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家谱】麻城何氏谱序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22日 何爱明
资料来源:麻城何氏宗亲群 300753952
一、前续谱序录
原 序
吾族自江右以来,凡十有七世。其子孙散居麻邑者,亦不下万数。族中所贮,合田地而计之约不下数百余金。其出入管理必择族中之有品望者司之,盖历已有年矣。至丙申岁总理乏人,族众皆以老成相许,命余权当此任。维时余以老拙无能再三辞谢,无已,乃质于神,而以龟决,余又适中之,推之而无可推,委之而不能委,然户大矣,人众矣,余既不敢以全计自擅,更何敢以弹压为能哉。亦惟是尽心竭力,不避艰难。日有积,月有累。
举凡小而蚕食大,若鲸吞。余身亲见其事,俾无贻口实于族中,可对祖宗于地下,斯则余之所大愿焉耳。
乾隆四十二年 夏四月 谷旦慎斋 其效识
原 叙
人之思祖,犹水之归源,木之寻本也。水尚思其源,木尚寻其本,为人而有不动水源,木本之思也哉。
唯我祖季什公,洪武初来自江西,至大屋垸发籍,迨至四世,而诞四子。此四大房之所由立、支派之所由分也。迄今十三世矣,子孙大约以千余计。其间或以公事聚、或以吊庆聚,绵绵济济。无日不叹我祖盛德之所遗,而为我祖幸也。然为我祖幸,更为我祖虑。厥后世递,而代愈远,代愈远则其生愈繁,所居则愈阔,保无以疏间亲,少凌长者乎?是为我祖虑也。此序之所由作也。余年七十克殚继述,是有望于后之有志思祖者续编焉。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岁 桂月 吉旦
十三世孙 思凤 庠士号士生
原 序
人即桀骜不驯,一语以孝友、姻婚,未有不欣然动者。人即至愚不孝,一语以水源、木本,未有不戚然感者。第恐世远代湮,子孙繁衍,居分远迩、地限乡、城,有同宗共祖面淆然莫辨者矣。有同姓不宗终为嫡派者矣。此谱牒之设,所以联族属,辨同异,合亲疏、序昭穆煌煌乎、洵巨典哉。我族自明洪武二年由江西迁麻城,越五世、祖分四房,子孙众多,居址不一处,要知皆以耕读为业,勤俭持家。
自明以来望魏科而历显宦者有人,博青衿而应鹗荐者有人,东海家声至今不堕。余每念及此未尝不叹我祖积德累仁之所致也。第以户口殷盛、稽考甚难,往往岁时伏腊,亲朋庆吊,遇本宗本房,或觌面而视为胡、越者,非因家乘未修莫能察识欤,余心戚焉。欲修理成牒非一日矣。然以通族计之居住窵散,远者或隔百里有余,近者亦不下数十里,丁各济济、烟户重重,欲以一人沿户编订,非多历寒暑不可,故有志未逮。
第念本房一派原属亲支、不难稽考,故因旧本略为篡修,其三、四房编者可编之。
本支二房详为缉注,虽不能合族而成全牒,亦庶几于本房之昭穆亲疏不至滥矣。
然无绪也。不敢曰张前烈于无疆衍,仍云于不替,亦庶几孝友、姻睡之意,水源木本之思也。虽支谱焉,亦可以为全谱之徵矣。是为序。
乾隆戊子岁 六月 吉旦
十六世孙 世文字济川 敬撰
原 序
闻之诗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诚哉,足铭奕世也。爰念始祖季什公,自江西而来麻邑,至世字辈一十六世。其中之瓜瓞,亦犹河水之分流。固必疏其渊源,则昆仑宗河海,清其支派则鼻耳分。祖孙若不有以纪之,后人何以审脉络,别亲疏,辨尊卑,序昭穆也矣。
然而四族之人丁虽众,主事者不能缕集,合诸谱,广千秋不朽之传,订一姓绵长之籍,盖年湮代远,赞戎先祖者则无因碣断碑残。垂裕后昆者,则无述仰而思之,能不慨欤?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予志已穷矣。心有余而力不足,夫如是而姑自校录一线以相传,庶不失一本九族之爱,亲其亲,长其长,仁孝莫不在兹。手异日者倘蒙皇天有眷,宗祖钟灵,英姿卓越之裔大振家声,理修家谱,是必搜寻旧誌,可览之以为小补云!
