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历史】石家庄南高营何氏家族史

    中华何氏网 2012年9月1日 光明网


 

2012-08-30 11:14:18 来源:光明网


作者:赵 懂

一、村的起源:

战国时,各个诸候王国互相争战,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均选择很重要的地理位置修建城廓。公元前414年,中山国在今东古城一带修筑了一座土城,南北长约十里,东西宽约3里,定名为“东垣邑”。是中山国的重要城邑。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攻打中山国夺取东垣邑后,派一高姓将军统兵驻守东大门,定名为“高家营”。起初仅是兵营,后来军属及居民逐渐增多,由于水陆交通方便,商贾云集,日益繁荣昌盛。此地地势平坦,按照子午线经纬度建设,村落格局呈现棋盘形状,发展成为东垣邑的东关重镇。现今北高营村村址乃是高家营的南端。

南北朝时期,滹沱河大肆泛滥,河床加宽逐渐南移。东垣邑土城坍塌大半。紧临东城墙的高家营居民的房屋、土地连年被河水浸呑,便搬迁至古运粮河(明朝修改为冶河)南岸高地,重建村落。即定为南高家营,原址称北高家营。

元朝中期,真定一带连年灾害,(旱灾、水灾、虫灾、地震等)民多流移江南。这里已经人烟稀少了。至元朝末年,刀兵四起,再加上天灾人祸一场鼠疫过后,使河北广大平原人畜死亡十之八九。下余全部流亡外省,千里空野,田园荒芜,南高营村也只剩下了破房烂瓦一个空壳了。

明洪武初年,由于常年战乱,河北、山东“多无人之地”,“民物凋丧,千里丘墟,明朝大将徐达率兵路过此地时,“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以致“租税无所从出”。军需供应困难成为明王朝建立之初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缓解军队数量增加和军需供应不足的矛盾,朱元璋借鉴西汉和金代的军队屯种戍守的历史经验,于洪武7年(公元1374年)诏定屯田法,推行以屯养戍的政策。规定在全国普遍建立军屯。军屯“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耕种。每军受田50亩为一份,给耕牛农具”,以所收“贮屯仓及供奉本卫所官军俸粮。”难怪朱元璋曾骄傲的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当时的真定县,共设军屯七十有二,分散在滹沱河一带,当时村庄建设,军民杂居屯地,每个军屯至少有五六千军丁。

人去房空的南高营残址上也便成了军屯之地。设置了前所,(百户所)定名为“行军屯”。(见明朝《定林寺碑记》,定林寺也叫城角寺,俗称南寺)。

村中陈氏始祖陈佑,于洪武元年从高邮随大将徐达北上,曾任真定卫中所总旗,(相当于现今县武装部长),其后代在行军屯落户定居。(见明嘉靖三十一年三月初四日前所百户陈策立《陈氏家族题名石记》)。

邢、郑、黄、杨等姓氏也系明初从军来此屯垦落户定居。何氏家族来之较晚,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从北高营迁来定居。明万历五年至清顺治三年(1577--1646)真定县新增了100个村,这期间,行军庄屯一分为二,改为上高家营、下高家营,上高家营即南高家营(据正定县志)。解放后简称南高营。

二、村的文化底蕴

书法绘画艺术,在南高营村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南高营自古文人墨客多,秀才多,现在知识分子多,且都能写擅画,代代相传,成为世家的不乏其人。历代留下了许多墨宝珍品。现在,虽然现代化的电脑打字已经普及,但南高营人仍迷恋传统书法。村民们以字美为荣,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五岁幼童,都在苦练书法。这一现象已成为南高营村的一大亮点。

书法家以及书法爱好者,都喜欢收集《字帖》做为练习书法的摹本。一般的碑帖,众家都有。现今南高营人尚存一套稀世珍品,即宋版《绛帖》乃明朝大书法家兼收藏家项子京所珍藏的原本。上盖有项子京的朱红印章为证。《绛帖》是北宋太宗赵灵,淳化五年甲午(公元994年)由驸马潘师旦奉旨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募临上石。其中包括:苍颉书、夏禹书、鲁司寇仲尼书、周太史史策书,秦李斯书及历代名人法帖。这套全国罕见的书法珍品是如何传给高营人的已无从所知,但可以证明南高营人的先辈们喜欢书法和不惜代价收藏书法珍品。

墨迹,有嘉庆年间何梦璋(何梦莲之弟)手抄《道德经》五千言一本。为工笔小楷,字体流畅而工整、严谨而奔放、字字如珠丽、行行如线串、始终如一、完美无缺,堪称一绝。

还有何印桂、何瑞椿、何子居等人留下的部分遗墨手迹,都是后人临摹的楷模。幸存道光二十八年由邢文昭小楷书写的《邢氏家谱》,虽然不是以一个书法作品出现,但整个家谱28340个字,字体工整,结构严谨,笔法舒畅。足可做为证明高营书法艺术成就的依据。

