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朱氏郡望堂号(网上搜集)
- 中华朱氏网 2011年3月11日 网络
六、朱氏郡望堂号
1.郡望
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隋朝灭陈国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沛 郡: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泅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朱氏通称沛国,以远祖兴起发源斯地,故名。
凤阳郡: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今安徽凤阳)。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一带,唐朝时期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太康县:秦朝时期置阳夏县。隋朝时期改为太康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一带地区。
钱塘县: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永城县:东汉朝时期的临睢县,晋朝时期废除。隋朝时期又改置为永城县,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东部,邻接安徽省。
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西晋时期改置为义阳国,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新野县南部一带地区。
2.堂号
金陵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吴郡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义阳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永城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凤阳堂:以望立堂。
白鹿堂:宋国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朝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殿槛掰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
紫阳堂:出自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别号紫阳,江西省婺源县人,南宋朝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四方仰慕,弟子众多。其学派称为“程朱学派”。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14岁的朱氏后裔朱熹,遵照亡父朱松托孤的遗言,奉母由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北迁,定居于崇安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里镇),投靠义父刘子羽。刘子羽时为抗金名将,后被秦桧陷害,家居乡里。但他不负好友的重托,为朱熹母子构筑楼宅于潭溪之畔,屏山之麓,朱熹遂侍奉慈母安居此地。因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婺源(江西婺源),有一山名叫做紫阳山,他为表示不忘先祖,故名新宅为紫阳楼,匾其厅堂为“紫阳书堂”,紫阳楼是朱熹定居近五十年的旧居,“紫阳”源于此也。
注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彝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叙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在兹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宗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同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成堂:资料有待补充。
治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玉泉堂:资料有待补充。
槐里堂:资料有待补充。
两仪堂:资料有待补充。
玉奇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婺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新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镜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遣直堂:资料有待补充。
听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惠迪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述堂:资料有待补充。
人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哲延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裔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垂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绍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澹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虹瑞堂:资料有待补充。
萃涣堂:资料有待补充。
存仁堂:资料有待补充。
百鹿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鼎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述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积喜堂:资料有待补充。
念兹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理学堂:资料有待补充。
榆滋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启堂:资料有待补充。
恩亲堂:资料有待补充。
大文堂:湖北麻城朱氏一支,远祖是曹侠-朱介-朱敬则-朱师古-朱古祐,始祖为万四公三子胜祖,原名升远,于元末随父兄由乐平迁麻城县南,见麻溪河山环水绕,遂卜居于此,明初编户,更名为胜祖。是本族始祖,妣刘氏孺人,合葬麻溪北岸,亥山巳向,距祠西百步外乃合族祖山吉地。康熙丁亥年勒碑,乾隆癸丑年于碑外重立石壁,以垂久远。生子六:元亮,元善,元海,元忠,元贞,元明,义子一,伪谦。后人创谱牒时定为“大文堂”。
分享按钮>>五、 朱氏字辈排行(网上搜集)
>>七、朱氏迁徒分布(网上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