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家谱源流】吾的宗族--闽南何氏源流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23日 鳌江何氏
写在前面
吾的宗族,衍分于闽南何氏(安抚公派)的一个支系,这就是石狮鳌江何氏。然而,自乾隆辛酉年(1741)重新辑谱以来,始祖渊源一直都是一个未曾解开的谜。逾至2006年,遂举族同心,致力于全面的考证。为搜寻古谱遗本,查证足迹遍及福、厦、漳、泉、莆等地区,造访数十处何氏宗亲及相关姓氏族老。历三年余时间,受责任使然,相关人员更是埋首于诸多谱本、典史考证的工作之中。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沉寂了七百年之久的族史渊源,终于明朗。名符其实的印证了先贤何乔远题之于白石祖祠的对联:“肇唐朝兴宋世显五百年前孝思维则,祖白石派漳泉光十八代后昭穆分明。”
一、何氏源流历史概说
在中华姓氏大家庭中,何姓是一个特殊的姓氏。其特殊性就在于:何姓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由一个处于特殊时期的姓氏,在一个特殊的方言区域“讹”改而来。
汉字中的“何”字与何姓起源,可以说毫无关连,早在何姓出现之前,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何”字存在了。“何”字在我国的字书、辞书和书法作品及其它典籍里,写法有20种之多,释义也有好几十项。甲骨文中的“何”字,写法是一个人肩上扛着戈的形状。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何”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老子》五部著作中就出现过数十次之多,但是,没有一次也没有一个义项与姓氏有关。汉代以前的典籍里也没有“何”是姓氏的记载。
中国最古老的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甲骨文中的“何”字作这样的解释:“何,儋也。从人,可声。”这里的“儋”与“檐”字相通,简化字为“担”。由此可见,“何”字的本义应当是“负荷”、“负担”、“担荷”的意思,均与何姓无关。
那么,何姓是怎样由来的呢?
“自古韩何一家”。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何氏族谱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何韩原本同姓,是唐代以后的绝大多数姓氏书籍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郑焦《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觹》、近人岑仲勉、孙堂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都记载“何氏为韩氏所出”,何韩为一家。
何、韩既为一家,何氏的源流则可上溯到韩氏的先祖。司马迁《史记·韩世家》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西周成王的一个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今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以侍奉晋国。此人名韩万,世称“韩武子”。韩万不姓韩,是因其封地于韩而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制度,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
韩厥之后,势力日渐壮大。晋景公十一年(前589),韩厥与却克帅军大败齐国,奠定了韩的地位。晋出公十七年(前458)韩与赵、魏、知氏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韩又与魏、赵联合打败了知氏,并三分其地。韩的力量日趋鼎盛,最终形成了与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晋烈公十三年,即韩景侯六年(前403),韩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共同瓜分了晋国。公元前375年,已是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哀侯二年,因郑恃魏而轻韩,韩国一举灭掉了郑国,郑自公元前806年封国,至此,结束了430余年的历史。
韩王安时,韩国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的秦国,不断地攻城掠地,进攻周边国家,威胁韩国。韩王安九年(前230),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终告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就近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江淮地区方言中“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韩姓被当地人“误读”、“误写”成了“何”,子孙就“将错就错”改为何姓。这就是“韩改何”的历史由来。
诚然,也有人认为黄帝时代就有何姓了。宋代《姓氏大全》云:帝尧时代早有何氏先人,名何侯,因帝尧赐予仙药而成太极仙侯。清代张澍著的《姓氏寻源》中说:“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有。”《路史·国名纪》也载记:“何,妫姓,虞帝未,何侯得道于九嶷,今道之宁远广济乡有何侯墟。然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见。”
《尚友录》中有关于何侯的记载:“侯,尧时隐苍梧山,慕长生之术,三百余口皆耕耘。舜南狩,止侯家,侯谓舜曰:‘升举有期’,后数日,舜果崩。夏禹时,玉帝以药一器与侯,使投酒中,一家三百余口饮不竭。以酒洒屋宇拔屋飞升,位为太极仙人,今嶷山有何侯庙,在舜庙侧。”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中,但是以上说法因无据可考而难以确定,且对“何侯”之说本就已经“神话”,后人据此更有进一步附会“何侯”原名何真元等等、如之说法玄乎其玄,难免备受质疑而不为历史专家、学者所认同。
唐初京兆进士米士炎撰于天宝十三载(754)的唐故云麾将军《何德墓志铭并序》,于1958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土门。铭文中叙述何姓来源“分邦于晋,授姓于韩,远祖避难江淮,韩何音近,因以命氏。”这一相关记载,较之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又早了58年,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涉及何姓由来的、堪称珍贵的历史文献。
“韩改何”说,由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有力佐证。
何姓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繁衍壮大,形成三大郡望,分别是庐江郡(今安微省)、东海郡(今山东省)、陈郡(今河南省太康县)。三大郡望的地理位置在东、西、南三个方向,恰呈等距的鼎足之势。此一时期,是何姓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
陈郡何氏是曹魏时期的何敬龙一支,最为显贵,何敬龙之子何曾位至丞相,权倾朝野。自魏至晋仅传4代,在晋永嘉末年的战乱中,陈郡何氏此支惨遭灭门之祸。
东海郡何氏比庐江郡何氏要晚200年左右。东海郡是南朝刘宋的最高司法长官何承天一门。何承天学问精深,先为尚书吏部郎,后为著作左郎,负责编写国史。一生著述丰富,曾删简编辑《礼论》八百余卷,还有《前传》、《杂语》、《纂文》等大量著作行世。他改定的历法叫《元嘉历》,在我国历法史上有相当高的地位。东海郡何氏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多以文章立身立业,在文化领域建树颇丰。庐江郡是何氏诞生的发祥之地。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庐江郡望的何氏历史最为悠久,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化繁荣,经济亦十分发达。幽州刺史、廷尉何桢是史籍中出现的庐江何氏最早的祖先。何桢之子何龛,魏国后将军;长孙何勖,车骑将军;少孙何恽,豫州刺史;曾孙何充,晋成帝时官尚书令,转为中书令(都是宰相的位置)。何充有位侄女何法倪,即东晋穆章皇后。何皇后在位48年,对庐江家族势力的发展及地位的提高又起了重要的作用。自东汉末年、何桢以下至南朝宋、齐、梁、陈的300年间,庐江何氏一门见于文献记载者,有整整10代52人之多,他们中不乏有朝中高官,把持机要,手握权柄,为何氏最具影响力的名门望族。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不仅是为最常见的何氏家祠对联,更是何氏发展史上最为鲜明的历史写照。
在何姓初早期历史上,这一“将错就错”而得姓的姓氏,虽然由于“我生也晚”而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却一再被他姓和外族所冒姓,这恐怕是何姓先人所始料未及的。
