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会议论文(全集)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21日 安徽何良赴
受安徽潜山何良赴宗亲委托,代为上传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会议论文。(待续 上传中)
一、目 录
(排序不分先后)
前言
1、“庐江堂何”发祥祖[魏]廷尉 [晋]光禄大夫雩娄侯何桢传(何俊
新)
2、捏造何瑊太始祖祸害无穷天地不容(何德宝、何光明)
3、《何氏三凤·棠、栗、榘家族》(何廷永、何德宝)
4、何尊出土引发的思考(何洽)
5、东晋南朝潜县的何氏家族(姚治中)
6、论文另发(何存兴)
7、庐江何氏源流与世系初探(何菊明)
8、何氏始祖问题探析(何焕强)
9、广东三何之考略(何石堃)
10、浅谈禹后裔姒改何之真谛;浅谈“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
再谈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之真谛;解读对姒改何的质疑与否
定;略谈韩改何“始祖”的变数(何其容)
11、再论姒改何姓源流之真实性(何大成)
12、浅论姒改何姓始祖何贲偾(何应仿)
13、姒改何姓源流考证的探讨(何周鑫)
14、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论何氏一姓多源是不争的史实(何国胜)
15、何姓三大源流世系表对应关系及动态特性分析(何恬伦)
16、何氏源流之管见(何金明)
17、在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上书面发言;寻根问祖要去伪
存真;中华何姓概述;中华何姓起源考;中华何氏源流相关问题
之我见(何柏成)
18、谈何斌故里之谜及助郑复台之贡献(何池、何小平)
19、关于《中华禹后姒改何源流简史》之刍议(何金柱)
20、也说何氏始祖(何毓阳)
21、何姓多源是不争事实,历史上哪些姓氏融入何姓(何应晶)
22、一派渊源宗泽远·两支连理苗裔昌——状元何昌言和清水洲
何氏初探(何山 何自庆 何水庆 何荣)
23、浅谈何姓多源(何克哲)
24、南朝人物数诸何(何爱春)
25、关于何姓起源的探讨与研究(大埔宗亲联谊会)
26、庐江何氏始祖地安徽庐江县的历史考证(何成付、何小幼、
何堂斌)
27、瑊公墓与何晏没有关系(何小幼、何成付、何堂斌)
28、从“庐江堂”说起(何启华)
29、何氏南迁考略(何昭富)
30、迁潜始祖何桢及其后世研究(何云川)
31、论何姓起源—浅谈(安徽萧县宗亲会)
32、宿松何叶支系试考(何元功)
33、潜山何氏在庐江郡何氏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何旵明)
34、何姓(氏)源流定稿暨《何氏总谱》起航(何中兵)
二、前 言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华民族古老
文化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
国,所谓中华民族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也是全国所有
姓氏家族人民的总称,中华民族的强盛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各家
族的发展和壮大。中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时代就
要来临了,中国民族文化将以崭新的历史风貌展现在二十一世
纪,领跑全世界。中国姓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资料,收集、研究族谱更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对家史的注重和关心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健康的姓氏文化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机勃勃的象征。何氏家族从受姓开始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曾经涌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创造了历史悠久灿烂丰富的何氏文化。中华何氏源流及何氏文化研究活动如期展开,全面系统地研究何氏源流及何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安徽潜山)研讨会是这一活动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这次论文汇编成册,对弘扬祖德、启迪后人,民族团结,宗亲团结,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作用,是新世纪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表率,是五千年中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起点,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它吹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前进号角。
本次论文在汇编中难免有遗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三、论文
论文1:
“庐江堂何”发祥祖[魏]廷尉 [晋]光禄大夫雩娄侯何桢传
广东兴宁庐江堂何氏裔孙 何俊新
摘要:何氏自[秦]、[汉]间受姓命氏“改韩为何”后,活动区域曾由江淮间迁陕西平陵,
后由于仕宦的关系,又扩散至川、陕、甘、豫、苏、鲁、皖等地。到[魏]、[晋]时期,已形
成《陈郡堂》、《庐江堂》和《东海堂》“三望”,而以《庐江堂》为最。基地在“灊”,即今
安徽潜山县。何桢实为《庐江堂》何的发祥祖。开基祖,是[西汉]廷尉正,汝阴人何比干之
孙:庐江长史何嘉。
何桢父子文治武略,一门“四侯两将一刺史一尚书”。子:何龛,后将军;勖,车骑将
军;恽,豫州刺史。累世昌阜。
后裔:南朝刘[宋]的宰相何尚之,萧[梁]的宰相何敬容,[唐]朝的使相何弘敬、何全皡;
[五代]的入闽祖之一:何睿(“大乙郎”旦);[北宋]的宰相何执中、何 ,以及自[晋]以后的
皇后何法倪、何令婉;历代名士何叡、何琦、何准、何澄、何偃、何求、何点、何胤、何
之元;何昌期、何蕃、何琬等等。
关键词:灊(今潜山)、“ 庐江堂何”、发祥祖、雩娄侯何桢、生卒、后裔。
何桢(约192~271 后):[魏]·[晋]官吏。字符干,庐江灊县南乡、福贵
里人,是潜山《庐江堂何氏》的发祥祖。
何氏自[秦]、[汉]间受姓命氏“改韩为何”后,活动区域曾由江淮间迁陕
西平陵,后由于仕宦的关系,又扩散至川、陕、甘、豫、苏、鲁、皖等地。到
[魏]、[晋]时期,已形成《陈郡堂》、《庐江堂》和《东海堂》“三望”,而以《庐
江堂》为最。基地在“灊”,即今安徽潜山县。何桢实为《庐江堂》何的发祥
祖。开基祖,是[西汉]廷尉正,汝阴人何比干之孙:庐江长史何嘉⑴。
何桢的十世祖何比干⑵,字少卿,[西汉]前期,曾学晁错的《尚书》,经明
修行,兼通法律,是汝阴(今阜阳)人,起家本县狱吏决曹掾,有善政。据《后
汉书》何敞传载,[西汉]武帝时,比干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比
干务仁恕,后为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宣帝本始元年(前
75,时年七十五),自汝阴迁平陵,代为名族。卒葬故[韩]地:今河南偃师;
有[唐]出土的铜镜为证。
- 2 -
何嘉以后的“世系”不明,家有变迁。有《谱》言:其后有裔孙:何桢(祖
休,父昌⑶),又由任城迁回灊(今潜山)。若此,据《史》,则其曾祖为[东汉]
方伯:何豹,任城樊人,官少府,累官河南尹;祖父何休⑷,字邵公,任城樊
人,何豹子;曾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所好,辞疾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
以礼。太傅陈蕃辟之,与参政事;因坐党事,遭禁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
闭门谢客十七年,人称“何氏学”。又注训《孝经》、《论语》,皆经纬典谟,不
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校[汉]事六百余条,妙得《公羊》本意。何休善历
算,与其师羊弼,追求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
废疾》。党禁解,又辟司徒。历议郎,累官谏议大夫。灵帝光和五年(182),
年五十四岁卒。父何昌,《谱》载:“何休”子。行业隐而不闻。
何桢出身寒微。据《九家旧晋书集》载:“何桢家贫,曾以缚苇编扇,以
奉供养。”[晋]代是讲名望的。然而,由于何桢有大志,且品格高尚而显达,
受时士称誉。据《晋书》吾彦⑸传载:长沙的孝廉尹虞⑹,曾对江左名士陆机⑺
(东[吴]大将陆逊之孙)等言:“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
何元干(即何桢)、侯孝明(名“史光”,官散骑常侍)、唐儒宗(名“彬”,雍
州刺史)、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微,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据《三国志辞典》载:何桢历任[魏]秘书丞、弘农太守、幽州刺史、廷尉
等。入[晋]后,为尚书、封雩娄侯。事入《文士传》⑻。
《三国志》“张甄传”引《文士传》曰:“何桢有文学器干,容貌甚伟”。
据《九家旧晋书集》⑼载:“何桢少而好学,初为尚书郎,特诏为秘书丞。古制
秘书只设一丞,后增秘书右丞,事自何桢始”。《晋书》“官制”载:秘书监一
职起自东[汉]桓帝、灵帝时。其属官司有“丞”、有“郎”,职责在于管理“著
作省”。史称:汉桓帝刘志“延熹”二年(159),朝庭设置秘书监,后省。到
曹操在汉献帝朝为“魏王”时,置秘书令、丞。至[魏]文帝曹丕“黄初”初年
(221 年前后),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将秘书令改为秘书监。后以何桢为
秘书丞。由于秘书先已有丞,于是以何桢为秘书右丞。可见当局对何桢的器重。
不久,何桢便出任弘农太守。
- 3 -
何桢在地方为官,颇有声望。《九家旧晋书集》载:何桢与许询齐名。并
称他们在扬州、豫州很有声望。当时有“何桢、许询([东晋]诗人,字玄度),
文雅高于杨、豫”之语。于是对作者王隐(字处叔,陈郡人,[东晋]著作郎,
曾撰《晋史》),没有把此事编进其书中,而是留在别的“藏书”中,甚表遗憾。
何桢在地方为官,不仅工作重调查研究,忠于职守,而且极有见识,能以
小见大看问题。据《艺文类聚》·《蝗》篇载,何桢在地方为官时,曾发生蝗灾。
桢经调查处理后,曾发笺言:“凡言蝗生,此谓见其始生,知其所处,可得言。
初上蝗事云,县及下部,各不罕见。至今翘能飞,臣辄躬亲拍灭。又云布在及
下部各不罕见,至顷田中,往十步五步一头。按其言事,蝗之数枚数,可得而
知也”。如此可见何桢工作称职之一斑。
何桢人品高尚,主要表现在他爱才并不居一格举贤任能上。据《九家旧晋
书集》载:何桢在为弘农郡守时,有位叫杨嚣生的人,当时在任郡吏;何桢一
见他,认为杨氏并非俗辈,“便待之以不臣之礼,遂贡之天朝”。此外,据《三
国志·魏》“张荐传”载:[魏]主曹芳“正始”年中(240~248),当时何桢任
弘农太守,他与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郭蠡、散骑常侍荀凯、钟毓、太仆
庾嶷等,一起向朝庭举荐名士胡昭⑽。曰:“胡昭天真高洁,老而弥笃,玄虚静
素,有夷、皓之节。宜蒙徽命,以励风俗”。至“嘉平二年(250),公交车特
诏胡昭”。
由于何桢履事认真负责,在朝政上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据《三国志·魏》
“三少帝”纪载,[魏]嘉平六年(254),司马师迫太后废魏主曹芳,时何桢为
永宁卫尉,而何曾为司棣校尉、颍昌侯。表中亦有何桢名职。
[魏]主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二年(257),何桢任廷尉。据《晋书》“司
马昭传⑾”载:[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二年夏五月,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于
淮南拟联[吴]叛[魏]。七月,司马昭以大都督的身份,奉[魏]主及皇太后东征。
当时当局调集青、徐、荆、豫及关中的四州兵力,加上游击队数十万人会合于
淮北,准备平定皖南的兵变。当大队人马到达项城时,当局假节予何桢,用他
廷尉的特殊身份,派遣他出使淮南,以“宣慰将士,申明逆顺,以示诛赏”,
- 4 -
作政策攻心,以瓦解诸葛诞所部军心。结果凑效。正是如此,入[晋]后,以何
桢为尚书。
[晋]武帝司马炎⑿“泰始”二年(266),东[吴]派遣张俨(?~266,字子
节,今苏州人,官大鸿胪),到北方吊司马昭丧,让何桢为礼宾;何桢与张俨
“交接情好”。于是封他为“雩娄侯”,终官三金紫光禄大夫。
据《晋书》载:[魏]明帝曹叡⒀时(227 至239 年间),何桢曾任扬州别驾。
“青龙”元年(233),诏谓“何桢有文学才,令其作《许都赋》。文成后,封
上,不得令人见”。后《赋》成,明帝览文后,甚异之。
现在,《许都赋》的全文没有传下,只有残文。其中有语曰:“元正大飨,
坛彼西南,旗幕峨峨,檐宇宏深。”由此推论,何桢曾亲临其境。不然,不能
这样清晰地描绘出当时春节的大飨场面。这种曹[魏]时的“元会仪”,到[晋]
代一直沿用。[晋]人王沈⒁的《元会赋》有语云:“华幄映于飞云,朱幡张于前
庭。环青帷于两阶,象紫极之峥嵘。延百辟(即“官员”)于和门,等尊卑而
奉璋”。此情景与何桢的实景一致。所不同的是王沈的著作还描绘了人物,显
更加细致。然而,这种[魏]、[晋]的元会仪,到南朝刘[宋]时已无存了。于是,
“元嘉”时的天文家、御史中丞、《东海堂》的何承天,建议朝庭将何桢、王
沈所描绘的情景加于恢复。
此外,何桢还着有《冠仪约制》及其它“礼仪”传诸后世。据《晋书》“礼
志”载:“何桢《冠仪约制》及王堪私撰《冠仪》亦皆家人之可尊用者也”。《宋
书》载:[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一年(434),营道侯将冠,有司奏议曰,
依《冠仪约制》:“礼,十五成童,国君十五而生子,以明可冠之宜”。于是,
朝庭下制:“诸王十五冠,不复加命”。诏曰:“营道侯(刘)义綦可克日冠,
外详旧施行”。又据《宋书·礼志》载:“[汉]、[魏]废帝丧三年之制。而[魏]
世或为旧君服三年者”。至[晋]泰始四年(268),尚书何桢奏曰:“故辟帝纲纪,
吏不计遗失,皆反服旧君齐衰三月”。于是,“诏其奏,所适无贵贱,同依古
典。”
至[唐]代,还存《何桢集》五卷。然而,经“安史之乱”,到[宋]朝时,
- 5 -
《何桢集》已失。因为初唐时,《何桢集》的有些文章被列入《艺文类聚》中。
据史籍载,唐初武德年间,高祖李渊曾诏欧阳询⒂作《艺文类聚》一书。欧阳
氏等受诏后,自622 年至624 年,历三年而《艺文类聚》成书。该书之《关》
篇中,曾引《何桢集》为例,曰:“(何桢)以正始六年(245)为弘农太守时,
曾表省崤关。其文云:‘《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孟轲云:古者关机而
不征’。关险之设,所由尚矣”。由此观之,《何桢集》尚存。又据《旧唐书》·经
籍志载:“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征相次为秘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购募,
并奏引学士校定,于是群书大备。玄宗朝又有举作。至开元九年(公元721 年),
唐朝共有《经》、《史》、《子》、《集》四部书籍51852 卷。“安史乱”后亡散殆
尽。今仅存《许都赋》残文及表等五篇传世。
何桢不但能文,亦知武,有治军才能。据《晋书·帝记》“武帝司马炎传”
载:“泰始八年(272)春正月,监军何桢讨匈奴刘猛⒃,累破之,左部帅李恪
杀刘猛而降”。
凡事总皆有因。《晋书》匈奴传载:[汉]末,天下骚乱。为了预防不测,
在献帝刘协“建安”中期(200 年前后),曹操分山西大同地区的匈奴编户为五
部。在部中,以其贵者为帅,而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晋]武帝“泰始”初
年(266 年前后),塞外的匈奴遇到洪水,“塞泥”、“黑难”等两万余落归化。
司马炎接受了他们,同时把他们安置在陕西的故宜阳城下。后又与[晋]人杂居。
这样,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都有匈奴人。何桢亦是其监
军之一。
“泰始”七年(271),单于刘猛叛乱,屯孔邪城。司马炎便遣雩娄侯何桢
持节讨之。何桢素有志略,他知道刘猛的叛众凶悍,不是些小兵力就可以制伏
他们的。于是用计,暗中引诱刘猛的左部将李恪杀猛。这样匈奴震服,积年不
敢复反。这是何桢生平事迹的最后记载。
何桢准确的生卒年,诸史典籍皆未载。考察何桢的生平事迹,可以认定何
桢的生年居于何晏(190~249)与何曾(199~278)之间,比晏小,比曾大。但
都差不了几岁。按逻辑推论,何桢约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292 年前后),
- 6 -
卒于[晋]武帝“泰始”七年(271)以后,享年超过八十岁。
何桢有子多人。据《三国志》“张荐传”载:“何桢有子何龛,后将军;子
勖,车骑将军;子恽,豫州刺史。其余多至大官,累世昌阜。[晋]成帝时宰相,
即司空‘文穆公’何充,便是何恽之孙。”
事实上,南朝刘[宋]的宰相何尚之,萧[梁]的宰相何敬容,[唐]朝的使相
何弘敬、何全皡;[五代]的入闽祖之一:何睿(“大乙郎”旦);[北宋]的宰相
何执中、何
卤
木,以及自[晋]以后的皇后何法倪、何令婉;历代名士何叡、何琦、
何准、何澄、何偃、何求、何点、何胤、何之元;何昌期、何蕃、何琬等等,
都是何桢的后裔。
由于何桢父子的文治武略政绩,据《史》,父子间出一门“四侯两将一刺
史一尚书”。现附其三子简况如下:
何龛,何桢子,庐江潜人,字不详。《晋书》“武帝”纪载:“泰始”八年
(271)夏四月,置后将军,以备四军。后来,该职为何龛所任。据《晋书》
载:[西晋]武帝泰始至太康年间(265 至289),[晋]庭在关外的东北地方设有
“东夷府”,主要是主管东北的军事与防务,起先何龛任东夷校尉。太康年间
(280 至289),马韩(即今南朝鲜的一部),曾派使者入[晋]进贡方物。太熙
元年(290)则诣东夷校尉何龛上献。咸宁三年(277)年亦曾来过。
当时,东北有一个“夫余国”,地方二千里,有户八万,设有城廓、宫室。
武帝司马炎时,亦频频入[晋]进贡。至“太康”六年(285),该国为鲜卑的酋
长慕容廆⒄所袭破,其国王依虑自杀,子弟便走保沃沮。司马炎下诏曰:“夫余
王世守忠孝,为恶虏所灭,甚怀念之。若其遗类足以复国者,当为之方计,使
得存立”。有司奏“护东夷校尉鲜于婴不救夫余,失于机略”。诏免婴职,以何
龛代之。
第二年,夫余的后王依罗,遣使诣何龛,求率入见,还复旧国,仍请援。
何龛上表,遣督邮贾沈以兵护送之。慕容廆又要之于路。贾沈与之战,大败之。
于是依罗得以复国。
对此,慕容廆谋于其众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注:指其祖“东胡
- 7 -
左贤王慕容木延”,父“鲜卑单于涉归”,历事[汉]、[魏])。且华夷礼殊,强
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耶?”乃遣使来降。司马炎嘉
之,封他为鲜卑都督。于是慕容廆致敬东夷府,登门拜见何龛。彼此保持和平。
即使到了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晋]庭的长安、洛阳两都相继倾复,东
[晋]元帝司马睿开辟江左,保留半壁江山,而慕容廆据有华北关外,仍旧致敬
于江左。这与何龛施于软硬的两手策略有关。
由何龛管东夷府后,自“泰始”三年(267),裨离等北部十国,各遣使向
[晋]庭贡方物。直至太熙初年(290),还有牟奴国帅逸芝惟离、模户国帅沙支
经芝,于离末利国帅加弁匼芝、蒲都国帅因末、绳余国帅马路、沙娄国帅童么
加,各遣正副使诣东夷校尉何龛,归化。说明何龛戍边二、三十年。
何龛累官至后将军。据[晋]书载:何龛有子何阜、官至淮南内史;有孙何
琦,年十四时而阜卒。“永嘉”过江后,何琦居宣城阳谷县,以孝闻,曾为泾
县令。后弃官不仕,以《经》《史》自娱。着有《三国评论》百许篇行世。
今存有何琦的潜山《岳祠论》,文约五百言,是建议东[晋]当局,莫忘祭
“岳”的。其文有句云:“唐虞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顺时之方,柴燎五岳,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故曰因名山升中于天,所以昭告神祗飨报功德。是以灾
厉不作,而风雨以时。降及三代,年数虽殊,而其礼不易。五岳(注:当时的
“五岳”,并非含今之南岳“衡山”,而是南岳为潜山县的“天柱山”)视三公,
四渎诸侯。……自永嘉之乱,神明倾覆,兹事替矣。惟潜之天柱,在王略之内
(注:指东[晋]所控制)。旧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注:指东[晋]
元帝过江建国江左)之际,未有官守。庐江郡曾遣太史兼假四时祷赛。春释寒
而冬清冰。咸和(注:东《晋》成帝年号,326 至334)迄今,又复堕替。……
今憝已歼(注:指平定了王敦的叛逆),宜修旧典。岳渎之域,风教所披。来
苏之众(注:指中原过江侨寓江左苏南一带的衣冠士庶),咸蒙德泽。而神明
禋祀,……不会礼官作式,归诸诚简,以达明德馨香,如此而已。……”
何琦的此文,《典》出《晋书》“礼上”。讲述了祭五岳的历史,讲了“永
嘉”之乱的破坏,讲了恢复旧礼的必要和建议。这是于升平年间给[东晋]的第
- 8 -
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建议论文。何琦之文亦载《天柱山志》。该“志”为
今人邬以风所编。
潜山山谷有庐江堂何氏的故居。据《梁书》何胤传载,至南朝萧[梁]时,
何桢之裔孙何胤曾舍旧居给寺中方丈。
何勖,庐江潜人,[晋]光禄大夫,雩娄侯何桢子,后将军何龛弟。据《晋
书》载:[晋]武帝司马炎晚年,曾于“太熙”年(290)征调汝南王司马亮⒅为
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侍中如故。不幸司马炎便生起病来。对此,皇
后的父亲杨骏便排斥司马亮,想控制朝政。他以“大都督”的身份,调司马亮
去掌管豫州诸军事,让他出镇许昌。汝南王还未去上任,而[晋]武帝便出现病
危。诏留司马亮以委于后事。杨骏知道后,便扣留了诏书不予发出。司马炎驾
崩后,司马亮怕杨骏怀疑自己,便辞疾不入宫,只在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表
求过葬。于是,杨骏便找这借口要讨汝南王司马亮。
当时,何勖任廷尉。司马亮便向何勖问计,看如何对待此事。何勖说:“今
朝庭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人讨呢?”同时建议汝南王率所部军队入
宫废杨骏。而司马亮不予采纳何的意见,连夜便离开京城许昌而去。后来,杨
骏事败被诛后,以司马亮为大宰。
[晋]惠帝“元康”中(295 年前后),赵王司马伦篡位,而齐王司马冏⒆计
划起兵讨伦。这时,何勖为豫州刺史。据《晋书》帝纪载:永宁元年(301)
齐王冏起兵讨赵王伦。司马冏便与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并告知成都、
河间、常山和新野四王,传檄天下,会各路人马数十万人要攻伦。司马伦便派
其将闾和出兵伊阙、张泓、孙辅出鄂板以拒冏。夏四月,何勖、卢播击张泓于
阳翟,大破之。孙辅被斩。伦兵溃败后,惠帝反正,便废了司马伦,拜齐王冏
为大司马,并以冏辅政。因功擢何勖为车骑将军,领中领军(时领近卫军五营。
相当今卫戍区兼军区司令)。
那时,淮南有位叫袁甫、字公胄的人,为人好学,与华谭齐名,他以词辩
称誉于时。一天他诣中领军府拜见何勖,说自己能治理社会秩序不好的乱县,
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去施展才干。何勖对他说:“汝唯欲宰县,不为台阁职,何
- 9 -
也?”甫曰:“人各有所能与不能。好比缯中之好,莫过过锦,而锦不可以为
帢;谷中之美莫过于稻,而稻不可以为齑。是以圣王使人,必先以器。苟非周
材,何能悉长!正如黄霸驰名于州郡,而息誉于京邑。廷尉之材,不为三公,
自昔然也”。何勖认为袁甫的话很有道理并有见解,于是便安排他去做了松滋
县令。以后转为淮南国大农、郎中令。可见,何勖不仅能武、有胆识,而且是
位颇为爱才,重才的人物。
据《九家旧晋书集》“庐江何录”载:何勖有子名何邃。看来也是有相当
官职名位的人物。录中讲到,当何充年少之时,伯父何邃曾对何充说“要争气”。
何邃说:“我为儿时,亡伯车骑(指其父何勖)对我曰:‘汝后当与伯父(指后
将军何龛)争名’。汝(指何充)今器宇宏深,亦当名出我右”。于是,何充从
小便有名望,很受晋元帝的宰相王导所重视。果不然,后来何充当了[晋]成帝
的宰相。应当说名声超过了何邃。
考诸《史》籍,何勖一支,或未传下,不见其裔存。原因是据《晋书》“齐
王囧传”,何勖为“囧大将”。及“囧败”被斩后,其“诸党属皆夷三族”!何
勖父子,或在“其中”之故!
何恽,庐江潜人,[晋]光禄大夫何桢子,何勖弟,为官豫州刺史,封关中
侯。
何恽的生平事迹,主要反映在[西晋]统一中国,平定东[吴]的军事活动方
面。他参与了攻打“建康”的战事。当时他属军事参谋部的智囊成员。具体的
身份是[西晋]主帅王浑⒇部属,扬州刺史、射阳侯周浚的别驾。据《晋书》载:
[西晋]司马炎太康元年(280),[晋]庭的名将王浚任何攀作参谋,自川江顺水
而下,攻克了西陵(即今宣昌);而杜预(21)南进又攻克了江陵。此时,王浑屯
兵皖南,形成了灭[吴]之势。
对此,东[吴]的丞相张悌等,率兵从安徽当涂西北的长江边镇牛渚渡江,
准备抗拒王浑所部。而王浑的部队攻破东[吴]的江西屯戍,与孙皓的中军大战,
斩[吴]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虏万计,并进军屯于横江。形势对[晋]十分有利。
就在此时,何恽听说上游的王浚(22)军已破了上方,便立即对周浚(23)说:“张
- 10 -
悌率锐之卒,悉[吴]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既破武
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建议我部宜速渡江,直
指建邺;大军率至,夺其胆气,不战而擒(孙皓)也”。
周浚认为何恽的建议和主张十分正确,便派人向王浑报告何恽的建议。何
恽对周浚说:“浑谙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一定不会采纳我的主张”。周浚
的态度倒很坚决,认为一定要告诉王浑,莫错过机遇。然而,不出何恽所料。
王浑曰:“受诏但今江北抗衡[吴]等,不使轻进。贵州(即王浚之字)虽武,
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喜;若当不胜,为罪已重。且诏(王)龙骧
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辑,一时俱济耳”。
听到王浑的这一指示。何恽对周浚说:“(王)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
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
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江),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
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话说到这个份上,可是王浑还是不采纳。
“三月壬寅,王浚军至。王浑召之不来。浚军及直指“三山”(即今南京
西郊的护国山)。当王浚之军到达建邺之石头城时,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
于军门。浚杖节解缚焚榇,送孙皓至长安城。收[吴]之图籍,克州四,郡四十
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三国]
一统。
对此,王浑深恨之,而欲与王浚争功。在此情此景下,何恽又写信给周浚
曰:“《书》经的伟大处是‘贵克让’;《易》经的高明处是‘讲谦光’。此古
文所咏,道家所崇。前破张悌,[吴]人失气,龙骧因之,陷其巨宇。论其前后,
我(注:指王浑所领部队)实缓师!动则为伤,事则不及。而今方竞其功,彼
既不吞声,将亏雍穆之弘(指损害团结),兴矜争之鄙,斯愚情之所不取也。”
周浚得何恽的意见书后,即去向王浑谏言不要争功。而王浑又不能采纳,遂相
表奏。幸王浚听取了其属将何攀的建议,采取了“让功”的举动,方消除了二
“王”之内讧。
从平[吴]的战略战术,可见何恽品德高尚,才能出众。虽职居人下,而其
- 11 -
品格才干,智略远高王恽一筹。进而观之,何恽、何攀二公,可谓是智者中的
高人。后来,二“何”亦皆以功封侯。
何恽有子何叡,官任安丰太守。叡有五子,世为大官,历东[晋]、“南朝”
四百余年,显赫于江左。后一门出有何充、何尚之、何敬容“三宰相”,何法
倪、何令婉、何婧英“三皇后”,及何求、何点、何胤“三高士”等以众多冠
冕人物。
自[晋]至[唐],朝庭历修《氏族志》、《姓氏录》,其中确定“十姓”为国
之“柱姓”,十五姓为国之“梁姓”。此等“柱、梁”之姓是可与皇族通婚的。
在十五“国之梁姓中,何氏预焉”。因[汉]已有例!
据《晋书·礼志》载:[晋]穆帝司马聃于升平元年(357),将纳何桢的玄
孙女、何准之女:何法倪(24)为皇后;便派出礼官太常卿王彪之和皇室的宗正司
马综,到何府“纳亲”、“问名”,也就是今天的“订婚”。为了庄重,大引经传
及诸代故事,以定其礼。同时,大加批评《公羊传》中的“婚礼”理论,认为
它不称主人之义。当时,伯父:宰相何充、后父何准,相继已去世;则由近亲
的长者:“何皇后”的堂伯父何琦,主持答礼。
当行“纳采”礼时,皇帝的版文诗书中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浑
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宜率其旧
典,今传使持节太常(王)彪之、宗正(司马)综,以礼纳采”。何琦则代表
主家答曰:“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纳。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何)
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如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前太尉参军、都乡
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承诏。”
当行“问名”礼毕,何琦又曰:“皇帝嘉命,使者某到,重宣中诏,问臣
名族。臣族女(法倪),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禄大夫、雩娄侯(何)桢之遗玄
孙,先臣故豫州刺史、关中侯恽之曾孙,先臣故安丰太守、关中侯叡之孙,先
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外出自先臣故尚书左丞孔胄之外曾孙,先臣故侍中、
关内侯(孔)夷之外孙女,年十七,钦承旧章,肃奉典制”。然后纳吉。
《易》之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
- 12 -
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
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交错”。可见社会礼仪的本原在于夫妇之礼,所以
说婚姻是一件大事。正是如此,[晋]穆帝纳何法倪为后时,派礼官,宗正去“纳
彩、问名”,主人家答理也十分认真,上朔数代,表明身世,十分隆重。何皇
后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崩,年六十六,在位凡四十八年。
观今稽古,阅经读史,有感而撰联,曰:
赞我族,源远流长,肇起盘古开天,经数百万年传至轩辕黄帝,生二十
五子,由嫡长玄嚣嗣姬姓,经五帝,历夏后、商周至秦汉改韩为何,又几千年
传百代,裔胄长继,邦国内外世泽无限;
颂吾宗,根深叶茂,自从何修受姓,传二千余载氏布中华大地,裔千百
万人,始庐江避难改何氏,历两汉、经三国、两晋到南朝开基江左,仅数百载
成三望,德誉远播,环宇之中家声永扬。
注释:
(1)庐江长史何嘉,为比干孙:因他是[西汉]“廷尉正”何比干之子:蜀
郡太守“何寿(后为大司农)”之“兄子”。据《汉书》何武传;
何嘉开基安徽潜山,“居灊县南乡福贵里”:事据出土的[唐]代《碑》记:
《庐江郡开国公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文。可见“国图藏”《全唐文补
遗》;
(2)何比干(前147~前73 后):字少卿,为汝阴人;武帝时为廷尉正,
宣帝时为丹阳都尉。据《后汉书》何敞传及《传》引《何氏家传》;他为何寿
父;又同据《传》引《东观汉记》。该《记》今“国图”有存,仍可考;
(3)何桢之祖为何休、父昌:时间上合理,但《史》册无考。“何桢由任
- 13 -
城迁潜山”事,[民国]《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源流”篇有载;
(4)何休(132~188)及其父何豹:可见《后汉书》何休本传及《后汉书
辞典》;
(5)吾彦:[西汉]官吏。字士则,吴郡吴(今苏州人),出身寒微,有文
武才。仕[吴]为大司马陆抗将校,后为太守。入[晋]为太守、内史、刺史、终
大长秋;
(6)长沙孝廉尹虞:后为始兴太守。余无考;
(7)陆机(261~303):东[吴]、西[晋]时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
上海松江)人。为东[吴]大将陆逊(183~245)之孙,陆抗 (226~274)之子。
与弟陆云,号称“江左二陆”,[西晋]“八王乱”时,兄弟皆被枉杀;
(8)《文士传》:书名。[晋]张隐(一作张骞)撰。《隋书》“经籍志”作五
十卷。记[三国]文人事迹。已佚;
(9)《九家旧晋书集》:“国图”有藏;
(10)胡昭(162~250):[三国]隐士,书法家。字孔明,颖川(今河南禹
州)人,书法与钟由齐名。后为[晋]书学博士;
(11)司马昭(211~265):即“晋文帝”。[三国][魏]官吏,重臣司马懿次
子。姓司马氏,名昭,字子上,河南温县人。为[晋]武帝司马炎之父。[魏]末
执政,封“晋王”。当时为“大将军”专国。卒,追尊为“文帝”;
- 14 -
(12)[晋]武帝司马炎(236~290):[西晋]开国皇帝。字安世,司马昭之子,
何曾与司马懿在[魏]时为同时。他初为[晋]王司马炎王国太傅,后为宰相。曾
子何邵,与司马炎同年,自小为同学。司马炎于265~290 在位。于280 年灭[吴],
而[三国]统一。庙号[晋]世祖,司马懿被追封“宣王”,父司马昭为“文帝”;
(13)[魏]明帝曹叡(205~239):[三国][魏]皇帝。226~239 年在位。字符
仲,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汉]相曹操(155~220)之孙,[魏]文帝曹丕
(187~226)之子;
(14)[晋]人王沈(?~226):[魏][晋]官吏。字处道,晋阳(太原)人。出
身官宦,善属文。官至侍中,典著作。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
(15)[唐]欧阳询(557~641):[南朝][陈]至[唐]时人。字信本,今湖南湘
潭人。博学多才,[陈]尚书令江总养子。[隋][唐]博士、终官给事中。以善书名;
(16)单于刘猛(?~272):[西晋]初,匈奴右贤王。泰始八年,[晋]护军
何桢用反间计,被其部将李恪所杀;
(17)鲜卑酋长慕容廆(269~333):两[晋]间辽东鲜卑部落首领。姓“拓
跋”(后世音讹为:“突发”,再变为“吐蕃”),以“慕容”部为“氏”,名廆,
字奕若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慕容涉归次子。幼而魁岸、美姿貌,
雄杰有大略。后父死嗣位;降[晋],封“辽东公”。在位四十九年而卒。[东晋]
《策》赠其为大将军,开府,谥曰:“襄”。
其庶兄:弈若环,离辽东,经匈奴进入甘肃河西。“五胡十六国”时,其
裔:建立[南凉国],开国主为“秃发乌孤”。国亡后,其子“秃发傉檀”,翻积
石山、渡黄河,灭羌部,进入今天的青海、西藏。到[唐]代,建立[吐蕃]政权,
即今天的“西藏”,定都逻些(今拉萨)。[宋]代以后,政权瓦解,部落分散。
- 15 -
而“慕容弈若环”,即为今藏、土家、门巴、洛巴、氐羌、纳西、彝族等的始
祖;分布在今天云、贵、川、藏及青、甘的部分地区;
(18)汝南王司马亮(?~291):[晋]宗室。字子温,司马懿第四子。官至太
尉。“八王之乱”初,被楚王司马玮矫《诏》杀死。后追复王爵,葬之于礼,
谥曰“文成”;
(19)齐王司马冏(?~302):[晋]宗室。字景治,[晋]武帝司马炎之侄,为
其二弟司马攸之子。官镇东大将军,惠帝时以大司马辅政。当河间王司马颙、
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他时,长沙王司马乂内应,被执而杀之。[晋]怀帝“永嘉”
年中,为其平反,还赠大司马,加侍中,谥曰“武闵王”,然其部署:“皆被夷
三族”!
(20)王浑(223~297):[西晋]大臣,将领。字玄冲,今山西太原人。初,
以豫州刺史,安东将军,镇寿春(今寿阳)。咸宁八年(280),以灭[吴]功,升
征东大将军,进爵京陵公。终官侍中、尚书。卒谥“元”;
(21)杜预(222~284):[西晋]大臣。军事谋略家,字符凯。京兆杜陵人。
为[唐]诗人杜甫先人。咸宁间为河南尹。四年(278)军事家羊祜卒,代为镇南
大将军,屯西襄阳,为灭[吴]计。有“杜武库”之称。为官地方,兴水利,多
善举,号曰“杜父”;治《春秋》为学者。灭[吴]时,他与龙骧将军王浚,分道
出。及返京时,病卒道中;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
(22)王浚(206~285):[西晋]大臣,将领。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灵
宝)人。咸宁中,为益州刺史,封关内侯。[晋]将伐[吴]。他秘密在蜀造战船,
复为龙骧将军。咸宁四年(278),伐[吴],他顺流直下,破巴陵、夏口,直指[吴]
都建康,受“孙皓之降”。以功封镇东大将军。以功高位重,放奢避势。转为
- 16 -
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之司,加特进、终后将军。卒谥“武”;
(23)周浚(220~288):[魏]官吏,[晋]大臣。河南安成人。咸宁中,为扬
州刺史。封射阳侯。配合王浑战牛渚,破[吴]中军,后以破[吴]功,进封成武
侯,迁侍中。后代王浑为安东将军,都尉扬州诸军事,卒;
(24)穆章何皇后(339~404):为[东晋]穆帝司马聃皇后。姬姓何氏,名
法倪。祖籍庐江灊县南乡福贵里。“永嘉”祖上过江后,初居苏州城内,后生
于今昆山城南乌夜村。高祖何桢,[魏]廷尉、[晋]光禄大夫,封雩娄侯;曾祖
何恽,豫州刺史;祖何叡,安丰太守;父何准,不应辟,为处士;伯父何充,
为成帝宰相。以上父祖辈,皆封侯。她有三兄:放、惔、澄;一姊为王弘之母。
升平元年(357),年十七,依《礼》被册为皇后。时伯父充,父准,皆已谢世。
她年长穆帝(343~361)四岁,无子。哀帝即位称为“穆皇后”,居永安宫。安
帝元兴中,桓玄篡位(403),移她出宫,被降为“零陵县君”,与安帝西行。
及刘裕等起兵反“玄”,殷仲文奉他还京都建康。当年卒。谥曰“章”。
其父故宅在苏州城内事,《(光绪)苏州府志》有详载;其生于苏州昆山
城南乌夜村事,[明]《昆山县志》“古迹卷”有明载。[元]代才子、苏州人高启
(字季迪,[明]洪武初为户部侍郎)有《乌夜村诗》歌其事。其句有云:“荒村
乌夜栖,忽绕月明啼;生得东家女,身为万乘妻。……”; 上列方《志》,“国
图”皆有藏;
(25)参考书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
书》、《梁书》、《陈书》、《隋书》、《旧唐书》、《全唐文》、《全唐文补遗》、及相
关《史》书《典》籍等。
2002 年11 月10 日于北京国家建设部,
2013 年2 月11 日核改并加注
论文2:
捏造“何瑊太始祖”,祸害无穷,天地不容
浙江省何氏宗亲总会 何德宝 何光明
摘要:历代先贤告诫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做人要有人格脊梁,修心积德,扶正压邪,正本清源,浩然正气,忠心奉日,孝感天地。
责无旁贷,天经地义。遵祖敬宗,中华传统,数典忘祖,天地不容。忠孝是道德的灵魂,伪
造假始祖,以假乱真,是最大不孝不忠。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三者一致为第一可信。
对伪造假太始祖何瑊,我们曾联合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从2001 年来,先后发表过十论何氏始
祖,今再次专论,以期引起世界何氏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再上当受骗了。
本论文分四部分详述,其一捏造“何瑊”为韩改何太始祖,天地不容;其二匡扶正义,
正本清源是何氏义不容辞之天职;其三何氏源于庐江郡,并不是源于庐江县;其四庐江堂何
氏发祥地在潜山县。
关键词:捏造、何氏太始祖何瑊、正本清源、庐江郡、潜山县。
全世界何氏宗亲们:
历代先贤告诫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做
人要有人格脊梁,修心积德,扶正压邪,正本清源,浩然正气,忠心奉日,孝感天地。责无
旁贷,天经地义。遵祖敬宗,中华传统,数典忘祖,天地不容。忠孝是道德的灵魂,伪造假
始祖,以假乱真,是最大不孝不忠。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三者一致为第一可信。对伪
造假太始祖何瑊,我们曾联合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从2001 年来,先后发表过十论何氏始祖,今
再次专论,以期引起世界何氏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再上当受骗了。
一、捏造“何瑊”为韩改何太始祖天地不容
1、最早捏造“何氏太始祖何瑊”是清朝嘉庆二年(1797 年)由广东番隅,不署名的《(番
禺)何氏宗谱》所编造。
据“国图”藏,今人骆伟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岭南族谱撷录》载:在“粤图”存
有一册不分卷的(番禺)《何氏宗谱》,编号为KY189/355,书名又称《何氏敬蓝祖母宗支谱》
为稿本,未署何人撰,该谱载有《何氏水本源记》,现录其原文如下:
“何氏系出[唐]叔虞之后,成王时,已封于[韩],赐以侯爵。[秦]时,有韩瑊者,与韩非
子同秉国政。后安王被[秦]所掳,瑊祖遂迹于庐江,寓于津要。[秦]遣胥密诘居民姓氏,祖方
2
撑舟,而诘公‘何姓’。祖尚未知为吏。适天寒泊河,因戏指水而言曰:‘此为吾姓’。吾以水
寒喻韩也!然而胥不悟。复问:‘若殆河耶?’祖答曰:‘姓必从人,岂从水也!’胥乃籍‘何’
而去。祖后闻问者为[秦]吏,大骇。而后窃曰:‘吾家豁免刀锯者,何之一字也。岂非无所启
耶!’遂以‘何’为姓。盖何之得姓始于此。”
“至[唐]时,有讳鼎者,其子泽。父子皆登[唐]大中进士。泽之子昶石,[晋]朝官称御史
参军。自瑊祖起,凤四十一传,即今我何氏始祖也,宦居南雄,卒于国难,立庙于沙水村。
至[宋]南渡时,有讳喾者,为翰林学士,寇陷南难,避地于广州桂林坊,为初世祖,其子孙,
为承事部郎,墓,传闻在越王台……乃至有讳人鉴,字德明,始安居于番禺沙湾乡,即今四
世祖。实沙湾何氏之始祖也!自(何)昶至此,凡十五传矣!”
番禺《何氏族谱》,由何厚航篡修,由伯川翁及如澄翁写序,序名为《何氏水源本记》,
正文共1331 字,文中杜撰东汉何颙所谓的《浈阳水木记》,并把何瑊说成是《浈阳水木记》
中已列入为“何氏太始祖”。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 年)编撰出的《羊城庐江书院全谱》,也
声称转载《浈阳水木记》中的内容,说“何瑊”是何氏始祖,始祖墓在庐江望淮岗。这是最
早伪造“何氏太始祖何瑊”的族谱。1921 年广东三水县何氏将伪造的《韩(何)瑊世系》列
入《何氏大同谱源流》的总附表中,造成了以假乱真、危害至今的恶果。
2、安徽省庐江县政府及何氏前后两任省宗亲会会长把“何瑊”封为“太始祖”,推向全
世界的几种恶劣做法:
其一,1993 年1 月,菲律宾何氏宗亲写信给庐江县政府侨务办公室,请求查找何氏始祖
源流。侨务办及政府某些官员和个别何氏负责人,他们利用“天下何氏源庐江”,出于某种经
济利益为目的,利用何氏寻根问祖之心理,一不查国史、方志、族谱记载,二来了个胡编乱
造,捏造事实,撰写了《关于对何氏始祖迁祖墓地的调查简况》,武断地说:“何氏瑊公寓居
庐江东乡何坟园”,“何氏始祖何瑊公墓地在庐江望淮岗”的调查结论。庐江县政府伪造了弥
天大谎言,以假乱真,欺骗了全世界何氏。
其二,2000 年《第七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纪念特刊》把这一弥天大谎言进一步推向
3
全世界,大肆宣传,造墓立碑,“何氏太始祖何瑊公之墓”,让何氏祭拜捐款,海内外一千多
名何氏几乎每人都捐助,获得巨额收入。大会特刊,引用广东番禺、南雄、珠三角、东莞、
深圳、中山等市捏造的《何氏水源本记》、《何氏宗谱》以及当代王大良炮制的“韩瑊指河为
姓”,“韩瑊是何氏太始祖”,“《浈阳水木记》”。特刊把《浈阳水木记》改为《何氏源考》说,
原文录如下:
“何氏得姓始祖瑊,乃韩厘王之子。韩王安时,此祖(瑊)尊励且贤,命为公族大夫。
与韩非同秉国政,谏王安勿朝秦,弗听。祖(瑊)乃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所掳,遂遁迹庐
江(县),寓于津要,买舟送济,取资以给。后,始皇出游至博浪沙,为人所击,大索不获。
疑是六国遗族阴谋所使,乃下令潜访六国之后,欲尽屠害之。秦吏循令遣胥,密诘居人姓氏。
时祖(瑊)方撑济,胥登祖(瑊)舟而诘曰:‘公何姓?’……遂指河而姓,而改何。”
“及《汉》灭《秦》,祖何(瑊)乃赐室营田,定居庐江(县),以立世业,子孙承之,
而系庐江之望。祖偕夫人姜氏,皆寿百龄。卒葬于庐江县东乡望淮岗之原,世称‘何坟岗’。
墓域(宋)时犹存,南宋进士李光(庄简)官太常博士,为一代大儒,曾游览吾太始祖‘何
坟岗’墓,题诗:‘何坟岗上草幽青……’云云。”
会议期间专门组织一个宣传假始祖何瑊的历史研讨会,专门指定少数几个人垄断大会发
言,如广西的何家彰,湖南长沙的何光岳等人大讲何瑊,指河为姓,改何氏的所谓功勋,不
同意见不准发表。当时许多人对这种专横作法表示强烈不满,我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武汉科
技大学教授何存兴等人。
3、世总会极个别人千方百计控制舆论,把受姓始祖搞乱。
在世界何氏总会前任总会长何庚生和现任个别常委把持操纵下,极力把何氏引向朝拜假
始祖“何瑊”之错误方向。一是妄图控制世总会,强奸民意;二是许多重要会议祭祖时悬挂
“何瑊”像,之后在湖北省、江苏省何氏成立大会时也悬挂“何瑊”像,与国史记载的“何
庶”像并排悬挂;三是伪造一个假何瑊还不够,还伪造“姒改何始祖论”,严重歪曲篡改国史,
用心极为险恶。欺骗世界何氏已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后患无穷。
4
我们宣传正面文章,世总会个别人控制舆论工具,不予发表。尤其是2011 年世总会在广
东召开的历史研究会,特别邀请几个造谣伪造专家,一是大肆宣传“何瑊”,二是伪造“大禹
后裔姒改何”,支持重庆涪陵何其容等人编写的《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出版发行,
并在十五届世界大会佛山会议上大肆出售;邀请庐江县委王书记大讲何瑊始祖及庐江是何氏
发祥地等错误谬论,进一步搞乱何氏。这些胡编乱造,错误百出的源流史,希望大家千万不
要上当。
二、匡扶正义,正本清源是何氏义不容辞之天职
针对上述错误,分别简要予以批驳。以史为鉴,揭露始祖造假之危害。
其一,说东汉何颙撰写《浈阳水木记》,绝属人为编造,绝无此事。关于何颙,《后汉书》、
《三国志卷十》均有载:“何颙,颖川颖阳人,祖父叔,字叔和,朗陵令;父绲,洛南相,叔
义爽,司空。”何颙与大将军何进、何皇后,名医张仲景都是同时代人。查遍国内所有史籍均
找不到《浈阳水木记》。尤其使人惊奇的是编造者在所谓的东汉何颙《浈阳水木记》里竟塞进
南宋大儒李光的诗,事实上李光的诗与“韩瑊”毫无关系,而且时间相距1000 多年。李光是
与岳飞、秦桧同时代人,是有骨气的名人,这是给他抹黑。
其二,关于何泽。番禺《谱》说:“何泽与何鼎皆登[唐]大中进士。何泽生子何昶。”
经考《五代史》、《南汉书》、《宋史》、《宋人传奇索引》所载何泽、何鼎、何棠、何
卤木
生
平,就真相大白了。史载:何泽是[唐]容管经略史,韶州曲江人,何鼎之子,生于广西容州
(当时属广州地区)。何泽不是唐大中年(847-859 年)进士,于三峰行在,因宰相崔彻不乐
意何泽,而落第。遂漂泊于岭海到珠三角。[南汉]刘隐礼遇他,任海军从事。何泽在唐昭宗
天复四年(904 年)梁王朱温加九赐受禅,他表荐何泽于朝,赐进士及第。唐庄宗时改仓部
郎中,终太常少卿,时年近七十,为宰相赵凤所荐,致仕。936 年[后唐]亡,[后晋]石敬瑭立,
以原官召回,以疾卒于家。他不是大中进士,已明。
证据是:李昉[宋]初宰相,曾与何泽同朝。李昉的《太平广记》,引《报应录》曰:“唐
何泽者,容州人也,曾摄广州四会县令,性豪横,唯以饮啖为事,尤嗜鹅鸭,乡胥里正,倾
5
令供纳。常豢养鹅鸭千百头,日加烹杀。泽只一子,爱怜特甚,尝于一日烹双鹅,煮汤以待
沸。其子似有鬼物摄其置镬中,一家惊骇,就出之,则与双鹅俱溃烂矣。”这段宰相所写史实,
证明何泽子早死,无后。证明无世系传代。
南雄《谱》说:“何
卤木
是瑊公五十代孙”,“是何泽之子”2012 年9 月9 日,《庐江情思》
特刊对棠、
卤木
、榘世系仍胡编乱造,曰:“西杰——明允——渠、栗、集(何氏三风)——
栗子雍,煦。”这世系更是错误百出。《宋史》、《四川通志》、《浙江通志》、《义乌县志》均有
传,何棠、何
卤
木、何榘是三兄弟。他们是四川仁寿县人。
卤
木和兄棠是宋政和五年(1115 年)
进士,何
卤
木是同科状元,弟榘是建炎二年(1128)进士,史称“何氏三凤”。祖父德裕,生
二子,必举、必大,敕赠尚书(何
卤木
之父必大)。何
卤
木官至尚书、宰相,与徽、钦二宗被金
国俘虏,绝食于狱中,卒年38 岁。只有一子仕英,因父朝中旧仇构祸,无意仕途,隐于浙江
建德县白际山,弃秩改性,后裔迁义乌县(今改市)何沣山村,恢复何姓。今金华市有何
卤
木、
何榘后裔约1 万多人。
卤木
卒后赠腾国公福宁郡王。何
卤
木根本不是“何泽之子”。浙江和四川
方志、谱牒完整保存,史料真实可靠,岂能篡改。“何瑊”实属子虚乌有,何谈“何
卤
木是瑊
公五十代孙”也。所谓“西杰、明允、集、雍、煦”与“何氏三风”毫无关联。
其三,何瑊实是子虚乌有,庐江县哪来“何瑊墓”。安徽省、市、县及何氏个别人不以史
为证,只顾自己一家私利,大肆伪造所谓的“太始祖何瑊”,大造其墓,甚至通过不正当途径
批准“何瑊墓”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文物腐败之典型。
我曾三次到安徽各地查阅史籍,尤其是2004 年从6 月18 日至6 月25 日,在合肥市省图
书馆连续七天查阅了光绪以前六十五部省、府、郡县志,野史、谱牒,均无韩(何)瑊的影
子。庐江大造假始祖墓骗人,为什么世总会个别人顽固坚持假始祖何瑊,这是名人造假,始
祖造假最恶劣,最典型的案例。
庐江县所葬的是三国曹操养子,驸马何晏之墓。
据《三国志》、《太平环宇记》、《庐江县志》载:“庐江所葬是三国魏驸马,玄学家何晏之
墓。”查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馆藏《三国何晏砖志》编号:墓志4551,魏司马懿撰,《何晏之
6
死墓志砖志》:“怜惜死夫!何晏之功,运粮至此,暴病而终,若西之时平,搬枢还朝,金銮
受享兮。魏明帝曹睿太和五年(231)秋七月朔日白卒,司马懿撰,仲逵题寄。”经与国史核
实,何晏家族是司马懿高平陵政变时杀害的。为掩盖其阴谋,把杀害改为“运粮至此,暴病
而死。”被杀于249 年,篡改为“太和五年(231 年)”,提前18 年死。与何晏、司马懿同朝
的尚书令、大将军费祎所撰《甲乙论》,该《甲乙论》真实记录了司马懿杀何晏全族史实。
其四,特刊说:“何氏得姓始祖瑊,乃韩厘王之子。”
查国史,韩厘王名咎,为韩襄王(仓)次子,他至少有同父异母兄弟四人,韩厘王在位
二十三年薨,子桓惠子(突)立,绝无厘王有子“韩瑊”。《史》载,韩襄王有庶孙韩王信,
为刘邦所封,又于汉高十一年(前196 年)春正月,被刘邦杀于(山西)参合。韩桓惠王在
位34 年卒。王安立,在位九年被秦亡。《史》籍绝无“韩瑊”与“韩非辅韩王安之事”,更无
“韩瑊”与张良在博浪沙击秦始皇。说瑊操舟为济,更是荒唐。张良因其祖五代相韩,为报
仇,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是司马迁《史记》中明载的。博浪沙是原阳县,属魏国土地,与韩国
不搭界。历史上的原阳县,即今新乡地,亦非水网地带,无舟可操。伪造者说是厘王之子,
厘王是公元前295 年即位,在位23 年卒,博浪沙事件是前219 年,按年龄推算所谓的“瑊公”
也有101 岁左右,还能去杀秦始皇和操舟渡人吗?这一问题我们早在2001 年一论《何氏始祖》
一文中已阐述明白了。
三、何氏源于庐江郡,并不是源于庐江县。
庐江郡并不代表“庐江县”,“庐江县”不是何氏发祥地,这是有史可考,有据可查的。
“庐江堂何”真正发祥地在安庆市的潜山县。但并非“三堂何”(东海堂、庐江堂、陈郡堂)
都发祥于潜山县,潜山只是“庐江堂”发祥地。《三国志》、《太平环宇记》、《潜山县志》及《历
代帝王年表》均载:西汉时的庐江郡在今天的安徽境内,西至今天河南的商城,东至安徽的
芜湖市,南至安庆市以及江西的九江市,北抵舒城、霍山等地,郡治在舒县。此时的庐江郡
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郡治在皖县,即今潜山县。西晋时郡治在舒县(今舒城)。庐江郡指地
域概念,其对郡望而言,何氏发祥地在安徽霍山东北的潜山县,不在庐江县。看《庐江郡历
7
代建置表》一目了然。东海郡始祖何承天、何敬叔、何慧矩。东海郡发祥地在山东郯城。陈
郡在河南太康西华、高水、淮阳、郸城、枯城,太康是陈郡的故乡。开其祖何夔,字敬龙。
兴于东汉,晋永嘉之乱遭灭族之灾。
列表五种如下:
表一 历朝关于庐江郡建置表
庐江郡之变迁 公元(纪元) 领县 治所
从九江郡中分置
庐江郡
前179 至前157
年
舒县、临湖、襄安、居巢、
皖县、枞阳、龙舒、雩娄、
潜县、湖陵邑、松兹、寻阳
舒县(今安徽庐江桂
元附近)
庐江郡 公元25-220 年
舒县、临湖、襄安、居巢、
皖县、寻阳、龙舒、六安、
雩娄、潜县、安丰、阳泉、
蓼县
同上
庐江郡 公元220-265 年 皖县、松兹 皖县(今安徽省潜山)
庐江郡属豫州管
辖
公元317-420 元
汝南郡、汝阳郡、南顿郡、
汝阴郡、新蔡郡、颖川郡、
马头郡、庐江郡、晋熙郡、
秦郡
芜湖、改治洙成、改
治武昌又迁牛渚、寿
春、马头、言孰等
南豫州领十九郡
九十一县
公元420-589 年 梁、豫州、北魏、合州(领
八郡十七县)
合肥
庐江郡 公元581-618 年 合肥、慎县、襄安、庐江、
开化、霍化、淠水
合肥
唐朝:庐州、淮南
道
公元618-907 年 合肥、慎县、巢县、舒城、
庐江
合肥
五代十国南唐庐
州
公元907-960 年 庐州 都城南京
北宋南宋淮南西
路庐州府州军
公元960-1279
年
合肥、慎县、舒城 合肥
元朝:河南江北行
省(开封)庐州府
公元1279-1368
年
合肥、梁县、六安、舒城、
英山、庐江、无为、巢县、
含山、历阳、乌江
合肥
明朝:南京直隶州
庐州府
公元1365-1644
年
无为州、六安州、合肥、巢
县、庐江、舒城、霍山、英
山
合肥
清朝:安徽省直隶
州庐江府
公元1644-1911
年
合肥、舒城、庐江、无为、
巢县
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巢湖市
1949-2013 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庐
江县
巢湖
说明:
资料来源:①《两千年中国历史简表》;历代史书。②西汉文帝刘桓(前179-前157 年)
8
时分九江郡置庐江郡领县十二,无庐江县。③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8 年)时分龙舒县
置庐江县,此之前均无庐江县。④宋代历史学家乐史《太平环宇记》明确说:陈志郡治徙
阳泉,即后汉阳泉侯国舒县仍旧名龙舒侯国复为县。庐江县有何晏坟,在庐江县北十里,
其基高大。景云二年有人发坟得砖铭,是何公之墓,晏字平叔南阳宛人魏驸马都尉。
表二 何氏皇后(太后)妃嫔夫人表(录各朝国史)
序号 姓名 朝代 封号 籍贯
1 何 莲 汉灵帝 东汉刘宏灵思皇后、太后,在位四十八年 南阳宛人
2 何 氏 东汉少帝 刘辨母太后(约公元189 年前后) 潜山
3 何 姬 三国吴 昭献皇帝孙皓皇后,太后(约公元264 年) 潜山
4 何 氏 后汉 后汉王子刘继元母太妃 潜山
5 何 氏 南齐高帝 萧道成何太妃(公元479-482 年) 潜山
6 何法倪 东晋穆章帝 穆章帝何皇后(约345-361 年) 潜山
7 何淑仪 宋孝武帝 刘骏妃,封淑仪(454-464 年) 潜山
8 何婕妤 宋孝武帝 刘骏妃,封婕妤(454-464 年) 潜山
9 何令婉 前废帝 刘子业皇后(473-477 年) 潜山
10 何充华 陈宣帝 陈宣帝陈顼封淑仪(569-582 年) 潜山
11 何 氏 陈宣帝 陈宣帝陈顼封淑仪(569-582 年) 潜山
12 何 氏 东汉淮阳王 淮阳王刘云母封太妃 潜山
13 何 氏 唐昭宗李晔 封宣穆皇后(889-904 年) 潜山
14 何 氏 唐昭宗九子母 李裕唐哀帝封太妃(904-907 年) 潜山
15 何 氏 后唐明宗李嗣原 祖母封靖穆皇后(926-933 年) 潜山
16 何 氏 后晋高祖石敬瑭 母封李元懿皇后(936-942 年) 潜山
17 何婧女 昭业皇后(南北
朝)
永明二年(484)至十一年,何戢之女,
舒城县何戢配宋孝武帝山阴公主
舒城县
18 何 氏 明宣宗 宣德十年八月追赠皇庶母,宣宗惠妃、贵
妃,谥靖静,为宣宗殉葬(1426-1435 年)
潜山
19 何 氏 明宣宗 成妃谥肃穆与何贵妃1435 年为宣宗一起
殉葬
潜山
9
备注
以上许多妃嫔无名留下,只有“何氏”,史料真实。“婕妤”位次于皇后,其17 名
全部是潜山籍人氏。
表三 何氏历代驸马、郡马简表(录自国史)
序号 姓名 朝代 封号 籍贯
1 何 灿 东安帝 东汉安帝驸马都尉(公元107-126 年) 南阳宛人
2 何跃彩 西汉 何尚之子,东汉驸马都尉 潜山
3 何 晏 三国魏 曹操长女金乡公主驸马都尉,关内侯,曹操
养子,玄学学
潜山(南
阳宛人)
4 何 戢 宋孝武帝 郁林皇何皇后父,尚武帝长女山阴公主驸马
都尉,中书郎,侍中骁骑将军
潜山
5 何 瑀 宋孝武帝 尚武帝小女豫章康长公主欣男,驸马都尉
(前废帝何皇后之父)
潜山
6 何 迈 南北朝宋 何瑀子,尚高祖十女新蔡公主英媚,驸马都
尉,国舅封建宁侯
潜山
7 何颙之 南北朝宋 宋太祖四女临海惠公主驸马都尉 潜山
8 何敬容 南北朝齐 齐武帝长女山阴公主驸马都尉 潜山
9 何昌龄 南北朝宋 何承矩次子,尚齐王太和县主,郡马,历官
殿直内殿崇班
洛阳
10 何和礼 清朝 尚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长女固伦公主,清开
国五大功臣,努尔哈赤股肱大臣
东鄂氏
11 何和硕图 清朝 何和礼四子,配礼亲王代善之女为额驸,称
“和硕额驸”,封一等大臣
东鄂氏
12 何杜雷 清朝 何和礼五子,因伦公主所生,配礼亲王代善
女额驸
东鄂氏
13 何和尔本 清朝
皇太极封其妻和硕公主为固伦公主额驸,何
和礼孙,一家三代四人为驸马,清初显赫世
家
东鄂氏
14 何 清 唐朝 郡马,郡主金圭,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 待 考
15 何金圭 唐朝 郡马,封象贤大夫 待 考
16 何振麒 唐朝 郡马,郡主名济美 待 考
备注
以上共16 人,8 人为潜山人,1 人洛阳,4 人东鄂氏人,3 人史未载籍贯,需待
考。
表四 历代王侯将相源于潜山籍的何氏
序号 姓 名 朝 代 封 号 籍贯
10
1 何 庶 西汉初 韩改何受姓鼻祖 潜山
2 何 果 汉 绣衣使者,平阳侯 潜山
3 何比干 汉武帝 廷尉,袭安都侯徙平陵人,何氏四世祖庶公裔 潜山
4 何 敞 汉 新都侯,谥文忠 潜山
5 何 休 汉文帝 天文学家,谏议大夫 曲阜人
迁潜山
6 何 斌 东汉桓帝 河内侯 潜山
7 何 伟 东汉永宁 武阳侯 潜山
8 何 祯 晋 庐江郡开国公,云娄侯 潜山
9 何 龛 晋 祯子,魏国后将军 潜山
10 何 勖 晋 祯子,东骑将军 潜山
11 何 恽 晋 祯子,豫州刺史 潜山
12 何 亮 南朝宋 前废帝何皇后弟,封新安内史 潜山
13 何 衍 南朝宋 亮弟,司徒司马 潜山
14 何 偃 南朝宋 侍中国子祭酒,何尚之次子 潜山
15 何终之 南朝宋 尚书左丞,何尚之弟 潜山
16 何 进 东汉 大将军太傅,慎侯,何皇后何莲兄 潜山
17 何 苗 东汉 何进同母异父弟,东骑将军洛阳侯 潜山
18 何 真 东汉 何皇后父,东骑将军,宣德侯 潜山
19 何承训 后晋 内牙指挥使 潜山
20 何尚之 南朝 司空,都乡侯,宰相,开府仪同三司,谥简穆
文献王
潜山
21 何曼青 南北朝 袭父何迈建宁县侯 潜山
22 何 迈 南北朝 建宁县侯 潜山
23 何造子 南北朝 绛侯 潜山
24 何 胜 西晋 守国金吾大将军(南京何氏始祖) 潜山
表四 历代王侯将相源于潜山籍的何氏
序号 姓 名 朝 代 封 号 籍贯
25 何 坑 西晋 武帝时左丞相 潜山
11
26 何求、何
点、何胤
梁朝人 何氏三高 潜山
27 何 植 三国 国舅,宣城侯大司徒,何洪弟 潜山
28 何 洪 三国 何姬皇后兄,永平侯 潜山
29 何 腾 三国吴 何姬皇后父,高密侯 曲阜人
30 何 蒋 三国吴 洪弟,栗阳侯 潜山
31 何 邈 三国吴 洪子,永平侯 潜山
32 何 定 三国 孙皓时封殿中列将,列侯 潜山
33 何 攀 晋 辅国司马关内侯西城侯(徙郫县) 潜山
34 何 充 东晋 何准兄,妻明穆皇后之妹,骠骑将军都乡侯宰
相
潜山
35 何 炎 东晋 准二子,南康太守关内侯 潜山
36 何 澄 东晋 准三子,尚书左仆射 潜山
37 何 融 东晋 澄次子,大司农 潜山
38 何 海 南朝齐 何洪珍父,封王 潜山
39 何 琦 晋 灵泽王,广惠王,五侯神人(何法倪皇后堂伯
父)
潜山
40 何 睿 晋 恽子,关中侯 潜山
41 何叔度 晋 何恢子,尚书,金紫光禄大夫 潜山
42 何子平 晋 曾揩,晋侍中,父子先,建安太守 潜山
43 何 炯 晋 治书御史,父尊,大中大夫 潜山
44 何 准 晋 何法倪皇后之父,宰相 潜山
备注 以上辑录主要人物,唐宋以后简略未录,潜山籍较多
表五 安徽通志及庐江县志何氏人物
序号 姓 名 朝 代 官 职 籍贯
1 何景荣 明朝 光禄大夫,晋荣原大夫 庐江
2 何德源 明朝 诰赠荣禄大夫 庐江
3 何文涧 明朝 德源孙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荣禄大夫 庐江
4 何乘鳌 清光绪 直隶宣化镇抚使,封正一品顶戴花翎 庐江
四、庐江堂何氏发祥地在潜山县
以上大量史籍记载,何氏庐江堂发祥地在潜山,不在庐江。为了更进一步证实这一史实,
12
再举以下事实:
其一,先祖九座墓地全葬在“报恩观”后棋盘山上,“何氏三高”之一何求与谢氏夫人;
何樽(南齐大中大夫)与何儒公、何聪公和王孺人;特昂公与程、黄二孺人;孝钦公与金孺
人;旭彩公与吴孺人,何谦公、何炯公共九座墓至今仍在,并与2012 年由潜邑何氏宗亲何懋
华出重资重立。岳西县怀宁股库岭股何氏七十六世孙承松向参加太湖会议研讨会何氏作了介
绍。
其二,何昌寓公世居其地,并奉敕旨建有“报恩观”,“报恩观”三字仍在。
其三,何氏“三高亭”、“三祖禅寺”至今巍然座落于安庆市太湖县,三高即何求、何点、
何胤三兄弟隐居天柱山期间,常常效法达摩祖师在达摩崖下面壁,“三祖洞”至今犹存。“达
摩崖下三祖洞,开天辟地创新宗”,拜三祖求功名、求如意、求吉祥。
其四,考证《庐江县志》及[清]史,《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史、志、谱证实庐江县何氏
源流,共有五支何氏,即“关何、黄屯、庐州、邓湖、庐南”。这五支何姓人,其中“黄屯”
人口最多,约万人左右,但这支何氏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属“方改何”的何姓。他们生姓
何,死姓方,墓碑为“方何氏”。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杂志2465-2466 页载:“庐江何氏相传系方孝孺先生之后,当正
学蒙难时,其季子方在襁褓匿居浙江某氏,既壮展转迁庐江县以何为望族,遂易其姓氏欲避
害也。其后有官至绣衣直指者,奏请复姓,部议:‘以方孝孺既夷十族不得有后,事寝不行相
沿至今’,其宗祠犹称《方何宗祠》。清时族人议复姓方,而灾异遁见,於是生则何姓,死则
从方。庐江何震读青(安徽省议员)曾举以告雯(即参与修大同谱何雯)遂不列大同谱牒,
昭其实也。”
大量铁的史实证明庐江不是何氏发祥地。
《大同谱》还明确列出庐江县另四支何氏世系表,均是元、明、清期间世系,现转录四
支何氏一世至五世人物。
1、庐江县城区股
一世 玄高:明万历已酉年四月二十七日生,卒顺治四年二月初二日戍时。
13
二世:学琦,三世兆源,四世琪枚,五世文焕、文炜、文辉、文炯,字亚先,庠生。
科举人物:忠廉、忠模均为邑庠生;鹏升:廪生;复:廪生;良惠:廪生;晋:贡生;
董师、良相、恒均庠生,煦仁:贡生;其彬:北京陆军测绘学堂毕业奖给举人。
2、庐江县何家畈股
一世 德源,[明]桂芬公子,封通议大夫;二世景荣,荣禄大夫;三世文海、文涧,字
东园,明进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
四世 宗一,生子大同(五世)
乔新,生子仁同(五世)
乔寿,迁河州
乔福,生子等先(五世)
乔年,生子瑛同(五世)
3、庐江县小西门股(一至五世均无职官记载)
一世:澄(生卒不详),生四子,永鸾、永凤、永麒、永麟
三世:遵信(永鸾子)生四子,正乾、正元、正通、正魁(均未载子嗣)
尊贤(永凤子)生君实。君实生天祐、天宠二子
尊约、遵义均为永麒子。
尊仁(永麟子)生正洪。正洪生天球、天珍二子
小西门股后代只有彤策,字丹书是邑庠生。
4、庐江县何家霸股
一世:义成,生元至正甲午三月二十五子时,卒永乐丙戍七月初三日。
二世:朝立;三世廷献;四世光亨,生二子,辅麒、辅翼
科举:光亨,明岁贡;道元,伐作二人为邑庠生;成霖,光绪壬午举人。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由民国众议院议员安徽何毓琪先辈修于1921 年,集全国十一省
152 支派(股)。历经80 多年,至今几乎已成绝版。我2001 年花巨资从上海图书馆全文(26
卷)复印回来,与湖南安仁人,时任广西灌阳县副县长何琼羽合作,于2002 年原文一字不少
四至五世无职官记载
14
缩印成上中下三册,我俩人合作写再版序言。所以我对该谱了如指掌。国史、方志,根本没
有只字片语提及“何(韩)瑊”其人其事。
5、国史记载潜山何氏代表人物
何琦以孝闻,史称孝子。曾为泾县令,后弃官不仕,以《经》《史》自娱。著有《三国评
论》百余篇传世。今录何琦的潜山《岳词论》,文约五百言,核心内容是建议东[晋]当局莫忘
祭“岳”的。其文云:
“唐虞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顺时之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故曰因名
山升中于天,所以昭告神祗飨报功德。是以灾历不作,而风雨以时。降及三代,年数虽殊,
而其礼不易。五岳(注:当时的“五岳”,并非含今之南岳“衡山”,而是指潜山县的“天柱
山”)视三公,四渎诸侯。……自永嘉之乱,神明倾覆,兹事替矣。惟潜之天柱,在王略之内
(注:指东[晋]所控制)。旧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注:指东[晋]元帝远江建国江
左)之际,未有官守。庐江郡曾遣太史兼假四时祷赛。春释寒而冬清冰。咸和(注:东[晋]
成帝年号,公元326 至334 年)迄今,又复坠替。……今憝已歼(注:指平定了王敦的叛逆)
宜修旧典。岳渎之域,凤教所披。来苏之众(注:指中原过江侨寓江左苏南一带的衣冠士庶),
咸蒙德泽。而神明禋祀,……不会礼官作式,归诸诚简,以达明德馨香,如此而已。……”
何琦此文,讲述了祭五岳的历史,是给[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建议奏文,讲
了“永嘉”之乱的破坏,恢复旧礼义的必要和建议,此文载《天柱山志》。
据《晋书·礼志》载:[晋]穆帝司马聃于升平元年(357)将纳何桢的玄孙女、宰相何准
之女何法倪为皇后;派礼官太常卿王彪之和皇室的宗正司马琮,到何府“纳亲”、“问名”即
“定婚”,大引经传诸代故事,以定其礼,十分庄重。当时,伯父宰相何充,后父何准已去世,
则由近亲的长者,“何皇后”的堂伯父何琦主持答礼。
行“纳采”礼时,皇帝的版文诗中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浑元资始,肇经人伦,
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宜率其旧典,今传使节太常(王)彪之、宗
正(司马)琮,以礼纳彩”。
何琦代表主家答礼曰:“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纳。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何)
15
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如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前太尉参军、都乡侯娄土臣何琦,
稽首顿首,再拜承诏。”当行“问名”礼毕,何琦又曰:“皇帝嘉命,使者某到,重宣中诏,
问臣名族。臣族女(法倪)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禄大夫,雩娄侯(何)桢之遗玄孙,先臣故
豫州刺史、关中侯恽之曾孙,先臣故安丰太守、关中侯睿之孙,先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
处出自先臣故沿书左丞孔胄之外曾孙,先臣故侍中、关内侯(孔)夷之外孙女,年十七,钦
承旧章,肃奉典制。”然后纳吉。晋穆帝纳何法倪为后时,派礼官、宗正去“纳采、问名”,
主人家何琦答礼也十分认真,上溯数代,表明身世,十分隆重。何皇后于[晋]安帝元兴三年
(404)崩,年六十六,在位凡四十八年。
何桢字元干,何庶十三世孙。三国魏廷尉,[晋]光禄大夫,封雩娄侯,庐江郡开国公。
是庐江潜县南乡福贵里人,是潜山庐江堂何氏的发祥祖。
何弘敬家族:
1973 年出土于湖北邯郸市丛台公园内的国宝级文物:《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大尉兼中书
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弘敬墓志铭》,全文楷书59 行3336 字,也明确记述了何弘敬家族是汉时比
干公为始祖。比干生嘉,为庐江郡长史,罢居潜县南乡福贵里。至公九代祖妥,仕隋为国子
祭酒,襄城公,文德辉赫,冠绝当时,厥后因称襄城公房。又六代祖令思,忠勇迈世,武艺
绝伦,以中郎将统飞骑,破薛延于石堡城,……曾祖俊,赠左散骑常侍,生太保讳默。太
保生太师讳进滔。公,太师之嗣也(即何弘敬之父进滔),卫国太夫人康氏出焉。有子五人,
长曰全皞,起复云麾将军,宋金吾将军、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次曰全肇,官至奉仪郎,检校光禄少卿兼贝州别驾,赐绯鱼袋。次曰全绰,行贝州司仓参军。
四曰全昇,昇相州司户参军。五曰全卿,行魏州大都督府户曹参军。何弘敬与父进滔,其子
全皞三代均为唐魏博节度使,“子孙相继,四十余年”。新旧唐书虽有传,但过于简略。历唐
代宗、宪宗、玄宗、文宗几朝,官位显赫。
何氏自[秦]、[汉]间何庶受姓命氏,“改韩为何”,《后汉书·何敞传》、《东观汉记》载:“何
修(庶)生成,为汉胶东相;成生果,为太中大夫;果生比干,为丹阳都尉;比干生寿,蜀
郡太守;寿生显,京辅都尉;显生鄢,光禄大夫;鄢生宠,济南都尉;宠生敞,八世也。”
16
当时活动区域曾由江淮间迁陕西平陵,后因仕宦关系,又扩散至川、陕、甘、豫、苏、浙、
鲁、皖等地。到[魏]、[晋]时,已形成《庐江堂》、《东海堂》、《陈郡堂》三堂,而以《庐江堂》
为最,基地在“潜”,即今安徽潜山县,开基祖是[西汉]廷尉正何比干之孙,庐江长史何嘉;
发祥祖是何桢。
潜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颗镶嵌于皖西南中心的璀璨明珠。“万里长江此封喉,
吴楚封疆第一州”,它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
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美誉。春秋时为皖国,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称
皖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
境内的古南岳天柱山为汉武帝亲封。唐白居易有“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之诗赞。潜山的“太平塔”、“三祖寺”,被誉为“安徽第一塔”和“安徽第一寺”。潜山也是
“七仙女”黄梅戏的故乡。
少数人和庐江县政府某些官员为了一已私利,借何氏名门望族,刻意人为造假,欺世、
欺人、欺自己。正如国家考古学家所说:“某些文人搞名人造假,不择手段,是用笔杀人的刽
子手,是欺世盗名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以史为证,匡扶正义,彻底推翻庐江县“何瑊假始
祖墓,改建为[魏]驸马何晏墓,以慰英灵!彻底否定“庐江郡”发祥地是“庐江县”的概念,
还历史真面目,“庐江堂发祥地在潜山县”。
阅读经史,观今稽古,有感而赋:
中华文明五千年,尊祖敬宗法自然。
姬姓始祖是何庶,继旧开新宏图展。
“人口丁”字组成“何”,“五行属火”可燎原。
万派朝宗忠孝传,姬韩何氏同血缘。
天地君亲师恩重,祖德恩泽千秋颂。
《报恩观》前祭先贤,护佑何氏万代荣。
潜邑宝地发圣源,皇后将相驸马公。
17
何德宝
何光明
钦水思源不忘本,天长地久情更浓。
劝君莫作私心事,先天地生说大同。
一片明心光皎洁,宛如皓月飞正中。
参拜“三祖禅寺”景,国史方志载分明。
达摩祖师三祖洞,诵经读史《信心铭》。
开天辟地创新宗,“以心印心”得传承。
天地日月净魂灵,何氏积德万代盛。
何庶受姓秦汉间,史志谱牒载源渊。
像赞题诗司马迁,潜邑望族发圣泉。
何桢受封庐江公,世民盛赞何比干。
匡扶正义考真伪,钩沉史海渡华年。
浙江省何氏宗亲总会长
浙江省何氏历史研究会会长
浙江省何氏宗亲总会秘书长
浙江省何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二O 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1、《后汉书》四三《朱乐何列传·何敞传》
2、《东观汉记校注何敞传》
3、《中华何氏源流大典》第十三节《查阅安徽省庐江县志摘录》1480-1493,1499-1505 页
4、《太平寰宇记》二百二十六卷·九、十·何晏墓
5、光绪《庐江县志》记载的《何晏坟》
论文3:
暂缺
论文4:
1 / 9
何尊出土引发的思考
北京何氏宗亲会 何洽
何尊是西周朝早期的青铜礼器,一九六三年出土于陜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陈姓家人的院子里,距今正好五十年。何尊的出土,为我们对何氏源流文化现象的追寻、探索、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何尊的出土不但引起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更引起我们何氏宗亲的高度重视。一是因为它被世人称为何尊,二是因为铭文上记录了“何字”及当时建都的内容。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呢?这要从商周时
期的青铜器铭文说起.......。
一、 商周时期青铜器有关“何字”的记载
大家知道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何字,我们简单地从商周朝的青铜瓷器说起:商朝晚期西周早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形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成章,代表了那个时期青铜器制作最高成就。最近我阅读了罗掁玉先生(1866-1940)字叔言,浙江上虞人,著<<三代吉金文存>>。其子罗福颐先生(1905-1981)字子期,古文字学家,著<<三代吉金文存釋文>>。两书对照起来看,找到名称与“何”相关的商晚期青铜器铭文,比比皆是。像“荷戈父癸觯(zhi`)”、“亚荷贝形壶”、“荷贝形父丁盉”、“荷贝形父乙彝”,<古>何又同荷(he`),
其中:“荷戈父癸觯”和“亚荷贝形壶”分别被人称作“何觯”、“何
壶”。因此有人说何觯、何壶是商晚期何氏貴族享用的酒器,这点是值得置疑的,因为沒有铭文可以佐证何姓那时已经出现了,只是荷字出现在青铜器上罢了。那么何尊与之有何不同?
