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宗谱第四卷江州义门陈氏
- 中华陈氏网 2011年6月15日 原创
第四卷 江州义门陈氏
第一篇 序 论
一、江州义门陈文化概述
陈月海
江州义门,位于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唐开元十九年(731),其始祖陈旺开基建庄,至宋嘉祐七年(1063)奉旨分庄,合族同居332年,创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迹。
德法兼治 创造辉煌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慎重追远,舜帝是陈姓血缘亲祖,陈胡公妫满是陈姓得姓始祖。随着历史的变迁,陈国、南陈朝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陈姓后裔大多散居大江南北膏腴之地,生息繁衍。胡公第六十二代孙宜都王陈叔明的后裔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731)购田置产,建庄义门。从此,义门陈氏子孙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读,孝义传家,创造了十五代同炊、合族三千九百余口不分家的世界奇迹。《宋史•陈兢传》中写道“……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天福年间的人口数),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昉,即陈昉,江州司户陈衮之子,陈崇之孙,官至试奉礼郎,主家政三十五年,家业旺盛。其时创下的“百犬同槽,”堪称一绝。
陈氏家族为什么能够长期义居,久聚不散?其中最根本点是其善于治家,这是稳定内部的决定因素。“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陈氏族人“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徐锴《陈氏书堂记》)。于是创立学堂,教化子孙。这是陈氏家族治家方略中的基本理念,也是坚持陶冶族人道德情操的必由途径。其目的是使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能“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做到上下尊卑有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建家族的繁荣。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家族人口的快速增长,单靠“以治家之道为人伦之本,欲隆风教之原,必从孝悌始”的儒教伦理来维系家族内部团结是不够的,还必须辅治于法。于是唐大顺元年(890),具有卓识远见的义门家长陈崇“恐将来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遂立家法三十三条,其基本精神是“推功任能、惩恶劝善”,以约束和规范家族成员的伦理及日常行为。家法从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农桑生产、婚疾吊丧、日常起居和物质分配,以及刑杖处罚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保障了家族成员在经济上的“均等”、“和同”,“人无间言而守义范”,从而达到长期聚居不分的目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陈氏家族就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制定家法,依法治家,它充分显示了义门陈氏祖先的智慧和才能。从此,义门陈家在其宗族人伦基础上实施“德法兼治、恩威并施”的治家方略。
“始者,陈氏二百人而家法行,三百口而义门立”。到宋太宗至道初(995),已是“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于公府”(《宋史•陈兢传》)。到北宋中叶,义门陈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富有特色的封建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具有和国家相对应的各种功能,形成了典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
然而,义门陈氏何以要创立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呢?其中因由一时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即陈氏族人有施展才能的思想抱负!众所周知,陈姓人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曾多次大起大落,几经磨炼,具备了一定的齐家治国的才能;况且义门建庄离南陈朝覆灭仅隔142年,在这里不能说没有怀念旧国的影子,或许是继承他们先人的天赋,即便已是乡野村民,亦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长期义聚,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如这里“民俗朴实,服饰古野”、“近于淳古”(《九江旧府志•地理•风俗》、《宋史•陈兢传》);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尔虞我诈和形形色色的欺蒙坑骗;这里人无贵贱,一律平等,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同甘共苦;这里是“天民合一”,人的一生全由家族包下来,无须个人操心,日出而作,日没而歇;这里曾经一度形成“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欣欣向荣局面。显然,它十分类似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不过,按当时的条件,这种现象是不可能长久的。然而,它却为我国封建社会个体农民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生活榜样,也是人类进步思想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种表现形式,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义门陈文化的核心是忠孝节义,“孝”是放在首位的。它植根于中国封建王道文化的土壤中,宣扬的是“忠君爱国、奉公守法”的王道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内,它受到封建大小统治者的青睐与保护。这是家族发展的外部条件,所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华夏氏族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发展教育、夯实基础
为了使家族能长久发展,持续兴盛,义门陈氏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曾先后创办了两级学校,优先发展教育。东佳书堂创立于唐龙纪年(889)前,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比白鹿洞学馆至少早半个世纪。东佳书院发展到宋代,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
起初,东佳书堂只限本族子弟入学。唐大顺元年(890),陈崇在《家法三十三条》中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入学。稽有学成应举者。”又“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深造。陈氏是先立书屋,后创书堂,书屋与书堂统称为陈氏书堂,只是施教程度不同。书屋是基础教育,教化童蒙;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及大学教育,为应举入仕培养人才。
陈氏家庭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又特别重视子孙的德育。从《陈氏推广家法十五条》中可以了解其德育思想:“子孙于蒙养时,先当择师,稍长,令从名师习圣贤书,教给礼义。不可读杂字及学刁滑词讼之事,以乖行谊心术;亦不可学诬罔淫邪之说。如果资性刚敏,明物清醇者,严教举业,期正道以取青紫。若中人以上,亦教之知理明义,使其去其凶狠骄惰之习,以承家教。又当教之以忠厚而俭朴,因之庶免习为轻浮以入败类”。
总之,义门陈氏办教育的基本思想是要子孙普遍接受教育,德、智并重。施教程度因人而异,不成才则成人,“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于是“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徐锴《陈氏书堂记》)。
后来,随着书堂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扩大陈氏对外界的影响,开始向外姓招生。“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释文莹《湘山野录》、《五代史》),声名鹊起。南唐徐锴在《陈氏书堂记》中写道:“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名立者盖有之。”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诗赞颂,如钱若水的“居住东佳对白云,义风深可劝人伦,儿童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宋琪的“群贤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张齐贤的“儿童歌舞诗书内,乡党优游礼乐中。”还有苏轼、陈尧叟、杨亿等人的诗词吟咏,不再赘叙。可见陈氏办教育的影响之大。
东佳书堂所置学田二十顷,似为我国最早的“学田”。这一举措,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唐宋时期,东佳书堂为国为家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如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广为美谈。据各地义门陈氏宗谱载:仅“宋庆历四年(1044)计,应举者四百有三,登科四十有五。郎署之在朝者琛、逊而下十八人,当要路而居剌史、司马、参军、县令者珪、俦而下二十九人,”名噪一时。
简而言之,陈氏家族如此重视教育,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它是历史的产物。自隋朝废除世袭制,实行科举选仕以来,要想跻身于统治阶层的圈子内,也只有通过科举这条唯一的途径。因此,陈氏花钱办教育也是一种合时的抉择!东佳书院的成功,对当年义门陈的发展影响很大,并对之后的人才辈出,是一种潜在促进因素。
历朝旌表 褒崇义门
江州义门,是义门陈氏的发源地,是我国一处历朝旌表,累世颂扬的文化胜地。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首旌其门,南唐昇元元年(937)又诏立“义门”。淳化四年(993),宋太宗宣陈兢入朝,询之:“汝义门所以义聚,何也?”兢曰:“公也!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太宗赞之,遂赐匾一块,御书“至公无私”。是年,又赐一御梨和鸽。梨,兢独食;鸽,兢持归,碎鸽和醍酒一壶,合门三千余口共尝其味。使者复奏曰:“陈氏一门咸知天恩加厚矣。”帝叹之曰:“诚哉,义门也!”至道二年(996),宋太宗遣内侍裴愈赐义门陈氏御书三十三卷,愈复上陈氏家法两篇(即《义门家法三十三条》和《义门家范十二则》),太宗甚喜,赞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并敕送史馆缮写,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率化朝野。次年,太宗又以飞白笔一轴曰“义居人”以赐之,还赐文百轴抚家,并亲自为义门题诗:“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颖川郡派传千古,芳播江州绍有虞。”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撰柱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幸逢圣朝追美之典,追赐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赐一世祖陈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许国公,四世祖陈兰吴国公,五世祖陈青齐国公。敕建祠堂以祀之,咸化同堂之义。
为弘扬孝义,风化乡邦,自唐入宋以来,历代帝王相继褒崇义门,敕封官秩,蠲免义门陈家沿征杂科徭役。
祖德煌煌,沐烈流光。义门陈氏家族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历代皇帝的旌表与支持。应该说,皇帝的多次旌表是对义门陈文化的赏识和肯定,也说明了义门陈文化影响的深远与广大。大批墨客骚人、名宦仕子慕名而来,像文彦博、寇准、苏轼、晏殊、陆游等,他们挥毫泼墨,吟诗撰文,留下了大量的锦绣文章。
景观恢弘,人文胜地
到宋嘉祐年间(1056),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已发展到15代不分家,聚族3900余口,庄田、园林300多处。经过三百多年的辛勤劳动,义门陈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期。在以“义门坊”为中心的方圆二十多里的土地上,街坊、铺行、旌表台、御书楼、百柱塘水榭、廨宇、碑厅、接官厅、德星楼、刑杖厅、都蚕院、永清寺、百犬牢、秋千院、嬉戏亭、寿安堂、东皋书屋、东佳书堂等建筑群落,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呈现出一派“亭台楼阁,耸延四方;廨宇庭院,气势恢宏”的景观,创造了“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以至“室无私财,厨无异馔”的一种既封建又具浓厚民主意识的氏族公社生活,全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这里曾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人文胜地,在这里不仅可以见到历朝旌表文物真迹,名人仕宦题赠、恢弘的建筑、古朴的民风,还有“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的东佳书院,更有“百犬同槽”的人间奇观。早在唐僖宗朝,李儇便写下了“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唯有义门陈”的赞诗,当年义门陈故居,是名副其实的一方乐园。
经济危机 奉诏分家
义门陈家是一个典型的“一大二公”的氏族公社,其人权、财权高度集中,连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统一平均供给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者。在家长的统筹安排下,生活有条理,分工很明确。庄田是按其大小分房族经营管理,统一核算。对各庄“仓廪充实”者,另有加赏。在这个大家族里,内部管理井井有条,耕读两行,长幼一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义门陈氏严格一夫一妻制,不纳妾仆。新过门的媳妇首先必须依次下厨劳动锻炼,不论其出身贫贱富贵。随后便从事蚕桑、纺织。每年春首,各庄抽一名年轻力壮的人回家(指义门总宅,下同)修理养蚕用具及桑柘,摊派妇女养蚕。凡四十五岁至五十八岁的称蚕婆,四十五岁以下的称蚕妇。每间蚕房有蚕婆一人,蚕妇二人,分发蚕种二两,三人共同饲养,成茧后共同抽取,得茧多者,别有奖赏“以相激劝也”。
每年织造帛绢,也是任务到人。“新妇自年四十八以下各织二匹,女孩一匹”,此外,每年夏税丝绸绢均由妇女织造。可见妇女的劳动是非常辛苦的,既要解决家庭成员穿衣问题,还要担负夏税织造任务。
“后生丈夫”则更是长年在外,“逐日随庄首差使执作农役”,“凡出入归省,须侯庄首指挥,给限期。自年四十以下归家限一日。”这是因为义门地狭人多,其庄田四处分散,有的离家很远,所以,每处庄田都要委派各房族去耕作、管理;即使回家探亲,也只能在家待一日,不得擅离耕作。各庄“每年收到谷斛至岁晚,须具各庄账目归家,以待考课,并出库司检点”。
由此可知,义门陈氏家族财产公有,普遍劳作。它不像普通人家一夫一妻的个体劳动,而是在家长的统一指挥下,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共同生活。
相传,位于义门宅左侧的打鼓山是当年义门陈家传递信号的地方。其“击鼓传餐”的传说至今流传于民间,成为千古佳话。查考“七百共食,三千同居”、“室无私财、厨无异馔”的典籍,谱与史的记载趋于一致。这里,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在人口不满千数时,庄田还要限于义门宅附近,“击鼓传餐”、分批就膳是可行的。但后来人口成倍增长,庄田又不断向周边,甚至向邻县拓展,此时则不可能还在一个灶上吃饭,否则如何从事生产劳动?此时应是家虽未分,但不同灶吃饭,各庄应有自己的小食堂,只是统一生活标准而已。但仍规定“父子不得同处,远嫌疑也”。只有在冬至、岁节、清明等“节序眷属会饮”时,义门陈氏族人才能够欢聚一堂。这种大而公的体制有它的优越性,主要是人多力量大,便于集中人力、财力办大事。因此,它曾经为这个家族经济发展创造过辉煌。我们从义门陈氏创办两级学校到义门诸多恢宏的建筑,从“三时饮食之节,四序宴会之期,长幼出入之仪,晨昏定省之礼”的生活排场以及“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趋庭子弟多攀桂,弹铗宾朋遍食鱼”等名人诗句中,可以看出当年的义门陈家的经济繁荣与人文盛况。
但是,当历史进入宋淳化年间(990-994),义门陈家却出现反常现象,即全家连吃饭都已成问题,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尚能维持温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庄稼欠收,“举宗啜粥,杂以藻菜”以度岁月(胡旦《义门记》)。并且,“每春首却于乡闾剩余之家贷借四千斛方得接食秋成,倍费二千斛息利”(陈泰《义门累朝事迹状》)。殿中丞康戬目睹陈家如此窘境,忙奏请皇上,每岁春首借给陈家官粟二千石,“俟冬收之日,一斗只纳一斗”。
天圣三年(1025),其他官户只能买水田三十顷,而义门陈家蒙皇恩例外,可以从便置买田产。此时,义门陈家已有庄田园林近三百处,人口约三千余,差不多每十人就拥有一处庄田,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温饱?究其原因何在?恐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就当时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低,生产工具简陋,耕作技术落后外,一个根本原因是奉行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抑制了家族成员劳动积极性,出现劳动只出勤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所以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这也是导致后来分家的一个基本因素。
2、陈氏家族虽重视农桑生产,却极端蔑视经商之道。“商贾营贩之利禁之不习”,严重制约着经济协调发展。
3、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陈泰在《义门累朝事迹状》中提到的:“诸庄子侄勾当不告家长,擅自典卖田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越往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不孝逆子”是越来越不听管教,人心不齐,分家似乎必然。
除此之外,当然也不排除政治因素,反正分家是劳动了“当时皇上”。为保全义门忠孝、节义、信悌之荣誉和名声,为保全宋朝历代皇帝对义门陈氏旌表的面子,也为保全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这块活样板,嘉祐七年(1062)七月,宋仁宗终于“下矜存保全之诏,”劝其分家。现就圣旨全文看,充满人情味,富有哲理,没有丝毫命令式的语气。如末句:“乌兽有异巢之日,烽茧有散处之时,物类犹然合离,人生岂可长群?”情理交融,令人信服。同时,还敕封义门分庄子弟“十二郎”之职位。如此这般不失光彩,上上下下都有面子,皆大欢喜!于是众官奉旨临门监析,从当年七月至第二年三月始议定分庄事宜:按御赐的“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这十二字意为:希望你们守住祖宗的产业,继承义门风范),派行取名分析为大小291庄,依派拈阄分迁全国各地。所分田庄计江南110庄,楚地接壤91庄,两直、川、浙、广、闽等地因官置产90庄。其中德化、瑞昌、星子三县庄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的财产分为20份。分析后的陈氏星罗棋布于全国七十二州县,从现在的省份看,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淅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广西等省。之后,支分派别,出此入彼,时有变动。总之,分析后的义门陈氏家族则充满生机,在新的时空迁延中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今天的泱泱巨族。
析居千年 情系义门
桑海变幻,时空流逝,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江州义门陈早已风光不再。那些辉煌的建筑群落,繁华的街坊市井、茶楼酒肆,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只留下残垣碎瓦、断碑荒冢。但是,义门陈文化的精髓,义门陈创造的深刻而高尚的人文精神,却早已和伟大的中华文化融为一体。义门,古老的义门,千年呼唤,牵绕着多少人的情怀!每年来此扫墓祭祖、寻根的人络泽不绝:平时见到的或三五结伴同行,或全家扶老携幼,可每逢冬至、清明时节,祭祖的人群、车辆更是接踵而来,车前都打着“江州义门陈氏××庄祭祖”的横幅。在他们的心中,“义门”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令人追思的一方热土!散居在五湖四海的义门子孙,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昭示来者,代代传承。历史的时空创造了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又哺育了自己的子孙。千百年来,义门陈氏后裔雄豪迭出,才俊蔚起,各领风骚。他们是义门陈氏的光荣与骄傲!
