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发展 看客家社会家族制的演变

    中华陈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陈启尝


由移垦而孕育形成的客家民系,充满了艰辛与神奇,客家先人由北而南,秉承中原传统文化,挟先进生产技术,运作于南方荒原之地,为了生存空间,在不断迁移和定居后,千百年来,其家族制形式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即早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体现于举族迁徙,合族迁移;到以地缘为依托的聚族而居,几代同堂,合伙开灶;到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的大家族小家庭制,修建香火厅、祠堂,修族谱并播迁四方;直至现在为了谋求更广阔的空间,共同进步与富裕,而广联族亲,追本溯源,加强联系,寻求合作等,始终遵循、保持着尊祖敬宗报本这一特征,即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内聚力,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团结,以寻根谒祖为报本的宗族意识,这或许正是客家人不同于汉族其它民系的特征之一。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陈氏家族从公元741年入闽定居至今所走过的发展历史印证了上述观点。

一、入闽定居
陈氏在中国居十大姓之一,总人口达七千余万,占全国人口6.8%。而陈氏在南方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追溯陈氏的来源,其公认的先祖为胡公满——舜帝后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当舜帝让位夏禹时,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封虞遂于遂国(今山东宁阳县)。至商时,商汤灭夏后,曾封虞的后裔于陈,即古城丰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陈国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受封于陈,从此显赫。
陈姓始自胡公满,从胡公满到闵父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历时五百八十八年,亡于楚惠王。春秋中期,陈历公子陈完,为王位斗争避内乱于齐改姓田,有一支改王,另一支轸相于楚封颖川侯,迁回颖川故地复姓陈。其后,子孙繁衍于颖川播迁各地,故天下陈氏后裔以颖川郡为标志。
公元741年,一位叫陈雍的八十高龄老人,举族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为避即将来临的社会动乱,千里迢迢迁徙到闽宁化石壁,随后留长子陈苏居宁化,又携次子陈野一同到南剑州沙阳西门马坑(今沙县水南),最后选择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贡川遂成为闽西北陈氏家族的发源地。
陈雍,贡川《陈氏宗族谱·雍公传记》载:“雍公字月铭,胡公六十一代孙,汝南令摄公之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县),少好学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对策百余人,高宗独善其对。永淳元年(682年)推为中丞。历经武后、中宗之变,闻韦后执政,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弹劾。及玄宗及位,复召赴内阙,命崇政殿赐坐,询以民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子野公迁南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公年八十岁矣。夫人郑长史女生三子,孟苏迁宁化石壁,仲野居发冲,季运迁闽县(今福州,含长乐、闽清县)。公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享寿九十有一,同妣葬在发冲罗坑口落地梅花形”。
陈雍不算是陈氏最早入闽者,因为在南朝时,陈氏已是闽中四大姓之一。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也即在雍公入闽之前72年,一支以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武装移民集团就大举入闽,陈政就是后来称之的“开漳圣王”。就雍公家族来说,其入闽历史可追溯到其祖父陈谭,担任过漳州刺史,其父陈摄,担任过汝南县令,后逝于闽,葬于泉州之隔村。正因为祖父辈都曾入闽为官,且父亲葬在闽地的缘故,故有雍公入闽定居之举。