嘉庆二十四年 乙卯岁 孟秋月二十四日吉
十六世孙:世大字楚英 谨志
原督修宗谱序
盖闻尊祖敬宗之道,莫大于收族。谱也者所以收族而致亲亲之意也。尝考周礼小宗伯之职,别三族,以辨亲疏,小史之职,奠系世以辨昭穆。后代遂因而设图、谱之局,置撰谱之官,谱之由来远矣。宋代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皆有谱帙。世纪人伟莫如欧氏,联派属莫如苏。后之修谱者悉以二家之式为法。以恢先绪,以笃宗盟,孰是仁人孝子而不尽心于谱哉?
我族启于姬周,春秋以前为姬,春秋以后为韩。忆昔成王之弟叔虞剪桐而封国于唐,传至桓叔之子韩万,食采韩原,因以为氏,此姬之所以为韩也。其后献子、宣子、简子、康子世执晋政而为卿。后韩虔列于诸侯,战国时属七雄,迨安王为秦所灭。再传及淮阴侯,佐汉高帝以定天下,厥功甚伟。后遭长乐宫之祸,其子儒公更姓为何,此韩所以为何也。
自是世居金陵,汉、晋、六朝之间,代有名宦。儒公五传至熙公,为车骑将军,至衡公为尚书令。至夔公为长广太守,至曾公为晋司徒封颖昌侯,至遵公为魏郡太守,至绥公、充公、尚之公相继皆为尚书,尚之公之子偃公官大司马,偃公子胤公兄弟号为“三高”。胤公之后由祥公、昕公、奖公皆官声不堕,功名彪炳。有以光于氏族矣。
奖公积德施仁,阴行善事。生子九人,分居九地:偕公居江西九江,渭公居河南新屋,兴公居饶州鄱阳,升公、俊公居南康与德安,享公、向公居饶州与湖口,昌公、仁公居兴国与建昌,此九井之名所自昉欤。
九井而后枝繁叶茂,迁徙无常,各自为祖,各自为宗,其势莫能统一。独兴公之后裔季什公在元季为庐江太守。于元季致仕,自江南迁居麻城。
季什公以前之世系,旧谱散失,考据无由。以大传别于为祖之义论之,吾何氏之在麻城者宜季什公为始祖也。
季什公有四子:荣甫、玉甫、次甫、祥甫。玉甫、荣甫、次甫三公旋复远迁。唯我二世祖祥甫公能克承先志,立业于斯。祥甫公传谷用公,谷用公传汝富公。汝富公传文通公、文高公、文刚公、文宪公四公。我族四大房自此分耳。
厥后派系瓞衍,户口日增。明崇祯间,十二世祖石庐公虑其久而无稽,集成墨谱而序之。迄于今世代久远,其丁愈繁,其居愈散。历代有采访之人,各房有记载之薄,然彼此异同,不免遗误。我叔祖显章公、明轩公收集各房之谱稿更加考订彚为一函、以待梓。使我族免于数典忘宗者。前则赖有石庐公,后则赖有显章公、明轩公也。近岁大房长显章公、二房长东海公,三房长庆廷公,四房长少登公,文蒐罗散,逸补录新丁重加釐定,遂议登诸枣梨,以成前人之德。→(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今岁春,诸房长命觉督修家乘,觉闻而蹵然,曰,置谱盛事也,督修重任也,觉才识简陋,谙练未深,何敢谩为总理,以贻陨越羞。诸房长曰:汝父前领户事,当以谱乘为念,汝不能继志述事,岂得为孝子乎。觉不已,乃起局鸠工。集族中有才能学识者相与协力篡修焉。其中条例规程,传记图说皆为诸房长所定。至于祖孙,叔姪,昆弟辈若执事楚英,并及耀春,熙介,若彩霞,成五复新,若开榜宴未艾。或理经费,或掌出纳,或司腾录,或编辑,或任参阅校对,各程其能,赞勷盛举,孰非有功于谱者乎。
数月之间,剞劂告竣,水源,木本秩然有伦,派别支分釐然不紊。由是前有所考,无忘燕翼之谋,后有所承,永笃同宗之庆。则是谱之成,不可以广仁孝于无穷也哉!
