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盒饭 喝自来水 何真宗写国内首部农民工自传体小说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8月11日 华龙网
2012-08-10 08:53: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晨报
这部小说名叫《城市,也是我们的》,该书作者、万州汉子何真宗昨日接受记者专访
人物简介>
何真宗,1973年生于重庆万州。曾南下广东打工18年,先后做过工人、车间主管、交警队文书、报刊主编、文化策划总监等。
工作之余已出版长篇小说《找个陌生人说话》、励志纪实《成功,其实很简单》等7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为国内首部农民工自传体小说,被改编成20集广播小说播出。诗歌代表作《纪念碑》获共青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2005年获广东省“东莞市优秀青年”称号。
19岁为父治病还债,无奈踏上南下打工之路;打拼18年虽已异地娶妻生子,但总觉得自己好似无根的浮萍……对39岁的万州人何真宗来说,这既是自己的真实人生,也是小说里的情节。
国内打工潮最初涌动的那几年,何真宗南下打工,酷爱文学的他将自己过往的打工生涯变成了26万字的长篇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一个农民工在广东18年的奋斗史》,引发舆论关注。昨天,记者专访了这位至今仍漂泊在外的万州汉子。
总结自己的打工生涯
“写的时间倒不算长,前后4个月吧,写的过程也挺顺的。”何真宗告诉晨报记者,自己开始动笔大约在2009年底,2010年春节后就写完了。
何真宗告诉记者,其实全书的引子早在2007年就写好了。“当时写的一小部分我还发到过网上。”何真宗说,当时就有出版社编辑看到后联系自己,说可以出版,希望我不要继续在网上更新了。“这才让我有了信心。”
说起动笔的初衷,何真宗坦言,“打工十多年,应该有一个总结了。过去这些年,有一些收获,但还是感到人生有些迷茫。”何真宗说,自己从1997年之后,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不是公务员,就是一个合同工。”
何真宗表示,这就是一种没有归属的感觉。“说实话,以我写书时的条件,并不算差,娶妻生子安了家,孩子也快上小学了。但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差不多时候出来打工的其他人会是怎样的状况?他们的孩子到了学龄阶段能顺利上学么?如果我们不打工了,回到老家怎么办?”这一连串对早期打工仔群体的忧虑成了何真宗写作的原动力。
吃五角钱的盒饭管一天
无论是小说还是真实经历,何真宗的故事都从1992年高中毕业说起。“我第一次出门打工是去的深圳。”让何真宗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两眼一抹黑的一到深圳就遭遇了沉重打击———身份证、毕业证全被扒了。
好不容易经人介绍进了一家工厂,却发现是一家“黑”厂。“厂里让交50元押金,这在当年完全可以说是巨款。到了当天下午,厂里就开始挑刺开除工人。”何真宗说,自己好不容易做足一周才被辞退,押金也没拿回来。
回到重庆的他,开始在一家涪陵榨菜厂做秘书。“1993年,我拿到的工资是259元。”但很快父亲的肝硬化病情让何真宗再次踏上了打工之路,“为了还债。”
在何真宗的小说里,当年打工仔的窘境得到了全景展现。“在东莞,任何一个厂只要招工就有几百人前去应聘,没有关系,没有相关证件想都别想。”何真宗说,那两个多月时间里,鞋子穿烂了两双。“最初还能找老乡借钱,后来老乡也不借了。就吃五角钱一顿的盒饭管一天,喝自来水,睡荔枝林,充满了希望和恐惧。”
如今,何真宗回到了广东东莞,在曾经供职过的交警部门做文书、宣传工作。
书名表达了农民工的梦想
何真宗自认为,这部小说浓缩了中国三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描写了他们的精神状态。“既有苦难,也展示了希望。”何真宗说,书出版后,自己带回重庆老家给亲友都看了。“比较欣慰的是,一些平时不太喜欢看书的人也说很能吸引他们。”何真宗说,“我亲戚家的80后孩子看了也都说很受感动。”
在采访的最后,何真宗说起了书名的来历,“最初我想的名字是《我来自重庆》,但出版社说希望取一个更大气的名字。”何真宗解释,《城市,也是我们的》表达的其实是农民工的梦想和抗争,“潜台词就是城市还不是我们的,但希望将来是我们的。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代人和城市、国家潜在的关系。”
何真宗说,家里兄弟姐妹5个,二姐作为三峡工程外迁移民迁到了福建。“接下来我还真打算再写写二姐这些移民的故事。”
记者 裘晋奕
分享按钮>>【何氏风采】何小菊:“为观众苦点累点值得!”
>>清凉之境——何斌扇面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