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谱-------------正定杨氏族谱序录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27日 杨山松


正定新叙修杨氏族谱一本
甲戌年暮春立
笃敬堂修
杨氏族谱

杨氏族谱序

尝读老泉族谱引有曰: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又曰详吾之所自出也;又曰尊吾之所自出也;又曰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谱,吾作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兹者,子馨姨丈之谱其族也,其意岂异是耶?
谱,子馨作也,即族之人历历可稽其名,某字某,娶某氏,子某,孙某,某与某为同胞降而为堂,再降而为从,又降而为再从,再从之后降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安得与其身之所自出同详之而同尊之者?何也?谱,子馨作也;今观其图,自始祖及其兄弟与其子,凡十世皆详志,其讳与字,与号,与其为人,一一为之支分而派别焉。其意若曰:而今而后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虽然,谱,子馨作也,其为子馨之所详与尊者,既详且尊之矣。而数世之前、数世之后,其由同胞而堂而从而再从而无服者,庸谁置之谱之外耶?如此则安得不相视如途人?若苏氏之所云者。以故自二世以来,其支可分者分之,其派可别者别之,其名可书者书之,其娶某氏可纪者纪之,其弗可考者阙之。其意若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而特不忍使吾之于族至于忽忘焉可也。呜呼,观子馨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余不文,夙昔嗜老泉诸传记,而爱读此引,意世必有与之合符者,乃兹于子馨姨丈之作谱见之也,则又安得不心乎爱而心乎慕,为之一言,俾杨氏子孙之永保此谱而从此扩而大之也耶?是为序。

雍正五年菊月六日眷弟梁清适书于西郊草堂

杨氏祖谱再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自古以来时移世变,坠绪茫茫,赖有人焉,搜罗轶事,勒为成书,俾后世按迹以相考,故历代之兴衰,人品之邪正,以及政治之得失,莫不了如指掌,其中有荒远难稽考者姑置之而不论,即如唐虞以前,事涉虚诞,圣人删书,断自唐虞,非无以也。至家之有谱也亦然,人之在世莫不有所从出,不惟孝子慈孙值春露秋霜之候,动其慨闻僾见之思,即闾阎屠沽之流,一言及其祖若父,亦皆油然而兴其孝思。盖木本水源,原不容昧。即此可悟人性皆善,而以孝治天下无难也。尝慨后世人情浇薄,多有视骨肉如陌路者,非尽无良,亦不讲于同宗共族之谊,日远日疏之故耳。竹溪子馨姑丈惴惴乎其有恐心,因取族谱而修之,所以名世系,昭先德,别亲疏,辨同异也。余方恶夫浇薄成风而思有以正之,今观此举,与余心有隐相合者,宁不深为嘉叹乎!考其家世,自始祖大功于永乐年间,由凤阳迁正定,二子从焉,其后丁口繁衍,分为东西二支,只因世远年湮,族人习文业者少,虽塚墓宛然而阖族之支序,已茫乎其莫辨!不得已姑阙之,聊效删(这里原来缺一个字,考查前后的意思,这里缺的字是“删”)书之意,至本门一支,高曾祖父历历可稽,乃自始祖以下,清序本支,欲俟族中有同志者,倘能留意访求,详言其世系,不妨一一补入。谱既成,因问序于余,余于其家世知之最悉,祖献亭公,存心忠厚,勤俭成家。尊公培之公,仁让性成,轻财乐施,亲属中多有待以举火者,郡中至今称为望族。今子馨姑丈永言孝思,纂修族谱以垂于后,使子孙仰宗祖之遗风,识渊源之有自,其为功于后嗣者,正不少矣。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杨氏自迁居正定已历数世,未获致身通显,今考其累世积德,食报其必在子孙欤!为书数言于首以嘉其事,且以鼓励天下人之孝思,使之知木本水源之不容昧也。
丁未莲月厚庵王麟超仁趾氏书
杨氏族谱自序

