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企业家何腊保回乡当起“零薪”村支书

    中华何氏网 2012年11月28日 华龙网


 

2012-11-26 06:01 来源:华龙网

何腊保,48岁,高淳县固城镇蒋山村人。曾是一名军人,转业后当上公务员,后来下海创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如今,他又“丢下”企业,回蒋山村干起了村支书。

改水、清塘、建幼儿园,为村民铺就幸福路

何腊保1997年辞职下海创业。最初,他做的是某环保漆的南京总代理,之后他又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开发了高科技绿色涂料,产品很畅销,年销售额超亿元。经过10年的磨练,企业走上了正常轨道,他也把家安到了南京城。这期间他经常回蒋山村,支持乡村建设,时常接济贫困乡邻。

2010年底,在蒋山村村干部换届选举中,何腊保在公推直选中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此后,他把企业交给副总打理,自己回乡当起了全职村支书,并提出不拿一分钱工资。

蒋山村位于高淳的最南端,与安徽宣城的狸桥镇接壤,地处偏僻,一直以来,村民吃水完全依赖村里的池塘,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成了村民们最大的期盼。何腊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民安装自来水,借助于县统战部“情系故里、共建家园”活动,他邀请蒋山村的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为家乡献爱心,筹得捐款26万元,包括他带头捐的5万元。何腊保说:“村里不少走出去的老板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一发动,他们都很支持。”不久后,村民们终于喝上了来自高淳县城的自来水。“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我们再也不用到塘边去挑水了。”村民何兴头开心地说。

紧接着,何腊保又带领村民对村里40多座塘坝进行了彻底清淤。清挖淤泥的同时,加高、拓宽了塘埂,并加上了护堤,四周栽植花卉苗木,打造成亲水透绿的景观塘。最让村民们高兴的是,村里集资新建了何家幼儿园。在这之前,村里的孩子只能挤到一个农户的简易房里上幼儿园,还有部分孩子须大老远赶到安徽一个镇上的幼儿园。

上任第一年,村集体收入从10万元增至50万元

一边忙着民生工程,一边发起了一场“致富行动”。何腊保回村上任时,村集体年固定收入是10万元。原先村里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每亩土地年均收益还不到1000元。何腊保去过几个地方考察后,准备在村里搞有机茶的种植,他看好了芦笋茶,当时国内只有山东一个地方种这种茶,是一种降血压、防癌的保健茶。

去年,一期工程200亩大棚完成施工,配套浇灌水塔和喷灌设施,采用标准化管理。第一年,200亩芦笋茶一上市,供不应求,几乎没打广告就销售一空,总收入50多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何腊保为芦笋茶注册了“尖山牌”商标。今年,村里继续把芦笋基地扩建至500亩,预计总收入能达150万元。

何腊保还利用该村闲置的30亩水面,投资创立“蒋山垂钓中心”,成为该村“金山休闲中心”的前期项目,同时还能与固城湖风光旅游带对接。

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村

蒋山村东临大花山,西临固城湖,位于花山、蒋山两山之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子历史悠久,有双女坟、何氏宗祠、保贤局等文化遗存。梁祝故事原型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花山脚下;双女坟和崔致远的汉文诗《仙女红袋》留下千古佳话……何腊保认为,这么好的资源如果加以利用,一定可成为具有文化风情的旅游村。征得村民同意后,他开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邀集省市县文化、文物部门专家进行考察认证,编制了蒋山村文化旅游村规划。如今,他正在争取多方资源,开始旅游村的打造。

在蒋山村,何腊保一个人住在母亲生前的老宅子里,忙着村里的各项建设,已大半年没回南京城的家了。不少人对他的做法表示钦佩,也有人表示不解。何腊保觉得能为乡亲们干点事很开心,他说:“在外干企业,钱永远赚不完。能为乡亲们干点事,得到他们的认可,很有成就感,这种快乐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分享按钮>>澳门何氏家族的何超明回番禺“省亲”
>>容县何赛光著作《大河向东》一书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