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尚志街因“六部尚书”何熊祥而扬名

    中华何氏网 2012年4月23日 江门日报


2012-4-23 9:28:49 江门日报
 


       尚志街,一条因一个人和一个家族而扬名的历史老街,见证了新会何氏家族的无限荣耀和五百年来新会人才荟萃的历史。站在尚志街的路口,遥想当年,这里风云际会,多少风流人物从这里走向时代的舞台,多少沧桑传奇在这里缔造着历史的精彩。

  本栏目统筹:陈淑婷

  本版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这是一条长度仅为200多米的老街。曾经,这里是“繁华”的代名词;曾经,这里是“文化”的替代语,曾经……只是曾经,如同过眼烟云,而今,这里一切归于平静。

  尚志街在明代曾三易其名,初为“大路里”,后叫“翰林里”,再后来易名为“尚书坊”,直到如今改为“尚志街”。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的尚志街早已面目全非,只残存着点滴遗迹,当年的显赫与荣光已经难以寻觅。

  【现场探寻】

  昔日遗迹已难寻

  承载着新会太多记忆的“尚书坊”,现在只留下一个名字——尚志街,这条以“尚”字号命名的老街,似乎忘却了周边的都市繁华与喧嚣。

  穿过繁华的知政路,一拐弯便看到了残缺的“尚志街”路牌。相对于附近知政路和仁寿路的喧闹,这里明显清静了许多,巷子拥挤,却停满了车辆。走了10多米,可以见到新会文化馆旧馆的大门,此时从不远处传来新会区实验小学和粮食幼儿园的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巷里散落着一些低矮的青砖瓦房,由于年代久远,青砖已经风化了,似乎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触摸到老街的质感。

  斑驳的墙面,分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正是烟雨朦胧之时,雨水顺着腐朽的樑椽往下缓缓滴落,像妇人脸上滑动的泪水。不知怎的,忽然想起琼瑶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歌:“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车如流水马如龙,美人如玉剑如虹……”遥想当年,此处是否也有缱绻相偎,情深意浓,是否也曾高楼望断,天涯归鸿?

  老街不过一两百米长,走走看看寻寻问问,也不过半个小时的时光。狭窄的街道已不见当年留下深深车辙的青石,水泥路面上是一汪汪的积水。相对保护得完好一点的老房子,也只有一两处,实在是难觅所谓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

  尚书坊已经完全变样

  不一会儿,200米的老街便已走到了尽头。街口一间颇具沧桑感的老屋映入记者的眼帘,整个建筑属明清风格,但周围的居民都不清楚它的确切修建年代。

  梁婆婆在这间老屋住了60多年,她的母亲生前也是住在这间老屋里。

  “现在的尚书坊和以前完全是两个样了,大大小小的祠堂没有了,整条小巷只有这间大屋是100多年前建的,其它的都是近30年间建的居民楼。”梁婆婆告诉记者,这间老屋以前是一套复合的院子,里面有天井,四面有走廊可以遮雨,可惜四周的房子在解放后不久就被拆掉了,只剩下这一间没拆。

  每天早晨,租住在尚志街百年老屋内的梁婆婆就会打开房门,将自家小店的零食、文具等摆到路边。据梁婆婆回忆,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人离开新会以后,她就租了这间老屋,直到现在,“希望这间老屋不要再被拆掉了”,梁婆婆忧心忡忡地说。

  今年86岁的谭伯是土生土长的“尚书坊人”。提起“尚书坊”,他的记忆依然鲜活,“何尚书的家族仅仅在尚书坊就有大大小小7间祠堂,祠堂数量之多,确实可说全新会绝无仅有,其中最大的叫‘文懿家庙’,旧址在实验小学内。在会城知政中路东方红中学内,还有一间尚书府,俗称太保府,始建于明末清初,全部以精致的通花雕刻装饰。可惜现在全部都被拆除了。”

  在谭伯的记忆中,街口的这间老屋是尚志街唯一保留下来的房子。“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的房子越来越少了。在我看来,尚书坊就像一个落魄的贵族,当年的繁华已经不再。”谭伯惋惜的口气中,概括了尚志街的今天。

  【街名由来】

  因“六部尚书”何熊祥而扬名

  尚志街在明朝曾经三易其名,初为“大路里”,后叫“翰林里”,后来又易名为“尚书坊”,全因这里出过一位江门历代官位最高的官员——何熊祥。提及此人,新会无人不知,尚志街就因曾是何家所在地而得名。

  何熊祥(1567—1642年),广东新会司前河村人。从明万历二十年进入翰林院,一直到明天启年间的六部尚书,先后为神宗、光宗和熹宗三朝皇帝作臣子。何熊祥为官30多年,一身兼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人称“六部尚书”、“一柱擎天”。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21岁的何熊祥考中举人,乡人便把新开窖改名为“新魁窖”——“魁”,便是魁首的意思。4年后,何熊祥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当时,他家已迁居大路里,于是乡人又把大路里改名为“翰林里”。天启元年(1621年),何熊祥官升工部尚书,他家所住的地方再次被改为“尚书坊”。