诸多史志中,何姓被冒用的记录有:《汉书·五行志》“何苗,本姓朱,冒姓何。”《五代史》“吐谷浑亦有何氏。”《兰州府志》“元永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铭入明为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等等。
历史上曾被讹传出家避难于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而隐于海外、成为明史上第一迷案、从而诱发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明建文帝朱允炆,其实靖难之役、金川之变以后,在何福等人的精心策划及保护下,于明永乐二年(1404)从江西临川秘密潜入湖南湘潭的碧泉,改朱姓为何,名何必华,传衍有锦石何氏一派。时同一事件的蒙难人、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儒,因拒礼于燕王朱棣而惨遭“灭十族”骇天奇祸,其后代为避家难,亦从江西潜入安微庐江,改方姓为何。
历史长河中,亦有不少的少数民族之何姓。据《神州姓氏新考》所载,远在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如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何细胡、何妥、何稠。又有鲜卑复姓贺拔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单姓何氏。近在清初,蒙古八旗旗人姓氏中亦有何姓。而《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所记何姓原为金代女真姓氏,更是为满族八大老姓之一。清康熙朝大名鼎鼎的索额图“捧着金碗要饭”饿死后,其后代均避难东北,改索姓为何。
如上等等情形,使得何姓很快地茁壮庞大起来,几乎是后来居上,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姓氏。前清时期,何姓是全国的第五大姓,仅次于陈、林、张、黄。2007年5月,**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姓氏统计资料显示,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大姓计有22个,何姓是其中之一,位列第17位。
目前,国内何姓人口约占我国人口1.2%左右,约一千六百万人,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1%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0.5%左右。何氏族人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何姓人口的44%。此外,广西、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区也是何姓人口较多的地区。
另外,何氏族人旅居海外约四百余万人(未有实质统计),主要分布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港、澳、台及东南亚居多。
二、何氏南迁入闽考源
相传何氏入闽最早为汉武帝时,江西九江何氏兄弟九人,因知其父参与淮南王阴谋叛乱,故偕逃入闽,于仙游九鲤湖飞升,世人称为九仙祖。泉州城郊马甲双髻山有庙宇奉祀,又称(北)大仙公。据福建文献,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闽越,后因闽地险而多阻,闽人凶悍数反,诏军吏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久旷其地。由此可见,福建当时地僻人稀,故上述何氏入闽传说有待查证。
地方史志何氏入闽最早记录,为晋怀帝永嘉六年(313),五胡乱华,中州板荡,衣冠望族,随驾渡江入闽者八姓,即林、陈、郑、黄、丘、詹、何、胡,择地而居曰八门,以居江侧,遂名晋江,在莆田县城东五里三山石榴洞建一祠曰八门祠,历代八姓子孙春秋同祭,世世相守。故闽有何本自晋永嘉始,只可惜,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发现有当时何氏祖先具体的姓名记载留下。
明弘治元年(1488),何文雍辑成闽南第一本《何氏族谱》,其在《何氏本始纪》一文中述及相关“汉元鼎”、“晋永嘉”年事,虽与《晋安林》源流初挥的记载保持一致,但以“远不可知,则不可强为依附”为由落个悬断。致若“以唐高宗时由固始从陈元光经略全闽的何嗣韩为始”,又因谱牒“久而世数难稽,则又不得不厥其疑”。由此又可见,尽管《何氏本始纪》对入闽始祖定论没有结果,但是福建有何,当“溯自陈元光率众入闽,而何之姓肇焉。”故唐初始的何嗣韩,是为见诸于谱牒文献记载的入闽最早先驱者之一。
其实,早在何嗣韩之前,就有名曰何雄者,据传于东汉未年入闽。而嗣韩以后,历史上的唐初确实又有何德其人(入闽)卧漳,这在珍藏于宁波天一阁的《嘉靖龙溪县志》中虽也有简单的记载,但却鲜为人知。1958年,《何德墓志铭并序》的出土,对研究何氏入闽的早期历史文化,不仅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闽南何氏源流的正本清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字依据。
《唐故云麾将军右龙武军将军同正员庐江县开国伯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乃何德墓铭的全称。观其内容不难发现,何德与陈元光虽然分属不同的年代,却同样任过“右龙武军中郎将”之职务,在官阶上更是高过陈元光而至(上柱国)正二品衔。
何德乃庐江潜人,字伏德,生于公元684年,长安二年(702)以武举仕唐,初为羽林军中一(九品)旗门官。景云元年(710),忠诚于李隆基的何德,拥戴李家皇朝的政治尊严,积极参与了扫除后宫韦氏之孽的具体行动,以其智勇双全及身先士卒,为这场宫廷政变的成功立下了不朽功勋,并从此平步青云,直至“天宝六载(747)有事南郊,以公元勋,特拜将军,俄封庐江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从而成为何氏历史上一位风云际会却又显默的人物。
何德的入闽“卧漳”经考证,应是天宝元年(742)前后的事,这个时候去之陈元光殉难已有三十一年了。在开元年间,漳州原本下属两县,即漳浦与怀恩,后因怀恩县户口流亡太多,故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取消其县建制,地域并入漳浦县。而早在开元二十五年(737),时年57岁的第二任漳州刺史(陈元光之子)陈珦,向朝廷“上疏乞哀龄待终”、“复就松州别业,聚徒教授、品风月”。地方长官的突然告休,百姓又未能安居乐业而四处流散,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逐渐显现。漳州一地又是当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数千将士散居繁衍生息的地方,急需谋求安定局面的严竣形势,促成了何德不久以后被委以“抚闽”重任而“俾图麟阁卧漳”。
何德是以“采访处置使”(即后来又改称“观察使”)的特派员身份入闽的,而其治所本应是在福州(是年改为长乐郡),却因当时的漳地局势不稳定而改设于“漳浦郡”,故方有何德“卧漳”之载记。也正是这一记载,不仅完全解开了闽南何氏相传已久的“观察公”之迷,诠释当时漳州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也佐证了千余年来何氏先驱抚闽的历史影响力至今犹存,今晋江大埔、石狮浯沙等地何氏仍然袭用“抚闽”灯号,即可为之一证。
公元754年前,“卧漳”仅十年的何德年届杖朝回京述职。不久,“疾亟於金光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一。其载十月廿三日卜兆龙首源,礼也。” 令人扼腕、为之叹惜的是其身后,不仅没有后裔留置在福建,于正史新、旧《唐书》中亦都没有留下相关的传记。然而,一千余年来,何德一直被后人误认作是何嗣韩而以讹传讹的被奉为“入闽肇基”的始祖之一。这种并非何氏“独此一家”的现象,确实令人值得深思。
在闽省姓氏排名中,福建何氏位列第23位,主要分支皆源自于东海何、庐江何、陈郡何三大郡望,入闽的时间较为集中在汉、唐、宋三代。入闽始祖及先驱者除前面所述及之何嗣韩、何德、何雄外,尚有何衍(何安抚)、何旦、何万、何兑、何昌世等人,概略如下。
何雄于东汉末年入闽,抵抗孙策而战死,子孙留置福建散居闽北。
邵武何氏先祖:于东晋末年从河南固始入闽,择居邵武小溪,至
何兑(宋重和进士)、何镐父子而下,子孙逐渐外徙,遍于邵武和周边县市、以及福州琅歧,乃至海外各地,是闽北何氏的重要支派之一。
何嗣韩一支: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从庐江(又一说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后定居于漳州(绥安)一带。
何衍(何安抚)一支: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从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兄弟入闽,定居惠安一带。有长子何成,从军任职,分镇漳州,开基于龙海白石,是为白石之祖,今祖祠犹存。宋、元年间,白石后裔宗支陆续分迁福建各地,尤以泉州、晋江、漳州、诏安、平和一带为最;清朝年间又从惠安、晋江、石狮、漳浦、东山、云霄等地分迁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形成了“闽南何氏”这一最大的重要支派,子孙后裔达百万之众。
