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第二章 杨氏梅铺宗族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梅铺杨氏


第二章 杨氏梅铺宗族
第一节 前 言
盛世修谱、中华传统。近年梅铺杨氏诸长辈、子孙有修谱之行动,本人有幸被宗敏、本钦、全福三位爷推荐为梅铺杨氏总谱的主笔人,甚感自豪,能为本家族做点贡献,不枉子孙一场。同时也觉自己文史水平有限,恐有负众望。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家谱资料内容极为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谱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一致播洒着民族优秀传统文明和伦理道德,为推进华夏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修我杨氏宗谱,旨在通过考证何来何去、总结优良传统、学习列祖列宗、传承伦理道德,推进团结向上,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此前曾有村落《杨谱》出现,但多各自为政、顾此失彼,只注重本村代辈关系,忽略了全梅铺杨氏间的代辈逻辑联系。为正本清源、统一口径,本人通过衔接考证杨营《明故杨公墓碣》(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三月立)、李家沟《杨耿光墓碣》(中华民国五年岁次立)和大山霍家沟《杨公讳圣德墓碑》(清朝光绪元年冬月立)、西寺大坪老屋营《杨楠墓碣》(清朝道光五年十二月立)、《杨栝墓碣》(清朝咸丰十年立)以及相关的文史资料:一是统一了祖先来源及住地。杨德是梅铺杨氏祖先大家公认,切证据确凿,只是住地不详而已,本次把他统一为“陕西谓南岭西(岭西为小地名)人,明朝初期(1370-1417),徒步来郧乡县(郧县)滔河杨庄村,开垦芜田、繁衍生息”。二是明确了世系关系与迁徙,在民国前期宗族间立碑续谱,也有各自为政的毛病,不注意旁系血亲之间的衔接关系,致使现成的碑碣资料不能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导致各村杨氏之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次通过各碑碣间的衔接研究,理清了梅铺杨氏的世系关系与迁徙;三是统一了传说。如杨营与“榆树岗天葬坟”的来源说,“盘道与杨道台”的关系说,以及“杨贞、杨德”谁是祖先代表说,和“杨景是县令”说等等。
本次谱卷设《杨氏谱梅铺总卷》和《梅铺杨氏家谱××村(组)卷》两部分。至于各村组杨氏谱分卷的内容,则由各自按照谱牒修纂的基本要求,参照本卷并按本卷有关章节和《说明和支谱修纂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修编。
在编写家谱的工作中,杨氏谱梅铺总卷修纂小组的同志曾分别代表各自住地的杨氏,积极提供资料,做出指导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第二节 梅铺杨氏史迁史
一 、祖先与杨营
杨德,梅铺杨氏之祖先。杨德出生地陕西渭南岭西【1】。明朝初期约在1370—1417年间徒郧乡县(现郧县)滔河【2】开垦芜田为生,娶张氏为妻,生育杨贵、杨贞、杨和、杨清兄弟四人,由于家景贫寒,四个儿子分别以招婿、送养顶户等方式成就婚事和维持生计。
长子杨贵以女户入四甲蔡氏,即到蔡沟蔡家做上门女婿;次子杨贞以女户入六甲李氏,即到李家沟李家做上门女婿;三子杨和给予一个叫自良的人养育;四子杨清送给胡姓当儿子、顶门立户。骨肉分离、亲情难叙,无不印证祖先当时的凄惨背景。正是这种境况,才趋使先祖靠信奉“阴阳”以选葬地的方式企盼后人能富裕兴旺。
据考杨德徒郧县后在杨庄居住,夫妇选葬于邵家沟(现在的杨营学校背后土坡上),后来长子杨贵、三子杨和、四子杨清按大小顺序葬于母张氏左边。二子杨贞葬于榆树岗(杨营村下边一个小地名)随着杨氏的故人相继葬此,“邵家沟”被人们遗忘,“杨茔”取而代之。因杨氏后世嫌“茔”字不祥而改“杨茔”为“杨营”至今。杨营的由来蕴含着诸多故事,相传杨德次子杨贞出殡发丧棺木抬至榆树岗,抬杠折断,此时雷电交加、暴风骤雨,人们中断送丧回村避雨,雨停再行送丧时,棺木已被淤泥淹埋并淤起一个土堡,有《明故杨公墓碣》(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三月立)载:“公殒发丧甫至榆树岗木折即茔,此计地一亩三分二厘,时为天赐”。后来人们即称此坟为“榆树岗天葬坟”,从此成了后代认祖的标志,只要知道杨营榆树岗天葬坟的梅铺杨氏后人,不管天南海北均为一家。实际上以“榆树岗天葬坟”为杨氏标志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只有杨德,才是梅铺杨氏的共同祖先,而杨贞则只是杨德次子而已,只能说是李家沟、西湾、杨洼、李家窝儿、杨窝儿、燕家大山等地的杨氏祖先。 