咸丰十年庚申岁九月 吉旦
十九世孙绍先 沐首 敬撰
原创修宗谱序
盖闻尊祖莫大于敬宗,敬宗莫大于收族。收族之法,莫善于修谱。夫谱之修也所以明世次、序昭穆、正名分,辨异同。使后之子孙观是谱者,庶几孝、悌之心生,笃本之念重矣。
余族始祖季什公于明洪武二年由豫章徙麻,盖四百有余年,二十余代矣。昔自四世祖以下分为四大房,人烟星散,户口万家。非积年累月难以稽考。余不才忝充大房房长,二十有余年矣。每至窵远之家,询其祖之所自出而彼不知,询其孙之所由继而彼不知,询其房分之所從始及亲疏之所由分,而彼皆不知,是非家谱之过欤?
然而犹幸余族之派行画一,井然未紊。更赖四房邑庠生明轩弟与余同志,四处访寻。草创未就而明轩即逝,余一人焉能胜任,特约族众入祠商议,以为创修谱牒,不但明轩弟之志以成,而世派之次以定,昭穆之序以别,分分之宜以正,异同之姓以辨,族众闻之莫不欣喜。余故不避艰险与二房房长东海,三房房长庆廷,四房房长少登,自春组秋,跋涉险阻,风雨不辞,寒暑不避,编为采访。阅视各家裔纸,上溯祖代之渊源,下穷子孙之多寡。塚址生向必究其真,男妇配偶必核其实,岂余辈之好劳哉。
尊余祖辈之所自出也,详余孙辈之所由继也。明余房分之所從始,及亲疏之所由分也。谱为余族修,则向之世次未明者,明昭穆,未序者序名分,未正者正异同,未辨者辨也。
呜呼,后世之观者,庶几孝悌之心生,笃本之念重矣。
谨叙
咸丰十年 庚申岁 菊月 吉旦
大房房首十七世孙德魁字显章 敬撰
二房房首十七世孙德福字东海
三房房首十七世孙德朝字庆廷 同识
四房房首十九世孙崇弟字少登
原董修宗谱叙
昔孔子作春秋寓褒贬,别善恶。宗族创谱牒,合族属,别异同。故国事纷纭,不难以春秋统之。而人丁殷盛,亦可以谱牒收之。念我一世祖,解组后迁麻,携子共隐,至二世祖已有四户。我祖祥甫公居四户之季也。自一世递四世复诞四子,故又有四房之继起焉。所谓四户者,合荣甫、玉甫、次甫三公而言。所谓四房者则为我五世诸祖也。由是继继承承,渊源未坠。由是绵绵唪唪,繁衍无穷,迄今四百余年矣。其间文人学士著敬宗尊祖之序,启水、木本之思,大有作为者指不胜屈。及明轩弟欲修谱系,余不敏窃思此举甚善。宜急不宜缓,宜详不宜略。因遍为采访。春不敢避风霜,夏不敢避暑热,秋不敢避阴雨,冬不敢避寒冷,历有年所略成草创焉。讵期岁歉,兵荒,老者增沟壑之悲,壮者遭流离之苦,维时不克集事。幸今岁干戈稍靖,饥馑稍解。爰约同仁,沿门考核,清其户口遍览墓碑,理其坐向,支殊派别,缕析条分。庶几记存亡,修瓜瓞一本之爱。有明长幼,别亲疏,四族之流传有自。将死者址墓依归,无滋他族争此土。生者派行画一,不使异姓乱我宗,是昔之大望于今,今之可补于昔者也。今而后分而言之,各亲其亲,长其长。合而言之同其根本,共其庇荫,有以扩既往之墨图,有以开将来之缵续,登诸梨枣,告厥成功。余本才疏尽心焉耳。已嘻,前人善作,而后人成之,后人成之而不继之,亦使后人而复遗憾于后人也。是为之序。
咸丰十年庚申岁 立秋前日 吉旦
十七世孙德魁字显章号松溪 敬撰
原西陵何氏宗谱叙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史,一族之繁必有一族之谱。史记盛衰升降,而帝王之统系可稽。谱叙本、木源流,而祖宗之功德可溯。家之有谱不犹国家之有史哉?所以谱叙其族也。
