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待人诚信做事——台商何玉玲在祖国大陆的财富故事

    中华何氏网 2012年10月10日 海峡之声网


 

来源:海峡之声网 2012年10月09日 08:04
 

何玉玲:任何事情都往好处去想,认真做事,真诚待人,这样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快乐。

  
2010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女企业家协会2010年年会暨表彰大会上,来自台湾台中,在广东省肇庆市创办中杰鞋业的女企业家何玉玲获得了“2010年杰出创业女性”的称号。在人们的印象中,驰骋于商界的女企业家们都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般的商场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然而,何玉玲却是一个例外。这位慈眉善目,轻声细语的女企业家常常苦恼于自己的不善言辞。于是,她就用最直接最真诚的行为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创业理念、公益情怀以及对肇庆的深厚情感。

在何玉玲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心宽念纯、美善人生”。以最宽容的心态、最纯粹的思想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自己的人生被美好和善良的事物填满。这是何玉玲对自己的要求,也是20多年来,她在肇庆创业的写照。

位于肇庆高要市的中杰鞋业厂区里,目前有近九千名员工的庞大生产能力,厂区里的公交车和附近占地50亩的员工福利住房,都显示了中杰作为一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经历了08年的金融危机和当下的欧债危机接连影响后,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4月26日,中杰鞋业在江西投产的6万平米新厂区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何玉玲说,现在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地区的制鞋成本都更加低廉,如何继续生存,不被市场淘汰,中杰的秘诀就在于“用品质说话”。何玉玲说,中杰对自己的产品有着严格的把关,不合格的就在厂内自行销毁。作为世界名牌Clarks的代工厂之一,中杰是唯一一家没有验货员驻场的公司,这就说明客户都充分信任中杰的品质。

2007年,何玉玲开始对企业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将部分需要300名工人的传统线改造升级为只需要100名工人的精密线。何玉玲介绍说,这一改造不但节约了人工数量,降低了原材料的报废率,并且提升了生产效率,一条精密线一天的制鞋数量比传统线要多出600双,从而能使利润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也正是这次未雨绸缪的创新升级,让中杰鞋业顶住了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此外,转变订单类型,更多地接洽高难度的订单,树立自己的技术权威,也是中杰打响品质战略的另一个手段。2009年年初时,中杰已经接满了全年的订单,当年的产值达到近6亿元,营业收入近5亿元人民币。

回顾20多年的创业历程,何玉玲说,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一次次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时候,当地政府都给予了她全力的支持。何玉玲感慨地说:“有时候想想,我真的觉得,政府对我中杰的支持,让我碰到瓶颈都觉得不怕,往前冲不要怕,有政府给我做后盾。”

2005年,当时刚刚上任的肇庆市新任市长杨浩明就来到中杰鞋业现场办公,了解企业经营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何玉玲说,她当时就想让市长帮忙协调用电难的问题。谁知道,站在一旁的总经理一口气说了九个问题,这一情景让何玉玲感到十分尴尬。但更让何玉玲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这九个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

2008年农历新年期间,何玉玲在肇庆市的一处厂区出现了电路故障。可是依照广东当地的习俗,正月十五之前,电工师傅是不修理任何东西的。看着厂区因此无法生产,与客户约定的交货期一天天临近,何玉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终,何玉玲找到了东莞市台办帮忙。得知这一情况后,东莞市台办就协调了交通局、电力局等7、8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仅仅24个小时之后,厂区就恢复了用电。

何玉玲说,人与人之间就该真诚相待,肇庆市当地政府给予台商的每一次扶持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她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何玉玲的企业中,有一群特殊的员工——戒毒康复人员,这些人都称何玉玲为刘妈妈。一方面因为何玉玲的先生姓刘,另一方面,因为何玉玲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工作、生活,给予了他们母亲般的关怀,让他们重新回到了社会。

2005年,何玉玲得知肇庆市要建设戒毒劳动康复基地,她马上表示愿意出一份力。可是当她在股东大会上提出,要在中杰鞋业的工厂里专门为康复人员设立一个生产车间时,许多董事都提出了异议。但在何玉玲的坚持和努力下,一座总投资1300多万元人民币的康复基地车间还是如期开工。

何玉玲说,当时公司里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拿自己赚的钱贴补这个事情。这对于公司来说是很大的一项负担,但何玉玲把它当做一种责任,尽管开头的2、3年间运作得很艰难,但她始终告诉自己的干部和员工,一定要看到这项事业的正面效应。

虽然自己不断地在董事面前强调这个基地的社会意义,但其实打心眼儿里,何玉玲也有很多的担心。她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这个车间,看到那些刚刚走出戒毒所的康复患者时,她本能地躲在了现场负责看管的公安干警后面。在工作上,尽管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场所,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正回归了社会。为此,何玉玲设定了许多特殊的照顾政策。例如,康复人员进厂不用签订任何合同,只要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可以马上离开。由于毒品使这些康复人员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他们的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何玉玲就给予了他们比普通员工更多的基本工资,而不以绩效工资来决定他们的工资水平。为了不让他们有自卑心理,何玉玲还往这个车间里调拨了一批员工,让他们一起工作,让这些康复人员知道,并没有人再歧视他们了。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管理,从这个特殊的生产车间里走出了600多名康复患者,何玉玲自豪地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结婚生子,许多人的家庭破镜重圆,还有人当了老板。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每当有一批新的康复人员进入车间,老员工们就会自发地去照顾新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就像当初何玉玲对待他们那样。

如今,何玉玲已经退居二线,把企业交给孩子们打理,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尽管都取得了美国国籍,但依然愿意接过母亲的事业,让中杰鞋业在肇庆走得更远更稳。何玉玲说,她的五个孙子都是在肇庆出生的,2003年的时候,她也把自家的祖宗牌位接到了肇庆,现在是她含饴弄孙、颐享天年的时候了。

何玉玲说:“我一开始就是来到肇庆,很希望在这里一直住下去,走下去,我对这里也有感情了,经历了那么多酸甜苦辣,我还是很喜欢这里,以后就留在这里了。”(海峡之声记者 郑颖 特约记者 丁鹏、龚哲嘉)
 


分享按钮>>松阳水南《清源何氏宗谱》修志考
>>海南文昌市文城镇干部何瑞良:干部就要经得起群众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