二、后代与迁徙
考杨氏迁住的情况符合“宋住山、明住洼、清朝迁到山脚下”【3】的古时人口居住规律。杨贵、杨贞、杨和、杨清兄弟四人除杨和考不详外,其余三位分别奠定了蔡沟、李家沟、张沟杨氏生存繁衍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杨贵后代在解板沟生至19代,西寺一带生至18代;杨清后代因无考,而难对号入座,但张沟(胡姓居住地)杨姓为其后代,应是不争事实。
杨贵生杨善、杨善生“本、洪、剑、景”四子,本、洪、剑三门同徙居盘道,在“白虎山”【4】脚下居住生育数代,人丁不旺多数乏祠【6】,只有杨洪传有两个玄孙永迁、永过。后因恐“白虎”再“吞吃”“羊”之后代,先后放弃此住地,永迁之孙克服、克志、克勤、克俭兄弟四人同“道场坪”【6】(现在解板沟皂角树亚旁边)一独户吴常安,“交换场地”因吴不愿交换,杨克勤以在盘道营的全部良田(数十亩)无条件交换才予成交。从此吴常安成了盘道营吴家之祖先,杨克勤(其它三人均未成家)成了解板沟杨氏的祖先。当时解板沟没有名子,只有“道场坪”代表住地名称,道场坪沟下树木参天,酷似原始森林,杨克勤兄弟们住此后靠开垦芜田、伐木解板交换为生(木材销路主要是用于盘道泰山庙和西寺泰山庙的建设),后来从山上搬到山下,称此沟为“解板沟”,故名思意,解木板之沟。该村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外出工作人员最多,几乎家家都有,这之中杨佳智留学并定居美国旧金山,在硅谷从事计算机研究工作。
据考杨道台系杨剑后代,举家迁往江西居住。
杨景迁住西寺大坪老屋营,成了西寺一带的始迁祖先,后代们有一支迁居莫沟村、一支迁住杨坪村,还有一支迁住闫家河村。杨景后代遍布西寺,现已有2000多人。
杨贞后代最旺。长子从尚之曾孙恒旭生增光、耿光、烈光三子,他们的子孙后代遍及西湾、李家沟、杨洼、杨窝儿、李家窝儿、王沟、燕家大山等地,后代现已达数千人之多。增光之孙登科迁到西湾已传二十代至“振”字辈。西湾杨氏后人杨新华是解放军福建某部团长,杨群峰是博士后旅居新加坡,为杨氏增添了光辉。耿光留居李家沟第六世孙介成之子玉光、玉春迁往山西,成为那里的杨氏祖先;第四世孙圣德迁居大山霍家沟成为该村的杨氏先祖,圣德之长子存福、次子存禄迁到河南舞阳,又成了那里的杨氏先人;第七世孙玉演、玉柱、玉杰、玉山等堂兄弟们则成了杨洼、李家沟、王沟杨氏的祖先,为在此地生存的后代们奠定了厚实的生活基础——土地。李家沟后人中杨振敏曾任十堰市(地市合并后)副市长,为梅铺杨氏近代官位最高之人。小女、大堂、跟堂则成了杨窝儿和李家窝儿的祖先。
杨贞次子从贤回居杨营之地,成为梅铺杨氏祖先的“守护神”,第九世孙克敏生存诚、存谨、存让、存谦、存谅、存注、存谌兄弟七人,现称杨营“老七门”,由此奠定了杨营人口兴旺的基础,该村杨氏已生至18代“遐”字辈,人口达千人之多。 
三、道台与盘道【7】
相传明末清初盘道出了位“杨道台”,“道台”即当时省级的部门官员,杨道台为官江西,主管全省水利,相当于现在的省水利厅厅长之职,杨道台做官后阖家迁往江西,给梅铺杨氏留下了千古骄傲和美好传说。
杨道台自小住盘道营【8】名曰:杨站然。在朝山观上学,因家贫穷,经常以野果野菜充饥,上学靠走读,尤其爱夜间往返于家校之间,跟送之人发现杨的头顶和双肩各有一个亮点,酷似油灯一样,闪亮发光,伴随道台,使其夜间行走如同白昼,此“亮”预示着大富大贵有天官之福也。一次老师偶然发现左肩“一盏灯”熄灭很是惊讶,问及原因,才知是杨替人写了份“休书” 【9】,古时帮人写休书是背良心的,是要受天道惩罚,老师责其追回休书予以吞吃掉,方能化险为夷,确保官道齐天,杨照办后,又恢复了三盏灯的光亮,自此尊师重道,刻苦攻读,后来考中,官至道台。
杨道台之前,槐树沟【10】曾出了个“李通盘”,即相当于现在的关隘检察站之官员,被当地溢为大官。当地人为了炫耀,取李通盘的“盘”字,杨道台的“道”字称当地为盘道,并争得二位官员的捐资在龙台村【11】对面山腰处建立了一座庙:泰山庙,以压“龙头”不让其飞走带跑地气。由于道台官大有钱,捐了四分之三,该庙的所有权杨家拥有四分之三,李家则只有一个墙角,解板沟杨氏一直代表行使着该庙主权直至民国中期,每逢大年初一,周围各姓氏必先朝拜杨家,尔后再拜李家。杨道台之说无从考证,但泰山庙确实客观存在,民国末期泰山庙与小李家沟道路间仍竖着数十块过路碑【12】记述杨道台之功绩。另则梅铺杨氏因出了位杨道台,杨家接媳妇鸣锣开道,容打13响锣,其他姓氏,则只能打3—7响锣,就是例证。
