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感动】何吉发:为了16年前那碗面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6日 人民网
【阅读提示】
16年前,他落难时,食不果腹,一位蹬三轮的独臂老大爷为他买了一碗炸酱面,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后来,他有了自己的面馆,不仅规定残障人士可以免费就餐,而且专收残疾人做学徒,并在店里设立募捐箱为社区困难户募捐。他叫何吉发,他说,这么做只是为了感恩。
【镜头一】
2012年春节前夕,在成都市双清路战旗社区,何吉发(见图。本报记者张文摄)把一个塞满各种面额钞票的募捐箱打开,成堆的硬币和纸币“哗啦啦”地摊满了桌子。经过社区工作人员清点,总共有3000多元。“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们对社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的一点心意。”
在何吉发的面馆里挂着一幅大字,上面写着“日行一善”。店里的学徒告诉记者,何吉发要求他们每天至少做一件善事,而为面馆所在社区的残疾人等困难户募捐就是其中之一。何吉发在面馆前台摆着一个募捐箱,他给店员发工资时,会鼓励他们主动放一点钱进去,何吉发自己也几乎每天往里面放一点钱。“积少成多嘛!每天捐一点点,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呢!” 何吉发笑着告诉记者。
战旗社区的工作人员刘君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每到年底,何吉发都要把募捐箱交给他们,让他们用里面的钱资助社区的困难居民。“2012年春节前,何吉发交来的募捐箱里面的钱装了两个沉甸甸的塑料袋,有三四千块呢!这些钱都用来给社区的困难户购买猪肉、米、油等日用品了。一个面馆老板能这样做,真的很不容易!”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何吉发的面馆。在面馆前台,记者看到募捐箱里又重新塞满了1角、5角、1元、5元等面值不等的钞票。何吉发看着募捐箱,激动地告诉记者:“别看小钞多、大钞少,但每年募集下来都有好几千呢!这个募捐箱我要一直摆在这里,每年年底再打开。我落难时别人帮过我,现在我日子好过点了,也要坚持去帮助别人!”
【镜头二】
“小伙子,慢慢吃,别噎着。”看着何吉发狼吞虎咽地吃着炸酱面,蹬三轮的独臂老大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用仅有的一只手吃力地从上衣口袋里翻出一大堆毛票,不由分说地塞进何吉发的衣袋里:“其它的我也帮不了你,我身上也只有这点了。我只有一只胳膊,都能活得好好的,你年轻力壮,又有手艺,千万别泄气!”何吉发坚定地点点头,眼中顿时噙满了泪水。
何吉发嘴里的“落难时节”是在16年前。
1995年7月,30岁的何吉发揣着3000元积蓄,从陕西洛南县来到四川成都学川菜,希望能靠一技之长养家糊口。然而,当他满怀期望地走出成都火车站时,才发现上衣被小偷划开了一道口子,口袋里装着的700多元已经不翼而飞。何吉发找到一家厨师学校交了1800元学费,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在厨师学校学了3个月,吃饭只能是白水加馒头。”由于在成都举目无亲,何吉发身上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3个月的学习结束后,其他同学都陆续找到了工作,而何吉发是外省人,迟迟没能找到工作。没有钱吃饭,何吉发只好一家接着一家餐馆问是否需要厨师。就这样,他有两天时间颗粒未进,饿得头晕眼花。后来当他走到成都汽车站附近时,实在走不动了,只好瘫坐在路边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蹬三轮车的独臂老大爷把他推醒:“小伙子,你跟我来。”就这样,何吉发终于在一家面馆填饱了肚子。
在面馆,独臂老人听何吉发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后,唏嘘不已。老人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交给何吉发,鼓励他要坚强地生活,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吉发至今仍激动不已:“那碗面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面,老人家那番话也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感人的话!”
【镜头三】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何吉发手撕面馆”开业了。在众人的帮忙下,何吉发抬着一块蒙着红布的木板进了店。“何老板,这块木匾上写的啥呀?还用红布蒙着,这么神秘!”大家笑着调侃。何吉发不好意思地笑笑,将木板挂在墙上后,一把扯下红布,只见木板上写着“凡是残疾人来本店就餐,一律免费。另:本店长期招收学徒,残疾人优先。”
2003年,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何吉发在成都市双清路开了家自己的面馆。从开店之日起,何吉发就在店里定下“规矩”:残疾人不仅可以免费就餐,而且能免费跟着何吉发学厨艺。这么多年来,有多少残疾人享受过店里的“免费大餐”、甚至在店里学到了手艺后又自己开店致富,何吉发已经不记得了。他告诉记者:“能帮助他们,我感到很快乐。看见他们,我就像看见当初出手帮我的那位独臂老大爷。”
2009年11月的一天,成都市区很罕见地下起了雪。中午时分,何吉发正在打扫店门前的积雪,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瘸腿老人在面馆门口徘徊。何吉发上前热情地问:“老人家,您吃什么?请里面坐。”老人叹了一口气问:“我身上只有两元钱了,能在你这店里买什么吃的吗?” 何吉发赶紧拉着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今天我们店里搞活动,吃饭只要一块钱,快请里边坐吧!”就这样,这位老人既不失尊严,又饱餐了一顿。在和这位老人的攀谈中,何吉发得知他叫王林,是一位来自甘肃的孤寡老人。了解到老人的籍贯后,何吉发一面热情地把老人留在店里照应,一面和老人家乡的民政部门联系。几天后,当民政部门为王林办好五保手续接他回去时,王林紧紧握着何吉发的手,满眼热泪地和他道别。
由于诚信经营、手艺高超,何吉发的面馆生意越来越好,跟着他学艺的也越来越多。何吉发不仅坚持免费为残疾学徒传授厨艺,还给他们发工资。来自陕西的聋哑人杨冬冬跟着何吉发已经快5年了,他打着手势告诉记者,他当初是慕名来投奔何吉发的,因为他听说何吉发对残疾人特别关照,而这些年,何吉发不仅照顾他,还时不时给他一些钱让他寄给家里人。
传递爱和勇气(快评)
林琳
“日行一善,一生平安。”何吉发用这几个平实易懂的字眼勉励自己,也勉励别人。行善的初衷始于一碗面,落难时的雪中送炭令何吉发难以忘怀,他又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帮助他人的切实行动,将生活中的爱和勇气传递给他人。
受到帮助,心存感激,本该如呼吸般简单自然。当下却有个别人不懂感恩。有的接受帮助却认为理所当然,有的利用他人善心谋己私利。看似小事,伤害的却是社会的善良之心。正因如此,父母养育之恩、亲朋解困之恩、陌生人滴水之恩,都应铭记于心。只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才能让整个社会的善心良性循环下去。
心存感恩,还应付诸行动,帮助他人。感恩其实很简单,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些需要帮助的人,便是感恩于社会。懂得感恩,懂得将爱和勇气传递给别人,我们的社会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2012年06月05日03: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按钮>>何应钦:国民党官场“第一好丈夫”
>>人艺博物馆藏何冀平《天下第一楼》人物构思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