欣逢盛世,尧风舜雨,家国安定,一片祥和。义门陈文化的发掘、整理、继承和开发也就提上了日程。由于义门陈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理得清,道得明,本概述仅略述一二,聊作引言,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文化人士对义门陈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目前,江州义门陈发源地的人们正与时俱进,顺时而思,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绘出了重建义门山庄、弘扬义门陈文化的蓝图。它必将得到各地义门陈氏宗亲的响应与支持,也必将得到对义门陈文化感兴趣的一切有识之士的响应与支持。一个复兴江州义门陈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的工作正在蓬勃展开。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繁荣的义门陈文化基地,必将在美丽富饶的江州大地上重新崛起,焕发其应有的光彩与壮丽!
编者按:陈月海(谱名裕海),1951年11月生,安徽无为人,1972年参加工作,从事教育事业30余年。平生酷爱古典文学及历史,业余潜心研究义门陈十数年,为江西省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创始人之一,现主持该会秘书处工作,兼河南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总会副会长及河南(固始)文史研究院名誉院士,曾多次参加海内外姓氏学术研究活动。
二、东佳书院的沿革
陈雁南
东佳书院,起源于唐,扬名于五代,兴盛于北宋,延续至清光绪间。在这漫长的历史源流中,经历了由义门别墅、东佳书楼、陈氏书堂、东佳书院,而至敷阳书院的逐步沿革。本文将对其历史沿革略作考述。
(一)义门别墅
唐大和间(828-835),陈氏昆云渐众,仍合族同居,“击鼓传餐”,过着原始共产生活。由于财产集中,陈氏除了扩建庄园外,就是决心“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在族权的鼓励下,陈氏子孙竞相功读,形成“三千灯火读文章”的可喜局面。
唐大中五年(851),七世长陈崇为江州长史,咸通七年(866),八世衮为文渊阁学士,另有“蒲圻令者勋,本邑令者玫,兵部尚书者觉,枢密使者观。累世簪缨,可谓盛矣”,且以义而著称,名闻朝野。
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旌其门闾,御封“义门陈氏”,赐以御书,赠以御联,旌以御诗:“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唯有义门陈。”遂使义门陈氏名震江南,誉满海内。于是,名宦雅士、文人墨客无不慕名来访。义门陈氏遂于义丰山麓建义门廨宇,在义居山下建“望迎亭”,“接官厅”。因访者众,此两处仍难以应酬,必须建筑一座专门接待来访的公寓。
唐中和五年(885),陈衮四处卜察,东行三十里,而至紫岩山麓。见赤壁高悬,紫岩列嶂,便登上岩台。近察“奇峰巍峨,三岩突兀,一岩如堡,临空北悬;一岩似虎,伏巅东腾;中岩赤壁,陡然下坠。陡壁下,紫岩窾裂,藤蔓帘穴,泉流浩涌、腾波跌宕、飞瀑千丈”。远观“云漫远山,岚莽南疆”、“群峦逶迤,起伏苍浪。”陈衮佳之,于是在这里筑起一座楼阁,名曰“寄咏舒”,并附筑廨院,寄寓宾客。
寄咏舒立于岩台之上,后有紫岩列嶂,前有飞瀑溅雨,真是“烟幕幽景”,“水阁山斋”。由于山水佳秀,又处于义居之东,人称“东佳”;又因专门接待高雅贤辈,又称“别墅”。这就是徐锴所记述的“因胜据奇”,“择其山环水绕之胜概、苍松翠柏之名区”。也就是释文莹的《湘山野录》中所记载的“江州陈氏……别墅建家塾”的“别墅”。
义门别墅的矗立,很快被誉为江南名胜,四方之士无不“衣冠江左莫家风”。于是,车马盈门,文武接踵,簪缨符符,环佩珊珊。义门陈氏便在别墅里列牙签玉轴,聚坟籍经典,以待来游来访这些高儒雅士寄居别墅,雅叙吟咏,援翰挥墨。
然而,随着来游来访者日增,小小别墅难以适应延四方之士的需要了,还得建筑更大的高楼。这就促使东佳书院的历史,从这里开始起源,由最早的别墅向后来的书楼转化。
(二)东佳书楼
唐龙纪己酉年(889),陈衮根据“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和来游者日增的需要,在东佳别墅的“隔里之遥”,建筑了一座大型建筑“曰东佳……为书楼”。
椐章谷的缺题残篇述其状:“仰观书楼,宏伟古朴、制度典雅。远而观之‘东佳书楼’四字悬诸中楼。其下雕栏频窗,画枋垂廊;其上檐挺廓扬,冠雄垛壮”,并且对东佳书楼作了介绍:“楼分三层,下为文范堂……中为百科书斋……上为御书阁……”。
不难看出,东佳书院和所有古代书院一样,首先是由学者藏书开始的。由于义门陈氏官迁任外较多,接触颇广,很快就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据晏殊诗云:“坟籍岂惟精四部,缥帙牙签列赐书。”吕蒙正诗云:“五车书编匣中经。”杨亿诗云:“书籍胜西斋。”寇准、王禹锡皆云“楼藏万卷书”,真正是“收宇宙之牙签数万帙”,“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
大量的藏书,使书楼首先成了“陈氏子孙的观摩之所”。义门陈氏“将举家之子弟油油归化”,让他们“歌舞诗书”,使之成为“思愤激者”。当然,也有一些高雅老辈温读其间,“如谦、诱、范诸公,虽大耋之年、茂龄白首,尚受知新之学。子弟之克歧、克嶷,负出类拔萃之资者,有不夙夜匪解者哉?!”
其次,是“广延墨客”。大江南北众多名人达士,“蒸蒸而慕之者”纷纷集游东佳。路上“旌旗迎五马”,门巷“遍多长者车”,别墅里“楼上落霞沾笔砚”,书楼内“乡党优游礼乐中”。这些文人墨客居处东佳,时而偕里阙,依绛帐临纱窗;时而凭雕栏,观松筠览云山;时而游山麓,咏飞瀑吟悬岩。真是“杯盘互进先生馔”、“粉牌留咏尽贤儒”。故而在《南唐书》、《湘山野录》、《十国春秋》上都有这样的记载:“江州陈氏……建书楼于别野,延四方之士”,“送往迎来,日无暇时”。
东佳书楼的藏书、延士,给义门陈氏的子孙提供了读书和求学的机会。他们在东佳书楼里读书,遇到疑难,可以及时在书楼或者到别墅向那些高雅名贤提问求学。而这些高贤又很及时地向他们释义、讲学,使他们学有进益。这样,又使东佳书楼和别墅成为居士、藏书、求知、讲学的场所。
后来,为了便于子孙求学,解决求学子孙从义居到东佳行程十公里的困难,义门陈氏在东佳书楼附近增建堂庑,开垦田地,建立东佳庄。让求学的子孙在东佳庄住宿,并且使居士讲学有适当的场所。这样,东佳便由单纯的书楼,增建为以书楼为中心的少数堂庑,使求学讲学的现象无形地演变为家塾。看来,释文莹在《湘山野录》中所说“别墅建家塾”,是很有根据的。这种家塾的出现,又促使东佳书院由书楼向书堂进一步转化。
(三)陈氏书堂
东佳书楼求学讲学活动的出现,最初毕竟只能适应少量的子孙,为了让全族后代受益,门义陈氏干脆“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同时又考虑到尚不能完全自理的童稚,又“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人们把“书堂”、“书屋”,统称为“陈氏书堂”。
唐大顺元年(890),义门陈氏为了使“书堂”逐步走向正规化,七世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江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崇立《义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对书堂作了数项规定:
“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稽有学成应举者。于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籍,出入须令照管,不得遗失”。
“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逐年于书堂内次第抽二人归训,一人为先生,一人为副。其纸笔墨砚并出宅库,管事收买应付”。
家法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家塾成为正式的书堂了,而且以“供给制”令入学、令修学,非得“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而不可,于是,“弱冠以上皆就学焉”,“穷日莹火彻霄而日就月将者于斯,逊志时敏者于斯,不意厥德之修于罔觉者亦于斯”。
同时,又对外开放,“以待四学者”。还笃之以义,作养“有益之士”的“肄业者”,从而以资助其膳,“伏腊皆资焉”。在唐末书堂初创的历史背景里,像今赣北、鄂东、皖西这样广大的区域,仅有陈氏书堂具备由“启蒙”而至“应举”这样完备的体制,又拥有大量的藏书,且以义而著称。故此,江南江北众多求学之士和贤儒无不蜂拥东佳,“于戏,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
儒士的拥至带来了陈氏书堂的迅速发展。从藏书上再聚,从堂舍上扩建,从院田上增广,直至“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学田二十顷,以为游学者资”,故此,“肄业者多依焉”。
“自龙纪以降,陀之子蜕、从子勃、族子乘登进士第。近又蔚然有人文出焉,曰逊、曰范,皆随继矣。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名立者盖有之。”人才辈出使陈氏书堂的影响在社会上进一步扩大,陈氏书堂创建者的声誉也得到广泛的传播。
唐天祐元年(904),哀帝赐陈衮诰敕一道,从而旌表。南唐昇元元年(937),李昇重旌门闾,免其差役,赐立义门,敕筑旌表台,“诏复除而表揭之”。
两代帝王的连续旌表,大大地提高了义门陈氏的声誉,陈氏书堂亦因之增光添辉,前来讲学、肄业的儒士比以前更多了,进而促使东佳书院由书堂向书院继续转化。
(四)东佳书院
延至宋初,经过义门陈氏的“数年经营,万力鼎建”,东佳书院便粗具规模了。由原来的仅能应付讲学的书堂,逐步成为“兼亭台楼阁,耸延四方”的书院。
在章谷的缺题残篇中,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当时东佳书院的建筑群:入道口,“立一门闾,全然竹沟”。约行里许,“有石阍突出院墙”。入院“院阁九幢,约三十间。两幢傍西岭……三幢依南麓……四幢座东山……”前行,“有石垒院墙”。正中“有石狮一对”,“石阙矗榭”。入内“钟亭左峙,廨宇右立”。越石桥,“一石垒牌坊凌驾……镌字三:集贤院”。院内“堂庑数十间,冠垛丛立、甍榭参差”。再后,“中为礼圣殿”。殿后“是衮公亭”。两侧“师寓,左右共八间”。亭两侧“为讲堂,左右各四间”。且有横廊,东西各三间,为“试堂。”医俗园之上是“书楼分三层”。林间、山岭、道旁“皆设亭,十数处。”院中白莲池上“有赏莲亭”。紫岩前“一座楼阁立于岩台之上……曰:寄咏舒”。龙潭上“旁设廨院”,立一“望云庵”……由此可见,东佳书院已具有较大的规模。
东佳书院的发展,又广泛地吸引了来游来访者。而来游来访中的将相名宦又使东佳书院屡获帝王的旌表和扶持。
宋开宝九年(976),知江州张齐贤游学东佳,见生徒广众,为激励义门,呈表上奏:“乞免义门陈氏沿征杂科,同伪命(南唐主)当日事。”菊月,诏下。敕旨:“宜令江州一依伪命同施行。”
太平兴国七年(982),樊若水为江南东路转运使,曾游东佳,陈氏待之以常理。到任后,复令江州并督陈氏积年沿征杂配。于是,知参政赵普与张齐贤同奏乞免。正月十九日,诏下:“宜依二臣所奏施行。其陈鸿户下,除正苗正税外,仍免诸杂科徭役并沿征物色。”
淳化元年(990),天灾流行。殿中丞康戬因公事至义门陈兢家,兢与之偕游东佳,见生员广众,日食无穷。“每日取给口粮,因人众约食米将要四十余斛。”陈氏却仍笃义维持,每年初春,于众姓剩余之家借谷四千石供膳。康戬惊叹不止,遂奏:“……(陈氏)粮供不足,非国家之济助,何以勾当?乞借官仓旧积熟米二千石,以助日食。”四月诏下,敕诣:“江州康戬所奏,切陈兢家急务,宜令一依所奏施行。”自是,每年贷粟二千石,遂使义门陈家度过艰难的岁月。
至道二年(996)宋太宗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至陈旭家。“陈氏长幼拜授,欢得而窥金简玉筍之典,珍藏任袭、缄于琅環,宝为神物”。至道三年(997),,陈旭诣阙致谢,太宗甚喜……以飞白笔亲书“义居人”三字,以赐之。又赐御书五十轴,共前一百零四卷。在王应麟的《玉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江州陈氏义居,至道初,遣内侍裴愈就赐御书,又以百轴赐文抚家”。
咸平五年(1002)壬寅月,兵部尚书胡旦“会赦东归”,“过浔阳,登庐阜,因访名家,得诣陈氏”,遂寄居于东佳别墅,持史笔,撰写《义门记》。
景德二年(1005)孟秋月,制诰总裁杨亿亦至访义门,寄寓东佳别墅,挥史笔,撰《御书楼记》。
景德四年(1007),集贤学士徐锴,亲诣义门,至访东佳,刚一临近,“遥望一方,栋宇连云、旌旗映日、气象万千”,不禁发出“令人畅然”的赞叹。于是寄寓东佳别墅,写了第二篇《东佳书院》。文中具体地描述了当时东佳书院的盛况:“正堂九架,以利讲学;庑房四百,以便潜究;兼亭台阁楼,耸延四方,更以寄咏舒远眺,俱不能外也。且置负廊之腴田数十顷,收宇宙之牙签数万帙,互览有资助膳。”
在东佳书院的鼎盛时期,“日食无究”,可见其聚徙众多;“栋宇连云”,可见其规模广大;名宦来访,可见其盛名遐迩。故此,能得到帝王的“免役、贷粟和赐书”等殊遇。不仅如此,还授之以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把东佳书院晋升为郡庠,这也是有史可证的。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十二月,宋真宗赐义门陈旭诰敕一道:“早彰素履,克懋清规。儒业传于世家,义风激于闾里。宜膺霈泽保耆年,特颁纶纟孛 之荣,式光庠序之列,可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
宋天圣二年(1024),宋仁宗特赐义门陈蕴诰敕一道,诏曰:“敦儒术以修身,笃义风以睦族,乡邑所尚,年德可嘉,俾忝籍于郡庠,用昭荣于里闾,饮承朝渥,益懋成名。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
在义门旺公山上,至今还存在一块墓碑,上书:“将仕郎守江州助教陈公讳晞墓。”查其墓志:“陈晞属十六世,”“又十六世、至于公。……熙宁末(1077),国家念教耆老,特推恩命,授公将仕郎、守江州助教”。
由上述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自太平兴国七年(982)至熙宁末(1077),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这几代帝王,都很重视东佳书院。不仅免役、贷粟、赐书,予以殊遇,而且授其管理者以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把东佳书院上升为郡庠,作为一州府学,从而提高东佳书院的地位和影响,使之成为宋代著名书院。因此,杨亿在写《雷塘书院记》时,把东佳书院作为一个楷模:“先是浔阳陈氏有东佳书院,豫章胡氏有华林书院,皆聚坟索延俊髦,咸有名流为之纪述。讲道论义,况力敌以势均。好士乐贤,复争驰而并骛(驾)。宜乎与二家者鼎峙江东矣。”毛礼悦、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中也明确写道:“建于唐代的书院,明确记载有讲学活动的已发现四所:皇寮书院、松州书院、义门书院、梧桐书院。”《五代史》、《湘山野录》都给东佳书院以很高的史评:“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五)敷阳书院