书法世家耀高营

南高营向来以讲究礼仪、读书传家著称。就书法而言,解者不计其数,精者不乏其人。从古到今,村民们爱书法、学书法,达到痴迷状态,书法成家者不下几十人,甚至成就了三个书法世家。

何子丰四代书法史

第一代:祖父何印桂,清朝秀才。科举未中,弃儒从医,善于学习,尤喜书法,曾游历大山名川,留下不少的诗词墨迹。可惜时间久远,作品现存甚少。

第二代:父亲何成名,为一代名医,喜爱书法,其处方医案皆工笔小楷。

第三代:何子丰,名稔秋。是世代书法家的佼佼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在石家庄开设“普惠药房”。医术高超,而书法更精,术其书写牌匾、中堂、对联、条幅、扇面者络绎不绝。当时被誉为石门第二书法家[第一是江宿光]。他擅长书写牌匾用的斗方大字,书体效法朱熹,严谨遒劲,气势磅礴。其代表作有南高营村东口牌匾“东迎紫气”、石家庄市区牌匾“大成茶庄”、“中和轩”等。早年擅隶书,代表作是为“仁寿堂”书写的堂规[行医格言],曾悬挂于“仁慈医所”,其行书最受世人称道。他推崇王羲之,对《兰亭序》喜爱至极,为其侄孙起名为兰亭、兰序。其行书代表体是为“大成茶庄书写的八扇屏风《陆羽茶经》全文。书体为行隶结合,融为一体,独树一帜,别有韵味。其特点是行笔酣畅暢,圆活如流,苍劲俊秀,古朴清高,是他一生中的得意精品。晚年的何子丰因患有眼病,视力极差,但他仍不舍弃热爱一生的书法艺术。文革期间,已至八旬高龄,书写了多本《毛泽东诗词》,其书艺不减当年,行书艺法趋于完美,越发老道,使人百看不厌。

第四代,侄子何玉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传,攻习颜、柳、欧、赵楷书,弱冠已造诣非浅。继临二王行草,兼攻篆隶、魏碑,精研孙过庭《书谱》。文革中受迫害回乡后苦练书法,艺法倍增。1981年返京,书法一举成名,他真、草、隶、篆俱佳。代表作有工笔小楷《前后赤壁赋》,字体工整,端庄清丽,字字珠玉,整篇无暇。离休后研习书法理论,从事书法教学,学生众多。现任北京海淀区老龄大学书法教授兼书法系主任,并兼任多所大学书法教学工作。最近他编著并出版了《“兰亭序”神龙本临摹解析》颇受大家喜爱。在北京书界享有很高威望。

次侄何玉柱,童年为伯父何子丰书童,研墨扶纸,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苦练三冬,悬肘三夏,临王羲之的《八阵图》、《黄庭坚》,习颜真卿、枊公权、欧阳询、赵孟敷頫,后专攻何绍基。牌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列车电业局”的门牌。楷书代表作《宝鸡颂》,笔法古朴清婉,如深谷幽兰,如大家闺秀,曾入选“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在宝鸡多次展出,曾为宝鸡市书协会员。

何善祥四代书法史

第一代:何瑞椿,字琴庵,清光绪年间在北京上斜街书馆教书、译文。 何老先生书法精通,诸家之中独崇颜体,矢志不渝,无一日废弃。20岁即名嗓北京城,求字者门庭若市。至中年其字与颜字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何家祠堂正殿楹联为其所书。系正楷,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共32个字,字字危襟,个个大将,行笔如颜体,谋篇似真卿,功夫老道,百看不厌。每逢开祠,观者络绎不绝,皆叹为观止。

第二代:何善祥。自幼仅遵父训,先柳后赵,继之颜、禇楮,后改颜体。其字既有颜之苍劲雄浑,又有自己大智若愚、木枘孤高的特点。其代表作为长条横幅《琵琶行》,布局谋篇上下迎随,错落有致,无懈可击,浑然天成。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效仿,皆在规炬之中,又变化于规炬之外,木枘中见功力,鱼鲠中显孤高。

第三代:何世和,现为十三中教员,自幼习字,继承祖、父辈的书法绝技,苦练几十年,终有成就。临其祖父的《琴庵帖》,形似神亦似。尤其是楷书功底深厚,善用浓墨重笔,字体严肃端庄,气势浑厚。其作品在全国书展中获得优秀奖,并被吸收为全国农民书法协会会员。