何旦(何大郎)一支:大郎公为后梁开平进士,贞明间(915-921)授福建宁化县尹,后唐天成元年(926)任满定居于宁化石壁,后迁武平岩前置产定居。到了宋末元初,大郎公的后代向各地繁衍,一部份由武平经过江西寻邬、定南和龙南进入广东翁源定居,另一部份直接由武平进入广东的蕉岭、大埔和梅县,再分支到兴宁等其他各县,形成了闽西客家何氏这一大支派,子孙后裔遍布闽、粤、赣、桂、滇、湘、川、浙诸省,以及台、港、澳地区与东南亚、欧、美等国。
何万一支:源自庐江,于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举家从河南固始入闽,首居建阳,后徙福清龙田。至五世,何梦登(宋咸淳进士)分支福清江镜前宅。何贵甫(官端州知府)分支广东端州金渡。另有念九致政公(名讳不详)分支晋江登贤里(今张前村)。明、清以后,又陆续有宗支分移海内外各地。至今历八百四十余年,丰功彪炳三十一代,子孙后裔达二十余万之众,是闽东何氏最大的支派之一。
何昌世一支:于南宋末帝赵呙祥兴二年(1279)入闽,先居崇安,其子何艮斋后迁福清江镜南华,至今衍传二十四世,三千七百户,后裔二万余众,分布于福清三山、沙埔、城关、上迳、江镜、龙田等六个乡镇,以及港、澳、台和海外,为闽东何氏重要支派之一。
元、明两代,因战乱、为官等因素从各地移入福建的何氏分支逐渐增多。诸如:何缙一支,为避元之战乱,从南京“铁井槛”迁入福清龙田华山,又徙江镜前华。何达用一支,缘宋元未顺、被元兵所迫,从河南光州固始偕子应光入闽,定居永春玉斗云台(此派自10-14世外徙江西者计有61支次)。何满什一支,因军功授为征南大都统,协将军汤和从海上入闽,先居福州双门前三牧坊,后徙长乐北山星园而居。何金兰一支,明永乐二年(1404)从江西临川入闽,定居永泰苍霞,成为永泰望族,为闽东何氏重要支派之一。等等。
诚然,不同的历史年代有着不同的先人入闽,其它姓氏亦然,可以说各有源流。福建何氏的分支颇众,不胜枚举,特别是清代以来的繁衍昌盛,迁徙亦就更甚,于此不予一一赘述。
三、泉州地区何氏纪略
泉、漳地区是何衍(俗称“何安抚”或“安抚使”公)支派的发祥之地。何衍与王潮兄弟乃固始同乡,唐僖宗光启元年(885)随王绪义军入闽。“南安竹林兵变”后王潮领军,曾计划“北还光州”,行至沙县,有泉州耆老张延鲁等众奉牛酒请求义军返师泉州。王潮顺应民心,挥军围困泉城岁余,至光启二年(886)八月始克泉州。遂以泉郡为根据地立足福建,开始了创立闽国的历史编章。
应该说,王潮军围攻泉州是得到了泉州民众的大力支持的。有了民心,得泉州后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如虎添翼,旋即平定了狼山的流寇薛蕴,随又投顺福州观察使陈岩,受陈岩表授为泉州刺史,即“悉心治郡,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兴贤养士,保境安民,颇著嘉声。” 其
间,又以“陈将军率八姓将官开漳”从而扩大根据地,为创立闽国缔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此一时期的何衍,已成为王潮兄弟奠定闽国根基、最为得力的佐吏之一。在其身上,不仅罩有“先贤入闽开漳、功勋卓著”的光环,更集长子何成(俗称“指挥使”)乃是“随陈将军开漳八姓将官之一”的荣誉,这一光环与荣誉对于入闽军民及闽南土著来说,无疑都有着其可值得显耀并具说服力的政治资本。可以说,何衍是当时协王“稳定军心、收买人心”的重要政客之一。是此,王潮据闽之后,亦不辜负这位自入闽数年来一直在部队后勤及地方基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抚闽”功臣,而表授其为“安抚使”。
何衍成为“分田画地、安插入闽诸众”的最高长官,为当时福建战后社会秩序的安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民众的口碑。其身后,不仅为“闽人思其德、塑像祀之”,甚连(址在惠安北门外青林山舍利院的)墓葬亦被当地老百姓称之曰“大人墓”至今流传。而“何安抚”之官称,更是被后世误认作为姓名而收录于《中国人姓谱》等书中。由此可见,比之(早二百余年入闽的先驱者)何嗣韩、何德两人来说,在对后世的影响力方面,何衍(何安抚)并无不及而是有所过之。
乾宁三年(896),王潮升为威武军节度使,驻节福州。翌年底,潮卒,审知尊兄嘱而继其位。王潮的离世使何衍萌生了归隐心意,加之受年事、家庭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何衍终于“至审知据闽,即为引去。”这对任人唯贤、爱才如命的王审知来说,无疑是件憾事,然惋惜之际,“犹遥授其职”(即让其保留原职、退休居家于螺阳领取俸银的方式),“以报其功而复其家”。
千余年来,何衍下传裔孙聚居于泉、漳两郡,实蕃且衍,根深叶茂。至今已传第四十三世,繁衍分派众多,播迁遍布八闽,远至华东、华南、台湾、金门、港澳及东南亚各地。而在泉州地区,较有代表性及影响力的分派有二,即“清源逖基公派”与“麟山松隐公派”。
泉州地区750万的人口中,何姓排名虽然较前述略为靠后,但亦占1%弱,有人口近7万,93%以上属于何衍(何安抚)派系。在十二个区、市、县(不含金门)均有分布,尤以惠安县较为集中、人口亦最众。而分布更为广泛的当属“清源逖基公派”,其长房元镇派下“七添”中就有五“添”均有世裔散居在此一地区。详细如下。
1、“元镇七添”老大何添清世系。
晋江砌田何氏,乃逖基公派之嫡支。明永乐后期(1414-1424),惠生妣蔡氏偕孙洙泗⑴从南安一都(今西山)移入,堂号“锦里”衍派,奉何惠生(字可宗)为著代一世祖。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清→佛叔→十九世惠生→长房洪德→洙泗。由砌田衍分的有:泉州西街、南安洪岭、枫仔林、以及河南固始“南门外”等。
南安西山何氏,明洪武、建文间(1396-1402)何惠生公(辛酉举人、官广州府儒学教授)离任卜居是地,有子二:长洪德派下为砌田开基之祖,次厚德即本支之祖。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清→佛叔→十九世惠生→次房厚德。由西山衍分的有:南安洪濑(何厝)。
洛江双阳的霞炉、吕埔、河市的下堡,以及尾寮、曾何等地何氏,
灯号为“浔江”,源流尚未十分明朗。2006年闽南何氏世系普查时,据零星载记资料分析,其源流极为可能有二。一是:据晋江砌田《锦里何氏族谱》载记,“佛叔公住同安,生长子可宗即惠生。后与弟仁叔匿名逃往泉州洛阳,继娶谢氏,生子三人:可宷、可察、可立。”后经数年,仁叔公改字“子进”,于至元未叶举家“出南坝”移入永宁一带,而佛叔偕三个儿子则留居于洛阳江南坝上游一带。二是:据大埔《台山何氏族谱》记载,有荣德公之五子何法伍者于明弘治、正德年间从银江(今永宁岑兜)移入泉州北门外。“北门外”在古时乃为泉州府北郊之统称,上述五村的地理位置均属其中。有趣的是,何法伍乃仁叔公之元孙,故如释疑实,其祖系当可朔自“七添”之老大。
晋江大埔何氏,先祖何道(字叔德)于明洪武中叶(1378-1388)始入鳌江随叔父赘轩公(字可大)务农,衍传三世。至孙荣德(字厚讲)于明正统后期(1443-1449)入赘银江(今岑兜)胡家,遂世居于彼,爰处六世。清康熙二年(1663),因禁海播迁而移入大埔,奉荣德公为著代一世祖。其派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清→仁叔(子进)→原清(可居)→长叔德→廿一世→荣德。此派由银江衍分的有:泉州北门外、潮州惠来县、永宁浯沙、莲塘(待查)。
石狮浯沙何氏,开基祖何齐毓(启居公)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约1518-1533)因调拨军户从银江(岑兜)移入。上承祖系与大埔东(伯)房同源: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清→仁叔(子进)→原清(可居)→叔德→廿一世→荣德(另起一世)→法仁→(本纪三世)齐毓。
泉州“好德何氏”初与“大埔伯房”同祖居所。明洪武丙子(1396)何安(字叔恭)中举,任开建、江山二县儒学教谕。建文(1399-1402)间,买居泉郡南“好德坊”之右,遂名“好德”衍派。奉子进(仁叔)为著代一世祖。祖系亦与石狮宽仁何氏同源,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清→十八世仁叔(子进)→原清(可居)→二十世叔恭(讳安)。“好德”一系,历代科第蝉联,明有著《闽书》的工部尚书何乔远等,清有称誉“杜父神君”的五部主事何秉忠等,今有(原)福建省委副书纪何少川等,堪称英才辈出。由“好德”世系衍分的有:泉州东街(菜巷)、后城、坂头、圣店、美山,以及广州的“布政司前”等。
石狮宽仁何氏(余本支)、连江浦口何氏,均出自添清三房仁叔(子进公)之派下,详见第四、五章〈鳌江何氏溯源略谈〉、〈浦口何氏入连始末〉。
2、“元镇七添”老二何添治世系。
丰泽凤屿何氏,自元以来守祖居是地。因边陲汹乱,早期族群俱各逃移播迁他乡,守祖者因之以衰。虽人口今仅百三十多,但已有七百余年历史的何氏祖屋历经几代修缮迄今仍然保护完好。凤屿何氏祖屋为三开间三进大厝,相传原为曾姓所建,后因外出为官而屋赠何姓好友,遂成吾逖基公派的始发源地,“五元”即均出生于斯。如今的“凤屿何氏”世系虽未十分明确,谱牒也未能得以重辑,但初考其祖
系应是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治→子周→裕斋→纯斋→廿一世元斋→长房文耀。添治公派由凤屿衍分的有:惠安的陈三坝(即“灞江”一系8村)、城东的浔尾(美)村等。