宋嘉祐七年(1062)七月,宋仁宗遣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诲、户曹使刘宪、本邑宰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会计使官王大远,监护分析义门陈氏。
宋嘉祐八年(1063)三月,庞大的义门陈氏分析为291庄。在官府的监护下,分赴七十二州郡之庄。在陈晞、陈倜等相主持下,东佳书院仍在延续着。
宋崇宁间(1102-1106),书院被德安县作为儒学接管,又考虑距县城较远,由东佳山下迁至德安县城郊河东坂。因尚袭书院原产,并借以义门的名誉,改称为“义门书院”,由县管理。
明嘉靖十年(1531),因前段受损,生员胡光时等具呈当道,复为学地。二十六年(1557),邑令蔡元伟主持,建中堂五间,东西号舍共十间,改立为“河东书院”。
清道光三年(1823),邑令巴彦布面奉程中丞、韩章谕,邀集各乡绅,将建立试院的余资重修。改名为“敷阳书院”。中设讲堂一大间,左右前后号舍计三十余所。
清道光十九年(1839),邑令张维模号召各乡捐田与新置院田,共计租谷千余石,筹足钱六百余金,每年派二人专管,妥议章程,录课、山长、讲师各任其职,遂使生员盈门,蒸蒸日上。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德安县遵照清政府废书院之诏令,将“敷阳书院”改成德安县高等小学堂,结束了书院的历史。从唐龙纪元年(889)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佳书院的历史,经过了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延续了1014年,经历了逐步完善、隆盛再到衰落的过程。它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院教育对封建社会的促进和破坏作用,反映了不同朝代对书院教育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封建教育逐步发展又日渐僵化,终至崩溃的历史。
编者按:本文某些记事年代及时间是依据某些义门宗谱而来,未经考证,有误。如文中说“唐大中五年(851)崇为江州长史”,而徐锴《陈氏书堂记》、《全唐文•卷八八八》则说“大顺中(891)崇为江州长史”,两说时间相差40年。因作者已故,文中除明显的、严重的错误已作更正之外,其余仍旧。
陈雁南,湖北黄梅新开镇人,即黄梅行塘庄公琉公后裔,义门陈文化的执著研究者。从1987年起,他着手研究义门文化,前后历时11年,历尽坎坷。终于在1998年5月完成《江州义门文献选集》一书,并请陈立夫宗长为此书题写了书名。但在该书出版前夕,陈雁南却不幸逝世。今收其遗作《东佳书院的沿革》,以表我辈悼念之情。
三、德安义门陈村考察记
孙自诚
唐宋时的德安义门陈村,是一个神奇的村庄,它以孝义传家,栖居三百多年,人数最多时达到3900多口,多次受到朝廷封赠和蠲免,在中国的家族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于民间,作为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者,我自然对此倍感兴趣。
为了完成新《德安县志》的编纂和出版任务,我从1958年起,至1984年止,在长达26年内,对义门陈村进行了三次考察,地面上的遗存几乎都勘察过,使新《德安县志》对义门陈村的记载与同治版《德安县志》相比有所取舍增补。
一赴义门
我于1958年5月调中共德安县委党史县志编辑办公室,负责编辑《德安县革命烈士传》、《德安县人民革命史》、《德安县志》三部书。
“县志”是要纵贯古今,每一件事都要从它的发端开始而延续写下去。德安的古代村庄,最具研究价值的便是义门陈村。为了发掘这个宝藏,我于同年10月8日,背着同治版《德安县志》,第一次赴义门考察。
当时,德安没有农村公路,只有农村大道(即古道)。我从县城大西门(古称义丰门)出发,至乌石门转向西行,过芦溪滩至聂桥,沿博阳河再西行至磨溪头,这是区乡政府所在地,此时已是中午,我在一家小食店里吃了四个包子,喝了两碗开水。全程到此走完了四十五华里。休息半小时,又继续西行二十五华里,抵达邹桥区政府,再过博阳河南行八华里,黄昏时分抵达义门陈村。
此时的义门全称是“德安县车桥人民公社义门大队”。大队部建在义门陈村遗址上,附设的有义门小学、义门商店。大队党支部书记姓吴,德安当地人,大队长姓刘,来此落户的河南人。当时正值“大跃进”,他们当然很忙,但对我的来到深表欢迎,安排我在大队部吃住。当我问及义门陈村历史,他们都说不大清楚,只知道这里就是古代的义门陈村。
当晚,我在大队部门前散步,除见少数居民房屋的窗口亮出微弱的灯光外,整个气氛是一片寂静,我不禁感叹道:“这就是当年的义门陈村呀!”由于一天赶路太累,便早早地睡了。
第二天清早起来,第一件事是去看义门小学,老师和学生还未到校,大门开着,我进去看了教室和办公室。学校就是文明传承基地,义门将来的中兴,首先要靠学校培育人才呀。不一会,教师和学生陆续来校,我向教师介绍了我的身份,他们表示欢迎,但谈及义门的古代情况,他们也不了解,因为他们不是当地人。参观完了小学,第二件事便是进入陈姓人家,他们对我的来到非常喜欢,高兴程度超过小学教师。在义门遗址上共住有七户义门后裔,总共25人,其中男12人,女13人,他们都不是分家时留下来的住户,而是分迁户,经过若干代,再回祖籍的。从人数来看很不兴旺。但都是朴实的农民,勤劳种田,有义门遗风,算得上是“真良家”。他们对我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由于文化不高,回答的问题与真实历史有出入,因为他们不仅未看过旧《德安县志》,连自己的《陈氏宗谱》也未见过,所回答的问题都是听老辈口头传下来的。
回答不了问题没关系,我要他们带我去看古迹。一同来到村前东边的小山上,看了陈旺墓、陈兢墓、陈旭墓,这三座墓都有清代的立碑,当地人称此山为“旺公山”。随后又看到了百犬同食石槽,石槽断成几截,看上去整个石槽长数丈,宽二尺许,被荒草淹没了,静静地躺在那里。
义门大队,是借义门之名而组建的行政单位,它的辖地除义门陈家之外,尚有樟树塘、坳上、羊角上、九里殿、塝上曾、腊树下、聂村、高山下、大屋里、二房、田铺里、清塘坂、小叉垅陈家等小村落,最大的只有九户人家,总体而言是人烟稀少,荒凉之极。
义门大队风光倒很好,它的山脉来自白水的小昆仑山,它的南边是车桥水,北边是博阳河,按风水先生说法,这是人财兴旺的风水宝地。而今不如昔,但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地都可以发现唐宋时期的断砖残瓦,在向人们展示历史的见证。
看了义门的一些地方,颇有感慨,不禁吟成七绝三首:
(一)
追索义门事已遥,断砖残瓦认前朝。
仰天搔首形如吊,幸有山花慰寂寥。
(二)
书楼花圃变荒丘,一代繁华去不留。
迁处他乡义门子,追宗莫忘此源头。
(三)
明媚山花夹路开,义门考古我今来。
村人不识前朝事,数典无文实可哀。
二赴义门
1978年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这年7月,县委派工作组到基层去搞拔乱反正。我参加了此工作队,分到车桥公社。到了车桥,我主动要求去义门大队,与我同去义门的还有一青年和一刚退伍的军人。当时所谓抓基层工作只不过是个形式,一切工作由他俩去办,我则利用这个机会对义门进行了再次考察,在半年时间里,跑遍了山垅山坳,凡是有路可走的地方,我都去了。经过认真观察,有如下新发现:
1、义门周围的山上,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土包,这土包下面就是古墓。唐宋时的墓葬里面,大都有墓志或地券,这是重要文物,是否被盗过则不得而知。
2、去二房的路上,有一块长带子形的田围绕在山下,这就是同治版《德安县志》记载的义门“公婆丘”,说这块田是义门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壬申除夕从业主黄忠辅手上买来的,田长三千八百步。当晚诸房共生三十二个男孩,后多为英才,荣显者众,故名此田为“公婆丘”。该田每年收入谷,令庄司另行储藏,为每年除夕做晚饭和祭祀之用,凡过往行人皆赏食,图吉利,以志其事。我用脚步对该田进行了测量,基本符合三千八百步。我问当地农民“叫什么田?”都说:“这是义门的公婆丘”。听后深有感触焉!当年义门的房屋建筑,如今片瓦无存,独这“公婆丘”仍在这山野间仰承雨露,成为义门后裔唯一可见的土地遗产!可它今天不是姓“陈”而是姓“公”了。
3、今天的义门小学,正是当年义门花园地,它的面积包括大队办公室、义门商店及部分住宅。
4、在去邹桥路边的低洼湿地中有一长方形水塘,老百姓叫它“百柱塘”,当年义门在塘里打桩建水榭,用来招待访问义门的贵宾。宋太宗《御赐义门陈氏》诗称:“水阁山斋架碧虚”,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5、义门遗址破坏很大,很难证实当年的什么地方或什么建筑,原因是分家之后留守老家的人保护不力,也无力保护。遗址成了耕地,外来人在此建住房随意乱挖,基址无存,要想按陈氏宗谱上的建筑图,断定什么是什么,已不可能,只能是想象而已。
这次来看到的义门,与我第一次来看到的义门不一样,由于这里人口少,有浙江、上海、湖南、江苏等地的移民来此落户,村官中的党支书、大队长、民兵连长、会计、妇女主任等全是移民担任。当地老表交了权,陈氏子孙依旧做他的善良百姓,守法种田。通往邹桥和车桥的两条山道已拓宽成小马路,拖拉机、小货车可以通行。路旁和山上的许多大树不见了,建新房要砍树是事实,无钱用要砍树也是事实,队办企业长年在山上砍树据板卖更是事实,与这里有关系的人,开汽车来此砍柴的也是时有所见,这里的山林一天瘦似一天。
我利用在义门抓基层的半年,对义门进行了半年考察,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临别写了一首《寻陈崇墓不得祭之以诗》的五言律:
家法今犹在,先生墓不存。
书堂入教典,孝道显儒魂。
评史当依古,追宗必重根。
千秋垂范远,我访义门村。
同治版《德安县志》有陈崇墓的记载,但未说明详细地点,此行也未见墓碑及确切墓址,只能祭之以诗。
三赴义门
1981年12月31日,德安县人民政府发文组建德安县志编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谁来做这个庙里的方丈?又是我披挂上阵——办公室主任和主编一肩挑了。
斯时全国人的思想在解放,特别是敬祖尊宗的人心在回归,有的地方开始公开续修宗谱。我意识到这股思潮一定会冲进各地的县志办公室,作为县志主编,对它是迎合,还是抵制?这是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问题。义门陈氏后裔要来德安寻根,我如何应对?我首先得掌握基本情况,他来了需要什么,我对他实话实说,不给自己为难,出穷相。因此,我第三次赴义门陈村进行考察。
此次赴义门,不是调查问题,主要是拍照片,将遗址墓葬以及今天的义门现状(大队办公室、小学、商店)一一拍照,要使散居在五湖四海的义门后裔,知道他们的祖居义门,不是荒烟漫草,而是行政地区,有小学、有商店、有合作医疗,还有大队办公室。根还在,源还流,有一种安慰感。
果然不出我所料,散居在各地的义门后裔纷纷来信打听他们祖居义门今天的状况。我不仅给他们寄去文字资料,还寄去照片,他们都回信表示感谢。其中还有人上县志办要资料,如:旅居台湾的陈士仪先生(湖北人)为纪念他的父母,想修陈氏宗谱,来到德安寻访义门,进入德安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县志办公室,他到县志办犹如到老家一样亲切。还如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支在江西吉安,“文革”中把谱全烧了,为了修新谱,一位老人带了一位年青人,来德安县志办公室抄了三天义门资料,临走时一再表示感谢。湖北黄梅陈雁南提着一袋他收集的义门陈氏资料来到县志办公室,说他要编一本义门的书,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看了他的资料,听了他的想法,认为这是一件正事,为了得到各方的支持,我把他带到县委宣传部,宣传部又把他介绍到县文化局。没有住处,我又通过县轮胎厂技术科长徐玉福在轮胎厂找了一间房子住下来。他的许多稿子我都看过,有的还作了修改。后由于该书在出版方面出现问题,他转到九江县沙河去了,书未完全印出来,便不幸亡故。
散居各地的义门后裔对能与祖居地德安县志办取得联系深感高兴。陕西洛南的陈大云在与我通信几次之后,来信说:洛南陈姓要续修陈氏宗谱,要老家县志主编写一首诗祝贺,以光谱牒,我当然不好推辞,遵命写了一首《祝贺洛南义门后裔重修陈氏宗谱》五律诗:
义门陈氏子,迁徙满寰中。
永系思乡念,长怀孝义风。
人才欣辈出,史籍记丰功。
家谱昭宗脉,洛南德安同。
刊于1999年龙游庄宗亲会编修陈氏宗谱上,以作纪念。
在《德安县志》总审稿会上,南昌来的学者王咨臣、魏向炎、李材栋、许怀林等人看了志稿上有关义门事迹极感兴趣,提出应成立“义门研究会”作为江西历史学会的下属组织,挂靠在德安县志办公室。我当时对此作了明确的表态:“此意见很好,但无法马上实现,编县志是国家的大事,在县志没有出版以前,我不能分身去搞义门陈氏研究。”于是便暂搁下来了。
县志出版后,已经64岁的我办理了离休手续,在家专心研究和创作诗词,对外面有人炒义门陈氏之事,我一不听,二不问。尽管如此,义门在外地后裔中的高层人物来德安寻根,总想要和我见一面。陈铁吾先生(安徽人)为了修他那一支宗谱,从北京来德安寻根,晚上七点多钟,敲开我家门求见,他来意极为诚恳,我们相谈甚欢。他已七十多岁,在马鞍山市驻北京办事处工作,临走时留下通信处要求多联系。
义门,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公有的,对它的开发,应由政府来定,不能由某个人自作主张。
义门分家之后,义门的名字能够保留下来,主要是德安历代政府尊重历史,把义门所在地定为行政区域,先后称作堡(保)、乡、社、大队、村。
明清时期,德安划分为五十八个堡,义门堡是其中之一。为了便于记,当地人编了一首《五十八堡歌》:
德安古称敷浅原,五十八堡把句编。
河东狮子附城郭,河南金鸡在市前。
………………
城上固守王公地,永安仁胜太平年。
更有义门安福久,神武义勇万古传。
民国三年,德安划分为四个区。第四区辖十三个保,义门为其中的一个保。
解放后的1950年,将保改称乡(小乡),全县设四个区,第四区共辖十二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2年,全县设五个区,第五区辖十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6年,撤区并乡,区改工作站,邹桥工作站辖七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车桥公社辖六个大队,义门大队是其中之一。1978年撤公社改乡,车桥乡辖六个行政村,义门村是其中之一。
“义门”二字成为行政辖区的名称,这是对义门的永久性的纪念和宣传,义门陈氏后裔应感到无上之光荣!