2 / 9
二、 何谓何尊
国宝重器,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是西周朝早期第一件纪年铭的青铜器,该尊内胆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主要记录周成王建洛阳城的事件,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二字中最早的记载。同时铭文中记载了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内室对宗族(贵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赞赏何的父亲公氏追随辅政周王有功,赏赐宗族小子何三十朋(当时货币计量单位),何以此制尊,以示纪念。国家文物部门按行规将其命名为何尊。从此一个称做何的人完成了三千多年的“潜伏”走上历史的舞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 何姓与何尊之关系
何制尊时,何姓未见出现。当时的姓只有姬、姜、姒、妘、姚等,全是女字偏旁部首,可能代表着母系社会的文化遗存。而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乃姬姓,人们常说姬、周、韩、何是同根同源,这样难怪有人说何尊铭文中那宗族小子应叫姬何是有道理的。<<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
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以氏别贵賤,贵者有氏,賤者有名无氏”。铭文中称作何的人是西周朝贵族是毫无疑问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考证、诠释了何尊铭文,写出了多篇论文和科研报告,其中专家们对何的父亲公氏颇有研究,只是由于“公”字前尚缺一字,此公到底是誰?专家们尚有不同看法。唯独未见史、考专家们对氏何之人研究的迹向,这很可能是因为何姓当时根本不存在,只是氏是何的人
3 / 9
制了尊。由此肯定何尊只是记录了氏是何的人,而不是何姓。我个人认为:此何乃姬姓,何氏,应称姬何。否则他不是贵族!
四、 何尊出土区域说
何尊出土于陜西宝鸡陈仓区贾村。但当时的出土只是单体,后来的考古证明此地既不是墓葬,也不是窖藏,而是第二现场。专家们认为何尊的出土地应是离此地不远的宝鸡斗鸡台。斗鸡台民国时军阀党玉琨盗掘文物案发地,由于当时场面混乱使何尊流落到贾村。
何尊出土地宝鸡地处黄河流域,其周边的岐山、扶风、周至都是周人生活区域,其中岐山的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但这里至今未发到现何姓存在的遗迹,目前可以认为何姓出世与何尊出地无任何关系。
前些时在宝鸡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西周姜姓贵族大墓。我们可以突发奇想: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若能够发现“上三代”我们何氏先人的大墓,到那时可能我们讨论的问题便有了答案。我们期待着!
五、 何尊出土与何氏源流说
源流 - 是水的本源和支流,指事物的起源。地理学上用唯长、
唯远、水量充沛等来确定源头。对我们姓氏研究来说源流应是始祖、发祥地、郡望。何侯是出现最早的传说,距今已经四千多年了,从何尊断代上看,何尊出土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宝鸡,宝鸡处在渭河流域,渭河是黄河上第一最大的支流。这就给我们何氏源流研究提供了更大思维空间: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产生中华文明,是我国姓氏文化最集中的发祥地。我们何氏是一个古老的、人口众多的姓氏,她的发生、发展应该离不开中原,更离不开黄河流域!王大有
4 / 9
先生(图腾文化、美术家、文化人类学者)<<寻根万年中华>>一书认为“何氏发祥地是今河南省灵宝县冯佐(黄帝时名冯佐),郡望是庐江,始祖何瑊”。灵宝县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陜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的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的陜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由此可见灵宝县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华大文化中姓氏文化这个生物圈内的。至于说到郡望出自庐江郡,这点宗亲们大多是认同的。对于始祖的研讨宗亲们投入的热情是很大的,形成了多位并存:何庶、何允、何瑊、何厥等,宗亲们广搜博辑、引经据典,从国史、方志、家谱中找根据,寻支持来坚持已说。
从目前各方面的认知程度上看,在没有考古新发现的情况下,研讨仍要继续下去。
六、 关于“改何说”
“改何说”,特别是“韩改何”有多种版本的传说。对于传说,
有史学家认为口口相传也是历史 。因此“韩改何”很可能是存在的,并且有着非常庞大优秀的群体。大家知道“战国七雄 ”中的韩国在公元前375 年灭郑遂将都迁今河南新郑,据2006 - 2009 年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在新郑市城关乡胡庄发现战国古墓,该所专家为认应是韩国倒数第二皇帝桓惠王(前272 年-前239 年在位)之墓,公元前230
被秦所灭,韩王安被虏,其后人遁迹江淮....遂改何。对于改何之地我是有想法的,我想以我们何氏先人的智慧,要是真改何的话,在中原境内就可以改,常言道:“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没有必要冒着巨大风险跑到江淮去改姓!再者简单的分析,我们何姓改自
5 / 9
韩姓,可现如今从人口数量排位上何姓居17-18 位,而韩姓排在25-26
位。韩姓作为母姓人口却少于由韩姓改成何姓的人口数量。请注意这里是改姓,不是衍生!韩姓衍支出的姓:公、平、横、俠、蔺等人口却很少,这是符合人类繁衍走向的。由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韩改何之前,何姓有可能存在!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韩改何”成就了一支何姓!丰富了何氏源流“多地说”!
“改何说”应该还是个特别的问题。明朝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浙江宁海缑城人。在燕王朱棣夺取政权后要找人拟即位诏书,孝孺不从,故被朱棣诛十族,杀了873 人,十族之外全部流放。为生存保命,被迫改姓。但在王春南、赵映林所著<<宋濂 方孝孺评传>>
中却有一说:“孝孺幼子方中宪才虚7 岁,被忠义之士冒着杀头危险于捕前藏匿他处。书中又谈到据崇祯十四年(1641)夏卢演的记述,建文四年初春,刑部尚书魏泽因过被贬为宁海县尉,方孝孺被逮系,魏将孝孺幼子方中宪藏匿起来,改名德宗。后经义士余学夔带德宗赴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投奔孝孺早先的门生俞允,改俞姓,因党禁未除,再改余姓。明仁宗继位对建文遗臣的追究放松,并称“方孝孺辈皆忠臣”。但是真正为建文遗臣平反,则经过了150 年,直到明神宗时才公开“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朝廷为方孝孺这批人平反,余德宗的后裔,复姓方氏,并由王世贞作<<复姓记>>。
由此,在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引起一场官司。直到天启年间(1621-1627),才认定确为方孝孺幼子方中宪后裔,归宗宁海缑城。
这场官司打了几近20 年。方孝孺幼子后人从改姓到复姓历200 多年,
6 / 9
方改余是有史料佐证的。其它像方改才、方改六(lu`)等等之间的关系是值得讨论的。倘若在何氏文化中有一部类似<<复姓记>>的专著,就可以减少爭议,化解矛盾!
少数民族中原有何姓与改成何姓的宗亲的存在,增加何姓人口,丰富了何氏文化,形成了多来源的何氏人口。何氏人口中少数民族有蒙、滿、回、壮、朝鮮等几十个民族,何姓是滿族最早使用的汉姓。
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阿里侃曰:“何”。滿族老姓包括赫舍里氏、赫舒理氏等二十几个满姓何。清乾隆时翰林院编修何其睿、生员何士瑛所著<<八旗滿洲氏族通谱>>中滿姓何的也有几十个,特别是清帝逊位后滿人中改何姓的人聚增。此外蒙、壮两族中的何姓人口子不少。
七、说“三代”谈何容易?
我所说的三代不是史学家们说的夏、商、周三代,而是黄帝、商、西周时代。我们来看历史上外姓人是如何评说何姓肇始的:有人认为黄帝时代就有何姓了。宋代<<姓氏大全>>云:“帝尧时代早有何氏先人,名何侯,因帝尧赐予仙药而成太极仙侯”。清代张澍著的<<姓氏
寻源>>中说:“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有”。宋人罗泌撰
<<路史·国名纪>>也载:“何,妫姓,虞帝末,何侯得道于九嶷,今道三宁远广济乡有何亭墟。然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见”。
可见早在黄帝时代何侯是存在的!何姓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被人过早的演绎了成了仙人,飘逸而去。成了千古奇说!它的消失也成了“世代奇冤”!当然也成就了我们研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7 / 9
再说商代,<<中国姓氏大辞典>>(袁义达.邱家儒)何姓“源出
铭于商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系商王朝异姓亲族氏号,见<<商周家族形态
研究>>(朱凤瀚)商朝时已有何姓,以氏族为姓”。看了原著,朱先生并没有直白“商朝时已有何姓.....”。只是说“类似的可以认为是
氏名同时又是贞人名号 ,还有永、箙、行炎、何(亦何组贞人)。贞人在当时是一种圣职,能充任贞人者在当时的王朝甚有地位,但尚能确指其究属王同姓还是异姓亲族。这里虽未直接肯定何姓商时就存在,但已给出确实可能存在的信息!
再回说西周何尊,仅靠铭文上提到的称作何的宗族小子就来认定何姓的出现是过于简单了。“孤证不为定”!况且民间有人置疑铭文中的“何”字应为“史”字,虽未看到史学家们关于铭文中何字的专门
评说,仅凭出现的被称作何的人来认定与何姓的关系未免有些牵强。
何尊的命名对我们研究何氏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战国时代,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终于出现何姓,但只是“韩改
何”。目前的史料无法证明先秦以前已有确切的、独立何姓出现。
从我们的前人留下的正史、别史、杂史中及我所谈到的“三代”
中都没有找到先秦前就有何姓出现的直接证据。但我还是坚持认为:
据现有大量信息的集成,我们何氏的源流(发祥地、始祖、姓氏起源等)最大可能的诞生地在中原。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在重复。
八、关于对何氏宗亲文化研究的想法
何氏源流的研究是我们何氏宗亲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何氏源流研究内容是由多族说、多源说、多地说、改何说等构成。何氏源流的研
8 / 9
究是何氏文化的根、是主流,但不是全部。我想源流的研究要继续下去,何氏文化其它方面的研究也要展开。近日看到诸暨何山兄长寄来的<<暨阳何氏研究>>报中<<状元何涣>>一文阅后让人动容,作者施志俊先生做为外姓人,历时八年,查阅浩繁的典籍、宗谱,多次自费去北京、上海、江西访问何氏后人,取得了大量详实的史料,佐证了宋宣和三年(1121 年)辛丑科状元何涣为浙江永康市乃至金华府第一个状元。其治学精神,让我们何氏宗亲敬佩万分。这几年我在查阅北京周边河北省几个县的县志时,有意思的是,发现了各县都有对西晋张华的介绍及何邵的<<赠张华诗>>,同时还发现许多“张华村”。这种“张何现象”是我们研究两人关系很好的命题。我想我们理应通过更多何氏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使何氏文化的内涵丰富起来。
关于何氏源流的研究、探讨之风,在南方各省何氏宗亲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在北方(以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为界)的多数何氏宗亲中你要与之谈到“韩改何”他会表示闻所未闻。例:从河北全境来看何氏的源流目前其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多为元时从山西太原,明初山西洪洞迁徙而来,其中有少部分随清“闯关东”的热潮去了东三省。我们在京宗亲中有属此类情况的。那么秦岭、淮河以北的何氏与之南的何氏源流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韩改何”是否有内在关系?是值得追根朔源的。
世界上众说纷纭的人类“非洲起源说”,即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
非洲人类的后代。经过我国考古界坚持“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找到了与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同时期(8-10 万年
9 / 9
前)的中国“许昌人”。从此添补我国了人类进化的空白。通过这一事例我再次认为:通过我们全体宗亲的努力,借助考古、史学家的专业力量,是能够破解、找到我们广大何氏宗亲们基本认可的客观、真实、可信及较完整的何氏“源流说”。
2013 年5 月30 日
论文5:
东晋南朝潜县的何氏家族
安徽皖西学院教授 姚治中
东晋南朝庐江郡潜县的主要辖区在今的霍山县境。当代潜县何
氏家族,对东晋以及以后的南朝的社会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现根
据笔者了解的史料对霍山的何氏家族作个简介。
何充:稳定东晋政局出奇招
公元220 年,曹操的长子曹丕废除汉献帝,建立魏王朝,曹丕
就是魏文帝。他在位时,吏部尚书陈群制订了“九品中正制”。东汉
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滥用私党,破坏了汉武帝以来的选用人才
的制度,需要一个标准明确,便于操作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以“品”
和“状”两个标准选拔人才;品,就是人才出身的门第;状,就是人
才本人的品德才干。由“中正官”评定各郡人才的品、状,按他们的
高低优劣分成九品(等级),再由吏部根据人才的品级授予相应的官
职。这个制度反映了当时大官僚大地主世代垄断知识和政权的现实,
他们可以优先为官,当位高权重提拔快的官,被叫做世族或仕族,这
些世族或仕族也凭借这个制度来经营自己的家族势力。庐江郡潜县
(今霍山县境)人何桢,在257 年已是廷尉,主管司法。司马昭让他
带着天子的符节,代表天子到淮南安抚从寿春城逃亡出来的散兵游勇
和民众,宣誓政策:凡拥护司马氏的有赏,否则将被严惩,帮助司马
氏稳定了江淮之间。西晋建立后,以监军的身份主持对匈奴的军事,
累次获胜,后来匈奴内讧杀掉首领归降晋朝。所以庐江郡潜县的何氏
2
是一个品级很高的官僚家族,它有资格也有实力与西晋的高层贵族官
僚发生密切的关系。
西晋王朝是个腐败的皇朝,统一刚刚10 年左右就发生了皇室争
夺皇位的内乱(“八王之乱”),西北的少数民族趁机进攻,中原大乱,
当时曾有人建议迁都寿春。何桢的儿子何恽(yun)当过豫州刺史,
孙子何睿(rui)当过安丰太守,这里自古是中原官僚贵族向长江下游
迁徙的必经之地。东晋元帝司马睿,开创东晋王朝的王导等都在这一
带活动过。何睿的妻子是王导的大姨子(妻姐),何睿的长子何充娶
了大世族庾堔的次女。他的妻姐(庾堔的长女)又是东晋元帝的长媳,
东晋明帝的皇后,他的大舅兄庾亮是与王导平起平坐的重臣。青年何
充在裙带关系织就的关系网中进入东晋统治集团,他的大局观和政治
远见,得到王导与庾亮的一致赏识;秉性耿直,为了王朝的根本利益
不惧怕得罪权贵,又使他的政治生涯出现起伏的波澜。
王导家族是东晋最为显赫的士族,司马睿登基时,几次要拉他同
坐接受群臣朝贺,王导为了顾全大局,再三地谦让。他的堂兄王敦就
不一样,他是司马炎的女婿,东晋初扼守健康(今南京)上游,位高
权重,一次官僚士绅聚会,他吹嘘道:“家兄在庐江郡干得很好,当
地人士称赞不已。”王敦的亲哥哥时任庐江太守,贪赃枉法,声名狼
藉。王敦话音才落,何充马上接上话茬:“我就是庐江郡人,据我了
解,情况与此相反。”众人大惊失色,何充从容应对,席终而去,只
是因此降了官。直到323 年,太子司马昭登基,何充才逐渐被提升。
何充是个正派的人,但是生活在一个事事讲究门第和“关系”的社会
3
里,为人处事都不能不受这种现实的制约。司马昭与何充年轻时就是
好朋友,还都娶了庾堔的女儿,成了“连襟”(古代姐、妹的丈夫互
称“连襟”皖西人称“俩姨道”),这层关系让何充较快地摆脱王敦的
阴谋。324 年,王敦叛乱失败,王导又受株连,第二年明帝死,继位
的成帝司马衍更相信自己的舅舅庾亮,疏远王导。王导是何充的姨父,
何充又是庾亮的妹夫,这种裙带关系成了何充周旋于东晋王朝重重矛
盾之间的润滑剂。
东晋士族社会的矛盾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中原迁到江南的
士族把原来东吴的上层家族叫做“亡国之余”;江南土著士族又把王、
谢、庾、桓等北来士族叫做“老伧”,互不服气。大士族之间,大小士
族之间又有矛盾。王导善于协调,人缘好,能够顾全大局;庾亮工于
心计,排斥异己,两人之间成见很深,而何充是两人都能接受的。326
年,羯族首领石勒进攻寿春,守将祖约(祖狄的弟弟)多次求援,祖
氏是范阳(今北京)士族,庾亮一向排挤他们。对祖约的求援迟迟不
予回应,历阳太守苏峻出兵救了寿春,庾亮又出阴招打击苏峻,引发
祖约与苏峻的叛乱。叛军攻进了健康,庾亮仓惶逃到江西,叛军把宫
殿官衙烧光,还劫持了东晋皇帝。苏峻比较敬重王导,王导步步紧随
成帝,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维护着皇帝的安全。叛乱平息后,成帝改
变了对王导的态度,王导推荐何充担任丹阳尹,就是国都健康的行政
首长。王导、庾亮渐渐进入晚年,要考虑接班人了,两人一致认为何
充器都恢弘,目光远大,“有万夫之望”。共同推举他当吏部尚书,何
充开始进入政权的核心。339 年和340 年,王导、庾亮先后死去。庾
4
亮的弟弟庾冰与何充共同辅政,何充与庾氏家族的直接冲突不可避免
地发生了。
庾冰和弟弟庾翼以家族利益为依归,想保持皇帝舅舅的身份,巩
固庾氏家族对东晋政权的操纵。成帝死时才22 岁,王子年幼。庾冰
主张立成帝同母弟司马岳为帝,理由是北方鲜卑族的后代(今山西北)
和北燕(今河北北)正在兴起,面临强敌,东晋必须以长君治国。这
理由表面上看也有道理,何充顾虑庾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坚决
反对,说嫡长子继承是历史传统,代之以兄终弟继必然引发动乱。他
的主张没被采纳,司马岳即位,他登上宝座时对庾冰与何充说“我能
登上皇位,是两位的功劳啊。”何充应声而答:“陛下龙飞,是庾冰之
功;如果照我说的办,你是做不上这个位子的。”搞的皇帝满面通红。
何充不久被调离中央,到京口(今镇江)去“遥领”徐州刺史。司马
岳即是东晋康帝,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基本上是在帝舅庾氏的阴影下
讨生活。
康帝的健康很差,23 岁就病重,庾冰兄弟想立司马昱为下任皇
帝,司马昱是司马睿的小儿子,算是成帝与康帝的叔父,谢安说他是
“惠帝之流”,只是比惠帝更善于空谈,庾氏兄弟想立他为帝,意图
可想而知。何充坚持立康帝的儿子司马聃为太子,这孩子才两岁,按
传统的滴长子继承法,该他为太子。何充得到康帝及皇帝的支持,新
太子册封的第三天,康帝就归天了。新皇帝上台不久,庾冰兄弟相继
死去,庾翼临终保举自己的儿子爰之继任荆州刺史。庾氏家族从东晋
初的庾亮开始,就担任健康上游荆、江、豫等州的军政首长,在京师
5
上游经营了一个庾氏家族的势力范围。朝廷中许多官僚都与庾氏有这
样那样的瓜葛,主张照办。何充力排众议,认为荆州扼守健康上游,
北控各少数民族政权,西据巴蜀出入东南的咽喉,京城的屏障,关系
东晋王朝的安危,庾爰之这样的世家子弟是难以胜任的。他力荐蕉郡
(今安徽亳州)桓温去担当重任。桓温是东晋第一代皇帝司马睿的女
婿,门第足可以与庾氏抗衡,他懂军事,识人才,以后提拔了谢安等
名臣。所以何充的这个行动,结束了庾氏外戚对东晋政权的操纵,为
桓温、谢安等执政开辟了道路,东晋王朝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没有这种稳定,淝水之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何充死于346 年,没有后嗣。他的弟弟何准则淡泊名利,虔诚
信佛,一生念佛经,修了几座佛塔佛庙。女儿何法倪,是穆帝的皇后。
何充一生有政治远见,处事果断,能坚持王朝的根本利益,所提拔的
人大多能干事,他提拔人才首先考虑的是功臣后代,绝对不以私人恩
惠拉拢朋党,或优惠亲戚。他又是至诚的佛教徒,喜欢布施佛寺,施
舍和尚、尼姑数以百计,即使花费上亿的铜钱也不皱一下眉头。但是
对于穷困的亲戚朋友,却舍不得花一分钱。当时人认为他不应该这么
做。也有人认为何充结交太杂,信任不得其人。他举荐的桓温,改革
内政,渡江北伐,对苟且偷安的东晋君臣很不恭顺,被旧时史家当作
是权臣。桓温的儿子桓玄一度还将东晋皇帝赶下台,自己当了三年皇
帝(402—405),又被当作是叛臣。我们自然不应该用旧时的观点来
评价何充,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何充在东晋统治层的复杂矛盾中周
旋,对东晋的社会发展所起作用,基本是积极的,这也是皖西人氏在
6
那个动荡年代中为中华民族做的贡献吧。
何尚之:元嘉”时期的名相
东晋亡于420 年,此后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以健康为
国都,统称为南朝,直到589 年隋统一。东晋南朝都依靠世族地主统
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世族地主逐渐趋向没落,南朝潜县何氏家
族的兴衰体现了这个历史进程。
何充的侄儿何惔,侄孙何叔度都只当到郡太守一级的官。何叔度
的儿子何尚之,年轻时也如一般的世家子弟,游手好闲,特爱赌博。
年事渐长,见家道逐渐中落,碰了些钉子后有所悔悟,决心修养心性,
下功夫钻研学问,行事做人都被社会所称道。因门第高,当了一任县
令,宋武帝刘裕北伐长安前,把他召到帐下,管理文书账册,受到刘
裕的奖励。宋武帝的继承者也欣赏他的才干,逐渐被提拔为吏部郎,
参与朝廷官吏的任免。有回请假回家,满朝文武到码头送别,到了家
里,何叔度问儿子:“听说不少人送你,风光的很啊!有多少人?”何
尚之回答“大约有几百。”何叔度笑道:“这些人是在送吏部郎,可不
是送何尚之啊!”这类教导使何尚之在仕途中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
何尚之主要活动于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424-453)统治的中后
期,南朝初年世族地主越来越腐败,如王导曾孙王僧达,一年升了五
次官还不满意,想当师徒司空;在职不干本质工作,看斗鸭,放鹰犬
打猎,操刀屠牛;见有的和尚富有,就向人家要,不给就派兵丁去抢;
强迫同族的侄子和自己搞同性恋,人家不愿意,他在后花园挖个大坑,
企图将此人骗来活埋。这样的人实在不堪任用。从刘裕开始,从一些
7
出身低微的人(当时叫庶族)中选拔了一些官吏。何尚之有学识,办
事务实,在当时高门大族中可谓鹤立鸡群。宋文帝博览经史,写得一
手好隶书,他任命何尚之为丹阳尹。何尚之上任后,在健康南门建立
学校,邀集当时著名学者讲学,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学校,在京城周围
营造了浓郁的学术风气。我国自古以来文学、史学、哲学不分,春秋
战国的诸子百家,为了说明本派观点,驳难对手,总要引证历史,诸
子百家中却没有历史一家。屈原、宋玉等创造了楚辞这一文学体裁,
也不在诸子百家之列。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史学又成为儒学的附
庸,所以司马迁说:文学、历史、和天文学,相当于占卦卜告鬼神的
巫覡活动。东方塑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社会地位却与歌妓相近。时
代在发展,学术文化也在发展,社会观念也在改变。曹魏时已有人将
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只是东汉末年以来,当权者热中于争
权夺利,文化教育体制沿袭旧的章程,已经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了。宋文帝执政后,社会相对稳定,他也察觉了这种弊端,在都
城设立四个学馆:(1)玄学馆:教学“玄学”(2)史学馆;(3)文学馆;
(4)儒学馆。任命何尚之主持玄学馆。传授生徒,讲求学问,在教
育与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将文、史、哲各自独立,作为独立的学问区
别研究与传授,这是一个创举,何尚之参与了这项开拓性的工作。
元嘉年间是南朝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何尚之长期担任宰
相,发挥重要作用。那时世族掌权,其中王僧达之流不在少数,有个
世族子弟提出要当吏部郎,何尚之说:“应该是根据官职需要来选人,
那有随心所欲选官当,要官当的。”当时高门大族依仗门第索要官职
8
已成风气,何尚之当宰相多年,从来不推荐亲戚家属当官,理直气壮
地顶住了要官当的歪风。后代史学家说,元嘉年间,“吏无苟得”。何
尚之的作用显而易见。
从西晋到元嘉的一百多年中,国家动乱不休,经济破坏严重。
430 年,宋文帝铸四铢钱,结束了西东两晋100 多年国家没有铸币的
不正常现象。这一百多年中,商业活动中使用前朝旧币,有的把铜钱
的边剪去另铸假币,有的假币入水不沉,商店门口放一盆水,顾客要
将钱投入水中,以辨真假,社会上盛行物物交换。宋文帝时的四铢钱
名称与实重一致,铸造的数量适中,流通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私自
盗铸的。447 年起,民间开始有人用从古钱剪下的铜铸造轻而簿的“四
铢钱”,造成流通的混乱,高门大族更乘机大肆偷铸牟利。有人建议
铸“大钱”代替“四铢钱”,所谓“大钱”,重不过5 铢,却要当两个
四铢钱用,明摆着是掠夺百姓财富。何尚之对皇帝说,这种政策只利
于有钱人盗铸大钱,增加穷苦百信的困难,劝他不要这么做。宋文帝
不听,硬着头皮执行一年,引来怨声载道,不得不下诏停铸大钱。如
今南京城里的玄武湖是元嘉年间开凿的,宋文帝本来打算在湖中堆起
三座“神山”,花巨资在“神山”构建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何尚之
谏阻了这项工程。
所谓世族地主在东汉末曹魏时形成,到刘宋时已200 多年了,养
尊处优,思想空虚,大多数人想当官入了迷,却又忸怩作态,把退隐
林泉作为“清高”的表现,不关心百姓疾苦,一点对国家和社会的责
任感也没有。452 年,何尚之年老退休,不久,宋文帝派王玄谟等北
9
伐,想到何尚之曾跟随刘 裕北伐,有经验,请他重新出来,并委以
后勤重任。世家大族中的人物,有的写文章讽刺人,王僧达甚至跳出
来说:“我家养了一条老狗,放他出门却无家可归,这又跑回来了。”
这些人自己不务正业,却反对别人干实事;自己醉生梦死,却妒忌别
人勤恳事业。何尚之以朝廷大局为重,不被这些无聊的讽刺谩骂动摇,
不计去就,认真实干。
何尚之生活简朴,官场活动不讲排场,妻子去世不再重娶,也
不养妾蓄婢。位距宰相却不贪恋权势,不搞拉帮结派,不任人唯亲,
因此而招致一些人的误会,但称赞他正派的更多。他活到79 岁,如
他这样务实而有责任感的人,在当时世家大族中真是不多,“元嘉之
治”是南朝国力最强时期,何尚之为此作了重大贡献。
南朝是世族地主走向没落的时期,作为一个世族的家族,潜县何
氏家族在刘宋后期及以后的表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何尚之的儿子何偃没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有学术,也能干事,
得到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恃中,掌管皇帝诏令的起草。南朝时的恃
中掌握丞相实权,是事实上的丞相,这时何尚之是司空、尚书令,位
居首辅,父子同时为相,掌管控朝廷枢要,文武大臣无不敬畏三分,
但何尚之父子诸事都能把握分寸,朝野给予好评,很不容易。何偃继
承父亲的施政风格也有自己的特点,他向皇帝提出了三条根本性的政
见:第一,抓住农业这个根本,体恤农民的艰难;第二,精简官吏,
加强考核,督促官吏提高施政能力,提高俸禄,防止贪脏枉法;第三,
慎选地方首长,军政分开,保持相对稳定。这些意见都很有针对性。
10
何偃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没有父亲那样坚强的意志,险恶的世族地
主官场,争权夺利,明枪暗箭,他招架不住了,人到中年就神思恍惚,
疑虑重重,上表辞去官职,他的政见虽然超人一等,却不能实施。皇
帝挽留他,他在任上以空谈“玄学”为爱好,没做出实绩。他的儿子
何擑,娶了宋孝武帝的女儿山阴公主,这位公主见吏部郎褚彦回长得
英俊,要求皇帝派他来“伺候”自己,褚认死不从,后来与何戬成了
好朋友。何戬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虽然也当过侍中、吏部尚书,并
没什么建树,好在家业丰厚,讲究衣服装饰,在奢侈生活中活到36
岁。何家世代信佛。何尚之的孙子何求,朝廷安门第给他官做,他隐
居在和尚庙里,“足不出户”,提升他为永嘉(今温州)太守,他逃跑
到山里隐居不出。何求的弟弟何点,博览群书,口才极好,成天披头
散发,见到公卿贵人,昂首而过,对下人倒也平易近人。常做一辆柴
车,装一壶酒,悠悠然游荡于道路,有一天小偷将他放在车后的衣服
“拿”走了,他看着却不叫唤,别人抓了小偷带到他跟前,他把衣服
送给了小偷,小偷不敢要,他说,不要就将你送到官府去,小偷只好
收下。何求的三弟何胤,特别享受美味珍,每餐一定要操办满桌的好
酒菜。南齐时当了太守,对百姓讲究诚信,每逢年过节,就把大牢中
的囚犯放出,让他们回家团聚,说来也怪,这些犯人都能准时回来,
没有一个逃跑的,何胤对《诗经》、《易经》、《礼记》都有研究。何求
等三兄弟被当时称为“何氏三高”。
何尚之的另一个弟弟的孙子何敬容,娶了南齐武帝的女儿长城
公主,官至尚书令(丞相)位高权重,当时人说他“拙于草隶,浅于
11
学术”。精于贪赃,凡求见的,送礼的才接见,不带礼品的就拒之门
外。时人说他贪污吝啬,但施舍佛寺极为慷慨,曾经将宅院的东部施
给和尚庙,许多官僚讨好他,纷纷地也来施舍,造成一座华丽的寺庙。
他曾说:晋朝上下沉湎于空谈玄学,最后亡国。可惜他只看到前朝,
自己不能实现,终于死在候景叛乱的围城中。
从东晋到南朝,潜县何氏家庭,出了正副丞相7 人,皇后3 人。
娶公主的4 人,尤其是涌现了何充、何尚之这样的杰出人才。东汉以
后人才及人口的流失,无疑影响了皖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另一角度
思考,如果不走出大别山,在时代风云的中心漩涡中去锻炼,又怎么
能造就这样的人才呢?
作于2012 年6 月
论文6:暂缺
论文7:暂缺
论文8:
何姓始祖问题探析
世界何氏总会 何焕强
关于谁是中华何姓始祖的问题,近十年来争议颇大,分歧明
显,孰是孰非目前仍难以认定。适逢世界何氏总会组织研讨,笔者
特撰文谈点粗浅认识。
一、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
提起中华何姓第一始祖,许多人可能会想到近年来在网络、会
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何允、何瑊、何庶、贲偾等名字。严格说来,
何允、何瑊、何庶、贲偾等先人还不能算是中华何氏第一始祖,他
们或许是“韩改何”(或姒改何)的始祖,但是,他们几位都是始
祖,还是其中某一位是始祖?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产生于父系氏
族社会。司马迁《史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人
共得十二个姓。西周更是姓氏产生最多的时期。从姓氏起源到西周
姓氏的大量产生,历史跨越了几千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何姓有
没有诞生呢?唐宋以来曾有人指出黄帝时期、西周时期已有何姓存
在,因这两个时期的何姓世系难考而逐渐被“淡化”,人们遂把目
光集中到秦灭韩之后出现的一支何姓,即通常说的“韩改何”(或
姒改何)。因此,古往今来不少人以秦灭韩划线,认为秦之前没有
何姓存在,遂把“韩改何”(或姒改何)当成了何姓起源的源头,
从而把“韩改何”(或姒改何)始祖放大成了中华何姓第一始祖,
这是一种误导!
2
在韩姓(或姒姓)的一支改为何姓之前,中国姓氏发展已经几
千年了,难道几千年后何姓才姗姗来迟?虽说唐宋以来有人指出黄
帝时期、西周时期存在何姓,如“何侯”,制造“何尊”何姓贵族
等,但他们的世系难考。所以,要确定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并非
易事。把何侯或造尊的何姓贵族定为中华何姓第一始祖,显然还需
要更多史料佐证,但把秦灭韩后出现的一支何姓的始祖当成中华何
姓第一始祖似乎也不适合。这十几年来的始祖之争,人们鲜于触及
秦灭韩之前的何姓及其始祖问题,而聚焦于“韩改何”(或姒改
何)及其始祖。所以说,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今天仍无法定
论!
二、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
诸多史料都记载“何姓出自韩姓”,但谁是“韩改何”受姓始
祖?从各地何氏家谱记载看,何允、何瑊、何庶等三位先人都曾被
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但三人都是“韩改何”受姓始祖吗?或
者说三人中只有一人是“韩改何”受姓始祖,或者“韩改何”受姓
始祖另有其人?围绕这个问题,多年来族人争论不休。
何允、何瑊、何庶三位先人被尊为何氏始祖当然不是空穴来
风,论争者个个都拿出谱证,都言之凿凿,难分难解。但是,如果
我们冷静地思考,那么试问,何氏家谱记载完全正确吗?三位先人
中,谁最有可能是“韩改何”的受姓始祖?我们不妨对被尊为“韩
改何”始祖的先人们逐一进行分析。
(一)何允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3
1、关于何允。
据何氏族谱记载,何允本名韩允,是韩国国君韩王安的次子。
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国君韩王安被掳,何允逃亡后,为避祸,易
姓为何。因此何允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对此,各地何氏家
谱作如下记载: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谱序云:“吾族自允公受姓,至汉武
公为庐江刺史迁大司空封汜乡侯,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
今潜山县有魏廷尉公桢、晋尚书公叔度,及三高公各先垄,封职累
累,祀事弗辍,实为中国诸何所共祖。盖自允公十七传至桢公,自
桢公至于今,殆六十世矣,潜山旧谱系统,固自秩然,郡国迁徙,
亦历历可考也。”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载:自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之次子允,
子孙因避秦乱,乃易姓为何。并记载韩允(何允)为何氏始祖(一
世受姓始祖),西汉庐江刺史何武为始迁祖,从何武起,子孙遂家
于潜,以庐江为郡望。到了晋代有何桢,为幽州刺史,由任城迁居
潜山。
《姓氏考》云:何氏为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后世十二世孙食采
于韩,秦灭韩,子孙散居江淮间,改姓为何。邓名世曰:何出自
姬,食采于韩,郭恕先虢,郭、韩、何载笔通用,氏族博考,与韩
愈送何坚序,皆曰何与韩同姓为近。吾何既祖韩而祧周,而受姓自
允公始,允公固百世不祧之祖也,宗人于此可以识其渊源所自矣。
按韩王安在位九年,国灭于秦,而韩亡,项王立安子横阳君成为韩
4
王,从张良计也,继而为羽所灭,成之弟允,惧祸及,遁迹闾巷,
易姓为何,何之受姓,自此始也。
《何氏谱序》(西晋司隶校尉崔林287 年撰)云:“勅旨俾臣权
修谱事,臣观在廷群臣,所进先世名贤事迹,独何氏家传其先本姬
姓,唐叔虞之嫡胤,周武王之裔绪,实王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
以子爵封韩原,因以韩为姓,谥曰:武,是为韩武子。下至景侯
虔,受王命为诸侯,十一世孙,安王为秦所灭,嫡子允,变姓逃
难,以其初生有纹在手曰:何,因以为姓焉。”
《何氏宗谱序》(大唐朝奉大夫行秘书正事汪行忠697 年撰)
说:“何氏原本姬姓,唐叔虞之后,成王同母弟实武王之嫡,胤周
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原,遂以韩为姓。下至景侯
虔,受王命为韩侯,又十一世为强秦所并,除其国而置颍川郡。有
安王之子允,遁身以避秦难,因改其姓为姓焉。”
《何氏谱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张拭]载:“何氏惓惓
谱牒之氏也,庐江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嫡子
允改姓以韩为何,遂为何氏,历传千百年矣!”
《安徽潜山县谱首姓纪通鉴》载:韩允是韩王安的第二个儿
子,是项羽杀了他哥哥韩成后,韩允避难民间才发现“手纹”有
“何”字,但当时不敢改姓,传到韩信才改姓何。
《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载:韩允是韩瑊、韩庶祖
上,韩瑊、韩庶是韩允的四世孙韩信儿子。
某地《何氏族谱》载,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 年,其子孙历
5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
又载,秦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时,韩国之君王安有二子,长曰
成,次曰允。“韩被秦灭……韩王安之次子允易姓何而遁身”。
在前两届研讨会上,有的人提出:何允由韩改何是最早显名于
史的何氏,所以为受姓始祖,已有定论。所列前五代世系:一世何
允,二世何隆、何冉,三世何骘,四世何信,五世何庶(讳修)、
何昙。《历代迁居世纪》说:“汉景帝朝,允公七世孙,果为汉武帝
左中郎。”何允得姓后其子孙五代均居于颍川郡,到第八代何比干
任汝阴狱吏,迁居汝阴(今安徽阜阳),但仍有子孙居于颍川。因
为于公元前230 年由韩允改名为何允,隐居颍川郡,成为何氏受始
始祖,世代相传。
还有的人提出:从黄帝一世算起,何允(韩允)是第五十三世
(何氏一世),是“韩改何”受姓始祖。何允本名韩允,是韩王安
的次子,字子信。初封陈留侯,世居颖川,秦灭韩后,遁迹民间,
隐居扶风(陕西)。何允妣张氏,生二子:长子隆,次子冉(早
殁)。何允夫妇死后葬于扶风郡(陕西),墓地在郡北五里,大道之
南,石桥之右,甲山庚向。
近年还有人在网上撰文指出,允公约生于公元前257 年间。秦
灭韩在公元前230 年,当时允公27 岁左右;秦国灭亡在公元前
206 年,允公已是50 岁左右;秦王嬴政出巡是在公元前218 年
间,在博浪沙遭张良狙击,击伤副车手;秦王认为这是被他所灭的
六国诸侯的遗族所为,下令追杀他们,此时允公已是40 岁左右的
6
年纪,携眷避祸于江淮;悟“韩”“何”音近遂改韩为何。至于被
秦吏诘问姓氏而“指河为姓”,只是“寒”“韩”“何”音近的一种
附会之说,不足为信;因此,允公才是何氏受姓始祖。然允公乃韩
安次子,故湖南平浏岳何氏尊韩安为受姓始祖亦是正确的,原因在
于韩亡而何兴。《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何毓琪等纂修于民国十
年)二十六卷26 册载:秦汉之际的何允为受姓一世始祖;允本韩
公子,为避祸,易姓为何。第九世何武为西汉庐江刺史,何氏遂著
迹于庐江;第十七世幽州刺史何桢由任城迁居沅,子孙遂以庐江为
宗。
2、关于何允“改韩为何”若干问题的探析。
以上族谱资料都载明何允为何氏始祖,但我们综合分析相关家
谱资料后却多有不解:(1)“姓氏郡望”是门阀制度的产物,而门
阀制度是在东汉时期产生的,何姓姓氏郡望则是在魏晋南北朝基本
定型的。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没有姓氏郡望一说。何允逃
亡改姓时期应该是在秦至西汉时期,这个时期根本就不存在姓氏郡
望一说,何来“庐江何氏”?(2)庐江何氏和庐江堂,指的是魏
晋时期形成的何桢家族及其家族堂号。这是个特定概念,有特定范
围,不能随意前推。又,以“庐江何氏”为代表的何姓七大郡望,
是在魏晋南朝形成的。秦汉时期的何允怎么能划入魏晋南朝时期才
产生的“庐江何氏”?(3)颍川郡是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后在原
韩国疆土上设置的,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此前并没有
颍川郡。(4)何允为什么要“改姓何”,而不是其他姓?
7
韩允为什么要改姓?按何氏家谱所载,韩允改姓,原因是公元
前230 年秦灭韩后,秦始皇对韩国人特别是对韩姓人赶尽杀绝,
韩允为避难而改为何姓。但是,为什么不改为其他姓,偏偏改姓
何?有的说是韩允手掌心上有“何字纹”,故改姓何。湖北郧阳何
氏的传说是:……朝廷决定要灭韩氏家族,当即下发海捕文书,大
肆搜捕。韩氏家族为了逃避杀身之祸,皆仓皇出逃。何允逃到了河
边,登上渡船欲过河逃走,无奈遇官兵追来,盘其问姓氏,于是
“指河为姓”。
《浈阳水木记》说何瑊“指河为姓”,上述资料又说何允“指
河为姓”。两个人都“指河为姓”?
以上关于何允作为始祖的说法可信度有多少?家谱记载与历史
真实相符吗?让我们看看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1)秦灭韩后,秦国虏了韩王安,但秦始皇没有要求当场杀
韩王安,而是妥善安顿,四年后才杀韩王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韩世家》、《睡虎地秦墓竹
简·编年纪》等记载,韩王安即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 年即
位,在位9 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
缘。公元前231 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
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秦王政十
七年(公元前230 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
几无抵抗,韩王安成了俘虏。秦遂以韩地建置颍川郡,郡治设于阳
翟(今河南禹州),韩国正式灭亡。韩国灭亡后,秦国将韩王安软
8
禁在陈县,并给予宽厚的待遇。公元前226 年因发生一个大事件才
杀了韩王安。
(2)目前我们还没有查到秦始皇下令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
的充分证据。
韩国灭亡后,秦始皇是否下令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目前我
们还没有查到充分证据,但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看,秦
国并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动用军队全面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
理由如下:
第一,秦灭六国前后用了9 年:公元前230 年灭韩,公元前
228 年灭赵(前229 年已经开始进攻赵国),公元前226 年灭燕
(前227 年已经开始进攻燕国),公元前225 年灭魏,公元前222
年灭楚(前225 年已经开始进攻楚国),公元前221 年灭齐。
从上可知,从公元前230 年到前221 年,秦国连年与周边国
家打仗。韩国被灭后,秦国需要迅速集中力量对付其他5 国,没有
时间、也没有必要动用军队来对付当时很弱小而且已亡国的韩国
人。
第二,《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告诉我们:“十七年,内史腾
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颖川。地动。华阳
太后卒。民大饥。”
公元前230 年,韩国被灭后,紧接着秦国首都咸阳发生了5 级
地震,“坏台屋”,秦国华阳太后又在这时去世,民间发生了饥荒。
诸多事情发生,秦国基本没有时间去对付韩国贵族和韩姓人。
9
第三,秦始皇当时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已灭亡的韩国,
而是燕国及太子丹,因为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 年)燕国曾派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虽以失败告终,却从心理上深刻地影
响了秦王嬴政。所以在荆轲行刺失败的当年,秦军对燕国实行了报
复性攻击。次年,秦军攻克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燕国灭亡。后
来,秦军对燕国贵族实行了相当严酷的诛杀。
(3)韩国灭亡后,韩国旧贵族曾在新郑秘密准备“复国行
动”,后于公元前226 年举行了“起义”。
公元前230 年至前225 年,秦国没有诛杀韩王安,而是将他囚
禁在新郑附近的陈县,还给予宽厚待遇。秦国这种做法,一方面是
以此怀柔韩国遗民,一方面也是对其他5 国君王示以姿态,以减少
抵抗阻力。四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秦始皇改变了主意,遂杀了
韩王安。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记载:“十七年,攻
韩……廿年,韩王居□(此为残缺字)山。廿一年,韩王死。”秦
王政廿一年即公元前226 年。
从秦始皇对韩王安的“仁慈”看,秦始皇并没有下令剿灭所有
韩国贵族和韩姓人。正因为如此,韩国旧贵族才有了喘息和举事的
机会。秦王政廿一年(公元前226 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今
河南新郑)发动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秦国出兵镇压,“起义”失
败。为防止韩国复活,秦国遂将韩王安杀死。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重用韩姓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
10
死之药”。秦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仍重用韩终等人去
找寻“长生药”,这说明秦始皇并没有对韩姓人赶尽杀绝。
再来看何允(韩允)。韩王安于公元前230 年被捕,四年后
(公元前226 年)被杀。何氏家谱记载的韩允(何允)约生于公元
前257 年。照此推算,韩王安即位时(前238 年)韩允18 岁,被
捕时韩允27 岁,被杀时韩允31 岁。如果说韩允是韩王安次子,在
韩王安被捕后韩允藏匿起来是可以理解的,但韩国旧贵族正组织复
国行动,作为韩王安的儿子,韩允不参与组织行动而选择逃遁,这
一点就让人费解。
从以上而知,秦始皇并没有令军队追杀韩国贵族和姓人,但何
氏家谱大都记载秦始皇派兵追杀韩国人和韩允,韩允因此而逃亡遁
迹。那么,韩允从国都河南新郑逃亡后遁迹的地点在哪里?是逃到
离新郑约700 多公里的陕西扶风,还是离新郑1000 多公里的安徽
庐江?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韩允逃到了陕西扶风,墓葬在扶风;
另一说韩允逃到了安徽庐江。哪一个说法更为可信?
今天,网上还流传一则《何允像赞》:“强秦肆毒,海宇吞鲸;
韩王世胄,变姓移名;肇何之姓,万派已分;兴亡绝续,一缕千
钧;猗欤休哉,终古是钦。”
这当然也是从何氏家谱中抄录来的,但当时有像赞这回事吗?
何允时代还没有题写“像赞”的基础和条件,所以我们认为《何允
像赞》是后人创作的。
对于韩允(何允),各地家谱记载不一,表述有异,事迹简单
11
笼统。对于何允,我们还有许多说不清楚,如韩允是否韩王安的儿
子?韩允参加韩国旧贵族组织的“起义”与否?韩允是否逃亡,又
逃到何处?韩国灭亡之时尚无庐江郡、庐江县和庐江何氏,家谱把
韩允记在庐江及庐江何氏名下根据何在?韩允为什么要改姓?他在
哪里改姓?为什么又偏偏改姓何?
(二)何瑊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1、关于何瑊。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姓初祖名瑊,为韩釐王支子。王安
时,以祖尊励且贤,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同秉国政,谏王安勿
朝秦,弗听。祖乃退隐韩原,及王安被秦所掳,国破家亡,瑊遁迹
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取资以给。后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
间,为人所击,大索不获,疑是六国贵族所为,乃遍令密探侦访,
冀有所获而屠害之。时秦吏循令遣胥,密诘居民姓氏。时祖方掌济,
胥登舟而诘曰:“公何姓?”祖未知秦胥,适天寒冰冷,固戏指水
以应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也。韩寒同音,实非有所
隐也。胥不悟,复问曰:“若殆河姓耶?”祖复应曰:“姓必从人,
岂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闻知是秦令,大骇而窃叹曰:
“吾家获幸免刀锯者,何一字也,岂非天启耶?”遂以何为姓。
何瑊“指河为姓”的故事在东南亚各国、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南
方各省的何姓人中世代相传。但是,近年来有人认为南方各地何姓
人凭空捏造出一个何氏始祖。这样说有失公允。何瑊作为“始祖”
并非当代人杜撰,而是何氏族谱所载,至于家谱所载准确与否,尚
12
待深入研究。
2、对《浈阳水木记》的初步分析。
《浈阳水木记》是什么年代的著作,作者是谁?为什么其中有
何姓源流的记载?何瑊“指河为姓”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真实?下
面我们进行分析。
(1)《浈阳水木记》作于何时,作者是谁?
据部分广东何氏家谱所记,《浈阳水木记》作者是“东汉荆州
主簿何颙”。清光绪年间何朝彦纂修的《羊城庐江书院全谱—何氏
初祖世系图》也载:(十一世)“(何)颙,东汉荆州主簿,徙阳山
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为阳山通儒始祖。公元105 年卒。”
《羊城庐江书院全谱——阳通儒坊世系谱》载,“颙祖为东汉
荆州主簿,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颙祖字维仰”,“颙祖
为东汉荆州主簿时,大庆族人已众,田宅不给,祖同妣邓氏徙居阳
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载得姓初祖以来十页世系。卒葬在延陵
岗阳山。”广东新会尚书坊《何氏族谱》也有类似记载,并称何颙
是记载何族历史的第一人。但是,何氏家谱所载准确吗?
经查,《后汉书》和家谱中有两个“东汉何颙”:一个是“议郎
何颙”(以下称南阳何颙),一个是“荆州主簿何颙” (以下称阳
山何颙)。
《后汉书》记载的何颙,乃智谋之士,任过北中军侯、议郎,
是东汉时期的名人。一代名医张仲景少年时曾拜访过他,一代枭雄
曹操对他也甚为敬仰,《后汉书》有何颙传。
13
《后汉书·何颙传》载: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今湖北
枣阳)。少游学洛阳。因陈蕃、李膺之败牵连,颙亡匿汝南(今属
河南)间。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及董卓秉政,逼
颙以为长史,托疾不就,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卓,事未
遂,颙忧愤而卒。后来荀彧将其尸体同葬在荀爽的墓旁。
《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对“南阳何颙”也有同样记载。
据以上史料,何颙为东汉南阳襄乡人,活动范围在湖北和河南
之间,经历“党锢之祸”,后被董卓下了大狱,忧愤而死,墓地在
河南。古籍上没有南阳何颙任过“荆州主簿”和迁徙岭南世居阳山
并作《浈阳水木记》的记载。因一代名医张仲景约在15 岁时拜访
过何颙,学者们推算南阳何颙大约生于公元110 年前后。
而何氏族谱所说的“阳山何颙”曾任“荆州主簿”,后徙阳山
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卒于公元105 年。
按以上记载,阳山何颙死了五年之后南阳何颙才出生,东汉两
个何颙毫不相干。但是,《后汉书》的何颙与何氏家谱的何颙真是
两个人吗?
(2)浈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把著作叫《浈阳水木记》?
据有关专家考证,浈阳就是今天的广东省英德市。英德市在公
元前111 年叫“浈阳”,古称英州。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
元前111 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
1195 年)始名“英德”。
《浈阳水木记》中所叙述的多为浈阳、含匡、曲江、英德和连
14
州何氏之事,而这些地名均为粤北地名(今广东韶关、清远地
名)。由此推测,《浈阳水木记》或是粤北地区一部早期地方志书,
其中载有何姓内容。
说到这,又冒出一个问题:如果确有一个曾任“东汉荆州主
簿”的何颙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那么,身在广东阳山
通儒坊的何颙,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著作叫《阳山水木记》?阳山县
在两汉时期隶属“桂阳郡”(今湖南郴州桂阳),归荆州府管辖,为
什么又不叫《桂阳水木记》或《荆州水木记》?阳山何颙并没有住
在浈阳,阳山县也不归浈阳县管辖,阳山何颙为什么把自己的著作
叫《浈阳水木记》?
按族谱所载,“东汉荆州主簿何颙”于公元105 年去世。据此
推测,他作《浈阳水木记》时,“秦灭韩”(公元前230 年)已经
100 多年了,换句话说,“韩改何”已经一百多年了,韩瑊“指河
为姓”是民间口头相传,还是有历史真实?
(3)东汉人的著述怎么会出现宋代人的诗?
有人在引用《浈阳水木记》时,往往抄录了这样一段文字:瑊
公与姜妣皆寿百龄,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山岗,世称何坟冈。此墓
宋时犹存。庄简李公光过览诗云:“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
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误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
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该诗作者是不是李光尚待考证,但按族谱说的《浈阳水木记》
为“东汉荆州主簿何顒”所作,那么,以上这段文字显然就不是
15
《浈阳水木记》原文。一句“此墓宋时犹存”已经清楚地表明非东
汉时期所作。李光是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著有
《读易详说》和《庄简集》。李光有没有到过“何坟冈”,有否写诗
纪念先人,还须考证。但是东汉时期的著述,怎么会有“此墓宋时
犹存”,怎么会有北宋名臣李光的诗?
(4)《浈阳水木记》成书于什么年代?
2012 年6 月,华中科技大学何存兴教授在第二届中华何姓源
流研讨会上指出:明朝永乐六年(1408 年)何礼节(字用行)写
的“何氏姓原宗系统序”中说“……自东汉麻城少尹(何颙)始修
《浈阳水木记》……”。这是在中华何氏文献记载中首次出现《浈
阳水木记》字样。结合对宋代李光诗作、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徙史的
研究,何存兴教授的结论是:《浈阳水木记》是在南宋绍熙元年
(1190 年)至明朝永乐六年(1408 年)之间的作品,是由一个
“假冒东汉何颙的人炮制出来的”。
(5)关于“瑊遁迹庐江”问题。
《浈阳水木记》载:“及王安被秦所掳,国破家亡,瑊遁迹庐
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取资以给。”
一句“瑊遁迹庐江”就让人生疑: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
221 年)前,庐江郡与庐江县都还没有设立,“瑊祖”遁迹庐江从
何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36 郡,但还没有庐江郡。庐江
郡是后来从九江郡、衡阳郡中分置而来的,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江
西、湖北、安徽的一部分。“瑊遁迹庐江”具体在什么地方?二是
16
汉代沿设庐江郡,治所在不同时代有变化。当时也还没有庐江县名
称。庐江县名称的正式使用是在南朝梁天监年间(一说在隋朝初
年)。汉代的庐江郡范围也大大超出今天的“庐江县”(庐江县名称
正式使用前其地名叫“舒”)。如果说“瑊遁迹庐江”是在汉代,根
本就不存在“避秦”了。
(6)关于何瑊(韩瑊)的年龄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韩瑊“为韩釐王支子”。史载,韩釐王
(韩咎)于公元前295-273 年在位,历时22 年。韩瑊有可能出生
在韩釐王即位前,也可能在即位之后。假设韩瑊生于公元前295
年,那么,到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时,韩瑊已65 岁,到博浪沙事
件时(公元前218 年)77 岁。如果说韩瑊出生早于公元前295
年,或者按某些研究者的推测,韩瑊生于公元前320 年前后,那
么,到博浪沙事件时已经102 岁。一个任过“韩国公族大夫”的
77 岁或102 岁的老人有可能在渡口撑船度日吗?
(7)关于韩非主持国政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韩瑊“曾与韩非同秉国政,谏王安勿朝
秦,弗听。”“秉”之意思为“掌握、主持”。意思是说韩瑊曾与韩
非共同主持过国政。按正常理解,所谓主持国政,指国王之外的宰
相,只有宰相才能称得上主持国政。历史上韩国有22 位君主,其
中11 位称王。公元前403 年韩国得到周威烈王的正式承认,成为
正式诸侯国。韩王安为韩国末代国王,在位9 年。期间,没有韩瑊
和韩非任过韩国丞相辅佐韩王安的记载。既无任过丞相的经历,就
17
没有有两人“同秉国政”的道理。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
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
到采纳。韩非在孤独中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
林》、《说难》等著作。秦始皇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
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无恨矣”的感叹。为了
见到韩非,秦始皇便急切下令攻打韩国。情急之下,韩王安派韩非
出使秦国。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计划,首要目标就是先取韩
国。而韩非则主张“存韩灭赵”,这就与李斯政见相左。李斯借口
韩非对秦怀有二心,遂将其投入监狱,并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
其自杀。(参见《史记·韩非列传》)。以上可知,韩非并没有机会
“秉”过韩国国政。
(8)关于秦始皇下令密查六国后人的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为人所击,大索
不获,疑是六国贵族所为,乃下令潜访六国之后,欲屠害之。”
“博浪沙事件”发生于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史
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今河
南原阳县境)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留侯列传》载:“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
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
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18
以上史料告诉我们,秦始皇“为盗所惊”,但不知“刺客”是
谁。当时张良与沧海君并未暴露,“张良刺秦皇”为后人所记;《史
记》没有说疑“六国之后”所为;秦始皇令抓拿“刺客”,但“求
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司马迁《史记》并未说“疑六国之后所为”,《浈阳水木记》才
有此说法。我们不妨对《浈阳水木记》的说法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令天下大索十日”。“天下”可理解为全国,即令全
国“大索十日”。怎样“大索”?我们的理解是大肆、公开搜查,
而不是“潜访”、“密查”。“六国”,指韩、赵、燕、魏、楚、齐,
其“后人”众多,且散居各地。谁认得“六国后人”?谁才是“刺
客”?“目标刺客”都搞不清楚,“大索十日”也仅是走过场而
已。
更令人不解的是,“秦兵”到庐江津要(且不说有没有一个庐
江津要)对路人姓氏进行“盘查”。《浈阳水木记》说,何瑊是先
“隐居”庐江津要,然后才遇到“盘查姓氏”的。假设“庐江津
要”就在今天的庐江县境内,那么,从河南原阳县(博浪沙事件发
生地)到安徽庐江县,在现代公路四通八达的条件下,距离仍近千
公里,古代的河南原阳到安徽庐江,隔着黄河(原阳县在黄河以
北)和崇山峻岭,若秦始皇的“搜捕令”是从博浪沙发出的,短短
十日,政令能否迅速传达到千里之外的“庐江津要”都成问题。若
政令是从秦国首都(咸阳)发出的,要展开全国搜捕时间就更长。
还有,“秦兵”似乎是直奔“庐江津要”来的,难道冥冥之中有人
19
知道韩瑊(何瑊)在此隐居?
再来看“密诘居民姓氏”问题。《浈阳水木记》说:“秦吏循令
遣胥,密诘居人姓氏。”史载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没有说要
求“密诘”。《浈阳水木记》说是“密诘”,叙述“密诘”过程却是
“公开排查”,让人匪夷所思。根本不了解“刺客”是什么人和逃
往何处,便莫名其妙地公开排查路人姓氏,六国有许多姓氏,哪一
国、哪一个姓氏的人才是“刺客”?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和财力物
力,又根本无用功。试问,秦始皇有这么愚蠢吗?
