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太后冯太后----中华千古第一后

    中华冯氏网 2011年9月28日 万家姓


冯太后又称文明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皇后,献文帝拓拔弘时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孝文帝拓跋宏执政前期,仍临朝听政,实行一系列改革,加速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过程,稳定和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

冯太后生于长安,自幼天资聪颖。其父冯朗犯罪被杀后,冯氏进了北魏后宫。在她的姑姑冯昭仪的关怀教育下,她勤奋好学,知书达理,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做起事来符合礼仪,再加上她的少女特有的光彩,很快成为后宫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人物。452年(北魏兴安元年),拓跋浚当上皇帝后,封冯氏为贵人,456年(太安二年)又被立为皇后,即文明皇后。

465年(和平六年)五月,拓跋浚病死,年仅12岁的太子拓跋弘继承帝位,是为献文帝,冯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当时,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专树擅政,因献文帝年幼,乙浑便盗用献文帝诏令,大肆诛杀异己,建立个人独裁统治,一时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朝臣人人畏惧。冯太后开始对乙浑的疯狂屠杀大臣感到非常害怕,不敢公开得罪乙浑,只好将他封为丞相,朝中大小事情都让他去处理,企图以此来求得自身和献文帝的人身安全。但是乙浑的野心越来越大,不满足自己已经拥有的权力和利益,想发动政变,夺取帝位。这使冯太后看清了乙浑的险恶用心,因此毅然设计把乙浑杀掉。迫于当时形势,文明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全权处理一切政务,命人把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和贾秀三人叫到宫中,协助她处理政务。

献文帝的儿子拓跋宏出生后,冯太后宣布归政于献文帝,精心扶养孙子。但是,此时的冯太后权力欲更强了,她并不真心还政,只是在幕后操纵献文帝,同时也害怕献文帝不听她的指挥,把她的哥哥冯熙提拔为太傅,随时监督献文帝。起初,献文帝还听她的指挥,按她的指示去做,过一年之后,献文帝突然对她的专权不满意起来,而且故意找借口与她对抗。470年(皇光四年)十月,献文帝借故把冯太后的面首李奕杀掉。冯太后知道后,气愤异常,她更加痛恨献文帝了,扬言不废掉他誓不罢休。

此时的北魏王室统治贪官当道,贪污成风,国库匮乏,加上天灾不断,致使民不聊生,义军四起。面对江河日下国事朝政,献文帝一筹莫展,整天长吁短叹,烧香礼佛,祈求上天保佑。冯太后虽归还朝政,退居后宫,但对日趋衰败的朝政也忧心忡忡。她建议献文帝对官吏实行“班禄制”,对百姓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这些措施还没实行,便在朝廷上遭到鲜卑贵族老臣的强烈反对,献文帝便不敢坚持。冯太后对他是恨铁不成钢,动辄训斥,甚至辱骂。献文帝感到左右为难,最后只好把皇位传给儿子、皇太子拓跋宏,这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此时才5岁,虽然聪明过人,处事早熟,但毕竟是个孩子,冯太后容易控制,冯太后也决心改造拓跋宏,把他培养成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

有一个严寒的冬天,朔风怒吼,滴水成冰,冯太后用花言巧语把拓跋宏骗到一间屋子里,只让他穿一身单衣,然后把他锁在里面,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企图以此来挫一挫他的锐气,磨一磨他的棱角,然面拓跋宏却很坚强,他没有向奶奶求饶,这使冯太后很不甘心,打算废掉拓跋宏,在元丕、穆泰、李冲等重臣的反复劝阻下,才打消了这一念头。这件事之后,拓跋宏不再与冯太后对抗,而是躲在书斋里读书,装出不问政事的样子,以此来保护自己。冯太后看见小皇帝如此随她摆布,也就不再介意拓跋宏了。然后,已退居为太上皇献文帝并不甘心寂寞,处处与冯太后为难,对她所亲近的人不是疏远就是排挤,而对她所排斥的人却大加亲近或提拔。对此,冯太后非常恼怒,她决心寻找时机,来处治献文帝。从472年到474年,献文帝所做的一切,都旨在收买人心,提高自己的威信,使自己在朝廷大臣和下层中得到好评。他做的事主要有:472年,率军反击柔然进攻,指挥各位将领作战,亲自讨伐柔然,把柔然赶走。同年颁布了诏令,让工商杂伎全部务农,禁止监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严格考核官吏,对克己奉公、廉洁公正的人长期留用,也对有工作成绩之人晋升,对那些贪婪残暴,榨取民脂民膏的官员严惩不贷。473年,献文帝南下视察时路过怀州,碰到了薛虎子求见,要求恢复被皇太后罢免的枋头镇将的官职,献文帝当即恢复了他的官职。474年,他又南下视察,举兵阅兵仪式。同年,颁布命令:处理一切案件都应按法律程序办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条文为准绳,用刑应当慎重,等等。冯太后对献文帝所做的一切非常了解,也有明确的认识。如果一任献文帝如此继续下去,就有可能使他东山再起,到时,自己就会是死路一条。因此她做出杀掉献文帝的决定。476年6月,冯太后将献文帝毒死。然后,再次宣布临朝听政。