戴记大传云:亲亲故尊祖。尊卑相越,昭穆之叙乘焉,寖假疏戚相踰,本支之系紊焉。况乎愈繁愈散,家人视为路人。愈远愈淆,或异姓而冒为同姓,谱之所系顾不重欤?岁庚申余教馆麻北,适本邑何氏创修家乘,從游何耀春问叙于余,余考何氏发源于姬周,其所由来者远也。昔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传至曲沃叔桓之子韩万,食采韩原,因以韩为姓,子孙世为晋卿。迄春秋之末韩虔、赵籍、魏斯三分晋国,列为诸侯。而韩氏愈大,厥后安王灭于嬴秦。再传至淮阴侯,佐汉灭楚以定天下。及遭吕后之祸,易姓为何,此何氏得姓之始也。自是世居金陵,仕汉、晋,显于六朝,相继为当时名臣者指不胜屈。淮阴后十数传及奖公,官至尚书,乐善好施,积德累仁,生九子分居九地,此九井所由名也。由韩原而金陵,由金陵而江右,支分派别,各立宗房。故何氏之在麻城者,则以始迁麻城者为祖。元明之际,奖公之后季什公为庐江太守。洪武初自江西迁于麻城。其子四人荣甫、玉甫、次甫、祥甫。玉甫、荣甫、次甫三公复迁他所。独祥甫公承前启后,燕翼贻谋,何氏四大房之派皆其所出。
准以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之义,季什公为麻城始祖,祥甫公其宗也。自此以来,世德相承,云仍相继。其同根而出者如瓜瓞之绵绵也,其竞秀而兴者,如花萼之 也,蕃枝而渐茂者如木之一本而千枝也,其流衍而愈长者,如水之一源而万派也。子子孙孙,继继承承,岂不盛哉。→(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如此,纪其纷,而联其涣,历数百年之久,合千余户之繁,评于世系,登于谱籍,敦本睦族,亲亲之道隆矣。且夫簪缨巨族,阀阅名家,蒙前人之泽以光大其门闾。迨数传而后,问前人之经营,创造则不知,问前人之爵位则不知,问前人之里居,坵墓则不知,数典忘祖,何以保世而滋大哉?有富贵声华之士,凉薄施于同姓,推解吝于同宗。凡族人之困苦颠连漠不为之顾恤。甚至一有小忿,遂废懿亲,纵寻斧以伐本根,操戈以戕骨肉,诚由谱牒未修,故不知念其祖而庇其宗乎?
何氏独殷殷于家乘,上足以昭先人之令德,下足以启后嗣之孝思,近之足以异九族,亲睦之风,远之足以振百世箕裘之绪,岂非仁人孝子之用心乎?志继事述,笃庆无穷,谊美恩明,发祥孔厚。则其族之必昌,而其后之必大也,益可知矣。是为序。
咸丰十年、庚申岁
陂邑庠生 巨川 胡耀南
二 本次续谱序
谱,世间事物大多数都是有谱的,也需要谱。谱之义甚广,谱之名亦多,古有:传、史、记、誌、录、谱、书等等。其名虽异,其义略同。封建王朝之谱,谱写了一个朝代之荣辱与兴衰。及其朝市之变迁名曰史。夫子言、行之录曰书;历代名臣言、行之记曰录。正由于有这些书之问世,才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谱,它同样记录了一个氏族之荣辱与兴衰,及其发展之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祖先之姓、字,使其不被时光之流逝而所湮没。此其谱之所以兴欤?