(9)关于韩瑊被盘查时的现场反应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胥不悟,复问曰:‘若殆河姓耶?’祖复
应曰:‘姓必从人,岂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闻知是秦
令,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幸免刀锯者,何一字也,岂非天启
耶?’遂以何为姓。”
按《浈阳水木记》,韩瑊隐居“庐江津要”撑船已有12 年,渡
口周边应该有很多人认识这位“老船工”。又从秦始皇“令天下大
索十日”分析,“大索”范围是“天下”,假设有一个叫“庐江津
要”的地方,也假设“秦兵”就专查“庐江津要”,那么从秦国首
都咸阳到“庐江津要”(假定就在庐江县境内)有1000 多公里,一
路山高水险,道路闭塞,只怕是秦军急行军十日也不一定能够到达
目的地。假设“秦兵”不是从国都派来而是当地官兵,那么他们就
有可能很熟悉这个渡口,更有可能认识常年在此摆渡的“老船
工”,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老船工”的姓氏,何必兴师动众,多
20
此一举?
再从韩瑊的现场反应看,其“警惕性”似乎也不合常理。《浈
阳水木记》说韩瑊曾任“公族大夫”,官居高位,隐居 “庐江津
要”达12 年之久。试想,一个当过国家高官的人,即使当时不知
道发生了“博浪沙事件”,也不可能不知道是“秦兵”盘查,更不
可能对“秦兵盘查路人姓氏”而“惊慌失措”。“见过大世面”的韩
瑊事后才知道是“秦令”,这不符合逻辑。再说,韩瑊十几年一直
姓韩,恐怕方圆百姓都认识“韩公”,秦兵盘查过后他突然改姓
“何”,官府知道了肯定起疑心。若韩瑊是在多年以后才改姓为
“何”,那么,盘查(公元前218 年)过了8 年之后,秦始皇就死
了(公元前210 年),到了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就灭亡了。韩瑊
还用得着改姓“避秦”吗?
对于何瑊,近年有研究者提出了质疑认为,瑊乃韩咎之子。咎
为韩国国君、号称釐王、韩安祖父,于公元前295 年即位,其子瑊
根本就没有避秦乱的可能。公元前255 年至前221 年,史家以秦王
纪事,秦王赢政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才完成统一大业,称
始皇帝,至公元前206 年灭亡。上述受姓始祖允公的玄孙(第四代)
信公有二子,长曰瑊、次曰庶。如果说这个瑊公是受姓始祖,就更
不能成立。因为瑊、庶二公是在秦国灭亡之后出生的,绝对没有避
秦祸的理由。史料上查得庶公出生于公元前203 年,在秦国灭亡之
后3 年,已是汉高祖四年。而且瑊、庶二公的父亲信公已在汉惠帝
和汉文帝时做官,其子不可能避秦祸。信公官授河东太守,只因拒
21
匈奴入侵不力而获罪,被汉文帝派大将诛杀于阵前,瑊、庶二公遂
遁迹庐江,落业创族。因此,瑊公不是受姓始祖,而是庐江何氏郡
堂开基祖。
质疑的观点能否成立,有待研究。但综上所述,对何瑊(韩
瑊)及其何姓来源的研究,关键还在《浈阳水木记》。如果就现有
的《浈阳水木记》“残篇”看,的确存在许多让人不解和不能自圆
其说之处。
(三)何庶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1、关于何庶。
关于何庶,各地何氏家谱记载不一:
(1)《青山里何氏家乘·谱序》:晋陵何氏系出庐江,本韩公
子非次子庶,因秦相李斯之难,改姓避居而占籍者也,自改姓后,
庐江何氏为发祥地,并为何氏受姓之祖。
(2)韩庶(何庶)是韩国的贵族。韩被秦灭后,何庶带领一
支人马逃亡至江淮流域。江淮方言韩与何谐音,于是他们便改用
“何”为姓,从而诞生了何姓。何庶也就成为了何姓的得姓始祖。
(3)韩庶是韩瑊的弟弟。《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
说,何瑊、何庶是韩信的儿子,两人避父仇时,在汉文帝时代不约
而同地改姓为何,一个指河为姓,一个惊答成姓。
(4)何庶是何氏在得姓后不久居住在今天安徽阜阳的何刺之
弟,生有5 个儿子。广东兴宁地区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
谱》,详细记载的这个何庶,或许就是“生有5 个儿子”的那个何
22
庶。
2、何庶(韩庶)被尊奉为“韩改何”始祖的主要依据。
(1)西汉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23 年应同朝的大司空、汜乡
侯何武之邀,为庐江《何氏家传》作了《庐江何氏家乘序》,原文
如下:
“上古之世何氏未有也,韩削而何始,秦衰而汉兴,然西秦磔
骜,韩尚角立,其韩之先,与晋伯仲,并为唐叔虞之裔。叔虞封唐
于成周时,削桐为圭,戏而封之者。
周本姬姓,而姬之始,由公孙轩辕生长姬水,故姓姬。姬之后
有唐,唐后有晋与韩。孟轲氏有曰:‘晋之乘,史官掌记时事’。韩初
国灭而事晋,遂分晋地;大夫而卿,卿而侯,侯而王。即以乘而掌
记焉。
韩王安削弱,其次子非,为李斯忌才,客死于秦。非之次子
庶,弃南阳窜庐江居焉,改韩为何,不然与若父若祖同煨烬矣!何
氏自庐江始,祖庙设家乘作,亦是庐江始。
韩虽灭,有何而祖庙家乘兴,其咸阳不熄烽火者三月之后焉!
存亡得丧,浮云过车,韩奚憾,而何当解颐。非无故而危,何历世
其兴。天运往复,理无悖谬。
向与其裔汜阳侯武,尝同官列舍,稔知《乘》之颠末。
——汉阳朔戊戌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撰”。(见《三高堂
〈何氏家乘〉卷一》)
(2)《后汉书·何敞传》的《东观汉记》中,对汉代何氏世系
23
有详细记载:“何修生成,为汉胶东相;成生果,为大中大夫;果生
比干,为丹阳都尉;比干生寿,蜀郡太守、大司农;寿生显,京辅
都尉;显生鄢,光禄大夫;鄢生宠,济南都尉;宠生敞,八世也。”
一般认为,这里的“何修”即“何庶”。
(3)1908 年重修的江苏常州《何墅何氏家乘》中唯一保存的
“何氏受姓始祖庶公像”中,有司马迁题写的像赞:“更名改姓,因
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前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何墅何氏家乘》的“世系更为详细,从汉至清代世系
清楚,也肯定何庶为始鼻祖。”
(4)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中有何
庶画像,像的下文写道:何庶系韩国贵族,秦灭韩后,庶避难江
淮,以“何”“韩”音近,遂为何氏。
(5)广东兴宁地区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谱》,被衍传
到台湾的这一代子孙保存得完完整整。该谱清楚地记载了自韩庶以
下整个家族的传世和播迁情形,是现存最具价值的谱典文献之一,
摘要如下:
庶字自修,生五子,长曰成,字伯爰,汉文帝丙子,年十七,
策举贤良,擢博士员,景帝丁亥,拜江都王相,并相武帝;甲辰,
拜治栗都尉,薨赠安都侯。因食邑雍州,遂迁扶风茂陵邑安乡开阳
里居焉,生一子果。果字长孟,汉元帝元光丁未年,策授博士,元
封元年,拜车骑将军;昭帝四年,拜大中大夫,封平阳侯,卒于
官,生一子比干。比干字少卿,官为廷尉,时同僚张汤法严,而公
24
独务仁慈,治狱多宽政,所全活者千余人,生九子:玉铨、欣、
寿、免、尚、绍、统、武、元。(自成至比干皆葬扶风)……
3、对何庶作为“韩改何”始祖若干问题的探析。
尊何庶为何姓始祖者,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如前所述,一是
西汉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23 年所作的《庐江何氏家乘序》;二是
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三是当代出版的《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
中的何庶画像及其文字说明。
近年来,“挺庶者”列出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和司马迁的
何庶《像赞》,并据此认为是司马迁早已定下的“铁案”。刘向是汉
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又与庐江何武同朝为官,是何武请刘向
作序。而司马迁是西汉史官,著有传世巨著《史记》。
即便如此,何庶作为“韩改何”之始祖,是“国史”早已定下
的“铁案”吗?
首先,韩非子是韩王安的儿子吗?
众所周知,在秦的逼迫下,公元前234 年韩王安曾派韩非子出
使秦国。公元前233 年韩非子“客死于秦”。从这些年的争议看,
“挺庶者”认定韩非子就是韩王安的儿子。韩非子出使秦国是历史
上的大事,如果韩非子是韩王安的儿子,《史记》将载明韩王安派
了自己的儿子出使秦国,但《史记》没有这一笔,其他史料也没有
说韩王安派自己的儿子出使秦国。韩非子既是韩国公子、韩国贵
族,那么,他是谁的儿子?据分析,韩非子应该是韩桓惠王的儿
子,与韩王安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25
其次,韩庶(何庶)是韩非子的儿子吗?
“挺庶”者依据“刘向序言”认定何庶是“韩非子次子”。韩
非子“客死于秦”是在公元前233 年。
《庐江何氏家乘》等谱牒载:“庐江何氏一世始祖何允……五
世祖何庶(字自修),生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 年)。”按这个
年龄推导,韩非子死后30 年才生出韩庶。又据1921 年《庐江郡何
氏大同宗谱》载:何庶策举贤良时为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
年),当时17 岁。照此计算,何庶应生于公元前182 年,如此说
来,韩非子死后51 年才生何庶。
上述谱载矛盾又荒唐,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出“韩庶(何庶)是
韩非子儿子”的结论。
第三,司马迁有可能为何庶题写《像赞》吗?
何庶是许多地区何族人尊奉的始祖。但司马迁有为何庶题写过
《像赞》吗?所谓像赞的原文是:“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宁去侯
统,甘为庶民。承先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司马迁有可能为何庶题写像赞吗?司马迁(前145 年或前135
年-前86 年),西汉夏阳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
文学家,其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
一生著述颇丰,但还没有发现他给某一姓氏家族人物专门题写过像
赞的事例。假设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真实可信,那么司马迁
能为何庶题写像赞,也能在《史记》上为何庶写“本纪”。何庶本
名韩庶,如果何庶是韩非之子,又是何氏受姓之始祖,自然就是韩
26
氏家族不可遗漏的重要人物,司马迁的“韩世家”中不能缺此一
笔。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韩世家”施于浓墨,却丝毫找不到韩
庶(何庶)的踪影。既然《史记》没有记载“韩庶”(何庶),说明
“韩庶”(何庶)还没有达到“立纪”的规格。司马迁文风严谨,
既然不能“立纪”,又怎会题写《像赞》?
今天,还有人从书写发展史和汉初诗词韵律对《像赞》句子进
行比照,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挑战!
研究者认为,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书写全为竹木简。
真正有画像题赞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 年),但不是谁都能
作像赞,按当时的规格,能作像赞者为开国功臣。从谱载何庶的身
世分析,当初已“沦为”庶民的何庶显然还不够格作像赞,也不可
能“请”得动大史学家司马迁题写像赞。
再从汉初诗词韵律考察。研究者认为,西汉初期的文学成就主
要在乐府辞赋。西汉诗歌以乐府艺术见称,形式上非常自由,保持
了口语性,句子由一二字到八九字,参差错落,不拘一格。而司马
迁这首四言《像赞》句式整齐划一,对仗工整,其韵脚严格依照
“平水韵”的上平声“真韵”。我们知道,以反切方法标音,始于
三国时代魏人孙炎《尔雅音义》,至始我国才有了韵书,自隋朝陆
法言开始以四声分193 韵,才有了“切韵”。司马迁是西汉时期
人,当时还没有创造出“平水韵”,司马迁怎么可能会用1300 年后
才创造出来的“平水韵”写作《像赞》?很显然,这个所谓的《像
赞》为后人创作,非司马迁原创。
27
实际上,在讨论何姓始祖问题过程中,一些挺庶者的观点也让
人不解。比如,按一些人对《庐江何氏家乘序》的解读,韩庶“改
姓何”是在汉高祖杀韩信之后。这样,在“韩改何”时间段上与司
马迁的《像赞》已大相径庭。《像赞》说何庶“更名改姓,因避强
秦”,说明改姓与强秦有关,如果何庶改姓是在汉代,就不存在
“避秦”了。这样一来,《像赞》的真实性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第四,刘向作《庐江何氏家乘序》的真实性有多少?
《庐江何氏家乘序》出自清代《三高堂〈何氏家乘〉卷一》。
当代挺庶者认为,是刘向为同朝为官的何武编修的《庐江何氏家
乘》作序。序中开往篇说“上古之世,何氏未有也。韩削而何作,
秦衰而汉兴”。又说“……韩王安削弱,其次子非,为李斯忌才,
客死于秦,非次子庶,弃南阳窜庐江居焉,改韩为何,……”。
我们仔细研读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备感困惑。在“韩改
何”之前,中国姓氏发展历经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黄帝时期,到
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大量的姓氏产生。如果说何姓是
姓氏发展几千年后才出现的,恐怕说不过去。何、河谐音,何字也
不是什么生冷字,以“何”字为姓氏完全有可能。况且中华民族的
姓氏传说非常之丰富,刘向乃饱学之士,有可能对“上古之事”视
而不见?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刘向序言通篇没有司马迁为何庶题写
像赞的影子。难道刘向对司马迁也视而不见?司马迁、刘向同为西
汉时代人,司马迁在前,刘向在后。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乃大
事,不可能不留下记录。刘向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
28
家。如果有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之事,刘向完全有条件知道,并
且在作《庐江何氏家乘序》中引用,遗憾的是刘向在《庐江何氏家
乘序》中只字未提。是刘向疏忽,还是本来就没有何庶像赞之事?
对于上述问题,历史上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家谱由“官
修”转为“私修”以后,不需要国家权威机构审核把关了,怎么记
怎样写,全由家族族长做主。但修谱是一项很严肃很专业的事情,
并非一般人能胜任。于是,在家谱由“官修”转为“私修”后,派
生出了一种专门帮助编修家谱的“谱匠”。由此我们推测,司马迁
为何庶题写像赞和刘向作《庐江何氏家乘序》可能出自两位“谱
匠”之手,或许刘向序编在先,司马迁何庶像赞编在后,编写刘向
序者不知道有何庶像赞之事,所以,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没有
提到司马迁的何庶像赞。
我们的推测并非哗众取宠。谱牒专家就曾经提醒我们:家谱中
存在“攀附”“杜撰”现象,因而家谱也要去伪存真。上海图书馆
研究馆员、谱牒专家王鹤鸣曾经指出,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
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的先祖。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如朱
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家谱同时采
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大部分系假托。
何氏家谱也有名人作序。如《雷源何氏宗谱序》就署名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这样的名家有可能为众多家谱作序吗?会不会也是“谱匠”之
作?
29
三、“姒改何”及其受姓始祖问题
“姒改何”是近年来何姓来源的又一观点。持“姒改何”观点
者据谱认为,他们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大禹的后裔,“改何”始祖
贲偾,是黄帝第71 代孙。
(一)关于贲偾。
据2011 版重庆涪陵《何氏世谱》补正超公家谱自述《何氏本
纪》载:“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自东楼再受封于杞……至
简公为楚所灭……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至贲偾
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
姓。”
2011 版重庆涪陵《何氏世谱》又载:何氏始祖贲偾公,黄帝
71 代孙,夏禹65 代孙。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前246 年),长于
安徽庐江河上。因先世杞简公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前445
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其弟佗奔鲁,其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
河上栖息,历经224 年之久,繁衍七代贲偾。此时,秦政庚辰26
年(前221 年),时年25 岁的贲偾……遂以庐江河居地为姓,舍古
老的姒姓为河姓,又因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
水,乃姓何。”
以上记载告诉我们,简公之子禹裔逃到“庐江河干”时并未改
姓,224 年后其后裔贲偾才改“姒”为“何”。改姓的时间是在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改姓的原因是久居“庐江河干”
有了感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
30
(二)对贲偾为何氏始祖若干问题的探析。
“姒改何”者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等省,湖南、湖北
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姒改何”者聚居。“姒改何”者据谱认为,
“何氏出自姒姓,夏禹之后至禹裔、禹裔至贲偾,至今四千多年已
传157 代,世代相传史实俱真。经过历史的变迁、姓氏的演变,姒
改何姓已成史实,不可否认。”
“姒改何”之记载主要来源于《何氏本纪》。《何氏本纪》是由
“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之种菊
堂”。“然其中遗漏错误甚多,不及《世谱》之详实,若不详为考核
补证,诚恐代远年湮,以讹传讹,奚足取信后世,昭示来兹。谨按
《世谱》补其遗漏,正其谬误,以垂不朽。”故民国二十六年
(1937 年)族人何文谦予以“补正”。重庆涪陵《何氏世谱》编委
会在收录“补正”的《何氏本纪》时,又对许多地方加了“注
解”。
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天
下”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谁建立了夏朝?史学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另一种认为,夏朝是大禹的儿子启建
立的。
对于夏王朝的世系年代至今仍无定论,但是“补正超公自述
《何氏本纪》”对夏朝纪年与君主的记述却非常详细,与司马迁
《史记》记载所差无几。据家谱所载,种菊堂何超自述《何氏本
纪》是在明洪武十年(1377 年),对一个史学界还没有完全定性确
31
认的朝代记载如此详细,真是令人叹服,但如此详细的记载,没有
参照司马迁《史记》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此详细的历史纪年,疑为
被后人“补正”而来。尽管如此,“补正”中也存在诸多令人不解
之事。
1、种菊堂《何氏本纪》与司马迁《史记》对封夏之后的记载
略有出入。司马迁《史记》说“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
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就是说,汤封了夏代后裔,传至周代时
封在杞国。而《何氏本纪》说,“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
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重庆涪陵
《何氏世谱》作注说明,汤封了夏代后裔于杞国,不是自周代始,
而是由汤始。
按司马迁记载,汤是封了夏代后裔,但没有明指封在杞国。据
历史记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
祚延绵1500 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
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
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 年,杞
国亡于楚国。《何氏本纪》却列出了周之前杞国详细纪年与国君,
准确与否,还须研究。
2、《何氏本纪》所列自杞东楼公起的国君次序与历史考证有出
入。《何氏本纪》说:“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
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
32
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厘公、闵公、哀公、出公,
以至简公,为楚所灭。”
以上所列之杞国国君姓名、次序与据史学界的考证略有出入。
据考证,杞国最早建国于今天的河南,是小国弱国,故屡遭攻击,
在河南无法立足,被迫屡迁至山东滕县、新泰、昌乐、安丘等多个
地方,因“夹”在齐国与鲁国之间,常被侵扰挨打,历史断断续
续,自周代封东楼公始,国君20 位,但有的姓名与生平事迹难
考。
3、同是为了避难,佗逃到鲁国后已改姓“夏侯”,而在同时期
“窜居江南庐江”的杞简公子“禹裔”并不改姓。公元前445 年楚
灭杞。至杞简公时,杞国国都应该是在山东境内,故杞被楚灭后,
佗就近逃到鲁国避难后改姓“夏侯”。而在同时期杞简公子“禹裔”
“窜居江南庐江”。杞被楚灭,“禹裔”出逃是为了避楚,却又逃至
楚国之地,此乃不解之一。叔叔佗逃到鲁国后改姓“夏侯”,侄儿
“禹裔”“窜居江南庐江”却不改姓,此不解之二。
4、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根本没有“江南庐江河干”。庐江郡是秦
始皇统一中国后从九江郡中分置设立的,庐江县名称更是在南朝梁
天监末年始正式使用,而庐江县真正隶属“江南布政使司庐州府”
是在清代顺治二年(1645 年)。
庐江作为县名在南朝梁之前是没有的。既然没有一条江河叫庐
江,简公子居于“江南庐江河干”就无从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前
也没有“庐江郡”和“庐江县”之名称,禹裔“窜居江南庐江”就
33
更让人费解。
5、按《何氏本纪》所载,贲偾是杞简公子的第七代,即简公
子禹裔居于“江南庐江”224 年后才繁衍七代人,平均32 年一
代,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6、大禹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在“禅让制”中曾荣
登天子宝座,如此光彩照人的祖宗和由黄帝派生的姓氏,在封建社
会是何等的荣耀,因久居“庐江河干”产生了感情,就轻易“舍
弃”荣耀千古的“姒”姓,似乎理由还不够充分。再者,杞简公子
其后的几代人都没有把上祖大禹的姒姓改为何姓,偏偏到了第七代
贲偾“舍弃”上祖“姒”姓? 这恐怕还需要有力证据。
7、唐代以来的姓氏典籍,在叙述何氏来源时对“姒改何”都
未涉及。更令人困惑的是,“姒改何”世系中,有一部分竟与“韩
改何”世系重叠!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许它们本来就
是两种不同的“何姓来源”?或许本是一种“何姓来源”,被后人
弄错?
综上所述,何允、何庶、何瑊、贲偾等,都被各地奉上“韩改
何”或“姒改何”始祖祭坛,且个个都“有根有据”,“言之凿
凿”。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定论。纵观当代世界何姓的始祖问题,
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各奉始祖”的局面。当今各家观点互不相让。
四、对何姓始祖问题的再认识
从以上分析看,无论论争各派如何据谱力争,言之凿凿,谁是
“中华何姓第一始祖”,谁又是“韩改何”受姓始祖?实际上仍无
34
法盖棺定论。
虽然“韩改何”的资料比较丰富,但因中国各地的何氏族谱对
何姓源流及始祖记载不一,谁才是“韩改何”的受姓始祖,是何
允、何瑊、何庶,还是另有其人?纷争没有停止,探讨仍须继续。
但就“韩改何”受姓始祖而言,在探讨这个问题时,要解决两
个关键性问题:一是“韩改何”在什么时间段?二是“韩改何”是
一个瞬间,还是一个过程?
今天大多数何姓人都认同“韩改何”,但在“韩改何”时间上
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韩改何”是在秦末。以上罗列的种种史
料和家谱内容,都表明“韩改何”是为了“避秦”,既是“避秦”,
当然是在它没有灭亡之前。因此,把“韩改何”时间锁定在秦末比
较合乎逻辑。我们知道,从秦灭韩到秦王朝灭亡(公元前206 年)
中间有24 年时间,在二十多年时间里,要完成“韩改何”是有可
能的,这个时间段里具备了“改姓”的基本条件:历史契机是秦始
皇统一中国;直接动因是韩国第一个被灭,子孙分散各地;地理环
境是江淮大地;语言环境是江淮人“韩何同音”。
另一种观点认为“韩改何”是在汉初,即汉高祖诛韩信之后。
我们认为,把“韩改何”时间锁定在汉初比较牵强。理由:一
是韩信被害是在公元前196 年。韩信被杀并被“夷三族”是历史真
实,但据史载,汉代“夷三族”的范围是“父、兄弟及妻子”,并
未牵连到所有韩姓人,因此韩信“三族”之外的人没有必要改姓。
二是韩信被害时,韩国已经灭亡34 年,秦王朝也灭亡10 年,韩国
35
子孙“四处逃亡”也已经30 多年,此时已经是汉朝,韩姓人也都
不在韩信“三族”之列,用不着改姓更名。如果按一些研究者的说
法,何姓“第一个受姓命氏”者是韩非的次子何庶,那么,在韩非
“客死于秦”和韩国灭亡后,何庶已经“逃亡”30 多年为什么不
改姓,偏偏到汉代“韩信被害”后才改姓?三是历代典籍、家谱,
无论是尊奉那一位先人为始祖,都一致认为“韩改何”是为了“避
秦”,如果“韩改何”是在汉高祖诛韩信之后,应当是“避汉”
了。
无独有偶,我国西南地区部分《何氏族谱》则记载何姓乃姒姓
所改,改姓时间是在秦灭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21 年,得姓始祖是贲
偾。这一说法把得姓的时间段也“锁定”在秦统一中国后,但“姒
改何”认为,贲偾改“姒”为“何”只因祖上居“庐江河干”200
多年之故,与上祖“大禹”、“楚灭杞”、“同族人改姓夏侯氏”和秦
始皇灭六国没有半点关系。
在探讨“韩改何”(或姒改何)时,人们还常常忽略一个非常
重要的问题,即“韩改何”(或姒改何)是一个瞬间,还是一个过
程?这个问题与讨论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有很大关系。
从历代典籍和家谱对何姓源流与始祖的记载来看,历代典籍认
同的“韩音讹为何”,实际上就是“过程论”,也就是说,“韩改
何”不是一朝一夕改成的,而是经过一个较长时间“音讹”和“确
定”过程。而民间传说和部分何氏家谱记载的“韩改何”(或姒改
何),大都持“瞬间论”。如“韩允”因手纹有“何”字改姓;“韩
36
庶”因“奔窜”时“惊恐”改姓;“韩瑊”因“被秦兵诘问”而
“改姓”;贲偾因钟情庐江河干而“舍姒为何”。如此说来,这几位
“始祖”都是在“瞬间”改姓为何。这样来阐明“韩改何”(或姒
改何)比较容易“证明”谁是“受姓始祖”,“何姓来源”也非常偶
然、传奇,甚至也非常天意,颇具天命色彩。然而,正因为“瞬间
论”带有浓重天命色彩,反而使其可信度降低。实际上,我们更愿
意相信历代典籍认同的“韩音讹为何”,因为那是一个“过程”,不
是一个瞬间,相比之下,“过程论”更接近历史真实。
综上所述,要确定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和谁是“韩改何
受姓始祖”还真是件难事。中华姓氏发展几千年,何姓在中华姓氏
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又无法考其世系,故要找出“第一个命姓者”
并非易事。再说,“韩改何”历史衍进了2000 多年,恐怕谁也无法
证明2000 多年前是哪一位先人“第一个”率先“把韩姓改为何
姓”。“韩改何”应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瞬间”。“韩音讹为
何”关键在一个“讹”字。对于这个“讹”,可作两种解读,一是
韩姓人的姓被“讹”,即古代江淮人浓重的地方“口音”先“讹韩
为何”;二是可以解读为韩姓人自“讹”其姓,即既然当地人都把
“韩”读为“何”了,干脆就“将错就错”吧。我国一些地区的何
姓人也曾流传“何姓”是一个“将错就错”姓氏的说法。
但是,从到江淮地区“安居乐业”到“被讹改姓”,既需要时
间也需要得到认可,也就是说要得到当时部分韩姓人的认可(这当
中也可能有人不愿意改的)。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改韩为何者,
37
可能是某一个人,也可能是某一个族群;可能是某一个韩姓旧贵
族,也可能是某一个韩姓平民。如果断定第一个“韩改何”者一定
是韩国韩姓王公贵族,恐怕有失偏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官可
能改姓,平民也可能改姓,但具体是哪一个人“第一个”改姓何就
说不清楚了。就“韩改何”而言,我们认为,“韩改何”是一个过
程,所以一定要给2000 多年前的改姓何的人考出“某年某月某日
某时某刻某人”是“第一个”很不现实。
虽然理论上我们不好确定哪位先人是中华何姓始祖和“韩改
何”受姓始祖,但不影响何姓人尊奉心中的“何姓始祖”。实际
上,历代何姓人早已尊奉了多位“韩改何”或“姒改何”的始祖,
上文提到的“何允、何庶、何瑊、贲偾”便是,但谁才是真正的何
姓第一始祖和韩改何的受姓始祖,目前仍难以断定。家谱中错记误
记者有之,对某人某事拔高或张冠李戴者有之,把神话传说当历史
真实者也有之,但说某地何氏家谱全面刻意造假,恐怕有失公允。
中国人历来对家谱十分重视,地位堪重。基于家谱在族人中的“神
圣”地位,在目前的条件下,一定要在“何姓始祖”问题上辩出个
孰是孰非很难,因为每一个“何姓始祖”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众,
而且已经尊奉了几百年了,要把哪一位“始祖”请下“神坛”都是
困难的。我们不反对深入研讨谁是真正的何姓始祖,问题也可能是
越辩越明,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史料。
(2013 年6 月2 日)
38
作者介绍:何焕强,现为世界何氏总会副秘书长、世界何氏网
总编辑。
联系电话:18807527739
论文9:
1
廣東【三何】之考略
-----世界何氏總會文史部 何石堃
2 0 1 3 年6 月8 日
摘要:敘述廣東三大支何氏入粵前後的概況及分佈;提出和
分析存在的錯亂現象;提岀存在的主要迷團,並以歷史資料為據
進行分析。
關鍵字: 廣東【三何】 概況與分佈 錯象 迷團
廣東古時稱百越、南越,是人煙稀少的荒蕪之地,土著
人被稱之為南蠻,後因其屬嶺南東道而取名為廣東。據有關
資料及何氏族譜表明,在東漢時期便有何氏先祖進入廣東,
因避戰亂饑荒、入仕,中原有大批人不斷湧入廣東,其中不
乏有我何氏,至明清時期基本上形成了主要的三大支何氏—
瑊祖系、大郎系、清甫系。至今據不完成統計全省何氏有300
多萬之眾,是一何氏大省。但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及人為原
因,在始祖、世系、人物、修譜等方面給族人留下了許多模
糊不清的錯象、錯誤的做法和迷團。這些,都有待我們要保
持一個清酲的頭腦,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以嚴謹
的科學態度去對待、分析、解決之。
各系入粵前後概況
一、 瑊祖系。
1、 入粵前後情況與分佈
瑊祖系因大部份後裔岀自南雄珠璣巷又稱之為南雄
2
系。該系有二部主要的族譜----【湞陽水木記】、【何氏
水源木本記】。據【湞陽水木記】記載:其先祖是韓瑊。
韓瑊為【韓】末釐王之支子,在【韓】被【秦】滅亡韓
王安被擄後逃亡安徽廬江,隱於東鄉要津造舟渡人,西
元前218 年仲春因張良令力士于博浪沙錐擊秦始皇事
敗,被秦史盤詰而指河為姓。後裔尊韓瑊為改何太始
祖,譜稱一世祖,並稱之為【瑊祖】。【湞陽水木記】又
載:二世祖通定族廬江;四世祖叔玉(此字由三个玉字
组成)、叔森、叔垚三兄弟于西元前154 年因避漢吳濞
叛反徒荊州郡湖廣桂陽(今湖南桂陽縣) ;六世祖紹姫
於西元前108 年後進入廣東湞陽(今廣東英德縣),定居
大慶坊;十一世祖顒(庸音)任漢荊州主薄,後徒陽山
(今廣東陽山縣) 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卒葬于陽山
延陵岡。【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十八世祖魴(載長
子),字時美,為始興縣法曹;廿二世祖長瑜(原忠長
子),字伯瀾(西元420----479 年),為【南朝】增城令
(今廣州市増城);二十七世祖牧(承本之子),字養民,
定居連山,置田躬耕,貯蓄致富,卒後葬於天際嶺,墓
址今猶存;二十九世祖光述(享長子),字傳甫,置義田
數百畝令族貧者耕以自給,卒後葬于谷山,族人立[義
愛祠]於墓前(今連州境內);三十一世祖言(夢壽次子)
及兩子徽、攸兄弟兩代為【唐】新州雲浮鎮將軍(今廣
3
東雲浮),言卒後葬于新州方嶽山(今屬連州),徽卒後
夫婦共葬連州白羅山(現存);三十三世祖昌期(徽長
子),字伯泰,號陽嵩,常隨父居雲浮,應詔勤王平定
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有功為【唐】千牛衛上將軍,貞元
末薨(西元805 年),卒後敕葬陽山七拱橋山;三十七世
祖國祚(甸長子),字懋延,徒曲江;三十八世祖楷,徒
番禺清水裡;四十一世祖昶(何澤之子),官名高祖,又名
諱楚,生於西元900 年3 月3 日,隨父居南海河陽,【後
周】時官拜侍御史,後嘉其忠義詔贈清海軍節度使殿前
侍御史,于西元943 年9 月9 日平匪時遇風雨浪濤暴作
舟復身亡,夫婦屍體逆流而上三十裡,亨年43 歲,卒後
葬于南雄城北沙水巾子山並立廟於城外三十裡處;四十
二世祖迥(昶長子),字子卓,葬父後與弟邁同居南雄珠
璣巷。後來裔孫陸續向珠三角等地發展。
據有關南雄系族譜記載,後來部份裔孫分別以不
同時期遷往不同的區域:西元1265---1274 年因胡妃之
亂分遷佛山石灣張槎海口、南海小壙華平裡水河村、順
德杏壇馬寧; 西元1272----1278 年分遷中山曲湧、角
社小欖、鶴山沙坪大興社;西元1233 年分遷番禺沙灣;
西元1102----1106 年分遷東莞虎門赤崗、萬江;宋代
分遷肇慶高要等地。等等 。後來部份裔孫又沿西江溯
水而上遷往廣西東部及往西行分遷粵西各縣。目前 瑊
4
祖系主要集中分佈于南雄、廣州、佛山、中山、江門、
東莞、肇慶、粵西、廣西東部各市,清代至民國初不少
裔孫又往香港、澳門、東南亞各國等謀求發展。目前該
系人口眾多,單佛山一市就達20 多萬。
2、 世系
根據【湞陽水木記】、【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其世系
見下:1.韓瑊,受姓始祖。----2.通(過、適三兄弟),定族廬
江。---3.亮(采、齊) ----4.叔玉(叔森、叔垚),徒湖南桂
陽。----5.懷(懼) ----6.紹姬(紹韓、紹獻),徒湞陽大慶
坊。----7.籌鐘(籌錫、籌鑒)----8.丹,卒後葬於曲江河
西墓現猶存。----9.緧(統、結、弦)----10.嶽(雲) ----11.
顒( 顯), 徒陽山通儒坊。----12. 旦( 昂)----13. 睢
(准)----14.璦(珙、當)----15.觀(靚)----16.苗----17.載
----18.魴(檀、鱒、鯨),【晉】始興縣法曹。----19.天民
----20.景嘉(景道、景哲)----21.原忠----22.長瑜(長瑣、
長珥、長瑞),仼增城令。----23.三就----24.郭(郵)----25.
朝臣----26.承本(承光)----27.牧,居連山縣。----28.享
(信、偕、修)----29.光述(光昭、光顏),居連山。----30.
夢壽----31.言(謀)----32.徽(攸)----33.昌期(昌佑、昌
熙),居陽山----34.鳴珦(鳴瑀、鳴珮、鳴瑾、鳴珪、鳴
璋)----35.庭揚----36.甸(旬)----37.國祚(國禮、國祥、
國禎),徒曲江。----38.楷,徒番禺清水裡。----39.鼎----40.
5
澤(溉、灌、漬),居南海河陽。----41.昶(旭),居南海河陽。
----42.迥(邁),徒南雄。-----後裔分遷至珠三角、粵西、
廣西東部、港粵、東南亞等地。[注世系部份凡( )內的名
為其兄弟之名,下同]
據上述情況表明該支何氏入粵己有2122 年歷史,比其
他支系何氏入粵最少早1200 年,而且一直居住、活動在廣
東境內,是全省何氏入粵最早、分遷外省最少、居住最穩定、
在粵人口最多的一支。從歷代的經濟狀況來看也是最富有的
一支。歷代族人極其重視建祠修譜,清代在廣州海珠區就建
有【羊城廬江書院】,並以書院為基礎全省統一修編族譜。
同時在珠三角各居住地也興建了許多大型豪華的何氏宗
祠、家廟。澳門首任特首、全國政治協商會副主席何厚華岀
自此系。
二、大郎系
1、 入粵前後情況與分佈
大郎系因最早入粵落腳地點在梅州的松源及省內大部
份大郎公後裔均由梅州分遷而習慣地稱為梅州系。這一支系
由不同年代、不同世代入粵的大郎公後裔組成,其中最大的
一支是大郎公第十四世裔孫、入粵始祖源美公之後裔。因入
粵始祖不同,該支系除較大系的源美公一支有統一族譜以
外,全省從未統一修編過族譜,均以各自入粵始祖或入縣始
祖為基礎修編。據源美公系的族譜所載,大郎公系屬韓王安
6
之後允、庶公之裔孫。經査1948 年之前的譜牒,均尊韓王
安之次子允公為一世;1995 年新修族譜則稱允公為受姓一世
祖,尊庶公為廬江始祖。據源美公系【何氏族譜】記載:韓
允為韓王安次子,字子信,居河南新鄭,妣張氏。公于秦始
皇滅【韓】後即避民間,為受姓始祖。第四世孫信,又名非,
字亞仲,【漢】惠四年庚戊舉孝廉。呂後八年因誅呂有功受
封縣尹。【漢】文帝時上言明身世,帝嗟歎封車騎都尉,後
升為河江太守。妣伍氏,生二子:長曰瑊(字自曇)、次曰庶(字
自修),避居江淮。瑊指河為【何】,庶音韓為【何】,遂改
韓為何,成為廬江何氏始祖。第三十四世旦,號大乙郎,安
徽廬江府廬江縣人,鄉科舉人、進士、賜文林郎,任福建甯
化知縣、廣東梅州大守。西元926 年任職期滿前後居寧化縣
石壁村西鄉堡、武平(原為龍泉縣)南岩獅子口手爐山、冷洋
(今為甯洋)劉坑立業,為入閩始祖。三十五世祖:章萬(旦之
五子),西元927 年生,遷居廣東河源(現在河源市無法確定
其後裔,但在2010 年春節期間廣東英德何氏來河源尋找此
宗);朝洪(旦之九子),生於932 年,遷廣東潮州。三十七
世祖:桂進(義元九子),號十八郎,法號念九郎,遷居廣東
大埔縣竹洋崧裡(雙坑);念五郎(義元五子)遷廣東饒平;念
六郎(義元六子)遷始興;念十郎(義元十子)遷翁源。三十九
世發伯(秀標長子),號一統,法號伯一郎,於西元1086 年隨
父由福建上杭中都六十裡棗林園遷廣東程鄉(今梅縣)松源
7
坪上村立業。為坪上村開基祖(廣東)。四十世祖:仕深(秀標
長子),字先琪,法號千一郎,遷廣東梅縣松源窯窟裡井下
坪上,後分遷江西信豐安息堡,其後裔遷江西信豐、廣東惠
州、五華等地;仕清(秀標次子),字先瑞,法號千二郎,後
裔遷福建、廣東五華縣等地;仕海(秀標三子),法號千三郎,
後裔分遷江西龍南東坑羅圍村、梅縣松源、福建上杭;仕通
(秀標四子),又名仕明,字先佩,法號千四郎,居松源大坪,
後裔分遷廣東揭陽、江西等地;仕寬(秀標五子),字先珠,法
號千五郎,住梅縣松源蕉頭嶺下旗山下、石扇堡三坑、五華
龍村,後裔遷江西南康孟河西坑;仕選(秀標六子),字仕琳,
法號千六郎,住松源,後裔分遷蕉嶺徐溪鄉高乾上等地;仕
文(秀標七子),字先玢,法號千七郎,遷福建長寧縣丹竹樓,
後裔分遷上杭、廣東梅縣等地;仕瓊(秀標九子),又名仕榮,
字先春,法號千九郎,西元1113 年生,任福建汀州總督五
營兵部,立業福建長汀東安街(入粵始祖源美之七世祖)。四
十一世祖:志淵(仕瓊長子),1147 年生,住福建長汀縣分司,
其次子後三世裔孫有分遷廣東翁源;志清(仕瓊三子),先在
上杭立業,後遷廣東潮州二化都;志流(仕瓊四子),遷梅州
松源;志長(仕瓊五子),遷廣東博羅、河源立業;志廣(仕
瓊六子),遷廣東東莞立業,後遷南雄;志達(仕瓊七子),
後裔遷廣東南雄、始興、翁源、大埔縣岩上鄉雙坑等地立業;
志遠(仕瓊八子),住江西瑞金、廣東鎮平等地立業;志源(仕
8
瓊九子),先遷福建龍岩油村,後遷廣東潮州、梅縣立業。
四十六世祖大乙,公之1274 年生(南宋度宗鹹淳十年),福
建長汀人,廣東梅州大守,生九子:長子源益,號念一郎,
其子文清分居廣東潮州;三子念三郎,分居廣東程鄉縣(今
梅縣);四子源美,號念四郎,1312 年生,於洪武二年(1369
年)遷梅縣烏寥沙、1381 年徒興寧東廂和仁仙鄉瓦壙等二處
立基業;六子念六郎分居廣東始興立業;七子念七郎,分居
翁源;八子念八郎分居大埔縣;九子念九郎,分居潮州府。
以上先祖均被其後裔尊為入粵始祖。其中四子源美後裔在粵
人數為最多,形成了最大的一分支。
根據族譜及有關資料表明:梅州、惠州、河源、掲陽、
潮州、汕尾等粵東各市縣區及韶關市的翁源縣的何氏幾乎全
都岀于此支系;另分散分佈於珠三角、粵西、清遠、韶關各
縣。人口占全省何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部分分遷臺灣及東
南亞各國。如前任世總會總會長何庚生(居臺灣)便是大郎六
世孫發伯(秀標)之後裔。
2、 世系
據源美系【何氏族譜】載:韓王安----1.允(成),為受
始始祖----2.隆(冉)----3.騭----4.信,字亞仲,居廬江。
----5.庶(瑊,字自曇),字自修為廬江始祖。----6.成(贊、
大、業、是)----7.果----8.比干(金幹、承幹、啟光),字
少卿,【漢】武帝時任廷尉正。----9.壽(節、告九等九兄
9
弟)----10.顯(武、並、競、戩),居蜀郡郫縣,京輔都尉。
----鄢,【漢】光祿大夫,居陝西平陵。----11.寵,原藉陝
西平陵,濟南千乘都尉。----12.敞,字文高,原籍陝西平
陵,待禦史、汝南太守、尚書、五官中郎將。----13.豹,
字少府。----14.休,字邵公,任郎中、司徒、諫議大夫。
----15.昌----16.楨,字元幹,居廬江潛縣,【晉】尚書光
祿大夫。----17.惲(勗、龕),廬江潛人,官至豫州刺史。
----18.叡,廬,江潛人‘永嘉’過江,,安豐太守。----19.
凖(充、閔等五兄弟),字幼道,居江左,【晉】穆帝國丈,
贈光祿大夫。----20.惔(放、澄),居江左,南康太守。----21.
元度(叔度、叔倫、叔模、叔稽),江左人,西陽太守。----22.
僧達,江左人,【齊】南台治書侍內史。----23.法勝,江左
人。----24.之元,【陳】亡後遷晉陵(今江蘇武進板鄉何墅
村),【梁】中書侍郎。----25.伯典,居晉陵。----26 煥,
客居閬川(今四川),官至禦史。----27.原粹,客居,閬川。
----28.昌期(昌運、昌浩),寄籍山陽(陝西),【唐】千牛衛
將軍。----29.邕(凱),以母賜第居長安,應詔入大學,任
少府。----30.蕃,遷居和川,太子教授。----31.堅----32.
弘倫(弘恭、弘俊)----33.堅文----34.亶(大二郎、大三郎、
大四郎),號大一郎,居廬江,892----992 年,廣東梅州太
守。----35.茂金(萬朋、萬茂、萬盛、安秀、宇光、章萬、
明海、朝洪、昌黎、仙姑),號上先,923 年至1007 年。----36.
10
義元(蘭佩、蘭茂、執中、十二郎、蘭珍、十七郎),法號十
六郎,966 年----1050 年。----37.桂宗(桂榮、桂瑤、桂進、
桂美、念五郎、念六郎、念十郎),1004 年至1482 年。----38.
秀標(秀林、秀龍、秀揚、秀綸、秀梅、秀桂),號六一郎,
1026 年生,61 歲仙姑終後攜眷遷上杭中都六十地栆園林居
住。----39.章萬(章伸、伯六郎、伯九郎),號發伯,1055
年生,1086 年遷廣東松源。----40.仕榮(仕深、仕清、仕海、
仕明、仕鄰、仕選、仕文、仕遠、),1113 年生,汀州總督
五營兵部,居長汀。----41.瓊瑜(瓊瑤、志清、志流、志長、
志廣、志達、志源),1147 年生,【南宋】貤贈光祿大夫,居
長汀。----42.漢泉(漢輝,兵部尚書),1176 年生。----43.
通(道),1025 年生。----44.碧睿1235 年生。----45.讓1253
年生。----46.太乙(大祥)1274 年生,廣東梅州太守。----47.
源美(源益、濟美、念三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
八郎、念九郎),號念四郎,1312 年(元仁宗皇慶元年)至1395
年,進士,遷梅州烏寥沙。-----48.文淵、文濱、文深、文
汜----49.分遷省內各縣及江西、湖南、四川、廣西等外省。
該系因大郎後裔是以不同世代、不同年代陸續入粵,詳
細入粵時間較難掌握,據較有代表性的大郎(亶)六世孫發伯
(秀標)於西元1086 年遷入廣東梅州松源,至今927 年,比
瑊公六世孫紹姫遷廣東英德大慶坊遲了1194 年; 大郎公十
四世孫源美于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 年)遷潮州府程鄉烏寥
11
沙(今梅州市)至今有745 年歷史,比瑊公六世孫紹姬入粵遲
了1377 年。因該系裔孫長期居住、活動在交通不便,資訊
閉塞,經濟落後的山區,據族譜的記載歷代較少有建樹的官
宦要員及有名的商賈,是我省何氏中最樸實、勤勞、好客、
平凡的一支。更是人口發展最快、外遷省外最多的一支。原
國民黨要員何應欽岀自源美長子文淵房一支。
三、清甫系
1、 入粵前後情況與分佈
清甫乃廣東開平龍壙何氏之開基祖,故該系又稱龍壙
系。據其族譜所載:先祖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誦之同母弟
叔虞,並尊其一世;叔虞起連續十世襲國封侯,十一世祖勉
由威烈王(喜)輔助襲國七年十月,國亡遂遷江淮,後勉之次
子念又分遷桐柏,為桐柏始祖;十八世祖瑞準由桐柏遷豫
章;二十二世祖胤,字彌顯,【西漢】時任郡守,由豫章入
福建莆田居涵江;七十九世祖源,字來遠,號清甫,諡文懿,
福建興化府莆田涵江延壽裡大榕樹下人,【北宋】1115 年進
土,政和,六年(1116 年)到廣東新會任宣教使,進階嘉儀大
使,廣南道學士,宣和七年(1125 年)任期屆滿,遇金兵大舉
南下無法返福建莆田,化裝攜眷尋得新會龍壙(今開平市水
口鎮)落基創業,成為龍壙始祖。龍壙何氏落基後堂號為【思
成堂】(後裔在國外也一直緣用)。龍壙第十世祖寵(西元
1454----1523 年),為【明】嘉靖皇帝的老師,封為國子監、
12
荊州府左長史,去世後賜封為國相,皇帝並撥款建祠紀念,
稱之為【國相祠】,後演變為宗祠。後裔現主要集中分佈在
開平、新會、恩平、江門、陽江等市縣,小部份遷海南、廣
西、貴州,港澳臺、美洲、歐洲、東南亞各國等地,現定居
于水口鎮人口達萬餘人。
2、 世系
據族譜記載其世系為:周武王(姫發)----1.叔虞----2.
坦----3.來----4.熹----5.尚側----6.興----7.休烈----8.
無垢----9. 熙----10. 輔----11. 勉, 遷江准----12. 念
(忿),遷桐柏。----13.奮----14.瑤----15.卞----16.振
----17. 凖----18. 瑞, 遷豫章----19. 敷善----20. 聖功
----21.穎(謂、球、恒、徹、詢、閏、閱、蔡)----22.胤,
又名顯,遷福建莆田。----23.唐睿(唐賓)----24.廷舉
----25.薦升----26.芸----27.秀----28.雨(雲、雷)----29.
興國,【漢】平涼刺史----30.肇,【漢】散騎常侍。----31.
基----32.從雲(從龍)----33.葆----34.勲----35.麟(鷹、
凖),【晉】雁門塞太守。----36.馴,任太傅。----37.愈----38.
伍----39.晦----40.裕----41.道裁(道懋、道久)----42.銳
----43.高----44.滿----45.知盈(知謙),字守溢。----46.
鍾, 字萬鐘----47. 如璠( 如賓、如球)----48. 仰止( 仰
高)----49.來潤(來清)----50.有守(有成)----51.奮,字若
起----52.萬國(萬本、萬峰),字養藩。----53.霖,字邦望
13
----54.學閔,字思孝,由進土第仼徽猷閣學士。----55.織
( 纊) , 字方縷。----56. 君進( 君爵)----57. 仁符( 仁
善)----58.高(騭),字善長,江州司馬。----59.玉----60.
貞儉(貞勤)----61.敦善(好敦)----62.知裕----63.成器
( 成圖)----64. 盛基----65. 虞( 休)----66. 僖----67. 則
可,進,士----68.伯胥,禮部侍郎。----69.舊(香、馨)----70.
宣----71 居仕(居任、居爵)----72.竟----73.堯鬱----74.
潛----75.趙(梁、韓、秦),字廷璧----76.賢科----77.齊
賢----78.萬祿(萬石、萬鐘)----79. 源(湛、清),字來遠,
號清甫,為入粵龍壙始祖。
龍壙系自清甫於西元1125 年落基開平龍壙水口至今有
888 年歷史,比瑊公六世孫紹姬入粵落基英德2122 年遲1245
年,比大郎系六世孫發伯入粵梅州松源927 年遲近40 年,
比大郎十四世孫源美入粵梅州烏寥沙則早了143 年。清甫系
在三支中雖然人數較少,但一代帝師在其橫空岀世,歷代官
宦要員、富豪商賈不乏有人,堪稱是在粵最富貴的一支。
三大錯象
在何氏人口眾多的廣東,由於歷史、經濟、文化等原因,
致使內部對源流問題上的認識存在著許許多多偏差,並由此
引發岀主要的三大錯象:
一、認為韓瑊是天下何之共祖。
由於【湞陽水木記】的岀現,韓瑊指水為何的故事在歷
14
代的何氏族人中流行得津津樂道,老少皆曉,儼然成了一個
不可動搖、不可否認的‘天下何氏太始祖’。尤其是2000
年後安徽廬江縣韓瑊墓的建成,立起了【太始祖】碑,‘韓
瑊太始祖’便成了更鐵定的事實。對於韓瑊指水為【何】故
事的情節是否真實毋須我們耗時去研究,關键的問題所在
是,韓瑊是否是天下何氏唯一之共祖?只要我們冷靜下來,
多看幾部族譜,多瞭解一些史料,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
對待、去分析,便可使我們發現幾個問題:一是【湞陽水木
記】只局限流行在廣東珠三角、廣西東部及港澳地區;二是
韓瑊六世孫紹姬入粵落基湞陽後,後裔穩居廣東較富裕地
區,極少外遷到內地各省,造成主要集中分佈在廣東珠三角
及廣西東部外其他省份幾乎極少的局面,其人口估計也不足
【韓何】总数的十分一;三是省內外眾多【族譜】的記載是:
瑊(字自曇)與庶(字自修)同為韓王安之後,允公第四世孫信
之子,而且【安徽省宿松縣何姓受姓源流考】中的記載也相
同;四是在晉代以前,國史所記載的何氏名人中,瑊公後裔
岀現極少,幾乎都是庶公後裔,就連【廬江堂】的代表人物
何楨也在其中;五是【湞陽水木記】中有‘韓瑊與韓非同秉
國政輔助韓王安’的記載,但在任何國史和【史記】韓非傳
記中,既找不岀韓瑊秉政的記載,也找不到韓非在【韓】司
職的事實。在眾多的事實面前可以證明,韓瑊涵蓋不了【韓
何】,更涵蓋不了多元的天下何氏。為此,我們不禁問一句,
15
如韓瑊是‘天下何氏太始祖’的話,那麼那大多數何氏、那
眾多的何氏名人又從何而來?庶是瑊的兒子還是孫子?從中
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暫且不論有些宗親提岀的‘歷史上沒有
韓瑊這個人’的觀點,但韓瑊不是國史中有記載的歷史名
人,不是【韓何】的共祖,更不是天下多元的何氏之始祖是
可以肯定的。他只不過是【韓何】中一分支的始祖而已。稱
之為‘太始祖’也只能局限于其後裔對其的尊稱,完全不適
合天下所有【韓何】和天下多元何對其的稱謂。要是硬说韩
瑊是【韩何】、天下多元之何之太始祖,就等于强迫他人要
认你的祖宗为祖宗。这是强加于人的做法,极要不得,早该
休矣!
二、珠三角與瑊公劃等號。
前面已講到瑊公後裔主要集中分佈於珠江三角洲地
區,瑊公後裔人口上占絕對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湞陽
水木記】被視為‘正宗’,瑊公是‘天下何氏太始祖’毫不
動搖,天下何氏皆盡瑊公後裔似乎順理成章。同時,族譜、
家譜在古時是一種神秘的、神聖的書籍,一般由族長收藏,
一般族人難得一睹,任凴口傳,祖宗的名字根本弄不清楚。
所以在珠三角的所有何氏都認為瑊公是自己的始祖就不足
為奇了,無形中形成珠三角(何氏)與瑊公劃等號。但事實並
非如此。現單以源美系的【何氏族譜】為據列舉幾例便就一
目了然了。源美系【何氏族譜】記載:三十九世祖萬二郎(伯
16
九郎七子),遷福建中都,其子孫一支遷廣東南海、順德立
業;四十一世祖志廣(仕榮次子),1154 年生,生三子(雙、
桂、全),居松源,遷廣東順德立業;四十一世祖源廣(仕寬
次子),居程鄉石扇,遷順德馬陵(寧)鼎興堡五鬥司立業;四
十四祖洛(福榮三子),居五華華陰河洋,子孫盡分派廣州、
沙角、博羅;四十六世祖德宣(源美之孫,文汜次子),居興
甯石馬,【明】建文元年(1399 年12 月6 日)因土匪橫行隨父
母遷至佛山恩平塔下立業;四十六世祖流辛、流兆(若隆
子),移廣州府番禺墓德里司(土名大壙村)立業;四十六世
祖德遠(源美之孫),居興寧和山,後裔【明】初分遷五華、
東莞、惠州;五十一世祖宗滔、宗略(萬里之子),【明】初
由五華青溪俱遷東莞落基;六十一世祖耀宗(其超子),居五
華,【清】康熙年間子孫全遷居廣州府;六十一世祖三捷(則
楨次子),1667 年(康熙七年)生於永安青溪白石村(今紫金
縣),於1710 年(清康熙49 年)與兄弟三耳、三元分剮移居增
城八鬥、太原村(今廣州太和鎮)立業,建有【三捷何介祠】(敦
敘堂),至今發展13 代,包外遷達萬餘人口;六十一世祖三
友(則運長子),【清】初遷廣州府番禺西牛角村;六十四世
祖登零(香文子),妣龍氏,居五華,生子孫【清】同治年間
俱行香山石豉撻香爐、石岐等地住(今中山市);六十二世祖
其清(三畏三子),【清】康熙年間遷鶴山縣橫水立生,生七
子;六十二世祖其廣(三畏四子),1691 年台(康熙30 年),
17
移居鶴山附都白石嘴立業,生二子;六十二世祖其滔(三畏
五子),移居鶴山附都羅庚地雞仔地立業,生五子;六十二
世祖其明(三畏次子),1680 年(康熙18 年)生,於1725 年自
惠州府永安(今河源市紫金縣)遷番禺白鴿竇(今廣州市白雲
區握山),建有【其明公祠】一座,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時期為共產黨遊擊隊司令部,解放廣州時為解放軍解放廣州
戰役指揮部,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番禺沙灣,文深(源美
三子)後裔建有【南直隸自修公祠】、【徳新公祠】各一座。
根據龍壙系族譜記載,清甫公於西元1125 年擇基開平龍壙,
至今年開族888 周年,裔孫分佈省內外,遠遷東南亞、歐美
等地,人口眾多,影響力大。上述記載只是事實的冰山一角
而已,但從中也可以看岀,言‘珠三角何氏盡出自瑊公,可
以與瑊劃等號’,太絕對化了。這種‘絕對化的觀點’應儘
早、儘快予以消除。
三、 其他世系嫁接瑊祖世系。
長期以來,由於瑊公就是天下【韓何】唯一太始祖的觀
點在珠三角及周邊地區占主導地位,可謂根深蒂固,又有處
於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廣州【羊城廬江書院】作修
譜的大本營,於【清】末【民】初期間將全省各地拿到【書
院】的族譜,不管青紅皂白全都給你嫁接到瑊公後裔名下。
這不但使珠三角何氏變成盡一色的瑊祖系,還將其他地區其
他支系何氏族譜世系搞混亂。最典型的便是在梅州地區的大
18
埔縣【雙坑何氏族譜】了。大埔是客家地區有名的僑鄉,明
清時期有不少人結夥到東南亞各地謀生,其中何氏也大有人
在。廣州【羊城廬江書院】是各地何氏赴考及岀入海內外的
中轉站,亂接族譜的事件也便由此而發生。大埔雙坑何氏本
是大郎之後裔,無疑也是庶公之後,但在民國八年(西元1919
年)六修族譜時卻將大郎公世系嫁接到瑊公世系上。嫁接後
的世系如下:1.大始祖瑊公----2.通(適、過)----3.亮(采、
齊)----4.叔玉(致森、叔垚)----5.懷(懼)----6.紹姫(紹
韓、紹獻)----7.籌鐘(籌錫、籌鑒)----8.丹----9.緧(統、
結、弦)----10.嶽(雲)----11.顒(顯)----12.雎(准)----13.
靚(珙、瑗)----14.載----15.魴(鱣、鱒、鯨)----16.天民
----17.景道(景嘉、景哲)----18.原忠----19.長瑜(長琑、
長珥、長瑞)----20.郭----21.朝----22.承本----23.牧
----24.修公(庶,字自修)----25.成公----26.果介----27.
比干公----28.壽公----29.顯公----30.鄔公----31.寵公
----32.偉公----33.嘉公----34.楨公----35.惲公----36.
准公(充公)----37.惔公----38.叔度(元度)----39.佟之
(尚之)----40 亶公(大郎公)----。由上可見:【漢】初廬江
始祖庶變成瑊的24 世孫,成了【東晉】時代人物;何比干
變成瑊的27 世孫,成了韓瑊改何之後627 年之後【南北朝】
時代之人(以人口發展規律平均25 年發展一代計算);何楨
變成瑊的34 世孫,成了韓瑊改何後850 多年之後【唐】朝
19
之人。事實如何?據【何氏族譜】記載,韓王安之後允的第
四世孫信于【漢】呂後八年(西元前187 年)因參與誅呂有功,
封縣尹,文帝時(西元前179 年後)上言明身世,帝嗟歎封車
騎都尉,信生兩子,長曰瑊,次曰庶,他們是【漢】初之人;
據【後漢書】載,何比干(西元前147---前73 後),字少卿,
為汝陰人,【漢】武帝時為廷尉正,宣帝時為丹陽都尉;何
楨(約192---271 年後),字元幹,歷任【魏】秘書丞、弘農
太守、幽州刺史、廷尉等,【晉書】、【三國志】、【三國玄辭
典】、【九家舊晉書集】、【藝文類聚】等史書均有記載。庶與
瑊本是兄弟(據眾多族譜記載,言無韓瑊另當別論),怎成了
兄之24 世孫?!【漢】代比干又怎成了【南北朝】之人?【晉】
朝之何楨怎又成了【唐】代之人呢?所有編國史的人都不成
了糊塗蛋了嗎?豈不成了天大之笑話?!但凡大郎亶公之後
裔無不知亶公是允公、庶公之後裔,大埔【雙坑何氏族譜】
將何大郎亶接到瑊公世系,恐怕全國實屬首例。但事至今日
大埔雙坑何氏還振振有詞堅持說‘歷史記載是正確的’。據
反映,廣州白雲山握山、羅崗八鬥的大郎系源美後裔的族譜
在西元1949 年前也曾嫁接到瑊公世系上。受韓瑊是‘天下
何氏太始祖’論之影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廣東河源市
兩支何氏其祖傳手抄本明確記載始祖是允、庶、大郎公,始
祖地廬江、晉陵、武平也記錄分明,但在修譜時也將世系嫁
到韓瑊世系上,製造了天大之冤案。更有甚者,江西省贛南
20
某縣何氏將【明】代祖傳石印本【何氏族譜】上的廬江始祖
‘庶’字擦掉,用鋼筆寫上‘瑊’字。這些做法是亂祖亂宗
之行為,實在可悲。我們知道修族譜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
來不得半點虛偽和義氣。古有祖訓:‘不認袓宗是為不孝,
亂認祖宗更為不孝’!為此希望族人頭腦要清醒,亂認祖
宗、錯認祖宗、胡亂編譜的做法要及時糾正,要讓歷史早日
正本清源。
五大迷團
据有关资料表明:族谱(家谱)是在【魏晋】时期开始
逐步形成的,是朝廷对官员入仕、任用、升迁的重要依据,
并由官方主持编篡。这样既体现了修谱的严肃性,又保证其
真实性。但自【唐】代中期开始,朝廷实行了科举制度来选
拔官员,族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修谱由官修转为了民修。
转为了民修,随意性大了,容易受修谱人的好恶左右,族谱
易掺入了大量人为的东西,严肃性出现偏差,真实性大打折
扣。尤其是出现同姓同名时,某个人的历史资料成了共赏,
同一个人的历史记载同时变为另几支同名族人的记载成了
普遍现象,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迷团。经查广东的何氏
族谱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主要的迷团有以下几则:
一、 大郎公世系版本多樣。
大郎公亶是允、庶之裔孫,唐末後梁時期人物,入閩
之始祖,是一位擁有大量後裔的何氏先祖。由於其子孫眾
21
多,分佈區域廣闊,溝通困難,後裔從來沒有統一修編過族
譜。所以各地裔孫各自為戰自己修譜。各地修譜,資料來源
來自多頭,修成的族譜面目萬千。如世系為例,存在以下令
人不解的問題:1.有自允到亶有33 代、38 代、42 代不等的
記載,造成了發展一代人的平均年數差異較大;2.有的經過
楨----元度---昌期----大郎亶,有的則經過楨----叔度
----繼均----尚之----大郎亶,脈絡路徑大不相同;3.有的
亶之父是堅文,有的則是繼源等......。這些都是有待我們
要認真去考證、分析、查實的問題,力爭早日取得世系統一
的版本。
二、 龍壙何氏從何而來。
在今年農曆三月三開平龍壙舉行開族888 年慶典之際,
有幸得到了龍,壙系族譜一部。當夜便不顧疲勞查閱起來。
不查則已,一查便覺新鮮、不可收拾。所謂新鮮,就新鮮在
他們是以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誦同母弟叔虞為一世祖,前十
代連續襲國封侯,像是【晉】世家的世系,十一世失國後念、
忿兩兄弟即遷江淮、桐柏(其時為東周),【隋唐】時期遷福
建莆田大榕樹下,最後遷廣東龍壙。從其譜載世系、多次修
譜的譜序中找不到絲毫與【韓】有關的蹤跡,如韓萬、韓厥
幾位韓之代表人物,同樣查不岀為何改何、怎樣改何。就這
樣龍壙何氏給我們留下了‘龍壙何’從何而來之迷。
三、 兩位【漢】大夫何顒。
22
據瑊祖系【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十一世祖何顒,字
維仰,【東漢】荊州主薄,徙居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
卒葬延陵崗(在通儒界內,今在陽山縣城內)。
據有關國史記載,何顒是東漢末年的士大夫,作為與宦
官主權作鬥爭的黨人之一,數度為宦官陷害,亡命四方,後
來與諸人謀誅董卓,未成而先亡。【後漢書】卷六十七列傳
第五十七記載: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也。少遊學洛陽,
顒雖後進,而郭林宗、賈偉節等與之相好,顯名太學。友人
虞偉高有讎夫未報,而篤病將終,顒往候之,偉高泣而訴。
顒感其義。為複讎,以頭醊其墓。及陳蕃、季膺之敗,顒以
與蕃、膺善。遂為宦官所陷。乃變姓為名,亡匿汝南閑。所
至捷皆親其豪桀,有聲荊豫之城。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
為奔走之友。是時黨事起,天下多離其難,顒常私入洛陽,
從紹計議,其窮困閉厄者,為求援救,以濟其患。有被掩捕
者。則廣設權計,使其逃隱,全免者甚多。及黨錮解,顒辟
司空府。毎三府會議,莫不推顒之長。累遷,及董卓秉政,
逼顒以為長史,托疾不就,乃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謀
卓。會爽薨,顒以它事為卓所系,憂憤而卒。初,顒見曹操,
歎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嘗
稱‘潁川荀彧,王佐之器’。及彧為尚書令,遺人西迎叔父
爽,並致顒屍,而葬之爽之塚傍。
以上兩載相比,凡事均不一。國史嚴謹可信,可視之為
23
鐵證。據此可見,陽山之顒非國史所載名人---【東漢】士
大夫顒也!