四、陈氏书堂记
徐 锴
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此系乎人者也。圣王之处士也就闲燕,孟母之训子也择芳邻,元豹隐南山而成文章,成连适东海而怡情性,此系乎地者也。然则稽合同异,别是与非者,地不如人。陶钧气质,渐润心灵者,人不若地。学者察此,可以有意于居矣。浔阳庐山之阳,有陈氏书楼。其先盖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为秘书少监。生京,给事中。以从子褒为嗣,至盐官令。生瓘,至高安县丞。其孙避难于泉州之仙游,生伯宣,注《史记》,今行于世。昔马总尝左迁泉州,与之友善。总移南康,伯宣因来居庐山,遂占籍于德安之太平乡常乐里。合族同处,迨今千人。室无私财,厨无异爨。长幼男女,以属会食,日出从事,不畜仆夫隶焉。大顺中,崇为江州长史;乾宁中,崇弟勋为蒲圻令,次弟玫,本县令。能嗣其业,如是百年。勋从子衮,本州曹掾。我唐列祖中兴之际,诏复除而表揭之,旌其义也。衮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是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自龙纪以降,崇(佗)之子蜕,从子渤,族子乘(俱)登进士第。近有蔚文尤出焉,曰逊、曰范,皆随计(继)矣。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於戏(呜呼),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学如不及,仁远乎哉!昔北海有邴郑之风,离骚有江山之助者,皆古也。门生前进士章谷,尝所肄业,笔而见告,思为之碣。会陈氏之令子曰恭,自南昌掾入使至都下,因来告别,援翰以授之。时太岁己已(969)十一月九日记。
编者按:
徐锴(921-975),字楚金,五代宋初文学家,扬州广陵人,官内史舍人,开宝八年卒于金陵围城中。卒之逾月,南唐亡。
本文录自《钦定全唐文》卷八八八。文中写道:“昔马总尝左迁泉州,与之友善。”这是徐锴首次将陈、马两家的友谊写进史书。从本句的上下文看来,意思是说“马总与伯宣友善”,其实,马总与伯宣不是同一时代人。
据史书载,伯宣高祖陈京殁于唐贞元二十一年(805),而伯宣“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821-826)”,“大顺初(890)卒”。另据《唐书》卷一六三“列传第八十八•马总”及《唐刺史考•河南道•郓州》载:马总于唐贞元中(785-805)被谗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初自泉州迁虔州(今赣州南康)刺史,元和中(806-820)又由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户,后入户部尚书,长庆三年(823)卒,赠右仆射。徐锴说伯宣“与之友善”,属误传。应该是说昔日马总初贬泉州,处境艰难,得到陈瓖的帮助。两家结下友谊,但这毕竟是往事,距离徐锴写本文时,时光已过150多年,其间流传不能说没有误差。再说徐锴写本文,将父辈之间的友谊移到子辈,是好交待伯宣来庐之因,并非“与之友善”。
又文中写道:“能嗣其业,如是百年。”这里若指自唐乾符四年(877),因柳彦璋攻陷江州,大肆剽掠,伯宣为避兵乱,举家迁德安“合族同处”起,距写本文时为92年;若以唐会昌年间(841-846)伯宣由闽隐庐计起,距写本文时隔120余年。因此推知,“如是百年”,该指877-969年这一时期为宜。
本文主要记述书堂之事,由于书堂之建,是陈崇、陈衮父子等人“承著作之贻训”而创办,经几代人的努力,达到后来“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之规模,所以文中才点到伯宣这支人上下承续关系,宋史亦同。至于陈旺一支人,或许当时徐不了解其世次,不敢妄说,故省却不提。只有在辛丑(1001)春,胡旦身临义门,“览世谱,询事实,俱知其状”后,始提及“旺、机、感、蓝、青”诸人的名字,然而又毫无事迹可写,这就说明他们这几代人世为农民。因此,徐锴在文中也只好简括一句“合族同处,迨今千人”。试想,如果没有“合族同处”,仅伯宣子崇这一支在百年内,人口能发展到上千人吗?
五、义门记(节选)
胡 旦
窃闻旌门者,亦有之矣。而江州陈氏独以义门而赐之,何以故?按其家谱,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唐玄宗时,举进士为右补阙。生京,进士及第,官给事、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瓘,为高安县丞。生瓖,避难于泉州仙游县。生伯宣,昔与马总友善。总移南康,伯宣因游庐山,悦其山峦耸秀,遂隐居。日为著述,征召不起,拜著作佐郎。其孙旺,徙居于德安之太平乡常乐里。旺生机,机生感,感生蓝,蓝生青。青生六子,曰伉、侍、仲、俛、伟、伸,六生十九,亦生三十二。自是家益昌族益盛矣。
大顺中,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故其序云:“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代传孝悌,世业诗书,由是子孙众多,上下雍睦,迄今存殁十一代,曾玄数百人。崇所虑者,将来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虑乖负荷之理。深为远计,今设之以局务,垂之以规程,推功任能,惩恶劝善。”于是,立主事以专家政,置库司以掌家财,立庄长以督赋税,勘司以序男女,东皋书堂以教童稚,道院以业焚修,医士以供药石,东佳书院以待学者,德安廨宇以奉公门。其余油盐酱米之储,巾履笄箱之用,三时饮食之节,四序宴会之期,长幼出入之仪,晨昏定省之礼,婚姻吊丧,送往迎来,赏以劝善,罚以惩恶,凡诸纤悉,莫不周详。然而,臧获不入其门,鹰犬不为其玩,夭文图谶(迷信)之学,纵横权变之谋,佛图教门之言,商贾营贩之利,禁之不习。是以室无私财,厨无异馔,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庭闱之内,无有间言,少长一併,合德同风。皆崇之功也!夫家法既行子孙,孝义自播朝廷,唐僖宗旌以“义门陈氏”御笔金字,见于唐中和四年也。
至衮为江州司户参军,陈氏孝义之风愈加昌著。南唐李昇旌表孝悌,标揭门闾,诏复除而表揭之,旌其义也。义门之立,始见于南唐昇元丁酉也。昇卒璟立,璟故煜立,复蒙蠲免沿征徭役。
开宝末,江南平。太平兴国七年,右补阙直史馆张齐贤为江州转运使,奏言“陈氏积世义门,全家孝行,在李煜时尚蒙蠲免,今归圣朝,岂合征收?宜免本户沿征杂役,庶彰德化。”诏可。
淳化初,殿中丞康戬理江州事,又奏“陈氏一宗千口,近年乏食,饥贫难济。请每岁春首贷粟二千石以赡之,俟丰年还官”。从之。
至道初,太宗遣内侍裴愈赍散御书,凡名山寺观德义之家皆赐一本,陈氏所得凡三十三卷。愈复上“陈氏家法”二篇,太宗赞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敕送史馆缮写,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焉。愈遂言:“陈氏每岁租米四千斛,距江州二百里,舟车不通,常告二千斛脚值。若就德安仓输纳,以充军驿料,则天恩加惠义门者厚矣。”太宗许之。自是,陈氏省费,官民称便。
始者,陈氏二百人而家法行,三百口而义门立。开宝之末,计七百四十口。咸平三年,增至千四百七十八口。然则,青,显祖也。伉,二世长也。崇,三世长也。让,四世长也。衮,五次长也。昉,六世长也。鸿,七世长也。逵,八次长也。兢,九次长也。肱,十次长也。袭,十一次长也。旭,十二次长也。《春秋传》曰:“五世其昌,并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猗欤盛哉!
自旺至青五世矣,至衮八世矣。让、衮、枋皆兄弟,共为一世。由鸿以下,又昆弟也。衮立义门,昉主家事,三十五年最盛。若崇为江州长史,勋为蒲圻令,玫为本邑令,礼为吉王府司马,衮为司户参军,昉试奉礼郎,恭为洪州掌书记,密知舞阳县事,赏为渭州军事推官,皆衣冠之荣者也!若玞为都知兵马使,让为衙前兵马使,缪、渥、蔼为节度总管,郜为感义都军头,彰、巨、辉为讨击副使,谦为馆驿使,环为教练使(玞、让、彰、巨、辉并称“五马”),皆宦职之崇者也!若戬为三史,用为三礼,绍、昱、琛、卓为三傅,逊、俨、度、渐、永、岳、绩、延年并举进士(时称“八文龙”),乔、省、名、诰、策、谂、碧、位、延芝俱擅词场(时称“九才子”),皆文学之英者也!俱以孝义相传,儒业相尚,尊五教,睦九族,斯乃五世其昌,八世而大,非独田完之在齐比矣!
昔天兵之讨江州,陈氏昆弟七人在围中,及城破,军民杀伤殆尽,而七人异处同归,一无所伤,义感也。至道以来,仍岁饥荒,陈氏举宗啜粥,杂以藻菜,怡然相存,义之所至也。
予观陈氏之宗,天地一气,政教一体也。清而纯,善而和,义而仁也;才者不矜,技者不衒,清而纯也;富则不骄,贫则不怨,善而和也;勇而不犯,刚而不折,义而正者也。历代名家,未敢若陈氏者也。谓其敦尧舜之道,循汤武之法,守文王之化,承召公之训欤!传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此谓之也。
夫缘唐僖宗之始,迨至圣朝,连旌表其门闾,屡蠲除其科役,且又贷其粟济其族,美其义而高其门,叠朝之恩,赐名公之赞颂,历历载诸简编,愈久愈新,岂虚语乎哉!
丁酉岁夏,予以兵部尚书郎掌制诰持史笔,挫字命词不当,连贬岭表(指岭南,五岭以南地区)。已亥岁会赦东归。辛丑春过浔阳,登庐阜,因访名家,得诣陈氏。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俱知其状,因为之记。
(宋)内阁兵部尚书制诏总裁胡旦撰
咸平五年壬寅(1002)壬戌朔五日丙寅
编者按
《义门记》为宋人胡旦所撰,文中记述了义门起止显要事迹,为后人修谱必录之传世文章,并刻之以碑。然而由于天灾人祸,义门碑历尽兵燹,数竖数毁。后虽有石本刊谱,然而毕竟年代湮远,特别是经历宋末元初及元末明初战火的洗劫,一百多年来,民间没有续谱,待到明朝社会相对稳定时,即使有老谱遗存,已是腐蚀斑烂,残缺不全了。后人续谱,由于一时无法考证,只得在“失者补之,乱得序之”的基础上补辑而成,重其传也!所以,传至今日的《义门记》彼此互异,内容多寡不同,且多与史书方志记载不符。编者集中了多种版本《义门记》比较,最终以《江西通志》卷一二三“义门记”为原本,参照《庐山志》、《德安县志》及不同地区的《义门陈氏宗谱》中的《义门记》进行考证。考证后的《义门记》,在很大程度上虽然恢复了胡旦的古朴文风,行文流畅,结构精工的风格,但是文中关于旺公与伯宣、伯宣与陈崇之间的世次既与史书、方志相悖,又与时间、年代不符,笔者不敢苟同。
1、据《唐书•马总传》记载,马总于德宗贞元中(785-804)被谗贬泉州别驾;而《资治通鉴》卷二三五则点明是“贞元十六年(800),盈珍谗其幕僚马总,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中(806-820)自泉州迁虔州(今赣州南康)剌史。伯宣应在此之后二十多年才隐居庐山圣治峰,而旺公已于唐开元十九年(731)建庄常乐里,何以“其孙旺”?
另据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陈京于代宗朝大历中(766-779)公始来京师,德宗朝官至博士补阙尚书郎给事中二十年,殁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妻党之(多)室无子。以仲兄大理评事苌次子褒为嗣。其后便是褒生灌,灌生伯宣。而伯宣“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821-826)”(见《庐山志•太平宫》)。这里岂不印证了“伯宣大顺初卒”之史实?
2、旺公于开元十九年建庄,是义门开基祖,这是史书和宗谱共同认定的。据《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伯宣公来庐山时代考证》载:前人考证义门残碑存有“开”字,而“开”字后面无字,另一块碎石上紧接出现一个“兀”字。这个“兀”字可以写成“元”字或“九”字……以此证明开元年间建庄。而百年后,伯宣隐居庐山,何有“其孙旺”一说?《唐书•宰相世系表》则又说:“伯宣子旺”。依掘之见,此二说皆不符合时间和事理。清同治《德安县志》卷十一“人物、孝友”在载述陈昉事迹后,有一按语指出:《陈氏书堂记》载“陈褒为七世,褒生瓘,瓘孙伯宣,伯宣子崇,崇生衮,衮生昉,与史所称十三世,适相符合,而瓘之子名独不著,何也?至胡旦《义门记》世次与此则不合。但既云衮五次长,昉六次长;又云衮昉皆兄弟(有较多谱《义门记》是这样写的。而‘昉’应是‘枋’的误写,本书已更正),合为一世。其说已自相矛盾矣。抑碑经火后,木版错误,有如周益所云;又不第若官二字为然耶!”这即说明《义门碑记》存在错误由来已久,并在之后数百年的传递过程中,因各地修谱,相互转抄,免不了又产生新的错误,直到明嘉靖年后,《义门记》才被官方收入地方志,得以保存到今天这个模样。笔者考义门世次,《宋史•陈兢传》和《陈氏书堂记》所说相同。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三级地方志亦有“伯宣子崇”的记载。唯独目前我之所见多数《义门陈氏宗谱》却将陈崇列为伯宣的九世孙。岂不怪哉!
