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四川有军阀杨森,其子侄辈杨汉烈、杨汉域都是拥兵一方的大将。而西北军十七路军统帅杨虎城将军,原为国民三军将领,在军阀围困西安的时刻,和国民二军的李虎臣一同据守西安,坚持到国民一军冯玉祥五原誓师,起兵解长安之围,留下了“二虎守长安”的美誉。1936年和张学良一同发动西安事变,后虽身死,却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东北军中,有杨宇霆。老帅张作霖称雄东北之后,积极培养青年将领,掌管炮兵的杨宇霆就是这青年将领的代表。但少帅张学良也有自己的青年将领,郭松龄。杨宇霆因为排挤郭松龄等事和张学良交恶,直至逼反了郭松龄。后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即位,立刻枪毙了杨宇霆和常荫槐。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中有一大批姓杨的将领。其中最出名的是“三羊开泰”:杨成武、杨得志、杨勇三位上将。其他包括上将杨至成,中将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等,还有“万岁军”38军112师师长杨大易为代表的一批少将。杨立三则是军事后勤的专家,不幸于1955年授衔前夕去世。 杨得志,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县)人, 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部队上井冈山,先后担任过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军团第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师师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三四四旅代旅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即著名的杨罗耿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司令员,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务,功勋卓著。杨得志一生中最出色的几仗,分别是红军长征中,带领红一团突破乌江和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中,指挥六八五团参加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中,指挥清风店战役和解放石家庄。1979年,还指挥了云南方向的自卫还击作战。 杨勇,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27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团连、营政委、团政治部主任、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一师、四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团长兼政委、独立旅旅长兼政委、鲁西军区司令员、鲁西区专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开辟和建设鲁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参加了平汉、陇海、定陶、豫北、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重大战役。尔后,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指挥了高山铺战役。在著名的淮海、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成都等会战中,率部歼灭了大量敌人,建立了功勋。 杨成武,福建省长汀县人,在红军长征中,杨成武担任政委的红4团多次作为先头团,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突破乌江,抢占娄山关,参加了四渡赤水、智取三县、抢渡金沙江、跨越大凉山、飞夺泸定桥、开辟雪山草地通道、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也就是说,长征中所有传奇般的战例,大部分都是杨成武指挥打的! 抗日战争中,杨成武率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开赴抗日前线,主要转战在晋察冀和冀中根据地。最著名的战例是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1500余人,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另外在他的部队中出现了“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中,杨成武率领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和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后改称第20兵团)转战华北,指挥或参与指挥了大同集宁、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察绥、张家口、太原等战役,取得了许多胜利。他最传奇的故事,可以参看回忆录《忆长征》。 抗日联军中有著名的英雄杨靖宇。杨靖宇打鬼子的故事不用多说了,有价值的问题是,杨靖宇死在什么人手上?根据史料,他是被中国东北农村的民兵组织和警察围捕击毙的,在追捕他的人当中,只有两个是日本警察所的警员,其他的都是中国人。也就是说,当时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地区大部分农村已经接受了日本统治,并且视抗联为土匪、红胡子。杨靖宇死得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国军中,姓杨的将军包括杨爱源、杨澄源、杨伯涛等。战绩远远逊于共方的“三羊开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