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戚城遗址”
- 中华卫氏网 2011年7月25日 中华卫氏网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依托戚城遗址而建。戚城遗址俗称孔悝城,是濮阳市境内乃至附近各地市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据1986年省文物考古所试掘,它地下依次叠压着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战国、汉等文化层。戚城地下最下一层的裴李岗文化,是濮阳市目前最早的实物见证。
戚城最初是卫国的第十代国君武公之孙孙耳的采邑,孙氏在此袭居六代,为卫世卿,他们世代掌握着卫王室的实权,演出一幕幂活剧来,最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太子蒯聩谋害灵公夫人南子未遂,逃到晋国避难,13年后潜入戚城,与其子辄(已立为卫出公)争国。蒯聩勾结其妹控制了执政的外甥孔悝,出公辄被迫出逃鲁国,蒯聩自立为庄公。子路是孔悝的邑宰,为救孔悝而惨死在与蒯聩的甲士的撕杀中。今戚城东北里许有子路墓冢。戚城遗址、子路墓祠、蒯聩台遗址(在油田供应处院内)三处文物古迹,同是这一事件的产物,形成一个自然景区。
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孔悝遗址公布为河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濮阳戚城遗址 又称“孔悝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是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位于濮阳市区戚城村。城址为方形,周长1520米,面积14余万平方米。现存西北东三面城墙,最高处8米余,最宽处16米余。城墙为夯土建筑,出土有西周的文化遗物。城东80米处有一夯土台是当时诸侯会盟的盟坛基址。前626年到前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各诸侯国在卫会盟十五次,其中七次会盟于此。目前整个景区包括会盟台、城墙、阙门、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表现濮阳古战场的“历史名战微缩景观”、龙宫、龙湖、车圣相士和他发明的马车、伏羲之母华胥的卧雕及伏羲亭、夏后启在昆吾所铸之九鼎及铸鼎轩等等。
戚城城门
濮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就在此活动,故有“颛顼遗都”之称。为凭吊祖先,戚城遗址公园内立有“帝颛顼乘龙至四海”石像。 “帝颛顼”乘龙至四海雕像 戚城文物景区目前占地760亩,包括真迹再现和纪念性设施两大部分。真迹指戚城遗址、城内地下文化层及城外会盟台等有文物埋藏处,用植被覆盖,道路用活动建筑材料辅砌,以备今后进行科学发掘,揭露出古城的布局和原貌。城外地下无文物埋藏的地方,搞了显示濮阳在古史上的闪光点的纪念设施。自1992年开工建设以来,建有:秦汉风格的东阙门、仿汉建筑群戚城历史陈列室、仿唐风格的北大门、龙宫、明清建筑群子路墓祠及诉说着中华民族文明史渊源的颛顼玄宫等,这些建筑高大、雄浑;园林小品穿插于国内,点缀其间,秀美、典雅;加之绿杨、垂柳、草坪的映衬,使戚城文物景区成为文物保护、历史展示与现代园林完美和谐的统一组合。
黄昏中的“颛顼”像,天空中有飞机划过的痕迹,仿佛颛顼帝真的已经乘龙而去
分享按钮>>河南古迹“沁阳野王城”
>>河南之“淇县邑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