民国期间国民党在泰山庙处,建了所学校,邻村小李家沟人吴彦训【13】将建泰山庙的功德石碑一夜间不知深埋何处,自此杨、李两家失去了对盘道泰山庙的主权,吴彦训之兄弟们从此取而代之,直至解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杨道台确实存在。证据:一是泰山庙的主权杨氏履行多年,这绝非谣传;二是泰山庙石碑众人皆知,美好传说来自碑文,而石碑群本身就证明了杨氏确有豪富名人;三是盘道泰山庙曾一致是梅铺杨氏的集会中心,杨氏子孙皆无不顶礼膜拜。
四、杨景与西寺
西寺,因寺沟西朝寺而得名,因杨氏居此而扬名。此处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西沟口猿人洞往南驶入大坪营,河中是一里三座桥(郭家庄、大坟茔、老屋田各有一座石拱桥),流水潺潺;路旁三里九座庙(大坪下营口、柳林沟口、先生营下嘴儿土地庙,胡家湾的泰山庙,寺沟西朝寺,以及龙王庙、牛王庙、白龙庙、葛花庙),遥相呼应;入口是五龟驮一马(一块巨石形似一头骏马,周围五棵鬼柳树,枝干粗大,枝繁叶茂),好整以暇;老屋营前上下马石凳,威风凛凛。山川人文无不显示风水宝地官宦之乡。
在诸多的建筑中,位居胡家湾的西寺泰山庙更是宏伟高大。相传没建庙前,山坡下有一片李家坟茔,逐年“长高”,预示李姓要出达官贵人。杨氏先祖,恐李姓后人超过自己,随出资在坟后半山腰处,建了一座庙,谓泰山庙,以镇住李家地气,永葆杨氏荣华。
民国时期,国民党改此庙为学校,名列梅铺第四中心学校,解放后改为西寺中心学校。先祖们地气倒是没保住,也算是为西寺方圆老百姓们办了件善事。
本人在采访时,发现了该地杨氏辈谱诗“自成秉吉昌、正本永显良、善记明宗德、培贤发辉光”,细细推敲,与众不同。辈谱诗的前两句和后一句意寓,望子成龙,继往开来。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句,善记,即善于牢记;明宗德,即明朝梅铺杨氏始迁祖宗杨德。仅五个字就巧妙地概括了杨氏的来历及祖训,教育后代们积阴善德,不忘祖宗,可谓巧夺天工。再从杨景儿孙们名号中看,更显大气磅礴,如杨景之子照中、万枝、万生(懋绩);杨景之孙 子士、仕宜、仕国、仕相、士林等,一般老百姓很难起出此名。
《郧县志》(康熙版本)卷九:秩官。知县篇下有载:明朝共31位郧县知县,第十五位是杨景,其时代、名号与西寺杨景如出一辙,只是世事流远,无人传颂而已。仅从西寺大坪村的“一里三座桥、三里九座庙、五龟驮一马、上下马石凳”的山川地貌、人文轶事以及先祖名号、辈谱诗涵义以及众多碑碣来分析,西寺杨景是明朝县令,是不争的事实。反过来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穷山僻壤,出杨成德、杨秉连、杨秉森、杨秉忠、杨秉均五位国学、杨楠一位庠生、杨成德一位监生 ,上辈非官员,即富豪;否则是不可能的 。 

五、传统与未来
梅铺杨氏历经数百年沧桑,由杨德张氏夫妇二人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人,占梅铺现在人口的三分之一,仅此就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正确的引导和发掘必将为当今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翻开杨姓的历史辉煌灿烂、催人奋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梅铺杨氏中市长、团长、局长、校长、村长,专家博士、旅居国外的学者,秀才进士不乏其人;大中专学生不计其数;脚踏实地靠农村致富的能人比比皆是;更有许许多多保卫共和国的军人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士【14】,如此等等无不折射当今的辉煌。但是,这必竟要过去,成历史,如果我们高枕于出过几个官,几个大学生,甚至有几个富人,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必将会遭历史淘汰。只有牢记传统、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致富重教、崇尚科学、人才辈出,报效祖国,才不枉我等编纂本谱之辛苦。
第三节 梅铺杨氏世系基本情况
第四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