余南直凤阳人也,始祖讳大功,自永乐时从军至燕国,迁居于正定,传四百余年。(此处有误。明朝永乐年始于1403年,到雍正五年也就是1728年是325年,所以应说“传三百余年”何况四百余年传八代人,也说不通。)族人率务农业,习文翰者少,遂至家谱失传,世系莫考,余窃忧之。访问族人,莫有知者,欲俟后世子孙起而修之,又恐世远年湮,愈难分辨。丁未夏月余以家冗少暇,检点书笥,从零星残编之中见有胪列前人名讳一纸,虽其中不无可疑,然执此而遡本穷源,大略应亦不谬,岂可因世代遥远遂置家谱于不问,于是按冢查派,因碑记以辨长幼之序。
自始祖至先严相传以及八世,始祖生二子,长讳从义,次讳从礼,次即余分门之祖也,考从礼祖以下穴道俱在西偏,别无旁冢,可知高曾祖父皆系单传,惟至先严始生余兄弟三人,世系既明,因而绘画莹图,清序本支,俾后世子孙一览是册,明如指掌,庶不至宗祖混淆,支派茫然其莫辨。此余数年来切己之责,惟期无忝于所生而已,敢云继志述事同古仁人孝子之用心也乎。

雍正五年岁次丁未榴月望日
八世孙芳谨识。

杨氏族谱续修序

夫谱者,谱吾族也,详所自出,尊所自出,其间支分派别由亲而疏,应联属者联属之,应和睦者和睦之,俾子姓中人皆视同宗为一体,必不至目为途人,以背亲亲之旨。即后世观此谱者,亦将于春露秋霜之候,油然而生其慨闻僾见之心焉。古人云,继志述事谓之达。孝儿所以兴前人之业,成前人之名者,无不谓然,况族谱乎。勄等家族谱至九世祖,子馨公因世系无传有惧心焉,恐代远年湮愈难稽考,创成此谱,以遗后世。故自叙中云:先代自迁居正郡数世,务农业者多,习文翰者少,职此之由,谱乃阙焉,茫茫坠绪得不数典而忘祖乎,序中又云于书笥残编之中得胪列前人名讳一纸,足见前之人亦于此谱汲汲焉,有志未逮者也,故子馨公因之复考查碑墓,溯本穷源,近支远派各依其序,经营既成,明如指掌,惟徙外数支未能据考详细,因姑置之,非略也,以故云不无阙疑,以俟后之知者,斯盖继志述事之意也,而犹不自居,只云塞而已。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彼历代之修史者云,然修者未必能成,成者亦未必皆修,史阙而征诸野,理固若是也,独至族谱不然,而曰否否,前之人尚有阙疑,既不能征诸野,复不能信诸野,又焉能稽考之补辑之,以跨跃前人耶?子馨公既成此谱,前之人借以传后之人,因以续承先启后,厥功伟焉。勄等捧读之余,始知自迁居正郡迨三世,兄弟十人分为东五门西五门,本支系西五门之末,彼九门者皆外徙焉。前世遗传正邑高家营杨姓系本宗,朱河村杨姓系本宗,其它则获鹿有本宗,曲阳、束鹿、衡水皆有本宗。徙居之后,亦有致位通显者,有言前代尚通往来,后此无闻焉。子馨公修谱所以不叙外支之由也,据时势而论,外徙者三世以前犹或知之,三世以后不易知也。此亦不敢据谓必然,如云前代尚通往来,倘遇有心者得所见闻详而记焉,容或有之,果能详查,似仍可以访求而得。勄等不材,幼而家贫,糊口四方,自顾弗暇,安能承先人之志,谓杨氏之不才子矣,然自创修族谱以来又历数传几二百年矣,若不继续,久必无征,前人之功仍归乌有,可不畏哉。勄等于此亦有惧心焉。年节少暇,仍照前谱续而修之,使侄辈工而书之,其间缺疑仍俟后之知者。

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元旦后谨识
十三世孙乃勄劭暨侄家干翰等敬续修
乃,嘉(家),先,志(治),思,苞,丕,基,孰,崇,昭,宪,泰,庆,鸿,熈
先严道此十六字按次序排名为宗派之序,勄劭又识
(上面正文最后一行“其间缺疑仍俟后之知者”中的“俟”原文中是“似”字,但据意推断,应为“俟”)
正定杨氏族谱序参考译文
【杨氏族谱前四序译文】