沧海桑田,陵谷变迁。义门碑同样饱受着历史的沧桑,数竖数毁,历尽磨难。下面摘录几则不同时期,义门碑在传递过程中的小记,以供读者参考:
(1)按德安陈氏义门碑,建炎中(1128)为贼寇焚毁。后十有五年,仆来为令,访得墨本,其家之子孙,请作亭于故基,刻石其下。遂命男得中书之,非特存故家之美事,抑将以申劝邑人焉。
宋绍兴乙丑(1145)重九日
左奉议郎知县事赐绯鱼袋吕广记
(2)胡周父(胡旦字周父)史笔文华,著声三朝,义门碑甚有古风。中经兵火,得贤宰吕仁甫(即吕广)表而出之,又可传远。予恐石本颇难,为刻板付陈氏裔孙兼善,使携以归,凡族人皆当遗之一本。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尚其勉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予亦庶几焉。铭以居官为,若官疑后来碑误。
绍熙五年甲寅(1194)十月十七日
益国公周必大《陈氏义门碑跋》
(录自清同治《德安县志•卷十五•轶事》)
(3)义门碑经兵火焚毁。先贤吕广因访得墨本而刊诸石,周必大复因石本而镌诸板,想其文已久为当时所艳称矣。乃观各宗传本,率皆鱼贯相承,章法紊乱,而且旌表年代,聚居人口,各自前后多寡不同,总无足畅人心目者。大抵年代久远,风霜剥蚀,故致此耳。今聚阅旧谱,唯明嘉靖甲午年谱,刻有全文,古气磅礴,结构精工,义门起止事迹,恪与纲目年代相符,洵非直史馆掌纶诰者莫办。特为拈出,以为同宗共赏。
乾隆丁未年(1787)仲春月 泰月识
(4)建炎二年(1128),义门遭贼李成劫掠,家众(火巷庄)会战四日,擒贼头目,贼退。越六日,贼复大至,众揣莫敌,罄室疾避各庄。贼纵火焚烧,历朝敕赐义迹俱大尽,遗迹三里。溯宋建炎初距仁宗嘉祐分庄六十余年,嗣后德安县正吕广采访残碑,悉登郡志,裔孙凤建祠立匾。绍兴十四年(1144),知江州洪皓勒石,裔孙达(兼)善自家竖之。历明嘉靖中(1522—1566),御史萧公特事表扬,窃窃稽唐宋以来,世传同居者五六世至八九世亦甚众矣。若义门历十五世之久,子孙之繁衍,爵禄之显盛,历朝旌表恩恤之隆,渥未有若江州之特著者。南轩张公谓其培丰者其本固,积深者其流长。遐想,前人所以致此之故,夫岂偶然?今虽不禁有消息盈虚之感,而不朽盛事直与天壤共其久矣!至于奉诏分析,亦为千古创闻,其二百九十一庄散见史传,多有闻人,莫非义门世德所致,贻者宏且远也。
诰封奉政大夫户部山东清史司郎中大群公叙
雍正十三年(1735)裔孙世津敬录
第二篇 历朝旌表与赐赠
一、义门陈氏
编者按:唐中和四年(884)甲辰,唐僖宗见江州陈氏一族崛起,数世同居逾一百五十余年,“合族同爨,和处笑喧;怨尤不宿,义著江州”。自黄巢动乱后,为安定社稷,缓和社会矛盾,朝廷在各地旌奖了一批“德义人家”。对于江州陈氏,唐僖宗御笔亲题“义门陈氏”御匾旌之,为一方之表率。见《宋史•陈兢传》。
二、义 门
编者按:南唐时,江州义门陈氏人口日聚渐多,义风愈加昌著。时有“十八朝官显荣升元”,家长陈衮又出任江州司户参军,陈昉为试奉礼郎,且陈氏东佳书堂“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名声大振,故南唐主李昇于昇元元年(937)重新敕立“义门”,标揭门闾。县差于门前立乌头(乌头,即日头图案。古代神话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因即以为太阳的代称)石柱两条,左镌“门”右刻“义”,以示激扬。事见《宋史•陈兢传》。
三、至公无私
编者按:淳化四年(993)癸已,宋太宗宣陈兢入朝,询之:“汝义门所以义聚,何也?”兢曰:“公也。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太宗赞之,遂御书“至公无私”四字匾赐之。事见各地《义门陈氏宗谱》。
四、真良家
编者按:至道二年(996)丙申,宋太宗遣内侍裴愈赍散御书,凡旌门德义人家,皆得一本,陈氏所得三十三卷。愈复上《义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和《义门家范十二则》,太宗御览后赞叹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遂御书“真良家”三字赐之。事见胡旦《义门记》。
五、义居人
编者按:至道三年(997)丁酉,宋太宗又赐文百轴抚家,并以飞白笔亲书一轴“义居人”赐之。事见王应麟《玉海》。
六、义门陈氏遗址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萧端蒙令九江府查访江州义门陈氏遗址。知府行文德安、德化两县查访申报。两县申文各持己见,有争议。知府只有回呈行院,请批示。因九江府在“复勘申文”中写道:太平乡常乐里在德安之西北六十余里,“不当驿路,又无子孙生员在学,祠之则典守无人,遗之则湮灭可概”,于是就在德化(今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竖坊立门,坊曰“义门陈氏遗址”,门曰“敦睦”,以示表扬,“德安常乐里遗迹别加表识”。
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在唐宋时名曰德化县白鹤乡齐集里,亦称儒教里,这里曾是陈伯宣与陈崇父子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百条冲担上株岭”的传说,甚至保存有“陈崇门”三字的千年古砖。乾符二年(875)黄巢造反,乾符四年(877),因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陈伯宣、陈崇举家迁往德安常乐里“合族同处”。后齐集里就作为义门的一处重要庄园保存着。唐中和四年(884)义门得旌,名声大振,此处的山、铺等皆以“义门”而名之。
七、宋授陈旭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敕
制曰:睦族敦伦,一堂聚雍和之景。扬休播美,大庭隆宠渥之恩。
唯尔江州义门陈氏蒙太丘之余泽,袭著作之遗休。孝义宏敷,物类尚昭其感格。仁恩深浃,里党悉化其竞争。及汝陈旭作起后昆,丕承先绪。早彰素履,闻望久著于儒林。克懋清规,风声益昭于闾巷。宜膺霈泽,用保耆年。可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特颁纶纟孛 之荣,式光庠序之列。
敕命。
大中祥符辛亥(1011) 之宝
注释:1、制,帝王的命令。《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2、休,即美善。郑玄笺:“休,美也”。3、宠渥,指荣耀,皇帝赐的荣耀。4、宏,大,敷,布、施。5、感格,即感通。6、浃,遍及。7、丕,大。8、先绪,先人未竟的功业。9、素履,平凡质朴的言行举止。10、克,能够;懋,勤勉。11、宜膺,应该承当。12、霈,大雨。霈泽,比喻帝王的思泽。13、耆年,六十岁以上的称耆年。14、将仕郎,正九品官。15、纶纟孛 ,指皇帝的诏令。16、式,发语词。17、庠序,古代乡学,指教育事业。
八、宋赠义门陈氏始祖五世公爵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盛德开保世之祥,衍庆恒由于祖泽。圣朝隆报功之典,追美必及乎先人。唯尔江州义门陈氏代传孝悌,世绍簪缨。累世同居,历年几乎五百;七朝同爨,聚族实逾三千。祖宗之培养既深,公侯之赏锡宁蕲兹。特赠尔始祖陈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许国公,四世祖陈蓝吴国公,五世祖陈青齐国公。
呜呼,褒崇虽吝于先朝,显扬宜彰于当代。锡之祠以祭祀,咸化同堂之义。
敕命。
天圣元年癸亥(1023)四月十日 之宝
编者按:多谱云始祖五世生前曾经做过官,然而经考证,皆为布衣平民。本敕录之新加坡陈国纬所撰《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关于“公侯之赏锡宁蕲兹”这一句,修水陈宝箴庄谱却是“公朝之赏锡讵蕲兹”。录之,供参考。
九、宋授陈蕴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敕
制曰:古圣垂经,端本必先于孝悌。明王致治,立教不外乎人伦。唯尔义门陈蕴,确守先规,禀承祖训,三千余口之共食,深惧偶习乎浇漓(谓社会风气浮薄)。一十六代之同居,唯益相维于孝义。典型足尚,年德可嘉。俾(使)忝(愧)籍于郡庠(府学),且为荣于里闬(指里巷的门,喻偏远小地方)。可特授将仕郎守江州助教。益励勤劳,无忘宠渥,勖(勉励)兹来者,勉尔后人。凡有事状,具名以闻。特敕
天圣四年丙寅(1026)十月 之宝
编者按:授此敕,史•志皆云天圣元年(1023),谱云天圣四年(1026),或许是御书房行文时间为天圣四年。
十、嘉祐七年分庄诏
唯尔江州德安县义门陈氏同居一十五世不为不久,义居三千九百不为不多,朝廷恩赐盖已有年,各属安存已非一日,窃虑尔民生齿日众,难为统属之方,年谷不登,得无饥馁之患?但世道颓靡,已匪唐虞之日;人心不古,岂皆尧舜之民?恐后失于检束,变起不虞,上负德于朝廷,下遗羞于厥祖。朕为尔等恤之怀之,特诏尔民分居。硕业析俭营生,持已往之仁,以杜将来之患;尔等各宜殷勤是务,毋辜堂构之谋;棺弟同泽,弗负丝纶之贵。鸟兽有异巢之日,烽茧有散处之时;物类犹然合离,人生岂可长群?盍各遵依,勿怀晋变。
特诏。
圣宋嘉祐七年壬寅(1062)年七月
编者按:此文为一手抄件,藏手抄件者文化不高,只读了几年私塾,不能够伪造,想必有其来历。手抄件传来时,还空缺几个字,后根据上下文含义,经考证补上。如“棺弟同泽”,疑是“恺悌同泽”,后经一学者说:“宋人常用棺弟比喻老少”。又如“烽茧”,疑是“蜂茧”的误抄。该学者又说:“烽茧”是对的,煮茧时要加火烧,达到一定的水温,茧就散开了。经此一说,觉得很有道理,因此,更加信以为真。本文无论在用辞方面,还是寓意方面都很深,大有“非掌制诰者莫办”之感。故此作遗失文献补辑。
十一、敕封江州义门陈氏分庄十二郎记(节选)
嘉祐七年,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率官临门监析,见众人骨肉难舍,面有愠色(怨怒)。忙奏请皇上:……敦厚仁风,性情也;丰厚殷富,人情也。非性情无以统人性,非丰厚无以叙敦厚。臣甘冒天威,乞赐陈氏兄弟各一秩(官吏的俸禄),然后令其分析,庶使(希望)义门至迁处,名播万世,风化乡邦;缵(继承)前启后,礼备乐和;无亲疏远近之分,循孝悌忠信之道;绍箕裘(继承祖业),登显仕,力辅皇图;功施社稷,无忝(愧)先人,斯可矣。诏可。封十二郎:冕为知成郎,暹为守成郎,晟为宗成郎,星为希成郎,旻为公成郎,显为汝成郎,鼎为才成郎,昊为思成郎,昇为彦成郎,昺为承成郎,暠为延成郎,昂为继成郎。
圣宋嘉祐壬寅年秋月
编者按:这十二郎只是享受俸禄而已,并无实际职位。它是按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每字封一郎。有趣的是,这十二郎名字均带有一个“日”字部首,也许是临时取名,以示圣天仁慈,皇恩浩荡。
十二、敕赐陈氏旌表门闾
复奉敕赐德安县陈炎,字朗之,号照世,举进士第,七代同居,旌表门闾。
尚书省牒,礼部状准,都省批下。御封降下江州奏照,对近准本路安抚司送下本州德安县进士陈炎状:积世义居,始自唐朝,更历五代皆曾旌表。至于我宋,增至三千九百余口,累被圣恩,具载信史。因遭兵火,家属离散。自建炎以来,止存留高祖继珪生曾祖守荣,曾祖生二子,长子忠厚生三子,幼子忠昉迪功郎生二子。两位共生五子,系是炎父等,共生炎兄弟一十五人内弟大同、从云见补太学。炎兄弟共生子侄二十四人内侄梓、楠、杞、棣、权生孙十一人,侄孙栻待补太学生。自高祖至炎及孙委实七代同居,有一百余口,自长至幼不蓄私财,并皆遵守宝训,旌表祖来约束乡里,父老众所共知。炎照得在法,五代同居,合行旌表。陈乞送江州从公究实。陈迪功郎见管人口多少,几代同居,保明回陈,乞赐备奏,复加旌表。庶使炎等咸被德泽,蒙本州究实。本州遂行下德安县,委迪功郎主簿王佐才躬亲前去进士陈炎所居,传集邻人王挚、王文质、刘仲全、耆宿胡安明、郑舜明等各从实供:陈炎系胡旦所撰义门碑内陈琛七代孙。陈炎见执我朝嘉定元年(1208),关书备载分明,其族义居自高祖、曾祖以下至孙又系七代同居,长幼共见一百余口,内外和协,并无间言。如后异同,甘伏科罪。今照得邻宿所保即无泛滥,及陈炎家长陈用和、宗长陈天麟共赍事状并宗支图各一本,具申州。本州已缴申安抚司寻送吉州司法照条指定,申照庆元令诸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著于乡里者,所属著事状闻,奏嘉定二年明堂大礼赦书,应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委所在长吏常切存恤,事状显著者具名以闻。应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坟墓所在,仰州县检照图以验实,量加封护,不得侵损。如有曾被旌表门闾者,仍依式建立,以示激劝。今来江州既究实到陈炎前项事状,即理合行下江州照应前项条令及嘉定二年九月十日明堂赦书,保明申奏,施令州司连陈炎宗支图、碑记各一本见到,伏候敕旨。
十二月十四日奉圣旨,特敕赐陈氏,旌表门闾。仍令长史致礼。
嘉定七年(1214)十一月五日牒,签书枢密
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郑知枢密事兼参知政
事雷右丞相
编者按:旌表原件今保存于江西修水县溪口镇嘴头村义门陈氏祠堂。由于旌表多处为虫蛀腐蚀,字迹脱落,多有空白。后从江西武宁县官莲乡陈公耀处得手抄件《旌表义门陈氏七世同居陈炎碑文》,两者对照,文字基本相同。
旌表记载陈炎为留守义门故居火巷庄继珪五世孙,即胡旦《义门记》中陈琛的七代孙。查众谱皆云“琛”后不详,可见后人续谱时移花接木,实有错漏处。
第三篇 疏状与谢表
一、康戬贷粟疏
宣德郎守殿中丞知江州军兼管劝农工事、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康戬奏:
臣于今月四日,闻进奏院报邓州饿死百姓之事,且天灾流行,患不可测。本州若不早申奏调治,后难措手,诸路百姓怨臣,臣之失察之罪也。