第四代:何敬宇,虽然年仅20多岁,而习字已有近20年的历史,曾参加河北省少年书法大赛并获奖,其字于稚嫩中已透出何家书体风范。

何安良三代书法史

第一代:何安良,字笑尘。何老先生也是自幼习字,工小楷,14岁已小有名气。19岁曾以工笔小楷体书一篇《前出师表》请教于何子丰先生,何子丰先生阅后大加赞誉,批曰“无可挑剔”。可见字之功夫。何子丰先生还称赞说:“后之小楷无过此者,观通篇,一气呵成,蝇头小字,笔少不懈,笔多不挤,字字俊秀,行行清丽。何安良先生的字不失俊美飘逸的风格”。1990年参加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举办之书展,在两万件参展作品中选取334件的情况下,跻身当选行列。并已彩印成册,发行全国。何安良先生喜黄自元结构之习称,叹赵孟福行笔之流畅,并蓄兼收,博采众长,柔为一体,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二代:何文华。现任十三中教员。自幼工柳体亦有成就。新春之际常为左邻右舍书写对联。偶有“云松”、“虎”之条幅出手,亦初具规模。

第三代:何公超,学生。自幼习书,课余时间全在砚田中劳作,大有继承祖业之决心。他学楷兼隶,偶成篇,观之很有情趣。

争芳斗艳播文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南高营村的书画艺术新秀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真可谓是:先辈书艺成遗风,争芳斗艳播文明。

杨金良曾任书法教师,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受奖,被吸收为全国农民书法协会会员。他教的学生在书法上都小有成就,如学生田永青,17岁上就在《中学生》刊物上发表书法作品并获得奖励,可谓桃李满天下 。

现代书法家家何书法,曾受陈天然的传教,结合自己的特长,将隶草浑为一体,自成流派独树一帜。1992年,日本山梨县文化交流访华团,来南高营交流书法艺术时,他当场写的条幅震惊了日本友人,一个个赞叹不已,纷纷索要,使他供不应求的写了一幅又一幅。访华团团长得到一幅字后说:“回去后挂在自己常坐地方的对面,永远做为临摹的样板。

现代书法实用派何冬舟,书法技术进步很快,将书法艺术用于宣传广告及大型牌匾,已广泛悬挂在石家庄市区中大街小巷的商铺门店,把书法推向了市场。

何志杰也是南高营的书法名人。他的字以楷为先,其字工整清秀,结构合理,纯厚有力,集颜、柳枊之共同特点,欣赏起来很有韵味。

李玉生在南高营是现代书法新秀,现为高营“墨林书画社“社长。他以南高营内外名人和内行为师,博学众人之长,补已之短。为此,他的书法风格,适应能力强,各种书体都能体现,随意而严谨,庄重而大方。曾多次参展获奖,其书法成绩的形成应归功于他的谦虚好学,勤学苦练。

何彬杰乃南高营书画兼显之人物。画以国画为主,参阅大量艺术资料,自学成才,曾被聘用搞图设计多年。他的画形象逼真,清目馨香,耐人寻味,很受大家欢迎。

还有胡纪明、何文学、田新芳、田银喜、何文跃、姚 广、李 蕾、何彦欣、田云起、何云剑、何金哲、张立岭、邢德伦、田永清、李文欣、田云娜、邢 洁、何秀彩、王立华、赵立为、何洁敏、何国正、何毅然等都将在南高营的书法史抹上重重的一笔。

南高营的书画艺术过去是无比灿烂,而今更加辉煌,1987年群众自发组织了名为“南高营墨林书画社”并经常开展活动,切搓书艺。每年春节前为村民义务写春联。1989—1991年到省博物馆广场义务为市民书写春联。1990年在石家庄市第一文化宫举办“高营墨林书画展”,参赛者上至八旬老者下至四岁幼童,共86件作品,受到书法界的好评。1991年在本村举办了“望明月”书法展。参展作品140多幅。1989年利用学生放假期间举办了义务书法培训班,由何善祥、何安良、李英臣、杨金良、何世和、何玉柱任教,有65名儿童参加了学习。当时的市书协主席张松龄亲临现场做指导。在墨林书画社的带动下,高营的书法爱好者正攀登着书画艺术的高峰。

三、村的文化传统

在原石家庄郊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评语:“金谈固,银白伏,玉石南高营”。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三个村最富有,谈固有钱,称金谈固;白伏富裕,称银白伏,而南高营最高贵,比作玉石。金银有价玉无价。说其高贵是因为他是有名的文化村,历史上曾出过三个御史。玉石和御史是谐音,是南高营的象征。

