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杨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杨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国共产党杨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已阅:9348 / 回复:1(楼主)

【中国共产党杨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杨殷烈士
杨殷(1882.8.12-1929.8.30),字孟揆,又名杨梦夔、杨夔礼、杨典乐,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身于一个小康户家庭。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转为国民党党员。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军队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军事部长(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军委主席),为党和军队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主革命时期,1913年3月在上海曾向镇压革命的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行刺。1914年转为中华革命党党员。1917年在广州任孙中山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19年起在广州西关盐务稽核处当师爷。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专门从事党的工作,并变卖家产,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的困难。同年底,被派往苏联参观、学习。1923年春回国后,从事职工运动,并根据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需要,参加国民党组织的活动,同年10月被选为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他先后在广州、佛山、顺德等地以及粤汉铁路职工中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同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共产党的组织。
大革命时期,1925年3月,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广州办事处顾问。同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特派员身份去上海,慰问香烟业罢工工人。10月参与组织工农兵革命武装,配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1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广东、香港、上海等地工人运动,以及建立广东工团军的经验。同年5月起,参与组织广三、广九、粤汉铁路工人罢工,配合东征军回师镇压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部的叛乱。后又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身份参与领导广东省港大罢工。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坚决主张反击蒋介石的反共阴谋活动。同年7月,参与组织铁路工人纠察队,并率队与工贼控制的反动武装进行战斗。1927年参加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顿党的组织和工会,准备应变,坚持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广东区委改组为省委,任省委委员兼省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后又兼省委肃反委员会主席。往来于香港、粤东、广州、海南岛等地,指导武装斗争和肃反斗争。同年11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负责总指挥部参谋团的工作,率敢死队配合第四军教导团攻下公安局,接着又指挥西关地区战斗。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任人民肃反委员会委员。张太雷牺牲后,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起义失败后,到海陆丰协助彭湃等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6月至7月,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候补常委。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兼江苏省委军事部长,曾到江苏、山东、安徽等地指导武装斗争和白区工作。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白鑫告密,与彭湃等在上海被捕,30日与彭湃、颜昌颐、邢士贞4人一起被秘密杀害于龙华上海警备司令部内,时年47岁。中国工农红军曾建立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以志纪念。


作者:219.134.238.* (2007/2/5 21:08:37)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共产党杨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 第 1 楼

杨开慧烈士
杨开慧(1901.11.6-1930.11.14),女,幼名霞,字云锦。湖南省长沙市人。出身于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昌济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和北京大学任教,是一位爱国的进步学者。她先后在衡粹实业学校、隐储女校、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读书,在长沙结识毛泽东。1918年秋随父到北京,在家努力自修,攻读英文,阅读新思想、新文化书刊,同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经常接触,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参加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同年底毛泽东再次到北京,俩人开始建立恋爱关系。1920年1月杨昌济病故后,举家返回湖南省长沙板仓。不久入长沙福湘女子中学读书,带头剪短发,组织发动进步同学,同反动的学校当局进行斗争。7月协助毛泽东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不久同毛泽东结婚。1922年同毛泽东居住在长沙清水塘,作为中共湘区区委的秘密机关,担任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同时兼任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干事。协助毛泽东热情接待来访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妇女,处理区委机关大量日常事务。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成为毛泽东的忠诚伴侣和得力助手。
大革命时期,1924年随毛泽东到上海,到小沙渡纱厂工人夜校讲课,随向警予开展妇女运动。1925年2月随毛泽东回韶山,协助他开展农民运动,开办农民夜校,建立雪耻会,发展党组织。同年冬赴广州,为毛泽东担任联络交通工作,去中央政治讲习班听课。1926年11月同母亲带孩子返回长沙。1927年初随毛泽东到武昌,经常帮助他抄写材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同母亲及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回到长沙板仓,积极支持毛泽东深入农村领导秋收起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领导以板仓为中心的长沙、平江边界的地下斗争,经常深入贫苦农民家中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重建党的组织,独自顽强地战斗整整3年。1930年7月底8月初红军攻占长沙并撤离后,国民党湖南当局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屠杀革命群众。10月中旬她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在狱中,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逼迫她登报声明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她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并鼓励同监难友坚持斗争,利用亲友探监向党组织汇报狱中情况。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仅29岁。
毛泽东在1957年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句,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词中热情怀念的“骄杨”就是指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柳”则是指李淑一死去的丈夫柳直旬。



作者:219.134.238.* (2007/2/5 21:09:0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杨氏论坛  执行时间:1,816.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杨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