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沛与“甡茂永”土产行

    中华沈氏网 2011年3月26日 沈氏裔族


沈云沛与“甡茂永”土产行(一)
       沈云沛,字雨辰,又号雨人。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生,光绪时农工商部右侍郎、邮传部右侍郎。今海州人,他从“ 甡 茂 永”土产行起家,而成为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的实业家,并进入清政府,对海州地区工商业乃至苏北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沈云沛幼小并不很聪明,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就延师设馆于家中对其教化,其父将“禁捐考”勒石学门,促其一心读书,入仕只能靠自己。由于父母的专心培养,沈云沛终在17岁中举。成为家喻户晓的沈举人,由于此时年纪小,加上要得一官半职也不是就容易得到的,所以在家中继续读书备考进士。举人在当时是准地方官,因此,沈云沛在海州地区也算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海州在历史上就是苏北、鲁南有名的粮油集散地,“转粟运输者”云集海州。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蔷薇河水深浪急,南来运粮船不敢下放入海,都云集海州西门外的坝桥,朱沟河两个码头,由20多家粮油代理商分销。到光绪初期,粮油贸易更加兴旺。家住西门外的沈举人,从小身居闹市,耳闻目睹粮油代理行的丰厚的利润,使他萌发了要经商的念头,只是苦于没有本钱和经营之道,更有出头露面有碍斯文和身份之虑。此间,海州墟沟人董才卿因事被海州衙门关押,因沈是举人,董家就托其保释。董才卿出狱后去沈家道谢时,因其相貌忠厚、谈吐举止不俗而被沈云沛看中,并视为好友。在交往中,沈表示了自己想做生意,苦于本钱太少和无经营之道时,董才卿即投桃报李的表示:自己在家中就是做生意的人,别无所长,本钱少就做本钱少的生意,开个粮行不需要多少本钱,且可合伙经营筹集资本。就这样,沈联络一些文人秀才,剖析开粮行可以赚钱之利,决定集股开个土产行(即以粮油为主的代理行)九个文人秀才集股九股,加上沈的一股共十股,并委托董才卿领衔经营,土产行取名“ 甡 茂永”,“甡”字十笔划,寓意十位先生,集资十股,“茂永”寓意生意永远茂盛,时在光绪初年左右(公元1874年—1876年)。举人开粮行引来了众多客商,生意红火,其影响越来越大,利润逐年攀升,随着“ 甡 茂永”土产行的经济效益和沈云沛年龄的增长,沈云沛意识到:为更好的保护其自身利益和在海州的沈、葛、杨、谢四大家族中出人头地,就必须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因此,沈决定以举人身份去谋官。当时,朝廷腐败,要想做官需金钱铺路。由于有了“ 甡 茂永”这样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沈云沛终于在浙江谋得了一个县令之缺。
沈云沛与“甡茂永”土产行(二)

   “ 甡 茂 永”土产行由于有县令做老板,地方势力更不敢得罪,加上董才卿左右逢圆,经营有方,措施得力而越办越好,生意越来越兴旺。从沭阳、灌云一带来的粮船都愿意到“甡 茂永”来做生意。分销范围南到上海、浒浦,北到青岛、大连、养马岛等地。并拥有两条每只能装载28万公斤的出海木船,作代客运输和自营之用。“甡 茂永”从而成为苏北、鲁南闻名遐迩的大粮行。

     沈云沛在县令位上期满不久,又在1894年夏秋间当上了浙江巡抚廖寿丰的总文案,仕途上又上了一个台阶。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兼江宁将军,为了军事部署上的急需,他不得不将在巡抚手下当总文案不久的,且在家乡有一定威望、时值中年的海州籍官员挖出来派往海州办团防,为了激励沈云沛安心搞好团防,张之洞奏报朝廷为沈加衔“赐进士出生,翰林院庶吉士”。沈云沛光荣返乡,登上团防之位。

     沈云沛做了翰林后(当地百姓称),“ 甡 茂 永” 的股东们把各自的股份作为贺礼,赠送给了沈,“甡茂永”变成了沈一个人的商行,沈云沛仍将经营大权交给董才卿。“甡 茂永”官商盈门,生意更加茂盛,日见斗金。

     由于沈云沛在巡抚总文案位上经常接触张之洞,且是张一手提拔重用,沈在海州团防位上则倾其全力具体落实张的“广设武备、农工商”的主张,凭借“甡 茂永”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大干起来,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海州兴办了“海州种植实验场”和“果木实验场”,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设立“临洪榨油厂”、“溥利树艺公司”,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还开办了“海州织布厂”和“毛巾洋胰(肥皂)厂”,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沈的实业资产越来越雄厚,1903年还在新浦设立海赣垦牧公司联络处(今市化工局所在地)积极筹办海(州)、赣(榆)垦牧公司,可见沈云沛的雄心之大。