丰泽浔尾何氏,约明景泰(1450-1456)间从凤屿移入。明嘉靖丙寅(1566)前后,何元述(壬辰科进士、广东按察司副使)著有《浔江何氏族谱》,并以“凤屿六世孙”自志:“……我祖纯斋公逸居凤屿,至曾大父元斋公始移浔江,遂称浔江何氏。”由此可证,其派奉裕斋公为著代一世祖,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治→子周→十九世裕斋→纯斋→廿一世元斋(始移浔尾)→次房文器(讳琏、号坦斋、江夏县尉)。浔尾一系,历代科名显著,人才济济,不逊“好德”。由浔尾衍分的有:新田房、泉州东门内(亦称城内房)、赤石等。
惠安陈三坝何氏,元末明初(约1362-1368间)从城东凤屿移入。陈三坝乃总称,系由洛阳镇的后轩、三舍、大宅、芸内、后仁,以及双阳镇的坝南、黄塘镇的坝仔下、庄坑头等大小8个自然村组合而成,人口近万,堂号“灞江”衍派,奉何观兰公为著代一世祖。上承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公→元镇→添治→子周→(十九世)次房观兰。由陈三坝衍分的尚有:泉州城内、洛阳井砱、金门砂美等。
3、“元镇七添”老三何添润世系。
晋江浯潭何氏,元至元中叶(约1350-1360)移入,世系源流尚未明确。浯潭古称“六斗”,位于泉郡南门外3公里之处,何姓乃其最早肇基的姓氏之一,比之至今已在浯潭衍传22世的大族李姓还要早20-30年,现存的“浯潭宫”即为何姓祖先所建。浯潭何姓早期人丁兴旺,从无持强凌弱人丁较少的李姓,故何姓虽后因族裔纷移他乡及海外而守祖居者逐渐凋零(今仅余十几人口),但仍受到李姓大族的尊重,每逢“浯潭宫”进香竭火,执头旗者必系何姓。从浯潭村的地理位置与何姓的迁入时间考证,其与诸多何氏旧谱载记“添润分移郡城南矣”、以及分移背景乃“不能备御赛甫丁·阿里迷可之乱”的历史等方面均完全吻合。迄今为止,在泉南地区尚未直接发现“三添世系”的情况下,虽然仍无法完全确证浯潭何姓是否真为添润之后裔,但是浯潭何氏谱牒己荡然无存,唯留有两座年代久远的古老祖厝成为可供稽考的依据。据目前所知,该派系多移居于东南亚地区,仅新加坡一地,现有族众二百余人。浯潭何氏的历史史料能否得以抢救延续,其海外族裔中是否尚有人保存谱牒,无疑当为最大的希望与寄托。姑置存疑于此,以待今后深究确证补充。
4、“元镇七添”老四何添沮(改讳信祖)世系。
南安桃仔脚何氏,明嘉靖后期(约1610-1620)从漳埔南溪(上宗)移入。由于早期没有另自立谱,曾一度因源流不明而附用泉州“好德”堂号及字行,今已正本清源并返祖归宗。其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添沮(改讳信祖)→文用→以明→二十世添正→则祥→旋珪→仲华→仁吉→彦普→廿六世俊用(讳可试、桃仔脚开基祖)。由桃仔脚衍分的有:同安郊区的石莲村。
5、“元镇七添”老五何添湢(改讳信福)世系。
惠安崇武何氏,明宣德(1426-1435)间始自徐洋后溪分住南靖,继而移入。其派自后溪溯上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信福→子郎→宗义→二十世积序。何氏乃崇武古镇之望族,历代名人众多,明有(受)清顺治皇帝赐誉“忠孝流芳”的崇祯朝癸未进士何家驹等,清有富有文艺才能、工诗、擅长画芦雁的著名诗画家何家骏等,今有入选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教授何中伟等。
南安张坑仑何氏,明嘉靖末叶(1552-1566)何启炎偕子从漳浦南溪下宗移入。同于桃仔脚何氏早均没立谱,故后裔不明己系因而套附泉州“好德”堂号及字行,今亦正本清源认祖归宗。其祖系为:十五世逖基→元镇→信福→子安→十九世宗明→孟嘉→用完→孝美→廿三世启炎→思程。由张坑仑衍分的有:杏塘、官崎、周宅、灌口等。
安溪珍地何氏,明成化八年(1472)由漳平永福里易坑移入。珍地乃总称,由水尾、新路、际脚、前山、崩荇、斗井荇、祖厝等七个自然村组成,人口四千。奉何崇兴(讳临雍)为著代一世祖。其上承祖系因原谱仅载记出自何元镇之后裔,故外纪世系至今仍未明确。经查阅下宗外徙宗支有何思存者移入安溪屯地,其三子即讳“临雍”,然移入时间虽亦相吻合,但地名查证尚待证实。姑置存疑祖系于此:十五世逖基→元镇→信福→子郎→宗义→积清→思存→廿二世临雍。
南安沈林何氏,明万历二年(1574)移入,现有人口近八百。因早期没有立谱,故不明己派源流出处而套附“好德”堂号与“字行”。1950年底修理祖厝曾辑成《历代神主牌》及《祀薄》,可惜于大跃进时期被焚毁,致今无从稽考。经汇总查阅闽南何氏各派徙入南安宗支的相关载记,有漳埔南溪下宗“八世宏昭(朝阳公庶子)移居南安娘子桥双路口”,又查“娘子桥”仅距沈林村南二里之遥,且移徙时间上考证又完全吻合,故姑置存疑祖系于此:十五世逖基→元镇→信福→子郎→宗珍→克员→友序→元肃→朝阳→廿四世(内纪为八世)宏昭。以待今后进一步深究确证。
南安溪美何氏,源流世系、移入时间均不详,据说与沈林何氏同源,但无相关凭据可依。又有一说与莆田何寨同属漳浦上宗(即四添)五房世系,真实与否,均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考证。
惠安古称螺阳,乃何安抚肇基之地,今峰崎祠堂中的“安抚肇基”及“镇闽人宗”赐匾可为其证。峰崎又旧称埔崎,位于惠安县城北五公里处,麒麟山耸立村之西北,峥嵘奇特,林辋溪斜贯村之西南,碧水长流。素有惠安粮仓之称的走马埭,即在林辋溪两侧,葱茏滴翠,稻浪飘香。埔崎“村挹麟山辋水之胜,誉称滨海渔米之乡”,为惠安县著名的侨乡之一。闽南何氏“麟山松隐公派”除小部分世裔居住在城关、北门等以外,其余则几乎俱聚居于此间。
埔崎系总称,由(峰崎)树脚、竹宅、下新厝、下埕、山尾、慕前、菜馆、方帽、后宅、新宅、新厝、上店、半堤岸,(峰南)西亭、西楼、园畔、草厝,(三乡)钱浦、溪西、庄上、井头、坑北、山埔、诗口、试剑、陈庄等大小26个自然村组合,形成一个主村(安抚使公祠所在峰崎村)和二十多个卫星村拱卫的独特格局,方圆十里,人口三万众,奉何安抚(衍公)下传第十三世松隐公为著代一世祖,堂号“麟山”衍派。埔崎乃是福建何姓较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这里村风淳厚,村民勤劳俭朴,刚毅有为,富有进拓精神,秉承惠安“地癖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良好风尚,故历代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晋江张前何氏,南宋末年约景定、咸淳(1260-1274)间移入,是何氏入晋邑最早的支派之一。奉念九致政公(名讳不详)为著代一世祖,历七百四十年来,现已传衍第廿七世,有人口二千二百余。由于历次修谱均请他人代为编撰,董其事者或马虎或不明其渊源之故,其源流被张冠李戴而错附于“好德何氏”一派,几百年来竟然举族无一异议。今查“致政公派”乃何万之后,据明永乐丙申年(1416)之《龙田何氏达溪家谱》第十九页记载:“晋江何氏与吾郡龙田何氏为一派耳。”又考晋江何氏各支派,能于公元1416年形成族群聚居的唯有张前村何氏,因为斯时“张前何”已衍生至第八代,而“浯潭何”、“鳌江何”刚衍生第三代,“好德何”则刚移入泉州好德坊之右。因此,张前何氏的源流不考自明,从纪年上推算,念九致政公乃何万之玄孙。今值第七届福建省何氏源流研讨年会适于福清市龙田举办之际,张前何氏组成“寻根恳亲团”与会并拜谒了何万公祠,认祖归宗。
晋江福全何氏,明嘉靖末叶(约1605-1620)移入,奉“肇基”公为著代一世祖。由于家谱未见原著谱序,而“肇基”也未必是为真实名讳,且二世祖“升泉”及三世祖“兆业”的名讳又尚未见诸于他谱外徙宗支记载之中,故上祖世系源流亦就暂难以明了。四百年来,福全何氏已传衍至第十三世,族裔大部分早期移居于台湾、菲律宾等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商贾侨裔。而在本邑,则有泉城(古晋江)县衙门内西偏公界土地公堂边之何氏乃自其(五世)衍分的派系。
永春云台何氏,始祖何达用公偕子应光于元初从河南固始移入。由于居地乃山林深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受其制约历代族裔纷纷外徙,自十世至十四世支派蕃衍,分移省内外者竟达六十一支次,尤以移江西者为最。而永春一地则衍分有三:际内、斗子、城关西市场。
永春培民何氏,开基祖何廷鹳(字伯昆)乃“龙江衍派”始祖何隆公之后裔,以木匠为业,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从福清龙江北岭移入。其上承祖系为:入闽五世(龙江)何隆→斌→崧→竹→德康→神三→四舍→大老→十三世廷鹳。今已下传第廿六世,人口二百余。
永春蓬莱何氏,明崇祯(1628-1644)间移入。奉何我同、我惠公为著代一世。因旧谱仅载记“吾家于明清由泉郡城外而入永春湖洋蓬莱”,故上承祖系留下悬断,致前曾认祖于砌田宗祠。今查阅是谱,发现有“我同公·葬在尾寮故尾路·历年贴纳陈家墓税三分”之记载,经询河市尾寮何氏宗亲求证属实。蓬莱何氏正本清源亦指日可待矣。
安溪湖头何氏,清道光(1821-1850)间从泉州地区移入,以开布店为生,后置店铺于中山路十字街清宫巷,聚族而居之于湖头溪河畔古渡边,至今历传七代。由于肇基先祖名讳资料不详,故上承祖系及源流出处暂难以明确,尚有待于继续的深入查证。
德化大坂、惠安白泉、新亭尾、罗溪何厝等地何氏源流待查待补。
四、 鳌江何氏溯源浅谈
南宋理宗淳佑初期(1241-1245)间,有何普成者,字正献,系漳白石十四世祖载吾公次子,曾任南京留守右卫朝阳门左千户,因朝廷腐败而辞退军务,由古万安寓螺阳,据传后因曾姓好友外出为官赠宅于温陵浔江(今城东凤屿⑵)遂移居之。有子五:长元镇、次元钊,乃嫡妣柳氏所生;三元钲、四元镛、五元铉为庶妣陈氏所出。时南宋已经末落,金兵大举入侵,朝廷抽丁苛税、民不聊生,外患内忧,社会动荡不安。公愤于世态,遂息士进之心,于宋咸淳间(约1265-1266)携长子元镇隐于清源洞麓下学道,号称“清源山翁”,足迹不入泉城。因同谱名贤何源(字清卿)父子慕公清德,时来拜访,大书“深谷逖居”四字于壁,赞公之人品,后世遂尊称为“逖基公”云。是为清源何氏始祖。
宋德佑元年(1275)三月,何逖基天年终,墓葬清源洞底(今为泉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越年,庶妣陈氏、元妣柳氏亦相继而逝。