这一次临朝听政,冯太后面临的政敌较多,不仅有献文帝的党羽,同时又有孝文帝母亲的外戚势力。因此,她决定先消除异己,树立自己的党羽,使大权操纵在自己的手里。为此,她首先向献文帝的党羽发起攻势。李䜣是献文帝死党中最有威信的一个,冯太后没有借口也不敢动他。这时宦官赵黑、卢奴令范标给她找到了攻击李䜣的借口。赵黑曾和李䜣一起工作过,受到过李䜣的排挤,由尚书成为一个看门的人,气得赵黑在好长时间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献文帝死后,赵黑便找到冯太后,向她哭诉李䜣的专权罪行,太后便安慰他,赵黑也表示愿为太后效劳,干掉李䜣。李䜣有个知心朋友叫范标,与李䜣无话不说,掌握了李䜣的许多事情。范标是个两面派人物,为了自己的地位,他揣摸太后的心思,看到太后要整治李䜣,便主动向冯太后诬陷李䜣企图逃离北魏。冯太后听了这话,正中心意,先夸奖范标一番,接着威胁他不准改口,要去作证。范标信誓旦旦地答应了她。

477年(太和元年)十月,冯太后把李䜣召回京师平城,李䜣进宫参见太后,还没站稳,冯太后就逼他交代所谓企图外逃罪行。李䜣被问得糊里糊涂,不明白冯太后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时,太后就叫人把范标叫到跟前,范标便把早已准备好的话在太后和李䜣面前说出来,李䜣听了气得昏头转向,气愤地说:“既然你都诬陷我,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都怪我看错了人,悔之晚矣!”就这样,冯太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李䜣和他的两个儿子,又杀掉了与李䜣关系不错的许多人,拔掉了这个强劲的敌手。

在消灭了献文帝的同党之后,冯太后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孝文帝拓拔宏的母亲李氏家族。李氏的父亲李惠是南阳郡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在任州刺史时颇有政绩,断案公正如神,很受地方官员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他还拥有很大的势力,李惠的弟弟李初、李乐,李惠的堂弟李凤以及李氏的几个兄弟等构成北魏统治阶段内部一股很有影响的势力。按北魏祖制,拓跋宏被立为太子后,其生母李氏便被赐死。拓跋宏继位后,李氏家族的势力不断增长,这对冯太后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冯太后便想方设法除去这股异己势力。但是处理外戚势力,要有合乎情理的借口。终于等到机会了,冯太后从一个回朝的大将那里得到启发,决定诬陷李惠准备外逃刘宋王朝,给他定一个判国的罪名。478年(太和二年)十二月,冯太后便以叛国罪名杀掉了李惠一家。自此,冯太后消除了所有的政敌,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朝政了。

冯太后除掉对之有威胁的势力后,便大树自己的党羽,王睿、李冲便是冯太后的面首和私党,同时冯太后又在后宫璋植宦官做为自己的心腹,主要有赵黑、李丰、张佑、王遇等,成为她的私党。

冯太后本是汉族人,进了北魏后宫之后,很看不惯鲜卑贵族的落后制度,在她二次垂帘听政后,便产生了变革鲜卑旧制的想法。

北魏政府的各级官员都没有奉禄,官员以及家属的衣食住行,皇帝后宫所需的一切,都来源于下层百姓,因此,几乎各级官吏都截留国家赋税,中饱私囊,向老百姓勒索,因此贪官污吏非常多。冯太后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实行了给官员发一定俸禄的俸禄制。给了官员俸禄,如再有贪脏枉法者,就要从重处罚,并且亲自处治了部分贪官污吏。同时,冯太后还清醒地看到,由于豪强兼并土地、山林沼泽,致使农民无地可耕,只好成为豪强的荫户,因此北魏经常出现农民的反抗斗争事件。冯太后为此实行了“三长制”,即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有邻长,里有里长,党有党长,合称为“三长”。“三长制”的实行,使一些荫户被查出,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对均田制的实行起了推动作用。接着冯太后全面推行均田制,均田制的推行,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北魏国家富强起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冯太后从听政以来,非常重视对皇室宗室子弟的教育。当拓跋宏的弟弟拓跋禧、拔跋翰、拓跋羽等被封为王时,冯太后下令建立学馆,组织他们学习。并在开馆典礼上谆谆告诫、劝导他们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孝文帝拓跋宏此时已长大成人,在冯太后进行的改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常常以诏令的形式下达改革令。

冯太后的改革雷厉风行,对于违反法令的人从不轻易放过。489年,冯太后将贪脏枉法的自己丈夫的两个兄弟捉拿归案。此时在太后面前为二人求情者特别多,冯太后思前想后,认为如不行法令,则必然会助长腐败势力的蔓延,因而对二人作了禁锢终身的惩治。对其他官员,只要有违法活动的人,一律罢免。从此,整肃吏治,使吏治清明,贪官污吏被迫收敛了他们的违法行为。

冯太后临朝听政后,外出视察,了解百姓疾苦,了解百姓的思想。因此,在实行均田制过程中,能够全面照顾所有人的利益,甚至对老、少、残疾人、没有改嫁的寡妇等也作出了特殊的规定,给百姓送来温暖,解决忧虑。当发生自然灾害,粮食欠收时,政府就开仓赈济,使百姓生活有所依托。

冯太后执政的二十几年时间里,由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使北魏社会统治焕然一新,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使北魏的统治得以稳固,使冯太后之后,孝文帝仍能坚持进行改革,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冯太后对于北魏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她本人也深受人民的拥戴。490年,冯太后病故。她的一生虽然也曾不择手段地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也曾屠杀异己政敌,但却始终能为国家着想,为百姓做事,在历代执政的太后中,也称得上是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


分享按钮>>吴国第一代君主—吴太伯
>>新修《褚氏家谱》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