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兰:科技种粮带头人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12日 池州日报


 

  □ 记者 刘晓丹

  6月8日,正值中稻播种之时,种粮大户何秀兰在田埂上忙得不可开交,几千亩的稻田要播种插秧施肥排涝……

  2000年下半年,何秀兰支持企业改制下岗回家,下岗后第二年她与丈夫创办石油化工经营公司。2007年,她了解到青阳县新河镇菖蒲圩农场近3000多亩土地一直粗放经营,效率低下,下定决心签订了为期30年的农场承包合同,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本农田改造,实行科技种田和机械化作业,将一个昔日芦苇丛生的荒场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良田,平均粮食亩产达到500公斤,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1000多吨。何秀兰本人也多次被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在承包经营期间,何秀兰始终不忘带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一方面常年聘用当地村民20余人作为公司职工,农忙季节雇请100多人(多数是当地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特别是为当地妇女就业提供了机会,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她积极向当地村民宣传科学种田,并通过种植新品种,开展粮食提升工程,进行灭虫灯试用等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当地农民采取科学种田和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同时何秀兰将自己培育并种植成功的优良新品种,以成本价出售给当地村民,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0年汛期持续暴雨,上游几万亩洪水流入菖蒲圩,圩区内及周边村民近千亩秧苗全被洪水淹没,何秀兰顾不上自己的秧田排涝,将自己投资建设的两座电排站开足马力,昼夜排涝,连续十多天满负荷运行,仅排涝电费就多达30多万元,使周边农户近千亩秧田免受了洪涝灾害,但自己圩内低洼处近千亩的秧田被淹濒临绝收。为此,何秀兰的生产费用增加了10多万元,但她却毫无怨言,反而自豪地说:“我是种粮大户,救灾抗灾的能力要比其他农户强得多,帮助农户减灾增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期:12-06-12 10:07:56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刘晓丹
 


分享按钮>>“80后”农庄员工何火光的田园生活
>>何安琪发新曲《最后一次》 唱响即将离开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