巾军(即‘红头苍蝇’)”而改为“避红袄军”,虽一字之差,前后时间却相差了125年。
  何者为真,何者有误?是口传成论,或不是一支?
  三是王氏始迁七兄弟何长何幼?
  目前笔者所接触鲁南、苏北王氏家谱,虽皆言始祖为当路村始迁兄弟七人,但对七兄弟排序并未言明。
  江苏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村王氏传王伯敬为长,王伯政为仲,其他兄弟五人明、亮、玉、良臣、义臣不知排行如何。如按常理,可按先后顺序三、四……但在五莲县张仙庄王氏始祖墓碑上只写始祖王义臣三字,也未标出排行,张仙庄后人也不知始祖排行为几。
  此,连对当路王氏研究颇深的王立刚先生都为之困惑,在《前坡王氏概述》中甚为不解:
  按照兴庄谱序……亮、玉、良臣、义臣排行为三、四、五、六、七的话,我始祖四分各讳应为“亮”,但是我们二世祖兄弟二人分别叫王大虎、王大亮,我们感到有些不妥。
  四是从“当路王”立村至“三槐王”大旺,再回至“当路”,如何演变?
  由“太原王”至“当路王”,因年代过于久远,确不可考。然由“当路王”如何而至“三槐王”,中间仍有许多细节待考。
  据王立刚先生在《前坡王氏概述》中记:
  (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三槐堂当路王氏修谱委员会”主任王恒飞介绍……当路村是西汉官拜河南京兆尹的七世祖王尊所立(王尊是王熙的七世孙,王熙为当路始祖)。他原居沛,后迁琅琊。当时外戚专权,正值王莽纂权的前夜,朝庭予盾百出,政治腐败,政局不稳,尊公虽居高位,但急流勇退,他游东海登云台。感慨地说:“跨海登州,游于东海,东有大山,西有环海,登崖观景,雅景可观,此仙山宝地,后世必出人杰”。后于汉哀帝元年先祖举家来到四面是海的云台山,在向阳处下寨立庄,从此隐居起来,愿后人以“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的祖训,定名为当路村,直沿至今。
  如据此说,鲁南、苏北之“七袄岭王”,远祖系西汉末之“当路王”!其大旺乃宋初之“三槐王”!
  这同样有王氏家谱为证:
  目前保存完好的前坡王氏家谱的封面,即有“三槐堂”之字。
  旧时,海曲王氏为不忘老根出自“三槐堂”,春节间对联常为:
                  日出三槐茂,风清五桂香。
  王廷亮先生在《海曲王氏概述》中亦记:
  据族中老人述,我族出自“三槐堂”,“文革”前村内所存两红笼所书“三槐王”可证。据传,始祖七兄弟因避乱自“三槐堂”出,至“七袄岭”分手,弟兄七人撕破一件棉袄,各执一块,共七块,相约日后此为证。
  而据《中华姓氏与客家文化》载:
  “三槐堂”王氏,自北宋兵部侍郎王祜起,定居京师开封东郊,北宋灭亡,宋室南渡,王祜曾孙宋太尉王蟯,隐居今苏州吴县太平桥镇,为三槐王氏南渡始祖,他们的裔孙王开征女士,于1995年11月发起在苏州市人民大会堂成立了“苏州市‘三槐堂’历史人物研究会”,广泛联络海内外三槐王氏宗亲。
  从“汉哀帝元年”王尊举家迁至云台山下寨,以“当仕路”立村,至王祜“定居京师开封东”,并在院中植“郁郁三槐”,这既有空间的跨度,亦有时间的流逝,在这九百多年的时空流转中,“七袄王”的先祖是如何从“当路”辗转至开封,又是怎样从开封再回到“当路”的?
  以上诸多谜点,惜笔者未曾有幸一睹《海曲王氏宗谱》,且待有缘者!
