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文化】颂祖诗暨续修龙南东亨何氏族谱序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16日 何元正


颂祖诗

作者:何元正

一颂受姓始祖允公
强秦灭族散西东, 蒙耻潜迹避秦锋,
允公讹韩何作姓, 家庙庐江氏族隆。
苗裔蕃昌传愈盛, 簪缨济美世无穷,
嗟嗟列祖今如在, 家乘开端贯始终。

二颂大郎公
系出庐江统绪长, 箕裘丕振永留芳,
闽汀志载传千古, 岩前产业献佛堂。
一派渊源宗泽远, 五枝灿著裔苗昌,
亲疏有序成家族, 谱牒修明奕世彰。

三颂发伯公
走马闽疆自上杭, 率家迁徙至程乡,
基辟松源承祖德, 花开潮地继先芳。
二偶倡随传千冀, 九枝蕃衍播四方,
粤东创业思垂统, 庙享追崇太乙郎。

四颂源美公
系传梅地继闽疆, 奋志兴宁仁仙乡,
荒山斩棘历万苦, 披星戴月度阴阳。
先朝列祖光前盛, 来世孙苗裕后昌,

积德修心绵世泽, 惟期宗祖永传芳。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文化文章系列) 

主题:    

续修龙南东亨何氏族谱序族谱云者,谱一氏之族也,何氏族谱云者,谱何氏之族也,庐江分派龙南何氏族谱云者,谱龙南何氏之族,原出于庐江也。前自雍正癸卯修谱,因洪武年间流寇纷扰,躲窜异乡,凡祖业文契源流宗谱俱被贼火焚烧,而前后源流世系不能记载详悉,嗣后乃博采闽、广、江右等处宗牒,始洞悉源流而考核以备。    溯庐江何氏之先始于韩,上始于姬,周人后裔仕晋得封于韩原,历四世而韩厥,遂从封地为韩氏,迨韩王安为赢秦所灭,而安之次子允乃避难隐居于庐江,以存宗脉而改韩为何,此庐江何氏之所自也,允实为何氏之始祖矣。    由自是允衍四十五世而至旦。据宗牒所载,何大郎,讳旦,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因官居宁化,解组后民留遂居宁化石壁村,厥后过梅州而潮州而南岩狮子口手炉山,乃定厥居,以后定光佛劝化,公施基址为均庆寺,遂迁居冷洋刘坑,大郎公实为闽汀何氏之始祖也。     

公生子五人,长子三郎其子七郎徒居河田,次子四郎其子二十郎孙三十郎大九郎迁居赤岸,第三子五郎公,生于末帝龙德元年辛已岁,讳琬,居冷洋刘坑,是我二世三房初分支之鼻祖也,第四子六郎其子三十郎念三郎徒居海丰,第五子八郎其子三七郎四七郎迁居河源,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岁生一女为何仙姑。初分鼻祖五郎公生子六人:长子九郎,讳天衢,官江南池州府知府,其子孙世居未详,次子十郎,官江西赣州节推。其子孙世居赣州府于都会昌。第三子十一郎,讳执中,宋徽宗大观三年入相,生一子曰三十一郎,据江右宗牒世系图,执中有孙子五人,兑兖大节圭之名,兑脉仍复衍流江右,其余孙迁住广东始兴翁源等县,第四子十三郎,其子孙世居未详,第五子十六郎,是我三世五房二分支之鼻祖也,第六子十七郎,其子孙住河田。十六郎公生子五人:长子念三郎公,是我四世三分支之鼻祖也,次子念四郎、第三子念七郎、第四子念八郎、第五子念十三郎。念三郎公生子六人:长子五四郎、次子五六郎、第三子六一郎、第四子六二郎、第五子六五郎。夫六二郎公是五世四分支之支祖也,生子伯二郎,由闽广徒居江西龙南,此时基址未定,往复无常,生子三:长铿□,其子孙迁居长宁,次坚八、三坚九,两公于洪武年间犹往躲寇,至三十一年宁息始复迁垦定基址于上蒙东享,为子孙千年长远之计,此龙南何氏起里初基之始祖也,龙南何氏自此始。        

夫谱吾族也,谱一族之源流也,自始祖所出,下至子孙蕃衍,皆一族之源流所属也,亲以情亲也,情见于亲,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夫相视如涂人者,其初则兄弟也,兄弟其初则一人之身也,以一身而至涂人,其情实有难安也。此语之所由?作也者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势末如之何也,不欲直视为涂人者情也,情实所自致者也,情所自致而欲一族之人皆触目惊心,有所感激而不至忽忘者,则籍谱联载之流传世世也,昔老泉谱序曰:览斯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是为一族孝悌之心而作也,其亦本斯谱之意也。欲一族之人,知一本之亲思,一本之亲致,一族之情得,一族之情全,一族之亲道,使情上下毕达焉可也。系以词曰:上治兮祖称,下治兮于孙,旁治兮昆弟,类而推之,则上下四旁兮,治千百世而有徐馀,又曰:以一为三兮,自身而祖以三为五兮,自祖而高祖以五为九兮,自高祖而曹元等而上之、则以五为百为千为万兮,皆一情之可溯而追。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文化文章系列)     