四、 兩個千牛衛何昌期。
在瑊祖系【何氏水源木本記】、庶公系【何氏族譜】及
【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的世系中,均有何昌期的記載。三
種族譜所記載的何昌期,其相同點都是平叛安祿山、史思明
有功而被封為【唐】千牛衛上將軍。那麼各譜又有何不同的
記載呢?且看各譜所載:
瑊祖系【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昌期,字伯泰,何徽(雲
浮鎮將)長子,應詔勤王,有平定叛亂功為【唐】千牛衛上將
軍,進侍中太保,封甯國伯立宗廟;【唐】貞元初(西元785
年)以老乞歸陽山詔拜侍中太保,賜陽山縣(廣東)公田二百
頃永為湯沐,在陽山首建大宗廟;卒後與六子(鳴珪)合葬于
陽山七拱山;昌期生鳴珦、鳴瑀、鳴佩、鳴瑾、鳴珪、鳴璋
七子,並與長子鳴珦在陽山修通譜祖總大綱,六子全卒葬于
陽山。【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何昌期前後幾代的世系是:夢
壽,居廣東連山----言(謀),廣東雲浮鎮將軍----徽(攸),
雲浮鎮將軍----昌期(昌佑、昌熙)----鳴珦、鳴瑀、鳴珮、
鳴瑾、鳴珪、鳴璋----。同時根據【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
表明,自六世祖紹姫入粵後至何昌期連續二十幾代和後裔都
是地地道道的粵人。根據瞭解在陽山現無何昌期的後裔。
庶公系【何氏族譜】記載:昌期,原粹子(原粹,何煥子,
24
客居四川閬川),寄藉山陽(陜西),平叛安、史有功拜千牛
衛上將軍。與杜甫交善,有【游將軍山林】之作;弟昌運,
寄籍山陽,任城令;弟昌浩,寄籍山陽,任判官,與李白交
善,有【淮七判官】之作;昌期生三子,何邕、何凱、何俊;
長子邕,綿谷尉,以母賜第居長安,應詔入大學,任少府,
重視植樹,求榿樹數佰株植於和川官第,不二三年成林,時
遇歲歉,薪貴如桂,而邕獨無虞。昌期前後的世系記載為:
伯典(字元幹,居晉陵)---何煥(棄官客居四川閬川)----何
原粹(何炯)兩兄弟客居閬川----昌期(昌運、昌浩)----何邕
(何凱、何俊)----何蕃(何墨)。值得說明的是:何伯典至何
蕃的世系主要依據【唐】德宗李適‘貞元十一年由浙江平湖
翰林大學士陸贄為何蕃所撰【修廬江何氏家乘序】文。
【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所載何昌期前後幾代世系與庶
公系【何氏族譜】記載相同。下不再贅述。
2012 年10 月中旬,在岀席廣東陽山何氏宗親聯誼會慶
典大會期間,有幸會見了由何昌期後裔組成的陝西西安何家
營鼓樂團一行,並獲得【何家營村的古往今來】資料一份。
據資料介紹:何家營是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辦亊處轄區的
一個行政村,現有村民480 戶,1800 余人,何姓居多(全是何昌
期後裔)。據史料記載,這裡(何家營)曾是【漢】代大將樊
噲的封地,稱樊川。到了唐代,成為皇室貴族聚集之地。所
謂‘離天尺五’的‘城南韋杜’就居住在此。這裡莊園別
25
墅、官室宅邸,亭臺樓閣星羅棋佈,是貴族官僚與文人雅士
休閒逸居、遊覽觀光的聖地。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無757
年)為平息‘安史之亂’ 何家,朝迋派太子廣平王李俶、汾
陽王郭子儀率兵15 萬進軍長安討伐叛軍,郭子儀的偏將何
昌期就在現在潏河南岸的營安營紮寨,人稱‘何將軍營’後
諧音為‘何家營’。當年九月,官軍和叛軍首領李歸仁在何
家營以西兩公里的香積寺展開激戰,此戰中,郭子儀巧布兵
陣,前後夾擊打敗叛軍,斬敵首6 萬,活捉2 萬,收復了失
陷一年三個月的京師。在平定‘安史之亂’中,何昌期以其
功勳卓著,官封‘千牛衛上將軍’,為京師長安的近衛軍首
領。據【何氏家譜】記載,何昌期祖籍安徽廬江。年輕驍勇,
力大能制狂奔之牛,後隨郭子儀南征北戰,來到長安。將軍
晚年偃武修文,退居山林,在他駐軍營附近斬原辟地,裁種
花木,修築園林,建造宅第。詩人杜甫當年就住在離‘何將
軍營’僅四華里的少陵原畔(今‘杜公祠’遺址),與何將軍
多有往來,交誼甚篤。留下了【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
首】、【重游何氏山林五首】(杜甫詩集可查到)等著名詩篇。
【唐】貞元10 年翰林院學士陸贄在【修廬江家乘序】中說
‘昌期之子邕,以母賜長安以居’。可見何昌期的兒子當年
也是居住在長安的。何將軍愛好廣泛,諳熟音律。他退居山
林後,召集因‘安史之亂’流落民間的宮迋樂師,組織他們
演奏宮迋宴樂,久而久之,唐代宮廷宴樂這一珍貴的文化遺
26
產在‘何將軍營’得以世代傳承,直至今日。形成了獨具特
色的‘何家營鼓樂’,也稱‘長安鼓樂。並保存【唐】開元
五年(西元717 年)手抄樂譜一本。
根據上述記載綜合分析表明:【大同何氏宗譜】、庶公系
【何氏族譜】、西安【何家營村的古今往來】資料所記載的
內容基本一致;當今的西安市何家營村何氏是何昌期後裔也
確信無疑。然而,如何分辨一位元是祖籍【陽山】、一位則
寄籍【山陽】;一位返回陽山與長子修家譜,一位則在長安
種植花木、挖掘宮廷宴樂的那倆位何昌期當中,誰是真正的
千牛衛上將軍?我認為稍有點頭腦、稍有點分析判斷能力的
人都可以從中看岀點子丑寅卯來,根本不需我作什麼結論。
五、 兩位【南宋】何栗。
在廣東的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何氏族人中,‘何氏三
鳳’、‘狀元、附馬何栗’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幼皆
知。但庶公系的浙江義烏何氏亦稱何栗為其先祖,並言國史
為證是為正宗。孰真孰假,且看各自記載:
【何氏水源木本記】記載:四十九世祖明允(又稱允明)
生三子,長曰集(又名棠),次曰栗,三曰榘;五十世祖栗,
字文鎮號北齊。宋徽宗正和五年(西元1105 年)第一名進士,
曆十三年,官至刑部尚書,左僕射丞相之職,功績鑒史記載,
未幾奉濟王栩如金師。靖康二年丁末三月,與帝青域之難,
京師被陷,隨二帝幸金營至竇山,聞金人有欲已立之議,仰
27
天慟曰:人生今有死,遺恨滿乾坤。遂不食七曰而死。妣趙
氏,趙王之女。生二子,長曰雍,次曰熙。雍、熙二祖随高
宗南渡,奔回南雄珠璣巷居住。
【宋人傳奇索引.何】、【歷代人物年裡碑傳表】(西元
1959 年9 月第一版)記載:何栗(1089---1127 年),字文縝,
仙井人(今四川仁壽),政和五年進士第一,擢秘書省校書
郎,逾年提舉京畿學事,召為主客員外郎、起居舍人,遷中
書舍人兼侍講。徽宗時拜禦史中丞,論王黼奸邪專橫十五
罪。欽宗肑進尚書右僕射,力阻割三鎮。京城失守,從幸金
營,遂留不返,既陷遼北庭,栗仰天大慟,不食而死。年三
十九。【宋史】卷三五三何栗列傳記載與之相同。
據【義烏泮山何氏宗譜】、【義烏縣誌】所載:何敬翔,
字仲高,世居蜀中隆州仙井(今四川自貢市)人,生於960 年。
為義烏一世。生一子德裕(為義烏二世),生幹994 年。德裕
字厚之,生二子,長曰必,次曰必興(早逝)。必大生三子:
棠、栗、渠。何栗(1081 年----1126 年),字文縝,仙井人,
必大子,政和五年進士第一。生子士英。士英(1115 年生),
字之彥,入太學,授迪功郎。乾道丙戍(1166 年)任山東滋州
州判。因奸臣弄權,無意為官,攜三子及家眷隱居浙江建德
淳安白嶺上何村。其長子繼美又從白嶺遷義鳥,居官壙鄉何
泮山村。另有資料記載:【宋】宣和元年(西元1119 年)已亥
春王正月,由賜進士第授鴻臚寺丞囯子司業兼資善堂翊移給
28
事中禮部侍,愚弟和勝氏梅執禮作【何氏譜源】,何栗自已督
修的浙江義烏和浦江何氏族譜、字輩第和世系表,載入義烏
和何泮山何氐宗譜。世系表記載了始祖允公、庶公直至何
栗,表明了其是允、庶之後裔。
根據上述幾種記載表明,除河栗是進士第一、官職、39
歲不食而死相同外.其餘大不相同。不同之處體現在:1.瑊公
系譜載何栗世代為廣東人,而【宋史】及義烏譜等記載何栗
祖籍為四川仙井,兩者相差甚遠。2.一為瑊之後,一為庶之
後裔,祖宗相差2000 多年。3.一為附馬,而【宋史】及義
烏譜牒毫無記載。4.【何氏水源木本記】載栗生二子為雍、
熙,曾隨【宋】高宗南渡奔回南雄珠璣巷居住(廣東),而
【義烏縣誌】及族譜載栗子為士英,並任過山東滋州州判,
後遷淳安白嶺上何村。可見,倆個何栗極有可能並非一人,
同名的可能性極大,關鍵的地方相同應是後人人為而為之。
對於倆位【宋】進士、尚書右僕射何粟究竟誰真誰假,相信
歷史終會作岀正確的斷定。
论文10:
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
重庆何氏宗亲会文史部部长 何其容
正我夏禹之苗裔,清我姒改何姓之源流,是我们禹后裔姒改何姓人的夙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是子孙后代对我们的期盼。禹后裔姒改何,谱书有据,史籍有证,是一支源清而流长,根深而叶茂
的主力军,是一支神裔华胄的堂堂正正何姓人。然而,杞被楚灭,使堂堂正正的神裔华胄变为编氓。
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句话“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定调,又以“韩、何谐音”,“韩、何一家人”
的讹传,使国史沉没,家谱尘封,后人无所适从,不知已祖之所自出。竟而数典忘祖,随其大环境、
大气候、大舆论同化了自己,无知的默认,冒认了当地族人为同宗共祖。这种谬误,主要是缺乏史
料的解读。为此,拙文正本清源,正我姒改何之名。
一、禹后裔姒改何,有《何氏历代世谱》记载的依据
1、“禹字高密,长于西羌,事舜封于夏,称夏伯锡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何
氏历代世谱·卷三(2 页)》(下面简称《世谱》。
2、禹后裔15 代孙懿公,“商汤丁酉三年,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使
奉禹祀”。禹后裔36 代孙东楼公,“周武王已卯十三年再封于杞,都雍邱”。《世谱·卷三(4、6 页)》
3、禹后裔21 代孙商·杞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例创制《姒氏谱牒》。《世谱·卷三(4 页)》。
4、从商·杞惠公修谱起,往下有定公、靖公;周·杞有钦公、厘公至简公失国,其子禹裔窜居江南
庐江河上,踵厘公续修旧谱;及至西汉修公、毅公、鄢公;东汉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休公
(抱残续修)、潜公;西晋函公、玄公、风度公(祖孙三代续修);南北朝时敬叔公、晦公(重修谱
牒);唐代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北宋继杞公(续成《何氏历代世谱》56 卷);南宋大受公
撮修《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明代超公字绍先《自述何氏本纪》;明代旭公、仲山公、化龙公、士
鼎公;清代显虞公、坦公、廷赞公、天泰公;民国星垓公、文钦公及至现代各地族贤修谱,可谓禹
后裔续修《何氏历代世谱》代不乏人,世代相传,纚纚如贯珠,朗朗若星月。
5、禹后裔65 代孙贲偾,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前445 年),杞被
楚灭至秦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前221 年)窜居江南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
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
所自起也。《世谱·卷三(10 页)》。
6、东汉敞公永元九年丁酉(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庐江冶父山,安徽庐州府庐
江县之野)。“以垂不朽”。《世谱·卷三(15 页)》。
7、北宋继杞公将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与休公以下诸公踵修的谱牒续成《何氏历代世谱》56
卷,厚德载物,功不可没。
8、南宋大受公谱序曰:“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
者四:黄帝姓公孙;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
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荫、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
辰二十六年(前221 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
9、明代超公字绍先《自述何氏本纪》曰:“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昌意—颛顼
—骆明—鲧—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本纪》详实记述了从黄帝一代起至132 代止,
真是敬宗睦族,传承后代,尽职之心,难能可贵。
10、明代仲山公续修《何氏世谱》,尽心尽力,收集资料,得以完善。
11、民国二十五年星垓、文钦合修的涪陵《何氏族谱》十本,其中卷三重载《何氏历代世谱》,并补
正了《超公自述何氏本纪》。从而使禹后裔姒改何的源流、世系更加完整。我们2011 年4 月联宗35
支禹后裔(德明公世系)续修的《何氏世谱》,也是传承《何氏历代世谱》源流、代次而编写的。本
着以史为据,以实纪事的原则,使《何氏世谱》真正成为后代子孙传承和珍藏的宝贵史籍。
二、禹后裔姒改何有史书作佐证
1、《史记·卷二(9 页)》,“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
夏后,姓姒氏”。《史记·卷三十六(472 页)》“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
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东楼公生西楼公”……“杞·简公
春立,立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灭杞”。“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太史公曰:……“至禹,于周
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后越王勾践兴。”
2、《辞海(1417 页)》载:“杞,公元前11 世纪周公封的诸侯国,姒姓相传,开国君主是夏禹后裔
东楼公”。
3、《纲鑑·卷一(8 页)》载: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事舜禅封于夏,赐姓姒氏。
三、各地《族谱》的记叙
1、湖南临相市板桥《何氏族谱》“清·道光五年何祖擎《续序》云:“何氏湘湄巨族,其源远,其流
长,莫不知禹后为(封)杞,杞(姒姓)后为何”。何开珏《重修谱源流序》云:“我祖大禹后,东
楼公封杞,至杞后避乱,迁江南庐江。至汉始改姒为何,由庐江分迁,其地不一,后迁会稽,数传
生羲图公为延安府尹。至南宋后嗣迁湘,翼凤、附凤兄弟同登理守丙戌科进士。临湘发科,实为破
天荒焉。”
2、益阳《何氏支谱》云:“一则神禹明德之后,商王报功,爰宾夏裔,封诸大河之南,国名曰杞,
厥修典礼,用奉禹祀”。“周武胜殷,求东楼公而嗣之,以备“三恪”,国仍其旧”。
3、湖北监利《何氏族谱》与重庆涪陵《何氏族谱》所载源流,世系均相同,只是在黄帝125 代分支
(前者是铸公后裔,后者是镕公后裔)而已。
4、贵州仁怀《何氏族谱·序》曰:“粤稽何氏,肇自神禹本姓姬,赐姓姒氏,轩辕昌意之裔,颛顼
之孙,鲧之子也。”该支系始祖何潜。
5、四川武胜1919 年《何氏族谱》《老谱》《何氏记略》载:“余何氏者,夏之苗裔也……至秦政时,
时有贲偾者,僖之远支也,窜居河上(庐江河上)家久之,遂以地为姓,又谓河旁有水,于是以人
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6、四川广安《何氏族谱(6 页)》,记:“杞·周代国名姒姓,伯爵。,武王克商,求夏苗裔,得东楼
公,封于杞以奉禹祀。迁都淳于,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邱也。淳于
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乐昌县东南,后为楚所灭)。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
连年战争,杞国是个小国,公、侯、伯、子、男、它的地位属“伯爵”,而深受诸侯强国欺侮。东楼
公31 世孙定川,定居庐江,而由杞·姒改何。”这个何定川与何贲偾以居地庐江河之义,舍姒改何
同出一辙,贲偾,东楼公30 代孙,定川,东楼公31 代孙,他们是叔侄关系,但定川改姒为何姓记
叙没有贲偾公改姒为何姓的记叙详实。
7、贵州遵义、习水;重庆、江津、璧山、綦江、长寿、梁平;四川郫县、遂宁等地谱序都叙是禹后
之裔。
四、其它书籍及名人对姒改何的叙述
1、《中华姓氏源流史》—当代史学奇才,著名史学家何光岳著,全书分装四册,收集族谱4000 多部,
33000 余册,全书700 多万字。他在《中华姓氏源流史·何姓(2473 页)》中对涪陵《何氏族谱》的
点评:“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
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贞
定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四十八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简公子禹裔,
窜居庐江河干。七十一世贲偾,当秦始皇二十六年时,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
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2、2004 年10 月22 日,原建设部监察局局长何俊新撰写《姒姓何与姬姓何的源流析》一文,长达
23 页,22000 多字。在他阅览群书,极力引经据典质疑和否认姒改何的史籍《何氏历代世谱》后,
不得不承认姒改何有史可鉴,有谱为据。在文中13 页的顶行开始写道:“诚然,姒姓之何的《何氏
族谱·卷三》的先秦部分所言,许多情况是符合史实的,可谓言之凿凿有据,如夏禹为黄帝之裔,
姒姓。其子启为夏后氏,周武王灭商后,确实封东楼公于杞,以继禹绝世,而奉夏后氏,亦后来确
为楚惠王所灭,这在《史记》、《春秋传》中有传。”又说:“秦始皇24 年灭楚、26 年灭齐、统一六
国……期间杞国的后裔改氏,很有可能。问题是改什么氏?前有国已灭,前有爵已失,前姓姒,今
抛弃,不姓杞”。
综上所述,禹后裔姒改何是有源可述,有据可考的,源清而流远,根深而叶茂。虽然楚灭杞,使堂
堂神裔华胄变为编氓(庶民);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句话“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定调,使国史
沉没,家谱尘封。从周贞定王楚灭杞后至今2400 多年,禹后裔姒改何的史料,几乎绝迹,多少史书、
姓氏书籍和谱书记载都既少且误,都以“韩、何谐音”和“韩、何一家”论,实为可悲!禹后裔姒
改何的源流和代次,无论以《世谱》记载为依据,还是以各种史书为佐证,都是无可置疑的,特别
是先秦部分的历史,何俊新谓之言之凿凿有据。从杞国东楼世系(杞懿公—东楼公)当代著名史学
家何光岳谓之“可补《史记》之缺”。楚灭杞,简公弟佗公奔鲁为夏姓始祖;简公子禹裔窜处江南庐
江河上,繁衍七世,历经二百二十四年为后裔贲偾以居地为何,形成了根基。
然而,以居地为姓是贲偾的历史抉择。秦始皇统一六国,彻底摧毁了周王朝宗法制的重要标志姓氏
制度,当新的郡县制的出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伴随着姓氏的二合一,姓也为氏,氏也为姓,
人人都有了姓,这在姓氏制度上是一大进步,萌生了人们在姓氏制度上的一种自由、平等雏形,作
为黄帝71 代孙(禹后裔65 代孙)贲偾选择以居地为姓的有利条件。
其一、先世失国窜于庐江河上栖息达224 年之久,已由神裔华胄论为庶民,而对祖先几百年前伯爵、
权威、名利的荣华富贵,也已失恋消亡;
其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消亡了祖先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只是一个庶民的身份立于社会,早已
融汇成当地地域的土著民了,在地域或环境条件形成了以居地为姓的自然因素;
其三、秦统天下,诸侯割据,战乱局面已结束,此时在时间和空间都给贲偾带来新的机遇,他毅然
而定冲破旧制度、旧观念,以所居地域地名为姓,舍去近两千年来的古老姒姓,确立新的何姓,说
明贲偾是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是秦时姓氏制度改革,姓氏合一的姓氏文化先驱者。
贲偾以人居河之义为姓,其根基脉络贯通,地域条件形成,朝代背景造就,“史籍”《世谱》记载清
晰,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脉络。这些都符合历史事实,是可信、可考的,出自禹后姒改何
是真实的,禹后裔姒改何的子孙是堂堂正正的何姓人。至于有的谱书记载:“东楼公封于杞,就以国
名姓杞,或叫姒何杞,说姒何杞是人名,把姒改何称之为杞改何。”这是纯属无知的误传,而后以讹
传讹,写入“谱牒”流传于世误导何氏姓源。其实东楼公不姓杞,也不姓何,更不是何姓始祖;姒
何杞也不是人名。而是说:姒改何是从楚灭杞国后,子孙窜居安徽庐江河上,已历经224 年之久,
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东楼是受
封前的名号受封为侯,或伯是爵位,爵位叫爵号,亦叫东楼,名号叫东楼姒姓。杞国在《春秋》初
期或之前,因无详实文记,故爵位(号),名号合一。《春秋》中期起杞国的记实较详,《谱牒》的记
事也较多,杞国国君主的爵号,名号分离了,如杞桓公是爵号,名号姑容,姓姒名姑容。杞简公是
爵号,名号姒春,姓姒名春。这些细微的区别,不能忽视,更不能以书抄书,人云亦云,要深入解
读各种史籍,以史为据,传承文化。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是何氏子孙,研究各自的姓
源史是必要的,是历史赋予我的使命,是后代子孙寄予我们的期盼,我们当以义不容辞担起这光荣
而艰巨的任务。
2011 年7 月1 日(第一稿)于居家
2013 年5 月25 日(第二稿)
浅谈“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
重庆何氏宗亲会文史部部长 何其容
何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人口2700 多万,
是中华姓氏大姓之一。何姓源流是多元的。何姓中有30 多
个不同的姓源,但其中有两支姓源成为何姓队伍中的最大主
力军。一支是夏禹后裔以居地舍姒改何;一支是唐叔虞后裔
因避难弃韩改何。这两支源流在繁衍世系上前后各异,而中
间九代(何脩(修)—何敞)先祖几乎相同。几千年来的“韩、
何谐音”和“韩、何一家人”的讹传,何姓成了《百家姓》中独
有的“以讹传讹”的姓氏了,使后人混淆不清,无所适从,不
知己祖之所自出,竟而数典忘祖,随其大众化、大气候、大
舆论同化了自己,无知的默认(冒认)当地族人为同宗共
祖。……这种谬误主要是缺乏历史资料的解读。为此,拙文
“抛砖引玉”,浅谈“姒改何”和“韩改何”之异同。
一、“姒改何”与“韩改何”之相同处
1、姒改何和韩改何都是黄帝的裔孙。
2、他们的先世都是国君,姒改何的先世是杞·东楼
公……简公;韩改何的先世是唐叔虞……韩安王。
3、他们都是因灭国逃亡求生而改姓的。
4、他们的祖先都名何脩(修),从何脩(修)……何
敞九代先祖几乎相同。
二、“姒改何”与“韩改何”的不同处
1、他们虽都是黄帝裔孙,但姒改何的裔孙从黄帝之子
昌意始;韩改何的裔孙从黄帝之子玄嚣始。
2、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杞·懿公……
东楼公……简公……贲偾公为禹后裔姒改何的世系;黄帝
—玄嚣—乔极—帝喾……商汤……周武王……唐叔虞……
韩安王为韩改何的世系。
3、《大同宗谱》总世系:黄帝—昌意—颛顼—帝喾—
后稷—不窟《中华何氏源流大典(639 页)》。其它《族谱》
2
也多是如此。这种世系错乱,以书抄书,误导后人。《史记·卷
一(2 页)》记:“帝喾高辛与颛顼为族子”。 (《纲鑑·卷一》)
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契—昭明……天乙(商汤)。以
上史书都说明,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玄嚣之孙,乔极之子,
而不是颛顼之子。而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昌意之
后裔为禹后裔姒改何;玄嚣之后裔为唐叔虞韩改何。二者
不能混合一起,经渭不分。
4、姒改何和韩改何的地址、时间、背景条件不同
(A)姒改何的因素:禹后裔自懿公封于杞……简公灭
国,其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上,繁衍子孙七代至贲偾,
贲偾是禹后裔65 代孙,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
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 年),杞被楚灭,至秦政
并吞六国后庚辰二十六年(前221 年),窜居江南(安徽)
庐江河上,己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
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
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这一史实的记载,标志着:楚
国灭杞,杞遂亡。失国的简公子禹裔逃于江南庐江河上栖息,
居住达224 年之久,繁衍共七代人,是其自然。在这漫长的
岁月里,消亡了祖先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此时只以一个
庶民的身份立于社会,己由神裔华胄降为庶民居于此地,
融汇成此地域的土著民。秦统天下,标志着数百年来,诸侯
割据,形成的战乱局面己结束,一个崭新的统一国家,屹立在
中华大地上。此时在时间和空间都给贲偾带来新的机遇,他毅
然而定冲破旧制度、旧观念,以所居地域地名为姓,舍去近两
千年来的古老姒姓,确立新的何姓,说明贲偾是顺应其历史潮
流,审时度势改姓,是秦时姓氏制度改革,姓氏合一的姓氏文
化先驱者。
(B)韩改何的因素
(一)“以其初生有字纹在手曰“何”因姓焉;”
(二)“更名改姓,因避强秦;”
(三)指河水为姓;
(四)“韩”与“何”谐音,久之,改韩为何。
这四种因素都与“何”、“河”字有关,但以哪一种因素为定
3
论,无论从《国史》、《方志》、《家谱》和世面上的诸多姓
氏书中都是一个片段的,概括的叙述,对于具体时间、年
代、地点、人物、时代背景与经过,都是不明确、不清晰、
不详细的记述。
三、“姒改何”与“韩改何”的片段浅析
1、禹后裔姒改何的浅析:
禹后裔65 代孙贲偾以居地河为姓是历史的抉择,秦始
皇统一了六雄(国),彻底摧毁了维护周王朝宗法制的重要
标志姓氏制度。当新的郡县制的出现,伴随着统一文字,统
一度量衡和姓氏二合一的改革,姓也为氏,氏也为姓,人人
都有了姓,这在姓氏制度上是一大进步,萌生人民在姓氏制
度上的一种自由、平等的雏形。作为战国时期先后被消亡的
大大小小诸侯国,及其所封的食邑等政权,君侯贵族后裔,
己由神裔华胄沦为庶人,而对祖先早在几百年前的爵禄权位
名利的荣华富贵,也己经失恋消亡。杞国亡,简公弟佗奔鲁
后为夏姓始祖。简公子窜居江南庐江河上,传七代,历经224
年,为后来秦政姓氏制度的变革形成根基。
2、韩安王子孙改何的浅析:
如果:“以其初生有字纹在手曰:‘何’(韩允),因姓焉,
说明韩改何并非“因避强秦”;如果“更名改姓, 因避强
秦……。”刘向又说是:“咸阳不熄蜂火者,三月之后焉。”前者
是强秦时期,后者是汉初时期,以哪个为定论?何俊新推
定为汉初时期,何德宝断定为强秦时期,并称之“铁定的案”,
两者不是矛与盾吗?如果“秦灭韩,韩王安子孙逃居江淮各
地散居”,‘韩’与‘何’谐音,久之,韩改为何(按:‘韩’与‘何’谐
音,江淮各地至今没有这种读法;只能说明当时的江淮地
区己有姓何的族人了,而且还很多,韩王安子孙为了逃难,
入乡随俗而己),为免有些勉强;如果以“指河避难,将错
就错,改韩为河,也只能是三点水的“河”,为什么要用人可
何?这足以说明韩改何时己经有姓何的族人了。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我生也晚”而显得默默无闻,但到了
汉代之后,却一再被他姓和外族人所冒姓。因而,今天的
何姓人,并非只有由韩姓分化而来的一个祖源,而是由多
4
个源头汇聚形成的。所以我们要溯何姓之源,除了重视由
韩姓的讹音演化而来的何姓主流,还须理清其他不容忽视
的何姓异源。这说明“一姓多元”是历史的必然存在。韩庶既
不能当韩改何姓的始祖,更不能称中华何姓的始祖,只能
为其族系的姓始祖。况且韩瑊出生在韩庶、韩允之前,也
不是韩王安的子孙。韩瑊世系繁衍了几十代人,谁能把它
割断?中华历史几千年,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沧海桑田,
几经演变,谁能阅尽历史群书,谁能作出“铁定案”的结论。
因此不能唯我独尊,要谦虚严谨,包容和气。相信,历史
的考证,自有后来人。
四、“姒改何”与“韩改何”后的世系对比
中华何氏源流,主要有禹后裔姒改何和唐叔虞裔孙韩
改何两大源流。其它30 多个同姓异源的族属,它们的世
系都比较单一,各自一体,不为混乱。但唯独禹后裔贲偾
以居地庐江河又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的世系,与唐叔虞
后裔的韩改何(韩庶、韩允、韩瑊等)的世系,前后各异,
中间则相同,这难道是巧合,还是人为的攀龙附凤?重庆
涪陵《何氏族谱》三卷(历代世谱)载:黄帝71 代孙贲偾生
迪光。迪光生脩。脩生禧(一名成)、卓、宪。禧生清(一
名果)。果生比干。比干生刚、毅、木、纳、近、仁、寿、
考、万共九子。寿无后,以毅公三子显为嗣。毅生文、武、
显、承、谟。显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嗣。鄢生宠。宠生
敞、敦。敞生灿、煜。敦生熙。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
载:唐叔虞第32 代孙韩王安生韩非,非生韩庶(谱字修),
修生五子:赞、成(禧)、大、业、是。成生二子果(清)、
显。果生比干。比干生七子:欣、寿(涪陵《何氏族谱》
亦有寿、显)、逸、尚、玄、诏、统……以下的显世系混乱,
代次不明,鄢没有说是谁生的子。宠公说是景公之子。敞
是谁生的也没有列出。敞:汉和帝时御史大夫,生豹。而
重庆涪陵《何氏族谱》记载详细,说得清,道得明。这里,
值得提出探讨的问题有:(1)韩庶更名改姓为何修,与迪
光之子何脩名字相同,可原名何脩(字道皇),西汉文帝时
(前179-164)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改名何修者,
5
为西汉景帝时(前156-149)为江东王相,赠安都侯,他
们相距20 多年。由此可以推断:原名何脩(字道皇)出
生在改名何修之前;前者的子孙也相应比后者的子孙出生
早,前者不存在着依附后者的子孙名望而攀龙附凤,应当
说是一脉相传的,没有伪造、冒认别人的祖宗为自己的祖
宗;(2)前者何脩生子禧(一名成),后者何修之子也名
成,禧生清(一名果)而成生子也名果,这难道又是巧合
吗?(3)前者果生比干、比烈,后者只生子比干;前者
比干生九子,而后者比干生七子,但其中都有一名叫“寿”
的名字。前者寿无子,以毅之三子显为其嗣,前者毅公生
显,显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其嗣。鄢生宠,宠生敞、敦,
敞生子灿、煜……,而后者是成公生显,却没有代次相传
(记载),只是在三世和六世上落了个名。寿和显是前者的
绝房,而后者的寿和显代次不明,其子孙相传不明,混乱
不清。这里谨将两部谱的原文表图列出,以供广大族人对
照、参考、研讨之用。
《涪陵族谱》卷三(历代世谱)11-16 页
三世祖 四世祖 五世祖
1、脩:字道皇,西
汉文帝时( 前
179-164)为博士,
有贤声,加二千石。
公曾续修禹裔所存
厘公旧谱,生禧、
卓、宪。(按:脩之
祖贲偾是受姓始祖
(一世祖),其父迪
光为二世祖,脩为
贲偾之孙,为三世
祖)
2、禧:脩公长子,
一名成。西汉景帝
时为宏农都尉,后
出胶东王相,生清。
卓:脩公次子,西
汉景帝时为太尉,
生澜。
宪,修公三子,
西汉景帝时为承相
长史。
3、清:禧公之子,
一名果。西汉武帝
建元时为尉史中
丞,迁大中大夫。
生比权、比干。
澜:卓公之子,
西汉武帝元光时为
谒者仆射,加二千
石,生比烈。
六世祖 七世祖 八世祖
4、比权:清公长子,
西汉武帝时为奉车
都尉。
比干:清公次子,
5、毅:比干次子,
西汉宣帝五凤时,
为蜀郡太守。蹱脩
公续修谱牒。生文、
6、武:毅公次子,
字君公,蜀郡郫县
人,官至郡守、刺
史、司隶校尉、御
6
字少卿,西汉武帝
时为廷尉正。生九
子:刚、毅、木、
纳、近、仁、寿、
考、万
比烈:澜公之
子,字勋卿,西汉
武帝时官二千石,
生并
武、显、承、谟。
寿:比干七子,为
蜀郡太守,无子,
以毅公第三子显为
嗣。
并:比烈之子,
字子谦。初为长陵
令,后迁陇西太守
有贤声……《汉书》
有传。生恹
史大夫等职,为莽
所杀。生况、鄢。《汉
书》有传。
显:毅公三子,
曾出嗣寿公为子,
为京辅都尉。无子,
以武公次子鄢为
嗣。
九世祖 十世祖 十一世祖
7、况:武公长子,
仍家蜀郡郫县,生
寰
鄢:武公次子,隐
名为孟,字出图,
曾出嗣显公为子。
因王莽杀其父,迁
扶风平陵隐居,抱
道而终,蹱毅公续
修谱牒,生宠
8、寰:况公之子,
东汉光武中元时
(56-57 )为骑都
尉。生腾。
宠:鄢公之子,扶
风平陵人,字天眷,
为济南都尉,建武
中(25-55)为千乘
都尉,以病免,生
敞、敦。
9、腾:寰公之子,
东汉光武中元时
(56-57)为大司
农。生玮。
敞:宠公之子,字
文高。东汉和帝时
侍御史,汝南太守,
《汉书》有传。生
灿、煜,蹱鄢公续
修何氏谱牒,并于
永元九年丁酉(97)
刻瘗《何氏历代源
流碑》于冶父(山),
以垂不朽。
注:《何氏历代世谱》载:禹后裔贲偾于秦始皇庚辰二
十六年(前221 年)以居地庐江河改姒为何的受姓始祖(一
世祖),其子迪光为二世祖,其孙脩字道皇为三世祖。《中华
何氏源流大典》主编何德宝定韩改何的受姓始祖(一世祖)
为韩庶,韩庶又更名改姓为何修,与姒改何姓始祖贲偾之孙
何脩同名,两者对比,韩庶改何在姒改何的第三代人(何脩)
时,因此,何脩定为姒改何的第三世祖。
《中华何氏源流大典》中庐江郡何氏源流简图
第(356-357 页)
一世祖 二世祖 三世祖
7
修(庶)公:
昙公:
修公是韩改何一世始
祖,司马迁题:“更名改
姓,因避强秦;宁去侯
统,甘为庶民。承先启
后,继旧开新;既明且
哲,以保其身。”修公汉
景帝时为江东王相,赠
安都侯,生五子:赞、
成、太、业、是,均为
郡吏。
成公:(庶公子)
任胶东相,名列汉代
先贤名录。生二子:
果、显。
果公:
显公:
果公:
汉武帝时文学博
士,与相如同使
西巴蜀有功,历
任太中太夫、封
平阳侯、食邑壹
万户。生子:比干。
四世祖 五世祖 六世祖
比干公:(从庶公字起)
比干公为何姓四世祖,
平陵人,历任廷尉正、
丹阳都尉,淮汝号曰:
何公,是何氏族谱中的
重要人物。宣帝时拜谏
议大夫,食邑八千五百
户。列汉代先贤名录。
生七子:欣、寿、逸、
尚、玄、诏、统。
欣:汉元帝时官御史
大夫。
寿:名列先贤传,大
司农。
逸:迁豫章。(今南
昌)
尚:迁蜀郡隐德。
玄:迁蜀郡。
诏:迁上谷。
统:迁扶风,官庐江
刺史。
七兄弟均为比干。
(胄)公子,时号为
“何氏七龙”。
武:西汉封氾乡侯。
嘉:汉城帝时为
庐江长史。
况:汉元始四年
嗣赠为侯。
显:京辅都尉。
七世祖 八世祖 九世祖
景:嘉公之子,西汉辅
郡长史,后失纪。
鄢:汉光禄大夫。
伟:敞之子,青州刺史,
平阳侯。
熙:历官司隶校尉大
司农,车骑将军,名
列先贤传。
宠:汉建始十三年封
平始侯。景公之子。
韶:伟公子,东汉河
南尹。
政:熙公之子,
生平待考。
斌:韶公之子,
东汉吴郡太守,
封关内侯。生四
子:腾、议、让、
他。
敞:汉和帝时御
史大夫。生子豹
何德宝注:此表根据《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世系表,
参照《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史料列表。
(按:此表代次不明,世系混乱。三世祖里有显,六世
祖里又有显,是同一个人还是另一个人?五世祖里的武没有
8
生父,也没有生子。六世祖里有嘉、况、显,都没有生父。
显如果是成公之子,也不能排在六世祖之列,只能排在四世
祖之列。七世祖里的鄢没有生父,也没有生子。八世祖的熙
没有生父。九世祖的敞没有生父。)
在姓氏文化的领域中,何姓是一个多元化的姓,并且是
一个多种记载而又多争论的一个姓。其出于夏禹世系之后的
原名何脩与源出韩王安裔孙的韩庶改何修的世系九代(何修
—何敞),几乎相同。两者谁对谁错,谁攀龙附凤,谁“嫁接”
谁?本应是不言而喻的。但有人以己是而人非,以己正而他
庶之论,妄加指责和评说:什么“伪造”、“嫁接”、“狂猜”、“拼凑”“杜
撰”等,都是不利于求真考实的。
五、韩、何出现混乱和以讹传讹的因素
其一,缺乏源流史料。中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演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秦汉三国,战乱灾害;唐、宋、元、
明、清先盛而后衰。春秋迭更,时代变迁,兵燹灾祸,致使
许多典籍、谱牒遭受时空的腐蚀,人为的焚毁,而残缺不齐,
能保存下来的甚微,后世修谱和编者诸多是没有完整的真实
的历史世系资料,多是以书抄书,甚至是凭口耳相传,采录
记载。
《史记·陈杞世家》言:“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杞国其
实就是一个小县,只是封它为禹后裔奉祀其先祖的一个安身
之地。在诸侯争夺之间,屡受欺辱、侵犯,如(前719 年)
莒人伐杞,取牟娄。(前710 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前
633 年)东楼公15 世孙桓公“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
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特别是楚灭杞后,作为
国君侯的后裔,已由神裔华胄降为庶民,国亡人散。后来写
史记的文人学者,确实感到“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因此,
从杞简公以上有史书可查,杞简公以下就没有史书记载了。
但有谱牒续修,传承后人,而上下对照:年代、时间、繁衍
代数、居住地域、事物发展都在情理之中。楚灭杞(前445
年)自简公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居住,经历224 年繁衍子孙
七代,是完全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何氏出自姒姓,是历史
的真实存在,以居住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
9
居之义,因此以人易水,乃姓何,是有根基的,不是偶然的
事,是顺其自然的事。
其二,受封建社会的宗法制、门阀制的影响。为了扬名
声,显祖宗而攀龙附凤,以求仕途或显荣耀,冒认历史上的
高官、名人为自己的祖先。袁世凯想当皇帝,就出现过这样
的丑事,但真的说不假,假的说不真,事实胜于雄辩,纸是
包不住火的。
其三,自我同化合归。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历代
战乱,天灾人祸,人口迁徙,时而有之。特别是秦始皇焚书
坑儒,项羽一炬阿房宫,元末的战乱,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清末的八国联军侵犯中国,英、法侵略者火烧园明园;解放
后的“破四旧”,损失烧毁的历史书籍(谱书)知多少?人口的
动荡或迁徙知多少?《涪陵何氏族谱》载:入蜀始祖何德明。
原名盛字师发,其父祥公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
隆、盛、光。为元末战乱,各奔东西逃生,圣举家湖南岳州
巴陵县大桥;贤分迁湖北汉阳沔阳州八角楼;英分迁湖南岳
州府临湘县;哲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邦分迁湖南临湘县
聂家市;国分迁湖北安陵府潜江县;隆分迁湖北黄州府;盛
随明玉珍从戎入蜀;光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他们的
子孙今在何方?谁能相知、相亲、相识?他们的子孙手中谁
还保存有祖先遗留下来的族谱,如果没有,处在一个人地两
疏的环境里,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事业,为了躲过灾难,如
果当地有同姓的达官贵人或居地众多的族人,他们就会自然
顺和,随其大众、大气候、大舆论而改变自己自出的姓始祖
宗。自觉不自觉的就人云亦云,同化了自己,与其当地族人
同流合归了。这种错乱现象,古时有之,今时亦有之:如2006
年11 月续修的《酉黔何氏宗谱》,收编了整个酉阳、黔江的
两地何姓族人,还搜集了贵州、彭水等地一些族人,大小支
系共340 多个。他们的姓氏始祖是韩庶(改名何修),同宗
始祖是鉴图。鉴图是韩庶的次子成,成生子果(亦名鉴图),
这未免依据不足;而宗谱收编的340 多个支系的族人都编归
为鉴图后裔,未免有些失真。而更觉得质疑的是他们从黄帝
起至今才传至129-146 代人,成了古老虎了,不符合人类繁
10
衍的自然规律。2005 年11 月,彭水续修的《何氏宗谱》中
收编100 个支系,其中包括武隆县的族人都以鉴图为始祖,
据各地谱书记载,元末清初迁徙到武隆、彭水、黔江、酉阳
不同宗祖的族人很多,为什么现在都统归当地族人为鉴图的
后裔呢?
综上所述,何氏源流源远流长,何氏文化博大精深,历
代名人贤士,特别是修谱先哲为传承何氏文化,记载世系繁
衍千百年而不紊乱,记叙功臣名将,千百年而放光彩。涪陵
《何氏族谱》它是一部贯通禹后裔改姒为何的源流宝典。从
古而今,自三黄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西
晋、东晋、南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现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相传157 代,四千七百多年,代代相传,朗如星
月,而且不乏历代修谱先哲,上下传承不乱,有史书可考,
有《世谱》记载。
由韩改何的族人很多,他们都尊重自己已认可的始祖,
这完全是对的,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要唯我独尊,不要搞正
宗与赐冒之分,不要搞《始祖论》,不要压低别人和强加于
人。天下何姓出庐江,天下何姓一家人。我们研究自己的姓
氏源流,(姓氏始祖的起源)。只能是求真务实,团结和谐,
资源共享,共同深入,持久,耐心研究的课题,是艰巨的工
作和长期的任务。须知书林浩翰,时代久远,天涯海角,望
尘莫及;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知识和力量,简直是沦海一
粟。我们必须集思广益,见贤思齐,博采众长,相得益彰,
才能有所收效,有所提高,有所新的发现;才能达到我们正
本清源和一性多元,多元同宗、同姓的目的。
2011 年7 月1
日(第一稿)于居家
2013 年5 月25
日(第二稿)
1
再谈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之真谛
重庆何氏宗亲会文史部部长 何其容
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史,我在2011 年9 月为世界何氏
宗亲总会文史部在广东惠州召开首届何氏源流研讨会撰写
的《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
同》的论文,比较详细地作了论述。这次世总会文史部又通
知:2012 年6 月1 日在安徽太湖召开第二届何氏源流研讨
会,为了进一步论证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历代杰出先祖史绩,
再撰文。
一、禹后裔的传递及灭国
“大禹”黄帝之五代孙,姓姒氏。(按:黄帝一昌意一颛项
一骆明一鲧一禹)……舜之子商均不肖,禹治水成功,乃荐
禹于天使代己位。舜崩,禹遂即天子之位。都安邑,国号夏。
禹在位二十七年,寿100 岁(按<世谱》载在位八年,寿103
岁)传位其子啟(“《纲鑑》卷- 43页)”按经世书,起禹丁已,
止桀甲午,传十七王,四百五十八年(“《纲鑑》卷- 46页)”
桀无道,被汤灭国。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
之封”。因封懿(桀之子)于杞(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
祀,是为杞国第一君。传至二十六代商杞·惠公仿古金天氏系
姓之例创制《姒氏谱牒》,生子戴公。(《何氏历代世谱》第4
页,下简称《世谱》,)“值周灭殷,凡传二十一世,六百四十
二年。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再封禹后裔东楼公于杞·都雍丘(今
河南杞县)生子西楼公(<世谱》第6 页)”。
东楼公至简公(讳春,名姒春)失国(按:简公周贞定
王癸已经二十一年,继出公立四年,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
楚惠王入寇·杞遂亡。)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
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
子禹裔(《世谱》第9 页)。
二、禹后裔灭国逃窜安徽庐江及以居地为姓由来
禹裔因先父简公亡国,窜处安徽庐江河干(今安徽庐州
府辖境内),生子绍圣。绍圣一贲债,相传七世,历时二百
2
二十四年之久。《(世谱》9 页)。
“贲偾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至秦政并吞六国之庚辰二十
六年(前221 年)”,秦国实行制度大改革,全国设郡县制,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姓氏合一。贲偾公此时是一个
祖辈久居当地的土著民,早已忘却和舍念先世的显贵爵位,
乘着改革的新潮,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
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河,此何氏之
所自起也。(《世谱》第10 页)生子迪光
(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江河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
战国乃棣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
秦州、杨州、淮安、庐州、庆安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
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袁州、赣
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
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
江县及庐江府所领之合肥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
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县时最久,故郡名庐江。)
三、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史,大谱显观,细牒灼见。
人生渺渺,沧海一粟;海阔天空,书林浩瀚,可望而不
可及。有人说:“姒改何姓史料从未见过”就不足为奇了。其实,
禹后裔姒改何姓之子孙遍及中华大地,天涯海角都有他们的
身影和足迹,有他们祖先遗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史籍(如重
庆涪陵、垫江《何氏历代世谱》,湖北监利、荆州,湖南临
湘、岳阳,贵州仁怀、习水,四川广安、武胜等《何氏族谱》);
也有残缺、片段、点滴的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史料(如四川邻
水、宜宾、遂宁、郫县;安徽潜山;江西新喻、建昌;重庆
长寿、梁平、奉节、璧山、綦江、彭水、武隆、黔江等地都
有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记载,特别是身居偏僻老山沟的族
人,还珍藏有史料,如重庆万州太龙乡李家坳何相钦支祠谱
序曰:“夏禹之后杞(封于杞国),杞之后(杞国之后)何松、
何柏、何梓。梓之后相钦,祖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洗
脚河。明·洪武入川,谱志散失、不可考核,及知者相钦,传
今14 代,二百余年”。(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季夏之月,从九品
候选巡政厅天良撰补。)
3
黔江白土乡土桥村土桥子支系,关佃沟继安家《庐江族
谱》和土桥子房后碑记云:“恒茂公系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何家
堡人,清·乾隆51 年做生意……眷携友发祖入川,卜于斯世
居……”。后嗣民国三年立碑所刻碑柱对联云:“继杞承禹裔,
咏梅续逊诗,清芳天永绪,善积世绵基”。这些不被人发现的
史料,千百年来被埋藏、尘封,与世隔绝。又因时代变迁,
兵燹人祸,信息不通,为了生存,就自觉不自觉地随乡入俗
了,冒认当地同姓祖为己祖,就不足为奇了,“姒改何的史料
从未见过”,也不足为奇了,姒改何姓之真谛,也无可非议了。
四、禹后裔续修谱牒的几个主要记实
迪光至敞公,相传八代,这是韩改何与姒改何的始祖几
乎同名的八代,也是混淆不清的八代,谁是攀龙附凤,我在
《浅谈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文中作了详细世系对比和事
实的叙述,两个何脩(修)出现,姒改何脩在前,比韩改何
修早20 多年;韩庶(自修)改名何修,或韩允(讳修)改
名何修,要问个为什么?。敞公,字文高,后免官退归,由
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江冶父山(今安徽
庐江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
族谱,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
流碑》于冶父山,以垂不朽!《世谱》第14 页。
敞公至继杞公,相传38 代。继杞公,字昌先,号菊友,
筑室冶父山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
徽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
白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
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
991 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源流碑》,汇集休公……
风度公……羲庆公等续修的谱汇编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
六卷。生子允文、允修、允武。
(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
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泛舟白湖,其七代孙
(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
(《世谱》第30 页)。
继杞公至大受公,相传7 代。大受字超儒,宋宁宗时进
4
士,任安徽颖州府秦和县教谕,解组归里后撮取《历代世谱》
著《图系》一卷,(《世谱》第35 页)。大受公一德明公(入
川始祖)相传5 代。德明公,原名盛,字师发,元·至正丁酉
十七年( 1357 年)随明王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1363 年
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封公“万户侯”,世袭“千户伯”,
掌涪陵军队。1364 年,明太祖授公“涪陵卫指挥”;1374 年以
身殉国,太祖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谱》第41 页)。
综上所述,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是清晰可见的,有椐可
查的。有历代修谱先哲作考证:商代有惠公、定公;周代有
钦公、靖公、禹裔公;西汉有修公、毅公、鄢公、东汉有敞
公、休公、潜公;东晋有函公、玄公、风度公;南朝有敬叔
公、晦公;唐朝有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北宋有继
杞公;南宋有大受公;明朝有超公、旭公、仲山公、襄公、
文韩公、穆公、以让公、以孝公、士鼎公;清朝有化龙公、
显虞公、佑虞公、绍虞公、体先公、有基公、崇煜公、坦公、
体仁公、廷赞公、忠贞公、传杞公、华光公、天泰公;民国
有星垓公、卓然公、朝宗公、文钦公等,计历经12 个朝代
52 人,可谓代不乏人。迄今四千七百多年,相传156 代,
朗如星月,纚如贯珠。可谓史料珍贵难得,完整的《世谱》
难得。
五、团结一心,和谐共勉。
我们今天研究(讨)何氏源流史,是何氏有识之士的重
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后代子孙寄予我们的盼
望。因此,我们应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以史为据,以
实纪事,以事叙实的原则,应以无私的公心,无私奉献的精
神,扬弃旧的“文贵自得”,资料保守的思想,特别要打消“唯
我独尊、沽名钓誉”的个人英雄主义。当然也不要自作聪明,
擅自评论推理,甚至是自我分析,“尽量的猜想,很可能是”
去看问题,判断问题,作出结论,这是很不严谨的学风。
研究何氏源流史,本是一件大事,何氏族人共同的一件
大事,是我们何氏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的目的:传承文化,
厚德载物,睦族敦亲,振兴中华。不是各树旗帜,唯我独尊,
图名图利;不能谩骂攻击,制造矛盾;不以己是而人非,己
5
嫡而他庶。历史证据是唯一的,一切伪造(猜想,推论)是
无用的。我们参与研究何姓源流史的每一个族贤、宗亲都应
该先正己而后正人。换句话说,先把自己的始祖(落业祖)
的源流弄清楚,找到(收集)的史料(史书、老谱),经过
反复过细的考证,能拿得出真实的硬件,不怕别人质疑,首
先要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检查问题,考证问题。如果我们
一时找不到史料(史书)佐证,就不要轻易作结论(判断),
本着远祖文化认同,近祖血缘相亲和一姓多源,多源同宗的
原则处理问题。我们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要史
料交流,资源共享,团结一心,和谐共勉。
2012 年5 月20 日(第一稿)病中写于居
家
2013 年5 月25 日(第二稿)
1
解读对姒改何的质疑与否定
重庆何氏宗亲会文史部部长 何其容
中华姓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多元同宗。
中华姓氏古有一万多个,今有1000 多个,而何姓源流有40
多个,其中两支最大的源流是禹后裔姒改何和唐叔虞后裔韩
改何。但由于春秋迭更,物换星移,兵燹人祸等因素,许多
古籍(家谱)被毁之殆尽,使人们无处可考,无根可生,无
枝可依,而使祖源混乱,世系不清……
现在,何姓两大源流,外有争议,内有混淆。争议的是:
姒改何姓的族人不认可“韩•何谐音”、“何出于韩”、“韩•何一家
人”的传说。混淆的是:两支源流的先祖都有何脩(修)其人,
从何脩(修)起到敞公止九代人几乎名字都相同。再是,《史
记》载:“唯韩没有后”;“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前者使人迷
惘,后者使国事沉没,家谱尘封,竟而使后来的姓氏史家(学
者)编著的姓氏典籍,都因“天生我晚”,而“人云亦云”。依样
画葫芦,以书抄书,造成后人抄前人而今人复抄后人的悲剧。
而今,韩改何的族人因争“始祖论”和始祖世系不清,闹得
天翻地覆,咄咄逼人。姒改何的史籍(谱书)因见到的少或
“从未见过”使人很不理解,出现许多无知和质疑,为此,有
感于怀,拙笔抛砖引玉,作个人浅见和解读:
一、“姒改何的史料从未见过”。人生渺渺,沧海一粟;海
阔天空、书林浩瀚、可望而不可及。其实,禹后裔姒改何姓
之子孙走遍中华大地、天涯海角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有
他们祖先遗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史籍(如涪陵《何氏历代世
谱》、湖北监利、荆州、湖南临湘、贵州仁怀、习水《何氏
族谱》);也有残缺、片段、点滴的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史料(如
四川广安、邻水、武胜、宜宾、遂宁、郫县;安徽潜山;江
西新喻、建昌;重庆长寿、垫江、梁平、奉节、璧山、綦江、
彭水、武隆、黔江等地都有禹后裔姒改何记载,特别是身居
偏僻老山沟的族人,还珍藏有史料,如重庆万州太龙乡李家
坳何相钦支祠谱序曰:“夏禹之后杞(封于杞国),杞之后(杞
2
国之后)何松、何柏、何梓,梓之后相钦。祖籍湖北黄州府
麻城县孝感乡洗脚河。明·洪武入川,谱志散失、不可考核,
及知者相钦,传今14 代,二百余年”。(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季
夏之月,从九品候选巡政厅天良撰补。)
黔江白土乡土桥村土桥子支系,关佃沟继安家《庐江族
谱》和土桥子房后碑记云:“恒茂公系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何家
堡人,清·乾隆51 年做生意……眷携友发祖入川,卜于斯世
居……”。后嗣民国三年立碑所刻碑柱对联云:“继杞承禹裔,
咏梅续逊诗,清芳天永绪,善积世绵基”。这些不被人发现的
史料,几百年被埋藏、尘封,与世隔绝。又因时代变迁,兵
燹人祸,信息不通,为了生存,就自觉不自觉地随乡入俗了,
冒认当地同姓祖为己祖,就不足为奇了,“姒改何的史料从未
见过”,也不足为奇了。
二、“历代姓氏史家(学者)只对韩改何有纪述,不见有
姒改何的纪述”。只因“天生我晚”,后人抄前人,而复今人抄后
人的覆辙,以一抄而代百劳,依样画葫芦,“人云亦云”而已。
三、“推论”,“猜想,尽量的猜想”。个人之见,有失偏颇,
梦中观花,《聊斋》鬼话,猜三道四,谜语幻象,子虚乌有,
何足挂齿。
四、“姒改何姓的《世谱》是毫无根据的”。试问:姒改何
姓的《世谱》共1000 页,90 多万字,其中卷三《何氏历代
世谱》从黄帝一代起至一百三十三代(明朝中期)止。代代
相传、代有修谱纪实。何德宝先生在主编《中华何氏源流大
典》中(1147-1184 页)就专刊了《重庆涪陵何氏史集》摘
要:序文两篇,《何氏本纪》全文,墓志铭5 篇、《历代世系
变迁》、《历代世系歌》、汉代名人录、入川始祖德明公三代
子孙的世系表;又在(1188-1209)页中,刊载了涪陵《何
氏宗谱》名人录,共用了39 页的篇幅,载录了五万多字,
可见他对涪陵何氏史集是多么珍贵和认可,但由于他唯我独
尊,大树特树韩庶为何氏“第一始祖”、“正宗始祖”,而引起了广
大族人的异议和质疑,他不但不反思,竟而咬断铁钉说己是
而人非,“姒改何的世谱是毫无根据的”却不顾有伤他“大典”的
脸面了。
3
五、“伪造”、“嫁接”光宗耀祖。古人纯朴忠厚,敬祖法天,
今人沽名钓誉,无所不为。有人自称是“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领
导”,“中国名艺文化研究终身副主席”、“名誉博士”、“客座教授”,
受毛主席接见并同毛主席(手搭在毛主席肩上)单独合影留
念等等,峨冠玉带,盛名世界。其实,这些才是“伪造”、“嫁接”,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己之行,量人之为,如果这张单独
合影照是真的,简直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作者不但声名
遐迩,而且子孙荣贵万年!
六、“反客为主”,“鸠占鹊巢”。古语妙用,麻辣有味,可不
问心,己当何类?“教授”高雅,“博士”大名,“领导” 权威,一
言九鼎,惟命是从;庶民不知,《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七、“宁信谱,不信史”。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文化
大厦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宁可信其有, 不可
信其无。写史书的人,是几千年或几百年以后的人去写几千
年或几百年以前的人和事,只能按照历朝国史的记载和当时
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整理而撰写的,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
完美无缺。写姓氏典籍的人,也只能是依照前人之述而续记
之。然而,家谱(族谱)则不然。“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
修,三十年不修谱则谓之不孝”。可见续修家谱(族谱),时
间短,记忆清,上有老谱传承,下有人头俱在,可谓代代相
传,纚纚如贯珠,脉络清晰,朗朗如星月。禹后裔姒改何姓
的《何氏历代世谱》,从商·杞惠公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例创制
《姒氏谱牒》以来直到今天,历代都有修谱先哲的纪实,都
有后裔珍藏和传承《世谱》,堪称是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历
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姓氏文化宝贵遗产之一。但有
人却反而“认为”哪有这样完整的《世谱》?一定是后来修谱
的人“伪造”、“嫁接”的。如果能拿出有依有据的硬件来,我们
就谢天谢地!
八、姒改何的何脩与韩改何的何修,不但同姓、同名、
同时代,还同生子比干,相传子孙至敞公九代人,几乎都有
名字相同。这是何等的巧合?为此,我在撰写《姒改何与韩
改何之异同》一文中作了详实的对比和叙述,此不赘述。但
4
这要说明的是:1、两个何脩(修)的出生时间谁在前?2、
在汉朝那个时间做官?3、前者何脩生下来就取名叫何脩,
其姓已早在他祖父贲偾公时就改姓何了,后者何修本姓韩名
庶,为什么要改姓何为何修呢?4、比干以下生的子孙为何
不完全同数,同名?5、前者何脩至敞公的代次传承叙述清
楚,后者何修至敞公的代次传承叙述脱落不明。这两者谁是
误,谁是对?谁“嫁接”谁,恐怕任何 “教授”、“博士”、“领导”、 “主
席” “专编(专家)”、等权威人士都不可能任意评说和贸然断
定,只能是我们长期深入研讨的课题。
九、有人说:“北宋初年,其先辈继杞公到安徽庐江冶父
镇,经‘长期调查’后形成的,显然,这是‘世系嫁接’造成的”。
然而,北宋初年,继杞公到安徽庐江冶父山不是‘长期调查’,
而是筑室居家,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
湖,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可谓是追踪先祖之业绩,继承先祖
之遗志。复于淳化二年辛卯(991 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
所瘗的《何氏历代源流碑》,而接敞公以下续修谱的东汉休
公、潜公;东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朝·敬叔公、晦公;
唐·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等世代相传续修的世谱而续
修成《何氏历代世谱》56 卷,这是有依有据的事实,从贲偾
到敞公的繁衍子孙,代代有记载。官职时代,世系变迁都有
详细叙述,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遗漏,没有一点掩盖。
如果以某一个人的“猜想、尽量的猜想”去“推论”、“认为”,“可能
是”、“伪造”、“嫁接”、“攀龙附凤”光耀祖宗为论断,还有什么历史
存在?
十、有人又说什么“姒改杞,杞改何”。说:“桀之孙名姒何
杞”。“姒文命(夏禹王)的后裔姒何杞(东楼公),其后代即以
何杞之名为姓,遂姓何,不复姓姒也”。试问,两个姒何杞,
前后相隔21 代,624 年,到底相信谁呢?真是无知、可笑、
不学无术的无稽之谈。其实,姒何杞,不是姓,也不是名,
而是指姒改何是从杞国灭亡后,子孙窜居安徽庐江河上,久
居二百二十四年之后,以居地河之意而改姓何的概述。试问,
姒何杞的父是谁?他繁衍的子孙有哪些,有史籍谱书记载
吗?不要把别人的无知、误记,当作史实正传。这既有损害
5
历史的真实,也有误导后人的遗恨!
十一、“姒何之争可休也”。这是何菊明工程教授写的文章
标题,洋洋6000 多字,用了22 个“可能是”,6 个“错接”,5
个“伪造”,5 个“稼接”;不真实1 处,“严重不真实”1 处,“拼接
(凑)”5 处,“僰人”8 处。从而全面开花,高谈阔论,“以理科思
维方式”,“不但可以找出多种可能情况,再找证据去排除和确
认”,而且还可以把中国文字改变,“稼”作“嫁”(按:稼,是稼
穑,种植,庄稼,泛指农业劳动。嫁,是结婚,罪名,嫁祸
于人;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和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
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也不能互为转用。这里也许是打印错了,
但文中有五个“稼”接出现,审稿时就不发现有错吗?
“姒何之争可休也”, 姒何从未与谁相争,姒何也不需要
与谁相争。姒何是堂堂正正的禹后裔,堂堂正正的何姓人,
说什么:“不排除姒何与僰人的关系”,要充当“解决”人……“从
明朝何德明入川这一节点分别向下、向上寻找就可以
了……”,“从父亲到爷爷……,这样的顺序……”真是无稽之
谈。谁要否定、排斥、攻击、打压都是枉费心机。姒改何的
源流史有史为鉴,有《世谱》传记,有各地《族谱》佐证,
有名人评证。我们欢迎有人关心什么,但不怕别人说长道短。
何氏后裔,莘莘学子,人才辈出,后继有人。远祖文化认同,
近祖血缘相亲。一姓多元,多元同宗(同姓)。天下何姓出
庐江,万支水源竞风流,团结和睦中国梦,振兴中华写春秋。
十二、教授说:“庐江何氏现在沦落到由外姓,外族人讲
始祖,由小学文化程度的何姓人争始祖的地步,真是中华何
姓的悲哀!”这里,不禁要问,谁是外姓、外族人?请教授把
外姓外族人的姓名和写的文章题目与内容公布出来,以供何
姓广大族人目睹为快。又问:小学文化程度的何姓人就没有
自己的始祖吗?就没有维护自己始祖的尊严和权利吗?就
不要他姓何了吗?如果是这样,那才真是中华何姓的悲哀,
难道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低的何姓人,就要被文化高,职位
高的人所奴役或指使吗?文化高、职位高的人就可以手执牛
耳当霸主,口诵佛经当神父吗?非也!还是要谦虚点吧,一
颗大树是不成林,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又何况“大智若
6
愚……”。还说要送我一本小学生新华字典,可至今未收到,
反倒收到三十多节下流、无味的短信。如“街边美女一挥手,
路灯也要瞅一瞅…,二挥手…高楼也要亲一口……”;“安徽自
古有名酒,少女腿一抬,口子酒;……老头子腿一抬,圣泉
干啤酒……”。落款垫江县、三溪乡、向前村,不留真姓真名,
好似从天而降的仙子天书。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十三、教授说:“现在的何氏源流,全让一些外姓人与自
认为非庐江后裔的何姓人给歪曲了。目前这种局面,只有用
无知、捣乱、沦落来解释”。此言大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饱学之士的威仪。但众人不知“庐江后裔”之词意,庐江是条
河不是人,它哪能有后裔来呢,只能说何姓出自庐江。至于
说一些外姓人与自认为非庐江后裔的何姓人,他们歪曲了何
氏源流,那只能用“无知、捣乱、沦落”来解释。但不知作者
的用意指向谁,说给谁听?再问作者,你是谁,你的姓源(根)
在哪里?你信奉的始祖是谁,你的家藏和收考的谱书有多
少?现在繁衍世系有多少,你的代次第几?
十四、什么“夜郎苗风犹存,大理白僰无仁”。这是对禹后
裔姒改何姓人的诽谤和侮辱,我姒改何始祖贲偾后裔66 代
德明公,其先祖继杞……大受、侯公……德明公,自安徽冶
父山,后迁至湖北江安(湖北公安)后又迁齐安(湖北黄州
府别名)元·至正丁亥七年(1347 年)德明公随明玉珍入蜀,
后取眷齐安移籍入重庆涪州徐坪居家,繁衍子孙至今26 代,
何来的夜郎苗风,大理白僰人的关联,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劝君不要标新立异,梦幻欺人之戏可休也。
十五、四川泸州纳溪区技术质量监督局何勇的文章说:
“重庆涪陵那支何姓族人的家谱,世系记得非常完整清楚……
肯定是后人修谱时妄猜和杜撰的”。不辩不明,反证其是,真
正妄猜和杜撰的是他自己,因为他拿不出“妄猜和杜撰”的事
实依据来。总不会用他的技术监督局的技术就能查出我姒改
何的“妄猜”和“杜撰”。不知你是何路人马,不正已,焉能妄给
别人下结论,不觉空虚和内疚吗?
十六、有人说:姒何谱,自述敞公刻瘗的《历代源流碑》
曾遗失多年,而后由继杞公建祠时掘得,续修《何氏历代世
7
谱》56 卷,后大受公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传至明·洪
武七年,我入川始祖德明公在战乱之际遗失《世谱》,所幸
后来得知贵州开明祖(德明公的堂兄)家藏有《何氏历代世
谱》,其间失而复得,得而复失。记叙这些历程,传承后人,
正说明我先祖(修谱先哲)的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
畏,不偏不倚;更说明我姒何谱的真实性,无可非议。有人
问《何氏历代源流碑》今何在?我还想问一句,你还想不想,
见一见阿房宫像什么样子?圆明园究竟存在过否?这不过
是在事实面前找不到驳斥证据发出的无知妄说而已。
以上所述,并非我强词的解读。因为事实就是事实,真
的就是真的,姒改何的史籍,我在“浅谈姒改何姓之真谛”和
“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两文中叙述得很清楚,此不赘述。
我们欢迎别人向我们提出质疑,但我们不怕别人对我们的排
斥、打压、否定、歪曲和恶意攻击(人身攻击,什么“其容体”)。
不需要别人“十年内来公布详细资料”,也用不着别人“再花时
间了”,更不仰仗所谓的“博士”、“教授”、“专家”、“专编”等自认为是
权威人士的胡乱指使。当然,我们欢迎与人为善,与人为友,
与人提供交流有据资料的任何人(外姓、外族人)。我们坚
信“一姓多元”,“多元同宗(同姓)”的原则,从而集思广益,见
贤思齐,博采众长、相得益彰,把何氏大家庭的事情办好,
把何氏源流研讨辩明澄清,求同存异,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做出我们智慧与贡献。
2013 年3 月8 日
1
略谈韩改何“始祖”的变数
重庆何氏宗亲会文史部部长 何其容
一、韩庶是何氏正宗始祖:“韩庶是韩非的次子”,“因避强
秦”……而改姓何,为何氏正宗始祖。但查史料,韩非公元前234
年使秦,公元前233 年被李斯之忌遇害。韩庶生于公元前203
年,离韩非死后30 年,韩非哪能再生儿子呢?秦亡国于公元前
210 年,韩庶还未出生,哪 能有“更名改姓,因避强秦”之说?何
德宝在他撰写的《何氏始祖论》(十二页中)以刘向为庐江何氏
作的家乘序:“……有何而复兴,咸阳熄烽火者三月之后焉”,韩改
何是公元前196 年(汉高祖诛淮阴侯并夷三族之时),“这是毫无
疑义的”。又以马司迁为庶公像赞(“更名改姓,因被秦强” )为铁
定案。两个名人都被他紧抓不放,可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何俊新也说:“司马迁为庶公题像赞,有无此事,尚待考证”。这里
是真是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二、韩瑊是假:《浈阳水木记》至今没有找到原本,史籍也
没有韩瑊其人的记载。这是否空穴来风,从韩瑊起下传五十多代
子孙,这是事实,谁又能不承认呢……?
三、韩允是何氏先祖:《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有叙述,但
其中又说韩庶为何氏始祖。前后叙说混淆不清,令人无所适从。
四、《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不是绝对权威,仍因资料残缺,
真实性未详考,其中误漏不可避免。如其中序列的世系表:黄帝
—昌意—颛顼—帝喾—后稷——……(按:颛顼和帝喾是堂叔侄,
不是父子关系,帝喾是黄帝之曾孙,玄嚣之孙,乔极之子)。帝
喾以下的后稷至周成王唐叔虞……韩王安的后裔为韩改何;颛顼
以下的……夏禹……东楼公……简公……贲偾的后裔为姒改何。
不能泾渭不分,混淆是非。
五、韩改何的始祖有三:韩瑊、韩庶、韩允。三者改姓的起
因、时间、地点、各地谱书记载的雷同难分。
1 说:“韩瑊是厘王之子,因避秦难,逃到庐江河上摆渡求生,
遇秦吏追捕过船诘问其姓什么?瑊不答,手指寒冬的河水喻“寒”,
2
吏意姓何而去”。 瑊后知惊感河水救命之恩,而改韩姓何。
2 说:韩允家族为避杀身之祸,仓徨出逃,过河上船,遇船
上关卡盘查:“你姓什么,允没答,只是用手向河里一指,关卡人
员意想姓何而放行,从此就改姓何”。又有记载:“韩允虑祸及,因
手有何字纹,顺天赐之意,遂改姓何”。
3 说:韩庶“更名改姓,因避强秦……”。时间在秦灭韩后,秦
末,汉初“咸阳熄峰火者三月之后焉”。
这三个始祖的改姓由来,到底谁的依据是真,有史为鉴,有
谱为证,找得出来改姓的具体时间、地点、背景来?“指河为姓”,
为什么不姓三点水的河?“韩何谐音”古今依据何在?“更名改姓,
因避强秦”。 “咸阳熄峰火者三月之后焉”何有强秦之避呢?这些是
细节也是关键的过程,不能不做研讨的课题。
特别是韩庶(何修)出生的多个变数:1、何德宝先生引经
据典;刘向为庐江河氏作的家乘序云:“上古之世何氏未有也,韩
削而何始,秦灭而汉兴……韩王安削弱,其次子非入秦,李斯忌
其才,客死于秦。非次子庶弃南阳窜庐江居焉,改韩为何,不与
若祖若父同火煨尽矣,有何而祖庙家乘复兴,其咸阳熄峰火者三
月之后焉……”。又以司马迁为庶公像赞题词“更名改姓,以避强
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先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以
保其身”,“韩庶为何氏正宗始祖是‘铁定案’。 2、《庐江大同宗谱》、
《安徽霍山何氏宗谱》……都记载韩允虑祸及,因手有何字纹,
遂改姓为何,故韩允为何氏始祖。韩允生子:长子隆,次子冉。
隆生子骘。骘生子信。信生二子:长子修,次子昙。修(庶),
生于汉高祖四年(前203 年)[按:与韩非次子韩庶改姓改名何
修,同出生于汉高祖四年(前203 年)繁衍的子成,孙果、曾孙
比干……都相同]。3、福建省何氏源流研究会、何氏委员会《族
谱研究会》,2006 年9 月23 日发行的《论何氏始祖传承》(修订
本)载:韩允(庶)像。庶(何修)公像。(载封二、封三)。又
述:“一世祖,何修,字庶,韩允次子。”“四世祖:韩信(字亚仲),
(非淮阴侯韩信)。生子,韩庶(自修)为五世祖(韩允五代孙),
娶田氏,避难江淮,生五子:赞、成、大、是、业。”(1-2 页)繁
3
衍子孙,成、果、比干……与前面两个韩庶(何修)相同。又载:
“庐江何氏世系表(1-40 世):一世祖:何修,原名韩允,韩王安
之子,家汝南郡,娶赵氏,生子成、成生果……”。这里,一说修
(字庶)韩允次子;一说修,原名韩允,不知所云。又载:“公元
前295 年,韩厘王(咎)生二子:长子桓惠,次庶子韩瑊(庐江
何氏始祖)。”4、广东兴宁市1997 年编修的《何氏族谱总谱》载
(何盛淮转):“韩信生于公元前230 年,拜封汉王大将,韩王,
淮阴侯,生二子:瑊、庶”。“瑊生于公元前213 年,庶生于公元前
211 年”。
综上所述,韩庶(何修)的出生有5 个变数:1、韩非次子;
2、韩允次子;3、修(字庶)原名韩允;4、亚仲韩信之子;5、
淮阴侯韩信之子。他们都改姓何名何修,真是天大的巧合,而且
繁衍的子孙名字都相同,又是何等神奇!作为何氏源流研究,我
们应采取资源共享,多方深入探寻史料,不能各自为政,互相攻
击、漫骂;不能随意“猜想”、“推理”、“可能是”、“伪造”、“嫁接”、“再嫁接”
等以己为是去强加、压低和否定别人。我们探索和研讨姓氏源流
问题,不是研究什么工程设计,不是尖端武器,什么方案,什么
图形,可以千变万化,为我所用。而研讨姓氏源流是以实纪事,
以事纪实,唯一不能变的史籍……!
