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园林】苏州藕园

    中华沈氏网 2011年4月4日 沈氏裔族


    

   藕园位于苏州城东小新桥巷7号。藕园东部旧址原为清雍正时保宁知府陆锦所筑“涉园”,又名“小郁林”。后为崇明祝氏别墅。光绪初年,湖州沈秉成(后任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客居吴中,购得涉园废址,聘名画家顾芸等设计,营筑宅园。因宅之东西各有一园,又寓夫妇偕隐之意,故名“藕园”(藕通偶)。时吴中名士潘祖荫、李鸿裔、吴云、郑文焯等常来园雅集,饮宴酬唱,摩挲古玩,风流一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沈秉成卒后,其园不治,渐为民居。1932年,杨荫榆于此创办二乐女子学社。1939年,史学家钱穆携眷寓居东花园,于“补读旧书楼”撰成《史记地名考》一书。1941年刘国钧购得藕园,重加修缮未竣。1958年,振亚丝织厂用作工人疗养所、宿舍、仓库、托儿所。1961年,归市园林管理初,经整修于1965年开放东花园,1979年重修,1990年整修西花园、住宅,1994年全部开放。 


      藕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8000平方米。该园布局独树一帜,宅居中,园分东西,园宅之间以重楼贯通。住宅共四进厅堂。前后门均有河埠。
       东花园为“涉园”故址,布局以山为主,以池为辅,亭台楼榭环山池而筑。园中主体建筑为一组重檐楼厅,总名“城曲草堂”,为园主宴集之处。楼上额“补读旧书楼”。楼西以“樨廊”接储香馆、藤花舫、无俗韵轩、枕波双隐亭诸胜。亭有楹联曰:“藕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出自沈秉成继配夫人严永华之手。楼东向南突出为“双照楼”,下有“筠廊”接“还砚斋”、望月亭、吾爱亭、听橹楼等。楼厅之前,石坪宽敞,黄石假山耸峙,山中辟小道名“邃谷”。东部主峰巍峨,绝壁临池,树木苍翠,极富山林野趣;西部次山低缓平和,为主山村托。据刘敦桢考证:“此山不论绝壁、蹬道、峡谷,叠石手法自然逼真,……犹如黄石自然剥裂的纹理,和明嘉靖间张南阳所叠上海豫园黄石假山几无差别,可能是涉园遗物。”假山东有受月池。池南端构水阁“山水间”,有明代杞梓木落地罩,跨度约4米,高约3.5米,所雕松竹梅“岁寒三友”精美绝伦,体量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聚首位。 


       西花园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北立藏书楼。
 

【沈姓名人—沈秉成】
沈秉成(1823-1895)字仲复,自号耦园主人,浙江归安人。清咸丰六年进士,官至广西、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同治间出为苏松太兵备道时,曾为上海豫园“点春堂”书写堂匾(堂匾至今尚存)。在皖时,曾创办经古书院,“以课经史实学”。他工诗文书法,精鉴赏,收藏金石鼎彝、法书名画美富一时。影响所及,他的长孙沈迈士(祖德,1891-1986,生前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自幼读书在园中“储香馆”,以工书画,善鉴赏著名当代艺苑。他居吴后,时与俞樾、吴云、顾文彬,潘遵祁、李鸿裔、彭慰高等,在园中鉴赏金石书画,考订文字。可见他既是一位大官,又是一位风雅的读书人。有关他的生平事略,吴昌硕《石交集》中撰有《沈秉成传略》可足资参考。兹照录如下:
沈仲复中丞名秉成,归安人。咸丰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由日讲起居注官出为苏松太兵备道。道治在上海,番贾交错之区,五方辐辏,号称难治。中丞为政数年,华夷晏然,民情翕服。以课最,迁河南四川廉使,引疾居吴下。光绪甲申,徵拜京兆尹,旋擢内阁学士,巡抚广西,复迁安徽。中丞与人无忤,与世无竞,似得老子之道。然官侍从时褰谔建言,凡上封事三十余通,请减吾湖岁赋,及为殉难世民请,皆奉谕旨施行,尤彰彰在人耳目。今乃专制一方,宏其建树,其德业正未可量也。夫人严氏,名咏华,工诗画,琴瑟甚笃。中丞为筑耦园。又曾得石,剖之有鱼形,制砚二,名之曰鲽砚。署其居为鲽砚庐。余需次苏台,先后为作印十余纽,中丞咸称善。其奖借寒 尤足多云。
 


分享按钮>> 古田县鹤塘镇沉字桥
>>山西燕氏联谊筹委会致湖南分会的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