杨氏族谱序

我曾经读苏老泉族谱的序,序上有这样的话:苏家的族谱,是编制苏氏家族的人繁衍分支情况的谱册。序上又说,(编制族谱)是为了详细地知道我们家族的人的来源。又说是为了尊重我们家族的祖先。又说,族谱是苏氏创作的,但我们家族的人的来源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详细地知道他们并尊重他们呢?族谱是我作的,啊,看我所作的族谱的人,他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吧。近来,我姨夫子馨为他的家族制作族谱,其用意难道和这不同吗?这个族谱是子馨作的,该家族的人,清清楚楚地可以查出他们的名字,某人字是什么,娶了谁家的女儿,孩子叫什么,孙子叫什么,谁和谁是一奶同胞,他们的孩子成了堂兄堂弟的关系,孙子成了从兄从弟的关系,下一代又成了再从兄再从弟的关系,最后发展到无服,到了无服,亲人就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亲情也就没有了,亲情没有了,又怎么能与作族谱的人一样详细地记录他们的出身,并且同样加以尊重呢?这是什么原因呢?族谱,是子馨作的。如今看他的族谱图,从始祖及其兄弟和他的子孙,共十代人都详细地记录着,那些人的名讳,字号,与他们的为人,一支一支地,分别记录了下来。他的意思好像是说:从今以后看我的族谱的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思想就能够油然生起了。尽管这样,族谱是子馨作的,那些被子馨详细地记录并加以尊重的人,已经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以尊重了。可是几代以前,几代以后,那些由一奶同胞而发展为堂的关系,再发展到从的关系,再发展到再从的关系,最后发展到无服的关系的人,难道谁能把他们放到族谱之外吗?像这样出了无服以后,人们怎么能不互相像陌生人一样看待?就像苏老泉族谱里所说的那样。因为这个缘故,从二世族以来,那家族中的人的支系,能分的分了,能另开的另开了,他们的名字,能写上的都写上了,他们所娶的媳妇是哪家的,能记的都记下了,那些不能考察清楚的就缺着它。那意思好像是说,一家人渐渐分开最后至于像陌生人一样,是形势造成的。形势,是我没有办法控制的,但只不忍心让我的家族发展到忘本就可以了。啊,看子馨所作的族谱,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思想能够油然生起了。我没有什么文采,从前特别爱读苏老泉的那些传记文章,而且喜欢读他写的族谱的序,我想世上一定有和他意见相同的人,现在竟然在姨夫子馨所作的族谱中见到了,那么我又怎么能不从内心里喜爱它而羡慕它呢,所以为此写几句话,使杨家的子孙们永远地保存着这族谱并且从此把它扩而大之。以上就是序。
1728年9月6日眷弟梁清适写于西郊草堂