今表臣往管下德安县相度村落、墟市、酒坊税务课利,路经义门陈肱(兢)家,自唐以来,家众义聚三千余口,舍宇可逾千间。且每日用粮三十余石,日渐粮缺。臣仔细问得缘由,众称其祖训世业耕读,向以家法不令弟侄外行谋财,恐伤义气,只重农桑,别无它资。逐年收贮谷粟,不足供用,每年春首却于宽剩之家借贷三千石方得接食秋成,至秋收日交还,因抽还本息数目,故粮供不周。
臣今若不奏闻,恐虑他日缺粮断炊,人口饥馁,有失检举之罪。以臣之管见,似此一家人口浩大,粮食不足,非朝廷资助不可。臣欲乞每岁春首支借陈肱(兢)家陈粟三千石,俟秋收日原数还仓。一则免于百姓之家移借,二则官仓换得新熟之粟,可令常存,兼且一家感恩之极。
谨具状奏,伏候恩准。
淳化庚寅年(990)四月 疏状
编者按:本篇“疏状与谢表”所刊载的部分文献,录自清代修水陈宝箴父子编修的宗谱和新加坡陈国纬编撰的《江州义门陈氏宗谱》。经考证,个别词语有改动。
《续资治通鉴长编》言淳化元年太宗贷粟给陈兢,而此文却说太宗贷粟给陈肱。陈肱是接任陈兢为家长的。此两处从史,现已更正。
二、谢贷粟表
圣皇陛下,臣兢稽首顿首:
伏以重义周贫,九族惠太仓之粟。旌先济后,一王颁国帑之恩。饕餮何颜,素餐有耻,臣诚惶诚恐。窃唯草莽微躯,丘园贱民,恪遵孝悌,誓终身于考盘;敬守诗书,甘乐道于畎亩。饘以是,粥以是,敢怠三时之勤?不葘不畲,不耕不获,安望百廛之取?谋道不谋食,虽未逮乎君子;尚义不尚利,窃有志于先人。是以同居二百余载,聚族二千余口。家有同牢之犬,庭无再发之荆。故食少人繁,方有贷粟之虑。
恭遇圣皇陛下,学植重华;选士尚纯,菽粟之文必录;取民有制,粟征以时。是诚有为之君,抑亦不世之主也。顷者,伏蒙圣恩,念屡世重义之风,特加优恤;矜后人乏食之苦,遂赐粟二千,数溢五秉。昔有周之大赍,是为富善人;而诏贷之殊恩,是隆孝子。一朝盛事,千载奇逢。愿养贤以及万室,俾玉食以临四方。苾香椒馨,洽丰年之百醴,醉酒饱德,介福于万年。臣无任瞻天仰圣,谨奉表称谢以闻。
淳化元年庚寅(990)四月十六日臣兢上
注释:1、稽首顿首,古时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恭敬者。2、帑,指国库所藏的钱财,本文指国库中的粮食。3、饕餮,比喻贪食。4、素餐,不劳而坐食。赵歧注:“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5、草莽,杂草、丛草,这里喻指乡村。6、考盘,赞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自得其乐。7、畎,田间小沟。8、饘,稠粥。9、菑,除草。10、畲,施肥。11、百廛,即百家之税。此句出于《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12、庭无再发之荆,指室无私财或没有其他财物。13、重华,虞舜名。14、矜,怜悯。15、秉,古量名;五秉,形容多。16、赍,以物送人。17、俾,使。18、苾,芳香。19、洽,融洽。20、介福,大富、洪福。21、无任,犹不胜。
三、内侍裴愈牒
内侍高班内品监秘阁裴愈奏:臣因散赐御书至江州义门,得陈旭称其户贯德安县新兴乡,合家十四世同居,见存骨肉二千六百六十口,逐年纳税钱九百贯,苗米二千七百余石,输纳江州,往回山路四百余里,尽是辇运,虽是了当,不免倍费裹缠。及蒙官府每年春首支借陈粟二千石,以供口食,待秋收之日,一斗只还一斗,阖门不胜感戴圣恩至极。虽蒙贷粟而又支出不足,今乞户下所纳苗米二千七百余石,就德安县送纳,一则免费车夫,二则依县限了当。伏念圣皇以孝理天下,乞再赐悯恤,庶济困穷。又据德安县状:检会义门陈旭户下苗米,每年征科,常是出限,方得了当,乞就本县粮仓送纳。且德安路当冲要,南北过往馆驿,供应马递、步军粮米约二千余石。此米陈旭乞县仓送纳,方得依限了当。兼县原有仓限堪任盛贮,伏候圣旨。
奉中书牒:敕令江州一依裴愈所奏施行。
至道二年(996)二月十九日辰时牒
编者按:据德安县志,宋时新兴乡与太平乡为邻,所辖地今之白水、车桥南半部,磨溪南田一带。而这一带均有陈氏庄田。
四、奏义门卑幼妄擅典卖田产状
赐紫金鱼袋臣陈延赏私恳,冒渎天听,甘伏斧钺。
念臣先祖在唐玄宗朝因官置庄于江州德安县,后置田于各郡,历今一十五世,义聚骨肉三千余口,俱以家长叔翁旭为户。叠蒙敕令,旌表门闾,蠲免沿征,复除差役。此非朝廷私于臣家,盖有圣皇陛下大振淳风,光扬孝悌,以奖一家之善,化天下之民。臣家虽贫而不敢分析,坚守先祖义方之训,不负陛下旌奖之恩也。
臣今春因赴任,路过臣家,窍见臣家有不肖卑幼营私于邻近豪民举债,利中翻利之后,填还不得,不告家长,擅将庄田典卖于豪民名下。窍缘臣家子孙众多,若不经官理断,深虑不肖卑幼递相仿效,致使骨肉义聚不得,以坏先祖之义范,实大辜负陛下之圣恩也。
臣见大理评事汪白,知江州德安县,官廉干练,为治强民,熟知臣家仔细。伏望圣慈念臣家笃义年深,微臣忧家情切,乞降敕命江州委汪白差员追查所典庄田及卑幼、承典豪民,一并相究。将所在庄田典得钱谷交付何处、支销何人,如内有利中索利及契内无家长署字,不经官按印者,视为豪民占夺,乞依敕断还。责臣家卑幼知惧,豪民不敢复诱臣家骨肉,亦可长保义居,有裨圣化,臣家感激无崖矣!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宣德郎守殿中丞知容州兼管劝农工事
提举容环路巡检司上骑都尉(陈延赏)
宋景德三年丙午(1006)十一月
五、谢 恩 表
圣皇陛下:臣旭十月二十八日接江州孔目官周豫赍官诰一道,敕牒一道。伏蒙圣慈,特授臣将仕郎、守江州助教者。
臣闻乾坤布惠,里闬增辉;岂知蒲柳之年,获纶纟孛 之命。臣旭诚感诚忭,稽首顿首。切念臣世非蝉冕,业绍箕裘。徒以祖先贻孝悌之规,子孙凛诗礼之训。始于唐室,迨至圣朝,连旌表门闾,获蠲徭役。是以聚族三千余口,幸免支离。(旭)生身八十一年,曾无玷累,唯喜逢于盛世,何敢望乎圣恩?伏唯崇文广武,仪天遵道,感应圣时。仁孝皇帝陛下,德迈羲唐,功高舜禹。化行宇内,庆洽寰中。桑林尽荷殊休,品物悉沾沛泽。臣家传敦睦,龄近期颐特颁庠序之资,俾与衣冠之列。筚门闺窦,惊紫诰之俄临;雪鬓霜髭,映绿袍而荐耀,此盖陛下曲嘉小善,以化大同,臣敢不益励云礽弥敦礼义;上副圣朝之教,庶酬不显之恩。臣伏恨老耄,不胜奔趋,蹈舞阙廷;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谨言。
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十月吉旦
将仕郎守江州助教陈旭上
注释:1、孔目,旧时掌管文书的吏员名称。2、里闬,乡下的小屋巷。3、纶纟孛 ,皇帝的诏令。4、忭,欢喜、快乐。5、蝉冕,连续相承,即世袭任职。6、箕裘,祖先的事业。7、玷,缺点、过失;累,牵连。8、庆洽,奖赏和谐。9、殊休,特别的美。10、沛泽,特大的恩泽。11、期颐,古时百岁为期颐。苏轼诗:“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12、庠序,学校;资,资格。13、衣冠,古时指士以上的服装,这里指入仕为官。14、筚门,柴门;闺窦,小户。整句指穷人的住处。15、紫诰,指诏书。古时诏书的封袋用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俄临,旋即降临。16、绿袍,指官服。17、荐耀,聚集荣耀。韦昭注:“荐,聚也”。18、弥,更加。19、副,符合。20、庶,希望。21、无任,犹不胜。柳宗元句:“无任喜俱感恋之至”。22、屏营,犹彷徨。
六、分 庄 记
佚 名
余家自宜都王分派以来,几更其代,几迁其居矣。然纪其年,自隋唐五季以至圣朝,已越四百八十余秋。迨旺公始迁德安常乐里,至崇公持家有道,率下以礼,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大小一心,合德同风;荷累朝之恩光,传风于千古;共勉修齐之志,谁萌分析之心?今奉敕析居,众官临门监析,势不容已。以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派名,阄分二百九十一庄。计江南一百一十庄,楚地接壤九十一庄,二支守祖居,以奉祀先祠,其余详载分庄记。书之以梓,刻之以石,立于广堂之东,盖之以亭。俾后之远迩各庄子孙往返于此者,见碑迹相传,动其报本追远之思,敬宗收族之意。祖宗之产虽析,子孙之心莫二;仍效前之人规,恪守义门之训。往来莫间,音信莫疏,长幼必识,尊卑必辨,自一至众,以义相继;不以一分而坠数百年之义风。则今日之一义门,后日千百万义门自此始也!是为嘱。
大宋嘉祐八年三月,分庄阕终,家长同具,书于广堂。
编者按:金山店德星堂、太和申义堂、怀宁聚星堂、宜春德星堂诸谱中题为《分庄碑》、《分庄碑记》、《分庄序》等,其内容大同小异,本文以分庄图说中碑亭刻有“分庄记”而名之,内容一依上述谱所辑。此文头一句多谱云“吾家自伯宣公以来,至今四百八十余秋”,而本书录文的开头是取陈行卓民国丙戌年修撰的怀宁(汝心公)义门陈氏宗谱刊载宋熙宁二年《分庄序》的开头一句,因为只有从叔明公封王以至分庄,才有“四百八十余秋”。
七、江州义门旌表记
陈亮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四月,诏贷江州义门陈兢粟。初,江州陈宗数世同居,唐僖宗旌表其门,而南唐又为之立义门,免其徭役。厥后子孙繁衍,长幼七百余口,不蓄婢妾,人无闲言,每食必群坐广堂,卑幼人等,别为一席。有犬百余,共牢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建书楼以延四方之士,乡里化之。知州康戬请每岁春首贷陈氏粟三千石,秋收还官,令建孝义坊。夫张公艺九世同居,忍也;而陈氏十四世同居,公也。忍则无嫌心,公则无私意,能忍而能公,治家之良法也。按陈氏乃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也;历隋唐五代以至于赵宋,敕诰频锡(赐),富盛莫比。后之子孙,尚其勉诸(语助词)。
绍熙四年(1193)癸丑正月十八日 陈亮
编者按:陈亮(1143-1194),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绍兴(1131-1162)进士,为人超迈。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世。
江州义门陈氏资料来源于陈月海宗长编著的《义门陈文史考》。
第四篇 史志文摘
一、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节选)
柳宗元
五代祖某陈宜都王
曾祖某皇会稽郡司马
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
父某皇右补阙翰林学士赠秘书少监
某州某县某乡某里陈京年若干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隶京兆万年胄贵里,讳京,既冠,字曰庆复。举进士,为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士、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给事中、秘书少监。
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多)室无子(以仲兄大理评事苌次子褒为后)。伯兄前监察御史当,仲兄前大理评事苌,以公文行之大者,告于尝吏于公者,使辞而陈之。
大历中(766-779),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女)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俗之所安,王业之所由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徜徉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得其道。为博士,举疵礼,修坠典,合于大中者众焉。……公自为博士补阙尚书郎给事中,凡二十年,勤以为请,殷祭之不坠,系公之忠恳是赖。故有赤绂银鱼之报焉。……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其学自圣人之书,以至百家诸子之言,推黄炎之事,涉历代洎国朝之故实,钩引贯穿,举大苞小,若太仓之蓄,崇山之载,浩浩乎不可知也!岂杨子所谓仲尼驾说者耶……
公之丧凡五十四日,而夫人又殁,毁也。夫人之父曰偕,司农卿,祖曰某,赠太子太保。宗元故集贤吏也,得公之遗事于其家。书而授公之友,以志公之墓。
谨状。
永贞元年(805)八月五日,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状
注释:1、贵胄,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2、登遐,犹言仙去,常用于帝王驾崩。3、饩,赠送(物品)。4、泉布,古代泉与布并为货币,故统称货币为“帛布”。5、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6、洎,及。
编者按:本文选自《全唐文》卷五九一,文中所列陈京世次,有漏缺高祖一代,后因《唐书世系表》失察,故云陈兼是叔明四世孙,在编写《宋史•陈兢传》时,已更正为“叔明五世孙兼”。有关陈京的生平事迹,详见《唐书》卷二OO“陈京传”。
二、陈兢传
《宋史》
陈兢,江州德安人,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至盐官令。褒生瓘,高安丞。瓘孙伯宣,避难泉州,与马总善,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后游庐山,因居德安,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群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僖宗时尝诏旌其门,南唐又为立义门,免其徭役。崇子衮,江州司户。衮子昉,试奉礼郎。
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蓄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争讼稀少。开宝初(末),平江南,知州张齐贤上请仍旧免其徭役,从之。昉弟之子鸿。太平兴国七年(982),江南转运使张齐贤又奏免杂科。兢即鸿之弟。淳化元年(990),知州康戬又上言兢家常苦食不足,诏本州每岁贷粟二千石。
