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名人】 中国音乐教育家 沈心工
- 中华沈氏网 2009年3月4日 沈氏
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
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1947年9月5日病逝于上海。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上海约翰书院。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1首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1903年2月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师,创设唱歌课。从1911年起任该校主事(即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1911)和《民国唱歌集》(4集,1912)。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82首,忙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
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
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
说到"学堂乐歌",我们首先要提的人物是沈心工。早在1897年,维新运动的成果之一"南洋公学"设立外院,相当于如今的小学。据记载,当时的师范生陈懋治、杜嗣程、沈叔逵等曾合编《蒙学读本》、《笔算教科书》、《物算教科书》和《本国初中地理教科书》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自编新式教科书的开端。这里提到的沈叔逵(即沈心工),就是日后为中国的学堂乐歌筚路蓝缕者。
沈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1890年中秀才,1895年应聘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执教中文。两年后,受"教育救国"思想的感召,毅然放弃了有优厚待遇的教席,考入南洋公学第一届师范班。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批志士仁人纷纷东渡日本寻找救国图强的办法。沈心工也于1902年4月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在日本,给了沈心工最大触动的,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乐歌活动。这种朝气蓬勃、热情向上的学校唱歌,对积贫积弱、民心涣散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为一剂救世良方。于是沈心工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音乐讲习会",专门聘请日本音乐家为师,研究中国乐歌的创作问题,这是国人举办近代音乐讲习活动的首创。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
1903年2月,沈心工回到国内,执教于南洋附小,一干就是24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学校里设置"唱歌"课,以推动乐歌浪潮。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的记载,这是我国小学设"唱歌"课的开端。这一创举很快就在全社会获得了热烈的响应。沈心工身体力行,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和《民国唱歌集》4集。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82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
沈心工作品的风格典雅隽永,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因此在社会上流传极广。黄炎培在为《重编学校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写道:"沈君之所以为……良导师者,不惟以其得风气先,尤以其所制乐歌,虽至今日作者如林,绝不因此减其价值,且与岁月同增进焉。"著名音乐家黄自为《心工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说:"先生的歌集,风行最早。……所谓'盛极南北'确系事实而不是过誉。所以现在的青年教师及歌曲作者多少皆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点贡献,也就了不起了。"191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在记述一个"女权运动"组织搞的一次"天足会"的集会上用风琴伴唱沈心工创作的《女学歌》的场面时,有这样的描写:"击掌完时琴韵高,一曲清歌声婉转,原来是振兴女权训儿曹,心工沈氏传佳制,淑性陶情要算是第一挑。"由此可见沈氏的作品在当时的风行情况。沈心工的180余首乐歌,所涉题材极其广泛。作品大多沿袭了日本乐歌的风尚,多用欧美或日本的名曲、民谣填配歌词。一部分则是他自己专门作曲的,也有一部分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曲调。
关于沈心工的音乐作品
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
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
分享按钮>> 燕氏祖碑文
>>【沈氏名人】 著名演员---沈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