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省文联副主席、资深评论家何光渝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9日 贵州日报
早在七八年前,何光渝就陆续著文,谈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问题。访谈中他说,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论述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思,从而做到有“自知之明”;二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这样人们才会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遗憾的是,有的人对此的理解仍较片面、肤浅。何光渝强调说,费老在这里说的是“文明”,而不是“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却常常混为一谈,结果才会在推介贵州旅游时,说出我们这里是中国、亚洲乃至东方的“最后一片净土”之类的大话。如今,我们开始从文化错觉中走出来,在一些方面有了点“文化自觉”,但还很不够。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何光渝对文化自觉有着深层次的思考。
他说,在一定意义上,民族地区开发的过程,就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构的过程。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是一种重构的重要手段,旅游则被认为是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激发了民族认同感、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有成效的。但另一面,为迎合某类消费者的“需求”,为实现资本拥有者牟利的目的,一些民族地方、社区的传统文化“被”复制、“被”设计,被“适当修改”、“移花接木”甚至“伪造”。深层的问题在于,这会使一些民族群体面临着文化主体地位被不断消解的风险。如果把民族的传统文化“简化”成某种娱乐或展示,忽视甚至无视它的本真意义,不仅会让外来旅游者误读、曲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更会让本民族的后裔误以为这就是自己将要传承的民族文化。这样的后果很可怕。
何光渝坚信,决策者更应该先知、先觉,考虑深层次的问题。文化的发展繁荣,绝不仅止于文化产业的GDP,也不仅只是文化项目、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现实中有不少文化乱象,并非真正的发展繁荣,需要警惕。
何光渝说,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办了一年,真的很不容易,现在还有几家报纸坚持办文化专刊?他请记者代为向这些报人的坚守表示敬意,更希望周刊能够关注贵州文化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少一些浮泛的“赞歌”,多一些文化思想的引导。可以用适当的版面,传递外面重要的、新锐的思想文化信息,“以文化人”,化我们贵州人。
2012-06-08 10:33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分享按钮>>赌王女儿何超盈宣布单身 何氏姐妹留言齐安慰
>>宁夏回族武术“何家棍”从“家门绝技”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