国不可一日无史,家不可一世无谱。族谱固是一家之言,却也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如假续谱之名,而闹房头,别亲疏,此不独有违时禁,亦非先祖所望于后人者。是舍其本而求其末,弃正而狎邪,也就失去了续谱的真正意义。
然而族谱不修,家史必然中断,人人皆不知村之所由来,人之所由来,有如蜉蝣之在世,生生死死茫然莫明,这种局面亦是可悲。
我氏自民国十四年续谱后,迄今七十余年未曾续谱,欲再缓而未能,欲续亦不易,诚难事耳。
我氏实本麻城望族,向是金陵世家。其历史源远流长。上要追溯到周朝,在周朝时我氏本姬姓,周室宗亲。自成王之弟叔虞剪桐叶封国于唐,及传至桓叔之子韩万,食采韩原,遂取韩为姓。此易姓韩之始。后韩虔在战国时位列诸侯,属七雄。迨安王为秦所灭,再传至淮阴侯佐汉高帝而定天下,其功甚伟。后遭长乐宫之祸,诛夷三族。
幸遗三岁孤儿,赖门下客求萧何援手,萧何念淮阴侯身罗奇冤,动恻隐之心,修书付客,求南粤王赵佗收养。此孤儿即儒公。儒公为誌萧何之恩,遂取萧何之字为姓,此易姓何之始。此即我族规:姬、韩、何三姓不开亲之故。
而后世居金陵,汉、晋、六朝代有名宦。
儒公五传至熙公为车骑将军,至衡公为尚书令。至夔公为长广太守,至曾公为晋司徒封颖昌侯,至遵公为魏郡太守,至绥公、克公、尚之公相继皆为尚书,尚之公子偃公为大司马,偃公子胤公兄弟号称三高。
胤公之后祥公、昕公、奖公皆官声不堕,功名彪炳。奖公积德施仁,广行善事。生九子分居九地。偕公居江西九江,渭公居河南新屋,兴公居饶州鄱阳,升公、俊公居南康与德安,享公、向公居饶州与湖口,昌公、仁公居兴国与建昌,时人号为九井。九井而后枝繁叶茂,迁徙无常,各自为宗,其势没能统一。独兴公之后裔季什公在元季为庐江太守。因朝廷腐败,遂挂冠归田,于洪武二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迁入麻城。
季什公有四子荣甫、玉甫、次甫、祥甫。玉甫、次甫后迁居黄、蕲,荣甫后亦复他迁。→(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惟我二世祖祥甫公能克承先志,造庐于麻城市,即今之义井斜对面偏西南处,临街而建坐西朝东。晚年由于厌倦城市生活,又迁居小漆园之大屋垸。当时留下两处遗迹:
一,临街马鞍楼一栋,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工造讲究别致,一九五八年后才被拆去。楼中有马鞍一幅,装饰精美华贵。解放前夕犹在,现不知流落何处,守楼人亦复他迁,族人亦无问津者。
二,当时留下食水井一口。此井乃我祖所建,市人受益匪浅,因而呼之为义井。后被列入我县八景之一,今已被填闭,亦不复存矣。
二世祖祥甫公传谷用公,谷用公传汝富公。汝富公有四子:文通公、文高公、文刚公、文宪公四公,四公分四大房,大房居大屋垸,二房居栗林,三房居小漆园,四房居东冲。此我族分四大房之始。今四大房具各人丁兴旺,约有数万之众,且居住星散,欲阖族续谱谈何容易。不续,又恐岁久,老谱散失,何氏一门三千年来之家史要毁于一旦,实足可惜。故我将其本支一脉流传录下,让我子孙对何氏之史能窥其一斑。
公元一九九八年 仲冬月
何正浩 草撰
分享按钮>>【何氏家谱】韩改何何允谱九井堂之重庆江津羊石盘、永川、四川合江县世系
>>【何氏文化】麻城何氏一至五世祖墓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