    沈云沛是个有抱负的人,他虽然在家乡海州团防位上“广设武备、农工商”很有建树,但仕途上却不如同时期的同乡赣榆人许鼎霖,更不如南通的张謇,为了实现他的更大抱负,他抓住科举改革的机会“解饷赴京、应公试”以便在仕途上再上一个台阶。1904年,沈云沛以“赐进士出生,翰林院庶吉士”身份参加“公试”,沈以他的学问和业绩而一举中了进士,并被授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编修只是“撰述编辑、暴直经幄”之事,对于在官场及从事实业上、雄心勃勃的沈云沛来说,无疑是作茧自缚。因此,虽为编修却心系海州的开发。当了翰林后,立即与同为翰林、安徽候补道的许鼎霖商讨海州东部大片新淤的海滩开发事宜,二人一拍即合,即在1904年以许鼎霖之名,向清廷呈文拟建海赣垦牧公司。1905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清廷批复,同意开垦临洪口的鸡心滩和灌河口的燕尾滩。其范围自海州北境入赣榆30公里抵山东日照县,向南自州治东抵淮安、阜宁境内约150公里,总面积5000公顷。其经营方式仿照南通张謇的通海垦牧公司。海赣垦牧公司总公司设在海州,总账房设在上海,以便收股付息。由于沈云沛对海赣垦牧公司早有筹谋,所以,在清廷批复不久,即于同年开张。

沈云沛与“甡茂永”土产行(三)
      沈云沛在任翰林院编修期间,认识了东海县的同乡朱路。朱路字任庵,东海县平明乡平民村人,由于朱路的穿针引线和“ 甡 茂 永”提供资金,使沈云沛一跃而进入中央政府。
      朱路系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后在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正式成立的邮政总局任主政,因厌恶官场腐败而辞职,改任太子太傅,在淳亲王府里做亲王王子的先生。在亲王府幕僚里也是可以说得上话的人。朱路对老乡的境遇和志存高远的心思深感理解同情,并表示愿意为沈云沛引荐给淳亲王,但需沈云沛拿出三千两白银来,以便打通淳亲王手下的各个关节。沈云沛听说后,立即派专人赴海州,找董才卿筹措三千两银子,并再三叮嘱:事 关仕途升迁。此时的“ 甡 茂 永”虽抽资开办实业实力大弱,但三千两银子还不在话下,董才卿马上筹集三千两银子,派人送到北京。这样,沈云沛终于见到了淳亲王,并由淳亲王在慈禧太后面前保举沈云沛在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当上了农工商部右侍郎,“专司推演实业,以厚民生”即专门经营实业之事,掌管大型工程、水利、交通等方面的政令,沈云沛如愿以尝。是年,沈云沛又以“充会办商约大臣”的身份进入清政府新开设的“邮传部”任右侍郎,“掌主交通政令、汽行舟车、电达文语。”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交通、邮电等业务的副主管。其间,沈云沛力排众议使其“临洪口是陇海路最近的入海口,路程短、投资少、工期快,临洪口已经开放,需要陆路运输配合,主张到海州”的意见被清政府采纳,诏令江苏铁路规划为最要,“江南自上海经松江以达江浙,江北自海州入徐(州)以达豫”,为今后陇海铁路贯通打下了基础。
      清宣统二年,即辛亥革命前一年的十二月,沈云沛又被任命为吏部右侍郎,掌握文官的挑选、考察、任免、升降、调动以及封勋等事务。沈云沛的仕途达到了顶峰。辛亥革命宣告了清王朝的消亡,沈云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甡 茂永”土产行也随着历史的转变,在儿子沈仲长的手中于1927年倒闭。
     沈云沛开发海州实业的才干,得益于“ 甡 茂 永”的启迪,仕途的升迁得益于“ 甡 茂 永”的财力,沈云沛的实业和仕途之路,“甡 茂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甡 茂永”走出来的沈云沛也为家乡做了一些好事,建磨房、办“甡”字号粮行、油坊、布店,促进了新浦的商业贸易发展,特别是争取到铁路铺到连云港,为连云港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沈云沛虽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中,充任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的“全国请愿会”的会长,站到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但沈云沛一生注重资本主义实业,对苏北沿海开发的实绩还是值得肯定的。1919年9月,沈云沛病死于天津。后辈人当记之他为海州开发所做的一些有益的事,后辈人亦当记住“甡 茂永”土产行孕育了江北名流——沈云沛和促进海州粮油贸易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多>>
我顶!
路过,什么也没看见…… :)
真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啊!
看了楼主的大作,只有一个字能表达我的心情,那就是“顶”!
怎么跟我的想法一样。。。
靠,不会是抄我的吧!
一般
自写

 

 


分享按钮>> 潮人诸神之开漳圣王
>>超越浪漫( 古今之旅) ——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