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省长——韩长赋
- 中华韩氏网 2012年5月23日 韩氏家族
韩长赋,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宾县满井区(今满井镇),1974年1月入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
个人履历
1973.02——1975.10,黑龙江省宾县满井公社千和学校民办教师、千和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5.10——1976.07,在黑龙江省呼兰师范学校延寿分校学习。
1976.07——1979.06,中共黑龙江省宾县县委组织部干部、团县委副书记。
1979.06——1987.04,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干部、青农处副处长、处长(其间:1980.12—1985.12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中文专业专科、本科学习;1985.06—1986.06为中央讲师团山西团雁同分团领队)。
1987.04——1990.06,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副部长。
1990.06——1990.07,共青团中央青农部部长。
1990.07——1994.07,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1990.03—1993.03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经济法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2.09—1993.01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4.07——1998.06,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组正局级干部、副组长。
1998.06——2001.07,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其间:1997.09—1998.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1.07——2003.04,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3.04——2006.11,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6.11——2006.12,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
2006.12——2007.01,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其间:2002.09—2007.01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7.01——2009.11,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9.11——2009.12,农业部党组书记。
2009.12——,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任职信息
2006年12月03日宣布出任吉林省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08日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韩长赋为吉林省代理省长。
2007年01月24日在吉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补选为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
2008年01月13日在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
2009年11月30日不再担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另有任用[1]。
2009年12月01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接受韩长赋辞去吉林省省长职务的请求。[2]
2009年12月04日宣布出任农业部党组书记、提名部长人选[3]。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任命韩长赋为农业部部长。
学术影响
韩长赋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和思路。
主要作品
其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是一部破解三农、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专著。多年来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在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观点摘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农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尤为重要和迫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业依然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经济越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保障工业化、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分水岭,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时期。从国际经验看,现代化加速推进期既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农业发展的风险期;把握得好,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把握不好,农业发展则会出现徘徊甚至倒退。美国、西欧各国在进入这个阶段后,都注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拉美国家在这个阶段由于轻视农业农村发展,整个国家由此陷入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发展“陷阱”。因此,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从而扩大发展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在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使农民有消费能力,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严重滞后,占总人口近2/3的农民仅消费了全国1/3的消费品。农村消费水平低,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近年,尽管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4―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由3.21∶1扩大到3.33∶1。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迟缓主要源于农业内外两方面。从农业内部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第二产业的1/7,不到第三产业的1/3,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很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从农业外部看,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还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规模扩大和充分就业。因此,无论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拓展农民的非农收入来源,都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国外低价农产品的进口压力始终存在;另一方面,园艺、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竞争优势面临挑战。我国农产品贸易已连续6年呈逆差走势。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农业尖端科技研发应用,跨国公司正在加快产业布局和资本渗透,在种业等关键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的风险。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放松农业,反而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作为克服危机的重要战略,在新能源、低碳经济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对未来国际农业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有效利用率只有40%多,而先进国家达到70%多,以色列达到80%―90%。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在30%―40%之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看,每年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1324多万吨。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势头没有明显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如果不转变,资源环境约束不突破,农业发展就没有前途,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和重点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粮食连续6年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亿吨水平上,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奠定了物质基础;初步建立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农业支持保护水平的逐渐提高,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政策保障;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新进展,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的稳步提高,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动力支撑;不断完善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民收入连续6年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经济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不牢固,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农业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环节,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取得新进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争取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要重点在五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是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近年来,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据测算,到2020年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400万吨、肉类80万吨、植物油50万吨。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质量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要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
三是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要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相对缺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五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特殊的国情又决定了不能简单地通过土地的集中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要大力发展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把农户引领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适应日益增长和升级的农产品需求,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的比重,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基础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全面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等项目,科学谋划和实施一批提高保障支撑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子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大企业和大基地做大做强种子产业。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集体服务功能。
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建立与国家经济实力相称、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的支持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继续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逐步形成目标清晰、收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完善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制度,健全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水平。加大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通过机构、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功能,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确保中央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利益协调,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积极转变农业部门职能,重点强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借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做法,以主产区为重点逐步建立新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地方政府夯实农业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责任。
分享按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寓群
>>上海市市长——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