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何氏书室的历史记忆

    中华何氏网 2012年5月12日 番禺日报



 

□本报记者 樊 芸

沿越秀区中山四路拐入数百米,便到越华路及仓边路交汇处,再往里走,花木交荫,恬静清幽,还有一个连当地人也不大熟悉的名字“凌霄里”。在这样一个沿用我国古代聚居单位称谓的居民区里,漫步石砖小巷,很快发现“何氏书室”的身影。

昔日书香缭绕 今日仅剩门楼

坐在门口纳凉的婆婆就姓何,但她对何氏书室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了解这个书室其实是番禺大石的何氏族人为方便学子前往广州考试而兴建的。有当地街坊说,由于时已远久,细节又难以考究,也没有人真的去挖掘,只是偶尔有人提起此事。

书室,代表着典型的广府文化。何氏书室只剩一道门楼,以及一块上书“何惇叙堂界不许堆积粪草”的界碑,悠久岁月留下的古韵缓缓散开。随着书室的消失,这道古老的大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到了今天竟成了居民区的一扇“防盗门”。

在仓边路另一边的“梯云里”有个“龙观书院”。与何氏书室情况差不多,“龙观书院”几个大字被电线杆和居民飘晾的衣服挡住,书院内的老房子也成为了民居,绕到后墙才发现有几块古碑。从沿路的青石板、老房子的红砂岩基座、废置的石柱等,可以依稀想象得到昔日这一带书香缭绕的景象。

尊才重教 造就大石英才辈出

大石历代重视文化教育,砥砺名节,乡人亦乐于广辟渠道,为读书学古创造条件。有史考据的是,远在明代已有奖教兴学组织“振麟社”,《何氏家谱》何石卿笔记载:“每月课文,立为规条奖赏,尔时揣摩帖拓括者,焚膏继晷,努力前程,莫不磨砺以须……”可见振麟社对提高当时乡人文化素质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清末废科举,兴起了兴办学堂之风,三位自广州学堂学成归来的有识之士,何子立、何瀛天、何恩灿于1929年筹办了大石地区第一所新型学府——西山学校,开创了大石地区学校教育的新纪元。这所学校也是现在位于原隔基祠堂旧址的大石小学的前身。

学风甚浓的环境,让立志进身仕途有所作为的人多不胜数。当时乡有乡学,府有府学,大石人“学先进文化科学知识,求富国利民之道”的愿望可谓十分强烈。《大石历史钩沉》记载,何姓氏族曾斥巨资在广州城旧仓巷“凌霄里”兴建了一间颇具规模的“何氏书室”(俗称“试馆”),以备往广州读书研习或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士人居住。《何氏族谱》中可以看到何氏书室的平面图——书室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振麟书院、中座、后座朝北依次排开,紧邻后座是向东厅,一巷之隔还有东书厅、别墅后楼等。据记载,书室南北最长处96米,东西最宽处43米,造就的人才包括明清两代考取传胪及第、翰林院庶吉士各一人,进士、举人若干。即便科举废除后,书室仍肩负起教育族中子弟、供寄寓之功能。

上世纪40年代,何氏书室曾由乡人经营旅社,50年代房屋被拆。门楼上“何氏书室”石刻四字字体刚健圆润,结构严整,是书室仅存的历史文物,正是出自道光二十年恩科二甲第一的何若瑶之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何若瑶,清广东番禺人,字石卿。道光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旋辞归。咸丰间曾主禺山讲席。卒年六十。著有《公羊注疏质疑》、《两汉考證》、《海陀华馆诗文集》。”《大石历史钩沉》对何若瑶则有更细致的描述:“少聪敏,十三经皆能成诵,道光八年(1828年)中举人,七赴礼闱,道光二十年成进士,殿试二甲第一名,钦赐传胪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后散官授编修,补授右春坊右赞善,咸丰三年丧母,服丧守制,尽行孝礼,自此不再复出任官职。又过了三年,受知县延聘,他担任禺山书院讲席主持,并总纂《番禺县志(同治版)》,未料成书而卒,终年六十岁。

从荒芜村落到鱼米之乡,从名不经传到番禺名乡,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历史、文化、古建筑在大石城市化、现代化的浪潮中,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呼唤抢救性保护。如今在高楼大厦群中,很难触摸到城市的文脉,看不清历史的传承,何氏书室尚存的一丝历史气息,让人不禁憧憬古书院昔日的辉煌。

时间: 2012-05-12 来源: 番禺日报


分享按钮>>唯一没被授衔的多面手何长工
>>铜梁农民何文楷四年雕刻成“九龙椅”获三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