不久,南宋灭亡,改朝换代称“元”。至元十九年(1282),元廷调扬州合必军3000人入镇泉州,民族矛盾与阶级压迫更甚,反抗亦更不折不挠。政局不稳,百姓服役不胜。未几,元镇兄弟为逃避军役而纷纷他徙。其中,元钊分移惠安螃崖,元钲、元镛分移漳郡,元铉则分移邵武光泽。何氏“五元”兄弟从此天各一方。
何元镇讳靖之,号我泉,生于宋宝佑癸丑(1253)。父母逝后,元镇仍回居浔江(凤屿)。正当青春年华,元朝废科举,知识分子失去人生目标,怀才抱德,卒于泰定丁卯(1327),享年75岁,终生不得显。公有七子(以下简称“七添”):长添清、次添治、三添润、四添沮、五添湢、六添河、七添漪。公妣林氏,生于宋景定庚申(1260),卒于元至治辛酉(1321)。公与妣合葬在清源鸡笼山。
元朝中叶,政治更加腐败,25年间竟然换了8个皇帝。大江南
北,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直至推翻元朝统治。国政不稳,兵灾连绵,福建也乱得一团糟,百姓流离失所。元皇庆、延佑间(1313-1314),“七添”兄弟因军籍,惧祸外逃,渡海至同安东澳顺济宫左而居之。然卧席未暖,又因元军征派军役而各分散逃移。添清持号落籍同安嘉禾,添治守祖仍居凤屿,添润偕子初移漳郡(后竟以军役逃往泉郡南),添沮易名信祖、添湢易名信福、添河易名信哥、添漪易名信奇而分移
漳浦南溪(俗称“南溪世系”)。终而,信祖为上宗之祖,信福为下宗之祖,上、下两宗又俗称“何浔一系”;信哥继移平和,是为“何地一系”之祖;信奇继移龙溪,是为“何潭一系”之祖。
何添清曾任地方司法评事,有仕号恃而无恐,“七添”兄弟逃役
失散后,公逗留同安嘉禾(今厦门何厝)并落籍于斯。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倭寇内侵金门料罗湾,厦门同安沿海诸村连年多受焚掠。倭患频犯,军役备催。时添清夫妇年已六旬,所生三子俱已成家立业。为避倭害、军役,长房佛叔、三房仁叔匿名举家逃回泉州洛阳。而次房仲叔(即何孝慈)因照应父母则留居嘉禾,是为厦门何厝、三都何山、金门浦边等乡之祖。。
佛叔兄弟逃入洛阳江边,住居于南坝上游一带(即今陈三坝坝南附近)繁衍生息。佛叔公子四:长可宗(讳惠生)为砌田、洪岭、枫仔林、西山、洪濑之祖,次可寀、三可定、四可察(均系继配谢氏所出)仍居南坝,疑是为下堡、霞炉、吕埔(或曾何、尾寮)等乡之祖。仁叔公改字“子进”,有子二:长可居(讳原青),次可大(号赘轩)。
元朝末叶,时局动荡,百姓苦不堪言,泉州亦不例外。据史志记
载:“至正十三年(1353)七月雨白丝,丁卯海水日三潮。晋江、南安闹饥荒,饿死者无数,饥民结队到永春觅食。”“至正十四年(1354)夏,安溪李大、南安吕光甫联合率众起义。七月围攻泉州城。八月进攻仙游,杀达鲁花赤倒刺沙。同年,晋江、南安、惠安大旱,种不入土,粒谷无收,人竟相食。”“至正十七年(1357)三月,福建‘义兵’万户赛甫丁和阿迷里丁叛据泉州,伺机北略兴、福州。”泉州历史上长达10年之久的“亦思巴奚兵乱”自此拉开序幕。
战事纷争,百姓遭殃,惠安、洛阳一带前线犹甚。元至正十九年(1359)前后,为明哲保身计,何子进再次洁身去乱,举家迁徙,沿洛阳江“出南坝⑶”而移居于蚶江、永宁一带。
至正二十二年(1362)二月,泉州舶提举那兀纳(亦思巴奚人)突然起兵杀阿迷里丁,接收其部队占据泉州。五月,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赛甫丁,盘据省城3年之久的赛甫丁带领余众航海还据泉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及后数年,那兀纳多次发兵攻惠安、仙游、莆田等地,杀人劫物。兵祸连年,庶民涂炭。洛阳桥地处交通要冲,附近居民更是深受骚乱。时年13岁的何观兰入坝帮姑母养鸭,(观兰乃子周公次子、添治公之孙)是为陈三坝“灞江一系”之祖。不久,佛叔公长子何惠生亦因避兵灾力役而逃移吟啸桥(位于今砌田于池店潘湖交界附近),是为晋江砌田、南安西山之祖。。
长达10年的泉州‘亦思巴奚’兵乱, 终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以叛军首领那兀纳的被擒而宣告平息。然而,10年的异族叛乱,致使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盛极一时的泉州港亦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开始走向冷落。
何子进“出南坝”以后,长子原青(可居)娶妻肖氏仙奴,生有两子:长叔德讳道、次叔恭讳安。然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不寿原青先子进而卒”。不久,“子进公即世”。据泉州府、县志载记,“何原青妻肖氏仙奴二十六而寡”,又《读家谱记》亦载记“时江山公(叔恭)尚幼”,故而叔德亦仅为5-6岁。而已然长成却尚未婚娶的何可大,面对着父兄的相继不幸离去,以及寡嫂幼侄的无奈无依,犹感责任之重,在媒妁摄合下,毅然入赘于鳌江黄家菜宅。此乃明之初始,约在洪武二年(1369)前后之事。
子进公“与二世祖(原青)同葬龙窟山”。查证龙窟山即今石狮市蚶江镇洪窟村之窟头山,其间墓葬遗迹早期尚存,今因地形变迁久已废失,唯有四十年前先贤何恭溜曾从该墓前移植至北何祖厝埕角的凤凰树仍根深叶茂,遗憾的是这仅可成为后世凭吊追思祖德的参天大树,却在2010年的一场台风中毁折,诚令人为之叹惜矣。
明洪武辛酉(1381),何惠生公布衣登仕,官广州府儒学教授。赴任途中,往谒禾祖,从而使佛叔、仁叔(子进)下传世系、以及添治公之孙“观兰入坝”信息永载于禾谱,而几经传载,又被收录于宜昌谱本之《王守仁序》,为吾宗族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一页。
肖氏仙奴幼通《孝经》,夫亡后矢志守节,含辛茹苦抚两子长大成人,“好德谱”称之曰“古贤母”。辛酉是年(1381),叔德年届18-19岁,叔恭也已15-16岁。而可大公时年亦近40,自入鳌江以来,勤奋耕作,家境渐进。每在照应寡嫂弱侄之时,见侄儿逐年长成,倍感慰怀,提携更力。叔德由是随同叔父渔农于鳌江,是为大埔、浯沙何氏之祖。叔恭则师从贤母习举,后举乡荐而出仕开建、江山二县儒学教谕。因请母“迎养宦邸,不许,曰:有汝家苹藻之礼在”,遂于建文间(1399-1402),以宦资买居泉郡城南“好德坊”之右,迎母贻养天年。母卒,叔恭“自江山奔母丧归”,葬母“另穴于武山北斗池”(今清源山老君岩左后)。自此,安居泉城衍成望族,而何以好德名矣。
何可大(讳失记)“公为人品德懿嘉,鳌江父老子弟莫不加敬”,因进赘黄家莱宅,后世尊称其号曰“赘轩公”,奉为鳌江开基一世祖。上承祖系溯自安抚公而下为:入闽始祖何衍(安抚公)→(白石世祖)成公→论恩→丕承→锦成→秉职→得臣→巨溥→仕达→文懿→廷顺→世元→国恩→载吾→十五世(清源始祖)逖基→元镇→添清→仁叔(子进)→十九世可大(赘轩公)。
鳌江即今港边村,与梅林隔江相望,位于鳌城(永宁)西南,背山海,古为泉州府晋江二十都,因深沪湾海水绕过梅林半岛流入港中,潮涨为海,潮落为江而得名。何氏跨越整个大明皇朝世居于斯,传衍至第十一世时,历经二百九十余年。遗憾的是,有明一代,倭患不断,沿海居民深受其害,鳌江何氏亦不在例外。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未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1523)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葡萄牙人入侵发生了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渔业、手工业、造船业、贸易)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了嘉靖大倭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港边这一具有山海优势的地方,
在明代并没有给何氏族众带来幸运。反之,由于地处永宁卫城外,
每受倭患犹害最烈。嘉靖二十七年(1548),倭寇纠集大股兵力进攻
永宁城,由于指挥杜钦爵和百姓日夜坚守,奋勇抵抗,倭寇未能攻入,
城外百姓纷逃。时可大公之七世孙何冀鳌偕身怀六甲的妻子林氏连夜
奔逃他乡,是为连江浦口房祖。连谱有载:“迨嘉靖间,倭寇堡墩陷
乡掠地,余族奔居安海、惠安者有之,奔居浙江严州、常山者有之,
奔居诏安与江西者有之。”何氏族人被迫各奔东西,由此可见一斑。
嘉靖四十一年(1562)二月,倭寇攻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
溺酒偷安,城防松懈,致南隅失守,大批敌人从南门涌入。城陷后,倭寇大掠数日而去。三月,倭寇又来攻掠,永宁城再度失陷,军民被杀伤几尽,铸成了永宁历史上有名的“陷城”血案,据府志载云:永宁卫城失守,黄澄(梅林人、系五部尚书黄克缵之父)“阴令长年三老舣舟以俟,及败,乡人被驱入海,赖以全活者五十余人”。
清顺治四年(1647)四月下旬,郑成功部将林顺于永宁一带招兵。清固山韩岱闻报突袭永宁,乡民死难者2400余人。尚有逃于水关沟者,恰逢暴雨,水流入沟淹死甚众。史称“洗街”惨案。滨海小城,百年间“陷城”、“洗街”数番浩劫,自是城廓空废,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百业衰靡。港边何族由是元气大损,守祖者亦因之凋零。
顺治十八年(1661)春,清统治者为断绝郑成功军队的后援,采纳了黄梧的“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俗称“辛丑播迁”。规定“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上至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戌守。”永宁卫城斯时被拆去筑杆头寨作为封锁界线,何氏族裔从此别离祖里港边而流散四方。