该村之所以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除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外,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村村民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好传统。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常山太守伏恭就在此“敦修学校,教授不辍,由是北州多伏氏之学。”隋朝,正定出了一位“恒以教授为务”的教育家房晖远。到了唐代,科举取士成为定制后,正定已成为礼乐政教之乡。不仅创立官学,还有私办和官办私助的书院、家教、义学等教育场所星罗棋布。这种崇教尚学的风气对南高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代,南高营村曾培养出秀才406名,其中包括拔贡4名,贡生64名,监生66名,举人22名,进士7名。

太仆寺卿一名(杨时泰)

监察御史三名(苏天爵,杨恒南,何梦连)

翰林院庶吉士一名(何锡褆)

一个村中先后有这么多人取得功名,足以证明南高营村自古教育成果巨大

一。私塾 :南高营村的私塾始于何时,因无文字记载,难以考证。但该村历史上出了那么多秀才举人,足以说明其教育的兴盛。而私塾是明朝中期和清朝末年教育育人的主要场所,可见私塾在南高营村是伴随着建村之初而发展的。在民国初期,村中人念书,都还是到私人家庭 的私塾去求学。当年村中的私塾教师有:何瑞椿,何成泰,何连生,何聖子,何泽深等。每个私塾官只教十几个学生。教学内容:初学者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有了基础后即读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和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没有科学课程和文体音乐。教学方法就是死读硬背。

二。看花公社。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南高营村一部分文人墨客聚集一起,成立了一个吟诗作画、看青护秋、即亦耕亦读的团体,命名为 “看花公社”,率先创办了以集体形式培育应用人才的场所。其成员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平时聚在一起作诗填词,书写绘画,讲经读史,教育了几代人。看花公社在南高营经营几十年中,不仅弘扬了文化,还对村民的农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看花公社活动存在的时间约67年,比巴黎公社早28年,比人民公社(1958 )早了115年。.这充分说明南高营村人的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前几年,村民何玉柱在毗卢寺发现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南高营村看花公社成立的时间,主要组织人和捐款名单)。

三。公立学堂。宣统二年(1910)奉正定县指示创建了全县第一座初级学堂。比正定城内早三年。1916年改为国民初级学校。当时公立学堂与私塾共存。1923年冬,在三官庙西边建起二层教学楼一座,创办高级小学。。当时正定县208个村除县立高小一座学校外,只有三个村成立了区立高小。滹沱河以南几十个村中,区立高小只有南高营村一座,因此到该村上学的都是周围村庄的人。

四,平民夜校。1927年,该村不少年轻人感到没有文化是一种缺陷,迫切要求读书识字,村里便成立了平民夜校识字班。每晚坚持上课的不少于五六十人。授课内容有识字课本、算术、珠算。该夜校坚持了七年,至1934年停办。

五,法文馆。1932年,为了本村高级小学毕业的青年继续学习,从正太铁路聘请了法国人富尔干贝来村教授法语,有何筠亭等人组织开办了法文馆,在农村开办外语学校,曾经轰动一时,培养了不少外语人才,后来大部分学员参加了正太铁路工作。

六,中学。1950年南高营小学附设中学班,1951年改为中学。1952年更名为正定第二中学,1957年划归石家庄市,改为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

四、名医世家

南高营村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名医。尤其是做为三大国粹的中医,在南高营更是出类拔萃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卫护着村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其妙手回春之术,惠及全市、全省、全国以及欧、亚、非三大洲,可谓杏林誉满天下。

这里介绍几个影响较大的中医世家

何瑞丰的五代家传中医。

第一代:何印桂(何瑞丰的祖父)。前清秀才,因科举不中便弃儒学医。在高营首办“久安堂药铺“,坐店行医,一举成名。因此给次子取名为“成名”,字举臣。由于医术精湛,学有渊源,所以术有独至、手到病除,誉驰远迩。曾著有《十二经本草》、《行医论》、《行医格言》等医学专著,群奉为医家圭臬。

第二代:何举臣(何瑞丰之父)。自幼家传医术,继承父志,勤奋从医,自办仁寿堂药铺,座店就诊,成为清末高营三大名医之一。

第三代:何瑞丰,经省有关部门考核批准的中医师。继承祖业,专攻易难杂症,对治疗肝炎、水臌、气臌创有绝招,治愈率很高。自治中成药多种,如:消臌丸、通滞药、去疟病、茵 栀饮、咳嗽丸等。医学著作有《中医诊断学》、《瑞丰医案集》、《防治肝炎经验介绍》,并多次在“河北省验方选编”中发表自创验方以仁术济世。