当然,选择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居住?雍公都有着非常人可比的深谋远虑,久居官场的雍公深知,家族处于太湖流域的吴兴,太靠近政治中心,一旦发生动荡将祸及家族生存,子孙难保,而闽地远离政治中心,朝廷鞭长莫及,相对中原来说是个“世外桃源”,故雍公追随父辈脚印,作出举族迁闽的选择;其次,定居何处将决定迁徙路线,“百事孝为先”,其父葬在闽地,闽地就是雍公选择的最后目的地,进入闽地当时有两条路线选择,一是进入浙江,翻越仙霞岭进入闽地,一是溯赣江而上,翻越武夷山南脉站岭隘口进入闽地,而由长兴到最后的宁化石壁、固发冲定居点来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雍公是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流域,溯江而上由赣南进入闽地宁化石壁的,这也是当时北民南迁走的最多的一条交通道路,这也可从长子留在宁化石壁得到印证,因为长子一般都是留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显然雍公进入闽地第一站是宁化石壁。其次,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雍公仍从家族安全、发展考虑,选择了僻静的山区(宁化石壁、沙阳)而不是父亲葬处的较热闹的沿海泉州,并留长子居宁化(八十高龄的雍公,本应与长子同住,然而,雍公长子陈苏也属老者,以二十年为一代,这时约有五六十岁),携次子再迁沙阳,又让小儿子陈运再迁闽县,不再合族居住,上述举措都是雍公深谋远虑之举。
由早期的长远打算,才有了绵延世族,科甲联登,派衍支藩,遍及海内外,终成为闽西北的一大望族。

二、家族制的演变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亦在于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客家人的崛起播迁,客家人不断演变的家族制,都与适应当地环境有关,即朝廷的改朝换代、战乱,地理环境的改变,居住地的生产、生活承载量,播迁的起始等都有直接的关系,直至演变为现在的客家社会家族制。
早期,家族制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依托的,雍公家族的举族迁徙、定居正是如此,其它异姓亦同样。雍公入闽后,本着家族安全的考虑,分散居住不再合族,是迫于无奈。然而一旦定居下来,遵循的仍是中原传统的家族制,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仍要象迁徙时一样,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举合族之力,方能克服诸般困难,求得在异地落根生存,故靠的是血缘关系,强化家族的内聚力。从雍公公元741年定居贡川起,至北宋末,雍公第十三代后裔麟公,陈氏家族都在贡川生息繁衍。雍公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礼义处邻,廉耻存身,蹈中守常,陈氏家族迅即崛起,后裔科甲蝉联,先后登进士第达十多人,尤其是八世祖文余公生九子,俱登进士,女婿也同登进士。闽理学四贤之首杨时曾赠联曰:“半璧宫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归”,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赠联曰:“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陈氏家族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士大夫之家",奠定了闽西北人文鼎盛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家族制,以合族居住为主,家族紧密团结,其社会声望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
其后,由于家族的繁衍及外姓的不断迁入,小小的贡川已容不下众多陈氏子孙在此生息发展,故从第十四代起,南宋末元初,陈氏子孙为避战乱,开始向周边播迁,范围涉及本县乡村,周边大田、尤溪、清流、明溪、泰宁、将乐,乃至永春、德化、漳平、漳州、龙溪等县。这一时期,陈氏族人以贡川大本营为依托,四处播迁,寻找适合生存发展的定居点,形成了四面开花的局面。反映在家族制上,既有向外播迁以血缘为纽带的周而复始的家族制,也有大本营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制,其特征是大本营内大家族小家庭,外迁者以血缘为纽带合族居住。
其后,明清时期,外迁者再播迁,家族制由合族—大家族小家庭,周而复始。后裔子孙遍及八闽大地,播及邻省及海外。如宋末元初时,陈五八公由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其后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据《蓝田始祖履历实据序录》载:“五八公,号云峰,文音公之子,本延郡沙县华族人也。当南宋时人。宋鼎衰微,至理宗、度宗、端宗、恭宗之季,元兴蒙古,宋鼎将倾。我祖被元兵侵逼,寇宋避乱,与二三兄弟同避处于漳郡焉。先人记云:五四郎居忙恫洋,五八郎居永福,五七、五九郎居安仁、感化二里......大约吾宗自始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生于元,自七世以后俱生于明......”之后,到了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后裔陈时由蓝田再迁播四川三台县(今绵阳市三台县)定居。三台《陈氏族谱·序言》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族衍人繁,蜚声黉序,柱石国朝。”
上述与大本营客家人外迁时间大体一致,即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都为避乱而播迁外地。截至同治四年《陈氏族谱》载,迁入四川的7口人,近百年的繁衍后已达700余人,现今约在万人左右。