后兢死,其从父弟旭每岁止受贷粟之半,云省啬而食,可以及秋成。属岁俭谷贵,或劝其全受而粜之,可邀善价,旭曰:“朝廷以旭家群从千口,轸其乏食,贷以公粟,岂可见利忘义,为罔上之事乎?”至道初(995),遣内侍裴愈就赐御书,还,言旭家孝友俭让,近于淳古。太宗尝对近臣言之,参知政事张洎对曰:“旭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于公府”。且言及旭受贷事。上以远民义聚,复能固廉节,为之叹息。大中祥符四年(1011),以旭为江州助教。旭卒,弟蕴主家事。天圣元年(1023),又以蕴继为助教。蕴卒,弟泰主之。泰弟度,太子中舍致仕。从子延赏、可,并举进士。延赏职方员外郎。
编者按:本文录自《宋史•列传•孝义》卷四五六。清同治《德安县志》卷十一“人物•孝友”承旧志言:“义门之立旌于崇,而大于昉,旭则更有光矣。《宋史》作《陈兢传》,或兢当其世,著其绍述之美焉。而抑贷粟之典,自兢始,所以纪国恩也。胪《宋史》而袭,特书之例。名表其贤,岂其相掩也哉!”所以宋史氏又曰:“义门所美陈族记贷粟事,是沐圣太宗恩也”。
三、五代同居者
马 令
昇元三年(938),五代同居者七家,其尤著者江州陈氏。元和给事中(陈)京之后。宗族七百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以次坐而共食。有畜犬百余,共一牢食,一犬不至,诸犬为之不食。建书楼于别墅,以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狱讼稀少,远近叹异之。尝蠲复征役,旌表门闾。
编者按:本文录自北宋马令《南唐书•轶事》,标题为编者新拟。唐宋时凡“五代以上同居者,皆获旌表”这里“五代同居”是指七家。“其尤著者江州陈氏”,即是说此时陈氏同居已不止五代。
四、十世同居
陆 游
陈褒(衮),江州德安县人,唐元和中给事中(陈)京之后。十世同居,长幼七百人,不置奴婢,日会食堂上,男女异席,未冠笄者别为一席。畜犬百余,共以一船贮食饲之,一犬不至则群犬皆不食。筑书楼延四方学者,乡邻化其德,狱讼为之衰息。昇元初,州以闻,诏复徭役,表门闾。
编者按:本文录自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南唐拾遗记》,标题新拟。
五、陈 褒
吴任臣
陈褒(衮),江州德安县人,故唐给事(陈)京之后也。十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置奴婢,日会食堂上,男女异席,未冠笄者别为一席。畜犬百余,共以一船贮食饲之,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褒(衮)又筑书楼,延四方学者。乡邻化德,狱讼稀少。有彭李者,世为其佣,父久丧明,常闻褒(衮)子弟言舜至孝,舐瞽目复明。李归效之,不数日,父目开朗,其感人有如此。昇元初,诏复其家,表门闾。同时见旌者尚数家,皆五世同居云。
编者按:本文录自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南唐•陈褒》。陆游、吴任臣在书中均把陈衮误为陈褒,而褒非江州人。此处“十世同居”是指自旺公起至衮、逵辈为八世,其时家里已有九、十世人,为数不少。故称“十世同居”。逵系伟公之孙。
六、宋太宗赐书
王应麟
至道三年(997)八月,太宗以飞白笔一轴曰“义居人”以赐之江州陈氏义居。至道初,遣内侍裴愈就赐御书,又以百轴赐文抚家。
编者按:本文录自南宋王应麟所辑《玉海》。
七、宋太宗贷粟
淳化元年(990)五月癸丑,江州言德安县民陈兢十四世同居,老幼千二百余口,常苦食不足。令岁贷官米二千石。
编者按:本文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
八、旌表陈旭
至道二年(996)六月庚辰,上谓侍臣曰:“德安陈旭一族孝友恭俭,未见其比”。参知政事张洎奏:“旭家长幼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如公府”。上曰:“近闻本郡岁或小欠,以官仓米二千石贷之,但受其半,且云省啬而食,可以及秋成。或谓之曰,曷不受而粜之,可得善价。旭曰,朝廷以旭群从聚居,特出王赋贷私室,岂可见利忘义,为罔上之事乎?此深可嘉赏”。
旭,兢之从父弟也。
编者按:本文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标题新拟。
九、旌表陈蕴
癸亥,江州民陈蕴,聚居二百年,食口二千,而蕴年八十,且有行义,州以闻。上曰:“良民,一乡之表,旌之,则为善者劝矣”。甲子,授蕴本州助教。
编者按:本文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标题新拟。官方表扬义门所记载的时间,均以伯宣公由闽隐庐计起,约在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伯宣公由闽迁庐居住,至乾符四年(877),因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伯宣举家迁德安“合族同处”,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旌“义门陈氏”。自此之后,伯宣公一直作为义门的形象代表出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因义门先祖五世,皆布衣出身,无官场形象)。从伯宣公隐庐到1023年旌表陈蕴,约历时180年,故称“聚居二百年”。
十、陈 崇
陈崇,伯宣子,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崇为江州长史,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群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僖宗时尝诏旌其门,南唐又为立义门,免其徭役。
陈昉,崇之孙,江州司户衮之子,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置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男女异席,未成人别为一席。畜犬百余,共一槽储食饲之,一犬不至,群犬皆不食。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争讼稀少。开宝初(末)平江南,知州张齐贤上请免其徭役。昉弟之子鸿。太平兴国七年(982),江南转运使张齐贤又奏免其杂科。
编者按:本文录自清同治版《九江府志》卷三十八“人物•孝友”,同治版《德安县志》卷十一“人物•孝友”亦载。
十一、陈 度
陈度,字叔宪。质聪敏,髫年志学十二专经史,往往驳郑氏注义,对客谈论,鸿儒所服。因江南国破,未及应试。致力文词,妙于诗律。风骚雅颂文字下笔而成,不能留草,故子弟未得其本。年五十,景德三年(1006)始登进士。历温州司理、洪州靖安县令,有惠声。性清俭,不以财贿介意。室如悬磬,怡然也。从公供职之外,唯以诗娱宾客欢而已。仕终太子中舍卒,年七十有三。
编者按:本文录自同治版《九江府志》卷三十七“人物•文苑”,同治《德安县志》卷十“人物•文苑”亦载。
十二、太宗赐御雀
宋天圣四年,宣陈兢入朝,赐一御雀。兢持归,碎雀和醍酒,合门三千余口共尝其味。使者复奏曰:“陈氏一门咸知天恩加厚矣”。帝深赏之,曰:“诚哉,义门也!”
编者按:“天圣四年”疑为“淳化四年”之误,因其时兢已故。本文录自同治版《九江府志•杂类•轶事》,标题新拟。
十三、义门民俗
自唐义门陈氏以来,代传孝悌,民风感化。俗尚农业,罕事工商,民俗朴实、服饰古野。
山高水澄,秀甲他郡,土沃人阜,名闻四方。家崇孝悌之风,门尚敦睦之义。
编者按:本文录自同治版《九江府志》卷八“地理•风俗”。
十四、伯宣捐宅
世传伯宣捐其宅为九天使者庙,而自徙南崦上。既卒,道流祀之以为土地。然《陈氏家谱》“陈宜都王五世孙兼,唐玄宗时仕为秘书少监。兼子京,德宗时亦仕为秘书少监。京无子,以族子褒为子。褒子瓘,瓘之子避仇徙居仙游而生伯宣”。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去建庙时远甚,乌有所谓捐宅者哉!白玉蟾《地主祀堂记》曰:“隐君,陈其姓,莫知其名”。似为近实云。伯宣之后,为义门陈氏。考伯宣自闽之仙游来庐山,隐居圣治峰阴,尝注司马迁《史记》。诏(召)征不赴,就拜著作(佐)郎。
编者按:本文摘自《庐山志•太平宫•山川胜迹》,标题新拟。
十五、陈伯宣
陈伯宣,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至盐官令,生瓘,高安丞。瓘孙伯宣,避难于泉州,与马总友善,后游庐山,因居德安,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尝以著作郎召,不起。大顺初卒。
原志按述:伯宣与马总友善,总移南康,伯宣因来游庐山,遂籍于德安。《宋史》及徐锴《陈氏书堂记》所说皆同。但《唐书•马总传》无镇南康之文,且总贬泉州在贞元中。自贞元至大顺已近九十年。今谓伯宣大顺初卒,岂伯宣寿百有余岁?史策传闻,彼此互异,存此以俟考稽。
编者按:本文录自同治版《德安县志•人物•寓贤》。
十六、监护分析
……江州义门陈氏自唐至宋聚族三千九百余口,并未分异,朝廷屡次旌表。嘉祐七年,以义门盛大,下矜存保全之诏。江南东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诲,湖口镇巡检范彬临门监护分析。
编者按:本文录自《江西通志》卷一五九。
第五篇 杂类与轶事
一、赞朱陈村
白居易
徐州古丰县,有村名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
机梭声轧轧,牛马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在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元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乱离失故土,骨肉多散分。
江南与江北,各有生平亲。存者终日别,死者隔年闻。
悲火烧心曲,秋霜侵鬓根。死生苦如此,长羡陈村民。
唐左赞善大夫白居易题
按:陈村,宜都王叔明之后裔,叔明子高迁古丰,与朱氏世为婚姻。高四世孙京迁万年,京四世孙瓖迁泉州仙游,瓖子(伯)宣晦迹庐山。
编者按:《赞朱陈村》诗及原按语似为白居易所作,一是因白居易诗通俗易懂的风格,二是按语中“高四世孙京”的世次与《唐书•宰相世系表》一致。众所周知,家谱与《宋史》皆说“叔明五世孙兼”,所以说此按语不是后人所写。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1、白居易(772-846),贞元(785-805)进士,元和十年(815)贬为江州司马,长庆间任杭州剌史,宝历初(825)改任苏州剌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卒。对于陈京官至给事中二十年、殁于贞元二十一年(805)之生平事迹,白居易应该有所了解。但对于瓖与伯宣,可能是白居易晚年任刑部尚书时,因“伯宣辞著作郎不受”而得有所了解,所以在按语中就提到瓖与伯宣。
2、诗文着力赞美古丰朱陈村人的与世无争的生活。那么,陈旺究竟是由古丰朱陈村直迁江西德安,还是由金华先迁福建、再迁德安?据闽江学院陈庆武教授编《福建五邑名祠大观》载:“陈姓是福建第一大姓……入闽始祖分别是陈润、陈政、陈元光、陈邕、陈旺……”之后便排列伯宣、陈魁等。陈教授还亲口告诉笔者,排列顺序是按入闽时间先后排列的。又据高安市大塘《陈氏大成宗谱》(知成公后裔清末谱)卷首《分庄引》载:“旺公由泉州迁徙德安太平乡,嘉祐七年,聚族三千九百余口”。莫非陈旺真的是由福建而来?高安陈和平《陈氏宗亲网•义门世系》说:“兼初官江州,旺随兄兼至江州,因兼迁官别任,故因官置产于德安常乐里”。众谱皆云“旺因官置产”,“因官”不是旺公本人做官,是因陈兼之官而置产德安。
3、按语中提到“京迁万年”,四川成都思升公后裔谱《世源序》亦说:“兼生京,迁京兆万年县”。因此,《赞朱陈村》诗及其按语,对我们研究陈朝自被隋灭之后,叔明王后裔“几更其代,几更几迁”的家史很有帮助。
4、应该说,在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陈旺建庄德安已八十多年了,为什么在其按语中没有提到陈旺呢?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旺、机、感、蓝、青几代未曾做官,一连四代单传,人口又少,鲜为人知。
本诗文是笔者从上海图书馆复制的胶带盘中查出,原谱已损坏,从边沿上清晰可辨为《宜春陈氏大成宗谱》(德星堂)。修谱时间不明。
二、拾 遗
始迁祖太公旺徙家占籍德安县常乐里敷浅原居焉。自旺至蓝凡四世而代止一丁,延至五世青公始生六子,继而生十九而生三十二。自此人益众,族益繁。迨唐僖宗中和四年一门大小二百余口,是时朝廷始旌门闾。南唐昇元元年即后晋天福二年敕立义门,建义柱二条于门外。宋太祖开宝九年特命旌表,重新门闾,仍免杂役科配,其仪制比南唐有加。太宗至道二年敕赐御书三十三卷并“真良家”三字。明年又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号,以为世次第。真宗天禧四年敕,于旌表门外筑旌表台,高一丈,仍赐御笔书“旌表义门陈氏”六字,标揭于门。延赏考绩归朝,龙颜甚悦,赐清宴。席间问及家事:三千四百余口同居,何如此和顺?延赏稽曰: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一十五代不见分,丈夫不听妻间语。上羡嘉久之。又庆历四年,义居三千七百余口,是岁应举登科者四十有五。郎署之在朝者,琛、逊以下十有八员,当要路而居剌史、司马、参军、县令者,珪、璹以下二百有九员。是岁家长以食者众,义门地窄,诸庄供粮道远,分遣一千四百口往居属县庄就食。嘉祐三年,众思时节归侍遥远,聚会失期,有乖义气,告乞归宗,乃创小屋五百间于东冲以处之。今之黄州庄回归院是也。天圣元年以孝行之风卓然无比,许建祠堂五龛,旺公以下五代尽封公爵,祀以先师之礼。高宗建炎戊申李成人马来寇,家众战守四日,杀孙建及群丑无数,贼退。越六日复集暴兵四面夹攻,众度难敌,遂携宅眷往呼邻庄避之。既去,而贼纵火一焚,一十八代之义宇俱烬,唯余旌门三间,祠堂五龛,岿然独存。今录其故迹,以传示后人。