第四代:何玉璋(瑞丰之长子),何玉柱(瑞丰之次子),何玉山(其三子)。何玉璋曾在家乡及石家庄市广为患者、治病,小有名气,后调至北京行医,经常给中央级首长诊治慢性疾病。何玉柱也从小学医,获得中医内科主治医生资格,从事医疗事业四十余年,走遍了大江南北。1957年曾代表石家庄医务界到上海推广先进经验。在东北参加了对防治克山病的研究工作并有所建树。对养生学功底较深,特别是关于针灸麻醉、气功治病的认真探讨,有独到之处,曾发表“论气”的论文,引起医务界的重视。何玉山自学针灸成才,探索到很多治疗疑难大症的奇穴,一针立见奇效。在沈阳及广州等地,曾治疗几例哑人,一针下去当场立即说出了话,创造了针灸史上的奇迹。

第五代,瑞丰之孙子何建文,孙媳张力,孙女何文斌均为中国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现都在北京行医,为北京市民应诊解除病苦。

何荣琪四代中医世家

第一代:其曾祖何荫楠,前清岁贡生(相当于举人)弃儒学医,专攻中医外科,自学成为一代名医。

第二代:其祖父何培蜒,由于家教有方,少年成才,十一岁即开诊治疗外科大症,一鸣惊人。

第三代:其父何俊英,家传外科,在西大街开办了大药铺。并邀请内科中医张永康联合应诊,建成了农村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中医医疗机构深受乡亲们欢迎。

第四代:何荣琪,门里出身,自学成才,曾任第十三中学校医,村保健站医生,为广大师生及父老乡亲的医疗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何树槐的三代中医世家

第一代:其父何宝慎(铭周)自学成才。先在井径开诊行医,后回高营为乡亲们治病,很受欢迎。

第二代:何树槐。中国中医学院教授,针灸研究所主任,其针灸医术在全国属于佼佼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曾多次应邀讲学。为叙利亚总统治好了多年不愈的病症。先后到过越南、缅甸、泰国、叙利亚、几内亚、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推广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针灸学。让这门传统医术走向世界 ,造福全人类。其妻王淑兰是中国中医内科主 任医师。

第三代:长子何斌,次子何骏。二人均为北京中国中医学院毕业生,后留校工作,担任助教,为培养中国中医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何树勋三代中医世家

  第一代:其祖父何文龙(斌臣),前清秀才,因科举未中,便跟随何印桂学医,后成为南高营三大名医之一。

第二代:何延砺,字尹庵菴(贤老一)家传中医,辛勤医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痛祛病,奋斗终生。

第三代:何树勋。患者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及时解除民间疾苦,被人们尊称为医高德重的好大夫。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几位有名望的中医。贾才姐:(何红云之妻、何玉杰之母)是当代有名的女针灸家。一根银针治百病,一口火罐祛百症。三里五乡求医者络绎不绝。家门口经常排起长队,造福乡亲,人人夸赞。

田怀敏(伏子):学就了一手按摩正骨的好手艺,救治了许多外伤、骨伤患者。在内科施行推拿按摩的方法,达到 舒筋活血,驱风去寒的目的,解决了众多伤痛之苦。

邢保同:自学成才。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靠勤学苦练,探索出了对肝炎、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等难治之病的根治妙方,汇集成册,著成了《邢保同医案》。使广大患者受益无穷。

何众:自幼酷爱医学,苦心钻研,自觉成才,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特别是在中医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和突破。1994年在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和论文评奖活动中,他的两篇论文均被评为优秀奖,获得了荣誉证书,也是高营的荣誉。

何贵良:自1966行医以后,一直认真钻研业务,特别是靠多年的实践,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儿科疾病的诊治方法。他把中医传统的经络学、针灸学和现代西医结合,不但疗效好,而且花钱少,深受群众赞扬和信任,名扬四方,成为南高营镇卫生院的一个亮点,每天门诊都在100多人以上。

胡克智:自1970年在市中医院学习回村后,便在村卫生室行医多年。又自修了中医大学教材和西医常识。并将两者巧妙结合;专攻内科,尤其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有很深的造诣。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卫生部医政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国农民卫生协会联合颁发了证书。并被评为“当代地方名医”。现任高营镇卫生院院长。


西医

自古以来,高营村民的疾病治疗和全中国人民一样,都是依靠祖国的传统中医。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打开了我国的封建大门。西方医学随着洋人开办的所谓慈善事业(教会医院)而传入我国。到了二十年代,西医西药传到了高营。

首先由何轶尘(春祥)_何子丰(稔秋)二人在石家庄开办了普惠药房,经销西药及开展西医治疗业务。二人经常回高营为父老乡亲用西医西药治疗疾病,并开展预防天花、义务为全村儿童接种牛痘等。从此,长期受封建禁锢的高营人,开始接受新鲜事物。

