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新闻】明代财神后裔 现身遵义?

    中华沈氏网 2009年11月1日 沈氏


 
10月7日,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沈万三研究分会的专家、江苏学者扎西·刘与意大利学者、中国元明史研究专家黄元明,还有我省沈万三研究专家沈赤兵等人在遵义考察时发现: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野彪片区700多户沈氏,是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又一支后裔。


专家正在研究史料

诗句藏暗号

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野彪片区是一个沈姓人员占了近70%的片区,目前有沈氏住户700余户,若加上从该地陆续外迁的沈氏,则达1000余户。当地很多沈氏家族没有家谱,但记得祖上曾流传有8句诗句,其内容为:“沈氏原来宰相家,皇军追赶入西涯,沈基桥上来分散,渭水河边插柳花,异日团圆重相会,辅助朝庭永无差,后人记得诗八句,千家万家是一家。”该诗句与沈万三团溪后裔祖上流传的6句诗(原本是8句,但有两句已失传),其内容相差无几,原诗为:“沈氏原来宰相家,皇军追赶过西涯,江西游出四川坝,十八桥头分了家,若是记得诗八句,千家万户是一家”。
在遵义,专家们把这两首内容相近的诗句反复推敲后认为,野彪沈氏与团溪沈氏极有可能就是一家人。首先是大家都姓沈;其二,沈万三当年流放贵州,是罪人的身份,他的后人为躲避灾难,不敢以书面的形式记载自己祖先的情况,极有可能通过编诗句口头流传;其三,两首诗有4句内容一模一样,所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这与史书记载的沈万三所经历的灾难完全吻合;第四,明洪武3年,沈万三被朱元璋封为“兴国公”,虽是虚职,但却是宰相级别;第六,从地域上看,团溪与野彪相隔不过几十公里,且同在一县。 



《沈氏家谱》

字辈含“密码”

为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推断,扎西·刘等详细考察了当地人祖上传下来的排行字辈,这一结果使专家肯定地认为:野彪沈氏极可能是沈万三后裔。
根据当地一居民沈仕卫提供的字辈排行,“嘉现思维长耳茂,朝应文明秀仕开,光宗耀德登云显,天正凤廷国再兴”。扎西·刘在字辈上一些特殊的字下打上了着重号:“思”、“长耳”、“茂”、“朝”、“应”、“明”、“秀”等。专家大胆地作了这样的推理:思——思念,茂——沈茂,朝——朝廷,应——应天府,明——明朝,秀——沈秀……600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南京改名应天府;沈万三又名沈秀,其子正是沈茂。从字辈中看,这些字正像密码一样把野彪沈氏的历史渊源隐藏在其中。根据这些字分析,野彪沈氏不仅可能是沈万三后裔,而且还是沈茂后裔,与团溪沈氏同为一支。


野彪沈氏获正名

当天在团溪考察时,扎西·刘、黄元明、沈赤兵从其他沈万三后裔提供的《沈氏家谱》中查到这样几句记载:
“入籍四川不知历几何年遭张逆之乱,鼻祖沈栋宇弟兄四人各自逃命,其它二房不知所往,得闻一房入籍湖广复转入黔……”。扎西·刘认为,野彪沈氏现存700余户,可能是目前所发现的沈万三后裔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记者就此专门请教沈万三后裔,毕节乌蒙沈氏代表沈长仁、平坝天龙沈氏代表沈向东、遵义沈氏代表沈家庆,三人均表示,野彪沈氏与他们共同拥有先祖沈万三。野彪沈氏流传的诗句能与团溪沈氏对上“暗号”,字辈排行又隐藏了那么多有关沈万三的信息,应该就是沈万三后人。

相关链接

沈万山

沈万三是明朝著名的“平民财神”,从明代中叶起就上了年画,他致富后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给他两个儿子封官,并在南京建造了“廊庑”。沈万三奇迹般地暴富,又流星般地衰败,给后世留下诸多谜团,600多年过去了,沈万三的后代在哪里一直是个谜。目前,全国研究沈万三的学者专家已达到数百人。
南京民俗学家扎西·刘用了6年时间,跑遍了江苏、云南,最后,于2006年在贵州第一次找到沈万三后裔。此次野彪后裔的正名,将进一步填补“平民财神”明朝流放至云南后再无史料记载的空白。

作者:黎颍      来源:金阳时讯-贵阳晚报


分享按钮>>【安姓氏家谱源流】湖北襄阳区程河镇安庄安氏寻同宗
>>【沈氏企业】 百年老字号—沈广隆剑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