1999年9月19日,贡川陈氏子孙为了纪念唐中丞陈雍入闽1260周年,在贡川陈氏大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秋季祭祖典礼,来自永安、沙县、尤溪、大田、明溪、将乐、宁化、上杭、漳平、龙岩、顺昌、永春、莆田、南安等地的2000多名后裔子孙,齐聚追远堂谒祖祭奠,表追源报本之情。此后,每年都举办秋季祭祖大典,除本省以外的陈氏子孙,又有来自江西、河南、四川和台湾地区,及分布在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外的陈氏子孙,据不完全统计,雍公后裔子孙约有近千万之数。
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合族迁徙、定居,到现在的分衍四方、大家族小家庭,每年裔孙代表回祖地参加祭祖大典,历史已跨越了一千二百多年,其家族制完成了合族、分散、大家族小家庭的历史使命。由初始的合聚到现在的每年一次大合聚,又让我们窥视到了客家人不同于其它汉民系的特征之一,即宗祠的普遍建立,对祖宗的隆重祭拜。

三、陈氏大宗祠
作为传统民俗宗教重要内容之一的建祠祭祖活动,客家先人来到南方后别无选择地继承下来。正如《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里所阐述的那样:“在某个氏族与民族国家中,任何人从其出生之日起,即面对祖先传承下了传统信仰和既有的宗教体制。他们接受这种宗教信仰,不是发自个人的信念和独立的选择,而是既有的传统以及传统本身的强制力。任何人都得接受这种传统信仰,没有任何例外。”雍公入闽定居后即建立了“思古堂”,就是源于对故地先祖的崇拜,而雍公被后裔建祠祭祀也相同。
始建于明的贡川陈氏大宗祠,堂名“追远堂”,耸立于贡川镇南郊巫峡头,坐干向巽,《陈氏宗族谱·重修大宗祠碑记》载,清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年间都有修缮,至今已四百年。这里原是雍公所建"思古堂"的旧址,原坐戌向巽。自雍公入闽肇基思古堂,陈氏宗族的实体化程度得以加强,在增强内聚力、排外力及开发贡川,播迁周边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祖先崇拜来源于氏族社会对祖先鬼魂的崇拜,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客家社会里,它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在等级制的南方古代社会里,祭祀祖先既是信仰,也是一种权力,更是人们的约定俗成。客家人相信,子孙们如果定期祭祀祖先,祖先就会保证子孙的繁荣,祖先只要不断享受香火,就可以给他们的后代提供庇护和带来利益。故此,雍公第三十三世裔孙孔顼在《陈氏宗谱祠堂记》中道明原委:“......先祖先公之灵实式凭之,吾子吾孙时嘉赖焉。是以昭穆有序,长幼有分,尊卑有别,非祠不可祠立矣。”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雍公后裔漳郡九叙公、泉州用宾公、永邑源湛公,都为进士出身,见原固发冲“思古堂”祠堂荒圮,为安先灵,决定旧址复新重建祠堂。适有贡川族宦柏替公捐地一片,作为祠堂扩建之用。贡川《陈氏祖祠录》载:“本祠坐干向巽,在贡川巫峡。本祠有屋基约二纸付。大年公嗣孙可久、大易公嗣孙步泉二家收掌本祠。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岁十二月建,乙丑二十庚申日丁丑时鼎新建立。嗣孙九叙撰大宗祠记,颜其堂曰:追远堂,题其门曰:科第重光。壬子科举人裔孙三经立题其华表曰:世承天宠。奉祀 唐中丞雍公暨历代祖神主。”
修族谱和建公祠(香火厅、祠堂),是客家人尊祖敬宗共同心理的物化体现,尤其是明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更迫切要求家族内部的团结,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又为建宗祠、修族谱提供了经济条件,雍公后裔在万历三十三年修建"追远堂"陈氏大宗祠就是当时的缩影。
陈氏大宗祠原三进式建筑,分为门厅、大坪、池塘、正厅、后厅及左厢房。正厅设有神龛,奉祀“唐中丞陈雍历代祖神主”。后几经修缮,变为现代的门楼、华表、大坪、池塘、门厅、正厅、天井、回廊及左右厢房。整座祠堂占地近四千平方米,可容纳众多子孙同时祭拜。
贡川陈氏大宗祠是合族共祀的总祠,播迁出去的支祠、续族谱等遍布八闽大地。本市内如《陈氏族谱·大事记》载:北宋大观年间(1109—1110年),世祖邓华公由沙县西门外马坑迁石圳上坪,建平源堂;北宋末年,十八世祖三十三公开基瑶坑,建三德堂;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十五公自山头坑移居上京坂厚,为上京开基祖,建开元祠。元朝初年,族人架造惇叙堂;元末明初(1341—1398年),世禄户六八公开坂后祠,号曰庆远堂。明正德至嘉靖间(1506—1521年),四十八世理八公重修宗谱;明隆庆元年(1567年)宗宝公中丁卯科举人,任广西平乐府推官,升云南省主政,于1578年回乡修纂《陈氏宗谱》;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琴九公外孙会元田一俊、丘二公外孙进士田管合为《陈氏宗谱》作序;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三十八代方洛、元儒续修上京《陈氏宗谱》。清顺治三十八年(1699年),世禄户学昭公董首在太平城内南门兜第五街建庆积祠;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晏五公后裔合力在上京北门前山头坑建丰干祠,堂曰:祖德流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诰公、彤锡公续修《陈氏宗谱》;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五十二代开蕃公纂修本房族谱;光绪癸巳年(1893年),培英公董首重建瑶坑十八世祖三十三公创建之三德堂祖祠......