何轶尘是清末秀才。民国六年家乡发大水,连年灾荒,当时华北一带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纷纷外逃谋生。何轶尘也投笔从戎,偕同何子丰一起到保定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因二人文化水平较高,直接安排团部当了文书。不久又都被选拔到陆军医学校学习,何轶尘学的药政科,毕业后担任了国民军陆军第一师军医处司药官。何子丰学的医疗科,毕业后担任了国民军陆军第一师(师长鹿钟麟)军医处一等军医官。

1935年何子丰在南高营自办了第一家西医诊所(仁慈医所)。义务为村民治病。免收手术费、诊治费和药费。如果   病人有条件给报酬的,可以随意资助现金,多者不限,少者不嫌,没钱也给治病,用这种捐富济贫的办法,解决了贫苦人治不起病的问题。这在旧社会是个了不起的开明之举,深受乡民们欢迎。

何玉璋、何玉柱,跟随其伯父何子丰学医。并于1944年经长驻邯郸教会医院的世界名医,眼科博士、波兰神甫、宣、蔚尔仁大夫的口传亲授,及北平中央医院眼科主任仲相杰大夫的指点,医疗技术显著提高。从1945年就在仁慈医所开展了眼科业务。历次解放正定及解放石家庄战役,仁慈医院都为战地救护、抢救伤员做了大量的医疗工作,受到解放军第三纵队司令部的表扬。

解放后,高营的医药事业如同雨后春笋、兴旺发达。先由个体中医施用西药治病,随之有几家个人开办西医诊所。如何贞来、张庆祥、何计九、何多文等。

何贞来。从小在陆军六三医院(和平医院前址)学医,又经医训处学习,学成后先到十里铺开办诊所,后发展至联合诊所、卫生所等。在抗美援朝防止细菌战的卫生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河北省卫生模范称号,并出席河北省卫生战线先进代表会议。后回高营参加了村办医疗机构。对小儿科及理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张庆祥(兰柱)16岁参军学医,天资聪敏,博学多才,曾受聘少校军医之衔。回家乡后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们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曾被正定县医院邀请任职。1957年村里成立联合诊所,将张庆祥调回高营为医疗技术骨干力量。他在医疗理论上造诣较深,为高营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医务人才。

五、文学创作:

南高营素以文化村著称,远近驰名。尤其是文学创作,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显赫一时的文人墨客,以他们的智慧,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化业绩。

苏天爵(1294—1354年)字伯修,人称滋溪先生。元代文学家,祖居东古城东街。元文宗时曾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明,曾查处了多起当朝显贵们的亲信们贪脏枉法的案件。后为宰相所嫉被罢官。罢官后回归故里,在南高营村西北隅的高台上,是其祖上留下的一块风水宝地,兴建房屋,亭台楼阁,种植花草树木,高台下由冶河溪水流过,鸟语花香,溪边垂钓,风景十分优美雅静。苏天爵在此隐居,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著作:

《国朝名臣事略》50卷

《元文类》70卷

《诗稿》7卷

《滋溪文稿》30卷

《史稿》30卷

《松亭章疏》5卷

《春风亭笔记》2卷

《西汉诏令》

《黄河原委》

《治世龟鉴》一卷

《辽令纪年》

《武宗实录》

何 澄:

《文集》

《何参议遗稿》一卷

何良栋:

《读史管见》

《防古学步》

《抱恨编》

《病中吟》

何梦莲:

《东垣农歌》

《紫霞集》

《倚鞍集》

《记里鼓未定草》

《青云集》

《奏议稿》

《吐血论》

《儒医圭臬》

何印桂

《十二经本草》

《药性赋》

《行医格言》

《诗筒选盛》

《式古堂诗集》

何诒霈

《四书酌注》

《易经酌注》

《书经酌注》

《诗经酌注》

《成周彻法演》4卷

《碧霞斋制艺》

《古藤轩制艺》

《课徒草》

《文心针度》

《拟阴隲文试帖》

《古文传赞》

何玉茹

《爱看电影的女孩》

《冬季与迷醉》

《田园恋情》

《楼上楼下》

《太阳为谁升起来》

《素素》

何中立

《献给自己生日的礼物》

何玉璋

《(兰亭序)神龙本临摹解析》

六、戏曲创作:

南高营人的文化素养表现在各个方面,他们不仅在书法绘画、文学创作、医学医药等方面颇有成就,而且在文艺舞台上,戏曲之花更加争芳斗妍,优秀演员辈出,最出色的是京剧和昆曲,其次是河北梆子。