杨氏族谱再序

家有家谱,就像国家有史书。自古以来,时代转移,世事变迁,各种事情都已茫然不清,依*有人搜罗轶事,整理成书,使后代人按着轨迹进行考查,所以历代的兴衰存亡,人品的邪恶正直,以及政治上的得与失,无不了如指掌。其中有的过于遥远难以进行考查的,姑且置之不论。就像尧舜时代以前,事情有点荒诞,所以圣人删除书上的一些内容,从尧舜时代与以前的时代断开,并不是没有理由。至于家谱也是这样,人活在世上没有无来历的,不仅仅孝子贤孙在春天寒凉秋天霜降的时候,产生缺乏听从长辈教诲、与长辈见面少的想法,即使是乡间一般的屠夫卖酒的人们,一句话提及他们的祖父或父亲,也都会油然而生出孝敬老人的思想。大概树木的根,水的源头,原本就不能不明白。就凭这个就可以明了人性都是善的,而凭借孝来治理天下并不困难。我曾经感慨后代人人性冷漠,有很多把亲骨肉视如陌生人的人,他们也并非全都是没有良心的坏人,也不是不讲同宗族的感情的,只是一天天疏远的原因造成的。我的姑夫竹溪人子馨,惴惴不安,担心自己的家族人将来也互相视如陌路,于是就开始修撰自己的族谱,目的在于分清家族的世系,彰显祖先的品德,分清族人的亲疏关系,辨别族人世系的不同。我非常讨厌那种人情冷漠的恶劣风气,正想用什么来纠正它,如今看到这修撰家谱的举动,和我内心的想法隐隐相合,怎么能不大加赞美,大为感叹呢?考查杨氏家族,是从始族杨大功在永乐年间,从凤阳迁居正定的,两个儿子跟着他。那以后人丁繁衍,分为东西两支,只因为时代遥远,族人学习文化的少,尽管族坟依旧,可是整个家族的分支和先后代的顺序排列,都已经茫然不清了。没有办法,只好姑且缺疑,暂且效仿古人删书的做法。至于本门一支,高祖、曾祖、祖父都清清楚楚地可以查考,于是就从始祖以下,清晰地按顺序排列前后各代人的情况,想等待本族中有相同志愿的人,如果能够留意寻访探求,详细地说出杨氏家族的世系,不妨再一一补充进来。家谱修好以后,姑夫子馨请我做序。我对于他的家世了解得最为详细,他的祖父献亭先生,心地忠厚,勤俭持家。他的父亲培之先生,天生仁慈谦让,看轻钱财,乐善好施,亲属中有很多依*他的支援才能生活的。在正定郡中,到现在都被认为是有名望的家族。如今姑夫子馨要长久地宣扬孝道,编纂修撰族谱来传给后世,使他的子孙们仰承祖宗遗留的美好风尚,明白家族的来历,这对于后代建立的功劳,实在是不少啊。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杨氏家族从迁到正定已经好几代了,还没有人能够做到高官,如今考查这个家族历代积累德行,那种美好的报答一定会落在杨氏的子孙身上吧!我写下几句话首先来赞美那些事,并且用这个来鼓励天下人的孝敬之心,使人们知道树木的根本,水的来源,是不能忘记的啊。

丁未莲月(1728年6月)厚庵王麟超仁趾氏书

杨氏族谱自序

我是南直凤阳人,始祖名讳是大功,在永乐年间从军到燕国,迁居到正定,传到今天已经三百多年了。族人大多务农,学习文化的人很少,以至于家谱失传,世系未能考定下来,我私下里为此担忧。询问族人,没有人能了解,想等后代子孙起来修撰它,又怕时代久远,越加难以分辨。丁未年夏天我因为家事已办,稍微有了了闲暇,就检点残缺了的书籍,从零星的记载中见有一纸罗列着前人的名字,尽管其中不无可疑之处,但拿这个就可以追溯家族的本源,大致应该不错,怎么能因为时代久远而就把家谱置之不问呢?于是就按坟墓进行查找核对,依*碑文来辨明族人长幼的顺序。从始祖到先父,相传已经八代。始祖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讳叫从义,次子名讳是从礼。次子就是我这个分支的祖先,考查祖先从礼以下的墓穴位置都在偏西部分,其它没有另外的墓穴,据此可以知道高祖、曾祖、祖父都是单传,只到先父时,才生了我们兄弟三人,世系弄明白以后,就绘画出清晰的图谱,清楚地把本支的世系按序标记出来,使后世子孙一看这本册子,就对本族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不至于把宗祖世系弄混淆,各支各系茫然不清。这是我几年来最急切要完成的责任,只期望不要辱没了自己的先人罢了,哪里敢说继承遗志,叙述族事,与古代仁爱之人、孝子贤孙的心思一样呢?
雍正五年也就是丁未年(1728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八世孙杨芳(字子馨)谨记。
杨氏族谱续修序

