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何瞿氏:有一种坚守叫母爱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9日 亳州晚报社
在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小张楼村村南,一间方圆200米不见人家的简陋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子。三十多年来,90岁的老母亲何瞿氏拖着一条腿、一只眼睛的残疾之躯,照顾着69岁的失明精神病儿子。如今,何奶奶的身体已经一年不如一年,相依为命的儿子却成了她的一个心病,每每想到无法预知的未来,老人都会忍不住抹泪:“哪天我不在了,他该咋办?”
“一天两顿饭,半年没肉吃”
6月4日下午3点,笔者来到村子最南端,看到田地头上有一间红砖砌成的小屋,这便是何瞿氏母子的家。屋后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树林的另一端约200米远有几户人家,这已是母子俩最近的邻居了。
见到老人时,她正坐在屋内,身旁老式木桌上的小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播放着豫剧,69岁的儿子何朝仁趴在她对面的案板上,正用手扒拉着大瓷碗里仅剩的几粒米饭。
“收音机是侄子过年打工回来给我买的。”老人说,现在天热了,来地里干活的人多了,有人聊天,她就很少听戏了,怕浪费电池。
小屋里搭了一个地锅,锅台前堆放着一些柴火,墙上挂着的油瓶已经空了。除了案板下的几头大蒜,在这个屋里找不到一根绿菜叶。
老人说,她和儿子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这就是今天的最后一顿饭,我熬了点米。”老人指了指仍在舔着碗中米粒的儿子。“啥吃饱吃不饱呢?饿不着就行。”老人说,自年前女儿送来一块肉,到现在他们娘俩已经半年没吃过肉了。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吃完饭的何朝仁,将碗丢在桌上,用手抹了下嘴巴,弯腰在桌下的塑料盆里洗了洗手,然后用系在腰间的布条将手擦干,这是何瞿氏教儿子养成的习惯。
何朝仁年轻时用何瞿氏的话说是“一表人才”,曾读过书,前来说亲事的也不少,可一般人家何朝仁看不上,条件好的,人家又嫌他们家里穷。就这样,拖到30多岁何朝仁还没娶到媳妇儿。
正在家人还在为儿子的婚姻大事担心时,儿子却突然“疯了”。“就是胡言乱语,有时候能骂一夜。”何瞿氏说,儿子刚开始时好时坏,后来就彻底疯了。
过了没几年,老伴儿就去世了,照顾儿子的重担就压在何瞿氏一个人身上。之后不久,老人发现儿子看不见东西了,医生诊断为“双目失明”。
何瞿氏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女儿们远嫁他乡。小儿子几年前经营窑厂不善,赔了十几万元,家中每天要账的不断,无奈,一家人便外出打工了。
五年前,老人请人用儿子窑厂里剩余的砖头在距离家很远的地方建起了这间小屋。“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每到这时,老人就会将屋里的锅碗瓢盆都用上,水满了,倒到屋外再来接。
“凳子当腿使,已用坏三个”
老人起身、走路,都要扶着一个高高的板凳,凳子的表面已经被磨得发亮。老人说,12年前,她摔断了右腿胯骨,因每天劳作,没有好好休息,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了残疾,同一年,她的右眼也几近失明。
女儿为她制作了这样的凳子,每天她就靠凳子慢慢向前移动,到现在她已经用坏了三个凳子了。
老人在凳子上缠了几根绳子,她说这是她用来绑柴火的,“把柴火绑在凳子上,我再扶着凳子慢慢挪回家。”
老人年轻时心灵手巧,经常为村里的孩子们做些衣服、帽子、鞋子,村民们心怀感激,经常帮老人挑水、捡柴、买菜,儿子走丢了,村民看到会将他带回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老人就会站在门外对着树林对面大声喊。“邻居有时能听见。”老人说,由于距离太远,更多时候她只能忍着。
“几天前俺娘俩都病了,发烧、头晕,两天都没咋吃饭,后来俺侄子来看我,给我买了点药。”老人说。
“我要不在了,儿子该咋办?”
在小屋的桌子上有一台电风扇,老人说这是好心人送来的。
“镇上的领导,还有好心人都来看我,还买的米、面、油,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惦记着我。”老人说。
为记住这些帮助过她的人,老人向人要了一个本子,只要有好心人来看望,他便让侄子将他们的姓名和送来的慰问品一一记录下来。
在那个黑色的爱心簿上,用黑色的签字笔写着“爱心人士,杨万里,安珠峰2人,2桶油,2袋大米,一台风扇,400元现金”,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的联系方式。
老人并不知该如何回报这些好心人,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与老人交谈中,何朝仁开始自言自语地说着让人猜不透的话,老人说,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儿子。
“好多人都跟我说,你可得好好照顾自个儿的身体,你要是有个啥,谁照顾他。”90岁高龄的何瞿氏,虽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已明显感觉不如从前,想起儿子以后的生活,老人再一次流下了眼泪,“哪天我真不在了,他该咋办啊?”(杨本信 孙元礼 曾莹莹 雷芳)
分享按钮>>宁夏回族武术“何家棍”从“家门绝技”走向大众
>>何大壮:“从起点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