六、世系(代次)传承,是否合符历史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广东兴宁市1997 年编修的《何氏族谱总谱》载(何盛淮转载):
韩厘生于公元前334 年,39 岁即位,共23 年(前295-273
年)生子惠。(韩厘王17 岁生韩惠王)
韩惠王生于公元前317 年,44 岁即位,共34 年(前272-239
年)生子安。(韩惠王18 岁生韩王安)
韩王安生于公元前299 年,60 岁即位,共9 年(前238-230
年)生子允。(韩王安16 岁生韩允)
韩允,生于公元前283 年,居河南新郑,葬陕西扶风,生子
隆。(韩允18 岁生韩隆)
韩隆,生于公元前265 年,居河南新郑,葬陕西扶风,生子
陛。(韩隆17 岁生韩陛)
4
韩陛,生于公元前248 年,居河南新郑,葬陕西扶风,生子
信。(韩陛18 岁生韩信·淮阴侯)
韩信,生于公元前230 年,拜封汉王大将,韩王,淮阴侯,
生二子:瑊、庶。(韩信17 岁生瑊,19 岁生庶)
韩瑊,生于公元前213 年(有说是韩厘王之子)……
韩庶,生于公元前211 年,(有说是韩非的次子)
以上七代人,连续都在16、17、18 岁时生育一代人,与韩
姓从黄帝起至现在才出生的人止平均30 多年才繁衍一代。(按:
2004 年编修的《酉黔何氏族谱》从黄帝起到现在才相传136 代)
相差之大,令人不可思议。于此,希望韩改何三个始祖后裔的族
贤志士,要力求把自己的姓源始祖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在什么时
间、地点,什么背境、条件下改的何姓?找出老谱来,公开展现
世人,不能凭什么传说,什么“记”中有记载(不完整的几句话)
作凭据,更不能互相攻击,谩骂,争当正宗始祖或第一始祖。要
费一番功夫,下大力气,静下来,认真细致的去研讨,考证,才
能有所知之,有所明辩,有所共识,有所收获,才能源清流远,
传承后人。
2
013 年5 月23 日
论文11:
1
再论姒改何姓源流之真实性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何大成
关于何氏的起源,受历史“韩何谐音”、“何出于韩”、“韩何一家人”的影响,大都认为如是。
可从1986 年起,重庆涪陵地区何氏宗亲会在何其容会长的带领下,着手编撰一部涪陵地区
《何氏世谱》时,在广泛征集整理资料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并非如司马迁“更名改姓,
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所言。而是由黄帝——夏禹——东楼公——贲偾公而
来。于是据老谱及史料编撰了涪陵《何氏世谱》。由于此谱未采信历史讹传,便引来了不少
族人,尤其是韩改何姓族人之非议。为了正本清源,正我夏禹之苗裔,澄清我姒改何姓之源
流,何其容会长写了《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再谈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之真谛》
两文,但此二文一出,更引来了更多人的责难,有人甚至用上了“别有用心”,“嫁接他谱”,
“杜撰”等词语。亦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何姓人明了何氏是一个“一姓多元,多元同宗”
的族系,何其容会长又组织重庆、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市禹后人族贤召开了一个文史研讨
会,会后出版了《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照理说,只要仔细阅读了涪陵《何氏世
谱》及《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应该明了何氏姓源的来龙去脉,可有的人仍纠缠
不放,喋喋不休,个别人甚至肆无忌惮地进行人身攻击。基于此,我作为涪陵何氏宗亲会的
一员,在前面撰《论姒改何乃何姓之源》基础上,再撰本文供大家参考。
一、姒改何姓源流是建立在大量史谱资料上得出的真实结论。
涪陵《何氏世谱》和《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二书,是建立在大量谱牒和史料基础
上,本着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编撰而成。首先从得姓由来上看,宋大受公《撮修何氏
历代谱·序》云:“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
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妫姓,三、禹事舜,封于“夏”,
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荫,
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前221 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
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12。)此段文字告诉
我们:“公孙——姬——姒——何”是何姓的由来,起码是重庆涪陵等地大多数何姓人得姓
由来。而这个由来是《史记》所未记的,故有人置疑,无怪。而益阳明德堂《夏氏族谱·序》
曰:“我夏氏之先,出于禹之后东楼公。当周武王有天下,封国于杞,至楚惠王入杞,佗奔
鲁为夏阳侯。始姓夏侯氏,为夏姓之姓始祖。”(佗公:简公之弟,杞亡后,佗奔鲁,其侄,
简公之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夏氏谱序佐证了何由姒来,与夏氏同为禹之后裔。又据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长江三峡库区胜迹·库区重庆姓氏源流》载:“何氏源出轩辕黄帝,
夏禹后裔,其姓由公孙、姬、姒至何四次演变而来。其主要迁徙地,从今河南新郑县迁山西
夏县(古安邑)河南杞县,安徽庐江县、湖北黄州(齐安)麻城及湘、贵、川、渝、涪等地
(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183)无庸赘言,何由姒出,言之确凿,有史
可查,有谱为证。
其次,从繁衍源流上看:涪陵《何氏世谱》将姒改何姓源流分六个阶段进行了阐述“黄帝—
—昌意——颛项——骆明——鲧——禹“为第一阶段,突出禹始以姒姓。禹——启——太康
——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
皋——发——癸——懿为第二阶段,以突出商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
懿于杞,使奉禹祀,述其根(杞国建立)。第三阶段,从宣公(黄帝第二十一代孙)至东楼
公(黄帝第四十一代孙)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再封于杞,突出《史记》所载“时断时续”,
杞再立。第四阶段,西楼公(黄帝第四十二代孙)至贲偾公(黄帝第七十一代孙)突出其舍
姒姓改何姓,为何姓受姓的始祖。第五阶段,从迪光(黄帝第七十二代孙)至德明公(黄帝
2
第一百三十一代孙)主要突出德明公为涪陵大多数何姓人的入川始祖。第六阶段为德明公以
下至今,已绵瓞于一百五十七代之巨。这朗若垂珠的代次世系是有谱可据的,我何氏后人应
千恩万谢地感激历代为我们撰下族谱的先人,是他们以一颗颗赤子之心,不畏艰辛地为我们
今天能得以承祧连宗地把谱续下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云:
“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
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修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
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修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
复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 看)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公
元126——131 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记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
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
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 年)建
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 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以
上至黄帝世系。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转引
自《中华禹后裔姒改姓源流简史》p11——p12)大受公的序文,详细阐述了我族历代修谱之
先贤和我族从黄帝至贲偾公这七十一代人为何代次无缺之原因。民国《星垓公谱序》又载:
“宋嘉定时,大受公以其卷帖繁浩,观察不便,乃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递传
至元季,其谱尚存,当至正沿江盗起,我德明公兄弟九人,分窜避乱时皆各携有谱,后德明
公奋志从戎,于明初殉黔贼难,其谱遂不知失于何所。自是,而德明公以上之世次遂不可
考……迨崇祯十七年(1644 年)士鼎公避乱思南,得黔族奉先祖遗齐安老谱,见其旁系中
有吾祖德明,始知德明所自出,并知德明以上至黄帝世次,又得涪族化龙撮取以让(公)新
谱,所著《何氏族谱大纲叙》,兴公一系始得其详。于是,乃就仲山谱增入奉先老谱,化龙
族谱大纲合为一谱,而吾族之谱始克完备,但当时仅缮写三部,亦未镌印流传,遍及全族,
故如凤毛麟角,见者亦鲜……”(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47——p48)该
序详细地阐述了入川始祖德明公上溯至黄帝代次一一不差的缘由。从以上二谱之序可知,我
何氏家谱撰修代不缺乏人,而且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不偏不倚。 据涪陵何氏
宗亲会修撰涪陵《何氏世谱》时所搜集到的资料统计,从商朝杞惠公至中华民国星核公就有
49 人之多。且他们矢志不逾地献智何氏家谱事业,虽修而复失,失而复修,中经多次散佚
寻找之苦,但终得将黄帝至今的承祧世次代不缺人地连线下来了,求其代次与时间系数,大
约在每25——29 岁间一代人,合于自然之人生繁衍规律。涪陵《何氏世谱》就是在这样严
谨的考据之上,反复探讨而成的,不可谓是一部难得的谱牒宝典吗?
二、姒改何姓源流的采据是真实可信的
后人续谱,主要依据前人老谱而来,为增其可信度,仍有以国史、方志作补遗的。如前所述,
涪陵何氏宗亲会在修《何氏世谱》时,发现吾族乃姒改何姓而来,是建立在史牒基础上,有
大量的依据可鉴的。对于族谱的续修,国史和方志都不如老谱可靠。作为国史仅载国之治乱
兴衰得失,王候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虽在记述人、事时偶有涉及其家世者,仍一鳞半爪,
撮其大略也。如《史记.陈杞世家》载我何氏源流时云:“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
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从这段
文字看,东楼公生于公元前1122 年己卯,被周武王再封于杞,而周厉王是公元前878——
前841 在位,谋娶公若当周厉王时,哪有曾祖比玄孙大200 多岁的?故涪陵《何氏世谱》据
《何氏历代源流碑》所载补出了所漏记的“题公生仁公,仁公生哲公,哲公生钦公,钦公生
敬公,敬公生英公,英公生献公,献公生顷公,顷公生谋娶公”的代次,当代史学奇才何光
岳族贤看到此,亦称之“可补《史记》之缺”。这就充分说明了老谱在续修新谱中有着其它
史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确切性。更何况国史的编修是后朝叙前朝之事,亦是凭前人记述
而来,而前人记述时有诸多因素影响其事实的真实性,乾隆皇帝的生母,出生地至今都还是
3
个迷就是例子。方志的内容亦可作续谱的参考,但仅为参考而已,因它的任务是记载山川之
形胜,扼塞土木宜物产之出内多寡,城廓疆域之损益沿革,而一人一姓之出处变迁不与焉。
即使偶有记载,而真实性亦应有所折扣。如《贞阳水木记》在记载韩改何时就带有传奇色彩,
大意是说:韩瑊为避秦难逃到庐江河上摆渡为生,秦始皇游博浪沙遭袭,疑为六国公子所为,
便派秦吏暗访六国之后欲除之,当秦吏盘查到何瑊船上问他何姓时,韩瑊以手指水曰此乃吾
姓,意以水寒喻韩,秦吏答曰姓何,韩瑊点头以应,后知真象,以为逃过一劫,遂以何为姓。
这就是韩改何姓说法的一种版本。其实以此说何由韩来,真实性就大有可疑。从人类的思维
规律来讲,总是从已知联想或推断未知,从秦吏把韩瑊指水为姓理解成何姓上讲,说明这个
地方大有何姓人存在,事实也是如此,从简公之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上至贲偾公以居地为
姓,已在这里繁衍七世,历经二百二十四年,已基本形成了根基。如若当地无人姓何,秦吏
还可以联想到庐江的江等姓。尤其是以水寒喻韩一语,更是后人意测,如果撑船者姓刘的话,
他还可以水流喻刘之类。
相对于国史、方志而言,家谱对后人续谱的参考价值和可信程度就大得多了。一是家谱是专
记一家一族兴衰繁衍之事,二是都经父子口传身受,访问编录;三是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视
孝为大,并有三代不修谱视为不孝的传统说法。所以,它时间短,脉络清,所记之事之人在
当时大家都明白,虽后有散失,总有星火相传,尤以象“何氏历代源流碑”那样刻于石,锲
于木上者,便经久不灭。涪陵《何氏世谱》的问世就得力于象这样的谱本和某些刻于梁坊和
墓碑上的文字。家谱的造假意义不大,无外乎象《青邦大亨》所载杜月笙修杜氏宗祠时,把
杜甫供于神龛一样,冒名人之后而已,而这一点若被人发觉,不贻笑千古吗?
三、姒改何姓源流具有无可置疑性
涪陵《何氏世谱》发现姒改何后,由于“我生也晚”,便遭来不少族人的非议:一是由于韩
改何的历史记载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二是由于黄帝至贲偾已繁衍七十一代,千多年的历史,
难道在贲偾公以前都没有人姓何吗?三是几千年来,历代战乱灾祸,哪能有象涪陵《何氏世
谱》这样代次一一分明的族谱之嫌疑。诸如此类,不再列举,只简析如下:据宋罗泌《路史》
记载:“何,妫姓,虞帝末,何侯得道于九嶷,今道之宁远广济乡有何亭墟。然伯陵同何女
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有。又康居支庶分支有何国,以国为姓,有何氏……”面对这样一段
记述,我不敢否认它的真实性,只遗憾那个时候没有象《百家姓》那样的著作来让我辨真伪,
更遗憾的是那时候没有多少文字记载有关于何姓内容,照理说一个繁衍了千多年的姓氏已大
成规模,怎么就没有文字可考的承祧记载呢?我对原文第一句的理解是“何,妫姓”是说有
一个名何的人,姓妫,在宁远广济这个地方有一个“何亭墟”可作为有这个人存在过的依据。
大家都知道,中国上古时代,只有高贵者才有姓,庶人有氏无姓,何姓那时到底有没有,还
要以后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论证。
至于司马迁《史记》等书认为“何由韩出”一说,就要从姓始祖及时间上看其是否真正的何
姓是由韩姓演变而来。首先是始祖问题,有人认为是韩允,有人认为是韩瑊,有人认为是韩
修,有人认为是韩万。如果以韩修为始祖,那么他是汉景帝时(前156-149 前)人,与姒改
何始祖贲偾公舍姒改何晚六七十年。如果以韩瑊指水为姓,如前所述,他也已晚于姒改何了。
至于韩允因手有纹像何字而弃韩姓何,就更不据可信性,在中国这块讲气节的土地上,自古
都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那有滑稽到看到手有纹理象什么就姓什么的?
诚然,由于史书的记载与几千年来的以讹传讹给人们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人们对何出于韩深
信不疑,要想一下子从这模式中改变过来还需继续的充实证据和慢慢适应,但不能因为这一
点我们就仍然的一错再错下去。我们应像历代修谱先贤那样,去发现那些被尘封或被遗忘的
旧谱及史料,更充分证明何姓源流,以期统一认识。
对于有人对姒改何姓族谱之代次朗若垂珠的置疑问题,前有详细阐述,只要大家仔细阅读涪
陵《何氏世谱》和《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二书,其疑自消。至于有人置疑“姒改
4
何的根在杞,按当时以封地为姓的一般惯例应姓杞,不该是姒改何,而应该是杞改何”一说。
我的理解是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使奉禹祀,正说明了缘由。
懿已有姒姓,此姓承禹而来,还用得着改姓杞么?以封地为姓是指封以前未有姓者。
另外,古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而相隔数千里之地者,所著族谱一致,只不过各分房有所
侧重而已,这不正说明何氏姒改何姓一脉传承吗?如明代何绍先《自述何氏本纪》详实地记
录了从黄帝一代起至第一百三十二代止的承祧齿录与湖北监利《何氏族谱》和重庆涪陵《何
氏族谱》所载源流世系完全相同,只在第一百二十五代起分支罢了。
四、姒改何姓源流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姒改何姓源流是具有无可置疑性的,若有异议,应以真凭实据为由。国史,方志,
家谱是史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作为一姓一族人之后裔,不仅应知道生我者父母,更应了解生
文母者何人,以不至于数典忘祖和生于某氏应知于某氏,这样才不至于愧对先人。涪陵《何
氏世谱》的问世,不仅正本清源地还原了何氏由来面目,而且对纠正历史错误,丰富谱牒文
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让我族同胞知道了自己堂堂华裔贵胄裔孙之身份,而且知道了我何
氏是一个“一姓多元”,“多元同宗”的族系。天下何氏乃一家,我们不管谁是韩来,方来,
卓来,韦来,他们的得姓始祖是谁,都是我们何氏家族的一员。都是亲切的弟兄姊妹,祖孙
叔侄关系,因而不要在探讨何氏姓源中非礼对方,而以有理有据的议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使我们何氏独特的氏族文化研究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2013 年5 月24 日
论文12:
浅论姒改何姓始祖何贲偾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副会长 何应仿
众所周知,姒改何与韩改何是当今世界何氏两大源流,而韩
改何之始祖则不由我姒改何姓人来评述。在此,专题浅论姒改何
姓之始祖何贲偾。当今姒改何姓人就是要为受姓始祖何贲偾大喊
大叫,为其正名。贲偾在秦朝统一天下姓氏合一的变革时期,顺
其历史潮流,改千多年姒姓为何姓是超前的,是姓氏文化的先驱
者。要让姒改何姓的始祖何贲偾与韩改何姓之始祖同等其名,同
排共坐,永远记入历史文化的史册,永远铭记在何姓人心中。姒
改何姓主要是发源于安徽庐江,分迁湘、鄂、皖、赣、闽和云贵
川等地以及我国西南部很大部分地区。重庆涪陵这支何姓人,已
多年成立了何氏文化研究会,多年进行姓氏文化研究,就是要让
世界何氏人知道,姒改何与韩改何是两大改姓源流,韩改何明摆
着有三个始祖待研究,实难定论。姒改何始祖仅为何贲偾一人,
全可独尊,无可非议。
但有论者曰:“姒改何始祖是编造的,他们任意编造了黄帝起
共141 代世系图,所谓的‘禹姒改何世谱’说姬姓只有黄帝、昌意、
颛顼、骆明、鲧五代,从六代禹起直到71 代贲偾属姒改何……
历史上也不存在姒改何贲偾始祖说,不可轻信”。又有人曰:“重庆
涪陵那支何姓人的家谱,世系记载得非常完整清楚,看得出来,
后人编写族谱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只是这本族谱上记载的关于何
姓得姓的起源一说,肯定是后人修谱时,妄猜和杜撰的”。按此说
法,涪陵这支何姓人,姒改何姓是编造的,历史上也不存在姒改
何贲偾始祖说,甚至涪陵何姓人的家谱也是妄猜的等等。一切的
一切全是假的,应该全盘否定。否也!涪陵何姓人可以肯定地说,
有史料为鉴,谱书为证,证据确实,依据充分,大量的事实阐明
何贲偾就是姒改何姓之始祖。
一、贲偾所处的历史时期
要弄清贲偾所处的历史时期,也得从何氏源流人文始祖黄帝
说起,据历代《何氏族谱》记载,从黄帝轩辕姓公孙亦姓姬,其
子昌意得姓为姬,经颛顼,骆明,鲧五代为姬姓,至禹时赐姓姒,
2
以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发、
癸(桀)、懿……至63 代简公时,杞简公四年,当周贞定王二十
四年(公元前445 年),杞国被楚灭,计自东楼受封至简公失杞
国,已二十七君,二十三世,678 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
第64 代简公之子,禹裔率族避难,由今河南杞县迁居今安徽庐
江河畔,(在今安徽庐州府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禹
裔就是最先居住庐江河的先祖,从禹裔、绍圣、念祖、徽荫、熙
庵、裕昌、衍夏、贲偾已居住在庐江河上七代达224 年之久。
贲偾生于秦政乙卯元年(公元前246 年),至秦政并吞六国之庚
辰二十六年(前221 年),秦国实行大改革,全国设郡县制,统
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姓氏合一,贲偾已是一个祖辈久居当
地的土著民,早已忘却舍念先祖显贵爵位,随改革潮流,贲偾遂
以庐江河居地为姓。但江河的河是水字旁,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
因以人易水,改姒姓为何姓,此乃何氏始于秦政时期,发源于庐
江,至今已达2234 年何氏姓史。以上表明其一,从黄帝姓公孙,
第二代昌意得姓为姬,至第六代禹赐姓姒,至71 代贲偾姓姒改
何,则姓氏经公孙-姬-姒-何,已有四次演变过程。其二,表明第
六代禹姓姒至71 代贲偾改姓何,则经历65 代姒姓改为何姓,
就是禹后裔姒改何姓的过程。其三,说明姒改何姓族人,则从黄
帝至64 代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居住,至71 代贲偾姒改何姓
已达224 年之久,恰阐明姒改何姓源流出自庐江。其四,最终
表明,贲偾是与世无争的姒改何姓受姓始祖。
二、有史料可证贲偾是姒改何姓始祖
东汉何敞(黄帝81 代),《汉书》有传,东汉主汝南太守,
后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江冶父
山(安徽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黄帝79 代)
续修何氏谱牒。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
代源流碑》于冶父,以垂不朽。
北宋何继杞(黄帝119 代),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
种菊十年,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 年)建祠冶父,掘得敞
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71 代至黄帝世系。续成《何
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
南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世谱序》记载,稽我何氏之谱,
3
创自商杞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
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谱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
汉文帝时脩公(黄帝73 代)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
观。嗣禹裔,脩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
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丁酉九年(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
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顺帝年号126-131 年)而
佚。后休公(黄帝84 代)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记其
以下可知世系。继后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
公,南北朝齐之晋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
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公元991 年建祠冶父时,掘
获东汉永元九年丁酉(97 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
得贲偾第71 代以上至黄帝世系。从中说明,贲偾以上71 代至
以下继杞公119 代,续修谱者,代不乏人,代代相传。从119
代至元代德明公131 代,更是谱载清楚,历历在目。
明朝《何氏本纪》乃德明兄师鲁子超字绍先所述:“时有简公
之子,禹裔窜居庐江河上,历绍圣、念祖、徽荫、熙庵、裕昌、
衍夏、而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224 年之久,时为秦始皇
庚辰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遂舍姒姓,而以居地何为姓,
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
清朝显虞《谱序》曰:“继杞公于北宋淳化(太宗年号)辛卯
(991 年)建祠冶父,无意中复掘得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
贲偾以上世次,由是复得其考”。
三、有关省市族谱记载贲偾是姒改何姓始祖
湖北监利《何氏族谱源流序》:“粤稽我祖自东楼受封于杞,
贲偾肇姓为何。贲偾者僖公之远支也,因避秦难,窜居河上,家
久之,遂以地为姓,又谓河旁有水,于是以人易水,乃姓何。此
何氏之所自起也”。
湖南益阳明德堂《夏氏族谱·原序》曰:“我夏氏之先出于禹之
后东楼公,当周武王有天下,封国于杞,至楚惠王入杞,佗奔鲁
为夏阳侯。始姓夏侯氏。为夏姓之姓始祖。楚惠王灭杞,杞伯简
公,春之子,禹裔携“谱”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在今安徽庐州府之
辖境内,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禹裔生绍圣-念祖-徽荫-
熙庵-裕昌-衍夏-贲偾,历时224 年,繁衍七代人,贲偾在
4
秦政庚辰26 年公元前221 年,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
乃姓何”。
贵州省习水《何氏族谱序》:“自神禹之后,四百余年,逮商
及周,杞伯之裔,避强楚而匿迹庐江,易姒氏为何氏。徵献、徵
文迹可查矣”。
四川遂宁《何氏谱序》:“训祖抄得有世系源流考,欣然捧读,
始知何氏之系,肇自姒氏始,乃黄帝之裔,实有夏之祖矣”。
四川广安《何氏族谱》称,杞东楼公31 世孙,定居庐江,
在秦代时,改为何姓,庐江是何姓的发源地。
再据四川安岳,巴中,合江,泸州。重庆的綦江,璧山,江
津。贵州赤水,仁怀,遵义,桐梓,德江等地《何氏族谱·老序》
称,南宋绍定时,理国奉旨率领国佐、国佑、国伦、国信、国俊
五子入蜀,先住重庆较场坝,南纪门。奉为迁移始祖。宋时何潜
为世系始祖。秦时徵献,徵文,出自禹后杞伯之裔,在杞末战乱
中,避强楚于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易姒姓为何姓。
安徽《潜山谱》,江西宁都《青塘谱》等都有禹后裔姒改何
姓的记载。
四、名家论证姒改何姓始祖是贲偾。
湖南社科院著名历史学家,姓史学家何光岳在《中华姓氏源
流史·何姓》中对涪陵《何氏族谱》点评:“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
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
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武王十三年乙卯
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贞定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
所灭,杞国共传四十八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简
公长子禹裔,窜居庐江河干。71 世贲偾,当秦始皇二十六年时,
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
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五、姒改何姓地域分部
重庆奉节、万州、长寿、璧山、黔江、彭水、武隆、垫江、
梁平、丰都。湖北监利、荆州、沙市、武汉。湖南临湘、岳阳、
益阳。贵州仁怀、习水、遵义。安徽潜山。江西宁都。四川广安、
宜宾、郫县、武胜、邻水。中国西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全国各地
部分地区,均有姒改何姓的族人居住。据初步统计,全国何姓人
5
口二千多万人,姒改何姓人口就约有七、八百万人,重庆涪陵及
周边区县,姒改何姓人口竟达到数十万。
综上所述,重庆涪陵这支姒改何姓人,确实对姒改何源流史
和姒改何姓始祖何贲偾的研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史料记载也
是非常清楚完整的。早在一九八六年,就开始从事何氏文化的研
究活动,并建立了何氏宗亲会和何氏文化研究会。经过多年的全
面调查研究。上自黄帝一代,下至入川始祖德明公一百三十一代,
现在已传至一百五十七代,从不断代,代代相传,脉络清晰。特
别是近些年来,向全国各地采访收集大量资料,为广泛宣传姒改
何姓源流以及受姓始祖何贲偾,于1993 年续修涪陵《何氏宗谱》
上集,印发1800 本。 1995 年编写了涪陵《何姓源流史》,印
发120 本。2010 年编写了涪陵《何氏文化资料选辑》,印发200
本。于2010 年又出版了涪陵《何氏世谱》达1700 本。2012 年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发
行2500 本。以上几千本有关姒改何姓源流的谱史资料,分别送
发给全国各地有关单位以及何氏世总会领导,得到了有关领导的
好评和全国各地族人的赞赏。姒改何姓贲偾始祖,是有时间,有
地点,有历史环境,有根有据的,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姒改何姓
始祖何贲偾,必定会谱写在姓氏历史文化的史册上。通过对姓氏
文化学术的研究,本着一姓多元,多元同宗,正本清源的宗旨,
一定会真正达到共创和谐,实现天下何氏一家亲的本来纪实。
二0 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论文13:
姒改何姓源流考证的探讨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 何周鑫
谈起何姓源流,那是众说纷云,各执一见。我在姓氏书籍和史书上了解到一些有关何姓源流
的记载,当今韩改何和姒改何是何姓源流的两大主流。2012 年11 月,重庆涪陵何其容会长
主编出版的《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是一部姓氏源流专著,开创了何姓无源流史著
的先河。由此,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史成为研究何姓源流的重要史料,也是探讨姓氏源流的
重要参考文献。今天,我再次以重庆涪陵珍藏的《何氏历代世谱》为依据,来探讨禹后裔姒
改何姓的源流,以供参考。
一、禹后裔姒改何姓的由来。
《何氏历代世谱》载:“公元前445 年,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简公四
年,杞国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干(今安徽庐州府辖境内),生子绍圣。
绍圣——贲偾,相传七世,历时二百二十四年之久”。贲偾公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至秦政
并吞六国后之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 年),秦国实行制度大改革,全国设郡县制、统一
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姓氏合一,贲偾公此时是一个祖辈久居当地的土著民,早已忘却先
世的显贵爵位,乘着改革的新潮,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
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二、《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简史》是一部完整的姓源宝典。
何贲偾是禹后裔姒改何姓的始祖。从《何氏历代世谱》看,不仅姒改何姓的时地及缘由明晰,
而且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传承,世系代次不缺不乱。具体来讲就是:何氏源出轩辕黄帝姓公孙
或姬,其子昌意得姓为姬。至禹时赐姓姒氏,经启、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
降、孔甲、皋、发、癸(桀)、懿、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
怀、度、肃、襄、威、灵、安、元、东楼、西楼、题、仁、哲、钦、敬、英、献、禹裔、顷、
谋娶、武、靖、共、德、桓、平、悼、厘、缗、哀、出、简公时,再经绍圣、念祖、徽荫、
熙庵、裕昌、衍夏、贲偾(前221,秦政二十六年),计66 代、1849 年(约前2070—前221)。
其中,夏禹后裔癸(桀)之子懿,被汤封为杞国第一君(前1597 年、汤即位三年),至杞国
最后一代君主简公·春于公元前445 年被楚灭,共传44 代、48 君,1152 年(前1597—前
445),再由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至贲偾时,与《史记》、《中华姓氏源流史·何氏》、
《长江三峡库区胜迹·重庆库区姓氏源流》等史著吻合。谱书又记载:简公弟佗公奔鲁,鲁
国以佗公为禹后裔封为夏侯,为夏氏始祖。现渝贵川鲁等地的部分《夏氏族谱》佗公至禹的
代次、姒姓,与禹后裔姒改何姓的《何氏族谱》一致。如重庆垫江、涪陵、武隆等区县2007
年出版的《中华夏氏族谱》139——143 页载的世系代次名录,与涪陵等地的《何氏族谱》
完全吻合。涪陵《何氏族谱》载,公元前221 年,贲偾公以居庐江河改为何姓至敞公卒时公
元105 年(东汉和帝永兴元年),计11 代、326 年,与《汉书·何敞传》吻合。重庆、贵州
等地何氏老谱载,公元前445 年,禹裔由今河南杞县窜居江南庐江河畔至1264 年,计63
代、1709 年。由庐江迁湖北黄州(齐安)、麻城等地居住时间是1264—1357 年,计4 代(不
含德明公)、93 年。另据重庆博物馆著《明玉珍及其墓葬研究》、《重庆市志·一卷》(1992
年出版)、《辞海》及张习孔主编《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四卷》等载,明玉珍是1357 年入川,
与涪陵何氏老谱载何德明随明玉珍入川时间是1357 年吻合。从1357 年德明公入川至2011
年,计24 代、654 年。重庆涪陵珍藏的《何氏历代世谱》记载了四千多年的何姓源流,经
得起诸多史籍和谱牒的考证,可谓是一部完整的姒改何姓源流宝典和姓源史籍。
三、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补正了《史记》杞国国君世系的遗漏。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载:“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
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
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
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
卒,子孝公匄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
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釐公。釐
公十九年卒,子湣公维立。湣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湣公弟阏路弑湣公代立,是
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敕立,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
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后陈亡三十四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与《何氏历代世谱》
对照杞国国君的谥号、在位时间和杞国亡于楚国的史料等记载相吻合,但有遗漏,题公后即
接谋娶公,漏记仁、哲、钦、敬、英、献、顷七代七君。这恰补正了《史记》记载共传四世,
杞国从东楼公到谋娶公,其间四位国君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中经200 多年,杞国的世系必有
缺漏之论。又《史记》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小国,国祚延绵
1000 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由此可见,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据《大戴礼记·少
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
一带)。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这是商朝杞国事
迹、国君世系失考的根本原因,也是司马迁无从考证杞国自履癸至东楼公的世系,才漏记懿、
宣、显、昭、穆、康、惠、戴、庄、景、高、睿、定、怀、度、肃、襄、威、灵、安、元二
十一世,足见《何氏历代世谱》之精确。
四、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比《后汉书》记载的何氏世系更详细更准确。
《后汉书卷四十三》载:“何修生成,为汉胶东相;成生果,为大中大夫;果生比干,为丹
阳都尉;比干生寿,蜀郡太守;寿生显,为京辅都尉;显生鄢,光禄大夫;鄢生宠,济南都
尉;宠生敞。”与《何氏历代世谱》记载的世系完全一致,但未对比干七子寿公是以毅公(比
干七子)三子显为后,显无子又以武公(毅公二子)二子鄢为后作补充记载,这些史据也恰
是其他何姓谱书没有的。正考证了其他何姓谱书没有源流史料就直接借用史书的人物世系载
入谱书,使源流前后不能衔接,源流年代记载错误较多,有源流史料的谱书也是不见经传,
无从考证,造成前后世系不清、代次混乱、源流争议大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其他何姓族
人坐而论道不作考究就定论姒改何姓源流“错接”、“嫁接”之谬论的有力证据。
五、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由历代修谱先哲著谱而得以世代相传。
《何氏历代世谱》从商·杞惠公修谱起,往下有定公、靖公;周·杞有钦公、厘公至简公失
国,其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踵厘公续修旧谱;及至西汉修公、毅公、鄢公;东汉敞公
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休公(报残续修)、潜公;西晋函公、玄公、风度公祖孙三代续修;
南北朝时敬叔公、晦公(重修谱牒);唐代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北宋继杞公(续
成《何氏历代世谱》56 卷);南宋大受公撮取《何氏世谱》著图系一卷;元代超公字绍先公
自述《何氏本纪》;明代旭公、仲山公、化龙公、土鼎公、清代显虞公、坦公、廷赞公、天
泰公、民国星垓公、文钦公及至现代各地族贤修谱。《何氏历代世谱》古往今来是有源可述,
有据可考的,可谓是一部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史籍。而历史姓氏书籍,主要记载“何”姓
来源归为“音讹”称“韩改何”。如:《辞海》、《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
等书籍对姒姓源流的记叙甚少,使一些姒改何姓的在找不到何姓源流的情况下,只有认同韩
改何姓的源流,甚至照搬不误,也是可理解的。
关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的佐证不胜枚举,在探讨中发现《何氏历代世谱》与许多史书、谱
书记载的源流都是不谋而合,足以证明姒改何姓源流史是历代修谱先哲珠积寸累的真知酌
见,不是人云亦云。而韩改何姓也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出现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两
百多年了。韩改何姓是何氏的一脉,无需置疑,关于韩氏为什么改何姓和韩改何姓的始祖说
法不一,是值得考证的?当然,更有族人妄自尊大的声称何姓都是出自韩改何姓的荒谬结论。
我们要在何姓源流的探讨长河中,让更多的何姓族人来研究何姓源流史,达到资源共享,为
正本清源形成共呜,何姓源流是多源,不去搞始祖论,不去搞谁是正宗和赐冒,抛弃何姓源
流的一些谬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何姓族人团结一心、志同道合地去传承和考证何姓源流
史料,为何姓源流史补正添新,让何氏的姓氏文化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台阶,也为祖国姓氏文
化研究添上光辉的一笔。
2013 年5 月25 日
论文14: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论何氏一姓多源是不争的史实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会长 何国胜
一、何姓的现状
何姓是一个多元化、多源流的群体姓氏。当今的何姓在
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七位,属于大姓之列,人口两千余万,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分布上多集
中在重庆、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云南、
贵州等地。
二、何姓的来源
(一)一姓多源的得姓出处,大致如下:
1、韩改何的姓源始祖为黄帝之子玄嚣,经韩安王世系
衍变至何姓。此源流出自周文王裔孙韩武子之后,属于音讹
变字为氏。是“韩”的误读,此源流引以何瑊谱(公元前218
年)见:《浈阳水木记》、何氏太始祖陵园等;何庶谱(公元
前203 年)见:苍南《何氏宗谱》、兴(宁)梅(州)客家
谱、《晋陵何氏家乘》、《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贵州遵义
谱》等;何允谱(公元前230 年)见:《庐江郡何氏大同宗
谱》、《崇义何氏九合谱》、《九井堂何氏瑞昌谱》、《何氏仲理
公支下宗谱》、《蕲阳何氏族谱》等资料为证。
2、姒改何的姓源始祖为黄帝之子昌意,经禹(姒姓)
至东楼公及贲偾公。贲偾公为得姓始祖,入川始祖德明,此
源流可见:(公元前221 年)《何氏历代世谱》、《史记·卷二》、
《辞海(1417 页)》、《纲鑑·卷一》、湖南临相市板桥《何氏
族谱》等为证。
3、西周乃至远古何姓,帝尧时代的何侯,相传何侯是
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此源流出自宋代姓氏书;何尊中国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现藏于中
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4、官位为姓,周武王之子韩侯见《左传》有言“邗、晋、
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
经》中又有“韩侯出祖”。
5、封国为姓,韩武子韩万为何姓始祖,例证:司马迁
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
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
子”。韩武子名韩万。
6、冒姓、赐姓、他姓改姓何姓,此源流有:朱苗改何
苗、方都孺的后裔改何、鲜卑复姓贺拔氏改何、《五代史》“吐
谷浑有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赐姓何、徐宗富改
何、何世璂本姓陈随舅氏姓何、《姓谱》复姓何、何尊为姬
姓何氏、商的子姓分支何、荷兰裔犹太人何仕文原荷兰姓氏
是Bosman 汉化为何等事例;
7、少数民族改何姓,蒙古、回、锡伯、达斡尔、鄂温
克、鄂伦春族汉化为何,此源流出自“昭武九姓”,可见:《隋
书》记载:“西域有何国”、《清韩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
《吉林通志》等史籍文献。
8、僰人后裔改姓何,民间传说当地何姓人家即为僰人
后裔。
(二)何姓家族的迁徙是何姓多源、支系繁杂的主要原
因
择地而居,适则居,不适则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法则。
何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因此,流徙迁移是生存发展的必
然现象。
何姓形成后,因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
灾害,以及古代的政治避难,战火匪祸等原因进行频繁迁徙。
且在外迁的何氏族人中,兄弟相伴,举族同迁的现象在史志
谱牒中并不少见,分布东至台湾,西达陕、晋、川、渝,南
抵云、贵、北及辽、吉。粗略来讲何氏族人迁徙分布的几个
特点:一是支系繁杂,人口众多;二是迁徙频繁,流远布广;
三是举族迁移,居地集中。迁徙中,本姓的变动,他姓的掺
入,婚姻引起的姓氏变化等,是构成一姓多元,支系繁杂的
原因。
三、姒改何姓研究发现的历史价值
一九八六年,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在何其容会长的主
持带领下,着手编撰一部涪陵地区《何氏世谱》时,通过搜
集整理资料发现,我们涪陵地区、贵州、湖北等地的大部分
何氏后裔并非如其它史料所言“何由韩来”,而是从禹后裔姒改
何而来,于是又从正史、方志、他姓氏族谱中寻找佐证。在
通过二十几年的严谨考证中,编撰出《何氏世谱》和《中华
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二书。《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
流简史》一书,填补了中华何氏无姓氏专著之空白,正本清
源地指出了“何由韩出”的片面历史谬误,进一步证明何氏是
一个“一姓多元”的群体姓氏,是一部难得的姓氏研究宝典。
《何氏世谱》亦不失为一部集历史修谱先贤共同心血的家乘
力作,它将绵如瓜瓞的何氏历代世次,从黄帝一世至入川始
祖德明公(黄帝第一百三十一代)串如垂珠地连系起来,不
仅理清了繁衍世次,而且补足了《史记》之缺。亦应受到族
人珍视。
四、多源一姓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历史史实
一姓多源的何氏文化,是何姓历经沧海桑田、境过时迁
的历史演变发展而成,也是何氏族人遭遇风云变幻,在历史
长河扩充壮大的不争事实;现有的两千多万何姓后人,其姓
氏文化的得来和继承,都是合法的客观实际存在的,没有任
何人或组织能够改变其中任何一个何姓人的姓氏权力,这也
是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在宪法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多源一姓,求同存异是必然趋势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里,何氏在漫长的迁徙、繁衍过程中,
“何家的儿子要取妻、何家的女儿需出嫁”,何姓族人在不断发
展、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必然容纳了其他姓氏的加入,在
不断传承前辈优良文化的基础上,博采广集别姓他氏的精
华,成为推进国家繁荣、推动历史前行的名门望族,也培育
了声望鹊起,蜚声中外的优秀何氏子孙,因此不管是韩何姒
何还是冒何赐何改何,一个“何”字天下相同,海内外相通,
多源一姓是历史史实,求同存异是必然趋势,团结和谐则是
发展一姓多源的何氏文化的必要保障。
六、一姓多源、容纳各支系共同发展是历史使命。
随着春秋更迭,风云变化的历史发展,何氏家庭在广袤
的中华大地上繁衍昌盛,各支系根结交错、派分繁杂,各族
人丁兴旺,才俊辈出,然而古时交通不方便,信息传递不发
达的状况,造成了何氏族人四方离散、居所不定、南北睽隔、
音讯不通的历史局面,因天灾流离、政治避难,战火匪祝等
等原因,使得何姓族谱有所缺章少页、散失堙没!在历史不
同时期里,何氏先辈们曾有过多次查漏访遗,清源溯本的修
谱,同时也历现了弘扬何氏前人的传统美德、传承何氏家族
的廉正风习、警启何氏后人不忘先贤、牢记祖训的良苦用心。
如今何氏族人也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力图找寻、探明
何氏一脉的渊源,可就在包含着这个良好衷愿的探寻道路
上,关于何氏何姓如何源远流长,怎样世世相袭,代代传承?
的问题上,何氏各支系、宗亲会引经据典、可圈可点的进行
旁征博引,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抒已见,作为何氏后人不免
心生感叹!且不论所引所据是否真实可信,是否严谨可靠!
就单从分清何姓大家庭里各派系血脉谁正谁纯?各分支尊
卑谁嫡谁庶?这些无稽之论既不利于何姓大家庭的和睦友
爱,也不符合现实情形,更与先辈们存谱、修谱,以传承何
氏美德家风的想法相悖离。
寻根问祖的根本目的是出于缅怀祖先业绩,敦亲睦族、
弘扬光大何氏祖辈优良文化的衷愿,在这个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时期,在经济决定生存质量的现实面前,面对国家、社会
的探索转型,面对思潮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的挑战,何姓后
人如果非要在何姓大家庭里区分“韩何姒何冒何赐何”源流孰
清孰正,从宏观立场上讲,这既不合乎新时代提倡的人权平
等原则;从微观方面以家庭发展趋势来看,也不符合敦亲睦
族、天下何氏一家亲的何氏文化传统;从个人立身处世的认
识上说,这更不利于族人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核心发展
理念,本人认为何氏就应该像容纳百川的大海,基于一姓多
源的姓氏基础,整合互促共赢的群体规模,打造何氏群体效
应的优势契机,振奋精神,冀望承前启后以弘扬祖辈优良文
化传统、引导后人与时俱进共同繁荣,力图先以己姓之和谐
昌盛,影响、感召本土地方大众,力图家族宁、致力国家富、
实现中国梦!
2013 年6 月1 日
论文15:暂缺
论文16:
1
何氏源流之管见
广西玉林何氏宗亲会 何金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氏族文化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何
姓在中华姓氏大家庭中排于第17 位,历代何氏人丁兴旺,勤劳聪慧,人
才辈出。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何氏随着历朝的变化,族人的迁徙,
形成了一个多文化的特殊族众。长期以来,何氏姓由何来?始祖是谁?发
源地何处?众说纷纭,各表其意,客观的出现不同的始祖,不同的发源地,
到如今还没有达成共识。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届何氏历史源流研讨会,初次接触何氏源流
的研讨,聆听了各地宗亲对何氏始祖,何氏来源等详细的阐述,也目睹着
宗亲们对问题的激烈争论,更使我感动的是看到了我们有些宗长为求证各
支系的对始祖、源流的提拟观点,长期深入各地进行调查,更难能可贵的
是为求证取得准确的资料,上到北京国家图书馆,下到全国有关县市,认
认真真查阅资料、地方志及各房族谱,这些十分值得我学习。
(一)
何氏源流呈多元化,这是大家公认的不争的事实。本人认为何氏始祖
的确认是何氏源流研讨的核心,是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始祖的确定后,
其中何氏来源,发源地将迎刃而解。
当前对何氏始祖的讨论,我认同《何氏源流史话》作者的分析:全国
2
各地对何氏始祖的认识不一致,有的地方认同何瑊,有的地方认同何庶,
有的地方认同何允,有的地方认同何嗣韩等等。在何氏族人中对“何氏始
祖”的讨论,至今也没有得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结论。有的宗长反对讨论
谁是何氏的真正始祖,认为二千多年前的事谁也说不清,要“搁置争论”,
不然会影响族内安定团结。
然而,何族历史源流的研讨是不能回避“谁为何氏始祖”的问题,不
管你愿意与否,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却客观存在。由于“谁是何氏始祖”的
问题还没有“盖棺论定”,因此,关于“何氏始祖”就众说纷纭。较有代
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一、 韩厥是韩姓始祖,也是天下何氏第一人。理由是何氏源于韩,
而韩厥是韩姓始祖,也该是何氏第一人。
二、 韩瑊——何瑊是何氏始祖。依据《庐江书院族谱》记载。
三、 韩庶——何庶是何氏始祖。依据是《青山里何氏家乘·谱序》。
《何氏谱》、《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孝》等。
四、 韩允——何允是何氏始祖,依据《庐江群何氏大同宗谱》、《安
徽潜山县谱首姓纪通鉴》、《计然村何氏谱》。
五、 何文高为何氏始祖。依据是《婺原菊径何氏族谱序》。
六、 何嘉是何氏始祖,依据是浙江《东阳何氏宗谱》。
以上所提六位何氏先祖是各地宗亲认定的何氏始祖,本人世系记
载的先祖是何瑊。
何瑊,原名韩瑊,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人,瑊以其高尚的品德和
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韩瑊屡进言王安,
3
要他不要朝秦,安不听,韩瑊只退隐韩原。
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韩瑊携妻
姜氏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公元前218 年,秦始皇出游河南博浪沙,
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
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秦史登
上韩瑊之船询问其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
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秦史不悟,以为是指“河”
为姓。韩瑊漫不经心的答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
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
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汉灭秦后,韩瑊——何瑊才构
室营田创业,定居庐江,勤耕善织,家道日隆,子孙繁衍,成为庐江
望族。
何瑊夫妇同寿百岁,死后葬庐江东乡望淮岗之原,世称“何坟岗”
墓域宋代犹存。北宋崇宁间进士李光(庄简),官太常博士,为一代大
儒,曾过览“何坟岗”墓地,题诗云:“何坟岗上草幽清,七国边尘尚
可惊。姬裔未应灰灼水,吕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
年归鹤鸣。淮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此说与“韩音讹何”的记载一致,与韩姓渊源也一致,但具体到
某一人的亲身经历,显然有演绎的痕迹,也难以查考。但至今大多数
海内外何氏族人倾向于尊何瑊为何氏始祖。
附《羊城庐江书院族谱序》和《庐江书院全谱》中何氏历代宗谱,
韩氏初祖世系谱。何氏初祖世系谱。做为详述何瑊始祖的依据。
4
(二)
何氏大家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祖国之大,民族之优秀。无可伦
比。而且东、西、南、北分散而居,这种客观的原因即导致何氏源流
出现不同的表述。
我认为对于何氏历史源流在研讨的过程中,别人提不同的看法,
观点,应视为正常,在提出辩驳时应以史为据,不应动辕就指责是“捏
造”“谎言”。比如《庐江书院族谱》记述何瑊是何氏始祖。在这个问
题上,我们何存兴老教授,何德宝老宗长持不同意见,持不同意见是
正常的。但是在没有最终确认谁是何氏始祖之前,你对不同的提法、
观点、应以理服人,不能粗鲁指责,说什么何瑊始祖是“假始祖”是
子虚乌有,何颙编撰《浈阳水木记》是无中生有。这种态度我们是不
认可的,因为直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确认谁是何氏始祖,就算是确认了
新的提法,也不能把所有意见均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定性为“假始祖”
只是不同提法罢了。
历史是复杂的,对何氏源流的研讨,我们要正视历史,建议分组
分题,合并研究,辩证施治,各个击破。逐步实现求同存异,形成共
识,实现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开创光辉灿烂的何氏未来。
广西庐江文化投资促进会 人事部副部长
广西玉林何氏宗亲会 秘书长
何金明
2013 年6 月1 日
论文17:
在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上书面发言
重庆市『何研』姓氏文化编研部专编 何柏成
各位何氏宗长、宗亲们,大家好!
今年是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我撰著了《中华姓氏根源》、
《中华何姓起源考》、《寻根觅祖要去伪存真》三篇文稿,敬请诸位宗
亲抽空读一读,有何高见,希予交流。今天发言讲两点:
一、提条建议。每年一次的何氏源流文研会,对作者限时发言,
这已成为惯例了,应予改革。建议搞专题研讨,重点是何姓起源始祖
是谁?主要是澄清韩改何姓起因,嫡传主流主支谱系,关键问题是不
搞虚假,要真实有据。邀请中科院姓氏专家、学者和各地相关有识之
士参会,人数在20~30 人左右。会议围绕主题发言,要求言简意赅,
有的放矢,允许解释或批评,应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前提,继承始祖既
有定论为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去异存同,去伪存真,认识基本
一致,就可达成共识,代代祭祀,永世传承。召开一次会解决一个问
题。事前做好计划安排,选择在交通方便适宜之处开会为好。
二、讲三个问题
(一)肇何之姓始祖问题。本原何姓最早出自蚩尤部落,蚩尤战
败后九黎族部落氏族被融入炎黄氏族之中,黄帝时封有何姓,姬姓何
氏,妫姓何氏,韩改何氏。撰著韩改何氏起因历史,确认谁为肇何之
姓始祖,要坚持遵循和继承《何氏历代家传》的历史事实,根据晋唐
时官修大族世谱记载:“得姓始于何侯,分封出于田正”。韩改何氏原
属韩王裔胄无疑。李世民称大宗为:“何姓天下第一”的定语,以此为
据。过去和现在全国有数十部谱书中所确定的肇何之姓始祖是韩国之
君韩王安之嫡子韩允改何姓为始祖。我们坚守信奉祖宗历传的历史事
实,就是真凭实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决不同意另立始祖之错
论,坚决反对虚假之作,清除假冒伪品。同时,也不能容忍“胡编乱
造”名人的话来蒙骗族人。更有甚者是个别人串通他人搞统一口径以
“何庶为始祖的家谱”之行为,是有害的不可信的,这是害人害已的
蠢事,还有人撰文宣称是什么“权威性定论”来吓唬族人等等。请各
位宗长、宗亲们,看一看“揭穿五论始祖何庶之谜团”,想一想何氏源
流关键问题所在,“五论”所列述何庶的上下世系是极为错乱,不能正
确传承是误导族人的伪品。我们何氏宗亲经过十多年的源流研讨会,
反复交流辩论,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深表遗憾!
(二)关于“五论”问题。2009 年7 月有人抛出了“五论”以 韩
王安次子非、非次子庶为何氏始祖之错论。“五论”自称是极为“珍品
中之珍品”、“宝贵遗产”、“权威性论定”、“史、志、谱”都认定“何
庶是何姓之正宗共祖”的词句来粉饰美化自己,但是也掩盖不住 虚假
的真相,俗话说得好“纸是包不住火”的真言。请问五论的作者和鼓
吹者,在什么“史籍、文献”中有何庶为始祖的定论?你能公布这些
“史籍、文献”吗?五论也承认有《何氏历代家传》,你为何不公布此
“家传”原文呢?假冒名人谱序也是“史籍、文献”珍品吗?说白了
是你们自己吹捧自己是什么“权威性定论”等等。如此这般,通通是
些谎言,是掺杂使假的伪品,应该坚决予以否定。我们奉劝五论的作
者、总编,要深刻反省自我,不要长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否则,是
真正的不肖子孙。
(三)简说名人谱序、题词问题。主要有六点:①西汉光禄大夫、
护左都水使者刘向于公元前二十三年为庐江《何氏家传》或“家乘”
作序写得明白:……只说了“改韩为何”,没有写明“谁为姓祖。”的
内容。2009 年7 月而个别人以“注绎”、“改版录编”刘向序言中出现
了“韩王安次子非,非次子庶为何氏始祖”的核心内容,是地道的冒
牌货是伪品。②王通是隋朝大学者不假,但他当老师、给学生何伯典
写谱序时年才五岁,这能够相信是珍品吗?所述谱系极为混乱,也是
“珍宝”吗?是历史“文献”吗?③韩非是个名人不错,但他已于公
元前233 年客死于秦国狱中,问题是他死后三十还能生个儿子“何庶”
为何氏始祖吗?这个大笑话也是“珍品”、“正宗共祖”吗?④何庶却
是何允公之五世玄孙辈,绝不是何氏之鼻始祖。⑤太史公司马迁题赞之
事,他是为《何氏历代家传》题词,而“家传”中清楚明白地写的是
肇何之姓始祖为韩王安之嫡子陈留侯的何允。司马迁不是给“何庶为
始祖”而作词,可是有人硬要把题词搬去套用在何庶像前,并署名为
所谓“何氏始祖”,其用意十分明白,是编造的假始祖。再说韩非不是
韩王安之儿子,更不是“何庶”之父。例如司马迁写的《史记》中说:
“韩非是韩国王族中与国君血亲关系比较疏远的一般公子”的结论表
明:韩非不是韩王安的儿子。⑥至于名人陆贽、胡荧为何氏写谱序确
有此事,但二人写的序文中根本就未涉及“何庶为始祖”和“何氏源
流”之事情。若知详情,请查阅去年第二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文集
《何氏始祖之我见》的附件。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祝大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谢谢!
2013 年6 月16 日
寻根觅祖要去伪存真
重庆市『何研』姓氏文化编研部专编 何柏成
揭穿“五论何氏始祖何庶”之谜团
姓名 年号 主要内容摘录 关键问题所在
刘
向
西汉成帝
阳朔戊戌岁
公元前二十三年
刘为何武“修家乘”作序,本文只说了“改
韩为何”,没有谈及何氏始祖之事情。载于
浙江《何氏名人录》2001 年7 月出版117
页,是最早出现的刘向序文,总编何德宝。
只说了改韩为何,没有说
谁为始祖。
刘
向
同前
2005 年7 月由何俊新散发所谓“改版编录”
常州《何氏家乘》刘向序文注释和2009 年
7 月以五论“何氏始祖何庶”为“史证”的
内容时出现了“其次子韩非,非次子庶”。
“改版录编”时才出现了
刘向序文 “韩安次子韩
非、非次子庶为始祖”的
核心内容。
司马迁 西汉
司不是为何庶作“像赞”,而是为何武撰的
《何氏家传》题“赞词”《何氏家传》的始
祖为何允。
司未说何庶(修)为始祖,
只是为“何氏家传”题词。
家传始祖是何允。
王
通
隋开皇五年即公
元585 年作序。
王通的生年在《何氏名人录》120 页,《大
典》卷三970 页及《辞源》2045 页均载为
“公元580 年,即北周大象三年,死于隋大
业十三年即公元617 年”。王为晋陵何氏之
元之子伯典(王的学生)作“家乘序”原文
为“隋开皇五年(公元585 年)正春王月上
元日”。可是何德宝先后引用此序文出现两
件,前后的内容不一致,后一件去掉了:“庶
生成、成生果、果生比干……”改为“庶生
先,先生比干,比干生节,节生英,英生
武……”,这一改又否定了《东观汉记》的
定论。
王通五岁能当老师吗?
能给学生写谱序吗?所
传谱系极为错乱。可见其
真实性?明显造假。为啥
在太湖会的论文中又把
王通作序改为隋大业五
年(公元609 年)时年为
29 岁呢?纯属造假行为
再一次出现,是可忍孰不
可忍也。
陆
贽
唐贞元十年(公
元794 年)
原文未涉及“何氏源流,受姓始祖”之内容。
而何德宝在陆的序文之后,以简介陆生平末
尾说:陆为何墅 作何氏家乘序,“也肯定何
氏受姓始祖是何庶”此十二字是是何德宝添
加的谎言。
造假谎言十二个字。韩非
死后三十年还能生子何
庶为受姓始祖吗?
胡
荧 明正统六年
胡为乡人何孟冠家谱写序……文中未说及
何氏源流及何氏受姓始祖。而何德宝在胡的
简介生平说:“他对何氏源流十分清楚”之
谎言。
造假谎言十个字
韩非 生年为公元前28?年,客死于秦国狱中时为公元前233 年。 非有二子的依据何在?
韩庶 生于公元前203 年(谱记) 庶是韩允的五世孙
何德宝
论文及
编者按
中之谎
言
①五论案语有:……何包即何寿,字休扬,被封红阳侯?生五子:“霸、武、蒙、逢、显”
据称为《华阳国志》所载,已经查对,无此记载。②在安徽太湖会上的论文中继续搞错
误之传言,扰乱何寿与何武五兄弟之名讳,乱传谱系。(详见专编批注。)
③太湖会论文14 页:“……以上刘、王、陆、胡、梁几位所作序,都全面介绍了姬、韩、
何源流,是极为宝贵的遗产。都一致认定何氏受姓祖是何庶。史、志、谱三者论述都认
定何庶是何姓之正宗共祖。受姓祖之争论,实可定论。这些都是权威性论定。”由此可证
明,谎言又一次出现,你为什么又把王通作序年号改为隋大业五年,王时年为29 岁了呢?
关于五论始祖
及何寿所生五子之真相
论次 主 要 内 容 作者 原文时间
一论 《何氏始祖论》何允公为受姓一世祖 何德宝 2001.8.30
二论 关于《中华姓氏故事 “转音为何”》中的若干问题 何俊新 2004.2.18
三论 《历代文献论何氏始祖》关于何允、何庶、何瑊之
说,宣扬何庶为始祖之说的舆论
何德宝 204.11.26
四论 “韩瑊改何,指河为姓”是伪造的假始祖 何德宝 2005.1
五论 关于所谓“何氏始祖瑊公”说法真相,韩安次子韩非,
非次子庶为姬韩何氏的始祖
何俊新 2009.7.26
浙江省何氏历史文化研讨会转发“五论”时编者语为“……
这篇极为重要论文,何氏受姓始祖是何庶,史有定论,我们
千万不能错认始祖,决不能数典忘祖,当不孝子孙。”
何德宝 2009.9.24
同时,何德宝还搞了个编者案,今录原文如下:“为了引证何俊新证据之正确
性,卑(鄙)人再补充以下几点:一、东晋著名史学家,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常璩,
在东晋穆帝永和四年至十一年(公元348~355 年)所著《华阳国志》所载的何比
干之子何寿世系与《汉·东观汉记》一脉相承。观录何寿世系如下:‘何包’即何
寿,字休扬。不愿参加孝廉的推选,被任命为琅琊王国中尉,也不去就任,封红阳
侯;其弟何立。何包生五子:长何霸,中郎将。次何武,大司空,氾乡侯,武子况,
袭父侯爵。三何蒙,关内侯,蒙生子璋、袭父侯爵。四何逢,平乡侯。五何显,颍川
太守,生子何攀,大司农,西城公。《华阳国志》记载了何武开基四川郫郡之历史源
流及何氏先贤传。二、关于‘旦’公世系。”……
专编批注:①经核查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的《华阳国志》中“没有刊载何寿即
何包,以及何寿世系,生五子的名讳。”我已通读该志三次。相反《华阳国志》中
有:霸、武、显、○、○(后二人失名)。也有:攀父曰包,并无何寿曰包。也无
包父是谁?按《四川通志》有:“霸、武、显、随、包”五弟兄名讳及任职。《通志》
载:“晋时进士何包。”亦无弟何立之名讳,可有攀弟‘何巨’之名和“何随,北宋
时为江阳太守。”②韩非,死于公元前233 年,已死三十年之久还会生子“何庶”
为何氏始祖吗?③何武之父不是何寿,故《汉书》说:“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
姓故厚之”。④何显是何武之弟无疑,但不是老五。也无何武开基郫县历史源流。
⑤五论说:何庶为始祖“史有定论”。请问在什么史籍、文献中有定论?庶之高祖
是谁?⑥何德宝在二O 一O 年固始文研会上表态说,要深刻反省,而今大家不知
他是如何反省的?