自先秦以来,“庶人祭于寝,士大夫祭于庙”已成通例,且有祭祀几代祖先的规定。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倡导加强宗族制度,提出了报本反始,尊祖敬宗,一般的士庶可在正寝之东建祠,由宗子主持,祠堂内设四龛,供奉高祖以下先世神主。南宋以后,民间建置祠堂逐渐增多。明初曾规定品官家庙沿《家礼》之制,庶人可以祭祀祖父母、父母。此后,洪武十七年后,又将庶民祭祀二代祖先改为曾、祖、祢三代,并将士大夫祭祀四代牌位的顺序由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改为左昭右穆。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后又有变化,允许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即臣民在正寝祭祀祖先的基础上可以另建祖祠。恰是这一时期,雍公后裔于1606年建立了陈氏大宗祠。各支播衍出去的陈氏子孙亦在各地大兴祠堂祭祖之风,祠祭成为陈氏子孙最大的祭祖活动,分春(农历二月初十)秋(农历八月初十)两祭并以秋季祭祖最为普及。

四、祭祖大朝拜
二00四年农历八月初十上午,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巫峡头的陈氏大宗祠一改往日的寂静,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入闽始祖陈雍公的后裔由海内外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祭祖典礼活动,一时人声鼎沸,宗祠内外一片喜气洋洋。
陈氏宗祠每年的主祭由各支宗亲轮流值祭,今年由连城县宗亲主祭,这是去年秋祭时确定下来的。今年各项秋祭事宜已早做好了准备,其执事人员安排如下:总理事项由俊伟、应泳负责;策划由连祥、和源、日其等担任。下设祭墓组和祭祀组,祭墓组由木老、家仁、文修等负责;祭祀组由唐怡、友山、德永、良群、国典等负责。并安排德永、永宗宣读祭文,开福读祖训。整个祭祀活动时间表也已确定并公告:2004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十)上午8:30开会;9:00—10:00祭祖;10:00—10:30举行大儒里修缮捐款仪式;10:30开始踩街表演活动,其程序为:鸣锣开道——铳队——大宗祠横幅——连城县彩旗队——大宗祠彩旗——连城舞狮队——连城十番队——连城舞龙锣鼓队——腰鼓队——各县市(支系)宗亲队伍,依次是:连城、上杭、龙岩、三明、明溪、尤溪、沙县、南平、大田、德化、永春、安溪、漳平、宁化、将乐、永安、莆田、仙游、长汀,其后由大田舞狮队、锣鼓队压阵。游行踩街线路:由大宗祠出发——经后街——正顺庙——表演——镇政府——过大桥——镇标——前街——最后回大宗祠,再安排祭墓、用中餐。
上午八点半不到,雄伟壮观的陈氏大宗祠门楼前已是人山人海,贡川本地的陈氏子孙有的忙于摆摊,出售祭祖用的香烛、香纸、鞭炮等,有的事先制作好宗族情况VCD和DVD光盘,此时正向远道而来的宗亲介绍、推销;更多的是各支宗亲们在互相宣寒、问候,久别重聚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宗亲脸上。华表门前的大池边,早已被远道而来的宗亲们插满了线香和香烛;一缕缕香烟瞭绕,一阵阵鞭炮声炸响,虔诚的宗亲正兴奋地等待着典礼举行的那一刻,祈求着先祖神灵保佑孝子贤孙富贵安康、人丁兴旺。