京剧: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产生于清代,以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为基础,融合了一些地方戏曲的特点和民间曲调,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唱、念、做、打并重,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曲牌最多,流传最广,唱者字正腔圆,、雅俗共赏,形成了中国普及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之首。京剧不愧为“国粹”的美称。

民国初年,京腔戏传入正定后,逐步被南高营人所认识,俗称“梆子二簧调儿”。农民们自发的跟戏班子学上几句,所谓“庄稼戏儿、两三句”,自唱自慰借以消除田间疲劳。京腔戏好听易懂,很受乡亲们喜爱,学唱的人越来越多。

1934年,首先由何安良、何治理、何维素热心倡议,邀集有京剧基础的何 贡、何树常、何安良、何建民等人,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群众性京剧组织。何良图为教练,以京剧唱片为老师,通过手摇留声机一句一腔的学习。当时在南高营出现了一股“京剧热”,到1945年,村民蒋喜福加入时,已发展到20多人。当时,村民学京剧大多是清唱。每逢春节或庙会时,进行化装表演,也仅仅是传统折子戏片段。

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由何良图、何安良、马 芳、何双臣四人主持,召集本村京剧爱好者何九生、何双辰、何长城、金 春、何三吉、何书珍、李春林、何庆伦等三十多人,成立了南高营京剧团,并聘请石家庄京剧团艺术家们做指导 。配置了乐器、服装、道具等,由清唱到演折子戏发展到最后能演唱整场连本大戏,每天唱三场,可以连续唱四天。场场暴满。

1948年春节,为庆祝石家庄解放,南高营京剧团与驻地解放军联欢,互献技艺,相互学习,深受当时官兵的赏识和青睐。京剧团高超的演技水平传到华北军区京剧团时,驻军负责同志表示希望吸收南高营京剧团加入解放军剧团,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1950年,南高营京剧团已发展到六、七十人,并有了化妆师、琴师等。从此,京剧团就开始了频繁的社会活动。历年新兵入伍前都举行京剧演唱会以表示欢送和慰问。在土改运动中演出的剧目是“打渔杀家”、“四进士”、“法门寺”、“打严嵩”等以配合土地改革的宣传工作。抗美援朝时曾演出“群英会”、“红鬃烈马”、“花栏”等。贯彻“婚姻法”时演出“风还巢”、“红娘”等以宣传婚姻自主。当时,南高营京剧团常常应邀到邻村的白佛、十里铺、东仰陵、南、北郄马等村演出,深受欢迎。

文革期间,不准演古装戏后,他们排演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又恢复了传统戏,重新排演了“铡美案”、“逼上梁山”、“长亭送别”等剧目。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南高营的京剧爱好者们又活跃起来,并且涌现出许多青年京剧爱好者。1991年春节前后,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的情操,组织村里中青年京剧爱好者,主要演员有何胜国、何 万、何荣琪、何福元、赵艳芳、候文秀、何荣秀、何茂礼、何学华、何一明、(曾获得石家庄市京剧表演十佳票友之一)、何秋元等。乐队人员有何文华、何玉科、何建民、何秋山、何存祥等三四十人。聘请京剧老艺人何安良、蒋喜福为顾问。何安良是南高营村京剧表演艺术家兼琴师。当年曾多次拜访过京剧四大须生中的马连良、奚啸伯大师,当面求教指点,使演唱技艺扶摇直上,造诣越发高深。不但唱的好,演的好,而且操琴更好,拉京胡在南高营堪称一绝。更有领导全剧团的才能。被誉为南高营四大聪明人之一。

经过筹备,于 1991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了“南高营业余京剧社”,建立了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活动。购置了道具和乐器,经常聘请河北省京剧团的表演艺术家肖月珠、省艺校京剧科一级教师张少春来剧社进行指导,促进了高营京剧向高层次发展。

南高营京剧演唱水平不断提高,深受各级领导的关注,省广播电台多次来村采访录音,省市电视台也多次来村录像或被邀到电视演播厅录像,并反复在电视上播映。1992年省市新年联欢晚会上播出“智斗”一场。1994年初“通天路”新年联欢晚会上播出了京剧联唱。演出效果可与专业剧团媲美,高营人感到自豪。并且老少爱唱,人人开口,使京剧这门艺术,在南高营这片热土上迅速得到了普及。

昆曲

昆曲:高腔,是昆山腔的俗称。现代叫昆曲。昆曲是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从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公元1560—1570)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创始,其历史已有500多年了。