2013 年4 月28 日
1
中 华 姓 源 概 述
重庆市『何研』姓氏文化编研部专编 何柏成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子孙,血浓于水。
中华人类起源与世界是同一人种,亚洲或是人类最初的“摇篮”。
老子曰:“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孙中山讲:“寻根觅本,追源探
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毛泽东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
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
料”。陈云题写:“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孝亲敬老,尊贤爱幼,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发扬”。
然而,我们根据过去我国历史上有关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及其独
特的姓氏学,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各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现今着重概
括论述以下三点:
一、水木根源,共祖血缘。
中华之国有四大海,即东、西、南、北海是也。东南海水咸,西北
海水淡。南北为子午,东西为卯酉。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经长续短
也。……天下大小名山有5270 座。有一山最高大,名曰昆仑山。此山
在西北,相去中国有万里,高一万九千里。其山三方八面,每一方八万
里。有三支龙脉,即一支过西天,一支走胡(佛)地,一支入中华之国,
乃是黄河。黄河发龙,乃是昆仑。自龙门以至积石,凡九曲,第一曲一
千里,其水皆浊。中国或生有圣人,则水清以应瑞。
水流行于天下者,有南北二条焉,南条之大者,曰江、曰汉;北条
之大者,曰河。江流自岷山,汉流自番冢,河流自昆仑。名川三百,支
川三千,皆可以因其委,而溯其端,即其末,以求其本。姓氏之有谱也,
亦犹是矣。木有本末,从土而生,培其根基则枝繁叶茂。水有源流,可
知其端,求其支流去向,江河流域,则水系清楚。人的一氏一姓,如同
木本水源。“山有基则千岩万壑屹立不骞,木有根则枝繁叶茂,水有源
2
而三江九曲(派)浩浩不竭,人有祖则亿万子孙绵绵长久。”古训:落
业归根,饮水思源。古今中外,帝王共和,成立国家,庶民百姓,成立
宗族,昭穆长幼,远近亲疏,修谱之事,是人生根本之一。我们中国人
历来都有敬奉祖先的光荣传统,普遍重视自己的“根”与“源”。因此,
历代均有关于姓氏的著作和各姓的谱书问世,这就构成了独特的中华民
族的姓氏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自己的过去和有着孝宗敬祖光荣传统的
姓氏家族。作为一个国家来讲有一国之史书——史记,省地县级地方政
府之史——方志,县级部门之史——部门志,一个宗族的姓氏之史——
谱书。作为族谱、牒谱、家谱来讲,它是国史、方志的重要组成部份。
家族是一族之史的可靠依据,它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和历史活动的全
过程。“中国修谱联宗的历史长达四千多年,它为姓氏基因的研究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一部族谱家谱,实际上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家谱
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它与方
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姓氏是祖先留给我
们国家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足以见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
二、中华姓源,珍贵遗产。
中国姓源始于伏羲,“从上古的伏羲时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姓氏,
中国人的姓氏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据史考证:“先有姓,随母称
姓;后有氏,随父称氏”。自三皇赐姓,“姓氏是中国最珍贵的遗产”,
姓氏的发明不亚于“四大发明”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最珍贵遗产,它更珍
遗的是稳定按照男性一脉相传……。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
就是姓氏基因。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伏羲氏,风姓,名太昊。古代为部落酋长,伏羲为三皇五帝之首。
大约在公元前7774 年出生于甘肃成县,长于秦安大地湾,受业于武山
洛门,得《河图》、《洛书》于天水县,绘画八卦,制书作历,教民渔牧。
3
公元前7744 年在陕西凤州与女娲(云姓)完婚,羲皇寿享67 岁,卒葬
于河南宛丘。娲皇寿享90 岁,卒葬于河南故县风陵渡。甘肃兰州立有
“伏羲庙”,生有六女三子(黄儿大,青儿二,白儿三),伏羲为中国历
史年代的40 世代,传世77 帝,至伏旼为止,绵延两千多年,即公元前
7724 年至前5008 年。中华人文始祖羲皇故都于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是中华万姓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姓氏文华的发祥地。从古至今曾产生过
上万个姓氏中,约有一千个姓起源于河南,其中前一百个大姓中有97
个姓氏均与河南有关。“中华开国第一君,规天矩地百王先,首创上元
太初历,建木榆中勾股仪”。
姓氏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只是代表个人的身份及其所出家族的
一种符号,已经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
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
我们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它进行探讨和研究,从另一个新的角度
来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是一门科学,为历史学、
社会科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以及艺文学等等……
并从姓与氏的造字结构所表示“因生以为姓”和“木之始为氏”的意义
而认为姓氏是取生地、水源、木本之谊的,姓为本、氏为支。历史演变
推动了姓氏的发展。周初到战国末期,是姓氏发展鼎盛时期,周灭商之
后,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武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大量移民,姓氏得
到大爆发,大发展。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中国的移民之路就是姓氏的迁
徙之路。纵观历代姓氏迁徙的规律,可以发现姓氏迁徙有两在特征,一
是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中原地带向四周辐射,反映了姓
氏起源多在中原地带。二是历代大规模的姓氏迁徙和总的趋势是由北向
南。这种移民趋势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则是中原地区开发较南方为早,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造成东汉末至南北朝期间北方汉族大
举迁徙。在这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次南迁,一是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
汉人的南迁;二是唐安史之乱后北人的南迁;第三次是北宋靖康之乱后
4
北方移民的南迁。……
诸侯以国为氏,大夫以采邑为氏,宗法家族以父名或字为氏。西晋
诏定四海大姓《氏族志》。隋朝诏修定族谱曰:“大姓世胄为国之梁柱,
即:‘李、刘、牛、郭、陈、皇甫、邵、鲍、任、郑’十姓为国之柱;
‘王、何、贾、蒙、张、杜、姬、杨、马、许、葛、庞、赵、桑、毛’
十五姓为国之梁,凡二十五姓合通婚姻。四海九州八十五郡,合一百九
十八姓,许通婚姻,别有二千三百杂姓,史籍所不载或匪类,买谱接枝,
虽有正谱,亦不许通婚。如有犯者,削谱。”从历史渊源考证姓氏的种
种来历比较详尽。从少数民族改从汉姓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民族的融含
而奠定了华夏姓氏的基础。封建的思想意识也反映到姓氏中来,如谥号、
赐姓、避讳,姓氏分高低贵贱以及所谓“国姓”和“大姓”。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人们社会意识的变化,古今字义的演变,有些趋于湮没的
姓氏,也有新创意了不少姓氏。借鉴日本和欧美的一些有关姓氏知识与
我国的姓氏作了比较,说明其异国。收入《百家姓》的单、复姓438
个;《续百家姓》收入596 个姓名;《古今姓氏表》收入单、复印5093
个。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中国人民的姓氏见于文献以及现存的共有
6362 个。但据传,古今中国姓氏有22000 个,现在常用的姓有3500 个。
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记载: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达
11969 个,其中单姓5327 个,复姓4329 个,三字姓1615 个……,甚
至有还有八字姓、九字姓!如此奇妙的姓氏可以产生许多绝佳的组合,
“毛、主、席、万、岁”、“东、南、西、北”也是姓,“上、下、左、
右”、“狼、鸡、猴、狗、蛇、妻、妾、骂、邪、嫖”等姓;“柴、米、
油、盐、酱、醋、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拾、
百、千、万、亿、兆”都是姓。这些姓氏中包罗万象,无奇不有。还有
“第五”姓,在当代中国人的姓氏中是一个奇姓,但在历史上,却也曾
风光一时。东汉蜀郡太守第五伦,唐代宰相第五琦,早已载入史册。未
来“第五”姓的传承,还要靠现在生长在陕西泾阳县和旬邑县聚居“第
5
五姓”村庄的后裔们。为了了解中华民族的修久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
悠久文化。中华民族曾经出现过多少显宗大族、名人骄士,我们都是炎
黄裔胄,应引以为荣。
三、“氏”的概说,历史遗传。
远古时代有巢氏、遂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黄帝,一作
有熊氏)、金天氏(少皋)、高阳氏(颛顼)、高率氏(地喾)、陶唐氏(尧
又称伊祁氏或伊耆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氏号之意,
所依氏族为氏,功德之表为号,如氏号谓黄帝号轩辕氏,皆后世人对想
象与传说中的先祖的尊称,应该与“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区别开来。
现代我们中国人民的姓,大部份都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可谓
源远流长,纵贯如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出处具体,自然有趣,这
是我国姓氏来历的特点。
我国姓氏的形成,各有其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同一
起源。如贺氏,有的是原始“贺兰”或“贺敦”,后来简化为“贺”。如
严氏,有的原姓“庄”,汉明帝叫刘庄,大臣庄助避黄帝名讳而改称“严
助”,后代便沿用姓“严”。……因此,我国姓氏的来历,年代久、数量
大、源头杂,变化多,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十二种类别:
1、以姓为氏;2、以国名为氏;3、以邑名为氏;4、以乡、亭之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氏;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7、以次第为氏;8、以官
职为氏;9、以技艺为氏;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谥号为氏;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我国的姓氏来历除以上十二
类外,在《氏族志叙》中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左氏之言隘矣。
还有一些所属姓氏不多的来源渠道。以爵位尊贵称号及爵系为氏的:皇、
王、公、霸、侯、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以先人有氏,
而又受爵的国爵为氏:夏侯、莒子、葛伯、息夫等姓。以先人著闻之事
为氏:车氏,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年老力衰,皇帝下诏允许他乘小车
出入王宫,当时人称车丞相,后世便以车为氏。以动物为姓也是一种较
6
为普遍的姓氏来源。英美常见姓名的雷切尔是杀伯来语“母羊”之意;
德博拉意为“蜜蜂;日本人的姓氏则为熊、虎、龟、猪、鹤、近卫、鹰
司、左卫门、右卫门等;渔民则多以鱼名为姓,有平目鲭、海志等怪姓。
以技艺、官职为姓的也很普遍,都为表名身份和地位。西方的姓氏中的
史密斯,意为“铁匠”,乔治意为“耕作者”,哈罗德意为“武士”,亨
利意为“家乡的统治者”,约瑟夫意为“主将”。
春秋时任过鲁国中都宰、司寇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
说过:“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中
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
朝礼制流行的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中国
(“中国”是中原的意思)。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
戎、狄。明朝初年,翰林院编修吴沈奉旨撰《千家姓》。得姓1968 个,
有些冷僻怪姓还不包括在内。色目人改为汉姓,色目人火何赤是翰林学
生,改姓名为——霍庄。色目人改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事而改,
二是因音而改,三是择汉族(旺族)大姓改之,如李、王、张、刘等氏,
最主要的规律是经济文化低的族和姓融合于经济文化高的族和姓。……
当时为了避讳避仇,混淆紊错,棼如乱丝,……,避仇即躲避灾祸,躲
避仇人,避讳与黄帝同名,叫犯讳。在封建专制,刑法严酷,动不动就
夷三代,灭九族,满门抄斩,同姓人也要受到牵连……。
我国的姓氏起源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来源渠道,以至历代随着姓氏
的不断发展,新的血液也就相继注入,故历史上许多姓氏来源也就不仅
仅只是一个,多则往往在四、五个,所以说历代姓氏的形成,其实是各
民族长期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
重庆市『何研』姓氏文化编研部专编 何柏成
2012 年12 月8 日
7
主要参考书目有:《贵姓何来》、《谱牒溯源序》、《氏族志叙》、《百个大
姓来源》、《姓氏藏秘密》、《中国人的姓》等
1
中 华 何 姓 起 源 考
重庆市『何研』姓氏文化编研部 何柏成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寻根
追源人之天性,中外皆然。中华人类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华人类
起源与世界是同一人种,亚洲或是人类祖先最初的“摇篮”。(《参考消息》、
《科技日报》2010 年10 月29 日,11 月5 日)
中华姓源始于伏羲,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的姓氏是按
照父系传承的,Y 染色体标记“姓氏基因”,即只在男性中代代相传,因
为女性没有Y 染色体,男性有X、Y 两种控制性别的染色体,姓氏就是
染色体Y 的标记。姓氏专家学者撰文:“姓氏是中国最珍贵的遗产”,姓
氏的发明不亚于“四大发明”,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最珍贵遗产,它更珍贵
的是稳定按照男性一脉相传,是中华先祖伏羲创造发明姓氏,“中国修谱
联宗的历史长达四千多年,它为姓氏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姓氏藏秘密》)本原何姓,最初出自炎黄蚩三祖时代的蚩尤部落氏族,
它的部落中有八十一个氏族姓氏中第四个姓就是何姓。蚩尤战败后,九
黎族部落氏族被融入炎黄氏族之中,黄帝封有何姓。“何,妫姓”。胡子
国妫姓胡有何姓。陶唐时诸国中有“有何国”、“河伯之国”。尧舜夏商周
时期有何姓,及何姓重要官员等等。秦灭韩国时,出现了韩改何姓,他
姓改何姓。对于《何姓溯源》、《韩改何姓起因》、《何氏始祖何允考》等,
我已在2011 年9 月首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上有过概论,但不尽系统完
整,而今现就“中华何姓起源”和“韩改何姓”问题,再次专题予以阐
述,主要讲三点:
第一、文物考古资料所见何姓
2
①商代甲骨文“何”字。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公认的最古老的文字。
而甲骨文中有一个形状像一个肩扛戈的人的文字,专家认为:它就是今
天我们所说的何姓的“何”字。汉代成书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解释“何”时说,何就是“担”,它的音读“可”。由此可以知道,甲骨
文中的“何”与今天何姓的“何”字,从意思到读音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何”字的本意与何姓的得姓有没有关系呢?现在还无法得到明确
的答案。但参考宋代《姓氏大全》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结
合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文物考古资料,我们似乎可以说“何”姓的得姓,
与一位在古代曾经担任过重要职务的人有关。(《百家姓书库》何2002 年
4 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②舜帝时有何侯,原名何真元。据《尚友录》与宋代《姓氏大全》
云:“尧帝时隐苍梧山地区的何氏先人名何侯……。”原名为何真元(或
负元),为民做好事无数,被封为何侯。“酋长何侯的一支何氏部族参加
舜帝的部落联盟”故称“妫姓何氏”。全族300 余人都以农耕为业,舜帝
南巡狩猎,借居何侯家。南宋《路史》称“妫姓何氏”。舜帝末何侯居九
嶷山,在宁远广济乡有“何亭”墟,在玉琯岩有“何侯故居”,在九嶷山
东南山有“炼丹观”故址,在舜帝庙旁立有“何侯庙”,相传何侯升天为
太极仙,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在《中国历代名人图绘》中有
房中立、陈运绅二人制作的何侯画像532 页内,此图绘收藏于北京故宫
博物院,这些都是何氏家族留下的历史见证物。(宁远野史《何侯记》、
安徽金寨《何姓渊源初探》、九嶷山《永福禅寺记》)。
③商周时有何名。刘体智在《小校经阁金文拓本》中,著录有“何
作日壬尊”。罗振玉在《三代古金文存》中,也著录有“何觯”、“何壶”
3
等,并认为这个名“何”的做器人,是商代晚期人。更令人深信不疑的
是1965 年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根据铭文我们可以知道,制
作何尊的“何”是西周成王时人,他的父辈曾辅佐西周王朝的开国君王
周文王、周武王,并有功于王室。周成王五年四月丙戊(前1019 年4 月
4 日)何尊接受成王的训诰,并接受了成王赏赐的贝(当时的货币)30
朋(当时的货币单位)。由此可见,在商代时就有名“何”的担当过重要
职务的人物出现。依据中国古代姓氏来源的相关知识,我们认为:何尊
制作者的子孙后嗣中,应该有以“何”命姓的人无疑。可以说,他们是
商朝时代“何”姓人的始祖。只是由于相关资料的短缺,我们对这一支
“何”姓人的渊源状况难以说清罢了。(此何尊铭文原文载于本文商周部
分)。
第二、中华何姓起源
①本原何姓最早出自蚩尤部落。蚩尤是上古时期九黎族氏族部落酋
长。蚩尤出自河北东暖泉羊水,生于公元前4555 年。十七岁称帝,在位
25 年,河北涿鹿建有蚩尤城。在九黎族共有九个部落里81 个氏族成员中
第四个姓就是何姓。在第一枝中有十一个姓氏:罗、卢、杨、何、盘、
苗、黎、曼、谢、龙、邓。……(详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副研究
员、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教授著《中华姓氏源流树状示意
图》)。相传,因炎帝与蚩尤原属同一个部落,属伏羲氏之后裔,后来蚩
尤部落迁徙到北方的河北、山东一带,势力强大,炎帝战不赢蚩尤。然
后,炎黄联合进攻蚩尤,大战于河北涿鹿之野,蚩尤战败,落荒南逃,
被黄帝擒获并杀于野外。九黎族部落氏族被融入到炎黄氏族之中。大约
于公元前4513 年各地诸侯拥戴黄帝为天子,统一华夏民族,在釜山会盟,
4
黄帝取代神农氏登上帝位。(《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件大事》)又有说:蚩尤
战败后的结果有两种说法:一是被黄帝擒杀,二是受到黄帝重用。《龙鱼
河图》:“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汉,民间尚
有以蚩尤为兵主行礼祠之俗。以致秦始皇东游及汉高祖刘邦起兵,皆从
民俗礼祠蚩尤。黄帝把蚩尤像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
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史记·封禅书》及《史记·高祖本纪》、
见《中华三祖堂蚩尤简介》)。
②黄帝时封有何姓、姬姓何氏。有熊国君公孙少典氏之夫人附宝,因感
梦生子“黄帝,左手抱何字,右手抱韩字,后有二相,封为‘何公’、‘韩
公’,因是故以‘何、韩’为姓。”姬弃是周部族的先祖,是帝喾的直系
后裔,在帝舜时被封于邰,号曰后稷。源于姬姓周族或有部分源出周族
的姓氏有王、杨、周、吴、孙、胡、林、何、郭、郑、唐、韩、冯、于、
程、帅等103 姓。“邰,古国名,姜嫄之国也。古史相传,后稷所封。尧,
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国后稷于邰,故址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后稷封邰,
因以为氏焉”。何氏出自轩辕黄帝之裔,帝喾之后也。(长寿县土桥谱序)。
相传黄帝时已有何姓,是东夷族归夷的一支,以“荷”为图腾,在黄河
下游的山东菏泽建立了何国。“然伯陵(又名有逢公系炎帝之孙)同何女
缘妇”。(清·张澍编纂,赵振兴校点《姓氏寻源》)。夏大禹与舜帝嫡长
子商均,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权力之争,结果大禹获胜创建了夏朝,商
均改封于陕西韩城,为商朝先祖,那时虞氏部落的30 多个分支中有“何
氏”一支人,则向四面八方退避,散居于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夏
记·夏本纪》)。“帝喾时何姓氏族参加后稷部落联盟,故有何姓系承后稷。”
5
史称“姬姓何氏”。……(清源郡《何氏谱源》、《颛顼帝喾后裔姓氏分布
初探》、安徽金寨《何氏渊源初探》)。
③西王国何姓。在中国三代之前,有个古国名为西王国。其国母(《南
岩碑志》称西王姥)姓何,名婉妗,字太虚,又字云:龟台金母。“居昆
仑山之圃阆凤苑”。据《竹书记年》古卷载:“舜帝九年,西王母来朝,
献白环玉琨。周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何姓,是一
个古老的姓氏”。帝世唐虞诸国:有河国……陶唐时“西王国有何国,有
河国……。夏后诸国,有唐河伯之国。”西周诸国:“西王国有河宗国……。”
(见《世本八种》)。《正义》:“河伯,华阴潼乡人”。按《竹书纪年》,帝
芬十六年,雒伯与河伯斗,帝三世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
其君锦臣。清顾炎武谓:“河伯乃因国居河上,而命名为伯。”见《日知
录》二五“河伯”。后迁西河、河套一带为河伯族一支。南宋罗泌《路史·国
名纪已》云:“……何,妫姓”。
④陕西韩城是何姓发源地。在西周时的《新百家姓》中所列出的“姓
氏起源中心”地区之一的陕西韩城是“何、梁、韩”三姓的发源地。陕
西是“落叶归根,百官归氏”之地。(《新百家姓》主要发源地分布示意
图—袁义达供图)。
⑤商周时有何姓重要官员。据《中国姓氏大全》:“在周灭商后,曾
召集了‘伊、归、何、父、耿、肃、挚’(注:挚仲虺为商朝左相、伊尹
宰相辅国政有功)等姓商朝的重要官员训诰。”《四库全书》中录入《万
姓统谱卷三十四》何姓:“西周有何侯、何凤,俱仙。汉有何休、何进、
何汤、何比干、何敞(字文高),比干六世孙,平陵人,章帝时累官汝阳
太守,徵拜五官中郎将。”
6
出土西周文物——何尊。据北京故宫复制品展出说明:“何尊不是姓,
而是名”。“何尊”现藏于陕西宝鸡市博物馆,乃该馆“镇馆之宝”。
一九六五年陕西宝鸡市贾村塬出土的青铜礼器,其高38.8 厘米,口
径28.8 厘米,重14.6 公斤,内底铸有铭文122 字,残损3 字现存119 字,
制作于周成王五年,即公元前一O 一九年。尊内底刻有铭文,从中得知
如下故事:周武王克商后,曾告祭于天说:我要建都于天之中心,并以
地统治子民。周成王继位后,为了完成父亲周武王的遗愿,将都城营造
在洛邑(今洛阳),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示怀念其父周武王。并于
四月丙戌日召集宗室成员进行训诰,特别提到了姬何的父亲,说他当年
辅弼周武王很有贡献,使周武王统治了天下。并对姬何说:“乃父辅弼周
武王,对天是有功的,你应该虔敬地祭祀他。”之后偿给姬何30 串贝(朋)
(朋,当时的货币单位)。姬何因此制作了这件礼器作为纪念。所以人们
称之为“何尊”。
附:铭文原文曰:“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
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来文
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
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勛于天,彻命。敬享
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
彝。唯王五祀”。(本文作者注:铭文末尾“用作庾公宝尊彝”一句,点
出了何父名为“庾公”。)安徽霍山何云川撰文:西部开发报《新史记》转
载《国家密码》的文章,题目为《中国国家历险记》,西周“何尊”差点
成了废品的故事。……一九七五年国家文物出国展出,时任上海博物馆
长马承源除锈时,发现内胆底部12 行122 字的铭文。
7
⑥前秦春秋晋时何姓。前秦时有担任“记室参军”的何熙仲。秦时
仙人何凤儿。春秋时的何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出现这个人物是楚
国公子何忌,鲁国的仲孙曰:何忌,齐苑也有何忌。(见《世本八种》王
梓材撰本)春秋战国初的何蒉,在《汉书》中被列为中上人物。
晋国何氏,潜夫论曰:“妫姓胡有何,不云帝舜后”。“何氏,妫姓,
与胡子国有同出于夔”。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原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昭
武九姓”(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中有何姓。
建立有“何国”,位于康国与安国之间,唐时为贵霜州,因“何”为华夏
旧有之姓。安史部将有何千年。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
有何姓人,后汉乾佑(948 年)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唐
初何国国王质子来华朝贡曾被封为“庐江郡公”。中唐时宫廷侍卫中有神
策军将领何文哲。唐贞观六年唐太宗任命契苾族首领何力为左领军将军。
唐朝中书侍郎何华春類编天下“大族世谱”奏表上世家称:“得姓始于何
侯,分封出于田正”。唐太宗李世民称大宗为:“何姓天下第一”。辩姓辩
祖记:“有文高公,封为何姓,遂为庐江何氏,不得以叔虞之为晋韩混之。
文高公传数世至慎理公,始居会稽云门显谟。有氾阳侯何武公十九传至唐中
书侍郎华春公,自云门迁居太县灵溪……”。(源于婺源九经祖传云《何氏
谱序》、《北史》、《通典》、《太平寰宇记》)
⑦赐封何姓。“何氏之族,其贵盛非他族之可比伦”。推其源所从出,
盖自黄帝轩辕之后,“帝喾之次子弃名后稷,在帝舜时被封于邰,其后国
灭,子孙走者,以国为氏,其留者,以何为姓。”嗣后仕虞为田正官,以
功封为庐江王,曰:“文高公遂为庐江何氏”、“厥孙祖寿任太宰,庆文任
司空,德善官太师,垂范官太保,宗艺官司徒,元圭官太傅,良佑官宗
8
伯。以及司寇如祥,少傅元滋,少保惟吉,太师福浩,太宰益谦,司马
任元,太宰昭翰,皆为当世之名臣也”。“盖因周末道哀,徙居入夷,系
是外国归陵山北夷处是也。以庐江传至汉武者,仕汉为京兆尹,恐有变
于夷之俗,移于光州居焉,庐州府庐江何氏之本源也”。(福建何氏《源
流考》)“迨至汉时,何武射策中科甲,为史部郎,后为九江郡守,迁扬
州刺史……。”(详见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3 年)朱熹为安徽《雷源何
氏宗谱序》作序所言。以及大同谱序,四川直隶绵州梓桐谱序,江西婺
源族谱序均有“何氏起源”出自赐封何姓的记载)。
纵观何姓起源:远溯吾宗,渊源流长,甲骨文“何”字,本原何姓
溯源,起源于蚩尤,归併于炎黄,舜帝赐何侯,西周有何侯,系承于后
稷,源流于姬姓,派衍于韩后,故姬韩何姓同属一脉血缘亲。
第三、韩改何姓秦始汉兴
依据全国各地现有史料表明,韩改姓为何氏是又一起因,此何姓来
源,总体来 说基本概况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黄帝轩辕之长子玄嚣后
裔,简称为姬、韩、何姓;二种是轩辕之次子昌意后裔,简称为姬、姒(杞)、
何姓,孰是孰非,时至今日仍在探讨和争论之中;三种是其他姓改为何
姓者;四种是赐姓或冒姓之何姓等等。首先,就韩改何姓的起因问题说
点看法。大家知道,六国时秦灭韩国。据《史记》二卷《秦始皇本纪》
之六载:“……公元前231 年秦发兵接管了韩国南阳,派内史腾管理南阳
行政,同时命令男子登记年龄。第二年内史腾进兵韩国,俘获了国王韩
安,把韩国国土全部内入秦国版图,改设为颍川郡。秦念韩安老实忠厚,
只收国土,不诛其人。韩安被押狱四年后,因原韩都——新郑县韩人起
来反秦,这时韩安被秦处死于楚国都城郢城,因为秦还要追灭其族。”韩
9
安的子孙们四散逃难于江淮,嫡子允公避难民间,隐居颍川西隅,改韩为
何姓,成为何氏一世祖,(《何氏历代家传》)。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也是可信而有据的事实。(详情请见《何氏始祖之我见》、《何氏始祖何允
考》)。
其次,韩改何姓是多源多支的,绝不可能是一人之事情。韩改何姓
的嫡传主支是韩王安的次子韩允公为改何姓的始祖,或称为何氏一世祖,
(因长子韩成已被项羽杀害,其后裔世系不完整,尚难传承)。其他的韩
姓,因害怕遭受株连而改为何姓者,确是多支性的,也是不可否认的实
际情况。据目前各地所知,我们曾先后收集到的何氏谱书资料汇集起来
看,属于韩改何姓者已达20 余支之多,依照“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记
载:除韩瑊系韩王安叔父辈外,其余均属韩王安之裔,不牵涉韩瑊世系,
对韩瑊另作别论。何大郎、何嗣韩均系何允始祖之裔。对于韩王安之裔,
也有不同的说法,或者源头不清的问题。综合各地说法计有:韩咎、韩
瑊、韩安、韩成、韩允、韩冉、韩悦、韩鸿、韩睿、韩旺、韩昌、韩儒、
韩筠、韩非、韩刺、韩敕、韩清、韩洁、韩愈、韩忌、韩孝章、韩鼎盛、
韩仕德、韩让域、韩福中等韩改姓为何姓的。另有世本《姓氏篇》云:“何
氏,出自唐叔虞后封于韩,韩何音同,字随音变为何氏”(广韻七歌)。
但是,韩有二氏:一为方城县有韩城是韩奕; 二为晋国之韩原国的韩侯,
则可考矣。但是,就其这些韩改何的所有谱系来说,系统完整的较少,
且因世系多有混同,互相交错,重复名讳较多的现象存在,难于核查辩
清。现在缺乏韩王安谱系统一“蓝本”考核,故只好兼收并录,并列世
系表供探究之用。
三,共同的任务。当前,我们何氏文史工作者,共同任务是:一要
10
组织人员尽力对本原何姓的基本概况作出核查判定结论。二要认真地迅
速地对于韩改何姓起因和源流世系作出定论,共同确认始祖名讳谱系。
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共同的主要任务。据各地谱传,韩王安有几个妻子,
究竟生有几个子女?至今没有统一资料可考,各说不一,尚难核实。我
们认为,韩改何姓的嫡传主支始祖问题,应该相信晋唐时官修“大族世
谱”和《何氏历代家传》以及“大同宗谱”的结论,允公是韩王安的次子,
起源上下有绪,系统完整可传承可查考,所传至今已有壹百零余代。而
何庶(修)是允公的五世孙不容分割,决不可以另立为受姓始祖,而作
为迁祖是恰当的,上下世系也相符合谱系。对于所谓韩安次子韩非,非
次子庶(修)为受姓始祖是错误的,韩非死后三十年还能生子何庶(修)
为何氏始祖吗?应该彻底否定,建议何氏世总会召开专题研究会予以决
定。对于韩刺之说,刺为庶之兄(亦有庶之兄为瑊者)是不可信的,但
确有“何敕”之名,却是何宠的次子,可是他不属于起源始祖之列。除
此之外,其他韩改何支系,有谱传信者而谱之即可,若有与历史不符的
问题,由本支族人自行处置,可不作统一规定。
四,他姓改何姓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而实际发生过的
事实,不容否定,应予承认。现经汇集各地谱书资料说,因避难改为何
姓(包括赐、冒姓何者)今汇集统计近30 支人改为何姓的。诸如:朱、
方、李、陈、徐、向、和、史、郝、毕、姒、霍、胡、洪、王、杞、严、
栋鄂等姓改为何姓。还有外国人改为何姓的何仕文、何东、何世礼、何
鸿燊等,清道光举人何建鳌、何洛会、大将军何和礼转为何姓的。从民
族上来说,计有30 来个民族,如:汉、白、回、京、羌、傣、侗、瑶、
壮、彝、土、僰、满、东乡、三苗、纳西、景颇、苦聪、高山、土家、
11
布衣、蒙古、女贞、基诺、锡白、朝鲜、赫哲、维吾尔、哈萨克、鄂伦
春、达斡尔、乌兹别克等族的何姓。
五,嫡传主支为正宗。从韩国的历史来讲,我以为应该是以韩国的
末代国君王韩安之子,才是韩国的嫡传主支为正宗,要着重搞清楚韩安
之后改何姓为主流主支的谱系,对主支中有影响的重大支系为次之。对
于韩氏旁支族系和其他多元支系,则为知多少而为之,不作统一定论,
应有轻重之别也。鉴于当前对韩改何姓史料认识各异,改姓时间、原因、
始祖名讳异同,世系宠大而繁杂,相互交织,世系重复混同等等现象的
存在。以及对始祖论述前后不一,在核心问题上(始祖名讳和迁建瑊祖
墓)有弄虚作假之嫌,故至今未达成共识。就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何氏世
总会前任某些领导极不重视何氏文史工作的调研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希
望现在要狠抓这项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办法,力争在短期内取得
较好的成果,对何氏家族历史作出最大的贡献!
不当之处,请予赐教。
谢谢大家,祝身体健康,长寿幸福!
2013 年4 月28 日
宅电:(023)58962798
手机:18996523677
12
何 姓 起 源 铭 记
一
中华姓源始伏羲, 变革母系群婚聚。
实行婚配对偶娶, 历史悠久六千余。
修谱联宗四千载, 男性一脉传有据。
姓氏基因代代传, 珍贵遗产世界奇。
二
三皇五帝与姓氏① , 蚩尤部落出何姓。
黄帝时代有何姓, 虞舜封官② 何侯名。
帝喾时期何氏族, 后稷部落结联盟。
史记竹书文物载, 西王国母何婉妗。
三
夏商周秦之何姓, 谱牒无存难考证。
何侯氏族居九嶷, 舜南巡狩宿何门。
周朝何侯与何凤, 后裔不明谱难寻。
前秦参军何熙仲, 子孙名讳尚不明。
四
昭武何国王质子, 来朝贡封庐江公。
何力文哲为唐将, 世系无传难澄清。
何敞③ 仕虞田正官, 因功封为庐江王。
厥孙祖寿为太宰, 十四④ 位高官名臣。
五
迨至西汉出何武, 累居朝官远扬名。
二十传至何华春⑤ , 宗支绵延至当今。
韩易何⑥ 始祖何允, 家传官谱为物证。
世系考证百余代, 信而有据属真情。
注:①三皇五帝及后裔的姓氏另文传记。②官名何侯,原名何真元,系舜帝氏族部落联盟成
员,为九嶷山何氏族酋长,谱系待考。③文高公(书名何敞,派名君辅),其父宠(派名长福)。
④14 位名臣之名讳,详见《中华何姓起源考》。⑤西汉名臣何武(四川郫县人),20 传至唐朝中
书侍郎何华春(详见大同宗谱世系),在朝类编天下《大族世谱》,唐太宗李世民称:“何姓天下
第一。”⑥秦末韩国被秦灭于公元前230 年时国王安被俘押狱四年后,原韩都新郑县韩人反秦立
即杀国王安,并追灭其族,安次子允易姓为何允,成为何姓一世始祖。
1
中华何姓源流相关问题之我见
世界何氏宗亲总会及与会的各宗亲代表:
世界何氏宗亲总会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恳亲大会,得
到全世界何氏宗亲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总会公布了会徽、会旗、
会歌,以凝聚宗亲,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应予肯定。但我们同时也认为:会徽、会歌、祭祖活动仍有值
得商榷之处。就此提出几点看法,请总会及各代表团乃至族内
贤达关注。
一、会徽中的草体“何”字,设计者说寓意指“河”为“何”。
但我们感觉“何”字虎头蛇尾,且有“何氏祖先辉煌,后人不
肖”之嫌。我们建议以‘’何姓图腾”代替草体“何”。一方
面表示何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另一方面,何姓起源多元化,
不是只有“指河为何”一种。而“何姓图腾”能代表任何一种
起源的何,它有古老、包容、团结、和谐之功用,
二、会歌。一首好的歌曲能起到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凝
聚力量的作用。现在的会歌第二段首句、“世上数百姓”之说,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经
多年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24000 多个姓,上一次的
全国人口普查证实,现在仍在使用的尚有约4000 个!歌词与
事实出入太大,应改正,免闹笑话。
三、祭祖:资料证明。何姓起源是多元化的。这是历史事
实。各地宗亲供奉的祖先不尽相同。那是各地,不必强求。若
2
世界总会要祭祖,应该有一个说法。虽然“韩改何”是主流,
但“韩改何”不能包涵所有的“何”;何况各地在谁是“韩改
何第一人”也意见不一。因此每次大会祭祖各别。我们认为有
偏颇。有建议祭黄帝者,但黄帝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不只是我们何姓的始祖。我们建议祭祖时祭何姓图腾,它能代
表所有的何—无论起源于哪里,只要你姓何,都可以在一个“何
姓图腾”下团结下来,追思祖德,发扬光大!
我们知道,国旗、国微、国歌的产生,经历了专家设计,
多次修改,国务院会议审批等程序,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世
总会会旗、会徽、会歌的产生,必定也经过了一定的程序,相
当慎重。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仅草
书“何”字而言写得没有美感!况且草书出现于汉代,盛于唐
末,不能昭示何姓的古老!庐江的“廬”字篆法是错误的!设
计者仓促间未能细审,抑或不知“篆书不能臆造”。在工具书
中小篆“廬”字,均是“ ”,它的上部有一点,中部结构
不是“田”而是“凷”字篆作“ ”,下部“皿”字,应该
篆作“ ”皇皇世界何氏总会,会徽有此暇疵,太不应该!
请总会集何姓贤达甚至域内专家,慎重设计,以达凝聚何氏宗
亲的效果,上无愧于祖先,下无愧于子孙,乃全球何氏之幸!!!
重庆市何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2013 年4 月28 日
论文18:
1
谈何斌故里之谜及助郑复台之贡献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何氏委员会 何池 何小平
在南安水头西北的贫苦山区,明末却走出了一位曾经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做
出了重大贡献的名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何斌。关于何斌的生平事迹,地方史书
所载大多语焉不详,甚至连他的故里何处,也有不同说法,本文在搜集地方文献
的蛛丝马迹的基础上,又经甄别真伪和实地查证,旨在拨开历史迷雾,力求给众
所纷纭的传奇人物何斌有一个比较真实和清楚的说法。
一、何斌故里之谜
何斌,又名何廷斌。因其是一介平民百姓,地方文献对其生卒年月缺乏记载,
甚至对其是哪一地方人的记载也屡有争论。2005 年由云霄、平和何氏族谱编纂
委员会编印的《何氏族谱》在“人物篇”有“何斌简传”○1 一文,写了他献台
湾地图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作出贡献的事迹。此后漳州不少报刊媒体都以此为
据,如漳州新闻网就引用2008 年11 月12 日《闽南日报》关于何斌生平事迹的
报道,题目就叫《献宝图的义士——何斌》,文中写道:
“何斌出生在云霄县马铺乡何地,早年曾在日本经商”。
2009 年11 月22 日海峡卫视一则新闻稿《云霄何地何氏家庙》文稿则称:
“明代天启年间,云霄何地第八世何斌跟随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到台湾”。
2010 年1 月24 日云霄信息网以“云霄何地与英才辈出的两岸何氏后裔”为
题,报道说:“何地何氏后裔人才辈出,曾出现郑成功麾下的‘何地三杰’,即
有献图导航、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下首功的何斌;有舍身救主,后又顺应时势追
随施琅将军平台的何义;有征台建功,重建基隆奠定台湾重要港口基础的何祐等
人。
按照这些报刊媒体所云,何斌故里云霄何地似乎已成定论。云霄平和的《何
氏族谱》以清乾隆进士何子祥所编写的《何氏家谱》为依据,以逖基公长子元镇
六子添河公为云霄何地(原为平和所辖)何氏一世祖。但笔者翻遍该谱添河公世
系表各房后裔,却无何斌这个人的记载,更没有关于他出生地的片言只字。
另外,据台湾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康熙年间云霄何地何义、何祐两
人率领何地150 名何姓民众参加郑成功军队参加收复台湾战役”。大名鼎鼎的何
斌竟然不在其中,这就不免让人想到这样一个结论:何斌并非出生云霄何地,并
非是添河公一脉裔孙。
那么,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作出重大贡献的何斌究竟是福建的哪里人呢?为此,
笔者遍查了福建各地的诸多《何氏族谱》和有关地方姓氏志及历史名人的文献记
2
载,其中南安姓氏志资料有如下记载:
“安抚公十五世孙何逖基,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 年),卒于宋恭帝德
祐元年(1275 年),于淳佑年间(1241~1252 年)由惠安螺阳(今螺阳镇)迁温陵
浔江,后隐居清源洞。有子五,长子元镇。元镇子七,其第三子添润,居泉州东
门好德里。明万历二年(1574 年),其裔孙移至南安州都杏田境沈林安,字辈同
泉州东街,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箕裘恭沾,博竹元阳。子孙分布水头、官
桥等地。
又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10 月出版的《南安县志》卷四十“人物志”载:
“何廷斌(又名何斌),南安水头人,生卒年月不详。”
世界何氏网之“何氏名人传奇故事”栏目在“驱荷首功”条目之中记载:“中
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政策,以厦门、金门两
岛为基地,领导东南沿海军民展开英勇的抗清斗争。他一直有心想率师东征,收
复被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用此长期
与满清统治者周旋。但苦于对荷兰侵略者在台的军事布防缺乏了解,对港口的水
陆形势十分不明,因此不敢贸然开展军事行动。而我们一位何氏祖先叫何斌,在
这一方面给郑成功很大的帮助,使他下定了决心,并取得军事胜利,收复了宝岛
台湾。何斌又名何廷斌,明朝福建泉州人。”
清代《清溪珍地何氏族》(注:清溪即今安溪)谱载:“元镇有子七,其第三
子添润居泉州东门好德里,自八世起移至南安州都杏田境沈林安,子孙分布水头
官桥等地”。又明确记载:“水头镇枫林村何廷斌,又名何斌。”
据南安市政府网所载:“曾岭村历史上有复台功臣何廷宾,又名何斌,枫林
自然村人。郑成功收台时亲献台湾海图,立了大功”。
至此,笔者认为,何斌属逖基公长子元镇公第三子添润(添河公之兄)派下
裔孙,其故里就在水头镇西北山区的曾岭村枫林自然村,与今云霄何地何氏属同
祖宗的叔伯宗亲。
二、助郑复台立功勋
何斌自幼读书勤奋,颇有才学。早年即出海谋生,曾到日本经商,在日本平
户认识了同是闽南人的颜思齐、郑芝龙等人。明天启四年(1624 年)应郑芝龙招
募到台湾,从事农垦,并经商于日本和南洋诸岛之间。明崇祯元年(1628),郑芝
龙归降明朝,在福建任明海防游击(后因剿灭海寇有功提至福建总兵官,署都督
同知),何斌拟与好友杨天生、陈衷纪、李英等前往投奔,但因在去福建途中遭
遇海盗李魁奇的袭击,同行者皆死,只有何斌与李英得以逃脱,因此只好返回台
湾。当是时,荷兰人已经占据了台南赤嵌,并在占领地推行文化侵略——强迫汉
人和台湾少数民族信奉基督教,何斌于是改信荷兰人所信之教,学习荷兰语。
荷兰殖民者为了加强控制岛上居民,掠夺台湾财富,在当地物色有声望的人
物当“甲螺”(管理人员)。因何斌在台湾日久,熟悉台湾情况,办事干练,又
3
善于言辞,特别懂得交际,他熟悉番语,还懂荷兰语,得到荷兰官僚和商人的信
任,指定他为“甲螺”,还聘他为通事(翻译)、会计。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殖民者的种种罪恶行径,激起他的强烈憎恨,他同台湾人民一样,渴望有朝一日
能将荷兰人驱逐出去,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南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 年),不堪忍受殖民者残酷压迫的台湾人
民,在郭怀一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荷兰殖民者在血腥镇压起义之后,经常狙
击扣留往来台湾海峡的郑氏商船和军需舰艇。郑成功则针锋相对,传令东西洋各
国及港澳等地不准到台湾经商,用经济封锁手段对付侵台的荷兰殖民者。这一办
法果然奏效,台湾的荷兰人因商船不至,货物缺乏,物价高涨,形势日窘,
永历十一年(1657 年)六月,陷于困境的荷兰殖民者不得不派通事何斌到
厦门请求郑成功开放海禁,愿以“每年给郑成功纳饷银5000 两,箭柸10 万枝,
硫磺千担”作为开放台湾通商的条件○2 。
因为是同乡人,郑成功热情设宴招待何斌,宴席中向何斌问起台湾情况。
何斌本是郑芝龙的旧部,也是一个极有爱国心的人,他对荷兰殖民者任意欺负、
屠杀台湾同胞的种种罪行早就痛恨在心。这一次有机会回到厦门,见到郑成功,
除了表面上按照荷兰人的要求,就解除封锁、恢复通商的条件进行商谈外,当
然很高兴将台湾岛内各方面的情况告诉郑成功。所以,他将台湾各方面情况,
特别是荷兰人在台的兵力部署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郑成功,还陈述台湾人民盼望
郑军攻取台湾驱逐荷人的心情,力劝郑成功出兵收复这一块本来是他父亲开发、
完全属于中国人民的土地。
但郑成功此时正忙于北伐抗清,无力分兵东渡,只是详细询问荷兰殖民者在
台湾的军事设施等情况,并委托他为全权代表,办理郑氏在台湾的一切事务,代
征出入台湾商船的货物税,以资助郑军的军饷,并答应对荷兰人开放海禁。还让
他仔细了解荷兰人在台湾的军事布防等情况,准备时机收复台湾。
何斌回到台湾后,按郑成功的指示,秘密开展活动。他征收来往于台湾海峡
的船税,给船户发放郑氏税收执照,代征从台湾出口的鹿皮、砂糖、鱼虾等货物
的关税,每年为郑氏代征税银达18000 余两,为郑军提供大量军饷。
第三年,何斌为郑成功征税的事被荷兰人发现,殖民者当局以“侵吞王银
20 万两”的罪名将何斌解职、拘捕,并没收全部财产。于是何斌密遣手下小通
事郭平化化装成渔翁,实地探测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水道,绘成海图。于元宵之
夜乘荷兰人宴席喝酒放松看守之机,驾驶准备好的小船,逃离台湾,由德庆溪入
台湾海峡直抵厦门○3 ,投奔郑成功。
这时正好郑成功北伐南京出师失利,大陆各省基本被清军占领,清军重兵压
境,厦门、金门地狭财竭,难以久恃。郑成功感到形势紧迫,只有收复台湾,连
接金门、厦门,然后进则可战而复中原,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他有心想率师
东征,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但苦于对荷兰侵略
4
者在台的军事布防缺乏了解,对港口的水陆形势十分不明,因此不敢贸然开展军
事行动。到厦门的何斌献上所绘的鹿耳门航路图,再次劝郑成功东征台湾,他说:
“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
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
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
进攻退守,真足与清相抗衡也。” ○4
何斌强调台湾的粮食与军用物资充足,贸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峡天险。他将
多年搜集的台江内海港道及荷兰军队部署情况上呈郑成功,详细介绍水路潮汐深
浅情况,讲解台湾少数民族形势,以及水路变化情况。他有把握地说:“若天威
一指,唾手可得。”何斌的一番言论正中下怀,使郑成功怦然心动,他非常高兴
地说:“此殆天之使公授予也!”○5
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稳固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决意收复台湾。永历十
三年(1659 年)十二月,郑成功召集诸将,研究收复台湾和留兵防守金门、厦
门事宜。为了顺利收复台湾,郑成功进行了充分、周密的准备:不断侦察台湾情
况,秘密搜集情报,勘测航路,了解荷军兵力配备、设防等情况。筹备粮饷,扩
充军队,使陆师达到72 镇,每镇1000 人,水师20 镇,总兵力10 余万人。修造
战船,加紧训练,等待时机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永历十五年(1661 年)二月,郑成功在基本完成战前准备工作后,从厦门
移师金门,命其子郑经及部分将领留守厦门、金门,以防清军乘虚袭取;自率大
军进军台湾。进攻台湾的舰队分为两个梯队:郑成功亲率第一梯队先期出发,共
有战舰数百艘,部队2 万人;第二梯队由黄安等指挥,共有战舰20 余艘,部队
6000 人。台湾本岛地形东高西低,人口会聚西部,因“澎湖为门户,鹿角为咽
喉”,郑成功确定如下作战方针:首先收复澎湖,以之为前进基地,然后乘涨潮
之机,通过鹿耳门港,实施登陆,切断热遮兰城(又称台湾城,今安平古堡)、
赤嵌楼两地荷军联系,分别予以围歼,然后收复台湾全岛。
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三月23 日,郑成功亲率大小战船200 余艘,军士2
万5 千人在金门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随后从料罗湾横渡台湾海峡,次日凌晨抵
达澎湖,因荷军兵力薄弱,很快予以占领。三日后,郑军继续东征,直指台湾。
何斌高坐在指挥舰上指引船队按海图迂回前进,率船队抵达台湾西部海港鹿耳门
海面,适逢涨潮,顺利通过鹿耳门,进入内海,将舰船分布在台江之中。台湾城
上的荷军以为中国船队一定会从正面进攻,所以只在南航道岸上准备了大炮。郑
成功偏偏从鹿耳门开进台江,避开了敌人的火力。荷兰军队对郑军这种出乎意料
的行动惊慌失措,来不及调整大炮,只好仓促出动夹板船到海面阻击,郑军水师
冲过荷军防线,先在赤嵌楼以北的禾寮港登陆,接着在鹿耳门登陆成功。台湾人
民见郑军到达,争先恐后前来接应,郑军很快站稳脚跟。登岸后,何斌及时提醒
郑成功迅速夺下码头上的粮物仓库,取得大量战略物资。随后以优势兵力夺取荷
5
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采用切断水源的方法夺取了赤嵌城重镇,
继又重兵围困防御坚固的热遮兰城。
在围困荷兰殖民者的日子里,何斌随郑成功巡视新港、目加溜湾、萧垄、麻
豆等地,他们深入山区,何斌发挥熟悉“番语”的优势,每到一地,总是热情地
向高山族酋长颂扬郑成功的业绩,并使郑成功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竭力抚
慰高山族同胞,宣传郑军政策,消除荷兰殖民者挑拨、诽谤所造成的影响,取得
广大高山族同胞的信任和支持。何斌为郑成功复台治台、安定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热遮兰城是是荷军总督揆一在台湾的大本营,城垣高大坚固,配备有西洋大
炮。郑成功为避免过多伤亡,下令斩伐竹木,在该城四周编树栅栏,并挖掘深壕,
将城中与外界隔绝,使敌不战自乱,束手就擒。揆一狗急跳墙,曾几度突围,但
每次都损兵折将,不能前进一步。经过9 个月的苦战,延至康熙元年(1662 年)
一月,热遮兰城中弹尽粮绝,荷军或战死,或饿死、病死,只剩十之二三的兵力。
郑成功审时度势,发起总攻。总督揆一为求活命,扯起白旗投降,郑成功任命何
斌担任首席翻译官,责令荷兰殖民者投降并撤离台湾,永历十六年十二月初三
(1662 年2 月1 日),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荷兰殖民者交出了所有武器
和物资,残存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 余名荷兰军民,乘船撤离了台湾岛。被
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 年的台湾,终于复归中国所有,郑成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
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设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万年),定法律,兴学
校,建学馆;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准许将士开垦荒地;实行民族和睦政策,
严令不准侵犯山民(高山族)的利益;接引大陆因迁界而流离失所的数十万百姓
到台安置,把大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思想文化传播到台湾,从此台湾经济和社会
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台湾人民感恩不已,称他为“开山圣王”。
郑成功的复台壮举,不仅打乱和遏制了西方殖民体系在东亚的形成,为世界
反殖民主义统治阵营的人们树立起光辉的典范,而且捍卫了中国海疆的主权和领
土的完整,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郑成功的伟大爱国主
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反对外敌侵略的伟大旗帜,也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团结的
精神纽带。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中,何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台湾人民对何斌
爱国家爱民族的功绩,写了一首诗赞扬他:
“献图成决策,领港率艨艟,台海升平日,驱荷第一功。”
何斌也成为大陆何姓最早进入台湾的先贤。据一坦何姓谱牒记载,何姓人迁
居台湾大概始于明朝末年的何斌家族。何斌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成了郑成功
的重要幕僚,其后裔也因此在台湾留居下来,并代代繁衍。而在郑成功及其后代
控制台湾期间,以及在清朗中叶,又有不少何姓人前往台湾,并在那里留居下来,
繁衍发展,使何姓人在台湾逐渐成了居第26 位的大姓,并广泛分布到台湾的台
6
北、新竹、彰化、嘉义、基隆、台中东势、凤山、士林内双溪等广大地区,继续
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三、故里水头曾岭村今昔
曾岭村位于水头镇政府驻地的西北部,海拔385 米,离镇区15 公里,是南
安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由曾山、岭头、枫林3 个自然村组成,现村委会设在
曾山。曾岭村就是辖区内的曾山、岭头两自然村取首字为村名,故名曾岭。该村
清代属三十七都,民国为太湖保。1949 年解放后为曾岭村。1956 年为青峰社,
属官桥区大盈乡管辖,1958 年属文斗公社管辖。1959 年并入星辉大队。1962 年
成立曾岭大队,辖于水头人民公社,1981 年改为水头乡星辉村,1985 年为水头
镇曾岭村。
曾岭村座落在尾厝公山、朴船山、大帽山的山谷之中,全村土地面积9.8
平方公里,人口2657 人。村民有李、吕、何三姓。有耕地860 亩,山地7200
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薯、花生、茶叶、食用菌。因处偏僻山区,经济基础差,
该村集体经济薄弱,2009 年村财收入仅8000 元,人均收入4350 元,仅是全市
农民人均收入8723 元的49.9%,属泉州市经济欠发达的老区村。
本世纪初,在政府的支持下,兴建水泥路连接国道324 线,改善了这个山区
村交通不便的状况。本世纪以来,在中央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政策的实施下,
为改变该村的经济落后面貌,南安市、水头镇领导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和深入
调研,制定许多扶贫措施,特别是利用该村地处山区,气候条件好的优势,大力
发展食用菌生产,促使曾岭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注释:
○1
云霄平和《何氏族谱》(2005 年编印)第925 页。
○2
杨英《从征实录》。
○3
陈锦昌:《郑成功的台湾时代》,p.64。台北:向日葵文化,2004。
○4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10 月出版的《南安县志》卷四十“人物志”。
○5
江日升:《台湾外记?卷十一》。
作者简介:何池,历史学教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何氏委员会副会长;
何小平,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何氏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联系电话:13615075275(何池);13709367051(何小平)
论文19:
1
关于《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之刍议
江西省瑞昌市何氏宗亲会 何金柱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重庆市涪陵区何氏宗亲会执编的《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
源流简史》(以下称《简史》),被称之为是“一部值得珍藏和传承禹后裔姒改何姓历
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一部被埋藏和尘封几千年的姓氏宝典”。然而拜读和分析该
《简史》时,竟发现该书中的姒改何世系源流有多处与史实不符,疑有后人伪讬之
嫌。现就本人浅薄的见解,对《简史》提出几点刍议,敬请专家学者释疑解惑,以
期正本清源。
一、《简史》中记载的“商杞懿公至商杞元公”这二十一代杞国君主的谥号明显
失实。
谥号自周朝开始的。此后,天子、诸侯、大臣多有谥号。“上古有号无谥,周初
始制谥法,秦始皇废不用。自汉初恢复,以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①“维周公
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②史志中周以前的帝王,
方国诸侯是没有谥号的。
殷商王朝十七代三十一位王均以天干中的十干取名,如大甲、孔甲、盘庚、帝
辛。从殷商卜辞和金文等史料来看,以十干取名,不仅是夏商王室及直系亲属,当
时的奴隶主贵族也普遍如此。“近年于保定南乡有三商勾刀出土,其一刀列铭祖名为
‘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一刀列铭兄名
曰‘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一刀则列铭父名曰‘祖
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③以上三刀铭
文所列的祖、兄、父均是以十干命名。
周以前未有谥,故帝王诸侯未有谥号。商杞懿公至商杞元公本应以十干取名,
却被以谥号的称谓载入《简史》,那是后人的假讬,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二、商杞惠公创制姒氏谱牒无据可依
中国的家谱,到了周朝才有完整的系谱出现。这是因为,周朝建立了由氏族组
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
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
2
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④基于这种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小史奠
系世,辩诏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⑤国家就设立了“小史”来负责王族谱系
记录和管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
迄今已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可以认为是商代世系记载的东西,共有三件。
其一见于容庚编的《殷墟卜辞》第209 号;其二见于董作宾编的《殷墟文字乙编》
第4856 号;其三见《库方二氏藏甲骨文卜辞》第1506 号。如图
这三片中最接近于世系
记录的是1506 号。关于这片
甲骨的真伪,专家学者一直存
在争议,一百多年来未成定
论。以于省吾、张秉权、陈光
宇、李学勤为代表一方认为是
真品,而以董作宾、郭沫若、
金祥恒、胡厚宣等为代表一方
认为是伪作,孰是孰非,辩论
仍在继续。
殷商时禹后裔被汤封于
杞(今河南杞县),学界称之为殷杞。在有关殷杞的出土文物中,约有6 块甲骨文提
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以推定有杞国的存在。但从出土的杞伯每亡簋中只能推定到周
朝杞谋娶公,而殷杞虽有其名,但无翔实的史料。
《简史》称“商杞惠公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例创制姒氏谱牒。当时是刻在龟甲上
的还是刻在兽骨上的呢?现在是有国史可证还是有方志可稽呢?就连《库方二氏藏
甲骨卜辞》第1506 号且难有定论,《简史》其说有据吗?然而,没有周分封制,就
不可能形成由天子到士民层层分封,以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权力的分配的宗法制度。
也就无需“奠世系、辩昭穆”。可见,《简史》断言商杞惠公创制姒氏谱牒是虚妄无
据的。
三、继杞公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的质疑
《简史》中记载。继杞公于北宋初筑室冶父,泛舟白湖,煮酒吟诗为物外游。
3
至于继杞公缘何选择筑室冶父,原因不得而知,但在宋代建祠是有严格的封建礼教
制度规定的。
祠,祖堂;祠堂。“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秦)尊君卑臣,于
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于墓所。”⑥如杜甫《蜀相》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及后,“唐制:一品、二品、四庙;三品三
庙;五品二庙,嫡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及开元定礼: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祭于寝。”
⑦这种情况直到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才有改变,明世宗时礼部尚书夏言上《令
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诏天下臣工建立
家庙。”⑧自此以后,民间普遍兴建祠堂。
继杞在北宋淳化二年(991 年)建祠,那是有悖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如果是祠
于墓,实在不知庐江冶父有哪一位姒改何的先祖之墓。杜撰继杞公建祠冶父,掘得
敞公所瘗“历代源流碑”,这可能是后代人因续修谱牒的某种原因,穿凿附会在世系
源流的内容中。
四、关于大受公其人其事的质疑
“大受公,字超儒。宋宁宗嘉定壬午十五年(1222 年)进士,任安徽颖州府泰
和县教谕,撮取《历代世谱》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
1、“教谕,学官名。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开始置教谕,元、明、清
县学皆置教谕,掌文庙祀,教育所属生员。”⑨宋时泰和县学按制不设置教谕的。
2、泰和县隶属颖州府。查乾隆十七年由颖州知府王敛福撰修的《颖州府志》,
无何大受(何超儒)的进士记载。再者,宋宁宗嘉定十五年没有开科取士,是宋宁
宗嘉定十六年开科取士。
3、封建家谱的地位、作用、功能无庸重复,而大受公撮取其十之一二,著为图
系一卷,这与封建伦理道德相符吗?
大受公为姒何氏谱牒传承的重要人物,以上质疑使我们怀疑姒改何谱牒的真实
性了。当然应是疑而能释为好。
总之,《简史》中的世系源流多有与史实相违之处。但是,如果作为象《简史》
中的自称历代续修未断,而出现这样的失实,是愧对历史的。吾生也晚,知也甚少。
以上对姒改何姓氏源流的几点刍议,诚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二0 一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4
注释
①《辞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2911 页
②《逸周书·谥法解》
③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1930 年
④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⑤《周礼·春官》
⑥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
⑦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0 五《宗庙考十五》
⑧夏言《桂州文集》
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年版 1469 页
作者:何金柱
地址:江西省瑞昌市阳光小区B5 栋201 室
邮编:332200
联系电话:13870270551
论文20:
也说何氏始祖
江西瑞昌市何氏宗亲会 何毓阳
谁是何氏受姓始祖?一段时间来,各地宗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固然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口耳误传等不利因素有关,我认为还
与考证不严、喜欢标新、急于求成等因素有关。既为始祖,当然只有
一个,不应该各行其是。多源流并行发展那是另一回事。确认始祖是
件很严肃的,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要还原一段远逝的历史,可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今常见的几种关于始祖的观点有:何瑊说、何庶
说、何允说、贲偾说等。仔细分析,都有些不确定因素。
先说何瑊。倡导这一说的主要以庐江何氏宗亲会为代表,其依据
主要是《浈阳水木记》。然而这本书早已遗失,只是某些地方的何氏
宗谱还残存一些零星记载,且有自相矛盾之处,可信度不高。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瑊,原名韩瑊,韩国后期韩王安时贵族,
被任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上
与安不一致而退隐韩原。韩国被灭后,瑊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
为逃避秦吏盘查,遂指河为姓。其后定居庐江,勤耕苦读,家道日隆,
形成何氏一支。
这一观点引起许多质疑。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当属华中科技大学
何存兴教授的批驳。他去年在太湖大会上,亲自宣读了《<浈阳水木
记>的编者捏造“始祖为何瑊”的谎言》的论文,用大量史实,从所
载内容、编撰时间以及作者身份等多个方面,批驳了《浈阳水木记》
的真实性,可以说是言之凿凿,令人信服。大家应该还有记忆,不多
赘述。可见,韩瑊为何氏始祖确实存疑。
再说何庶。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以何德宝宗长为代表,其依据之一
是《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李吉主编,2000 年版)。该书载有何氏
受姓始祖何庶像,和《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何庶像的题词:“更名改
姓,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先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
哲,以保其身。”看似言而有据,但还是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主要疑
点有二:
一是何庶的身世。据何德宝主编的《何氏名人录》(2001 年7 月
内部印刷)第335 页载:“庐江名世系……五世祖何庶(字自修),生
于公元前203 年。”也就是说,何庶是韩非的儿子。对此,广州何伯
平宗长在《与德宝宗长商榷》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此说成立,则
韩亡于公元前230 年,韩非子于公元前233 年死于秦。死去三十年的
人,怎么能生出韩(何)庶这个儿子呢?!”难圆其说。另外,关于
兴梅谱系记载,说何庶是韩信之子,不管是韩王韩信还是淮阴侯韩信,
也都有时间错位的问题,不可信。
二是何庶像赞。在去年太湖大会上,瑞昌何金柱宗长宣读的论文
《司马迁题何庶像赞真伪之辨》,分别对何庶像和赞作了逻辑严密的
辩驳。
首先是书本样式不真。西汉时期的书是简牍,在竹简上画像显然
不大可能。再是服饰也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
其次这篇赞也不合西汉时的文风。不说别的,仅就全文居然严格
采用后世才出现的“平水韵”,其可信度便大打折扣。
其人存疑,其像有假,其赞不真,说何庶是始祖,难以服众。
再说何允。持这种观点系多数,如《安徽潜山县谱首姓纪通鉴》
记载:“韩王安有二子:长子曰成,次子曰允。秦灭六国后,张良乘
范增劝项梁立楚后,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为韩王,至汉元年项羽灭
成,允公虑祸及,隐匿民间,因手有字纹“何”,悟音近韩,遂改姓
为何,后世居庐江。”这一观点历来多被视为正源。为正本清源,华
中科技大学何存兴教授遍走全国各地,历时几十年,反复考证,数易
其稿,写成了《何氏源流考》。该书得出的结论是:韩王安之子韩允
为避秦难,逃往江湖,因手有何纹,遂变姓为何,即为何允。自此以
后,何氏家族繁衍迁徙,分布全国各地。其证据主要来自史书及各地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原始谱牒;且世系源流清晰,演变过程具体,似可
信赖。该书后面,还附录了西晋司空司隶校尉崔琳为《何氏宗谱》写
的序,其中说:“十一世孙(韩)安王为秦所灭,嫡子允变姓逃难,
以其初生有纹在手曰“何”,因以为姓焉。自后,历汉晋以来,名公
巨卿,代不乏人。”原文载浙江桐庐县高畈《桐江义门何氏宗谱》,系
存兴先生亲眼所见,当为较早的史料,可信度较高。
最后说说贲偾。据说这是姒改何体系中的始祖。这种观点主要以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为代表。贲偾在何氏源流史上知名度不是很高,
仅少数地方谱牒提及,说贲偾是禹后裔65 代孙(有的说是71 世孙),
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其先祖懿公封于杞……简公灭国,其子禹裔窜
处江南庐江河上,繁衍子孙七代至贲偾。贲偾在秦始皇26 年(刚刚
统一六国)时审时度势,自动改姓,以顺应历史潮流。而改姓的方式
居然与广泛流传的以河为姓惊人相同。且不说前面的衍生脉络缺乏充
足的史证,也不说时间节点太理想化,单就“以河为姓”而言,就已
经够牵强附会的了,所以难于服众。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韩改何流传甚广,尊奉何允为何氏受姓始
祖,史料相对充足,漏洞较少,可信度较高,在没有新的确凿证据之
前,可暂作定论。这既可以解释韩何音讹之说,也可印证避祸之论。
2013-5-8 二稿
(何毓阳,江西瑞昌二中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
论文21:
何姓多源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有哪些姓氏融入何姓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 何应晶
何姓是当今中国十九个大姓之一,何姓多源是不争的事实,历
史不会按照人为设定的标准去发展,它具有因、缘、果法则的发生
发展轨迹。远古时期只有十二个姓氏,发展到现在,根据一九九六
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华姓氏大辞典》(表义达,杜若甫编著),
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一共11969 个姓氏。这表明姓氏和其
它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这里叙述何姓来源及他姓融入,大大
小小有十四支,现叙述如下:本文叙述的前四支鉴于历史的缘由,
何姓的成姓原因和世系目前还有争议,研讨未果,暂且说有四支来
源。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庐江郡何氏是一支相当重要的宗族,“远溯吾
宗,本支于黄帝,源流于姬周,派衍于韩原”。自始祖何允、何庶、
何瑊、贲偾以来,历时二千多年,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如东汉时有
经济学家何休,大傅何进,三国时魏有哲学家何晏,南朝梁时有文
学家何逊,明朝有文学家何景明、何良俊,哲学家何心隐,清朝有
书法家何绍基。
《何氏族谱》记载:战国七雄韩、齐、楚、燕、赵、魏、秦纷
争,秦灭六国以后韩氏子孙分散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带。允
公,字子信,王安次子,居河南新郑,允公于秦始皇十二年,避难
民间。夫妻合葬陕西扶风郡北五里甲山。为受姓始祖。妣张氏,生
子二隆、冉。庶公,字自俢避难时遇秦吏,由于江淮一带口音将韩
读作何音,以韩讹何逃离虎口。允公,庶公均为受姓始祖。瑊公,
字自云,妣姜氏,偕其子通,适,过。瑊公姜妣寿享百余岁,葬庐
江东乡望淮岗,世称何坟岗。<浈阳水木记>记载,初祖韩瑊,乃周
末韩国厘王之子,王安以祖尊属且贤,命为公族大夫,常与韩非同
秉国政,谏安匆朝秦不听,祖乃退处韩原,及安被秦所掳,祖乃携
妣姜氏遁至庐江,寓于津要买舟送济,取资以给。后(公元前二一
八年仲春)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间(河南阳武),为人所击大索不获,
疑是六国公子王孙阴谋所使,乃下令潜方六国之后尽屠害之,秦吏
循令遣云胥密遍访居人姓氏,时祖方撑舟济,胥登舟而诘曰:公何
姓?祖尚未知此为秦吏,适天寒江河,因戏指水以应曰:此为吾姓。
意以水寒喻韩也,其实非有所隐也。然胥不悟,复问云:若姓河姓
耶?祖复应曰:姓氏必从人,岂从水也。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闻为
秦吏,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免刀锯者,何之一字也,岂非天启耶,
遂以何为姓。及汉灭秦,祖乃购室营田,以立世业,子孙承之,而
系庐江之望后。贲偾公姒易何姓。“简公之子禹裔携宗室谱牒,窜居庐
冮河上(安微巢湖),历绍圣,念祖,微荫,熙庵,裕昌,衍夏,而
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二百二十四年之久。时为秦始皇二十六年,
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之义,
因以人易水,乃姓何。”
祖先们先居庐江,开基创业。“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是当
时何姓人家大门上的一副对联,东海是现在山东省的郯城县,陈郡
是颖川郡,即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何氏堂联“庐江世德,东海家声”
的含义有六:1、庐江是秦灭韩后,允公,庶公,瑊公,贲公父子孙
以此立足并转危为安之地;2、庐江是由韩改何,何氏受姓氏之地;
3、庐江是何氏祖庙设,家乘作之地;4、庐江是何氏繁衍生息,显
贵发达的发祥地;5、庐江是何氏形成世家大族,变为“郡望”, 并一
姓外扩成为多“望” 的根据地;6、庐江孕育了何氏一批德才兼备,济
世爱民人物的摇蓝地。以上共四支。
其五,何尊。何姓的出现可追溯到三千年前,这一支何氏(出现
在商末、周初,已有三千年,为黄帝后裔,文王宗族)。证据:《史
记》卷十四,诸侯年表第二载:楚共王熊审二十一年(即春秋时,
公元前570 年)(王)使何忌侵陈(国)。《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
第八载:何蒉(师古曰:蒉读音匮)为“中上人”之列。按人物顺序,
何蒉在韩宣子(韩厥子)之子韩悼子(韩须)之后,韩武子(启章)
之前。(按时间区分,他大概生长在春秋末,战国初,具体约公元前
500 至前430 年间),按史载,何忌、何蒉在先秦是实实在在的历史
人物,是不用置疑的,也就是何姓早已存在。《中国历代铜器精品一
百件尝析》一书,其中第65 页所编第30 件器物,多为“何尊”制作于
西周早期。高38.8cm,口径28.8cm ,呈壶状。该尊于1965 年陕西
省宝鸡市贾村塬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市博物馆。(宝鸡是周都镐京所
辖),据文章介绍,该尊的作者是西周初年的王室成员“姬何”。文中介
绍说,“何尊”的铭文所述,讲的是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兴建东都洛阳
的事(注:成王派周公营成周的记载)。其大意是:成王(姬诵)营
造成周洛邑(今洛阳)而祭杞其父武王(姬发),并于四月丙午日,
成王召集宗室成员们进行训诰。指出宗室成员姬何的父亲,当年曾
经辅弼周文王,很有贡献,结果文王受上天之命统治了天下。武王
克商以后,曾告祭于天说:我要建都于天下之中心,并以地统治子
民。以后成王对姬何说:乃父辅弼武王,对天是有功劳的,(你)应
该虔敬地祭祀他,成全于训诰之后,尝给了姬何三十串贝(当时的
钱),姬何因此制作了这件礼器,作为纪念。所以人们称之为何尊。
文章介绍,该尊的铭文末有“佳王五祀”四字,标明是制器的日期,即
周成王五年(即公元前1019 年),文章介绍铭文末纪年,是商朝人
制品的习惯,因何尊制于周初,因此习惯仍保留。文章认为“何尊”
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与《逸周书·度邑》所载相合,并与《尚
书》中的《召诰》等篇互补,是研究西周初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可
见姬何是三千年前的人物。据此,姬何的后人为了纪念祖宗,便以
其谕“何”为氏,是合逻辑的,合姓氏来源的,不然何忌、何蒉无从所
出。
何尊这支何姓与何侯这支何姓,实际上回答了“研讨内容”十八个
题目中的第一个题目:“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有何姓存在吗?”有,何
尊,何侯。
其六,苍梧山何侯;历史上最早的何姓人士,恐怕要算是唐尧时
候的何侯了。清代张澍著的《姓氏寻源》载:“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
姓黄帝已有。”《路史》云:“虞帝末,何侯得道于九疑山,今道之宁远
广济乡有何墟亭。”据说这位何侯,当时隐居在苍梧山修炼长生不老的
法术,全家有三百多人,都以种田维持生活。大舜南巡的时候,曾
经住在何侯的家里。现在九嶷山有何侯庙,在大舜庙的旁边,九嶷
山就是苍悟山,是大舜葬的地方,就是现在湖南省宁远县。按照上
述故事,何侯从帝尧时代到夏禹时代推算起,享寿一百五十岁。可
惜历史上记载不够详细,不知道他家是否全数成仙,有没有后代留
在世上,如果何侯确有其人的话,这一支何姓人家,比从韩改何,
应早两千一百多年。
其七,由朱姓改何姓。后汉书上记载:何苗,本姓朱,冒姓何。
朱苗为什么要改姓何?那就是因为当时汉灵帝有一位何皇后,非常
得宠,何皇后有一个哥哥,名叫何进,官拜大将军,当时大将军地
位很高,与三公地位相等。朱苗是何皇后同母异父的兄妹,因此就
把朱姓改成何姓,成为何苗,何苗也做了车骑将军,仅次於大将军
地位。《汉书,五行志》载,其后子息繁蕃,遂成望族。
其八,吐谷浑何氏:是汉族以外的民族。五代史上提到“吐谷浑
亦有何氏”,在这里“吐谷浑”的发音应该念成“突浴魂”,原来是辽东鲜
卑族的一个人名,在魏晋的时候,这是一支鲜卑族的酋长,名叫何
涉归,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突浴魂”小儿子叫“若浴魂”,两兄弟
都分别统率了一部分部落,向西方迁移,到了他的后代子孙名叫叶
廷的手里,就用“突浴魂”作为国名,正式自立为一个国家。后汉乾佑
二年即公元九百四十九年,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朝貢。“突浴
魂”当时的版图,是现在的甘肃一带,所以突浴魂的何姓人家,应该
是以我国的西北,做为繁衍中心。但是五胡乱华和唐朝末年五代十
国时期,有没有南迁,而混进中原何姓人士的行列待考。
其九,锁南姓改何姓。何隆家族,属於西羌族,这一支胡族,在
他们强盛时期,大致分布在从陕西、甘肃,经过四川到云南的一条
狭长的带状地带。根据《兰州府志》的记载:元末有吐蕃宣慰使锁
南,其子“铭”, 于明代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就赐他姓何,于
是就成了“何铭”。这个吐蕃宣蔚使锁南,名叫锁南普,锁南似乎是羌
族的一个姓,因为在明史的西域传里,姓锁南的人就有五六个。改
姓以后的何铭,后来升官,当了都指挥,很不幸,由于凉州的羌人
造反,领头的叫做老的罕,何铭带了军队攻打老的罕,不幸阵亡。
至于他子孙的去向待考。
其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改革,改鲜卑族为汉族,将
代北复姓贺拔氏改为单姓何氏。
其十一,少数民族中侗族原姓吴,后因结亲而改姓何、汤、龚、
张等四个姓。
其十二,隋唐时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祁连山北昭武城,(今
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建立了九个
小国: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其中有何国。
唐高宗永微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何姓。古代名人
录中有三个人物:何细胡,西川大贾;何妥,国子祭酒;从子何稠,
太府丞,就是来自西域的外族。
其十三,安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朝方孝孺的后代,因逃避迫害,
从江西迁到安徽,把方姓改为何姓。不过在族谱里规定生姓何,死
后复姓方。
其十四,这一支何姓出在近代,距今百余年时间,但人物不少。
主要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进入香港,其中有一些人为便于工作生
活,娶华人,改汉姓。英国人何东爵士家族则是。其家族在香港拥
有不下百亿元资产。何东于1862 生于香港,为英国人何仕文娶宝安
县华人施氏所生。何东兄弟姐妹八人,其中五兄弟他居长。何东娶
华人麦、周、张三氏为妻,生三子八女。其二子何世礼是国民党在
台湾的上将。其孙何鸿章、何鸿卿和私生子何佐芝都是香港有名人
物。他的侄孙(何福的孙)何鸿燊,也是有名人物。
历史记载唐尧时期有何候,商末周初有何尊,秦末汉初有何允、
何庶、何瑊、贲偾,后汉时有何苗,北魏时贺拔氏改何氏,魏晋时
有何涉归,唐朝昭武九姓有何姓,明朝时有锁南姓被赐于何姓,还
有方姓改何姓,近代有英国人改为何姓。历史一路走来。各个朝代
都他姓融入何姓,成为一个大宗族,形成天下何氏一家亲。
(本文4590 字)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 作者 何应晶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论文22:
1
一派渊源宗泽远·两支连理苗裔昌
——状元何昌言和清水洲何氏初探
何山 何自庆 何水庆 何荣
何昌言(1067-1126),字忠孺,宋朝新淦县清水洲人,今江
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砚溪镇虹桥村人。
何昌言为宋朝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状元,在史学上称为
江南西路宋代第一个文科状元。官至工部侍郎、太子詹事。谱载:
何昌言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甲辰月戊午日辛酉时,距今
946 年。公元1126 年4 月27 日去世,享年59 岁,封清源郡开
国子。先后娶杨氏、毛氏,俱封夫人,夫妇同葬古新淦县善政乡
黄土陂泥江下弦马坊前中溪凤形丑山未向兼艮坤三分。
一、新干、峡江、新余等地何姓家谱编修简介
新干、峡江、新余等地何姓历史上多次合修家谱,主要分两
大支系:一是以峡江县巴邱镇何家村为主组织修谱,曾先后于宋
淳熙丁未年(1187)、元代至元七年(1270)、明正统十二年(1447)、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清雍正甲辰年(1724)、清道光十七年
(1837)、同治五年(1866)、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十七年
(1927)等年代合修家谱,最近一次为公元1993 年冬完成,参
与此次修谱的有:峡江县何家、白塔、义桥、馆头、殷山、鲊冈
和新干县塔前、竹城、东溪,以及新余市下保等二县一市十八门
二十余个村庄,以何修为源流远祖,尊庐江何氏十一世何桢为一
世祖,共收录70 代人,约2100 年。
二是以峡江县仁和镇的横州、湖头、桐湖、莲谭、沿塘、大
2
畔、内河、上村和水边镇何君村,新干县围竹、蓝泊两村参与,
俗称“九门十一族”,尊何修为远祖一世,三十二世何保升为清
水洲开基祖一世,至公元1994 年合修谱时共收入何保升后裔39
代,与远祖相加共演绎70 代。两谱所载人物大部分为何保升后
裔,均出自清水洲,只是所尊一世祖各异而已。
二、何昌言家谱源流支系迁徙概况
何昌言远祖一世何修为战国时期韩国国王韩安后裔。因避祸
而隐居庐江潜县(今安徽省潜山、庐江和霍县一带),传十一世
何桢,字元干,晋尚书光禄大夫,后被峡江蔗塘何家尊为庐江何
氏一世祖。何桢父亲何嘉,为庐江长史,所以,家谱中又称嘉公
派。十五世何准的女儿何法倪为东晋穆章皇后(345-395),扶持
四位幼帝达48 年,缔造了庐江何氏第一次辉煌,何姓子弟40 余
人名列国史。二十二世何滋由湖南道州知吉州军,为庐江何氏进
入赣中区域最早的一支,隋大业四年(608)侨居吉水桐江,后
迁新喻铜坑。三十世何顼由新喻苦竹分居山田。三十二世何保升
唐未天祐年间(905-907),由新喻山田徙居清水洲,由此,开创
了庐江何氏新的辉煌,史称清水洲时期。
何保升生育2 子,长何琼,失传;次何玢,玢生绍,绍生四
子:舟、川、贯、禹,始分家为甲、乙、丙、丁四房。新干竹城
为甲房代表,峡江水边何君为乙房代表,其后裔多居江西永丰和
江西九江彭泽县,新余茂江为丁房代表,峡江、新余、新干大部
分人为丙房后裔。何昌言属丙房何贯的曾孙。贯生六子(一说四
子):育、翀、爽、襄,长子育生六子:正辞、正彦、正辅、正
臣、正功、正矩。
3
何昌言为正彦独子。昌言生孝本,为两代单传,居清水洲前
山村,又称下洲。谱载:孝本,字德先,生于元祐二年(1087),
荫补从仕郎,寿65 岁,葬古新淦县扬名乡桐溪头(今新余市下
保村),配抚州宋氏,葬安国乡福田(今峡江县仁和镇横州村)。
生二子:长德冲,字和生,生于大观二年(1108),荫补将仕郎
衡山县尉,升从政郎永州推官,寿60 岁,葬扬名乡赤溪(今峡
江县砚溪镇上车溪村)。次子德符,字子信,生于宋大观四年庚
寅(1110 年)寿58 岁,以祖荫补将士郎,绍兴年间(1131-1162)
自清水洲(今峡江县砚溪镇虹桥村)徙居新淦县痕头村。夫妇同
葬丁家渡(失考)。
何昌言长房六世孙何龙津由清江县(今樟树市)回迁宝塔山
下(即淦城迎春门)七世孙何介寿迁黄土陂(今新干县上何村)。
相传何昌言次孙何德符嗣下有一支在元代回迁新余山田。
三、何昌言中状元的时代背景
何昌言20 多岁的时候游学各地,峡江县罗田镇边氏、福民
乡郭氏家谱中都保存了他的文章,如:何昌言题小枥郭氏先祖邯
公像赞:才优俊理,仕止循良;匠心经纬,上下皆赞;急流勇退,
物外苟祥;亦和亦清;且寿且康;我义图文,山高水长。
何昌言30 岁中状元,与他的出身和所处的时代相联系。
宋朝以武建国,以文治国,以朋党争斗而败国,这是历史的
结论。公元960 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龙袍加身,以“杯酒释
兵权”的办法,解除了武将兵权,倡文人治国之先河。传至哲宗
赵煦时,已历七皇117 年。赵煦1085 年继位时年仅10 岁,由太
皇太后高氏听政,废除王安石变法,贬遣变法大臣,致使国力日
4
渐衰竭,朝政内忧外患。哲宗18 岁(1094)亲政后,不满老祖
母高太后的复旧做法,决定继承先父神宗帝的遗志,继续推行改
革,召回原宰相章淳等变法人物,恢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开始
了“维新”历政。实施新政,重振朝纲,不仅需要召回贬出京城
的老一代变法人物,更需要充实大量新生力量,于是,公元1096
年的科举选才便成为哲宗亲政后的重大举措。
相传,何昌言殿试《咏志》一诗,赢得了哲宗帝的厚爱,诗
云:
继志昭前烈,思贤辅有为;
详延天下士,共立太平基。
乐得才无竞,旁招野不遗;
异闻来侧席,群策进朋龟。
登府能书献,扬廷好爵縻;
致君尧舜事,寤寐思忠规。
全诗60 字,分12 句,对仗工整,平仄押韵,通俗易懂,朗
朗上口,为宋朝早期诗风中典型的叙事诗。尤其是对仗上,采用
了左右对仗和前后对仗。如:“详延天下士,共立太平基”为左
右对仗,“继志昭前烈,思贤辅有为”与“致君尧舜事,寤寐思
忠规”为前后对仗,呼应全诗。
诗中还借鉴了唐诗中的用典和引义手法。如:“朋龟”一词,
源出三处:一是《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有“朋心合力”句;
二是《礼记·曲礼上》说“龟为卜,策为筮”;三是《楚辞·卜
居》有“用君之心,行君之事,龟策诚不能知此事”。何昌言在
5
诗中引伸为众举子考场献治国策,充分显示了他饱读诗书,灵活
运用典籍的文化功底。又如:爵縻,爵为爵位,亦通嚼;縻指牛
绳,引伸为举子的口才。由此可见,何昌言才思敏捷,文章遣词
造句皆有出处。
诗的大意是:继承先辈壮志,以德才贤能辅政。广召天下有
志之士,共同建设太平基业。举国上下,人才济济。考场内外,
献计献策。考场上用文字,廷试时用口才,阐述兴国之策、尧舜
之道,连晚上睡觉都在思考国家大事。
面对丁丑科涌现出来的人才,尤其是何昌言一首“继志昭前
烈,思贤辅有为。致君尧舜事,群策进朋龟。”正道中了哲宗帝
的心事。为此,哲宗亲点何昌言为状元,并赐状元何昌言《还乡
歌》一首:
有宋清平始建隆,七朝文物盛儒风。
三秋一下搜贤诏,收拾奇材岩谷空。
平川佳丽秀滩里,中产石龟投巽水。
古人有语寄与谁?水到龟高状元起。
庐江才子文胆雄,家出簪缨台省中。
今年来献康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
帝京传庆归南国,万里江山和气塞。
南国从来学者多,因此人人壮心赤。
淦阳有翁霜鬓须,满眼儿孙皆读书。
为爱荣华同郡邑,倚门大笑心颠如。
披云特地问蓬客,六幅红笺写毫勒。
愿将此语挂庭栏,重与儿孙长云翼!