以此同时,大宗祠董事会下的联络接待组、宣传组、文秘组、财务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组和踩街总指挥等各司其职,正忙得不亦乐乎:接待人员俊伟、宜垒、永忠等招呼应邀而来的乡镇、永安市和三明市客家联谊会的领导们及各宗亲;安全保卫组立煌、发明等人员监控着宗祠的燃放香烛安全和人员的调度;后勤组安排着100桌午餐,请来的大厨们正根据先前拟定的菜单(八菜:熏鸭、红烧肉、太平蛋、香菇鸡、板栗排骨、活虾、炸豆腐烧肉和肉皮汤,每桌24个馒头、二瓶酒)在忙前忙后......祭祀组的唐怡、家仁此刻忙着布置全猪、全羊等祭牲和果品的摆放到位,待一切准备就绪,贵宾就位,各支宗亲代表按堂号排位,随着董事会总理宣布开祭,秋祭典礼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董事会"总理"介绍应邀前来的各位来宾,随后来宾代表祝贺讲话,本年度主祭宗亲代表讲话,海外马来西亚等陈氏宗亲代表讲话后,进入了现今的祭祀程序:
主祭、陪祭就位:应泳、锡祥、水波、桂明、庆万、生辉等各宗代表立于堂前,主祭行盥洗礼后,德永、永宗读祝文如下:维公元二OO四年岁次甲申桂月初十日值年司祭 嗣孙:应泳、水波、桂明、庆万、生辉、锡祥、运富、亮元等,谨以牲醴柔毛刚鬣粢盛果品香帛之仪,致祭于唐中丞入闽开基始祖考讳雍字月铭陈公、妣郑氏夫人陈婆之神前而文曰:恭维宗功浩荡鸿基大启千云礽,祖德恢宏厚泽长垂于孙子。想家风之丕振至祀事之宜修,际兹秋尝之日用申追报,对祖灵而陈牲醴茬献惟殷,向祠宇以肃豆边趋跄自恪,伏愿含酒浆而勿吐降福泽而有常,启我后代房房以膺富贵。俾予小子世世而庆荣华,世泽流芳人文蔚起,尚飨,甲第蝉联。
之后,按进馔(全猪、全羊等)、上香叩拜、献礼饮福等程序进行祭拜。此后,分左昭、右穆分别祭拜:仰维始祖厚德耀于当年美名垂于后世,子孙蛰蛰派别枝分;历代考妣昭穆一堂,善为继述以至于今;木本水源宜时思念,际兹仲秋之日,追远之期共报本于先人申告虔之;至意同具陈以簋簠表祀事之微忱。伏冀俯垂默佑俾人人获福与寿丕振家声代代出肖子贤孙名标金榜。尚飨,冬斯蛰蛰。
祭毕,宗祠内外上香、点烛,鞭炮声大作。随后,踩街表演活动开始进行,按照事先计划绕镇一周,持续了一个小时。
观陈氏大宗祠祭祖典礼,其仪式沿袭中原传统又强于中原,表现在修谱建祠、年年春秋两祭上,特别是现今播衍在外的后裔,其追本溯源的愿望十分迫切,既源于现今的大家族小家庭、散播各地乃至海外,平常少联系、少往来,互相不了解;也源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祭祖恳亲活动已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而是集祭祀先祖、缅怀先恩、宗亲相聚、交流情感、互通信息、洽谈合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又一盛会,其家族制形式已从最初的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依托的家族较小范围,扩大到现今的、平常分散的、每年祭祖合聚恳亲这样的大范围,这亦是当今形势发展、环境改变的需要,更是世界范围内各姓宗族认同的、图谋发展、寻求合作与进步的大趋势。


分享按钮>>蓬莱城区历史遗迹遗址简介--陈氏大忠祠
>>四川资阳杨立峰-------------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