                        【5】
  海曲王氏宗谱,王仙为一世祖。
  元末明初,兵荒马乱,王仙以下三世(贵、文、德立)单传,几乎绝嗣,至四世德立生有二子(五世),长王穆,次王秩。王穆生二子,长王建令,次王建时;王秩生四子,长王琏,次王璲,三王??耐鹾鳌T?明洪武年间,家道小康,叔兄弟六人,将谱序及上五世名讳刻石立碑于祖茔。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王仙八世孙王应骏等发现石碑在外,日晒雨淋,文残字缺,不如立谱付梓,分散保存,代代流传,遂将家乘命为《海曲王氏宗谱》(相对谱东海是支谱)。自此分支,叔兄弟6人为六支。后几次续谱,皆以六支统之。
  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二修,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三修,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四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五修,清光绪廿年(公元1894年)六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七修,民国廿六年(公元1937年)八修。内分八卷,1522页。第一卷为王氏祖莹图和后裔所居村庄目录、谱序、记、跋、志、谱例、谱规等十六篇文献。以下七卷均为世系表。
  从谱例看出,海曲王氏宗谱十五世前,辈序用字随意,十五世后渐趋统一,长支长多用“嗣”字,长支二多用“希”字,后四支多随长支二命名。清道光十二年五次修谱,由十六世王恩绂、王河清、王者试等择订,自十七世起排定辈序为:
                 连守兆安平,治中封和公。
  民国廿六年八修宗谱,十七世毓菘等认为“治中封和公”不合共和国体,从廿世“安”、廿一世“平”起,将“治中封和公”五字去掉,另择八字排成新辈序:
                 安平均贵培,从允盛朝隆。
  因南庄和小海人丁兴旺,此次续谱时早已起名,将“平、均、贵”三辈排成“振、纪(治)、世”,故在南庄和小海“振”同“平”、“纪”同“均”,“贵”同“世”,三字通用。
  因十九、二十世纪大多时间动荡不定,“七袄岭王”分支家谱多遭劫难。
  王廷亮先生在《海曲王氏概述》中言:
  乾隆四十年,咸丰七年,光绪十七年之《海曲王氏家谱》均已毁于“文革”,现仅存宣统元年及民国三十八年两卷本,旦谱序中对迁徙等叙说近无,难以查证。族人对此亦非常婉惜。
  王立刚先在《前坡王氏概述》中记:
  王恒飞先生介绍:从立村到今已有2009年,出了不名人:王导、王羲之、王褒、王祐(当路39世孙)荣立“三槐堂”。明朝万历武进士王明鹤(当路59世孙)任两广总兵征蛮将军卫,官居一品……王明鹤修一部三槐堂家谱叫铜谱(谱上盖有将军铜印)。铜谱在清朝时被盗丢失。听说北京故宫和上海可能还有此谱。清末王姓部分文人根据家里保存零星的支谱又修了一份草谱,后当路王氏以草谱管理王姓,民国九年又盖了祠堂,准备1937年修王氏家谱,抗日战争爆发又末修成。1964年家谱在“四清”运动中,保管草谱的老人被四清工作队叫去连整带批,逼着交出草谱。“四清”工作队召开现场大会当从烧毁。1967年红卫兵又把王明鹤主墓挖掘,墓室有五间屋大,两层楼高,古树两抱多粗,石人石马全部砸坏,祠堂,石像被推到,王明鹤石像被几位老人藏到山洞内封藏起来,后又被拉出来彻底毁坏。
  而在王氏家谱之保存中,王省三是必须记下一笔的。王立刚先生如此直笔:
  我们家谱最后一次修谱是1955年农历3月,由各支派在光绪26年所修谱的基础上修的支谱。光绪26年所修总谱现有一本已残缺不全了。至于光绪26年前何时修的谱也就无从查起了。这里应感激十二世王省三公在同治元年,该村被捻军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当时省三公于所有家财不顾,背着家谱逃到离村20里的雪山躲起来,才使家谱保存下来,光绪26年所续修的谱就是在省三公主持下修完的。
                         【6】
  海曲王氏虽非大户,但乃大族,自一世王仙迁日照,传26世,现人口约在6万左右。
  据民国廿六年(公元1937年)宗谱载,除流入海外、东北三省不在其内,族群散居鲁、苏两省仍14县、178村。
  老日照县有108个村。
  日照街道7个村,聚族而居于老东关、北关、崮子等。
  石臼街道3个村,石臼所、臧家荒、张家村。
  丝山街道3个村,王家村,王家皂子、营子。
  两城镇2个村,青岗沟、两城。
  涛雒17个村,集中在涛雒、小海、沙岭子、东王家村、官庄、簸箕掌、右所等。
  虎山镇8个村,集中于潘家村、结庄、李家村等。
  岚山镇头街道和安东卫街道8个村,主要在的岚山头、安东卫、王家海屋、安东卫北山等。
  碑廓镇6个村,东、西辛兴、大司官庄、二朱曹、甫田庄等。
  巨峰镇12个村,相聚巨峰、郭家庄、罗川沟、老牛窝、西卜洛、赵家庄子等。
  高兴镇9个村,散布王家楼子、蓁子崖、向阳、辛庄子、北家沟等。
  后村镇11个村,较集中的有皋陆、草坡、山西头等。
  南湖镇1个村,安家村。
  三庄镇7个村,北王家村、王家寨、板石,石沟崖等。
  陈疃镇1个村,沈马庄。
  西湖镇4个村,王家庄(因水库外迁)、秋树园、鞍子沟、袁家庄。