是年八月,播迁入石(传衍者)有三户,初始靡室靡家。启佑公(讳特举、字士选)居于石亭(今观音亭一带),是为后树堡之世祖。玉子公(讳琪枝、字士豸、业儒)寓居水西(今后花村),是为北何房世祖。玉褒公(讳天保、字士承、业儒)寄栖凤山(今山上村),是为南何房世祖。
玉子、玉褒乃宿学名儒,时逢乱世,政局不稳,只好暂时“处馆”后花、山上经年,从而与许姓学子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延至子侄、孙辈,又缘于亲家吴九美⑷执塾凤山,结文社,托知交,何、许两姓子弟过往甚密,师谊、友情逐渐演变成为世交之谊。三百五十年来,这种世谊关系连绵不断,并缘于“吕、卢、高、许、纪”五姓源自烈山关系,因“卢”、“何”音近,乡人所误而以讹传讹,终成今日何、许两姓族众心中虽然莫名但又默认的所谓“同宗”之谊。而实质上,它本应该是一种如前所述由师生、世谊关系演化而来的,永远的乡谊!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率众入台,完成统一大业。郑氏政权归顺清廷以后,“迁界令”亦随之废除。复界浪潮中,沿海外迁居民纷纷返归故里。受其影响,较之何姓早百年之久、因避倭乱于明嘉靖年间迁居石狮的佘姓族人,亦萌生了返里港边的念头。同乡里缘的关系,使何姓与佘姓顺理成章的以“易地交易、补偿”的模式创下了石狮早期批量的房产交易之举。位于今糖房街西侧的原“佘厝围”,亦随后改建更名成为了“南北何”。何姓自此聚族而居券内乡(即今宽仁),安居乐业,蕃衍生息,遂成望族。迄今派分七房,已传至第二十五世(外纪第四十三世),七代同堂,有人口1700多人(不含港、澳、台及海外),为宽仁里中第一大姓。
石狮何氏虽没有返回港边,但为不忘祖里,一直延用着“鳌江”堂(灯)号至今。然令族人引以为痛的是,早期谱牒失于倭贼之猖乱,故旧(明)谱始自何时、由何人所立等等,均已无从稽考。所幸吾宗自(港边时期)第九世起用了“字行”,故虽上溯亦难及旁系一二,但下衍世系自可昭明永远,实乃不幸中之幸。
设字行以别昭穆,而且将字行作为谱牒中一部分,乃是赵宋皇室
之首创。不过,由于封建时代等级制度森严,“礼不下庶人”,赵宋皇室创制的“字行”根本不能在民间流行,即便官员也不被允许使用。
迨至明嘉靖十九年(1540),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要求放宽君臣家庙
规制,四品官以下皆得以立庙祭祀高、曾、祖、弥四世,还可祭祀始
祖,这就促使各族氏宗庙普遍建立,与此同时,“字行”便顺理成章
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万历初年(1573),鳌江何氏七世祖盖鳌公始编“字行”。斯时,冀鳌公派下已辗转徙居福府连江,故而鳌江、连江虽属同源,“字行”却互不相同,大埔、浯沙、泉城东街亦然。“鳌何行序”初编时仅各为10字,即讳行:如启大宗维翰朝学克明,字行:孟士君子德叔孙世贤继,辈号:梅玉斋亭园轩圃庭保守。寓义中不难看出隐含有源流相关之意。一如吾宗乃启自“可大”公之后,再如吾宗数百年来一直传有的“叔孙同移”之说等等,于中都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
“鳌何行序”二次续编乃清道光元年(1821),由北何房十五世孙何朝果预制雁行,遂举族认同,适自第十九世起用。续编讳行12字:忠孝作则封典叠贲显祖著声,其中“忠、孝”后又改为“恭、敬”⑸;字行11字:承书芳族聚凤里一脉流通;辈序10字:兴邦令婴俊彦制锦嘉猷。预计吾宗行序最迟应于2100年前再次续编。
族谱是姓氏世系源流,家庭兴替,人口变迁的历史记录。《鳌江何氏族谱》的重辑当应溯自始于南何房(十世祖)玉褒公。
玉褒公入凤山经年,壮绛于安溪湖头,康熙十六年(1677)买居观音亭下街为长子大程成婚,遂阖家居凤里。因眼疾自湖头归家后,足不出户庭四十余年,见吾族长幼咸集,子姓蕃衍,遂萌立谱以承先启后。惜因旧谱失之倭乱兵焚,故遗并亡,而上溯世系又历经整个港边时期、涉及二个五服之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故吾族谱系自七世而上仅记谥号未及名讳、仅记直系未及旁系亦就不难理解。行动不便制约了玉褒公夙愿的最终实现,至其九十寿终前,除留下了一至十二世直系图外,并著有谱序一帙、诗二则,有志勉后嗣修谱。
清乾隆六年(1741),《鳌江何氏族谱》终于在北何房何奎(讳宗礼、乡进士)、南何房何奎辉(讳宗信、太学生、吏部候选)、何奎腾(讳宗刚、太学生、吏部候选州同)等人的主笔下,得以重辑成书。此时,去之玉褒公谢世已历二十六个年头,而距连江浦口族谱辑成也己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石狮《鳌江何氏族谱》第二次续修始于清道光元年(1821),时旅居台湾鹿港的何朝浴(南何“二房长”十五世孙、)回祖地参加“祭祖”,捐资并倡修族谱。由北何房何朝果(例授修职郎、军功义士、官章兆亨、字孙能、号兆圃)等合董其事并主笔,逾至道光四年(1824)誊修完成并封谱,前后历时4年。道光谱本共分十卷,分由各房自行保管,今仅南何支派长、二房之八、九、十卷仍保存完好。
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树堡支派宗研公派下长、二、三房谱第三次续修。而宗兹公派下糖仔、芽糕两房,以及南北支派各房谱自二次誊修以来,迄今历一百八十五年方得以进行抢救性的(第三次)续修。其间,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原道光谱本首至七卷均未见踪迹,加之自四清以前历代神主又俱遭焚毁,这给各房续修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造成本不该有的遗漏、错记、失记就有可能会难以避免。
于此值得一提的是,玉褒公等人所著谱序的遗失,使吾宗不得不重新进行源流的考证。而搜集旧谱资料的艰难,以及查证工作的不易,导致陷入了时间拖延的胶着之中。这也是为何历经整整四年的时光方得以完成本文的最主要原因。
港边时期的吾族,于祖里并没有兴建宗祠。这不外乎乃倭患兵焚、族群零落、举仕者廖等诸多因素所致。而曾经流传一时的“祖里尚有祠堂遗址”之说,实质上是为无据可依的一种讹传。辛丑播迁后,港边祖里的产业几与佘姓进行交易,方有了“佘厝围”改称“南北何”之史实,而原港边何姓之宅地亦大部份归于佘姓迨今不变,正所谓是“田园厝宅乃百家姓”也。
三百多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回港边山祭扫历代祖茔的活动,成为了鳌江何姓族众梦牵祖里的唯一精神桥梁。然而,随着共和甲戍(1994)因国家建设用地之需,港边山周边祖墓被迫动迁改葬永宁霞宅(下踏石山西侧),十余年来,港边祖里的观念已是每况愈下。而假以时日,若然族中弃用“鳌江”灯号的现象逐渐频繁,在今往后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丢失“鳌江时期”这一历史的可能性亦将难以避免。
鳌江迁徙入石以来,吾宗仍然未及建立祖庙。值冬至令节,每就后树、南、北三支祖屋⑹,依次轮祭,周而复元。迨至解放后,这种阖族进行追思祖德、敦宗睦族的“祭祖”宗事活动逐被淡化,并随着各房宗支的不断衍分,以及时间上的推移而销声匿迹。
每一座祖屋古厝都是见证族运兴衰,以及人口蕃衍自然过程的直接物证。三个世纪弹指之间,人们都无法全部亲历;而后树、南、北三支祖屋依旧还是那样,只是显得饱经沧桑。它虽常伴随人们有过欢乐喜悦,却也历经过辛酸苦泪。它不仅仅是属于值得保护范围内的古厝民居,更是吾宗缅怀先辈功德,弘扬孝道,启迪后昆和凝固宗族的精神殿堂。
清统冶者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与福建的地缘关系显得特别密切,从而有利于移民的大量迁徙。康熙至雍正间(1684—1735),虽然清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大陆向台湾移民,但是台湾开发的局面已经打开,对于居住在人稠地狭的福建沿海居民来说,很有吸引力。因此,许多泉籍人仍冲破禁令,移民台湾。
至乾、嘉年间(1736—1820),泉台之间出现了移民高潮。乾隆四十九年(1784),经清政府批准,蚶江与鹿港对渡。蚶江成为大陆对台贸易的中心,祥芝、永宁也成为支港,石狮亦成为了闽台物资的主要集散之地。禁令之废驰,对台之开放,大大有利于移民往台。
据道光元年《鳌江何氏族谱》八、九、十卷记载,这一时期往台的族人仅南何本房就有26人之多。其中,住居台湾鹿港的有8人,盐水港4人,新竹、台南(谱记竹堑、承天府、承天府顶)14人。相关他们的谱载中,集中体现出诸如父子相随、兄弟相率、在台成家立业等移民特点。这些记载也充分的说明了他们虽然移居台湾,仍不忘故乡“乌蓝血迹”,与大陆族亲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闽台之间往来的方便与联系,道光年间(1825以后),南何本房与前期移台者有着血缘关系的先辈族亲中,陆续移台的又有十几人,以单身汉为最多,其中亦不乏有抱着“大丈夫志在四方”创业精神之人。这种特点,与现代移民有着类似的共有特性。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南何卷入了一埸封建械斗致死人命案,受到官府的派兵围捕,族中青壮男丁四散而逃。因交通便利,且官府腐败、“捉人”仅为素财而非严令通辑,时外逃遁入台湾者不下二十人之数。他们中,与前期移台先辈族亲所不同的是“被迫”入台的原因造成了有的人未能在台成家立业,直至四十余岁时方回大陆成亲;然又恋台而返,终老台湾,留下了人生中不该有的遗憾。同样的遗憾,去之清道光四年(1824)二次封谱的185年间,由于南何本房未再续谱,而相关此一期间入台族裔的资料严重缺失。他们居住于台湾何方?后裔传承情况如何?时至今日,仍然牵动着族人们的心!