高腔在它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经过历代文学家、音乐家、戏曲家和人民群众的不断修改、创新、完善,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为一体,以丰富多彩的载歌载舞形式为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族戏曲体系。昆曲的剧目非常丰富,多达几百个,文学性很强。戏文大多是古体的诗词歌赋,曲意邃密,戏文深奥。它的音乐曲牌更多,达近千个。曲牌大多是吸取唐、宋、乐府之曲调,旋律幽雅,唱腔动听,真可喻为“余音绕梁、三日未绝”。

高腔的舞蹈丰富多彩,婀娜多姿,大有敦煌石窟壁画中飞天之势,表演严谨细腻、惟妙惟肖。周恩来曾赞赏昆曲为戏曲中的“兰花”,是高雅之君。

高腔属于戏曲中的阳春白雪,而南高营人喜爱昆曲,而且还能演唱昆曲,足以证明南高营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早在上个世纪初期,村民们就开始学唱学演。那时候,每年清明时节和秋后在何家家庙前的戏台上,演唱几天高腔戏,聘请北京著名昆曲老前辈韩世昌、白云生和主要艺人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白玉珍、魏庆林等人,多次来村献艺演出,并培训南高营村的高腔戏爱好者。后来,本村高腔戏爱好者自发组织高腔班不断进行演出,剧目有《林冲夜奔》、《醉打山门》、《昭君出塞》、《游园惊梦》、《洛神》、《断桥》、《单刀会》、《琴桃》、《棋盘会》等。乐器大多是大笛、唢呐、长笛、海笛、笙、筝等。常用的曲牌有《点绛唇》、《醉春风》、《宴桃源》、《鹊踏枝》、《油葫芦》、《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脱布衫》、《小梁州》、《快活三》、《混江龙》、《赏花时》、《要孩儿》等。

南高营高腔班的主要人员有何洛温、何维周、何筠亭、何子丰等几十人,特别是何玉柱(小名三儿)唱高腔简直入了迷。时时唱处处唱,干活时唱,休息时唱,人走到哪儿,高腔戏就唱到哪儿,因此,人送外号“高腔三。”吹笛的何二小,也是笛不离嘴,毫不厌倦。

当年,由于何玉柱的身传倡教,很快在南高营村掀起了学唱高腔的热潮。每年春节、庙会等重大活动都要演唱,甚至遇到农闲或阴天下雨,就自发地聚到一起唱上几段,过足戏瘾。解放后,随日转星移,岁月流逝,老艺人逐渐减少,青年人不喜欢拖沓冗长的老戏,使高腔这一传统剧种在南高营逐渐衰落下来,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现今健在的高腔老艺人已寥寥无几,仅有何耀章、何玉柱已组不成班子。但总算还有这些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南高营的戏曲艺术爱好者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出发,重整旗鼓、走出低谷,让高腔这一古老剧目在南高营村重现新貌。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形成于清朝中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京剧、高腔等剧种的影响。它的乐器除了鼓板、板胡以外,特用梆子按节拍,因之称为梆子。梆子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皮黄腔、梆子腔)之一。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越,悠杨婉转,具有深厚的抒情韵味。此剧种于清朝末年传入正定,分布广泛,城乡均有。

民国初年,村民戎士俊、何积善、郝连三人经常进城看河北梆子戏,之后,三人商量学唱河北梆子。并召集了董三常、金德荣、郝黑妮、戎贵生、董冬常、何荣秀、郝全福、戎 群、田喜保等人自发组织起南半天河北梆子戏班。村内一些比较富裕,思想开明、有知识有文化人给予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梆子戏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过年过节,或遇到象结婚、庆贺之类的喜庆事,就应邀献技演唱。河北梆子戏班初始与车子会同为一体,车子会演员表演时唱的就是河北梆子。到40年代河北梆子戏班就能够登台演出。有时还应邀前往邻近几个村庄去演出。当时,南高营的河北梆子戏班在滹沱河南岸一带也很有名气。解放后再没有恢复活动。

歌剧 话剧

解放后,为了反映现实生活,宣传新思想,配合中心工作,村里爱好文艺又有一定特长的村民还以歌剧、话剧、曲艺等形式演出新剧目。如:“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 ”、 “光荣人家”等。新剧目在群众影响最大的是本村小学老师演出的 “战地”,(是反映抗美援朝 内容的)。和原正定二中 (十三中 )学生们演出的“小二黑结婚 ”。

解放后的数年间,南高营村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总而言之,南高营是石家庄为数不多的有历史的村子中的一朵奇葩,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长足发展,南高营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内容丰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历史长河中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更焕发出熠熠生辉的美好前景。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09级汉语言专业本科生)
 

 

 


分享按钮>>澳门大丰银行董事长何厚镗一行来陕西考察
>>【何氏村落】文化名村——南高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