所谓家谱,就是为我的家族的世系作记录的。要详细地记录生命的来源,尊崇我们的祖先,家族中的分支派系,从亲近到疏远,应该相联系的就联系上,应该互相和睦的就让他们和睦起来,使孩子这一代人都把同一宗族的人视为一体,这样他们就一定不至于互相视为陌生人,因而背离了爱自己的亲属的旨意。即使是后代人看到这家谱,也将会在━━古人说,能够继承遗志、叙述史事就叫作明达。孝子中那些能够振兴前人的事业,为前人扬名的人,没有不认为是这样的,何况是族谱呢?我等家族的族谱撰写到九世祖时,子馨因为世系没有留传而有畏惧之心,担心年代久远越发难以考查,创作成了这个族谱,来留给后代的人。所以在自序中说:祖先从迁到正定郡数代,务农的多,学习文化的少,只因为这个缘故,家谱才缺乏了记载,前人的情况茫然不清,这能不是数典忘祖吗?序中又说,在残缺的书籍中见到一张罗列前人名讳的纸,足见前人中也有对于创作家谱十分用心的,只是有志向而才力不够。所以子馨公依*着它重新考查碑文墓穴,追溯家族的本源,近支远门各按一定的次序,创作成功之后,家族的情况就了如指掌,只有迁到外地的几支未能详细考查,于是姑且放弃,并不是要故意略写,因此说不无欠缺,来等待后来的了解情况的人补充它。这大概就是继承遗志、叙述史事的意图吧,可是他仍不以此功劳自居,只说是塞责罢了。善于创作的不一定善于完成,那历代修撰史书的人是这样说的。善于修撰的人不一定能完成,能完成的不一定都去修撰,历史欠缺了就从乡间寻求,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不过,说到家谱就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们认为确实不是这样,确实不是这样。前代的人尚且有缺疑的地方,既不能从乡间寻求,又不能相信乡间的说法,又怎么能考查它,补充它,而跨越前人呢?子馨公创作成这个家谱以后,前代的人借此传给后代的人,因而能够续写以承前启后,他的功劳实在是伟大。我们捧读之余,才知道从迁到正定郡到第三代时,兄弟十人分为东五门,西五门,本支是西五门最小的一个,另外九门都已迁居于外地了。前代流传说正定郡高家营的杨姓是我们的本宗,朱河村的杨姓是我们的本宗,其它的,获鹿(今鹿泉市)有我们的本宗,曲阳县、束鹿县、衡水地区都有我们的本宗。迁居之后,也有达到很高地位的,有人说前代还互通往来,后来就没有音讯了。子馨公修撰家谱,不叙述迁居外地的分支的缘故,依据时代情况而论,外迁的,三代以前还或许能够了解,三代以后就不容易了解了。这也不敢就说一定是这们,如果说前代还互通往来,如果遇到有心人,能够有所见有所闻而且记载下来,这情况也许会有,如果能详加查考,似乎仍然可以通过访问寻求而了解到真实情况。我们没有什么才能,小时候家中贫穷,为生活四处奔波,自顾尚且没有能力,又怎么能承继前人的志向,自认为是杨家的不才之人呢?但从创修族谱以来又历经了将近二百年了,如果不继续,时间已长就一定会无可查考,前人的功劳仍然会归于乌有,能不感到害怕吗?我们对此也有畏惧之心。春节时候,稍有闲暇,仍然依照前人的家谱继续修撰,使侄子们工工整整地书写下来,其中缺疑的地方仍然留待后来的能够了解情况的人加以补充。
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壬寅年(1903年)元旦后谨记
十三代孙乃勄乃劭和侄子家干、家翰等恭敬地续修。
乃,嘉(家),先,志(治),思,苞,丕,基,孰,崇,昭,宪,泰,庆,鸿,熈
先父说这十六字按次序排名,作为本宗各代起名的序列,乃勄乃劭又记。
正定杨氏——象先一家人

祖传16字为宗派之序(从第十四世起):乃,嘉(家),先,志(治),思,苞,丕,基,孰,崇,昭,宪,泰,庆,鸿,熈。
照片中人物为:右二——我的祖父象先(第十六世),左三——我的祖母,右一——我的大伯父杨立志,左二——我的二伯父杨辅志,左四——我的三伯父杨宏志,右三我的姑姑杨金志,左一——我的堂姑,当时我的父亲还没有出生。照片出自1934年(估算时间),正定府庆升阁照相馆。


分享按钮>>杨氏家谱---四川西昌弘农杨氏先年族谱序(摘录)
>>杨氏家谱----------正定杨氏族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