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森:从第一代黄漂到北漂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5月17日 重庆晨报
工作室素描:走进何森工作室,第一感觉就是空旷。两个空间巨高的大房间构成了工作室的主体。第二感觉是穿越———目光所及之处,能够见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许多名作—唐伯虎、仇英的扇面,李唐、马远、夏圭、赵孟頫、戴进的山水,徐谓、陈淳、八大山人的花卉……不过这些既不是原作也不是放大印刷品,而是何森用油画的材质与手法创作的当代艺术品,他们来自前不久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结束的一个名叫《对月》的何森作品个展。
空旷的工作室里,除了这些巨大的成品和两张在画架上的半成品,还悬挂着几张在何森个人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而其余的物件简单而实用———两个巨大的工作台、一大柜子的音乐CD和一套发烧级的音响、一套供喝茶聊天的明式桌椅、一个放着电脑的写字台和一个可供小憩的长沙发……具有装饰意味的细节就只有几张“二玄社”高仿的宋画小品、几盆绿色植物和一个看上去古色古香的雕花石槽。“这个石槽不是我刻意收集的,是一个朋友送的。”何森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室,平时即使不画画,我都愿意呆在这里。”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那些油画笔,大都插在一个个青花瓷的笔筒里。
进入何森工作室,是在今年五一节假期的一个晚上,已经快10点了,在何森空旷而安静的工作室里,记者与何森用重庆话摆起了龙门阵。
回忆 第一代黄漂 4年搬了4次家
1989年,21岁的何森从四川美术学院师范系毕业,被分配到重庆40中当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两年后辞去公职,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
“那是最恼火的时期。”何森回忆说,1991年暑假辞职,年底搬进一个画画的朋友在江北的小平房同住———没有钱,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面,面里几乎没有油水;颜料、画材也是东拼西讨……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何森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1992年,他不但在淳辉阁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还参加了当年的广州油画双年展,“当年去广州的300块钱盘缠,还是打借条找一个朋友借的。”
1993年,何森的8件作品参加了香港的一个展览并被汉雅轩画廊收购,为他带来了第一笔可观收入。但新的烦恼接踵而至,朋友要结婚了,他必须搬出江北的小平房,从此他开始了新的漂泊生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何森搬了4次家。1995年,他又将工作室搬到了美院所在的黄桷坪,做起了第一代“黄漂”。“黄漂”4年间,他又搬了4次家,“我搬家都搬出经验来了。”
1999年,何森又将工作室搬到了成都,和张晓刚、周春芽成了邻居。2003年,他又搬到了北京,先在费家村租了一个工作室,2007年搬进了现在酒厂的工作室。
来到北京的何森似乎进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曾经这样描述说:“读书的时候,杂志上看中央美院的画,觉得不可思议,天特别蓝,夕阳是桔黄色的,觉得扯淡,怎么可能?后来一看北京,呀,真的是这样。”
爱好 迷古典音乐 藏有近万张原版CD
步入中年的何森,也算是功成名就了。特别是他从2005年以后开始的创作,让他进入了中国知名艺术家的行列。安定的环境与淡定的心态,使本来就不喜欢热闹的何森生活更加简单:每天10点半起床,早饭中饭一顿吃,然后来到离家不远的画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常常忙到深夜。
“刚来北京的时候,觉得什么都难吃,现在已经修炼到什么都可以吃了。口味也变清淡了,川菜已不是非吃不可了。”何森说,每年春节,他都要回重庆看望父母与朋友,但却是呆不住,快速变化的城市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客人,“路都找不到了。”现在与重庆最日常的联系,就是朋友每月寄来的4条磨砂版龙凤呈祥的味道,“我一直抽这种烟。”
依然迷恋的还有古典音乐,工作室的一大柜子CD,是何森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宝贝。在重庆的时候,何森就曾在重庆商业广播电台客串过DJ的角色。何森不能忍受拙劣的盗版与音乐厅里乱响的掌声,他自己收藏的近万张原版CD极大的满足了挑剔的耳朵,仅舒伯特《即兴曲》的版本就有20多个,包括了世界所有一流音乐家的演奏。在工作室里,音乐有时候是主题,他在这个空旷的“音乐厅”里投入聆听;有时候,音乐是背景,他在或舒缓或忧伤或柔软的旋律中,描绘出属于他自己的旋律———当代中国的溪山清远图,或者梅兰竹菊。
2012-05-16 13:44:18 来源:重庆晨报
分享按钮>>何有米:将奥运精神带给农村孩子
>>勤奋,成就何贝的草根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