本次续谱是根据梅铺镇各住地杨氏谱诗整理的,本着既尊重各自已有谱字,又不乱排的原则,我们编制了《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对照表》以供杨氏后辈对号入座。解板沟杨氏辈谱,原只有一句:“庆守祖宗业,富贵万世昌”,本次续了一句为:“始先渭南来,列代育英才”。杨氏梅铺宗族各住地辈谱为:
解板沟(自16世起):
庆守祖宗业,
富贵万世昌。
始先渭南来,
列代育英才。
西寺杨坪莫沟(自9世起):
自成秉吉昌,
正本永显良,
善记明宗德、
培贤发辉光。
李家沟西湾燕家山(自14世起):
学孔孟新发培振,
尊典模敬明维欣,
守诗书宽宏龙训,
传世泽玉秀兴荣。
杨营(自10世起):
克存秀如常,
鑫德润遐芳,
诗书千载地,
培然荷龙光。
李家窝儿杨窝儿(自6世起):
良忠道德广,
基川林永芳,
长守祖宗业,
富贵万世昌。
第五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对照表 

第六节 注 释
【1】陕西渭南、岭西。渭南:在渭水河边。古时置县,现改为渭南市,辖华县、华阴、韩城、大荔、白水等县市。建市前为渭南地区。据考公元前514年前后晋灭羊舌氏,伯子有子逃往华山,逐居华阴,史称此支为杨氏之正宗。岭西:古时,一个小地名,现查渭南市电子地图没发现此地名。
【2】滔河。据《郧县志》(康熙版本)记载明成化前“滔河仅五里”属郧乡县(现在的郧县)一个乡甲建制。古时,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仅五里”,即指当时户数125户。据考证即现在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杨庄(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一个村)和杨营、李家沟村以及盘道一带。清朝乾隆时盘道规范称为“大清国湖广郧阳府郧县城东豊宜乡滔河里盘道保”。
【3】“宋住山、明住洼、清朝迁到山脚下”。古人的居住规律,与当时的战乱、人口、土地和水资源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考梅铺杨氏迁徙,也基本是与此相符合的。
【4】“白虎山”。梅铺的一个山名,现在盘道营组的后山,先前居住此地的祖先“本、洪、剑”在此地繁衍数代多数无子传后,把原因归咎于“白虎”吃“羊”(杨),后代逐迁出此地。梅铺杨姓家不挂“虎画”也许与此有关系。
【5】乏祠。古时对没生儿子的雅称。
【6】“道场坪”。现解板沟后山上皂角树亚处一块地的名字,解板沟杨氏始迁祖先杨克勤迁入地。
【7】道台。明为布政司的佐官,分理各道钱谷、民政,称为守道;清乾隆后道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称道台。“盘道”。现在盘道营村。古时称“盘道保” 即现辖郭沟村、解板沟村、盘道营村三村,(此次县乡机构改革三村合一称盘道村,恢复了古建制)。因“李通盘”、“杨道台”二位官员而得名。解放后曾是盘道公社的名字。包括李家窝儿以上至老均县(今丹江口市)边缘的居民。古时李家窝儿以上称“葛九保”。
【8】盘道营。白虎山脚下原杨氏居住地。现吴姓居住地。
【9】休书。古时男方抛妻的文书,是男权主义的表现,完全不尊重妇女权力的一种离婚方式,古婚姻虽不受法律保护,但要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
【10】槐树沟。现属盘道村的一个组,李姓集居地。
【11】龙台村。现属盘道村的一个组,吴姓集居地。缘于此地地形山貌似龙头,古时称“龙头”。
【12】过路牌。解放初期盘道泰山庙至小李家沟之间的十多块2米多高的石碑,记载着杨道台,李通盘的事迹。毁于土改时期。
【13】吴彦训。解放后被划为大地主,土改时被共产党镇压(枪决)。
【14】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士。专指八年抗战时期,被国民党征去抗日的士兵。
【15】杨清。婚娶不详,但应是张沟杨氏之先祖。
【16】三门同徙居盘道。即:本、洪、剑三子同迁徙盘道。
【17】绝。原碑文用语,即乏祠无传人。
【18】庠生。古时乡学的老师。
【19】※。第19页中假推之三个先祖名字,并且没成家,故无祠。