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冬,旅居台湾鹿港的何朝浴回祖地祭祖倡修族谱以后,每逢轮值南何本房“祭祖”,移台族亲均常组团回乡参加这一宗事活动,百余年间,衍成定例,持续不断。直至抗战时期以后,受战争影响、以及后来两岸的往来不便,移台族裔的联系始告中断。但是,“海峡流水急,骨肉亲情密”,闽台两岸亲缘血浓于水的历史是永远不会为之改变的。
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先民移居海外的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版《晋江县志·烈女志节孝》⑺载:“黄氏,何宗研妻,国宝女。年二十九,夫客死。家贫,氏孝舅姑,抚三子成立。卒年五十七。” 宗研公,字子究,乃长、二、三房世祖,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吕宋。是为石狮鳌江何氏“下南洋”之第一人。
晚清民初,随着社会的动荡、族运的兴衰、居屋的限制、械斗的风行、以及受创业的驱动、工作的需要,等等因素的存在,鳌江何氏于此一时期移居东南亚各国的族裔不断增多。逾至解放以后,定居港澳地区的更是不在少数。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不仅与居住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奋斗,为居住国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更对祖籍地的文化和经济建设进程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在维系、弘扬宗族文化、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奉献。应该说,他们是勇者、是贤能,亦是吾宗的辉煌与骄傲。
五、浦口何氏入连始末
浦口镇位于福府连江县敖江入海处北岸,南与东岱镇隔江相望,西距县城仅七公里,连黄公路、温福铁路过境,通水运。始建于宋乾德年间(1050),时称“窑江”,明朝定名为“浦口”。
浦口何氏,系出鳌江一脉,乃赘轩公之七世孙何冀鳌公派下。奉冀鳌公之玄孙何振玉公为著代一世祖。上承祖系溯自逖基公而下为:十五世(清源始祖)逖基→元镇→添清→仁叔(子进)→十九世可大(号赘轩、鳌江开基祖)→轩鳌→鳌居→植斋→毅斋→纯质→冀鳌→达泉→连生→琛所→振玉(乃明所之子,因出继伯父而入浦口)。
何冀鳌系处士纯质公之次子,约生于嘉靖之初(1524年前后)。胞兄盖鳌,是为石狮房祖。有明以来,倭患频繁,逾嘉靖年间更甚,沿海居民深受其害。嘉靖二十六年(1547)六月,明廷诏令严禁一切海外贸易。越年(1548),倭寇纠集大股兵力进攻永宁城,由于指挥杜钦爵和百姓日夜坚守,奋勇抵抗,倭寇未能攻入,城外百姓纷逃。时何冀鳌偕身怀六甲的妻子林氏连夜奔逃泉州,抵泉不久,生一子,故取名曰何达泉。
然此后10余年间,倭患连续不断,不仅骚扰沿海,更频犯内地及泉州郡城。嘉靖四十年(1561),倭患更甚,田园遍为草莽,粮荒米贵,民众四散逃生入郡城,无食待毙。是时,晋江人张宪冕分巡岭东,谕潮州等处商人从海道运谷来泉,来粜以济,前后谷船至者千余艘,泉府七邑之人多赖以存活。嘉靖四十一年(1562)二、三月,倭寇两次攻陷永宁卫城,军民被杀伤几尽,铸成了永宁历史上有名的“陷城”血案。同年,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六七,市肆寺观尸道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熏蒿凄怆,不可忍闻,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时朝廷又实行“禁海”,泉州经济日渐衰落,加之倭患、瘟疫,人口剧降。何冀鳌一家仍避乱于泉郡,家无定所,窘境可想而知。
嘉靖四十五年(1566),倭寇突袭晋江永宁、惠安崇武,被戚继
光遣兵击败。越年(1567)正月,戚继光到崇武视察军情,进行军事部署。隆庆三年(1569)四月,总兵戚继光、指挥张奇峰等督兵在惠安崇武、同安全歼余寇,倭患始绝迹。
万历二年(1574)八月,晋江、惠安地震,紫帽山北麓东侧崩裂。
九月,暴雨三日,水骤涨,泉州郡城东南隅尤甚,市可行舟,庐舍倾圮,濒溪民畜溺死甚多。南安民屋倒塌,人畜溺死无数。永春洪水泛滥。是年,冀鳌之子何达泉已27岁左右。因灾后郡城市井萧条,而“辗转徙居福府连江,妻曾氏生长男,取名曰连生。”然达泉夫妇于连江又“寄寓未几,复思故土,遂返泉郡,又生次男,取名曰郡生。”
万历十一年(1583)前后,时倭患绝迹已十余年,沿海经济逐渐
复苏。何达泉已过而立之年,因在泉并不得尽意,且慈母年事渐高⑻,遂举家返归祖里,寓居于永宁城内经商。
转眼二十年之间,何达泉家事渐进,两子俱已成家立业。长子连生娶妻庄氏,生两子,长曰琛所,次曰明所。次子郡生娶妻高氏,生一子曰心逸。达泉公的晚年不乏天伦之乐,卒后公妣合葬在塔石山⑼(今猪舍东北角,共和己丑四月因地形变迁、祭扫不便而动迁,由于原墓系吞山葬穴,拾遗未果,故仅移墓碑立于下宅祖墓陵园之右侧)。
天启元年(1621),明所公长子何振玉(十一世)出生于永宁祖
里。至此,前后不足一个五服世系圈,“连江浦口叔系”在传衍上已经反超出“石狮凤里伯系”整整一代,因为是年亦是北何房玉子公之生年,而后树祖启佑公时方七岁,南何房玉褒公更是晚生之六年。
于此有必要阐及并了解的是“连江浦口叔系”移连前的历史背景。自明嘉靖至万历间(1522-1620),德化县著名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雕制的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佛像,栩栩如生,被誉之为“东方艺术珍品”而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以其为代表的德化青花瓷器争奇斗艳,瓷雕艺术达到了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峰,产品更是远销日本、法国、英国、埃及和东南亚国家。而时因郑芝龙海商集团的着力经营,晋江县安平(今安海)港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海上私商贸易港口。永宁的梅林港也同时受益匪浅。
连江在历史上为福建最早设置的5个县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更被称为是“省垣海上门户、闽浙陆上咽喉”。而浦口镇宋代属永福乡崇德上里,该地“高岭土”资源丰富,陶瓷业甚为发达。远在宋代,镇周围就有36个龙窑,产品畅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时称“窑江”(今宋窑遗址犹在,陶瓷碎片俯拾即是)。随着海上陶瓷贸易的日益昌盛,加上社会民间的不断往来,给连江浦口与闽南之间各港口的海上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天启二年(1622)六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占澎湖,骚扰漳、泉沿海,曾经饱受倭害的沿海乡众一度心有余悸。时年20岁的何心逸⑽旋即奔居移入连江浦邑,成为继其祖父(达泉)之后入连的先驱。
天启四年(1624),何琛所见从弟心逸迁居连邑聊可栖迟,遂于是年亦迁徙而入连浦。十余年间,家道渐裕。孰料后末及一嗣,欲胞侄振玉为之继。因之,振玉公即于崇祯十一年(1638)入连随伯父居于浦口浦东,而婚娶丧祭连乡。
越数年间,连生公夫妇已然相继谢世⑾。而何明所自长男振玉入连之后,时以为念。逾父母逝后,孝道已尽,更思欲与长男共处而享伦乐,遂于顺治三年(1646)偕同次男其祥,举家入连。自是伯父兄弟合居珠浦,而子孙渐兴。
然而,刚处于萌芽之初的浦口何氏,初来乍到,族小丁弱,难免易受他姓大族之歧,又逢永宁“四·二三洗街惨案”事发,受之牵挂,而意犹思乡复祖矣。旋即,心逸公之子何惟英⑿于顺治戊子(1648)岁入连庠,阖族同欣,犹相言曰“吾家倘有子侄树帜中原,则复我邦族,与在泉伯叔侄辈同兴庙祀,丕振家声,祖宗在天之灵固大慰也”。
“未几,辛丑(1661)岁值迁移之变,凡各海隅屋毁田荒,在鳌江伯叔辈移居石狮,在永宁伯叔辈移泉城,而在惠安与诏安者亦转移而入连乡。斯也,在泉者流离失所,犹思迁居外郡;而在连者苟宁尔居,岂有复归故土之思。由是,各创业连乡同入籍连户,而世世于兹,殆将永为连人也⒀。”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三月,南何祖屋迎来了一位来自连江浦口的不速之客。这就是浦口《鳌江何氏族谱》的编撰者何元模。
何元模,字楷予,鳌江十三世孙,生于康熙癸酉年(1693),乃首丘公之长子,振玉公之孙。时以年仅28岁之年轻,遵父嘱而来闽南寻根。从而“遨游泉郡,遍览祖乡”,几经辗转而抵石狮券内乡。
时石狮何氏入券已经六十年,由初来的三户而衍二十户,蔚然已成为里中望族。何大程、大超兄弟乃斯时仅健在的族中(十一世)长辈,深为元模“不畏艰辛、追溯宗源”的精神所震撼,更为叔系有此“不忘木本、孝思不匮”的子侄而欣尉。慨然以玉褒公遗文谱序示之,并鼎力助其弄明宗系。由是,何元模得以“聆族老之遗言,稽木主之所载,虽开支分派者莫得其备详,而历代昭穆固已知其序次。”完成了父亲交与的“历史”使命。
浦口何氏的立谱,最为高兴者莫过于元模的父亲首丘公。何首丘乃振玉公之次子,生于康熙丙午年(1666)。其出生之前,祖父辈(琛所、明所、心逸从兄弟三人)均已作古。迨至父、兄过世之时,首丘亦仅14-18岁,其生母邢氏又系连浦人氏,自是不详祖源。是故,“首丘公望祖心切,亲往泉郡,跑遍祖乡,追溯宗源,返途抱病归榻,嘱子继溯宗源”。谱后未二年卒,岁在康熙壬寅(1722),享年57岁。
浦口《鳌江何氏族谱》辑成以后,前后又经四次的续修。其中:道光九年(1829),由十五世孙立成(思微公长子、元模公之孙)第二次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十七世孙积林、积全,十八世孙培楷、培龙等人第三次续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十八世孙培振、培辉、培龙、培祥,十九世孙先富等人第四次续修。共和甲子年(1984),由十九世孙先香、先兴、先华、先顺,二十世孙基官、基丞等人共同进行第五次续修。
受之元模公“仰冀贤孝弟侄各职乃志,与我同心追念本源。异日大翅连邦,子孙振振,将必设庙以恁其灵,时祭以致其敬,奋志显扬以光大其事业。祖宗在天之灵,俾其大慰者,可于连中为之也,又何必区区归祖与在泉伯叔侄辈同兴庙祀哉”所勉。入连三百九十年来,“兴庙祀”一直成为“浦口叔系”每一代族裔共同不懈的追求目标。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有志者竟成”。欣逢盛世,“浦口何氏宗祠”终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的动工。回顾其间历程,在人口不过五百,却要筹集百万以上巨资的情况下,浦口宗亲面对困难,集思广义,以“百年之梦,十年筹措,功在今日,利在千秋”的愚公移山精神,不仅圆了何家数代人之梦,更为浦口诸异姓乡邻对何氏建祠交口称赞。“人少祠大实力足,艰巨险危办法多!”浦口何氏宗亲的毅力与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吾宗后世子侄,和谐奋进,再创辉煌!