吉 嘉庆己未(1799年)冬月前人修谱序云:何与韩同姓,本晋始祖姬叔虞裔孙韩厥之后.谓韩何载笔通.由此推之,则今何姓本周人黄帝帝喾子弃之后也.弃母有邰氏之女姜原为帝喾正妃,履巨人足迹孕而生弃,以为不祥,弃置寒冰之上,巨鸟朴而履之,弃之隘巷,牛羊避而不践,乃收而养之,因名曰弃.及长,佐尧舜教民树艺为农事,本姓姬,封于邰即今陕西西安府武功县是也.及蕃衍,弃传十五世而生文王,文王生武王.时商纣暴虐,众侯皆叛,武王遂征讨而有天下,定都于镐,即今陕西西安府洛阳县是也.后成王立,因戏桐封异母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于周康王时迁晋水之上,因名晋,即今山西大原府一带,裔孙后改姓为韩.韩王安时韩地为秦所并,子孙离窝避难,此时世系已荒略,难稽矣.

至汉武帝时有何武任庐州剌吏,行部庐江

三国时有何晏字平叔世居庐江之郡

或依兴宁族谱所记大郎公生于黄巢作乱之后的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公元892年),为武平开基一世祖,娶黄氏生五子一女,长子三郎,次子四郎,三子五郎,四子六郎,五子八郎,一女曰仙姑,生于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终于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年寿一百五十岁,真身葬在干湖塘.其与增城女仙姑者竞侔不挨,查地与志增城女仙姑生于唐朝开耀二年(公元682年),住增城县云母溪,唐天大后遣使召见,回至中路即升天去.此必八仙中之仙姑也.按增城女仙姑生辰年及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下旨建碑作纪念,实不得以增城女仙姑为大郎公之女仙姑也.

二世祖何五郎,娶钟氏三娘生六子,长子九郎,次子十郎,三子十一郎,四子十三郎,五子十六郎,六子十九郎.

三世祖何十六郎娶潘氏二娘、李氏七娘共生五子,长子念八郎,次子三十郎,三子念七郎,四子十八郎,五子念四郎.

据此则念四郎公乃大郎公四世孙也.→(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文化文章系列) 

兴宁族谱又记六世祖伯一郎公传子元素公千九郎于宋仁宗庆历元年辛巳(公元1041年)任汀洲府总督五营兵部,立业长汀县东安街,娶李氏妙金生五子,长子念三郎,次子念四郎,三子念五郎,四子念六郎,五子念七郎.后元素公何千九郎流寓潮州府大埔县住,卒葬大埔县离城九十里土名大埔角,为倒钩梅花形,卯山酉向.兴宁族谱记其千字辈又是大郎公七世孙,其子亦即八世也.

可恨前人只记法名,以至参错.若谓元素公千九郎为十六郎公,子名又互异.且自元素公宋仁宗庆历年间上推溯至大郎公出生的唐昭宗景福元年有一百五十年,子孙岂止四世?→(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文化文章系列) 

然我念四郎公(源美公)实生于元朝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自大郎公唐昭宗景福元年下数至元朝仁宗皇庆元年已有四百二十一年,子孙亦岂止八世?恐未必有如此之寿者也.况从我念四郎公(源美公)出生的元朝仁宗皇庆元年至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岁(公元1687年)共三百七十六年,已经传一十五世矣.由此而推溯之,则我念四郎公(源美公)以前还有数许祖代,而念四郎公(源美公)不止为大郎公四世、八世之裔.来苏、松源族谱所记大郎公以下祖代定有遗漏,以传信哉.第人本在乎同祖同源,异派犹之江河,谱记有迷失皆因前人迁徙缺略失记,吾坪山何氏实乃大郎公之后无疑,余姑辩之,以示子孙.

凡有志之人今后辑谱而祥参之意,失于前者恐世远无所追,此乃祖上之咎,不在牧夫监子之流.今依兴宁族谱所记,以念四郎公(源美公)为始祖乎.刊之哉,勿忘世系可矣.(录自坪山何氏宗支谱)(说明:今兴宁何氏<1997版>总谱已将念四郎公(源美公)考纠为大郎公之下第十四世.另有观点认为,此结论仍不准确,应为第十五世或第十六世)

 


分享按钮>>【包氏古代名人】福建包氏最早入闽始祖——廉明公
>>【何氏古代名人】清雍正元年进士何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