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人物】何红兵:梦想拒绝纠结

    中华何氏网 2012年12月6日 东阳新闻网


 

2012年11月30日 14:29 东阳新闻网

  何红兵,高级工艺师,省工艺美术大师。

  熟悉何红兵的人,经常问他一个题目:“你既做木雕又做竹编,会不会很纠结?”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纠结。时下大师按艺术门类评审,游走于木雕与竹编艺术两界的何红兵时常为按哪个门类申报而犯愁。但也仅是小小地纠结一下,“如果要让梦想随自己成长,就要学会拒绝纠结。竹编与木雕并非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领域,相反,从传统建筑和艺术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水乳交融的合作。”

  轻松自如地玩转竹木混搭,缘于师父姚正华的影响与竹编家世的熏陶。高中毕业后,爱好美术的何红兵到中国美院进修了两年的设计专业,后进入东阳工艺美术公司从事工艺设计。在这里他遇到了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正华。姚正华擅于设计,担任了多件东阳木雕与竹编精品的的设计师,尤其是在竹编领域表现出过人的造型能力。他对于这个“高学历、悟性好”的弟子格外青睐,倾心相授。1991年,何红兵亲自设计制作的竹编作品参加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获得一等奖。跟着姚正华,何红兵更掌握了东阳木雕技艺,成为“既会画又会雕”的年轻工艺师。1993年,何红兵离开公司,到父亲创办的东风竹编工艺厂,专门从事竹编设计。在他看来,相较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更需要充实设计力量。他的加入,令父亲何福礼如虎添翼,先后创作出了《羲之观鹅》《西游记大笔海》《渔家乐》《乐叟图》《情韵江南》等竹编精品,均获得金奖;并通过创新,编织出了一批仿古竹器,摆脱了东阳竹编器具在“瓶瓶罐罐”中打转的模式。

  因为兄长何红亮致力于竹编,何红兵决定从事木雕,与他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2003年他开设了个人工作室,承接木雕设计制作与建筑装饰,很快就崭露头角。就在事业发展顺风顺水时,2004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张榜招收艺人修缮倦勤斋,何福礼报名参加。何红兵受命编制修缮方案,帮助父亲顺利拿下了修缮工程。2005年,何红兵陪同父亲首进故宫,倦勤斋内大量使用的竹木结合工艺,让他的木雕与竹编工艺得到了尽情发挥的空间。整整三个多月,他不仅承担起修缮中的竹雕、竹刻工作,还每日撰写修缮记录,“这项工作不仅要求用专业术语详细描写修缮的每个步骤,还要对相关部件绘图,如果没有良好的竹编与木雕技术基础,这项工作很难胜任。”何红兵专业的表现得到了故宫博物院专家称赞,也为后面的修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个多月的修缮让何红兵收获良多:“三百年前的工匠就会竹木工艺混搭,我们更没理由让这两种艺术割裂!”他把这种混搭艺术运用于山西大同凤临阁的内部装饰,受到了多位专家称赞。2010年,何红兵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优裕的家庭环境,浓烈的艺术氛围,培养了何红兵独特的艺术商业眼光。当他的同龄人还在为生计发愁时,他已经涉足木雕与竹编收藏,其费时20余年所建立的“藏宝阁”网罗了千余件古木雕竹编,堪称我市民间木雕竹编收藏第一人。在不久前举行的央视《寻宝•走进东阳》活动中,他选送的木雕门窗获得了最具投资潜力奖。他的藏品数量之丰、品位之高,让见多识广的专家都称羡,并吸引了多家学术机构与出版机构前来研究。但对何红兵来说,收藏带给他的并非直观的物质财富,而是浓烈的艺术感染,“我的很多创作灵感都得自这些藏品”,他坦言,他最初的木雕创作,一度在传统题材、传统技法上踏步,是收藏给了他审视民间艺术的机会,入故宫修缮又接触了宫廷艺术,两种艺术的共同作用,使他的作品既洗去了匠气、俗气,变得清新、大气,他承建的西安大雁塔“大唐地宫”内部装饰工程,更显示出他对宫廷艺术与寺庙风格的娴熟掌握,其设计制作的“九龙壁”长30来米,堪称国内最大的木雕“九龙壁”。

  “对于传统题材,华美之际宜带点清新,可以一扫沉腐之气;对于现代题材,时尚之际宜带点贵气,可以除却浮躁之感。”为迎接今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他特意创作了一组四幅《十八学士》,“这是一组以文人为题材的雕刻作品,我觉得传统木雕中花鸟内容太多了,人物雕刻太少,即使有也以仕女和佛像为主,真正的文人反而涉及甚少,所以我就想尝试一下。”何红兵说,对雕塑艺术而言,人物是最难表现的题材,难就难在形似而神难似。“在我收藏的木雕门窗上,就有不少人物雕刻,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居多,这类题材在如今东阳木雕中难得一见。我决定以古代章回小说中的插图为范本,用木雕表现古代文人聚会的情景。”在雕刻中他以块面为主,辅以线条修饰,雕刻重在写实,情趣重在写意。背景梧桐枝叶疏朗,脉理清晰;中景人物精雕细刻,眉须历历;近景的芭蕉阔叶纷披,意态休闲。整幅画面透露着闲适的气息,视之令人心头俗尘顿扫。而他创作的小件,则重在随意赋形,“小件雕品多用珍稀木材制成,为了保证材料价值,我慎做减法,只用线条勾勒、修饰,使主体形象凸显,尽可能保存其背景,免得过分镂空而减弱作品的牢固程度。如果说大件重在气势,小件则重在意趣,艺术之上品,最是意趣难得。”

  因了这种艺术的领悟,何红兵也就少了纠结。“木雕也好竹编也好,重在继承传统,在传承中创新。”何红兵认为,对于创新的落脚点,各有各的选择,不必陟罚臧否,“对木雕艺术的创新就像切钻石,我们每个人只能选一个面,每个人都把自己所在的那一面切割好了,才会打磨出上品钻石。”

  何红兵工作室地址:树德南路48号

  电话:86841666

  店铺地址:东阳中国木雕城H区4038、4039
 


分享按钮>>【何氏人物】何勇:现代木雕装修探路者
>>【何氏人物】何红亮:捡拾那束失落的篾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