6
哲宗皇帝的“庐江才子文胆雄,跨得青天第一龙”。成为江
西各地何氏祠堂的集句楹联,激励后人。
古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何昌言的出身也是后人
争议的热点。从清水洲人物关系表中和清水洲产业情况看,何昌
言不但出身世族,而且绝非寒门。否则,他三十岁中状元前,四
处求学,没有经济作后盾,是不可能的。即使当今社会的贫寒学
子考上大学,无钱就读处处可见。
何昌言曾叔祖何禹(丁房葬丫环冈)登天禧三年(1019)已
未王整榜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军功赐金紫光禄大夫;何禹
次子何洎为皇祐元年(1049)已丑冯京榜进士;族叔何若谷登景
佑元年(1034)甲戌张唐卿榜进士,46 岁时在广西平叛立功封
紫侯,进三品衔调任中央尚书度支郎中,成为王安石变法初期的
理财能手;三叔何正臣登治平四年(1067)丁未许安世榜进士,
《宋史·列传》载:神宗帝后期,何正臣出任吏部侍郎时,为解
救王安石六弟王安礼而得罪谏官,贬为谭州知府,哲宗亲政后召
回出任刑部侍郎,绍圣三年(1096),封上柱国清源郡开国侯。
何昌言的五叔何正功、族叔何执礼、堂兄何铎三人同登元丰五年
(1082)壬戌黄裳榜进士,在朝延内外传为佳话。家谱中“黄金
榜上三同姓,白玉阶前四越班”讲的就是他们。只是四越班外加
了一个女婿孔淑。家族浓厚的文化薰陶与传承,铸就了何昌言卓
越的才华。
四、清水洲的辉煌产业
清水洲,宋朝江西庐江何氏鼎盛时期的圣地。
清水洲在何方?峡江县巴邱镇何家谱中,存有明嘉靖三十四
7
年乙卯(1555)正月,吉水状元罗洪先撰写的何氏家谱序,明确
了清水洲隶属峡江县,现摘录相关部分(标点和括号内文字为笔
者注)。
蔗塘,有名浃者,号主峯,乃通家之好。何本于韩,韩始于
唐叔虞之后,曰:万得。之后,曰:修得(庐江何氏远祖一世何
修)。郡始于嘉得来(巴邱何家谱尊何嘉之子何桢为一世祖,谱
称嘉公派)。江右(古泛指江西,即长江右边西面)也,又始于
滋,字务德,隨大业间知吉州军事,因家居桐江,厥后分徙星布,
流派繁衍。由袁州有萍乡。由喻曰:铜坑;曰:山田;曰:中源;
曰:穑誔。由峡曰:胡堆头(村废今虹桥村西北);曰:清水洲
(村废);曰:殷山(今峡江砚溪因山村);曰:蔗塘(今峡江巴
邱何家村);曰:白塔(今砚溪白下村);曰:柘郊(今巴邱月垱
村);曰:义桥(今水边镇义桥村);曰:长岭(今砚溪长岭)。由
淦曰:塔前(今新干麦钭塔前村);曰:竹城(今新干神政桥村
东偏南3.5 公里的山坡上)。神童有仕元、正臣;状元有昌言;
解元有曰:许;曰:待聘。其余漕魁经魁贡魁及弟,世代不绝……
(略)。
罗洪先(1504-1564),吉水人,明代学者,中国古代杰出的
地理学家。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状元,授修撰。因爱好地理
专业,于嘉靖十八年(1539)离开官场,开始了游学生活。峡江
原隶新淦县,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置峡江县,领六乡,六坊,
二十四都。作为明代知名的地理学家,在19 年后的公元1555 年
为何家谱写序时,正是他辞官后游学各地,广泛考察地域,撰绘
我国第一部综合型地图集《广舆图》时期,不可能把已划归峡江
8
县的清水洲弄错县境。
清水洲之说,还可以从何家谱存文献记录中查证,因涉及事
件后人,且隐去名讳,摘录部分:“保升公创清水洲基地,分上
中下三洲居住,有亭台及虹桥(即今虹桥村的来历)、青云桥、
衣锦桥之胜,其祖坟亦多。吉地惟丫环冈为最。后因兵火焚掠,
流离迁徒,支分二十余居,祖宅遂成废墟。崇祯四年(1631),
××,××二盗,葬母于丫环冈,××等6 人盗买清水洲基地与
显宦曾×,时蔗塘廉公同姪志昌不忍坐视,通族十八门生员12
人,志昌为首,白丁21 人,白塔天禄公为首,立定合约执宦谱
(和)世谱呈峡、喻、淦三邑,与××、××讼到两院,誓欲追
回清水洲祖基……”事件记录中,还保留了乾隆乙卯(1759)、
甲申(1764)抚院对清水洲地基之争的批文,均确认何保升、何
正臣、何昌言等人为清水洲人。
何保升次子玢生五子,取单名宙、翊、毅、绍、纳。第四子
绍最为著名。谱载:何绍(943-1023),号巨耳,相传侧目能看
见自己的左耳,寿81 岁,先后娶安氏、胡氏,生育四子,舟、
川、贯、禹。他善于经商,年收入1350 贯,地租收入50 余万硕
(斗)。查宋代货币比值:一贯等于1000 钱,谱说当时斗米三钱,
一贯钱可购333 斗大米。古代斗分大小斗,硕斗为四格四方形,
每格2 斤,则每斗8 斤,千钱可购2500 斤大米,1350 贯等于337.5
万斤,加上地租收入400 万斤,年收入在千万以上。
何保升八世孙何安宅,于宋淳熙丁未(1187)在《清水洲盛
事记》中写道:
何用舟与王钦若([962-1025]新喻人,北宋宰相)为连襟,
9
“数招以仕非,惟产业浩瀚,不能废置兼以。……用舟昆弟四人,
分居上、中、下三洲,析产(指四房分家)时各得钱三百余贯,
适天下太平,斗米三钱,年丰物阜,朱门甲第,丹护相辉,花木
台楼亭榭轩馆堂舍争相创建。子孙文武迭出,以至两科童子,一
魁多士。使绝域,殿大藩,执干戈,以平巨冠;司典籍,以代王
信;秩闱蘭省,岁必五六;牙笏簮缨,几半朝士。”同时,在《清
水洲亭台记》中写道:巨耳翁长子用舟位下居上洲,居之左有大
楼一所,四面临池,名曰:迎曦,朝奉郎何大享(1032-1097)
所建,殿中侍御史刘公(刘敞,新余人,庆历进士)之笔。北一
楼,名曰:拱辰,池上一亭,名曰:蘸碧,为遂昌知县讳缮(何
缮,大享长子)所建,皆先生陈公瓘(陈瓘,北宋谏官)之笔。
宅东一堂名曰:卷书;进士保衡(大享三子)所建,直龙图阁学
士耿延熙(失考)之笔。宅后一亭,名曰:致爽,吉州文学何经
(大享第五子)所建,靖海军节度推官李尚仁(失考)之笔。舍
南有一轩,名曰:薰风,荆南府参军何待聘(保衡次孙)所建,
户部尚书孙覿(字仲益,进士)之笔。
巨耳翁次子巨川位下居中洲,中州宅西有一楼,曰:蟾精,
右有一堂,曰:旌善,皆桂州通判何亷夫(大享四弟)所建,御
史大夫肖定基(庐陵人,进士、知新喻)之笔。田中心一宅,面
南有一楼,名曰:先春,大理寺评何爽所建,先生胡公睱(失考)
之笔。有亭一所,名曰:流盃,乃仿西京大内样式,左右灌水泛
觞,面列花卉,墙外置东楼,亭中穿池,四畔以青石作墩,中立
一洲,洲上置歌舞,可宴二十客。相传:来宾用食盘托酒顺水推
出,力尽停在某位客人面前,他要么喝酒,要么作诗吟唱,以助
10
酒兴。亭下有薰堂,有誌铭,宋帝御笔。宅之右有古桧一株,假
石崇叠,中激一泉。号瀑布泉,上有巨堂一所,号岁寒堂,堂之
右有小轩,名曰:清轩。宅之后有广东桂一株,树边有一堂,曰:
折桂,皆左中奉大夫何执礼所建,中书门下侍郎邹浩(字志完,
江苏武进县人,进士)之笔。四畔环楼中有佛牙阁一所,宅之左
右有古松数千株,虬鳞苍翠中建一堂,名曰:松隐,其兄何执亮
隐居于此。宅之右有三层楼一所,楼之下有一堂,名曰:三语,
载道经、释经、儒书。堂之右有小轩,名曰:东轩,皆为执礼所
建,户部侍郎王羲叔(失考)之笔。
巨耳翁三子贯位下居下洲,大门宅有徽阁一所,金紫光禄大
夫育(何昌言祖父)所建,宝文阁待制肖公汪之笔。门外有一小
溪,溪上建一大桥,每登第衣锦西归者,必经此桥,名曰:衣锦,
户部尚书上柱国何正臣所建,宝文阁待制滕甫之笔。相传清水洲
建有三桥:登第者,衣锦还乡时过衣锦桥;外出求学、迎考者,
过青云桥,寓意青云登第;婚嫁则过虹桥,又叫鸿运桥、鸿雁桥、
彩虹桥。其石桥板今存峡江县虹桥村西北稻田中一小溪上,南北
横跨30 米,分五段,每段遗存两块青石桥板,每块长约4.6 米,
重达数百斤。(详见附页)
何安宅两篇文章里,不仅记载了清水洲鼎兴时期的何家子弟
科举盛况,还记录了清水洲甲、乙、丙、丁四房人员所建造的豪
宅、庭院、画廊、池塘,仿佛迈步在苏州园林之中,给人以曲院
风荷,满庭花香画面感。
鼎盛时期的清水洲何氏先人,富贵不忘故里,除了在清水洲
大量建房外,还为周边寺庙、书院捐资送田。如北宋何若谷
11
(1013-1071)出任度支郎中时曾捐资兴建玉笥山三清殿,到元
代时,文化名人刘洗(1268-1350)为纪念故人,特赋诗两首,
现摘录诗中妙句:
笥峰云峨峨,白玉作楼观;
去地千尺高,宝栋忽以杰。
下视九洲九,泱莽如淬雪;
曾借回仙蓑,共卧山中月。
何氏家谱还保存有宋桢宗、仁宗、神宗、哲宗、钦宗、理宗
和度宗等皇帝赞扬何姓子弟的诗歌,以及欧阳修、王安石、王安
国、孔延之、梅尧臣、赵清献、黄庭坚、陈瓘、周敦頣、梁寅、
罗洪先、解缙等历史名人的诗词与文章,便加丰富了清水洲时期
的何氏文化底蕴。
在众多历史文献中,尤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1007-1072)所作的《清水何宅三洲亭记》最为著名。该文开
篇明义:“淦西清水何,世禄家望族也。楼阁台榭、堂轩园池之
属,甲于郡。”该文写于宋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退休后返乡
路上,距他因病去世不到一年,因体弱不能骑马,在第三夫人薜
氏的陪同下,与其学生王安石(1021-1086)、刘颁(1023-1089)
乘船逆赣江而上,至樟树进入袁河到达新喻刘颁家,小住数日后
改乘巴丘驿车至清水洲,写下此文。散文结束时道明:“余与王
君介甫,刘君贡父,数遍楼阁,游历池堂,各赋诗以记其胜……”。
可惜谱中只存其文,诗词已秩失。
《峡江县志》1995 年版,共收录宋代清水洲何姓进土13 位,
分别为何保升四世何禹、五世何洎和十一世何嘉谟、十二世何有
12
奇均为为父子进士。六世何若谷、何正臣、何正功、何执礼为堂
兄弟,其中:何正功、何执礼和七世何铎为元丰五年的同科进士,
还有八世何许、何待聘,十一世何嵩之,共13 位。(详见《清水
洲十三进士人物关系表》)
从何保升四世何禹登天禧三年己未(1019)王整榜进士起,
至十二世何有奇登淳祐六年辛丑(1241)俨夫榜进士止,共222
年,几乎横跨了整个宋王朝(960-1279),被视为何保升开基清
水洲后缔造了庐江何氏新的辉煌,史称清水洲时期。
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的进士有: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
(1000)陈尧咨榜进士何申甫(974-1037),宋嘉祐六年辛丑
(1061)进士何保衡(1042-1116),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
何执礼的兄长何执中等。史载:何执中,字伯通,熙宁六年(1073)
进士,历任工部、吏部尚书谦诗读。公元1105 年任尚书右丞,
1109 年任左丞,1111 年与蔡京同为宰相,五年后以太傅致仕,
封荣国公,卒后追封清源郡王。这清源郡王是否为纪念他的祖籍
清水洲,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何正臣追封清源郡开国侯,何昌言追封清源郡开国子。
附件一:
何昌言(1067—1126),字忠孺,北宋丁丑科状元。他于治
平四年(1067)三月初三出生在新淦县清水洲前山村(今峡江县
砚溪镇虹桥)。
何昌言远祖一世何修为战国时期韩国国王韩安后裔。隋大业
四年(608)22 世何滋知吉州军,徙居吉州桐江。32 世何保升于
唐中和四年(884)由新喻山田徙居清水洲。何昌言为何保升七
13
世裔孙,他出身官宦世家,曾叔祖何禹登天禧三年(1019)已未
王整榜进士,叔祖何洎为皇祜元年(1049)已丑冯京榜进士,三
叔正臣时任刑部侍郎,五叔正功、族叔何执礼、堂兄何铎三人同
登元丰五年(1082)壬戌黄裳榜进士,族叔何若谷任度支郎中封
紫候。家族浓厚的文化薰陶与传承,铸就了何昌言卓越的才华。
公元1096 年何昌言赴乡试中举人,次年三月应丁丑科会试、殿
试,高中状元。其“继志昭前烈,思贤辅有为;致君尧舜事,群
策进朋龟”的殿试《咏志》诗,正道中了哲宗帝想振朝纲兴社稷
的心事,亲点何昌言为状元,并赐状元何昌言《还乡歌》一首,
诗中称赞他为“庐江才子文胆雄,家出缨簪台省中;今年来献康
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
何昌言中状元后,初授承事部鉴书武临军节度判官,大观元
年(1107)四月十五授朝奉郎大常少卿、进给事中,八月,知应
天府。此时,北宋政权已危机四伏,朝中形成主战和主和两派,
明争暗斗,异常激烈,导致何昌言三次外放州府。徽宗赵佶亲政
后,重新启用反复无常四上四下的蔡京为相,于大观四年(1110)
派宦官童贯出使辽国,参加盟友辽皇耶律延禧的生日庆典。不久,
徽宗摆宴仙裕陵与蔡京共商“马植远交近攻”之策,即与女真部
落联合攻击百年盟友辽国,以期实现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对
此种唇亡齿寒、头脑发热的幻想,引来了大批有识之士的强烈反
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贼用事”。
远交近攻之策召来了女真部落的强盛,建立金国后,消灭辽
国,占领燕云十六州不仅未还,还提出了代管太行山之东七州的
全部赋税要求,形成“引狼入室”金兵南下,国都南迁的局面。
14
当时,三省台官屡谏蔡京等“六贼”罪行,何昌言、陈东、陈瓘、
任禹德等大臣被轰出玉殿,出现了“玉殿传呼群辟耸,金门宣出
万人惊”的情况。由此,何昌言再次被革职,以徽猷阁待制闲置
返回江西老家。谏官、诗人陈瓘高唱:“从此文星照江右,不知
谁复继芳声?”的绝唱为状元郎送行。
公元1125 年,蔡京致仕,七月十二钦宗赵桓即位,授何昌
言工部侍郎兼太子詹事。不久,金兵攻破北宋首都开封,掠去徽、
钦二帝。次年,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应天府)匆忙登基(后迁
都杭州,史称南宋),诏令昌言复职,何昌言愤国事成疾,遂呈
《辞朝表》,于五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59 岁。
何昌言次孙何德符授将士郎,由清水洲前山村迁居新淦白
塔,其后裔多居今新干与峡江两县交界处的痕头村。(撰文:何
山)
附件二:状元何昌言乡邑考
江西赣文化中,最典型的是进士文化,要说进士文化,又首
推前三甲中的头名状元。据《江西省历代文武科鼎甲考表》(秦
是予、吴宗慈编著)所列,自唐至清千余年间,江西共有文科状
元41 人,何姓状元有2 位,即宋·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状
元何昌言和宋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状元何涣。因古今行政区
域变化,村庄兴废,何昌言的身世和出生地成为时人热议的焦点。
新干县政府网2008 年7 月28 日公布:“何昌言,字忠孺,
男,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三月初三8 时生于新干县城迎春
门外何家山故宅”……这篇网文不知出自何人之手,若属文人写
写倒可以,若属于政府公共行为那就太不严肃了。假若再上个什
15
么行政大志之类的全国发行的书,那将以讹传讹,欺蒙无数人,
因此,作为状元后裔有必要为先祖说一说。
2012 年10 月23 日,何昌言次孙何德符故里新修家谱圆谱,
在新干县痕头村举行庆典活动,笔者应邀前往,为来自江西省新
干县、峡江县、新余市、乐安县等地数十村同宗好友和状元后裔
讲述庐江何氏修公38 世苗裔何昌言中状元的故事,共同追忆北
宋时期清水洲何姓13 位进士建设美丽家乡的传说。其间,村长
何金根(何昌言29 世孙)提供了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老谱
资料,有这么几条信息可以佐证网上谣传。
其一:何昌言出生的时间。即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丁未
(1067)甲辰月戉午日辛酉时,古代酉时系指下午5 至6 点钟,
而不是新干网上说的上午8 点。
其二:何昌言出生的地点在清水洲下洲,又叫前山村,而不
是县城迎春门。状元族侄何安宅七岁离开清水洲,随父为官湖南,
二十七岁返乡一气写了三篇文章,即:《何氏年谱节略》、《清水
洲盛事记》和《清水洲亭台记》,在《何氏年谱节略》一文中写
到:宋皇祐登进士洎公者(状元小爷爷),终于吏部侍郎,居洲
上之左地名前山,其居洲上者,有收南寇农智高的武翼大夫(何)
正修(状元堂叔),有被誉为神童的何正臣(状元二叔)……有
讳昌言者,绍圣四年大魁天下……
其三:何昌言中状之后,在古新淦县城建有一栋巨宅。公元
1187 年,何昌言族侄何安宅在《清水洲盛事记》中写道:“(何)
贯(状元曾祖父)居下洲,建有大门宅,,金紫光禄大夫育(状
元祖父)建微阁一所……”文章最后道明:昌言中状元后选址淦
16
城(今新干县城)凤凰山下,面对玉笥山建巨宅,座北向南,门
楼名“迎春”,因此,何昌言不可能出生在自己建的住宅里。
其四:新干政府网文第三段:“昌言,谱名“昌彦,才德杰
出人也”。何昌言父辈有三字排行,长房为“若”字辈,乙房为
“执”字辈,丙房为“正”字辈,因此,何昌言的父亲叫何正彦,
儒学世家,父子不可能重名字,纯属讹传。
其五:上朔状元直系亲戚的居地和墓葬地更能证明他的乡邑
地。何昌言的祖文何育,字希元,葬鮓岗浴岭,小地名何家山,
即今峡江县砚溪镇鲊江村后山,数百年过去此地乃叫何家山;何
育的父亲何贯居清水洲下洲,葬丫环冈(今峡江县砚溪镇虹桥村
西北面)何昌言本人世系只注明了“另有宅址在迎春门外”,并
未说他出生在迎春门所谓何家山。何昌言的独子何孝本,字德先,
葬扬名乡五十四都桐陂头,即今新余市下保村,妻宋氏葬安国乡
福田,即今峡江县仁和镇横州村。状元长孙何德冲,葬扬名乡赤
溪,即今砚溪镇车溪村,次孙何德符,字子信,于绍兴年间
(1131-1162)自清水洲徙居新淦痕头村为始祖。
何昌言长房三世何徵迁清江肖洲桥(今樟树市),六世何龙
津迁迎春门,七世孙何介寿迁黄土陂(今新干县上何村)。相传
何昌言次孙何德符嗣下有一支在元代回迁新余市山田,至今未找
到文字依据。另外,高安县有人在网上称自己为何昌言儿子何文
龙后裔,纯属瞎扯,状元家两代单传,更无一个叫文龙的儿子。
另外,《新干县地名志》有何家山与何昌言一文:“据《新淦
县志·地理志》载:何家山原名凤凰山,在迎春门外,即宋状元
何昌言故宅,又名何家山。”由此可知,山名来历与状元何昌言
17
有关。清代饶梦铭《何家山》一诗有:“状元争得名山转,迎春
门外有何家”之句,充分说明先有状元后有何家山。(作者为庐
江何氏修公68 世、状元29 世裔孙)
作者简介:何山,字小柏,1960 年生,大专文化,现任峡江县工业和信息
化委员会副主任科员,先后参与或指导峡江何氏、胡氏、邓氏、梁氏、姚氏等家
谱编修,宗祠文化撰稿,现为峡江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峡江县政协文史资
料特邀编辑。
何自庆,1960 年生,大学文化,现任峡江县仁和镇副主任科员,清水洲何
氏宗祠修建会会长,状元陵园筹委会委员。
何水庆,1980 年生,大专文化,江西新世纪超市、巴邱片区总经理,清水
洲何氏宗祠修建会副会长、状元陵园筹委会委员。
何荣,1962 年生,本科文化,江西第□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论文23:
1
浅谈何姓多源
贵州贵阳市开阳县退休教师 何克哲
摘要:何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今天中华姓氏里,排名第17
位,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1.17。更兼侨居海外,远播异国的华
裔何姓,不可胜计,组成了庞大的家族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并非一
支一排,是多源组成的。其族支的起源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归纳起
来大致有四个方面,即:源于韩姓、源于姒姓、源于他姓、源于少数
民族。每个支系的起源都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何姓 多源
打开浩如烟海的历史丛书,翻阅繁花似锦的家乘谱牒,不难看出,
华夏民族姓氏起源丰富多彩,而我何姓每个族支的起源蕴含着特殊的
历史原因,分别记述着一个动听的故事或一段辛酸的历史。
多源组成何姓简表
何
姓
源
于
韩
姓
源
于
姒
姓
源
于
他
姓
源
于
少
数
民
族
韩
庶
公
元
前
231
年
因
韩
何
音
近
改
姓
何
韩
允
公
元
前
230
年
因
手
纹
改
姓
何
韩
瑊
公
元
前218
年
指
河
为
姓
改
姓
何
贲偾
以居住地河改
姓何
朱
姓
改何
姓
方
姓
改何
姓
徐
姓
改何
姓
陈
姓
改何
姓
吴
姓
改何
姓
汉
唐昭
武九
姓
中有
何姓
南
朝
梁
代
隋
朝
有
三
位
来
自
西
域
的
何
姓
先
人
何
苗本
姓朱
明
方孝
孺后
裔
避难
改姓
何
何
延
寿
传
至
二
十
代
无
嗣
外
甥
徐
宗
富
为
继
姓
何
康
熙
进
士
何
世
璂
本
姓
陈
随
舅
姓
何
贵
州
纳
雍
何
姓
祖
上
本
姓
吴
避
难
改
姓
何
赐
姓
集
体赐
姓何
明
太祖
赐锁
名
姓何
建
文帝
朱允
炆
后
裔随
舅姓
何
2
一、何姓源于韩姓
西周初年,成王姬诵封弟叔虞到唐地(今山西翼城西)史称“唐
叔虞”或“唐叔”,就是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十一世孙名万受封食
采于韩(今山西河津东北)人称韩武子,韩武子三代孙韩厥,很有政
治军事才干,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 年)他与另一大臣卻克率八
百乘的兵力攻打齐国获胜,因此立功。原本是晋国附属的韩,韩厥凭
借这次战功成了晋国的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按周王朝的册封
制度,自韩厥起,“韩”姓正式受封,因此,韩厥就成了韩姓的始祖。
战国初期,韩厥的第七世孙韩虔(韩景侯)同晋国的赵氏、魏氏
一起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魏国。公元前403 年,周
威王姬午承认他们为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
韩国立国后逐渐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37 年韩王安即位,
这段时间,韩国内外环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
累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商鞅变法改
革日益强大,不断攻城掠地,蚕食临国。公元前230 年,秦攻韩,韩
王安被俘,韩国灭亡。秦为巩固政权,以绝其患,对六国贵族后裔大
肆捕杀,斩草除根,韩国公子王孙为躲避追捕,或耻于亡国之辱,或
发愤于重整旗鼓,再创基业,于是,四处漂泊,散居八方。韩国后裔
韩庶、韩允、韩瑊为逃避秦的追捕,先后易韩为“何”。
秦灭韩这一历史事变,是何姓诞生的前提。易韩为何的三位始祖
其年龄、辈分、受姓时间均不相同,不能相混淆。下面用简表说明三
位何姓先祖的异同。
3
何源于韩简表
(一)韩庶——何源于韩最早的始祖
韩庶是韩襄王曾孙,韩非之子。《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
“十四年,韩非使秦,秦国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
安。”韩非遇害当年,韩国臣服于秦,韩非之子韩庶担心韩王把自己
交给秦国作人质,便逃到南阳避难。公元前231 年,韩国南阳代理太
守腾献地降秦,韩庶从南阳逃至庐江,为隐匿身份,以当地韩何音近
改名何庶。明末《青里何氏家乘》载:“晋陵何氏系出庐江,本韩公
子非次子庶。因秦相李斯之难,改姓避居而占籍者也。”可见,韩庶
是公元前231 年易韩为何的,是何源于韩最早的始祖。
(二)韩允——何源于韩的又一位始祖
韩襄王
(前311-前295 在位)
韩咎(嫠王)
(前295-前272 在位)
虮 虱
韩桓(惠王)
(前272-前238 在位)
韩 瑊
(公元前218 年指河
为姓改名何瑊)
韩 非
韩安(韩王安)
(前238-前230 在位)
韩 成
韩 允
(公元前230 年因手
纹“何”改名何允)
韩 庶
(公元前231 年因韩
何音近改名何庶)
4
韩允是韩襄王第四代孙,韩王安之子。贵州修文《世德堂庐江
郡鸿开世绪族谱》和浙江奉化《计然何氏谱》均称何允出生时手掌纹
有“何”字。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后大肆捕杀韩国后裔,韩允为躲
避秦国的追捕,便以手纹易韩为何。韩允改名何允,与南宋何梦桂的
《何氏祖谱序》所载:“韩灭……安王子允易姓遁身”相吻合。韩允
易韩为何改名何允后,子孙五代隐居颍川,到第八代何比干任汝阴狱
史后才迁居汝阴(今安徽阜阳)。何允支系除何比干迁居汝阴外,仍
有部分后裔居颍川。韩允自公元前230 年易韩为何,成为何源于韩的
又一位始祖。
(三)韩瑊——何源于韩的第三位始祖
韩瑊是韩襄王孙,韩嫠王子。史料载:公元前218 年,秦始皇
巡守博浪沙,韩国旧贵族张良为报秦灭国之仇,雇人椎击秦始皇,结
果误中秦始皇副车。秦始皇认为这一定是六国旧贵族所为,于是,就
大肆搜捕六国后裔,斩尽杀绝,韩瑊为躲避秦的搜捕,逃到庐江,操
舟为业。东汉何容的《浈阳水木记》载:“何姓始祖名瑊,为韩嫠王
之子……及王安被秦所虏,国破家亡,瑊与妻姜氏流寓庐江,操舟为
业……秦吏循令遣胥,密访其居住人姓氏,胥登祖舟问姓……适天寒,
因戏指水以应曰:‘此为吾姓’,急以水寒喻韩也。韩寒同音,实非所
隐也。胥不悟问‘是何姓也?’祖漫应之。氏必从人,胥乃籍‘何’
而去。祖后乃知秦令……遂以何为姓,定居庐江。卒,葬于庐江东乡
望淮岗,世称何坟岗”。韩瑊戏指水寒寓韩,秦吏误姓“河”而去,
韩瑊因此躲过秦吏的搜捕,遂以“何”为姓。韩瑊于公元前218 年易
韩为何,成为何源于韩的第三位始祖。
二、何姓源于姒姓
姒改何,这是何姓来源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左转》载:“禹称大,大其功。”禹治水安民,功劳卓著,被尊
为大禹,舜感禹功大,赐姓姒。《史记》载:禹姓姒姓,受禅有天下,
舜禅位于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商兴,汤灭夏,汤念夏
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封禹裔绪懿于杞,传二十三代,至
简,公元前445 年,即简4 年,楚惠王灭杞,简亡国,裔绪窜居江南
庐江河畔,传七世至贲偾,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遂以居
5
住地河为姓而舍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义,因以人
易水,姓何。现汝城北郊的厚坊,仍有该支何姓定居,修有《厚坊何
氏族谱》。《培陵何氏族谱》,湖南临湘板桥《何氏族谱》,四川武胜《何
氏族谱》等均称是贲偾裔绪,可见,贲偾是易姒为何的又一始祖。
三、何姓源于他姓
(一)朱姓改何姓
后汉书载:何苗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朱苗为什么改姓何呢?
原来,灵帝皇后姓何,其兄何进,因妹受宠而显,官至大将军。朱苗
与何皇后乃同母异父,遂改姓何,后官至车骑将军,子孙繁衍,成为
何姓一支。
《湘潭锦石何氏七修族谱》称:湖南湘潭何氏为建文帝朱允炆后
裔,建文帝出逃到湘潭,取何氏女为妻,后裔随母姓何。
(二)方姓改何姓
安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裔。据安徽庐江《方何氏宗
谱》载:明初,燕王朱棣篡位,建文帝朱允炆出逃,名儒方孝孺忠建
文帝而忤燕王,遭灭门之灾,方孝孺第二子方圣侥幸逃脱至庐江,迫
于形势,不敢姓方,私议,以何为姓呢?于是改姓何。这支何姓人在
谱牒中规定,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种情况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
殊的姓源。
(三)徐姓改何姓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
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 代怀恩,无子嗣,
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谱中,宗富之前冠以徐姓世系,而宗富以后世
系则以何姓为叙。
(四)陈姓改何姓
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抚,他祖
上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一直延续下来。
(五)吴姓改何姓
贵州毕节纳雍何姓,祖上本姓吴。据他们的家谱载:明末,吴三
桂盘踞昆明,自立为帝,国号大周,与康熙抗衡,終被康熙灭。三桂
兴时,我祖结玖公封千户侯,助三桂累建奇功,三桂败,结玖公被清
6
廷列为三桂余党,欲诛三族,为避祸,公携家眷遁水西大荒,改姓何。
四、何姓源于少数民族
(一)昭武九姓。汉唐时期,西域地区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
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
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
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
“昭武九姓”,而“何”姓则是其中之一。
(二)南朝梁代和隋朝,有三位来自西域的何姓先人:一是梁代
西域的何细胡,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
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隋朝的何妥,字栖风,
少机警,有才干,隋初,官至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
疏》等文集。三是隋朝的何稠,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
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
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
人惊为神功。
(三)赐姓。据《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
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北魏孝文帝入洛阳
后,将随同的西北高车部族贺拔氏集体赐姓何,定居中原,融入华夏
民族,后繁衍成望族,号称“河南何氏”。
上述并非囊括何姓起源,有待更进一步研究与收集。
何姓多源已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由于各支派得姓的历史背景
不相同,所以,得姓始祖不是唯一的,可以这样说,天下何姓没有共
同的受姓始祖。“始祖论”、“正宗说”都是不够恰当的。强调“正宗”
者,无非说明他支是冒姓,强调始祖者,无非要他支统属我祖麾下,
这样不好,有悖团结和谐。记得2011 年世总会发出的一个讨论稿《关
于何氏族内联谊活动中华礼仪、文化方面的规定》,其中第二条第一
款:祭祖背景左右挂瑊、庶二公像。本人认为这种提法不好,有门派
之分,部分族人不接受会产生异议。世界何氏宗亲会是聚全球何姓于
一体的恳亲组织,不分国籍、不论肤色、族别、语言,只要姓何,都
是一家。由于何姓多源,各支派都有自己的始祖,瑊、庶二位始祖裔
绪不能穷尽全族何姓。为此,我当即去稿向省宗亲会阐述观点,后无
7
音讯,不知最后定论。
另外,《世界何氏会歌》歌词里有这样一句:“指河易姓来于韩,
庐江远流长。”“指河为姓”只是何姓来源中的族支,并非全球何姓源
流。“庐江”固然是何姓的发祥地,但全球何姓也非尽出庐江。若是
支派族歌,当然无可非议,但作为世总会会歌,本人认为有待斟酌。
对多源何姓大家庭,用两句话与全球族人共勉:
过洲涉洋籍不同,唯何是亲。跨族越肤语各异,同姓一家。
作者:何克哲,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退休教师。
电话:13984861613 QQ 1315405435
论文24:
南朝人物数诸何
----庐江郡何氏源流初探
湖南省何氏宗亲总会筹委会 何爱春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宋人黄庭坚尝与友
人何若谷同游天柱山、三祖寺、石牛古洞,于庐江何氏前贤甚为景仰,特作此《何萧二族》诗。
身为庐江郡何氏后裔,我常窃喜之。吟哦之,亦自愧之。某一介寒儒,学无所长,术无专攻,唯
以诗书自娱,孜孜求索何氏源流二十二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壮游二十五省市,于何氏源流
略有所闻,今斗胆试作《庐江郡何氏源流初探》小文,以见教于方家。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何氏源流简述
何氏历史悠久,《世本》载之甚多。最早之何氏当为归姓之何。所谓“大吉之姓,归有胡何”。王
符《潜夫论》、归有光《震川集》有焉。此四氏之民聚于秦时之汝阴。南楚有何,当为楚之公族,
居于苍梧之野。越地有何,当为大禹之后,流布极广,汉武帝番禺六侯之驰义侯何遗是焉,见载
《史记》及《番禺先贤志》。何氏之至晚者,乃秦汉之际韩姓所改。应劭、邓名世、洪迈多有言
之,惟此支繁衍甚盛,于今为大。溯其源而略可述世次者,唯韩何一支矣。
二、韩何之源起
韩乃姬周之后,于史无争。唯韩何之变,细节颇多,讹传甚广,以至疑云密布,谤言者众。韩安
失国,王族奔突,莫可名状。太子允痛感先祖血食既绝,而部曲无依,贸然起事于颖川,以至尸
横遍野,肝脑涂地,王安亦遇害矣。有名修者,率族奔楚,沿颖水入淮河,居于汝阴西湖之滨。
汝阴乃归姓胡,何之地,何氏甚众。吴音轻浅,呼韩为何。多事之秋,韩人且权宜之,书姓为韩,
而呼之曰何!
秦历二世而亡,六国之后,群起草泽之中,分疆裂土,欲以续先王之勋业,食采旧土。韩之司徒
信、横阳君成、王孙信、燕王广亦有功,唯修无闻焉。汉定天下,干戈陈于武库,四民疲于旷野。
韩何之族有迁于寿春者,有迁于桐柏者,有迁于东陵者,有迁于嵩山者,唯修公仍居汝南之地,
不问世事。迁于东陵者坐七王之乱,避难荆楚之桂阳。迁于桐柏者,以与淮南之变,率族同迁闽
地,为晋安八姓之一,世为豪宗。修公不仕汉而亡,子成以旧家子仕至胶东相,禄居二千石,成
子果为太中大夫,亦禄居二千石,果子比干为丹阳都尉,书韩为何,至是韩何乃定。诸何之中,
修后最盛。比干本始元年以二千石率族迁于平陵,八子同行,唯嘉公仍居汝南旧地。此支何氏,
见载《汉书》、《后汉书》、《东观汉记》、《三辅决录》,代为名族。
三、庐江郡何氏源流
庐江郡何氏始祖何嘉,乃何公比干之子,仕武帝朝为庐江长史,随武帝祭于南岳,因慕天柱
山之风水,罢居灊县南乡福贵里,犹往来汝南、庐江之间。嘉公遂为庐江郡何氏之祖。其后汉时
分布庐江、汝南、陈郡、齐郡诸地。《庐江何氏家传》、何法盛《晋中兴书·庐江何录》均首起何
比干,以示尊祖之意。
汉末吴郡太守何斌生四子,长子腾以功封牧亭侯,过江居于安吉牧亭村。其后世为甲族,今
建德、余杭、淳安、桐庐、浦江、兰溪、诸暨多其后裔。次子让因目睹黄巾之乱,看破红尘,遁
入空门,为庐江何氏礼佛第一人。三子仪率部曲奔走于乱世,屡建奇勋,所率汝南、青州兵先归
袁术,后属曹操。四子他,字文奇,有隽才,惜天不假年,早卒于乱世,遗腹子桢随母归于舅家,
事亲至孝,诗书自随,竟得大名。桢公仕于魏、晋二朝,封雩娄侯,附葬晋武帝于偃师。桢公之
后,代有闻人,诗书不绝,冠冕蝉联。永嘉渡江,桢公之后居于吴郡之吴县、会稽之山阴、建康
之白杨巷、江宁之方山、宣城之南陵等处。至隋初分晋陵房、山阴房、吴县房、襄城公房、江陵
房、南陵房、建康房、固始房、青州房诸派,流布极广。唐宋之后,遍布神州,尤以袁州、吉州、
抚州、处州、道州、扬州、江陵、建州、杭州、苏州为盛。天下诸何,庐江为多。此支源流见载
二十五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诸书及唐宋墓志者甚伙。现存河北邯郸赵武灵台公园之《唐
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即为一例,研究者当移步亲临。
四、结语
何氏之源,不可穷及,世次之繁,乱花迷眼,韩何一脉,略可述之。庐江何氏,系出天柱,家庙
佛堂,遗迹可寻。先祖英武,遗经在簏,吾为小子,敢不敬焉。天柱苍苍,大江汤汤,佑我何氏,
九九其昌。
论文25:
1
关于何氏起源的探讨和研究
广东省大埔县何氏宗亲联谊会
姓氏的起源,乃为辨血统以通婚姻。辨姓氏,别婚姻,同姓不婚,
血统不乱,促进民族的强盛而产生。为定世系,辨昭穆,敬祖尊宗,
敦亲睦族,死生相顾,守望相助,是勉人为善,崇功尚德,安定社会,
为之修谱的宗旨。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占全国人口
百分之一的姓氏有十九个,何姓占第十七位,人口在1300 万以上(不
包括港澳台及国外)(摘自都市晚报2013 年4 月12 日)。何氏是汉族
人口的大姓。何族重视姓氏的研究和修谱工作,组织宗亲会,建会所,
修宗祠,同时还建立了的《世界何氏宗亲总会》,并隔年就举办一次
《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和《世界何氏企业家峰会》,如此正常开
展活动的团体,这可能是全国唯一的姓氏。我们感到自豪,振奋。然
而对于受姓始祖的探寻,仍然争论不休,至于是《瑊公》,《庶公》,
《允公》,《禹姒》等,为此大埔何氏宗亲联谊会亦组织过学习,研
读有关谱系和历史资料,并与多地宗亲、何联会交流史料,进行探讨
和研究,并以此表明我们的观点,以求有助于事。
关于何姓起源版本很多。1.清,张澍《姓氏寻源》载:伯陵同何
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有。 2.《路史》载:虞帝末,何侯得道
于九疑,有何侯庙。3.后汉书五行志载:何苗本姓朱,冒姓何。 4.
五代史提到吐谷浑特史何嘎刺,姓何。5.西域康居国有何国,以国为
姓,有何细胡,何妥,何稠,是有史记载的西域古代名人。6.《兰州
2
府志》载:元末明初的锁南及他的儿子铭,明太祖赐姓“何”。7.安
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朝方孝孺的后代,改方为何姓。8.秦初,贲偾公
窜居江淮庐江,以居地河以何为姓。9 重庆涪陵何氏谱载禹姒改何。
还有何瑊谱,何允谱,何庶谱,凡此种种不下30 多种谱系所载,都
言之凿凿,有根有据,但都因年湮代远,都未能拿出更多的史料加以
证实,都有存疑不清之处。但我们对诸何谱系的研究时,似乎已泛化
了一个主流意识,就是《始于姬,源于韩》,被很多宗亲认可。如今
到了“始于姬,源于韩”的较为集中认识焦点上,始祖是“韩王安”?
是“横阳君成”?毕竟还是韩字!唯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寻找有
关史料,足以佐证,能为大家认可时,方能定出受姓始祖是那一位。
鉴此,我们想从《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的主编何毓琪先贤的“世
系”(前言)中的几段话来理解和探讨研究。1.“吾何出自姬……由
文武而下则叔虞变父下逮韩王安,横阳君,兄弟著之,史牒可信,而
可徵也。”可理解为何氏始于姬,源于韩,是有史可信,可证的。2
“……今定允公为受姓始祖,允公以下世系多从潜谱,其与正史相触
者,窃有订正。”可理解为与正史相触,史证不足。3.“今以岭南诸
何家乘旁征远绍用力勤,至兹据岭南书院全谱为表,以别见之。”可
理解为:我们集中全力研究后,至今只能以岭南书院全图作为主体表
述,以辨别和见证。4.“观於此知同条,共贯同姓亲之义油然而生矣。”
可理解为共贯同姓的何字而相亲相敬的情义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亲,万变不离其宗,宗之“主”,就是同源韩
的,无论是其“名”的符号,都不要紧了。
3
又鉴于此间,怎样去论证受姓始祖是谁?要凭论据,能被人们认
可的论证结果来定的,现在还是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并介绍《崧里
谱》。《崧里谱》创修于公元1604 年,历经300 多年后的1919 年,经
五次修谱后进行第六次编修,现称《崧里族史》(六修本)是当时我
县崧里村的“父子进士”(父:何如璋,子:何士果)何士果主编的,
他还请进士出身的同僚温廷敬主笔编撰定稿的。此《六修本》是珍藏
的孤本,全册八卷廿七本,未受文革冲击,完好无损。何士果当时还
是《庐江大同宗谱》主要编撰人之一(有何士果相片刊入谱之首页)。
我们几百年来都尊奉《瑊公》
谱载,何氏家族起源于黄帝姬氏,自黄帝起传三十五代到厥祖,
因以韩源封地采邑,以国为姓,韩厥是韩姓始祖。自韩厥传十七代到
韩厘王,瑊祖是厘王次子,曾任韩国公族大夫,与韩非同秉国政,直
到韩王安,于公元前230 年,被秦灭,秦王遭袭后,下令诛杀六国遗
民,瑊祖携姜氏隐居安徽庐江,摆渡为业,遇秦吏诘其姓,祖本意指
冰冷的河水示“寒”喻‘韩’,吏藉河而去,瑊祖后得知秦吏诘姓的
目的时大惊曰:“吾家免遭杀害,河字之力也。姓氏当以人附丁口,
岂可似水泛而无所归乎!”便依音改“河”为“何”,以何为姓。因此,
何族实本于韩,源于姬,始于瑊。
韩瑊改韩为《何瑊》,定居庐江,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卒葬庐
江东乡望淮岗,世称何坟岗,北宋崇宁年间进士李光,官、“大常博
士”,曾过览大始祖卒葬地,题诗云:
何坟岗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
4
姬裔未应灰灼烬,吕瞑那得误疑冰;
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
淮上不随函谷去,骊山徒自发崇陵。
以上材料当可作佐证。另外从菲律宾何氏信访庐江县寻根问祖,
当时由庐江县侨办代为查考始祖墓,侨办工作人员搜集有关史料和实
地查考,到了何坟岗向当地居民了解何氏始迁祖墓地,有很多口头传
承的传说,并认定陶冲的叶岗即为望淮岗,何家大坟园即在何坟岗,
有无字碑,千年古树,很多当地群众口头传说,都被视为论证祖坟的
佐证。
另外,从瑊祖子孙在清嘉庆十三年(即公元1809 年)买广州市
流水街房屋一座,名为《羊城庐江书院》作为瑊祖祠堂,契纸上签字
称瑊祖子孙,以上皆作为佐证。假设当时瑊祖改韩为何是传说是故事,
但,应当了解分析当时战国时期秦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以及社会
生产力的多个因素。当时的王、皇帝的《公文》、《圣旨》,都是在绢
帛丝绸织品上书写的,一般文书是《简》即竹片上写,用线串,捆扎
为“书”的,当时还没有“纸”,纸是汉朝蔡伦发明的。对于瑊祖时
代,是亡国之臣,隐名埋姓,能见之于“史”吗?因此我们认为就是
传说,又有后代知名人的“诗”作为佐证,是符合逻辑的。
至于庶公的《题相诗》 当时《相》的出现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司马迁为他题诗,是否入了《史记》。还有“允”的指纹何,当时的
文字当属于串体字,指纹到底是什么字体、什么样的形象,都如传说
一样,皆未必能成为佐证。到如今,我们都无法确定某公为受姓祖。
5
如今的现实就是如此,历史的研究可以“悬”起来,等以后长时
间地探讨和研究渐不下结论。然而当前宗亲们急切地想确定谁是受姓
始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的意见是:仍依照何毓琪先贤
的观点:“凡无确据可资证者,一仍按原谱所列,信以传信,疑而传
疑,以求吾心之所安。”
至于修谱遇到这类问题可依先贤的观点处理,但对于世界何氏总
会来说,召开全会要挂始祖像时,主办单位就难为情了,开始时挂过
“瑊公”像,后来挂“瑊、庶”像,河南固始开会时挂了四幅的始祖
像,到会的宗亲们难以理解,而在佛山会议时,拜祭的是何氏大始祖
的神主牌(无分瑊、庶等),这是一种折衷办法,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此次世界何氏宗亲总会发出通知,2013 年6 月16-19 日召开第三
次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这一良苦用心,我们理解。不过,我们对这
次会议要找到大家真正认可的始祖,还是持疑虑态度,乐观不起来 ,
故所以我们认为:世总会要搁置受姓始祖的争议,把我们的时间和精
力用在如何发展何氏的事业,如何配合国家建设,培养和造就何氏更
多的优秀人才,这才是最根本的。
广东省大埔县何氏宗亲联谊会
二0 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论文26:
1
庐江何氏始祖地安徽庐江县的历史考证
庐江何氏根亲文化研究会 何成付 何小幼 何堂斌
本文就目前庐江何氏渊源研究所发现和掌握的史料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考证,基本得出安徽庐江县
是庐江何氏得姓地和始祖居住地。在没有重大的历史考古发现否定本文观点之前,世界何氏总会
将现庐江县确定为庐江何氏发源地及人文始祖地是庐江何氏正确的选择。
一、庐 江
庐江县地处皖中,西依大别山余脉,层峦迭嶂,绵延而南;北襟巢湖,东北部沃野平畴,中部丘
陵起伏。其县境四界距长江最近的距离亦有百余里地,全县2352 平方公里的疆域上,无一处与“庐”
和“江”两字有关联的山、水遗存。那么,“庐江县”的县名究竟由何而来呢?!
庐江,古水名。最早文字记载见《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
天子鄣。”然此“庐江”源出何处?流经何地?沿革至今为何水?数千年来,一说是今江西境内的
乐安江,一说是今安徽皖南的青弋江,还有一说是源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众说纷纭,
难以确指。
按说,“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考证地名,“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
真。”但令后人十分不解和遗憾的是,《山海经》为战国晚期、先秦著作,而距其年代最近的、东
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里,对其所载的“庐江”就有两个不同的注释:
《汉书·地理志》庐江郡自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于丹阳郡宛陵县下自注云:“彭
泽聚在西南。”汉陵阳县在今安徽太平县(现为黄山区)西北,宛陵县即今安徽宣城。今有青弋江,
其东源出自黄山北麓,北流与西源舒溪相合,然后经宣城西境,至今芜湖市附近会水阳江入长江。
如此,则庐江当即今皖南青弋江,“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当指今日之黄山。晚清巨儒王先谦《汉
书补著》,清地理学家吴卓信《汉书地理补正》、桐城文派魁首姚鼐《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俱
从此说。
但是,同是一部《汉书·地理志》,陵阳县列属丹阳郡,其县下注文又引桑钦语称:“淮水(即今
青弋江)出东南,北入大江。”桑钦与班固差不多为同时人,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著《水
经》称“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晋郭璞注《山海经》亦谓“彭泽,今彭蠡
也,在寻阳彭泽县。”北魏郦道元作《水经·庐江水注》,把《山海经》所载庐江与庐山联系起来,
以为“庐山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因谓庐山即古“三天子都”或“天子鄣”,而出于庐山
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
到了唐朝,文宗(826—836)年间,户部员外郎、庐州刺史卢潘作《庐江四辩》,专章对庐江作了
考证,以为《山海经》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黟县南率山及其以西浙岭,浙江出其阴,
东南流入于海;庐江出其阳,西流汇入彭蠡;庐山乃因庐江而名。惟“今山在彭蠡之上,忘其所
谓庐江者,时移,事古名与地名改故也”。明朝学者吴度曾亲往率山做实地调查,见有巨石刻“三
天子都”四字,因作《三天子都考》,进一步肯定卢潘之说。并确认庐江即自率山发源,南下西流,
经婺源、德兴、乐平诸县,至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西汇鄱阳湖之乐安江。此一说影响颇为深
远。但历史地理学家们同时也指出“庐山乃因庐江而名”与史实不符。“庐”者,房屋也。《诗小
雅·信南山》:“中田有庐。”指田中有屋。《荀子·礼论》:“齊衰,苴杖,居庐,席薪,枕槐,所
以为至痛节也。”此指守墓的小屋,又叫“倚庐”。庐山,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儒生匡俗建“庐
舍”于山巅,修道成仙后而得名。其说始见于东晋释慧远与周景武分别所撰《庐山记》。庐山之“庐”,
以仙人匡俗之庐(舍)建于山而名庐山。如果说“庐山乃因庐江而名”,那庐江之“庐”应作何解
呢?至于水出庐山北麓而名庐江,则更为荒谬了。因《三海经》成书于先秦,《庐山记》则出于东
晋,庐江之名早庐山600 余年,何以水经其山而得名?!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魏嵩山,于上世纪50 年代经实地勘查、严谨考据,历时十
余年撰《<山海经>庐江考》:“《山海经》庐江发源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今皖、赣两省
2
边界率山,其江上游为今江西乐安江,下游则今波阳县西北穿过波阳湖至庐山东麓与赣江汇合,
然后北流于湖口县西注入长江。……庐江、庐山本‘山水相依,互举殊称’。然其所取名为‘庐’,
又自当别有原因。秦汉以前,此地为越族所居,‘庐’字或系越语,惟其义今已无法了解。”此说
虽仍存争议,但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多数认可。
二、庐江郡与庐江县
古水庐江,时越数千年,其今为何地何水?亦如南宋洪迈《荣斋随笔》云:“郡县山川之古迹,朝
代变更,陵谷推迁,盖已不可复识。”但有一点是所有历史地理学家们的共识,那就是古庐江位处
长江以南。因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命名的“庐江郡”就置于长江中游南岸区域。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历代沿革不同。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全国设置
36 郡。后相继打败匈奴、南越,收复两广,全国又调整增置48 个郡(约900 至1000 个县)。庐
江郡就是于秦末,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时庐江郡辖今江西全境和今
安徽黄山、宣城及芜湖南部地区,郡治(首府)番县(今江西波阳县)。秦亡,楚汉相争(前206
—前202 年),庐江郡属(楚)英布的九江国。
汉初,承秦旧制。高祖刘邦在整顿秦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县与分封并存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
双轨制,全国设置郡和王国。高祖四年(前203),英布降汉。五年(前202),分庐江郡西南部增
置豫章郡,并以九江(今合肥、滁州地)、衡山(今六安、安庆地)、庐江、豫章等四个郡为淮南
(王)国,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后英布(前196)谋反被诛,汉高
祖改封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汉文帝六年(前174),刘长阴谋反叛被杀,淮南国除。文帝十六年(前
164)四月丙寅,置庐江(王)国,封亲子刘赐为庐江王。庐江(王)国都番阳(今江西波阳),
领庐江、豫章2 个郡。立国12 年,景帝四年(前153),刘赐徙封济北,为衡山王。
汉景帝后元九年(前154),“吴楚七(王)国之乱”后,为防止事端,景帝将各王国任免官吏的
权力收归中央。汉武帝元狩一年(前122),刘赐亦因反叛阴谋暴露自杀。武帝震惊,决定收回各
王国所属支郡。又以削藩推恩、附益等措施,调整、缩小王国辖区。元狩二年(前121),并撤销
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
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
《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西汉时庐江
郡下辖12 个县,除雩娄(故城位于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附近)、寻阳(故址今属江西)外,其余10
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他们分别是: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
今无为县百胜乡临湖圩下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
东北)、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兹县(治今宿松县柳溪乡。王莽
改为诵善)、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舒县(治今庐江
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王莽改为昆乡),郡治设在舒县。东汉(25—220 年),一直沿西汉旧制。
建武十三年(37),撤销六安(王)国,并入庐江郡,又先后撤销松兹、湖陵邑、枞阳县3 个县,
并入皖县。时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 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舒县、皖县、居巢候国、
临湖候国、襄安县、龙舒候国、潜县、六安候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候国(治今霍
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其中,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
曹操迁庐江郡治至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
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舒县,源于古舒国。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后为楚邑。汉武帝
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名舒,隶属庐江郡,兼郡治。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
(今庐江县境内的矾山,古名昆山。《宋史·地理志》载:“庐江县有昆山矾场。” )东汉建武元
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其中,建安四年(199)曾移郡治皖县。建安十九年
(214),庐江郡仍治舒县。
3
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朝代更替,疆土区域变异,庐江郡时废时置,舒县
亦时并时析。特别东晋亡,替而代之的是一些短暂的小朝廷,史称南北朝(420—589)。这些小朝
廷动荡不安和奢侈腐败,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不堪,分州裂郡,虚增、滥设各级行政区划达到历史
上最膨胀的程度。还有州、郡、县多处同名,郡、县侨置更是杂乱无章。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治今庐城镇南
郊1 公里)。宋泰始七年(471),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萧齐仍之,梁初亦仍之。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安徽境内,故灊县位于今霍山县(上元街村),东晋孝武年间(373~396)为
庐江郡治。南朝·宋,撤龙舒县并入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因庐江郡治于灊县交通不便,
一度迁址舒县。后又因舒城不便隐蔽,便将灊县迁往今庐江县境设置,兼庐江郡治。《路史》(南
宋·罗泌著):“庐江南二里有灊城,即灊所迁居,今庐江之灊也。”
梁武帝天监年末(519),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庐城镇南郊1 公里)。增置湘州,领庐江郡(均
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郡、县同名,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反寿阳南下,今县境于三年(549)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
为灊县,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武定八年(550)五月,今县境属北齐,初仍旧制,设灊
县、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治灊县)。天保三年(552),废湘
州。陈太建五年(573)五月,伐北齐。复改灊县为庐江县。时庐江郡仅领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
汝阴)。太建十年(578)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仍设庐江县。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舒县、灊县、庐江县,变更无常。直至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
于隋开皇三年(583),废庐江郡,以州统县,州名以境内原有庐江郡、庐江县的首字为名,改合
州名庐州,复汝阴为合肥县(兼州治)。为保存旧名,正式改旧郡治舒县(灊县)为庐江县。至此,
历史上安徽境内的“舒县”、“灊县” 消失,庐江县定名不变。(《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
出版社,1999 年版)
时庐江县疆域较大,东至长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今舒城县龙河口),北至鹊渚(今肥西县三
河镇),凡数百里。后经两次大削疆,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二是北
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这种疆域的态势在历史上保持较长时间,直至民
国二十年(1931),县境总面积还为2524 平方公里。现代是庐江县疆域变动较大的时期,最大的变
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边区县分裂县境。新中国成立后,疆界小有
调整,即今日之庐江县疆域是也。
三、庐江县是庐江何氏成姓地点及始祖居住地的历史依据和意义
1,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
逝者如斯夫,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古庐江水已成历史,然郡以江名,县以郡名,(《读史方舆
纪要》卷二十六: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延续至今。庐江县是古庐江郡的历史变迁的合法承
接和代表,是历史的选择,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
2,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
1)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
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夏、商、西周时期,今庐江县为古舒国
地(都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古舒国,据《春秋》记载,僖公三年(前657 年“徐人灭(取)
舒”。废舒为邑后今庐江县属楚国。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 年)楚亡,舒邑(今庐江县)
属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
汉王十一年七月,九江郡属汉,今庐江县境内设舒县(治今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武帝元狩二年
(前123 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组建江北庐江郡(治舒县,
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元封五年(前106 年)四月,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王莽篡
汉,改舒县为昆乡。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
4
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曹操迁庐江郡治于皖城(今
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
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从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3
年)到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的三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庐江郡郡治设在舒县(今庐江县柯坦
镇城池村城池埂),只在东汉后期短暂几年迁皖城。
安徽文物考古专家最近几年开展了对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
池埂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城池埂千年古城遗址,古城整体不失古城原貌。古城南有座“白兔
山”,山下居住着一个庞大的周氏家族(三国名将周瑜的出生地)。古城遗址的发现,引起了相关
部门高度重视,省、市、县文物专家三次亲临古城取样调查,进行考古研究,目前还在进一步的
考古发掘中。
2)今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这一点从庐江遍地都是汉墓的说法及最近几年庐江大建
设随处挖到的汉墓也是最给力的例证(大家网上百度一下“庐江汉墓”便知)。
如庐江城东暖汤岗汉墓群,今泉水口包括庐江高级职业中学等一片丘岗上。初步查明,纵横200
米内有古墓14 座,封土墩高大完整,直径约20 米,高4 米。文化大革命后期,原庐江师范学校
因扩建校舍,挖毁校门前和东侧3 座墓。墓为37×18×7 花纹砖砌成,出土陶罐等随葬品。省专家
根据墓砖和出土器皿,鉴定为东汉时期人口较集中的庐江郡治所在地的古墓群。1987 年被庐江县
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瑊公墓就位于暖汤岗汉墓群区域附近。
再如,2009 年11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播放了关于庐江县的《汉墓的
秘密》节目,该片详细讲述了庐江县2006 年在县经济开发区发现的一座古墓,节目播放了汉墓的
发掘现场、墓葬出土的文物、人们的种种猜疑以及专家的推断等内容。并借助文献资料和当今的
科技解答了人们的疑问。该墓出土的印章也印证了此墓是汉尉之墓。
还有,庐江汤池白云禅寺西南300 米的燕窝地里有一座古墓,传说是汉留侯张良的衣冠冢。据康
熙《庐江县志》载:“张良扶汉灭楚功成后,于汉十一年(前196 年)来白云山二鼓峰白云洞隐居。
除踏山采药,炼丹修行外,还悉心整理、编次汉初各类传世兵书。”张良在白云庵曾留下令人回味
的诗句:“白云山上任逍遥,胜似朝中爵禄高,闲向窗前补旧衲,闷来岭上采灵苗。齐王枉有功劳
大,触犯龙颜命不饶,非是微臣情太薄,恐遭韩候拿下梢。”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贬谪舒州通判,曾游白云山二鼓峰,赋诗一首赞曰:“汉业存亡俯仰中,留候于此每从容。固
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1976 年,果树公社在白云山开茶地时,于张良墓址前掘出一
块布满苔藓的石碑,上刻四言诗全文,字迹模糊,剥落下可全辨:“辅佐炎刘,嘉谋嘉猷。圯桥授
受,进履情投,除暴灭秦,为韩报仇。此地亡楚,帷幄运筹。功成身退,纵至人游。住茅避谷,
白云山头。布衣素食,乐以忘忧,世代相续,万世无休!”张良衣冠冢占地约5 平方米,墓冢几为
平地。2000 年之初,由九华山观音峰住持兼白云禅寺住持、人称“讨饭和尚”释宏成法师和白云禅
寺监院释开慧,募化重修张良墓。
3,庐江何氏郡望最早出现在西汉
西汉高帝刘邦之胞弟刘交之玄孙,著名文学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二十三年,
应同朝的大司空、汜乡侯何武之邀,主修何氏第一部《何氏家传》,其《庐江何氏家乘序》:何氏
自庐江始,祖庙设,家乘作,亦自庐江始。
邯郸丛台公园内,珍藏着1973 年出土的唐代何弘敬墓志(国家一级文物)。据“唐故魏博节度使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 记载的何(弘敬)家的发家史:何家的始祖是汉代的
比干,二代祖何嘉曾为庐江郡长史,因此何家以庐江为郡望。九代祖何妥“文德辉赫,冠绝当时”,
任过隋朝国子祭酒。六代祖何令思“忠勇迈世,武艺绝伦”,率领部曲800 人到达魏州一带,“功
名震曜,代济其美”,从这个时候起何家在这里安下了家。何弘敬的曾祖叫何俊,祖父叫何默,何
家真正发达还是在何弘敬的父亲何进滔任魏博节度使之后……。
编修于清咸丰年间的浙江《东阳何氏宗谱》的《历代迁居世纪》卷说:“平阳侯果三世孙嘉,元帝
5
景宁中为扬州法曹、迁长史,因仕就居庐水贵里石塘。此为庐江受郡之始祖。”
正史《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何氏名人就达十多人,其中何嘉任庐江长史,何
武曾任庐江刺史(后为汉大司空)。瑊公谱、允公大同谱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郡何氏名人更是百人
以上。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庐江何氏之兴旺,这也奠定了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庐江何氏的鼎盛!