  进入翰林院后,何熊祥初为翰林庶吉士,不久即改任监察御史。作为御史,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颇有声望。如巡按江苏时,他发现征税过重,于是上奏,先后减免皇饷银6万两、旱涝银50万两等;当他发现有税监私吞税款后,又大胆上书揭露,使私吞税款现象及时得到制止。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何熊祥升任大理寺正卿,3年后升任通仪大夫和南京刑部右待郎。当时朝廷政局动荡,户部、礼部、吏部三部空缺,他便被朝廷任命兼管。神宗去世后光宗继位,何熊祥升为资政大夫和南京左都御史,又兼管兵部和工部,统揽六部大权。一年后熹宗即位,何熊祥继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又改任吏部尚书,一身兼管六部,掌控南京政事。

  何熊祥以自己的威望,办了很多别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情,典籍记载他“进贤,退不肖,俱满人意”,有人问他如何能够做到,他答曰“吾有虚、公二字而已。”

  天启三年(1623年),56岁的何熊祥经多次请辞后终于告老还乡。据说,他离京时百官相送,京郊人塞通途。在何熊祥去世后修建的公祠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官至六部欢聚一堂”,可以大致概括他的一生。他虽然做到高级别的官员,但是仍然告老还乡尽孝。

  【老街轶事】

  “尚书坊灯笼——何(府)苦”

  提起尚书坊,会城老一辈的居民很自然想到一句歇后语:“尚书坊灯笼——何(府)苦”,这句远近闻名的歇后语,一直流传至今。

  据了解,何府在几百年前是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据说何氏家族有6000多人,仅祠堂就有20多间,其中最大的叫“文懿家庙”。“文懿”是何熊祥76岁去世后明朝崇桢皇帝封给他的谥号,“文懿家庙”是何熊祥的大祠堂,地址就是现在新会区实验小学所在地。这些祠堂一律坐北向南排列在街内。尚书坊东门的门楼上,经常挂着两个大灯笼,灯笼上写着“何府”二字。

  “何府”两字蕴涵着何熊祥当年的威势,当年何家是用灯笼来显示家族的显赫,可会城的老街坊却用谐音来巧妙地讽刺那些做事得不偿失而满心懊恼的人,说他们是自讨苦吃。

  何、刘、许、莫,没人敢“错”

  据了解,尚书坊何姓一族势力大,和其他的三大家族(指五显冲老刘,南边塘老许和南门头老莫)齐名。

  何、刘、许、莫,没人敢“错”。“错亲”给“何柴”“落”。在这里,“错”是指用手肘去撞,“错亲”指正在用力去撞;“何柴”是做燃料用的硬柴,“落”是用力去敲打。意思是说这四大家族,没人敢去碰撞,如果碰撞了他们,就会受到硬柴般的回击。这几句俗谚,正好说明尚书坊何氏的势力在解放前的会城是相当大的。

  何氏家族之所以没人敢欺负,是因为人多势众,尝田多,历代做官的多。

  一般来说,封建家族和土地占有是不可分割的,尚书坊何氏也不例外。据说,何熊祥在世时,就拥有田地32000亩,晚年他亲自分家,除留下部分当公尝外,每个儿子分得3200亩。这个家族子孙众多,小小的尚书坊自然不够住了,于是分居会城各处,如南塘、柱石里等处。

  【小典故】

  夫人“濑尿虾”

  据新会文史学者林福杰介绍,在何熊祥老家新会司前镇,至今还流传着其夫人“濑尿虾”的传说。

  话说何熊祥年青时,家乡有很多漂亮的姑娘,他都相不中。有一年他到半月山祭祖拜山,经过牛娘山时,见一位村姑蹲在水边洗衣,由于衣服稍短露出了腰,何熊祥一见钟情。这个姑娘有遗尿的毛病,被人戏称为“濑尿虾”,无人愿意娶她,偏偏被聪明过人的何熊祥慧眼识中。原来,他看到姑娘腰间有一片不同颜色的带状皮肤,认为是玉带横腰,不同凡响,于是娶为结发妻子。

  后来,何熊祥从司前迁会城“新开滘”,乡试夺魁,人们就改称此地为“新魁滘”(今城南村);接着迁会城河南又高中进士,入翰林院,其住地被称为“翰林里”;后来又官至尚书,在新的住地建了牌坊,人称“尚书坊”。他的飞黄腾达,乡人说是其妻旺夫益子的结果。这回是由妻子“玉带横腰”到他“紫带横腰”了。

  传说,皇帝要封他官阶,问何夫人要几品好,“濑尿虾”首先想到本地农家储粮的谷围谷稟(地方音同“品”),便说五品六品“品”太多,家里没有这么多地方来安置,就要二“品”算了,结果何熊祥就当上了二品官。

 


分享按钮>>文承祖墓墓志
>>何裕民教授常州工作室送书送健康活动在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