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斗拱”显尊贵 在卫浩然的带领下,我们从侧门进入祠内。站在中堂前面,脚下是那上百年的花岗岩石板,祠堂正门后方别具一格的牌坊,吸引了我们的视线。 和普通牌坊不一样的是,这个牌坊造型独特、精美,上部是燕子斗拱结构,一层上叠着另外一层,中间牌匾上横书:“百世周宗”,两侧是两列小字:“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里,这种“燕子斗拱”是规格相当高的一种建筑形式,只有皇亲国戚或皇帝钦点才能采用,否则就是违反礼制。那为什么沥滘村可以建呢? 卫浩然说,这仍是个谜,但据祖辈口耳相传,它与卫氏十二世祖卫西樵有关。“据说他是明代嘉靖皇帝的外孙婿。我小时候见过西樵祖的祠堂,前面就是这种燕子斗拱牌坊,而且建在仪门的位置上。我想是因为沾上了皇亲国戚的边,所以才可以建。” 据说,原本卫氏大宗祠里还有一个约1米高的明朝汉白玉观音,是当时下嫁给卫西樵的郡主(即卫氏的太婆)的嫁妆,在建国后不知何故遗失了。 建这个牌坊时,还有一段小插曲:据说,当时衙门得知卫家要想沾光建这座牌坊时,派人来找茬。卫家的人知道后,事先把瓦砾等铺在地上,当气势汹汹的衙役来到之后,卫家的人马上拿出圣旨宣读,衙役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皇帝重臣共贺寿 卫氏大宗祠的中堂叫庆源堂。历经漫长岁月,仍然无法挡住它的威风八面。 它面阔达五个开间,主体建筑由12根“檐柱”和12根木柱支撑,每根柱子,都是由一块块木料完整打凿而成。庆源堂一侧,立着一个大玻璃罩,里面是这间祠堂的“镇祠之宝”,御赐祝寿屏风。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些高大的紫檀木屏风上,精美的浮雕图案和镏金贺文仍然清晰可见。 这块祝寿屏风大有来头:它是乾隆钦命,由三朝重臣、一代名相张廷玉撰文,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大书法家汪由敦书写,内容是祝贺沥滘村103名老翁寿辰。 千里之外的乾隆,为什么会给这条岭南古村的老人家贺寿?张廷玉的贺文里,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沥滘尊老爱老之风兴盛,绵延了数百年,村里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在祠堂为老寿星摆筵寿酒。卫氏第十九世祖卫廷璞,是清代雍正四十八年(1783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他任兵科给事时,由于办事勤奋干练,深得张廷玉器重。有一年冬天,卫廷璞到张廷玉府上,对张廷玉说,他的家乡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百多,将会在明年春天聚餐祝寿,希望张廷玉能撰文为寿宴增光。张廷玉一听,感到十分诧异,他没想到,在同一个家族中,会同时有100多个寿星,史书上记载文潞公留守西都时,曾召集洛中德高望重的老者聚会,只有13个人参加,但已经可以作为一件盛事流传下来。他把此事向乾隆禀报后,乾隆也感到可以借此机会弘扬孝悌之风,便命汪由敦进行书写。 而这块御赐祝寿屏风,在当时无疑是沥滘的一大荣耀。卫浩然回忆,建国前,这12块御赐屏风被好好收藏着,只在每年正月十五摆筵寿酒时,才拿出来。 多少古祠风雨中 文物专家崔志民与沥滘有着不解缘分。 20多年前,一次机缘,他第一次来到沥滘。当时,这里还是一派水乡景象:小桥、流水、古树……尤其令他记忆深刻的是这里的祠堂。 那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老民居中的祠堂,走进去就如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些祠堂的建筑年代之早,在广州地区已不多见,他在那里常能找到明代石柱、清代砖瓦。20多年过去了,900年水乡沥滘,发生着重大改变。以前,沥滘一涌两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祠堂30多间,如今,只剩下13间。在崔志民眼中,这个明清祠堂群,是古老沥滘保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岭南不少村落也有祠堂,但像沥滘的祠堂那样,建造时间之早,基本结构保存之完好,地域之集中,数量之多,在岭南古村落里是绝无仅有的。如果从建筑学角度上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建筑博物馆’。”崔志民说。 只是目前除了卫氏大宗祠,历滘的其他祠堂几乎都没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有的被用作机械加工作坊或者仓库,不少正遭受一些破坏,令人痛心。 “根据规划,作为城中村,沥滘很快将发生改变,我非常希望这些祠堂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否则,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它们很难避免将要消亡。”崔志民忧心忡忡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