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何百川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5日 浙江文明网
7年,笔耕不辍,会留下多少难以抹去的痕迹?
而一位老共产党员、老知识分子人生最后的7年,又能为一座城市留下些什么?
2004年12月,62岁的何百川走进了兰溪市地方志办公室。从此,修志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2011年4月23日,兰溪市殡仪馆。何百川的同事、亲友、学生为他送上最后一程。照片上的何百川敦实忠厚,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人们说,这是何老师的经典表情。而照片的旁边,摆了一部何百川留下的200万字的《兰溪通志》初审稿。
今天,何百川的办公桌依然保持着原状,上面堆满了厚厚的书和资料。他的同事们说:“总觉得何老师没有离开。”但平时跟他接触最多的小童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志稿不让他把把关,心里没底。”
兰溪是一座小城,但很少有人知道市方志办的所在。
地方志,是一个特定地域的集体记忆,是延续一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兰溪有志,肇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继有万历、康熙、嘉庆、光绪诸志,到了1985年,又曾七修《兰溪市志》。2004年底,兰溪市政府决定开展新一轮《兰溪市志》的编纂工作。谁来承担市志主编重担?有人推荐了刚从兰溪日报社退休的何百川。
何百川二话不说接下了任务。他说:“修志是造福桑梓、惠及子孙、体现自身价值的大好事。盛世修志,更是机遇难得,一定要争取拿出一部经世致用的兰溪方志。”
但要在短时期内把兰溪建县1300多年以来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历史准确地传承、记录下来,的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重修一部贯通古今的志书?”这是何百川赴任兰溪市方志办主任兼《兰溪通志》主编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接下来,他用7年的时间写下了答案。
自从投入修志工作后,何百川的日记就成了读书笔记。86万字的《兰溪市志》,他反反复复地读,《金华府志》乃至周边县、市的志书也不放过,还从《资治通鉴》、《史记》里寻找关于兰溪的蛛丝马迹。在他看来,修志是很考验知识面的工作,“必须先把自己‘武装’成一套百科全书,才能客观公正地聚拢历史细节。”
经过多方请教与求证,何百川提出了一种“史志结合”的“另类”结构方法:记述古代事物以时间为序,求明快易懂;当代事物以事类为序,俾系统翔实。这在圈内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何百川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但在修志这件事上,他有着一股韧劲和固执。面对质疑,他反问:“编志的目的不就是实用吗?只要能让读者方便检索,我们增加点工作量怕什么?”
何百川是没有休息日的。一个周末,同事章绍清回单位拿材料,发现何百川正坐在办公桌前改稿子,后来问了其他同事才知道,每个人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平时,何百川总是随身拎着一个黑色大拎包,不管是开会还是培训,他都会挤出时间在志稿上写写划划。别人问得多了,他主动介绍:“这是我的‘流动办公桌’,人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工作。”
在何百川和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兰溪市方志办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二轮修志创优工程试点单位。
从2008年开始,何百川经常感到胸口隐隐作痛,但为了不耽误志书的编纂进度,他不愿去医院。
同年7月市方志办的一次例会上,何百川在布置完工作后又补充道:“最近天气炎热,大家的工作节奏可适当放缓一些,注意身体。”当时大家都感到有些奇怪,一向精力旺盛的何主任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为以后发生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经检查,何百川患了肺癌,并已全身转移。女儿劝他留在上海治疗,他提出的“条件”是:“我要继续修改志稿。”
就这样,何百川让同事把志稿寄到上海,经他逐篇审定后再寄回兰溪。《兰溪通志》9卷共54篇,全部留下了何百川工整而清晰的字迹。有时夜里两三点,他在疼痛中惊醒,就索性披衣起来悄悄看稿,家人劝他多休息,他却说:“现在工作时间比以前短了,更要提高工作效率。”
一次,市方志办工作人员王恩贶接到何百川从上海打来的电话:“你标注的化石年份少了一个零。”他正在诧异,电话那头的声音已经转为严肃:“志书最怕出错,一旦出错等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无法纠正的错误信息,务必仔细再仔细。”
2011年春节前,兰溪市方志办的同事一起去上海看望何百川。谈起志稿,何百川似乎忘记了病痛的折磨,苍白的脸上也因为兴奋而泛起了血色,“《兰溪通志》告竣以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一定能坚持到最后,绝不放弃。”
这是王恩贶最后一次见到何老师。而何百川起身在窗口挥手送别时的眼神,让他永远无法忘记,那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期望。
2011年4月16日以后,何百川终于无法再忙碌。
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本近10万字的手写稿,这是何百川在最后的日子里留下的笔记。当时,由于病痛的折磨,何百川已不能平卧,在他的坚持下,一张垫着厚厚被褥的大藤椅成了他的病床和书桌。这10万字,是何百川在疼痛和昏迷中,一笔一划,咬着牙完成的。
两个月后,《兰溪通志》志稿初审会在兰溪举行。著名方志专家魏桥说:“《兰溪通志》虽然还是一部初审稿,但已经编纂得相当成功。”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志稿。
何百川没有辜负他许下的诺言。7年来,他为《兰溪通志》的编修倾尽了心血。他留下了遗憾,没有看到《兰溪通志》的出版发行;但他又是无悔的,因为他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和忘我奉献的敬业精神都将随着志卷永存。
修志当如何百川。(吴孟婕)
浙江文明网 2012-06-04 12:37:04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山东省微山县安氏宗亲会成立
>>身中两刀仍追回群众财物——北仑协警何青勇斗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