【20】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肄业的,统称监生。初由学正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乾隆以前,并加以严格的考课。监生有举监、贡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各目,后则仅存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目而欲入仕的,都必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21】国学。旧时称研究我国古代的学问,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的。明清两代“国学”指太学(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和国子监(最高教育管理机关或最高学校),在这些机关、学校、读书或做官的人称国学。
【22】不知谁是谁之子,但他们之间绝对是两组父子关系。
【23】第20页中※是本次修谱时假推的两位先祖名字。
【24】圣德父亲不知是谁,不敢妄推。
【25】至2003年10月解板沟杨氏生至19辈(长子已19岁);西寺杨氏已生至18辈;西湾杨氏已生至20辈(长子2岁);李家窝儿杨氏已生至18辈;燕家大山杨家已生至18辈;杨营杨家已生至18辈。 
第七节 说明和支谱修纂原则 
一、说 明
1、梅铺杨氏世系图
(1)列示1—13世。解板沟支12世最全;西寺支仅有碑碣为考,当时(成)(秉)(吉)(昌)四辈未出齐,故无法列全;西湾支列止11世,12—13世无资料可考;杨营支第13世人员太多,且有明细谱续,故没详列;李家窝儿杨窝儿为“杨小女、杨大堂、杨跟堂的后代”。
总谱世系旨在为各村杨氏续支谱提供线索,以期承上启下。
(2)13世生育年代约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之间。
(3)对于漏、误、资料不全没列续者,各村在续分支世系时可以变更,但应通知杨秀福以修改总卷世系表。
2、本总卷所有排列顺序,均是按上辈出生顺序(如长、次、三……五)为原则记述的。因此堂兄弟间有岁数小的在前,岁数大的在后的现象。
3、总卷。当代名人点到即止。且范围限为解放以来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留学人员,各支系可在支谱中扩大范围和详述。
二、支谱修纂原则
1、姓名。不论男女均应以大名为准,大名无考用小名,小名无考用排行或绰号,以上都无考的以辈字打“()”代替。
2、范围。凡出生幼童均应记述。续谱之时已亡故人员,且已达6岁以上者(含入学适龄儿童)均应记述并注亡故时间,这样有利于研究出生规律。
3、性别。不分男女,以出生顺序排列只在女性名字后注“(女)”、媳妇前冠“妻”即可。
4、地属。妻来何地,女嫁何村,婿何名号,生几男几女(不列具体名字,只列生几男几女);迁何地、葬何地(生、故年),均应列明。
5、血亲。同时遵从自然血亲和法律血亲两个原则。生育、抱养、继祠子女,招婿均应在世系表中排列。
6、手艺技术。如木工、竹篾工、石匠、裁缝、油匠、电焊、电工、机匠(织家机布师傅)、泥瓦工、砌工、铁匠、小炉匠、机械手、土中西医、媒婆等,应区分师傅(手艺精湛、能带徒)和一般两种。
7、职业。分务农、村干部(职务名称);非农业户口的工作人员分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行政单位干部,有职务的以职务名称为准,没职务的以“某单位干部”或某职称、或“某单位职工”列示。只列本人最高职务或最好职业;连续两年以上在同一单位打工的统计为“合同工”,经常流动的以“打工”统计;农民、城镇居民,以独立经商或从事工业加工为业的以“经商”统计列示;军退、转人员直接列“军、退、转”。
8、学历。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详列。初中以下可不列。
9、传承方法。提倡移风易俗,以印刷传世为佳。谱的印数不宜太多,古时只三五本即可,现在以愿意收藏的文化人需要数为准。总之一个村一、二十本即可,多了显得庸俗也无必要。
10、平等原则。不分职位高低、贫富贵贱、干部农民只是分工不同,应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尤其不能将现代干部单列炫耀,避免把家谱变成夸官簿,引起族人反感,降低修谱的质量。
11、崇尚激励原则。只记述积极的、正面的事物,负面消极的事物应予以回避,即可激励后人积极向上,又不至于造成不必要地负面影响。


分享按钮>>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第一章 杨姓溯祖与迁徙
>>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第三章杨克勤与解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