  奎山镇6个村,比较集中的有平台、李村、郭家湖子。
  黄墩镇3个村,南庄、田家沟、凌家滩井。
  莒县21个村,集中在山头渊、心河、瓦陇、九里坡、王家课庄、中楼等。
  莒南县19个村,主要在王家坊前、白土沟、清泉林、霞石、小西湖等。
  潍县1个村,伍黄卜庄。
  临沂市1个村,考西院。
  沂水县5个村,黄洞沟,任家岭、四门洞、丰太湖、摩天岭。
  博兴县1个村,兴复庄。
  即墨市1个,即墨县城。
  胶州市2个村,鸭儿庄、西坝上。
  蓬莱市1个村,南马道。
  五莲县两个村,洪凝、许孟。
  诸城市6个村,兴古庄、程孤庄、黄家庄、玉皇庙、木家庄、宋家窑。
  高密市2个村,龚家桥、宋家庄。
  赣榆县9个村,王家庄、石桥子、邱楼、林子、响石、蜈蚣村、仲家湖、蔡官庄、小庄子。
                       【7】
  海曲王氏,历代奉公守法,耕读为业。
  明开国不久,洪武、永乐两朝王氏家族良吏辈出。较有名的是六世王??析萌耍????浚?骱槲湄チ?辏ü??383年)以秀才举宁波知府。据《日照县志》(光绪版)载,王?泼孕拧⒅亟袒?⑶酌裆??煌??袷背允髌ぁ⒉莞?热盏募栊痢S写畏蛉烁?隽送胗闾溃?闷洳共股碜樱??洗式唐蓿和?嗽诩叶扇盏目啻ΑC?私?闾缆竦簦?钡爻莆?奥窀??亍薄:笠蛭创佑览帧熬改阎?洹保?挥览值郯展伲?宸缁叵纾?迤抖扇铡?
  王相(生卒失考),七世,二支二王璲之子,任米脂县教谕,后裔有迁博兴,有迁王家楼子的。
  王应凤(生卒、任职年失考),八世长支长王建令之孙,任巩昌府推官,后一迁岚山头,一迁山头渊。
  王应星(生卒、任职年夫考),八世,长支二王建时之孙,进士,后迁潘家村。
  王实(生卒失考),九世,王应星之子,进士,任郓城教谕,后迁王家海屋。
  王有才(生卒、任职失考),字艺臣,十一世,长支长之后,明万历戊戍科(公元1598年)贡生,后迁两城青岗沟。
  清,康、乾两朝盛世,海曲王氏出了五位文人。
  王卓(生卒失考),字汉章,涛雒人,十一世,二支长之后,清康熙乙未(公元1679年)贡生,任鱼台县教谕,敕授修职郎,后裔有仍住涛雒,迁高密龚家桥。
  王曰来(生卒失考),字昆莲,号梅林,十三世,涛雒东王家村人,清乾隆庚辰(公元1760年)科岁进士,敕授修职郎。
  王经九(生卒、任职失考),十三世。长支二之后。涛雒东王家村人,诰封儒林郎,妻李氏节孝,在涛雒建坊。
  王毅之(生卒失考)字任远,十四世,长支二之后。潘家村人,清乾隆乙酉(公元1765年)科贡生,任范县教谕,敕授修职郎。
  王氏兴盛,当属近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原日照县辖区内,先后有58位王氏后人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海曲王氏政界中有市、县级干部,军界有师、团级干部,在文教、卫生、科技界任高级职称享受政府津贴的大有人在。
  已去世较有名的:
  王智民(1913—1982),谱名王兆缙,十九世,长支长之后,涛雒栈子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长、县供销社副主任、副县长。抗战时投身革命,解放战争中被授支前模范。莱芜战役中率民兵火线抢救伤员,战功卓著,奖给日照民兵长枪80支、机枪4挺,子弹2万发。任县供销社副主任间积极推广化肥、新式农具、优良品种。任副县长下放大队参加劳动被评为五好社员,被称为“庄户县长”。1982年4月因病逝世,入《日照市志》。
  王安友(1923—1991),谱名安有,高兴向阳村人,廿世,长支长之后,中国作家协会员,省作协副主席。他出生于四代长工之家,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王安友20岁时还是文盲,但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走上了坎坷的创作之路,1950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一举成名,轰动全国。1991年病逝于济南。
  王板哉(1906—1994),谱名兆均,号语讷,又号半呆,涛雒镇北王家村人,十九世,长支二之后。参与八修祖谱。师从齐白石、黄宾虹、闻一多诸先生,白石老人并为制印半憨,后因谐音改为板哉。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开发中心副主席及函授学院名誉教授,江苏省花鸟画家研究会顾问,扬州市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顾问,扬州市业余画院艺术顾问,日照市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其生平简历被收录在《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当代书法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画家大辞典》等书目中。1994年7月26日病逝于扬州。

 


分享按钮>> 王氏起源, 王氏后裔
>>中国王氏家谱字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