清道光十八年戊戌孟秋月吉旦录之旧谱
编者按:编者和修水陈良兴宗亲一同前往江西高安搜集义门家谱资料。在该县大塘乡一义门祠堂小阁楼里,见到桌子上堆满谱牒,尽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谱,已破烂不堪。其中一为首人告诉我们。这是去年修新谱时,从各村收上来的老谱。也就是说,新谱修成了,老谱理当寿终正寝,无须问津。编者翻览了一下新谱,就其内容正确与否且不说,单就其谱中错词别字成堆,哪能抵得上老谱?谱牒传至今日如此这般,焉能不错?以此长往,要不了多久,义门文化所剩下的只是一堆空话和一叠户口簿。
编者从“废纸堆”里发现了上述这篇记事文,有尾无首,故拟名“拾遗”。该文向我们揭示一点:即庆历四年“应举登科者四十有五”,而不是如众谱所云:“是岁应举登科者四百零三”。我想这可能是庆历四年科考,陈氏书院有四百零三学子应举,登科者四十有五,或许是“庆历四年甲申科应举登科者四百零三,江州陈氏书堂应举登科者四十有五”。如果是这样,还比较合情理。因当时陈氏东佳书院是江南著名书院之一,“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湘山野录》),一次登科占全国十分之一是有可能的。其“四百零三”,疑是后人续谱时转抄漏载所误。又如“开宝九年,特命旌表……其仪制比南唐有加”,这是其他宗谱未曾刊载的。故录此文待考。
三、义门故居胜迹
1、大厅一所,名广堂,九梁十架,东止碑亭,南止火巷口,前各三门,北连太公堂,正柱有僖宗赐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亦有宋太宗赐联:“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无双”。
2、旺公祠(又名大祠堂),后梁开平元年(907)建于今公婆丘之东,庚申(1020)回禄之变,天圣二年(1024)迁于永清寺之北(今旺公山右侧,遗址尚存),内立先祖碑,每岁重九之祭,家长越日斋沐,次早秉香,合族祭拜。
3、公婆丘田,乾化二年(912)壬申岁除日,置到黄忠辅田,计三千八百余步。当晚,诸房诞生三十二男,后同登科第,仕宦荣显。因名其田曰公婆丘,立为义田。递年谷斛,令庄司舂米别储,岁除炊饭享祀庆年,凡亲朋过客、婢仆,皆各赐一器,以表其事。
4、碑亭一所,于广堂东隅,广三丈二尺,进深二丈四尺,内立数碑,有御诗、名宦诗、义门记、远祖记、书堂记、义门图、众墓铭、分庄记等,皆立于内。平时关锁,客至扫尘以俟。
5、三门一重旌表亭,竖立圣旨金字义柱。有宋真宗敕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
6、太公堂,系议事之所,非公事不入堂,上悬宋太宗赐额:“至公无私”。
7、御书楼下即有家库,凡历世之官诰、众庄契券、宝藏珍奇之物,一概贮内。每任家长接管,一一清点。
8、秋千院(又名嬉戏亭),计二厦六座,供孩女游戏。
9、洗米池与上锅池二处,一在火巷侧,一在饭堂之东岸,各广三丈,四面石砌,俱通山泉活水,不得污浊,二池有亭罩。
10、旧穿井二十口,后天宝四年(991)又增十一口,以利一家之爨汲。
11、广堂中厅有泉潭,四季澄澈,不溢不涸,时冷时温,传云李真君插剑处。
12、旺公山上有望孙亭(又名望迎亭)二处,遗址尚存。
13、更鼓楼,因家聚甚众,且在山乡,恐有大小长幼不辨晦明,忘却早晚,设更楼以警觉,欲令各事其事。
14、惩过所,义门厅东设正厅一所,额曰:“惩过”,楹语云:“家严三尺法,官省五条刑”。子弟有过,家长坐此决之。
15、回居院。庆历四年,聚族三千七百余口,应举者四百有三人。郎署之在朝者,琛、逊而下十有八员,当要路而居剌史、司马、参佐、县令、节度、总管、押衙者,珪,璹而下二百有九员。是岁,家长以食箸太多,义门地窄,诸庄粮供太远,分遣一千四百口往居属县庄舍就食。嘉祐三年,众思时节归侍违远,聚会失期,似亏义气,告乞归宗,创小屋五百七十间于东冲以处之。今之黄州庄回居院是也。
四、碎言家语
1、天禧五年(1021),陈延赏为太傅,守泰州。有母高阳太君进封武安县太君,年逾八十,疏请近牧,以便侍养。是秋,诏自泰州移典筠郡(今江西高安),以副温情之志。辞朝日,上问卿家数千口共活,怎得如此好。赏对云: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听妻间语,耕男不言田中苦。上叹悦久之。
2、陈诏、陈显、陈颁,兄弟三人俱登进士,拜枢密使。母王氏封夫人,妯娌内十一太婆曰:朝廷恩泽唯王氏子母得之矣。其三太婆因非其言,有褒崇之意,乃曰:闻功名富贵,危若朝露,何足羡哉?十一太婆又曰:汝非轻视也,是非细故也,由前人积德斯有今日。王夫人闻之曰:此言甚善也。但我所重不在此,我早未睹之恩光,幸叨簪缨之荣,三子久去帝京,俗言曰:雁飞不到处,人被利名牵,今三子去京,未闻回日。吾老矣,所靠为谁?寝寐之间难乎,以为情也。时有家长陈肱遂走书帝京,三子俱请养诣归。兄弟唯以侍母为重,晨暮起居,问安侍膳,礼无不备。尝清明日踏青,际此悦母。诏即荷几秉盖,显与颁便扶桥,凡举动、言笑、舞蹈膝下,无所不至。母忽大悦焉。三太婆见王夫人子母所为,若欣之,亦若讥之,亦曰:真官家也,我不如矣。自是以声传声,皆曰佳时令节,靡不踏青,因取此快母心者,诏之兄弟是也。乡闾称之曰三孝子矣。孝称于乡闾,名因播于朝廷,朝野交称。日久,太宗闻之,于是赐服召见王夫人,见夫人年已八旬,三子奉母入朝,见主叩首,言曰奴婢万罪,轿用陛下三位大臣。帝于后宫宴王氏,皇帝侍宴,问之: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凡一民一物皆朕有之,谓世不如者宜独朕也。汝特官家而已,何处得称?王氏诺,直以踏青所以然对之,是一片刍言野语,恐污圣听,只得以踏青、扶轿一事温词软语拜言之,曰:妾生子三,蒙赐紫金光禄大夫,若妾出行,因子之职肃静用轿而己,若陛下圣驾既出,前后左右一切威仪武士司御驾而己,色气炫焰,令人求退无地。是妾利用文,陛下利用武,武不如文,陛下不如我也。上笑之曰:善哉!太后又询之曰:人间一世二世未有不分爨者,汝义门所以历世不分者何故?王氏夫人亦从直对曰:吾家男妇一公无私。略举言之,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听妻间语,耕男不言田中苦。言之未己,上深嘉之曰:唯义所以有此也。有其母斯有其子,数言之中,娓娓可听,津津可思。于是敕三子皆加官职:长太傅、次太师、幼少师,母王氏加赠鲁国夫人,曾祖翊、祖建、父训亦同三傅出身;夫人之兄王仕隆亦加官职。皆因夫人之言有悦于上也。
岁之光绪甲辰(1904)孟冬月重录
编者按:本篇录自旧谱《旧碑碎言家语》。“碎言家语”出自旧碑刻,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道流传民间的传闻故事,从侧面反映了义门陈氏忠孝节义的家风。
五、李成匪毁义门故居
又吕(即德安县正吕广)跋云,为兵寇焚毁者,李成也。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李成人马寇劫家庄,会战四日,生擒头目,贼怯尽退。越六日复统暴兵交攻,众揣莫敌,罄室避之。贼纵火焚历朝敕赐,义迹俱尽,仅余旌门三间、祠堂五龛、牌坊一座。当时义门子姓过此故墟,感慨徘徊,有黍离之悲焉。
摘自临江粑铺回归庄义门陈氏宗谱
编者按:义门故居遭毁,有记载的大劫三次,无记载的小毁不知有多少次,直至故居夷为平地,荡然无存止。
宋嘉祐七年(1062)分庄,义门火巷庄继通、继珪两房留守祖居地,奉祀先祠。建炎二年(1128),义门故居首遭流寇李成率众劫掠,纵火焚烧,致使历朝旌表文物、义迹化为灰烬,仅存旌门三间、祠堂五龛、牌坊一座。后虽经局部修复,然已非昔日之貌。
李成一伙是大盗匪,值金兵犯我江南之际,趁火打劫,肆无忌惮。曾一度盘踞洪州(今南昌)之西山,后被岳飞巢灭(详见同治)九江府志•人物、岳飞》及《武宁县志•战争》)。
其次是德祐元年(1275),元兵一路追击抗元义军,沿途烧杀,盗匪又趁火打劫。遭此洗劫,义门故居已不复存在了。
值元未明初,朱陈大战。开始朱元璋失利,为毁陈友谅之祖坟风水,派士兵掘墓毁碑,践为平地。此后,无论是东佳墓地,还是故居祖坟山,后人未曾寻见一块唐宋的墓碑,皆由此故。现在的旺公山上的几座坟茔、墓碑,还是后人根据谱图所示的地理位置,重新撮土竖碑而就。由于各地谱志不一,致使今日旺公山出现上下两处旺公墓。据古墓专家考证,山脚下的墓碑处为真墓茔。“太阳开口穴若河,任取中心脉似窝”。《五祖墓志》也是这么说的。据1990年版《德安县志》卷二十二“胜迹文物志”载:“宋陈旭墓墓碑云‘在陈旺墓之右旁’。(原志又)按:在陈旺墓后面的右边。陈旭墓与陈兢墓并列,二墓清朝立墓碑已毁”。由此可知,现在旺公山上并列的二墓,原来竟是陈旭、陈兢之墓。由此可见,朱陈大战毁墓,给义门陈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第六篇 明朝表扬义门遗址
一、德安县回府申文
为奉府贴:查太平乡陈氏故址,现存遗迹等因。遵出告示:其陈氏遗迹或见属于军民之家,只是查明表识即己,并不追取其地,以妨民业,庶不病民及为查访之累耳。依奉遵照,随差老人周文宪往太平乡查复。现由周文宪连同彼地陈氏子孙陈永洪、陈观亲族执谱一本并同周文宪备开手本到县。查得义门陈瓖秀发仙游,伯宣晦迹庐阜。再是陈旺占籍德安始于盛唐开元九载,及李昇元年历十一世。陈衮为江州司户始立义门。一家倡义之风,累朝褒崇之典。本县常乐四图,实其故里。即今年代虽更,陵谷未变,残碑断碣尚或悬诸丘崖,故址荒祠犹未鞠为禾黍,遗泯可证。文献足证兴孝兴悌,将以树之风声、吊古怀贤,伏望扬其厥里。为此,合就申报。除将陈氏族谱一本,并查得见存基址缘由,另具揭帖一本,印封差人赍送告投外,县司今备前由,合行申送。伏乞照验施行。
德安开具查出揭帖:
一、陈氏原自基址,现在地名义门,系民人潘鑑、郑聪等人居住。
二、三门旌表台,石磉二个,现在义门民人潘鑑管业。
三、义门陈书院,现在地名塘下山。为民人桂睿基址,桂以良牌右。
四、碑石亭,现在义门民人潘鑑、郑聪基址。
五、大厅堂,在义门民人潘鑑、郑聪基址。
六、秋千亭计六座,现在义门民人潘鑑、郑聪基址。
七、祖先道院,现在义门民人潘鑑、郑聪基址。
八、祠堂一所,在永清寺东首。
九、镇场山、望仙亭,在民人潘鑑、郑聪基址。
十、金鸡石,现在义门陈氏旧址水口。
十一、凤凰山,现在地名东源。
十二、摘星楼,现在民人王伏珺屋畔。
十三、公婆丘,计一十二亩,现民人王伏观、徐观尧佃种。
十四、百犬牢基址,现在民人吴伦上首。
十五、东皋书院、祠堂,现在义门吴秉常下首。
十六、陈旺公墓,现在东源山顶。
十七、猫儿塘,现由义门民人郑兰管业。
十八、东佳书院,现在地名紫岩泉,为桂以宣管业。
十九、陈三将军忠壮王庙,现在地名九里殿。
以上诸迹,具以申报。
二、德化县查议申文
九江府德化县为查访遗迹事抄:蒙府内牌前事云,委本县主簿欧阳朝、邹邦等前往本县甘泉乡齐集里查访义门陈氏。现在支派元孙陈济,系冠带生员,年七十七岁,居住蓝桥坂,其余同宗之人丁,散居九江各处,约有百余口,宗谱明白,其先世合族处所,止存荒地并树山一所,坐落义门山,先年置立急递铺,名为义门铺。后奉明文改路并铺,改后实难查认。为此,合行移牌儒学查议。查得陈济、廪膳生员,奉例给领冠带。今居蓝桥坂,离义门旧址十余里。查据家谱,实系义门之后裔。今耆年守善,颇有古风。旧址在义门山下,与军屯相混合,无转建坊题额。表扬其处,应使前贤遗迹不致湮没,民风丕振。并估计建牌坊、门楼合用工料,数月揭帖,合行申报,伏乞蒙批施行。
计开合用工料于后。(略)
三、九江府复勘申文
九江府经历司为查访遗迹事,承准本府照会。
嘉靖三十二年(1553)八月初三日本府推事潘某自省城回称:蒙巡按监察御史萧钧示,义门遗迹当在德安县等因。准此案照先,蒙院宪牌行前事,依蒙行。
据德化县申称,转行本府并该县各儒学查访,俱据县志载义门山注:城西六十里与株岭高良山相接,义门陈氏原居其下,故名等因。及本府据此随查,因陈氏子孙俱各散居,止据现居蓝桥坂冠带生员陈济称年七十七岁,赍送族谱到府,审与县报相同,具由回报前后。
近因祭祀文庙,府县二学生员、供事咸在,倍加询之。复据德化县学生员陈言:陈盟、执伊先世系洪武间占籍德化县楚城乡,原合民户由帖送验,内有“义门裔主”四字,称先世祠堂及受旌处所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今宗人散居各府不一。其义门山、义门铺虽系居址,缘坐德化、德安、瑞昌三县合界之中,止便蓝桥一派,余派不便如赐表扬。愿于受旌处所,以彰故迹为幸。然近又诸生面询,众称瑞昌、德安、德化等处陈姓俱系义门后裔,自兵燹后,各从他地先后徙回居住,人各以义门陈姓相呼,具不系存留支派。据此,因见各说不一,深惧上辜院宪查访意,具由禀敬。
适蒙本官传蒙前因,复查德安县志载义门遗迹下注云:在县西北六十里,太丘后二十九世孙伯宣隐居庐山,今江州太平宫,后迁义门,因兵燹立铺于其上,故名义门铺。唐时置庄籍于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自是宗族益盛,旌表不次。窍详德安之西北即府城之西,其志各注云六十里,显今义门铺系其始居之地。彼时族属己众,行义以闻,故山、铺因以得名。其后徙居德安县,人益繁炽,声名文扬,由出累代,表彰其地益重。
且德安县在府之西南,距今之义门铺一百余里,不当驿路,又无子孙生员在学,祠之则典守无人,遗之则湮没可概。合无乞容本府行令该县,将陈氏原日有何见存遗迹,逐一查出,立碑表识,以垂久远。如就始居之地表扬,则道驿路,子孙咸在,仍旧只照前议,围墙树坊。听陈济等率其族人自建祠堂,以承宗祀,于义亦通。
缘蒙查访遗迹事理,未敢擅便,合就呈禀。为此,今备前由,合行照会,即日转呈,伏乞照详施行。
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萧批:义门既系始居之地,又山与铺俱以此得名,想其当时同居行谊亦已著矣。其地亦应表场,仍照前批,树坊立门。该府再行帖德安县查常乐里遗址,别加表识。
分享按钮>>义门陈氏宗谱第三卷宗族文化
>>义门陈氏宗谱第五卷陈氏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