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水北调”遇上北宋三朝名相墓
- 中华韩氏网 2012年5月23日 韩氏家族
北宋名相韩琦墓整体搬迁始末上
要是国宝,工程就得绕开。省宝,得整体迁移。但韩琦墓只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市主抓殷都区文物考古工作的赵贤文
由于韩琦墓的发掘保护未列入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规划,成为一个重大遗留问题。 ———河南南水北调办公室
海内外“韩氏宗亲会”联名给相关部门写信,相关部门给南水北调办公室批示:整体搬迁。 ———“韩氏宗亲会”会长
一个大墓的整体搬迁,这在安阳历史上是第一次见。 ———安阳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
成都商报记者 牛亚皓 河南安阳 摄影报道
韩琦,北宋三朝名相,曾与范仲淹共战边疆,亦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韩琦大半生风云跌宕,在65岁时急流勇退,荣归故里。68岁时韩琦逝世,被厚葬在河南安阳。
1
韩琦墓
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3月3日,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皇甫屯村。村民和水林在村西的麦地里,浇水。透过一片杨树林,他看见一条干渠宛如长龙一般,在村头的烟尘中盘卧。“‘河’里,就有一个韩琦墓。”他嘟囔着,“俺村,至少有9个韩琦墓。”
皇甫屯村,离“曹操墓”所在地西高穴村相距20多公里。“我现在站的这片地,叫韩家坟。”和水林用手指着,“还有大石头地、凤凰岗、窟窿墙、南石榴、北石榴。”
60 岁的和水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从小就在韩琦陵园玩:“大石头地”有三块巨石,长石、方石、石龟。“凤凰岗”卧一青石,体形硕大。“韩家坟”有石羊、石猪、翁仲(石人像)各一对,体形高大,精致生动。石碑后,有墓高9米,长满荆棘,旁边还有几座大墓,六七里外都能看到。
“那些石牌,1958年烧石灰时给毁了。”曾任十年村会计的和水林说,“生产队”大炼钢铁时,村民以绳栓腰由盗洞进入韩琦墓,得四根“铜柱子”,亦毁。
上世纪90年代,安阳市郊区(现改为龙安区)政府在皇甫屯竖“韩琦墓”碑:“郊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阳市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和旅游局副主任科员、主抓殷都区文物考古工作的赵贤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皇甫屯村民王陪枝说,祖辈流传韩琦墓有72座,新中国成立前设有专职看墓人。“都知韩琦是三朝宰相,不知他为啥要埋在俺皇甫屯。”
2
韩琦是谁?
三朝宰相 曾与范仲淹守边疆
郭胜强,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曾供职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韩琦传》作者。3月4日下午,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正酝酿成立“韩琦研究会”。
韩琦(1008-1075年),生于泉州,祖籍相州(今河南安阳),3岁时父母离世。20岁,中进士。26岁,迁开封府推官。30岁,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致当朝宰相等四人同日罢官,闻名朝野。后5年,与范仲淹守边疆,有升有贬。39岁至48岁,任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官员。53岁始,相宋仁宗、英宗、神宗。65岁急流勇退,回安阳。68岁逝世。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苏轼赞其“无愧于伊、周(伊尹、周公)。”
郭胜强研究:韩琦性格沉稳中庸;与范仲淹在边疆打了不少胜仗,做地方官时励精图治而受民爱戴;有争议的是,韩琦作为保守派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
为何作为北宋三朝名相,韩琦的名字却不被当代人所熟知?“一是学界对韩琦研究不多;二是将相类历史人物不如民族英雄类被广泛宣传。”郭胜强说,近期安阳市政府、安阳师范学院联合发起成立“韩琦研究会”,处酝酿阶段。研究韩琦有何现实意义?“韩琦是个好干部,为官清廉,为老百姓办实事。”如何理解韩琦反对王安石变法之争议?“韩琦反对王安石有其道理,他担心变法会加重农民负担。”郭胜强说。
3
韩琦后人
其后代达80多万人
至和二年(1055年)2月,韩琦以疾自请改知相州(今安阳),建“昼锦堂”于州署后园。原址高阁寺,明弘治十一年迁东南营街。清乾隆五年,改为书院。光绪末年,改为彰德中学(现安阳五中前身)。1968年毁于大火。2001年修复,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昼锦堂西侧为韩王庙,为韩琦后人所居,2004年重修。
3月5日下午,韩琦第23代嫡孙韩培谦,第24代嫡孙韩贞林、韩新会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此前几代韩琦后人都在家庙(今韩王庙)居住,2001年搬出,家中有族谱和石碑。
3月6日,在安阳市文明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的韩魏公祠(含昼锦堂和韩王庙),工作人员秦文霞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该景点去年7月才对外开放,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