庐江县,是两汉时期(三百多年时间)庐江郡郡治所在,是当时庐江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西汉时期何家就以庐江为郡望,今庐江县的名称盖因旧郡而名,是历史的选择,因此现庐江县
是庐江郡何氏的最合法的历史和人文继承。
4,何氏家谱记载的何氏始祖居住地
无论是允公、庶公、还是姒改何谱,其改姓的地点均发生在汉庐江郡所含的江淮地区,这一点是
统一的并和官方的文献记载一致。其中瑊公谱、姒改何谱及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三个谱
一致明确了改姓的具体地点---现庐江城东地区。
现瑊公墓是根据东汉十世祖何颙《浈阳水木记》的记载、宋代名臣李光的诗等史料,自上世纪九
十年代初开始,台湾、菲律宾等地的宗亲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及庐江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
过十多年的查访而得出的结论。即瑊祖居住地为现庐江县城以东的冶父山、白湖地区,庐江县白
湖镇陶冲村“叶岗”就是“望淮岗”,“何家大坟园”就是“何坟岗”。
从姒改何后代的迁徙和回归也可以得出同样的始祖居住地明确的答案:姒改何始祖的祖上在庐江
河(即巢湖)居住已历240 多年,第四代禧公从庐江河徙汝南;第六代比干公公元前73 年自汝阴
(安徽阜阳)徙扶风平陵(陕西西安兴平县);第十一代敞公于公元92 年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
徙家庐江冶父山,并于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治父山;第49 代继祀公复于公元991
年建祠冶父,自号菊友,泛舟白湖(庐江县东北有冶父山、巢湖,东有黄陂湖、白湖),掘得敞公
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
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也明确指出了始祖的居住地庐江郡东乡津: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
218 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秦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
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
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
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 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
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北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
由陷害亚仲公韩信,信长子瑊,次子庶,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
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尊允为何氏
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瑊、何庶,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舒(今安徽庐江县)。
5,在始祖地安徽庐江县建设庐江何氏根亲文化园的意义
天下何氏,根在庐江,庐江县是庐江何氏始祖成姓及发祥地,是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家园。
因此,今庐江何氏子孙将庐江何氏根亲园建成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何氏子孙祭拜祖先
的圣地,团结、包容和凝聚华夏何氏的中心,何氏子孙优秀儿女叶落归根的安息地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何氏丰功伟业!
论文27:
1
瑊公墓与何晏墓没有关系
庐江何氏根亲文化研究会 何小幼 何成付 何堂斌
本文通过简单的历史考证,澄清了瑊公墓与何晏墓没有关系的
事实,顺带论述了《浈阳水木记》作者问题产生的误会和以瑊公为
得姓始祖的谱牒的可信性问题。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近一段时间不断有人对何氏始祖之一何瑊墓提出了怀疑,认为
该墓应该是三国时曹操的驸马都尉、玄学家、尚书、南阳宛人何晏
坟。证据是,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有这样的记载:“何晏坟在
县北十七里,其墓高大,景云二年,有人发墓得砖铭,“是何公之坟。”
事实上,何瑊公的墓园与何晏坟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太平寰宇
记》成书于北宋初,当时庐江县城位置与今天大体相同(自隋代以
后,庐江县治的位置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同书中有“冶父山在县东北
二十里”的内容作为有关方位的参证)。而世界何氏宗亲总会根据海内
外宗亲考证、勘察确立的何氏始祖坟及重建后的何氏始祖陵园,位
于现在的庐江县白湖镇陶冲村,位置在庐城东十五里,与《太平寰
宇记》中的何宴墓方向明显不合,将何瑊公墓与三国何晏的墓混同,
应当属于误会。
又:《太平寰宇记》中所提到的“何坟”的坟主“何晏”,也不是曹
操的驸马都尉、玄学家、尚书、南阳宛人何晏。据《三国志 魏志 何
晏传》,何晏因依附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并诛灭三族,时在正始十
年(公元249 年),而唐景龙年间出土的“何晏砖志”(拓本现藏国家
图书馆)上标明的时间是“明帝五年”(公元231 年)。经文史专家考
证,这个为司马懿运送军粮,暴病而亡的“何晏”,只不过是与经学家
何晏同名而已。
同样产生误会的还有《浈阳水木记》的作者问题。瑊公为何氏
2
始祖的说法,源于《浈阳水木记》,而《浈阳水木记》原作已难觅见,
只能从传世的家谱上看到其节录,主要是有关始祖瑊公逃亡到庐江
易姓为何的部分。其作者,谱载为阳山派始迁祖,何氏的第十代传
人何颙。有人提出,“据《后汉书》《三国志》,何颙为[汉]末南阳(今
湖北枣阳人),从未到过岭表,亦未做过荆州主薄,他只是到过淮南,
不肯事袁术,而事袁绍为奔走友,他崇拜曹操,认为能一统天下者,
必此人……说《浈阳水木记》为何颙所撰,纯属胡造……”把《浈阳
水木记》的作者,籍贯为岭南阳山的东汉初的何颙,变成了三国时
的南阳何颙,通过考证三国何颙的生平,得出的结论是:三国何颙
没写过《浈阳水木记》,所以《浈阳水木记》是假的。我们觉得,这
样的说法,逻辑上显然难以成立。
还有以瑊公为得姓始祖的谱牒的可信性问题。以瑊公为得姓始
祖的宗谱多见于南方,有人提出,南方如广东等地的宗谱混乱,可
信度低,所以瑊公为何氏得姓始祖的说法不可靠。其实,宗谱的混
乱情况,何止是南方的广东。中国历史上,由于南北朝、五代十国
的多次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
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而流
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明清时还出现了专门
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利用事先准备、不具姓氏的通用家谱作
为“道具”,每当有人延请修谱,填上姓氏即大功告成。这样出来的家
谱几乎一个面孔,其中所谓司马迁、刘向、王通、欧阳修、苏轼、
朱熹、文天祥、方孝孺等名人的题跋序言,其实都是这些“谱匠”的杰
作。
相对于战乱不断的北方而言,南方较为稳定的广东等地反而更
有可能保存相对比较接近于“原生态”的家谱资料。何氏在岭南活动的
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朝。而岭南何氏宗祠的修建最早在南宋,现存最
早的何氏家谱的则为明初修撰,从时间上说,均早于北方。
岭南谱牒的可信度不可以一概而论。广东沙湾何氏在明清时期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大族。该族在沙湾的第五代,何子海,在
明王朝首次开科取士就考上了进士,他在元末开始建立家庙形式的
3
祠堂。后来他编了一本《谱图》,其序文曰:
余观诗礼之家,文献之后,莫不有族谱存焉。然或舍其祖而宗
人之祖,或求其前代名贤以祖者,皆妄也。吾家自府判公积德百余
年,迨于中叶,诸孙数十人,诗礼士宦,他族莫及焉……今祠宇荒
基,祭祀缺典,未知振作而光大者谁欤。凡我子孙,观是图者,各
宜勉之。
从“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谱图》的编写态度十分严谨,
其可信度是不容置疑的。孔子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又说:“礼
失而求诸野”,既然语言学家常常从岭南的客家方言中寻找古代语音
的遗存,那么谱牒专家们也不妨到岭南去,很有可能那里就有真正
的古谱的存在。
2013 年5 月
论文28:
从“庐江堂”说起
尊敬的各位宗亲:大家好!
我们来自世界各地,许多宗亲的会所、祠堂等地方都挂着“庐江
堂”字号,都说自己的先祖来自安徽,发祥于庐江,到底又有多少人
能说明清楚这件事?另外有很多家谱也记载,从庐江来,这庐江又指
什么江或地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些历史知识。也就是说要搞清楚在
安徽的历史上庐江郡、庐江堂和庐江县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安徽的名称来源于安庆和徽州两市的第一个字,简称“皖”,来自
于“皖山”“皖水”的潜山古国古皖国。安徽的省会“合肥”是由“安
庆”迁来。安庆由历史上的安庆路安庆府而来,郡治所在地又由潜山
的梅城或皖国舒州而来。春秋末期在当时对有人们居住的地方在行政
区划分上通称为郡或县,到秦朝时期,郡县制被最终确定下来。据《史
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
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实行郡县制其目的就
是便于统治。现安徽的江淮地区在当时属于九江郡(此九江指今淮南,
并非现在的江西九江)和衡山郡,至西汉时才改为庐江郡。包括现在
的合肥、肥东、肥西、六安、霍山、舒城、庐江、无为、枞阳、桐城、
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和安庆市及江南、九江、湖
北等部分地方。所以庐江在这里指的是一个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一
个省,这也就是庐江郡的来历。(另据载:庐,屋庐也,庐江者地近江
而可庐。)
另外,在每一个郡县里,都有几支或更多的姓氏家族在居住,有
的家族是天子封的以血缘为基础的诸侯,以及诸侯分封的下卿,有的
是与皇室有姻亲的皇亲国戚,这些家族就成为各地以郡县或封国名称
相称的名门望族,从西汉汉武帝开始,各地的名门望族与政治和文化
相结合,最终演变成政治大族。郡望之风到东汉后期有了较大发展,
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高峰。
这个时期在庐江郡的潜山何氏以何桢、叔度、元度、尚之、敬容、
之元、求、点、胤为代表的何氏先辈与皇室有姻亲关系。其中有两个
附马,三个皇后,朝庭高官众多,权倾朝野,显赫一时,仅尚书之职
就有六人,是庐江郡最兴望的家族。所以庐江郡就成了何氏的郡望。
庐江就是我们何氏的代名词,简称庐江何。
堂号是什么意思呢?堂号在过去是姓氏或支派的一种特殊标志。
用以称颂或夸耀曾经的辉煌,以勉励后人继承祖先功业,并加以发扬。
堂号是郡望的衍生物,它的产生比郡望晚。堂号的命名有多种多
样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以始祖的发祥地取名。所以,我们何氏先人就
以郡望——庐江做为堂号,这就是庐江堂的来历。分支的还有“九井
堂”、“三高堂”、“四友堂”等等。
当然我们何氏的郡望不只庐江郡,还有东海郡、陈郡、扶风郡、
丹阳郡等,但都没有庐江郡这一支何氏显赫。所以很多的宗祠的对联
有“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另外还要说明几点。据安庆府志载:潜岳又能叫霍岳,主指三山,
一曰天柱山,一曰潜山,一曰皖山。汉武帝时以霍岳远在衡山,欲南
狩,乃移近于潜山登封之。古潜是一个地名,注载:天柱山诸水所出
皆曰潜。古潜的范围比现在的潜山县要大许多。历史上的潜山、桐城、
枞阳、和舒城、庐江是群舒之地。现在安徽省的庐江县在历史上属于
庐江郡,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庐江郡的郡治所在地。据庐江县志载:庐
江县始于梁武帝大同中置,今邑治始唐景龙所迁。另外庐江县志记载
的何氏先人也是现在潜山县三祖寺(当时叫山谷)这一支的何氏。
综上所述,做为记载家族历史的家谱,必须真实的反映家族的人
和事,庐江堂指的是庐江郡何氏先人引以骄傲的堂号,不是狭义的庐
江县。希望大家尊重历史,对模糊不清的古地名不要凭空想象。最后
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安徽太湖:何启华
论文29:
何 姓 南 迁 考 略
安徽金寨县何氏宗亲会 何昭富
翻开《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迁徙》篇,仿佛电影《一九
四二》再现:“因政治、社会原因引起的大批难民,不堪忍受
国破家亡,战争的蹂躏,灾荒瘟疫...而成群结队,整个家族,
整个村子,甚至整个地区大量外迁,‘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
徊’历史画卷。”透过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代人口大迁移
的基本情况。
大迁移中,千百万群的何姓人吞声饮恨,挑着担子,扶
老携幼,或翻山越岭,走到哪算到哪里;或漂洋过海终于到
达目的地。先人或耕作、或开矿、或经商、或卖艺、或跨境......
饱经沧桑,有的无法回到故乡,再也见不到故乡的亲人,慢
慢地适应南方水土,重整家园,与各民族和谐相处,用勤劳
的汗水给那片黑土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当地人们
的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
今天何氏裔孙遍布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然而,更多的
先人颠沛流离,却永远地倒在九死一生的迁移路上,再也没
能站起来。
南迁是何姓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
又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让我们寻着先祖南迁的足迹,去探索他们那充满磨难与
2
艰辛的历程:
仅“迁徙”中记载,何姓在历史上外迁活动至少有2089 支
次,按省、县排名:
一、安徽省1074 支次 涉及潜山、怀宁、桐城、宿松、太湖、
望江、合肥、庐江、含山、元安、英山、霍山、黟县、
铜陵、青阳等
二、 湖南省412 支次 涉及柏台、大谟、敦笃、七甲、五甲、
敦德、黄田、白茅、庚田等地或支系。
三、湖北省403 支次 涉及黄冈、蕲春、罗田本源堂、马鞍
山等地。
四、 广东省96 支次 涉及大埔、梅县、焦岭等地。
五、福建省60 支次 涉及武平等地 六、 江西省33 支
次 涉及会昌等地
1 怀宁783 支次. 2 衡阳412 支次. 3 黄冈245 支次. 4 蕲春
157 支次. 5 太湖109 支次. 6 桐城89 支次. 7
霍山86 支次. 8 望江80 支次. 9 武平60 支次. 10 宿松
41 支次。
何姓人从安徽迁往陕西313 支次(怀宁占198 支次); 湖
南衡阳迁往四川170 支次(柏台占110 支次); 安徽迁往河
南41 支次; 湖北迁往河南92 支次(黄冈本源堂占52 支次)。
全国各地、港澳台、东南亚诸国、欧美等地均有何姓人的足
迹。 苏、浙、豫等省史志均有何氏人迁徙流动的记录。
3
秦汉时期 中国人口就由黄河中
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向南。何
氏得姓后,最早分布江淮流域的皖苏
两地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区。西汉建都
长安时,河南人何并、咸阳人何比干
等家族向政治经济中心的国都平陵
迁徙。何姓在山东、河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已有足
迹。其后东海、庐江、合肥、淮阳、郫县的何姓遂成望族。
发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世居庐江郡。 (左为:汉•六安国 庐
江郡位置图)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罕见的社会大动乱,军阀混战,生
灵涂炭,促成西北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汉人继续南迁。何氏
人为逃避战乱翻越南岭进入鲁,越过武夷山进入闽。如东汉
大臣南阳人何进;著名经学家山东人何休;后汉司空大臣何
武、何妥、东汉尚书何桢、宰相何充等何氏族人从黄河流域
南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跻身将相之列。
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在内的大迁徙
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
史性转移奠定基础。何姓人由江淮迁入鲁豫陕川等地发展,
逐渐南移,迅速崛起,成为门阀世族,形成庐江、扶风、陈
郡、东海四大郡望,恰呈等距鼎足之势。后因“永嘉之乱”,晋
初,何氏人开始向鄂豫皖鲁赣陕川苏湘粤闽等地迁徙流动。
4
晋末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成为“入闽八姓”之一,比其他
姓早200 多年。黄河流域是何姓活动的中心区域。
隋唐两朝 “安史之乱”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触发又一
次人口南迁大潮,持续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唐中期何姓人
再次大举入迁赣浙闽。唐末吏部侍郎安徽庐江人何嗣韩携家
眷跟随经略史陈元光到闽任职定居,成为当时开基祖。唐僖
宗时河南固始何氏人再次遂王潮等进入闽。此后庐江人何旦
家族陆续迁到广东梅州、潮州,福建汀州地区,成为闽粤一
支大姓;钱塘、姑苏、处州等地何姓家族都是这个时期形成
的。唐末,有些何氏支系进入贵州、浙江、云南地区;还有
今内蒙古南部地区、山西北部活动的一支回鹘人改姓何,在
朝廷担任要职的何庆、何怀福、何建等何氏家族不断向中原
地区推进,其裔孙不断南移。
“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黄河流域成为主战场,北方难民
四次南下,对南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何姓由于
身处南方且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使其成为当时更大的
名门望族。何逖基由河南漯阳迁居漳州,五个儿子分迁江西、
诏安、和地、南京等地发展。金大举南侵,淮河流域又成为
主战场,迫使黄河流域居民及一部分何姓南迁到长江流域,
这时期何姓涌现许多文武百官。
元末明初时期 蒙古兵南侵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战
场,为躲避战乱,何姓人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进入广东、
5
广西、福建等地。明中叶颇有影响的何成法、何海光、何文
华、何金朝、何恭育、何民觉等首迁港澳台,后陆续去东南
亚及欧美等地拓展。明末清初迁台远不止何斌一族。在郑和
下西洋的过程中,福建何光翰、何义兴、何祐、何启......不
少何姓人跟随船队远走他乡。更有些华人留在了沿途各国,
那些播撒在东南亚、欧美各地的华人中就不乏何姓的祖先。
清朝时期 清朝中叶大迁徙中,一些何姓人从登州迁往东
边,开发“辽吉蒙黑”四省一带。但是,也有很多何姓人图生
存,图发展、图美好,自发地流动迁移。安徽怀宁库岭何氏
宗支伟字辈弟兄12 人同迁陕西,其后北方何姓恩字辈11 位
弟兄也迁陕西。负笈从师的江苏人何墅、何贤因与冯氏联姻
而迁居青山里,奠定了青山里的何氏基业。湖南人何材、何
朴在广西经商发迹,举家迁移广西定居。结庐守孝数年不返
的广东人何材美父子在庐立家成族。还有些何姓读书人四处
求学或各地贸易或成立各种规模的何姓宗亲联谊会的,谱中
并不少见。许多衣食无着的何氏人入陕西境内,北取西安、
凤翔;东取嫡州、郧阳;西南取道重庆、宜昌。“闯关东、走
西口、下西洋”也成了何姓人四散奔逃的自发运动,持续到民
国。从康熙中期到同治年间,何攒公、何廷瑾、何彦赐等近
百人先后入台。由于何姓有不同来源,后代子孙蕃衍得快,
成为当时全国第五大姓,仅次于陈林张黄。
民国时期 各种战争不断涌向中华大地几乎没有一片净
6
土,土匪横行,天灾不断,萧条凄惨,人烟荒芜,内忧外患。
1923—1937 俄日侵入东北,强迫招募来的西北各省370 多
万民工,其中不少是为了养家糊口的何姓人,给俄日两国修
筑铁路。金寨汤家汇隆德堂何氏支谱载:......大恒、大德、
大庆、大权等一行十人生计所迫至山东、河北后,被征东北
修铁路,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迄今未归矣。原美国魏斯
康逊大学毕业国民党少将何绪缵在民国三十三年为隆德堂
《何氏三修宗谱》作序:“吾何氏族姓由来已久姑不具论其最
近可考者一支由湖北罗田迁商城一支由安徽南陵迁商城中
经兵焚之后逃亡转徙丁口损失大半其存者又多离乡别井糊
口南方一姓视如路人本支叶为胡越”。何姓人在历代各政权中
做官,按要求必然要向特定的地方迁移。民末,中华民国行
政院长贵州人何应钦为首的一些何姓国民党政要、官兵,也
倍尝流离失所之苦,在兵败如山倒之际逃往台湾。正是何姓
人在台的繁衍发展,今天至少15 万人,成为台湾大姓第26
位。 源自清顺治元年止于1949 年,300 年历史经历两次移
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
才尘埃落定。
“改革开放”前后 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影响,经历“大跃进”、“三线”、“上山下乡”、“干部下放改造”等大规
模计划性人口迁移,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民生的发展。
主要是华南、华东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了人口迁移;国家对生
7
产力布局的调整;国家为满足内地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如,
建国后因工程建设而形成非志愿移民总数在4 千万人以上,
估计其中何姓人达数万之众。改革开放后,遵循理性决策和
市场规律,给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带来春天。“民工潮”、“出国
潮”、“就业潮”的兴起和涌动是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性
人口大迁移,从而激发人口向东南各省城市、沿海流动迁徙,
播迁速度快于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与我国经济建设在这两期
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相吻合。2012 民工潮达3 亿多人,据专
家估计约5 个国人就有1 人参与流动迁移。当今何姓至少上
千万人仍向苏、浙、沪、粤、闽、湘等省城市和港澳台、东
南亚地区拓展,集中化迁移流动趋势愈益增强。据6 次人口
普查提供的数据表明,何氏占川人口总数1.62%、何氏占闽
人口总数1.264%、何氏占粤人口总数1.883%......
人口重心在不断移动中,反映国家人口分布的格局的变
动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有密切关系。人口兴衰与朝
代兴亡具有同步性。如,夏至西汉末约2 千年,中国人口6
千万;东汉至明末约1600 年,中国人口1 亿左右;明末至
清后约2 百年,中国人口4.3 亿;清后至新中国建立约1 百
年,中国人口5.4 亿;新中国至今65 年,中国人口超过13
亿。再如,黄帝时期姬姓何氏支系63 位,占全国人口第46
位,黄帝族有70 姓,何姓属东夷族第13 位;在宋朝何姓人
口66 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第22 位;明朝何姓人口102 万,
8
占全国人口总数16 位;当代何姓人口1600 万,占全国汉族
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
大姓排序第17 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掩卷遐思:流动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
之一,它对加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已被改革开放
所证明,流动增活力,迁移促发展。有迁移比没有迁移好,
大迁移比小迁移效益高,激发社会活力,越迁徙流动越发展
壮大,播迁速度越快,成就越辉煌。如果沿袭古代人聚群而
居傍水而生,人口素质低劣,抗御自然能力差,生产力落后,
社会就退化,人类就走向消亡。倘若没有今天改革开放带来
的人口大迁移,就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现
代化,更不可能实现民生的快速发展。坚信:一个“高强度、
高质量、高能量”的人口迁移流动,在我国正在形成,而且愈
来愈频繁。
祝愿:何氏子子孙孙不忘先祖频繁南迁的磨难与艰辛,
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博采各族、各姓之长,
为国家,为民族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使名门环宇的何氏大
家族傲屹于中华各族之林。
作者: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 男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110 号35 栋
手机:15715515069 18715074238
9
论文30:
1
迁潜始祖何桢及其后世研究
安徽霍山县何氏宗亲会 何云川
具家谱记载:桢祖,字元干,西晋庐江潜(今霍山人),生于三
国时期。容貌甚伟,历任魏弘农太守,幽州刺史,蔚,入晋后任
尚书,光禄大夫。著有《许都赋》存世。卒赠雩娄候,由任城迁
居天柱,即今之三祖寺。妣吴氏。子二:恽,龛。公与妣俱葬潜
山县三祖山。后代坟茔多葬于此。建有三高书院,三高亭,三高
门。后人多以桢祖为迁潜始祖。
另具史书考证,“何桢死后陪葬晋武帝司马炎于河南偃师,
其后代多葬于天柱山报恩观。”葬地有二,这很好理解,因地位
显赫,陪葬晋武帝司马炎,符合当时习惯,也有史料为证,因后
人都居住潜,为了祭祀的方便,又在三祖山有一衣冠冢,也符合
我们当地及家族的习俗。(如何氏启文祖,祖居何家坊,后人居
安家河,现两处都有墓葬有碑,)
具《史》记载何桢:“长子何龛,东夷校尉,后将军,长期备
边辽东,封都乡候;次子何勖,车骑将军,曾为太尉,为汝南王
司马亮“策划株奸”不听,封关中侯。三子何恽,豫州刺史,封
关内侯。父子四人四侯。这于<何氏大同谱>和《霍山县志》记载
基本一致。其子孙历【东晋】[南朝]三百年,长盛不衰。出了正
副丞相7 人,皇后3 人,取公主的4 人。尤其是涌现了何充、何
尚之这样的杰出人才。(世系表附下页)
皖西学院教授姚治中先生,是笔者的恩师,他是专门研究中
2
国古代史的专家。(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作专题讲座,发表文
章很多)特别是对古潜何氏家族的历史早有研究,现将他载于
2010 年5 月版《六安文史》首篇文章《东晋南朝潜县的何氏家
族》一文刊印于后,共各位何氏宗亲参阅。
附:魏晋南朝潜县何氏世系简表:
龛
↗ ↗ 充(无子)
何 桢→ 恽→ 睿 放(过继充)
↘ ↗ ↗ 元度 佟之→ 昌寓→ 敬容
准 → 棪 → ↗
↘ 叔度 → ↗ 偃 → 戢 ↓
↘ 尚之→ 女婧英
(齐前废
帝后)
↘ ↗ 求
↘ 铄 → 点
↘ 胤
澄 ··· ··· ··∣→ 迈
↘ 女法倪 女令婉
(晋穆帝后) ↘
→
(宋前废
帝后)
论文31:
1
论何姓起源—浅谈秦始皇前是否有何姓存在
安徽萧县何氏总亲会
何姓是一个古老的大姓,源远流长,姬姓何氏,本于韩,韩
姓音讹而成,姓氏研究学者共认。但秦始皇前是否有何姓存在,
有争论,对此问题,必持历史,客观、唯物的观点来分析。
一、秦始皇的由来: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候国,自
商秧变法逐渐复兴崛起。公元前325 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
年秦灭蜀,从此秦国正式超过楚国,成为战国七雄版图最大的国
家。公元前246 年秦王赢政登基,公元前238 年掌权执政,采取
远交近攻,开始对六国征服。从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国起,至公
元前221 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秦王赢政想代代永称皇帝,命
名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因暴政失民,秦皇二世胡亥被汉灭。
西楚霸王项羽将秦国都城咸阳宫室火焚,秦王子婴被杀。后楚汉
相争,于公元前206 年刘邦称帝,汉朝兴起。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
中下游为中华民族发祥地,故称中原华夏之地。由原始社会进入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分为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部落
及部落联盟三个时期。“姓”源于母系社会,“姓”由女和生二字
组成,因后代由母所生,故女的称为姓,以表血缘关系。此时后
代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生产的发展,男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占
主导地位,女嫁入男家,则进入父系社会,以男的血缘和生理基
2
因传承;部落形成,因部落相争,弱小部落依附大强部落,结成
部落联盟。此时较大的部落联盟有神农部《炎帝》,有熊部《黄
帝》,蚩尤。有熊部落位于轩辕丘,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好,有
山、有水、平滩。有熊部落首领少典,本姓公孙,因在姬水生长
成人,改“姬”姓,以“姬”姓传称至今,以“土德”为瑞称黄
帝。少典之妻“附宝”生一子,名轩辕,天赐聪慧,玲俐、善良
正义,对各小部落有难则帮,有求必应,名远誉扬,最后战败强
部落蚩尤,各部落推选轩辕为皇帝,是中国最早的第一个古老英
雄皇帝,在中华文明和历史上有诸多发明创造,中华民族视其为
“人文初祖”。
轩辕皇帝有四妻《嫘祖、彤鱼、女节、嫫母》共生25 子,
其中有14 人得12 姓。“姬”姓为当代多姓之母姓,并为何姓之
母姓,这时何姓可能必然逐渐出现。
原始社会末期,经尧、舜、禹,大禹子启建夏朝,商汤灭夏
建商朝,进入奴隶社会,随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出现青铜
器。周武王伐商纣,灭商建周朝,周武王实行册封制度,此时进
入封建社会。
三、依社会客观现象,唯物辩证观点
(1)甲骨文源于商代,是目前我国公认的最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中有一个形状像一个肩扛戈的人的文字,专家考证认为它
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何”。
(2)五帝之一尧时,传说苍梧山中隐居着一位向往长生不
3
老的“何候”。舜继位时何候家族已经繁衍300 多口人,均在苍
梧山中耕田度日。后何候被神话,成太极仙候。后人建何候庙宇,
供奉先人何候。
(3)商代制造青铜器,其产品标有“何觯”“何壶”,可以
认为这个名“何”的做器人。1963 年陕西出土了青铜器“何尊”,
更令人深信无疑,制造“何尊”青铜器是周成王时的人何曾,周
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日《前1017 年4 月4 日》,何曾受成王训诰,
并接受了成王偿赐的贝30 朋。由此可见,至少在商代有“何”
人在朝内担当重要职务。
从上述三点:神话、传说、资料记载,是名、还是姓,但“史
记”无论证,这必竟是社会发展客观现象存在的反映,作者不可
能以唯心,幻想的观点撰成。
四、韩改何:时间?谁?历史背景?争论不一,一是战国时
代,秦灭韩,韩瑊以韩改何,秦、韩两国国界毗邻,秦西韩东。
秦灭韩国后,韩国宗室后人在博浪沙刺秦王未成,韩国王室宗亲
外逃隐居,以避免遭秦吏残杀,以保其身,韩瑊以韩改何必有可
能。二是汉高祖刘邦斩韩信将军受诛连,韩庶(字修)将韩改何
为何修。韩王安为韩国末代国君,在公元前238 年继位,韩庶为
韩王安之孙,韩非之次子,韩庶于正月淮北,指河水以寒喻韩,
将韩改何。刘邦杀韩信是执政11 年(公元前196 年),春正月。
韩信先在楚随项羽做官,后入汉随刘邦当将军,领兵数万,后因
刘邦唯恐韩信有谋反之意,将韩信斩处。斩韩信和韩庶改韩为何
4
可能不是同年,但同月,真是有点巧合,让人必思。
韩改何种种说法争论不休,博引旁证,不足采信,但均无正
史记载,具体人物佐证。我们的观点应以正史为依据。目前所论
证,正史为司马迁《史记》,目前所论证应以此为根本,统一各
种认识,否则外姓氏嘲笑我们的争论,引起矛盾,不利团结。
我们的观点︰ 作为大姓之一的何姓是有多元化的,支系繁
多,各支系有各支系族众公认的始祖,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先、
谁后,不必争论,更没有必要相互攻击,本着各尊其祖,求同存
异,以天下何氏一脉亲为指导思想,团结、和谐共存。若公认何
氏始祖,建议以韩国末代国君——韩王安为始祖。
安徽萧县何氏总亲会
2013 年6 月1 日
论文32:
1
宿松何叶支系试考
安徽宿松县何氏宗亲会 何元功
曾记儿时,祖母时常对我言讲:“我家这一支的姓氏是何叶双姓,
即生姓何,死姓叶。祖宗堂上书写的是‘何叶氏堂上宗祖’,祖坟墓
碑上也题写的是‘何叶氏祖茔。’何家、叶家都是家.庭.(宿松方言的
家.庭.是指宗亲),两姓修谱均参加。”孩童时期,对祖母的此番说教,
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曾就此事不时向家族
的长辈进行讨教,但一般的回答是:祖上原来姓叶,后来被何姓外
婆家抱养顶继。则改姓何,至于发生于哪朝哪代,均不得要领,所
以一直存疑至今。
2010 年宿松叶氏重修宗谱,我亦有幸恭逢盛举,作为叶氏牵岗
股尚恩祖普景公支下多功公支系的撰稿及校对,有幸接触叶氏通谱,
经何氏宗谱(民国三十一年版,1991 年版和2005 年版)比对,才
基本弄清了何叶支系的来龙去脉,尝试写成一篇“宿松何叶支系试
考”的文字,以求教于各位族贤与方家。
一、何叶支系肇基一世祖是福伦公(何谱为以伦公)
通过严格比对叶氏、何氏两姓宗谱可以发现自福伦公(以伦公)
之后,两姓宗谱中有一个支系是完全重复的,叶氏宗谱中牵岗股普
景祖支下华的公世系与何氏宗谱中汪兴股锐祖房世系存在一一对应
关系,(仅派名不同,其余生、卒、葬诸信息完全一致)。自福伦公
以上,两谱中再也找不到类似关系,据此可以初步认定何叶支系肇
基始祖是福伦公。
1、福伦公出生年月考
据叶氏宗谱记载:善伟公长子名福伦,字旭先,生於崇正(应
2
为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一日未时,殁於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
日卯时(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八里凉亭深沟上乙山辛向。配石氏生
於顺治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子时,殁於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十一日亥时
(享年六十四岁),葬合夫墓同向,生子一多功(何谱称汝功),女
二,长适刘,次适张。
何氏宗谱(91 年,2005 年版)均记载:天珠公长子名以伦,字
旭先,生於崇祯五年壬午二月十一日未时。个人其他信息与叶氏族
谱完全相同。
福伦公究竟是生於崇祯五年还是崇祯十五年呢?笔者认为,应
该是崇祯十五年,其理由如下:其一,何谱中既写明皇帝纪年——
崇祯五年,同时又标注了干支纪年——壬午年,经查,崇祯五年(公
元1632 年)应为壬申年,而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 年)则为壬午
年,所以何谱记载有自相矛盾之处。即很可能是将“十五”漏记为
“五”。因此应该认定叶谱中记载的崇祯十五年是正确的。其二,福
伦公养父(即舅父)何珍甫生於天启四年(公元1625 年)六月二十
九日亥时,若福伦公生於崇祯五年,则养父抱养比自己小七岁的外
甥当儿子似与情理不合,据此可以旁证福伦公应该生於崇祯十五年。
2、关于抱养的原因分析
根据叶氏宗谱记载:“伦本叶姓老户,因母舅何珍甫抱养亦称何
姓。”在此明确表明福伦是被舅父何珍甫抱养为子的,因而正式改为
何姓的,那么为什么抱养呢?依据封建社会宿松农村的旧习俗,异
姓之间的抱养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形:其一,未生育家庭抱养外姓男
孩以求得抱子引子;其二未生育家庭抱养外姓女孩以求得抱媳等郎;
其三多子女家庭因生活所迫,不得已将孩子抱养他人,此种情形在
大灾之年更演变为卖儿卖女,以求生存;其四,双胞胎以上(尤其
3
是龙凤胎),婴儿成活率低,通常将女孩抱养他人等等。(同姓抱养
另作别论)。笔者认为福伦被舅父何珍甫抱养应该属于第一种情形,
即 抱子引子,抱养之时,何珍甫尚未生育,抱养之后也的确为何家
带来生育上的好运,何珍甫自己生育的两个儿子,其中以遂于顺治
二年三月出生,以潮于顺治五年出生。
3、抱养的时间分析
依据我县农村抱养孩子的习俗,抱养时间通常发生在孩子刚出
生至三周岁之前,即0—3 岁之间,福伦在叶姓家庭中是长子,这是
在互为至亲的两个家庭之间协商抱养,而当时农村婴儿主要依赖母
乳喂养,所以笔者认为抱养的时间上限应该为周岁断奶之时,福伦
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 年)二月,上限应在明崇祯十六年
癸未(1643)二月。抱养时间下限应在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 年)
五月,其理由是舅父何珍甫自己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于清顺治二
年三月,按照十月怀胎可推测此孩妊娠期开始于顺治元年五月,若
抱养发生于五月之后,则是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即将出世仍坚持抱养
他人的孩子做儿子,显然与情理不合,而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
明末清初的大变革时期,肇基一世祖福伦公正是在此改朝换代之期
被抱养并授予何叶双姓的,距今约370 年。
二、何叶支系后裔情况简介
1、后裔分布情况
自福伦公在明末清初授姓起,标志宿松何叶支系正式诞生,由
于继承了何、叶两姓最优秀的遗传基因,并且在何、叶两姓祖宗的
共同福佑之下,这一支系不断成长、壮大、繁衍至今,前后历经13
代,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何叶支系后裔人口已达180 之
众。县内以五里乡万元村刘家下屋为祖居地,称之谓:何叶支系发
4
祥地,梅花老屋永安居。也有部分后裔散居于县城,千岭等地,省
内亦有居于阜阳,芜湖,合肥的,省外有居于江苏南京、天津、贵
州贵阳、四川峨眉,台湾台中等处的,遍居各地,棋布星罗。
2、后裔人才辈出
遵从诗礼传家的古训,何叶先祖重视教子孙读书上进的传统,
自古至今一直延续,每朝每代族内读书之人不少,前清有6 人取得
功名(其中5 名监生,1 名贡生)当官之人不多,仅2 人任过县丞、
知县等官职;民国时期族内出过将级军官1 人,校级军官2 人,接
收专员2 人,县长、法官2 人,而担任中小学校长、教员们则多达
十几人;建国之后,族内出过大学生有18 人,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和
县政协委员3 人,有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学高级教师等,还有各行
各业的精英和骨干,所以何叶支系在本县也算得上人才济济,后继
有人的家族。
3、宿松积善之家
何叶支系在宿松虽然算不上名门望族,但却是公认的积善之家,
这里绝非自吹自擂,而是有百姓的口碑为证:大清咸丰十一年(1851
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解安庆之围,率军自鄂攻皖连续攻击黄
梅、宿松,曾遇宿松军民顽强抵抗,所以在三月二十日宿松城破之
时,陈玉成下令屠城,此时何叶氏先祖德广公曾在英王手下,因精
通文墨获赏识,时任偏将,冒死请求说:宿松是吾家乡,城中有不
少亲戚朋友,恳求英王能网开一面!英王念其苦苦哀求,故而赐他
一支令箭,允许他带亲戚朋友出城。德广公骑一毛驴,手持令箭,
从东门跑到西门,再从北门跑到南门,口中大呼:凡我亲戚朋友快
跟我出城!初时仅几个胆大乡民跟随,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跟随
德广公出城者竞达千人之众,他还顺路在东门城外宝塔下,救出已
5
上刑场正要被砍头的近百名县民。是役,宿松县战死及遭屠戳的男
丁妇孺仍达二千多人,此事在宿松解元赵世暹(其时为两江总督曾
国藩的幕僚,任两江忠义局纂修)的一首记事诗可以得到傍证,其
诗题记为:避乱随幕与采访事,得宿松殉节男妇二千余名,蒙湘乡
夫子称为礼义之乡,专摺入奏,恩予旌表,得句寄邑中同事诸公。
诗曰:小邑争夸礼义乡,偏承宏奖入封章。如今各各增神色,恐失
封章奖一场。但此项奏折在《曾文正公奏稿》中并未录入,不免有
些遗撼,德广公后来称病离开了太平军,可能由于上述情况,清朝
政府并未追究其加入反贼的经历,也未累及家人和族人,而且还赏
了一个六品衔候选从九顶戴(虚衔)。此事正史未见记载,族谱也只
在德广公名下载了六品衔候选从九,其事迹为避嫌,不敢记载,因
而只字未题,然而全县百姓对此则有口皆碑,笔者曾在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在不同地点听到过不下十名乡间老者谈及此项善举,因此,
此项口碑应当是可信的!
三、关于宗谱的记载
叶氏通谱不仅对福伦被抱养之事记载准确,并且还就叶何两姓
历次修谱对此事记载有一段详细的表述:乾隆十七年(叶姓)修谱
载明姓叶,乾隆四十七年何姓修谱未载。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叶氏)
修谱叙明原委,使其恩义双全,并祭不朽。所以自此时起,叶氏每
次修谱,均有明确记载,但何氏宗谱则只载明姓何,其余均未见记
载。
综上所述,何姓存在多源性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授姓始祖系由
韩而何现已得到大家公认,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何氏与其他
姓氏之间也存在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现象,宿松何叶支系的存在
也恰好提供了一个小小的佐证,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有限,研究不
6
深,因而文章中的观点难免浅陋,敬请各位族贤、各位专家不吝赐
教。
参考文献:
1、《何氏宗谱》(民国三十一年版)
2、《何氏宗谱》(1991 年版)
3、《何氏华四宗谱》(2005 年版)
4、《叶氏通谱》(1990 年版)
5、《曾文正公年谱》
6、赵世暹 《东寅堂诗草》卷九
作者简介:何元功,安徽宿松人,现年65 岁,宿松县何氏宗亲会会
长,中学高级教师
论文33:
1
潜山何氏在庐江郡何氏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安徽潜山何氏宗亲会 何旵明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换个角度看是由中国人
的姓氏家族组成,姓氏是一种多元、多层结构的文化,是一门科
学。何姓也一样。何姓是当今中国大姓之一,拥有汉族人口的1
℅以上。何姓多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庐江何氏无论从人口还
是从其兴旺发达史,都是其它源流何姓无法比拟的。庐江何氏因
其发祥始祖何桢而与安徽潜山结缘的。何桢出生在古任城,生长、
生活在古庐江郡灊(今潜山县、时郡治在潜山)、工作时而在朝
庭,时而任地方要员,其以后多代世孙都出生在潜山,望出潜山,
有许多政要名人终留潜山。要想弄清潜山何氏在庐江何氏中的历
史地位与作用,首先必须了解潜山及潜山何氏,了解庐江郡及庐
江郡何氏,了解其他主要郡望何氏及其与庐江郡何氏之间的关
系,这些问题弄清楚了,结论也就自然得出。现扼要分条阐明如
下:
一、概述
1、介绍潜山及庐江郡。灊:古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淮河以南长江之北,与怀宁、太湖、
岳西、舒城、桐城接壤,皖河、皖水流经县境汇入长江,县城位
于梅城,总面积1638.03 平方公里。潜山境内有薛家岗等新石器
时代文化遗址,东汉时期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发生地
在此,近当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京剧鼻祖程长庚、杂技皇后
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就生长在这片热土之上。潜山
境内有5A 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
园、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天柱山,有国家级汉族地区重点开放禅宗
文化寺院——三祖寺,有三国二乔遗址——胭脂井,有留有诸多
历代大官名流文人学士手迹的山谷流泉摩岩石刻……自然景观
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人文景观使人仰慕惊叹,浮想联翩。
2
古之灊地域广袤,涉及数百里,今之潜山历经诸多变迁,据《潜
山县志》载,今县治为汉皖县(庐江郡所辖),(春秋时皖国,周
封皖伯大夫治之),汉(又改)舒县,庐江郡治。后汉庐江郡治
皖城(即今潜山县城—梅城,《通鉴辑览》注),观此,则庐江郡
治在后汉时已由舒移皖。三国时,庐江郡治皖城,晋既混一,稍
复旧疆,而移庐江郡治阳泉(西晋时,为庐江郡皖县、仍是郡治),
安帝时遂分庐江立晋熙郡,改县曰怀宁(系故皖县)郡治所在,
即今县也。自是,皖废而舒潜之名仍存,萧齐时庐江郡治舒、梁
改潜县,曰岳安。隋置霍山、开化二县,约略皆潜地。唐初武德
中尚有潜城潜县等名,至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州郡,分天下为十
道,淮南道有舒州,后复故名为舒州、统县五、首曰怀宁、潜之
划疆分隶,当在贞观初、中,故凡潜水、皖水南流入江者,地皆
划入舒州,自是县境全属舒州……至元英宗至治三年始即旧治立
潜山县。观命名之义,可见县境之内多属古时灊地,故称名未改。
《潜山县志·星野》载:潜为古庐江郡。庐江郡是秦统一中国后
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中九江郡在汉代分出来的一个行政单
位,两汉时的庐江郡在今天的安徽境内,西至河南商城、东至安
徽芜湖,南至安庆市以及江西的九江市,北抵舒城霍山等地。关
于庐江郡行政区域和郡治的变迁可参看谱载的《庐江郡考》及其
它史料即可得知。
2、介绍《潜山何氏宗谱》(以下简称《潜谱》)
⑴时代久远,溯及力强。《潜谱》编修时间最迟可以追溯到
清乾隆20 年,之后从未间断,最近分别于1990 年和2012 年续
修两次;⑵《潜谱》资料详实。卷首有庐江郡考,何氏庐江郡考,
何氏受姓说,源流考、族内族外名人序,卷尾有历朝文集,山谷
图记,三高亭记,报恩观(图)记(谱载摘抄见附件)等,卷中
记人记事详略得当,卷一载老世系及受姓缘由,其它各卷,按支
房列叙,世系一脉相承,眉目清晰,一目了然;⑶《潜谱》内容
真实可信。从下附表人物《潜谱》均记载,与府、县志、史书传
3
记记载完全相符,世系脉络清晰,迁走失纪的不乱添笔墨,历历
可考;⑷《潜谱》中关于庐江何受姓说以及迁潜一世祖说据实理
正实符,值得信赖。受姓说中前述事实与史料《上下五千年·张
良桥下拾履》相符,项梁立安长子成为韩王再遭项羽灭成,成之
弟允“虑祸及,匿民间”情在理中,“因手有何字纹,悟言近韩,乃
改姓为何”。古人崇尚天意,“手有何字纹”是天意之意,从现代遗传
学角度也站得住脚,经过二千多年的进化,现代人的手纹也似“何”
字纹,古代人的生存环境操劳程度,可想而知,加之人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难理解,“天意”加“悟音近韩”还能避免灾难,由韩改
何,顺风吹火,改得心安理得,心悦诚服。家谱记载其后代子孙
与正史记载一致,更得以佐证。但只知谱载其葬在古时扶风郡北
万里,究竟在何处,无人知晓,也无法知晓。可知晓的是允公第
十七代世孙——迁潜一世祖何桢,何桢出生在古任城,因前有允
公第九代世孙庐江刺史加大司空武公,曾始居庐江郡,武侄扬州
长史转庐江长史嘉公也曾随其居庐江郡,桢公在朝廷或地方任要
职,到庐江郡潜之山谷郊游时,喜欢上这里的山水,怀念祖先,
遂定居潜山,潜山何氏以何桢为迁潜一世祖,也是庐江何之共祖。
桢公之墓在今三祖寺院内,以“何氏三高亭” (见附件介绍)为证,
潜山及周边何氏每年到三祖寺祭祖且免门票,人少时还提供中餐
(斋饭)。
3、《潜谱》在《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以下简称《大同谱》)
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同谱》是20 世纪20 年代经过“四易寒暑”
集全国11 省份152 股当时人口达“十数万”之大同谱,该谱由晚
清直隶永平府知府民国众议院议员何毓琪主持编修的,是当今现
存何氏谱牒大而全最具权威性的何氏宗谱。该谱《凡例》首曰:
族谱既曰大同,凡散居各省县但系同宗郡庐江者既愿合修,自应
一律收入;二曰:编辑各支次序,首按安徽潜山,以潜为三高故
居,吾族发祥之地,历代先垄在焉,次按新县纲推怀桐等县,以
及各省县、次第叙列,自无异议。可见当时族内共识:潜山放在
4
首要位置,是吾族发祥之地。潜谱是大同谱的重要的基础性的组
成部分,是根的所在,《潜谱》是仅次于《大同谱》的何氏族谱,
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它各股宗谱对潜谱起补充和
延续作用,潜谱与其它各股宗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何氏庐江郡望的由来:从“何”字在汉代以前的典籍里没
有是作为姓氏的义项记载可以看出,何姓受姓说大为可信。何氏
源于韩。正如曾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的孙宝琦在《大同谱·序》
中说“两汉六朝之际,何氏名德辈出,庐江之潜,则如山之昆仑,
河之星宿海也”,主湖北省政的建始籍何姓族人何佩瑢序称“吾族
自允公受姓,至汉大司空武为庐江刺史,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
为郡望,今潜山有魏廷尉桢公(东)晋尚书叔度公,名先垄封识
累累,祀事弗缀,实为中国诸何所共祖”他还说“自允公十七传至
桢出至于今殆六十(余)世矣,潜山旧谱系统固自秩然,郡国迁
徙亦历历可考也,吾族之散居于各省……皖省各县,支流繁
衍……分门列表,循流溯源,凡152 支明统系叙昭穆颜曰大
同……观于是谱……其亦油然而生爱敬之心也乎”。何氏庐江郡望
的形成,概括起来就是:因受姓始祖允公之第九、十世孙曾任庐
江郡长官,第十七世孙桢公念祖情,爱潜之山谷,遂定居于潜之
山谷(今三祖寺院内),潜山属庐江郡且时为郡治所在地,加之
桢公而后世孙望出庐江郡潜山县,桢公世(史)称“何庐江”,后
世子孙遂以“庐江”为郡望。潜山何氏为宏祖先“三高公(” 桢公第九
世孙)之美德,以“三高堂”为堂号。故潜山何氏为“庐江郡”“三高
堂”之何。
5、庐江郡与陈郡、东海郡、清源郡何氏的关系:陈郡何氏
的奠基祖是桢公的三子何夔,他之后四代世系与潜谱记载完全一
致,《潜山县志》载《何夔传》“夔避乱淮南,袁术辟之,夔不应,
遂遁匿潜山”。东海何氏的何思澄是桢公第十二世孙,其父敬叔,
祖昌龄,潜谱都有记载。清源郡何氏何之元是桢公第十世孙,何
执中是桢公第二十九世孙。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先后从庐江郡的
5
发祥地潜山县迁出去的,迁出后自成体系,以迁入地祖先为该郡
一世祖。不管怎样,桢公仍是我们的共祖,陈郡何氏分离最早(桢
公儿子时),东海郡次之(桢公曾孙时),清源郡最迟(桢公七世
孙时),清源郡分离后的最高始祖思公(其坟墓在潜山)与留居
潜山的佟之公是同胞弟兄(佟之公也还有许多后裔迁出潜山的)。
其它各世各代还有迁徒流动的,有的形成了郡望,有的没有形成,
有沿用原郡望,有启用新郡望的,有的郡望没变堂号换了,不一
而足。再次证明了天下何氏归庐江,庐江之何发于潜,“天下何氏
一家亲”。
二、结论
1、潜山在庐江郡何氏中的历史地位——根之所在,发祥之
地
其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族谱的记载史实与《大同谱》
编修时本族先贤的共识(如前所述),其二是潜山县内现存诸多
先祖坟茔和文物遗址,其三,庐江郡考和潜山县疆域沿革相印证,
其四,庐江何氏的由来、郡望的形成与潜山的关系,其五,何氏
大迁徒的规模和数量与潜山的关系。其六外姓研究者认同,《中
华姓氏通史·何姓·源流》载:庐江郡对何氏来说是大的地域概念,
是针对郡望而言的,具体来说,庐江何氏的发祥地是在今天安徽
霍山东北的潜山县。其七,附表中人和事及其在庐江何氏中的影
响力。其八,庐江何氏与其它郡何氏之间一衣带水的关系,其九,
潜山的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也可以佐证。故潜山是庐江何氏根之
所在地,是庐江何氏发祥地(篇幅有限恕不祥叙)。
2、潜山何氏在庐江郡何氏中的历史地位——至高无上
其理由是:第一、发展的根源性。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
之水必有其源。如前所述:潜山是庐江何氏的祖居地、孕育地、
发祥地。第二、史实的重大性。历史上潜山何氏的奋斗史、兴旺
发达史、在庐江何氏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第
三、内容的全面性。潜山何氏不但用笔墨据实记载了我庐江何氏
6
源流史、奋斗史、发展史,而且在行动上守护着祖先的遗骨,维
护着祖先的坟茔,连年不断祭祀祖先,参与当地社会、经济建设、
社会活动。第四,影响的深刻性。悠悠古韩,三百余年。潜山何
氏是受姓始祖(允公)经过秦灭韩项羽灭成的亡国亡兄之痛后孕
育的,辗转流徙,艰难玉汝,众志成城,至十七世桢公,才定居
潜山,自此之前后,有过权倾朝野的时代,也有过颠沛流离的岁
月;诞生过国母皇后,孕育过宰辅丞相、文、史、医学家、音乐
家等各种专门人才,似雨后春笋,如夜空繁星,不但为中华民族
的发展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为祖国辉煌历史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而且对足迹遍天下的众多何氏子孙们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笔宝贵
的精神财富。第五,延续的长期性。潜山是韩改何历史进程中的
重要里程碑。潜山何氏始终一脉相承,坚韧强固,并且与时俱进,
历久弥新。走出去的潜山何氏是拓荒者,是发展者,是精英,是
良才良将,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和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下来的潜山何氏是守护者,是沉甸甸的责
任,是付出是奉献,是对祖先的敬畏和留恋,是留住的根,根深
才能叶茂,才能开花、结果,这也是潜山何氏在庐江何氏中的现
实作用之所在。他们都是何氏的延续,都在为本家族的发展,为
国家的建设不断努力着、奋斗着,为何氏气脉一以贯之,生生不
息、传承不止。第六,辐射的广泛性。文明的发端地,必定是文
明的辐射源。古往今来,伴随着何氏各种原因的迁徒,从安徽、
从庐江郡特别是从庐江郡中的潜山县走出去,走出安徽,走出潜
山,走向全国各地,走向全世界,播撒庐江郡何氏文明之种,在
新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但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心在一
起,天下何氏归庐江,天下何氏一家亲,三高世第传千古,两晋
家声振万年。
3、潜山何氏在庐江郡何氏中的历史作用——励志壮行
历史为现实服务,为未来壮行。厚重的何氏历史文化,潜山
何氏发展壮大的心路历程,对今天的何氏来说,是一本深刻的教
7
材,一面明亮的镜子,一笔巨大的财富。潜山何氏的历史,是一
部卧薪尝胆、雪耻报国、振兴家业的奋斗史,是一部爱国爱家,
孜孜以求,励精图治的文化史,是一部慎终追远、尽忠尽孝、自
强不息凝中华传统文化于一身的一部文明史。只有以史为鉴,古
为今用,才能把何氏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转化为何氏后人奋发有
为的强大动力,转化成激励何氏后人的精神源泉,转化成促进何
氏后人发展壮大的战略资源。
今天的文明、发韧于昨天;光辉的未来,肇始于现在。我们
坚信光辉的何氏历史文化必将激励何氏后人,努力创造更加灿烂
的明天。
作者:安徽省潜山县 何旵明
作者简介:1986 年大学本科毕业,农业经济师。1990
年由中学教师改行任职公务员,现任科级公
务员。
论文34:
何姓(氏)源流定稿暨《何氏总谱》起航
重庆璧山何氏宗亲会 何中兵
2011 年3 月偶然进到《世界何氏网》,经实名注册后
成为《世界何氏网》何姓会员,到2013 年3 月两年时间,
级别由“限制会员”升到“论坛元老”。世何网培养了我敦亲睦
族、甘于奉献的何氏新闻人品质。2013 年3 月起,我有幸
短期加入《重庆何氏宗亲网》出任总编辑,期间大量接
触、整理何姓起源暨何氏族谱信息。在重何网,我做了
《何氏大迁徙》专题和《第三届何姓源流研讨会》专题。
现就我的认识和宗亲交流,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一、何姓源流
何姓源流问题,众说纷纭,网页、文库、视频林林总
总,作为何氏人在眼花缭乱之余难免心生感概,何姓源流
真的无法分辨无法定论吗?能不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
较清晰明了的表述呢?中兵根据何姓源流资料的整理归
纳,拿出了一个方案《何姓源流中兵版》如下:
源流一:韩改何
1、何瑊谱(公元前218 年)
2、何庶谱(公元前203 年)
3、何允谱(公元前230 年)
源流二:姒改何(公元前221 年)
源流三:西周乃至远古何姓
1、帝尧时代的何候
2、何尊
3、周武王之子韩候
4、韩武子韩万
源流四:冒姓、赐姓、他姓改姓
源流五:少数民族改姓
1、“昭武九姓”的何
2、蒙古族汉化改姓
3、回族汉化改姓
4、锡伯族汉化改姓
5、达斡尔族汉化改姓
6、鄂温克族汉化改姓
7、鄂伦春族汉化改姓
8、僰人后裔改姓
《何姓源流中兵版》例证一览:
源流一:韩改何
1、何瑊谱(公元前218 年) 例证:《浈阳水木记》、广
西岑溪市《何氏族谱》、何氏太始祖陵园等
2、何庶谱(公元前203 年) 例证:苍南《何氏宗谱》、
兴(宁)梅(州)客家谱、《晋陵何氏家乘》、《中华百家姓始
祖图典》、《贵州遵义谱》、《泰兴何氏家乘》等
3、何允谱(公元前230 年) 例证:《庐江郡何氏大同宗
谱》、《崇义何氏九合谱》、《九井堂何氏瑞昌谱》、
《何氏仲理公支下宗谱》、《蕲阳何氏族谱》等
源流二:姒改何(公元前221 年) 例证:《何氏历代世
谱》、《史记·卷二》、《辞海(1417 页)》、《纲
鑑·卷一》、湖南临相市板桥《何氏族谱》等
源流三:西周乃至远古何姓
1、帝尧时代的何候 例证: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
时代的人,出自宋代姓氏书
2、何尊 例证: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一名何姓
贵族所作的祭器,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3、周武王之子韩候 例证:《左传》有言“邗、晋、
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
《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
4、韩武子韩万 例证: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
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
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
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源流四:冒姓、赐姓、他姓改姓 例证:朱苗改何苗、
方孝孺改何、鲜卑复姓贺拔氏改何、、《五代史》 “吐
谷浑有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赐姓何、徐
宗富改何、何世璂本姓陈随舅氏姓何、《姓谱》复姓
何、何尊为姬姓何氏、商的子姓分支何、荷兰裔犹太人
何仕文原荷兰姓氏是Bosman 汉化为何、汉朝时期内宫
官吏娙何
源流五:少数民族改姓
1、“昭武九姓”的何 例证:史籍《隋书》记载:“西域有
何国”
2、蒙古族汉化改姓 例证: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
载蒙古八旗姓》、《满汉大臣传》
3、回族汉化改姓 例证:文献《河北大厂何氏家谱》
4、锡伯族汉化改姓 例证: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
洲八旗姓》
5、达斡尔族汉化改姓 例证:史籍《清朝通志·氏族
略·满洲八旗姓》
6、鄂温克族汉化改姓 例证:史籍《清朝通志·氏族
略·满洲八旗姓》、《吉林通志》
7、鄂伦春族汉化改姓 例证:史籍《布特哈志略》
8、僰人后裔改姓 例证:民间传说当地何姓人家即为
僰人后裔
《何姓源流中兵版》较好地归纳整理了何姓源流问
题,自荐为《世界何氏总会》、《世界何氏网》何姓源流
官方定稿版本。笔者认为:韩何姒何冒何赐何,一个“何”字
天下相通,团结和谐存异求同,何氏多源可尊黄帝。由此
进入下一论题
二、《何氏总谱》
《第三届何姓源流研讨会》总共18 个议题,我关注其中两
个核心议题,一个何姓源流前已阐述,另个编修《中华何
氏总谱》。《世界何氏网QQ 联谊总群》聚集了新闻人、
何氏专家、何氏组织、热心何氏人,对于编修《中华何氏
总谱》大抵分为三派:
1、支持派
2、反对派
3、中间派
对于中间派,笔者认为属于骑墙派,风吹两边倒,所
以不做分析论述。
笔者属于支持派,所以先列举反对派观点。
(1)、何姓源流多源,始(先)祖不同无法合谱
(2)、姓氏文化讲究血缘认同,没有血缘关系缺少亲近感
(3)、虽然韩何、姒何都尊黄帝,非拉到一起,岂非中国就
炎黄二人
(4)、多元的何姓交往如同国家邦交,应彼此尊重,按“和平
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进行
(5)、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连政治
都不搞大一统的时代,同姓多源的宗族却要搞大一统,可
笑咯。还各尊其祖,一姓多源的好
逐条分析如下:
(1)、何姓源流多源,这是不争事实,大胆猜测当时由于交
通通讯条件限制,即使前面已产生何姓,后来者不知情亦
重复产生何姓,当然也有明知何姓依附何姓存在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源流四、源流五。那么,各支何姓源流产生时
间必有早晚差异,源流三暂无从具体入手当搁置,源流
四、源流五属依附何姓就以依附那支何姓为准,韩何3 支
源流在始祖问题上同时列举了两外2 支始祖为我们统一修
谱指明了方向。先统一韩何谱,以统一的韩何谱再与姒何
谱比对,就算还是差别巨大不能合谱,至少可同列谱系对
照表以供参考。如此,何姓宽泛一统,何姓团结可期。
(2)、姓氏文化讲究血缘认同,诚然,血缘关系是证明亲人
的方法。就有中国人例举欧洲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滴
血认亲也是国人传统认知。中华文明是包容性文明,何姓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具有包容性特征。我们讲何姓,就
是讲何姓一家,只要姓何,就都是一家人。当然,各支何
氏祭祀的仍然是自己认证的始(先)祖。对于不属自己谱系的
何氏,按流失在外的兄弟姐妹看待即可。
(3)、虽然韩何、姒何都尊黄帝,非拉到一起,岂非中国就
炎黄二人
这个话题很尖锐,笔者讲何姓起源共尊黄帝,意思是宽泛
认知黄帝为何姓始祖。黄帝既为华人始祖当做何姓始祖为
何不可。
(4)、多元的何姓交往如同国家邦交,应彼此尊重,按“和平
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进行,这就涉及到何姓为何修《中华何
氏总谱》问题上来了。反对派之国与国理论,搬到现实世
界,不是还有一个联合国吗?
(5)、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连政治
都不搞大一统的时代,同姓多源的宗族却要搞大一统,可
笑咯。还各尊其祖,一姓多源的好,何姓作为中华大姓,
有分支就肯定有分歧,如兄弟姐妹一样闹矛盾。这就要从
讲团结高度,一忌盲从,二忌独尊,正视异己,和谐团
结。这就需要一个纲,纲举才能目张,这是《中华何氏总
谱》目的所在。
反对派理论分析完毕,就到结语部分了。笔者认为:何姓
现状,有族谱世系清楚的,也有族谱世系混乱的;有韩改
何,有姒改何;何姓是中华儿女,尊奉黄帝完全可行。可
以尝试两条腿走路,《中华何氏总谱》可以从黄帝列一世
祖,有清晰族谱世系的参照执行,没有清晰族谱世系的对
照执行,不强求。《中华何氏总谱》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
一个参照物,对于汇聚何姓,应该还是有益的。
何中兵:《中华何氏网》副站长、璧山何氏宗亲会秘书长
写于2013 年5 月5 日(重庆市璧山县)
论文35:
何仙姑、何太郎公与定光古佛
何志溪
在我国的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着关于八仙的故事,
有着大量的八仙信众。过去在民间,八仙的戏剧、八仙的年画连环画、
八仙的歌谣、八仙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层出不穷。这个老幼皆知的
八仙,指的是曹国舅、汉钟离、张果老、李铁拐、吕洞宾、蓝采和、
韩湘子及何仙姑等八位仙人。根据有关古籍记载,他们都是凡人出身,
后来经过大量的行善积德、艰苦修练、布道弘法,最后才位列仙班成
为仙人的。
何仙姑不仅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我国何氏族群中唯一的女
性神话传说人物。在我国,关于何仙姑的祖籍地有多种说法。其实,
她是由多种人物原型綜合而成的一个神话人物艺术形象。在我们闽
西,也有许多关于何仙姑在武平县岩前得道升天的古老传说,世世代
代流传了近千年,更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学术价值。
在闽西关于何仙姑事迹的记载,为数众多,仅次于八仙中的吕洞
宾。至今还能看到记载有何仙姑事迹的古籍,就有《古今图书集成》
中的《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福建通志》、清朝康熙版的《武
平县志》、武平、上杭等县各种历次重修的《何氏族谱》等等。纵观
这些古籍记载,叙述的事迹相当一致。
根据这些古籍的记载,何仙姑是何氏入闽始祖何太郎公的女儿。
何太郎诞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 年)。他在宁化县尹任上退
休后,定居在福建省武平县南岩即如今的岩前狮岩。北宋乾德二年(公
元964 年),定光古佛来到南岩。何太郎公在其女何仙姑的建议下,
将所有的田园房舍资财,全部捐赠给定光古佛作为弘法场所,使定光
古佛以此为基地,进一步修道弘法,广布善事,惩恶扬善,以至最终
经宋朝皇帝的敕封而成为定光古佛的转世佛,举世称颂的“客家保护
神”。何太郎自己却和何仙姑一起自岩前狮岩搬到近10 公里外的武平
冷洋(即今武平县岩前镇宁洋村)开基,重新创业,并在当地民众中
广为行善积德。至宋淳化三年壬辰(公元993 年),何太郎公辞世,
享年101 岁。其原配夫人黄一娘,卒于宋真宗咸平4 年,享年102 岁。
何太郎公在宁洋的墓地,于2006 年曾因建公路而被挖开。广东蕉岭
县的何氏宗亲得知后,立即前往把墓地迁建到蕉岭县。仅过数月,武
平、上杭的何氏宗亲又派人到蕉岭,把墓地重新迁回宁洋。据说当时
迁墓时,只见墓中有一大二小三个精致瓷瓮。瓮盖上有字,并绘有一
人撑船并手指河面的图象,这应是描绘何姓来源的故事;瓮中盛的是
如茶油般的液体,内放很精致的银牌。银牌上刻有“何大郎” 三字。
当时把银牌留了下来,其余重新埋回了墓中,而且为了安全,墓顶还
封了二米多厚的水泥。而未重新埋进墓地的那块银牌,己流落民间,
在数年前还有人亲眼见过,今正追寻中。
据古籍记载,何仙姑生于后晋天福2 年丁酉(公元937 年)。她
一生不食荤、不饮酒,性情清净,誓不嫁人,济世积善、艰苦修行,
修炼得佛法深厚,至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 年),仙逝于冷
洋刘坑村何太郎公五世孙六一郎家中,享年150 岁,仙骸葬在岩前其
父何太郎公墓左侧地所在的宁洋乾湖塘。何仙姑一生历经后晋、后汉、
后周、北宋四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也属罕见,是我国何氏中最长寿
者。据古籍记载:何仙姑寿终时,闻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
直上云霄,见者无不惊异。后何仙姑的种种善举,如在当地伏虎降蛟、
悬壶济世等等,为八仙中的吕洞宾所得知。他便下凡人间来到岩前,
故意每天都向她讨饼吃。何仙姑则十分热情的每次都给他。吕洞宾证
实了民众传说属实,便送一仙桃给何仙姑吃,超度她成仙,使她终于
列入八仙之中,成为举世皆知的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到处广泛流传着
精彩的何仙姑民间传说故事。后人便在狮岩建“何仙姑楼”,置塑像
世代供奉,据传十分灵验,香火旺盛。后“何仙姑楼”被毁,至改革
开放后,当地民众又重建一 “何仙姑亭”祀奉。亭虽十分简陋,但
因灵验而仍香火鼎盛。而何仙姑墓,却不幸予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当地
建“矿管站”而被推平。
定光古佛是闻名世界的客家保护神,已成为武平县以至闽
西、甚至整个客家的文化名片。近年,每年都在定光古佛的卓锡
地武平岩前举办大型的“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旅游节”。定光佛
与何仙姑这两位同时代著名人物都是在武平岩前狮岩布道弘法
和得道的。故狮岩已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地,称为“定光佛旅游
景区” ,被“福建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授予
“国家3A 级旅游景区” 称号。而侧旁的岩前镇宁洋村则是何仙
姑得道成仙旧址和何太郎公古墓(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何仙
姑与父母三人享寿均在百岁以上,世所罕见。何太郎公有十子一
女。但至今宁洋却已无何氏宗亲。那是因为何太郎曾有:“叶落
九州盛,根从一处香;凡是我儿孙,越远越荣昌”留传子孙。所
以一千多年来,其后裔已散布全国九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
以至海外,人数已达数百万。每年二月初九祭何太郎公墓时,来
自浙江、江西、广东及本省甚至海外的数千后裔,把何太郎公墓
前一小块地挤得水泄不通,根本无法上前敬香,只能点着香后往
墓堂丢去。成为何太郎公后裔愧疚的一块心病;对于何太郎、尤
其何仙姑在岩前的文化资源,也未像妈祖在湄洲岛那样得到充分
利用。
最近,闽西的何氏宗亲,拟成立“何仙姑文化园建设发展有
限公司” ,发动海内外热心的有识之士,集资在那里新建面积
近800 亩的“何仙姑文化园”。整个工程总投资预计1.5 亿元。
第一期工程先建“何太郎公祠”、“何仙姑庙”、何仙姑塑像、“仙
姑湖”、“公德墙”和标志说明碑。预计先投资4000 万元。争取
三年内建成第一期工程。拟采取与宣传定光古佛相结合,成为定
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与狮岩旅游景区相结合、成为“定光佛
旅游景区”的一个组成部份;与建设何氏祖祠祖庙相结合、寓祠
庙建设于文化建设中,以取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当地新村
建设相结合,以取得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并力争旅游、涉台、
民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予以支持。
这是历史性的百载善事、千秋功业。对于弘扬定光佛、何仙
姑、何太郎的心挂黎民、弘扬正义、为善至乐、为民兴利除害等
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通过旅游事业和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来扩
大何太郎公和何仙姑及乐捐者的影响,以及对于各界人士的崇宗
敬祖、祈求神灵的护佑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深信能得
到热心的有识之士的大力关心和鼎力支持,共发善意,共襄盛举,
同心协力办好这千秋善业,造福自己和后代子孙。
(本文作者系福建省委统战部持聘客家文化硏究基地硏究员、闽西民间文艺
家协会名誉主席、闽西何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在潜山落幕
>>【何氏网新闻】世界何氏总会与安徽庐江县政府展开实质性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