〔附一〕 清源衍派诸宗分布图
清源始祖 逖基(载吾次子、安抚公十五世孙)
↓
◇————————————◇——————————
二 世 元镇 元钊
↓ 分居惠安螃崖(新亭尾、白泉)
◇—— ———◇——————◇——————◇———
三 世 添清 添治① 添润 添沮
↓ 浔美、陈三坝祖 疑为浯潭祖 官浔上宗祖
◇———————◇———————◇
四 世 佛叔 仲叔 仁叔(字子进)
↓ 厦门何厝祖 ↓泉晋石之祖
◇———◇———◇———◇ ◇————◇
五 世 可宗② 可寀 可定 可察 可居③ 可大
砌田祖 (疑为霞炉、下堡等乡祖) ↓ 号赘轩本宗祖
◇————◇
六 世 叔德 叔恭
大埔祖 泉州好德祖
①添治长孙裕斋公为凤屿、浔美之祖,次孙观兰公为陈三坝之祖。
②可宗讳惠生,其长子洪德公为砌田乡之祖,次子厚德公为丰州西山之祖。
③可居讳原青,先子进而卒,父子同葬龙窟山(即今洪崛村崛头山)。
——◇———————◇———————◇
二 世 元钲 元镛 元铉(逖基五子)
移漳郡① 移漳郡② 分居邵武光泽(派下未详)
——◇———————◇———————◇
三 世 添福 添河 添漪(元镇七子)
官浔下宗祖 云霄·平和祖 龙溪何潭·苍南祖
① 元钲生子四:长添洙为莲花埔之祖,次添泗为漳州岳口之祖,三添沇为延平
顺昌之祖,四添汶为莆田何桥之祖。
② 元镛生子四:长添淮为海澄浮宫之祖,次添海为龙岩县口之祖,三添江为黄
山脚下之祖,四添汉为南安溪仔尾前路之祖。
★ 逖基公生于嘉定九年(1216)丙子四月初三日,卒于德佑元年(1275)乙亥
三月十六日。祖妣柳氏生于嘉定十一年(1218)戊寅六月廿二日,卒于德佑二年(1276)丙子五月初二日。庶妣陈氏生于嘉定十七年(1224)甲申十一月廿六日,卒于德佑二年(1276)丙子二月廿四日。有子五,元镇、元钊为嫡出,元钲、元镛、元铉为庶出。
★ 元镇公生于宝佑元年(1253)癸丑正月初四日,卒于泰定四年(1327)丁卯九月初七日。妣林氏生于景定元年(1260)庚申三月十五日,卒于至治元年(1321)辛酉五月初六日。生子七:添清、添治、添润、添沮、添福、添河、添漪。
〔附二〕 白石祖系衔接示意图〔直属世系〕
入闽祖:安抚公(讳衍、妣苏氏) 十一世:廷顺(妣黄氏)
↓ ↓
二 世:成公〔开基白石、妣陈氏〕 十二世:世元(妣柯氏)
↓ ↓
三 世:论恩(妣赵氏) 十三世:国恩(妣郑氏)
↓ ↓
四 世:丕承(妣马氏) 十四世:载吾(妣吴氏)
↓ ↓
五 世:锦成(妣郑氏) 十五世:逖基〔清源始祖〕
↓ ↓(祖妣柳氏继陈氏)
六 世:秉职(妣胡氏) 十六世:元镇(妣林氏)
↓ ↓
七 世:东宫(妣赵氏) 十七世:添清(移东澳妣□氏)
↓ ↓
八 世:巨溥(妣吴氏) 十八世:仁叔(子进公妣□氏)
↓ ↓
九 世:仕达(妣詹氏) 十九世:可大〔开基鳌江〕
↓ ↓(赘轩公妣黄氏)
十 世:文懿(妣林氏) 二十世:轩鳌(妣□氏)
↓〔接右上〕 ↓〔转下页〕
廿一世:鳌居(妣□氏) 卅二世:翰字辈〔14世〕
↓〔承上页〕. ↓
廿二世:植斋(妣郭氏) 卅三世:朝字辈〔15世〕
↓ ↓
廿三世:毅斋(妣颜、陈氏) 卅四世:学字辈〔16世〕
↓ ↓
廿四世:纯质(妣蔡氏) 卅五世:克字辈〔17世〕
↓ ↓
廿五世:盖鳌〔石狮世祖妣陈氏〕 卅六世:明字辈〔18世〕
↓ ↓
廿六世:云台〔南北世祖妣林氏〕 卅七世:恭字辈〔19世〕
↓ ↓
廿七世:乔云〔南何房祖妣高氏〕 卅八世:敬字辈〔20世〕
↓ ↓
廿八世:玉褒〔肇基凤里妣王氏〕 卅九世:作字辈〔21世〕
↓ ↓
廿九世:大字辈〔11世·均出生于港边〕 四十世:则字辈〔22世〕
↓ ↓
三十世:宗字辈〔12世·均出生于石狮〕 四十一世:封字辈〔23世〕
↓ ↓
卅一世:维字辈〔13世〕 四十二世:典字辈〔24世〕
↓〔接右上〕 ↓(下略)
〔附三〕 《石狮宽仁·连江浦口①·大埔浯沙·泉州东街好德·行序世系对照表》
君 子 德 叔 孙 世 贤 继 承 书 芳 族 聚 凤 里 一 脉 流 通
大 宗 维 翰 朝 学 克 明 恭 敬 作 则 封 典 叠 贲 显 祖 著 声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⒘ ⒙ ⒚ ⒛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履 昌 逢 泰 运 广 积 培 先 基 光 裕 承 前 统 宗 世 永 隆 禧
君 鼎 立 成 名 有 兆 奕 世 永 克 昌 扬 显 常 垂 光(大埔)
礼 义 廉 耻 箕 裘 恭 冶 博 竹 云 阳(泉州东街好德)
①连江浦口所采用的行序系由福清瞻阳何氏而来,该行序乃出自南明三朝元老叶向高所题。
〔附四〕 石狮市各镇何姓人口分布(截至2007年12月31日) 郡号:庐江
凤里:1005 湖滨:263 灵秀:72
宝盖:107 蚶江:51 永宁:205
祥芝:18 鸿山:21 锦尚:13 总合计:1755人
〔附五〕 连江县各镇何姓人口分布(截至1990年) 郡号:庐江、东海
凤城:152 敖江:91 东湖:10 浦口:349
东岱:98 琯头:63 长龙:121 马鼻:268
坑园:39 筱埕:348 安凯:243 黄岐:756
苔菉:2456 透堡:18 潘渡、小沧、丹阳:9 总合计:5021人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安徽潜山县境内何氏先祖简介
>>【茅氏名人楷模】红色拓荒者——茅延桢