包括韩魏公祠,韩琦祠堂在全国多达12座。如今,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韩氏宗亲会”,韩琦后代达80多万人。2006年,安阳“韩氏宗亲会”成立,韩培谦任会长。农历七月初二(韩琦生日),海内外韩琦后人在韩王庙举行“韩氏恳亲大会”。
郭胜强说:“由于北方战乱及环境等因素,韩琦后人迁至海南等南方各地,比较有影响的是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宋庆龄父亲本名韩教准,过继给舅父改名宋嘉树。宋庆龄有过讲话,承认姓韩。宋子文在1946年曾认祖归宗在海南宴请韩氏宗亲。”
郭胜强说,今年春节前,他受宋庆龄基金会委托到海南考察并编纂《宋庆龄祖籍河南考》一书,预定5月完成。
4
盗墓记载
多次被盗 明代就已基本盗空
相对于韩琦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后人的影响,相对于昼锦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韩琦墓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直以来,令韩培谦有点尴尬。他称韩琦“老祖先”,感情深切,韩琦诗歌他倒背如流,如收录于《宋词鉴赏辞典》中的《安阳好》。
郭胜强说,安阳史志中对韩琦墓多有记述。明代崔铣在《彰德府志》中记,魏公墓左边有神宗皇帝御赐建立的功德寺(现皇甫屯村寿安寺)。《安阳县志》(清嘉庆二十四年本)载,北宋靖康年间,金兵进功德寺,见韩琦画像皆下马而拜。《续安阳县志》载:清乾隆年间,韩琦墓共占地一顷八十五亩,官府派专人守墓。
“后来,生产队为扩农田,出动大批社员和车辆,把韩琦陵园推成平地。”和水林说,韩琦多个墓的土地都种上了庄稼。上世纪90年代,安阳市郊区政府在农田旁竖了一块“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韩琦墓多次被盗。明代就就已基本盗空。一次盗墓记载说,因韩琦墓志铭太大没弄走。”安阳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加上考古经费不足等因素,安阳一直以来没有对韩琦墓进行发掘。
有趣的是,仅仅为宋拓本的《韩琦墓志铭》,已经成为三峡(重庆)博物馆镇馆之宝。“我们曾给他们要了几次照片,不给。”孔德铭说。
5
整体搬迁
“这在安阳历史上是第一次”
一个水利工程,改变了韩琦墓的命运。
3 月4日中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第七标段施工现场,中国华水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综合部部长董战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共有9个标段,第七标段全长5.27公里,从东向西自安阳市殷都区南士旺村至安阳县洪河屯乡下柏树村,2007年7月15日正式施工,2008年初挖干渠挖到一半时,皇甫屯村民及殷都区、安阳市文物考古工作人员突然跑过来说:“不能再施工了!”
“当初规划时,谁知道有韩琦墓?”董战军当时无奈地说。
“要是国宝,工程就得绕开。省宝,得整体迁移。但韩琦墓只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赵贤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韩琦墓所在的皇甫屯村原属安阳市郊区(现龙安区),2003年安阳市区调整,皇甫屯才被划入殷都区。
此后,韩琦墓困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施工,长达两年。据河南南水北调办公室官方消息:“由于韩琦墓的发掘保护未列入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规划,成为一个重大遗留问题,影响了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七标600米渠道顺利建设。2009年2月和4月,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会同河南省政府移民办、河南省文物局,组织安阳市南水北调办、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段建管处、安阳市韩王庙韩氏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两次召开韩琦墓发掘保护现场会,专题研究解决韩琦墓发掘保护工作。”
上述“安阳市韩王庙韩氏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即韩琦后人、“韩氏宗亲会”会长韩培谦。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鉴于南水北调工程 “动了祖坟”,海内外“韩氏宗亲会”联名给相关部门写信,“相关部门给南水北调办公室批示:整体搬迁”。“一个大墓的整体搬迁,这在安阳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很少见。”孔德铭说。
这么一个大墓,到底是怎么搬的?在搬迁过程中有哪些故事?敬请继续关注明日成都商报《三朝名相韩琦墓整体搬迁始末(下)》)
新闻
链接
三峡工程已完成
1087项文物保护立项工作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三峡工程已完成考古发掘18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1087项的文物保护工作。据了解,三峡库区考古工作已经汇集了国内超过110家文物考古和保护机构,逾5万人次参与了三峡库区文物考古及研究,总投资达19亿元。目前,新石器、夏商周、秦汉、唐宋等时期都有重要考古发现,总计出土文物24万余件,抢救了屈原祠、张飞庙等一大批文物遗产。
分享按钮>>横山桥韩氏后裔出书纪念抗金英雄韩世忠
>>宋氏三姐妹 流落海南的昼锦堂裔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